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 • 帮助临床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理解,抗感染治疗的
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 • 《指导原则3 》与各类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
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 依据(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办法》
10
10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 医疗机构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明确各级医师使用 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 限定,杜绝违规越级处方现象,制定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 级抗菌药物应用程序,并建立会诊制度。
(感染未发生)
14
14
(三)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5
15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的指征
------适应证
①治疗用药指征: 《指导原则》
#治疗用药有指征: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诊断依据: 患者的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常规等) 影像学检查
#治疗用药无指征: 缺乏细菌感染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
6
6
7
7
8
8
(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确定的依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38号文件 主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各类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 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 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
本送检率不低于50% •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③按照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使用过程特点选择药物;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不同, 有不同的适应症。
④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病原菌种类,抗菌药物三方面考虑: • 品种选择: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药物PK/PD特征、经验治疗; • 剂量大小:重要脏器及病情严重者剂量偏大; • 给药途径:轻症宜口服,重症/全身宜静脉;避免局部用药; • 给药次数:药物半衰期; • 疗程:抗菌药物的治疗用药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
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4
4
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 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 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 的46.1%。
2006年1月,欧盟就已全面禁止 在饲料中使用生长素、抗生素作 为饲料生长添加剂。
9
9
(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确定的依据
• 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发(2009) 38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 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 应用的管理
• 严格控制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监测工
• 同时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 管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
11
1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12
12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 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 物敏感时---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特殊情况,妥善处理。严 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伤寒等 需较长疗程(参考各种疾病治疗指南)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18
18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新版(2015年)解读
3
19
19
学习背景
20
20
如何定位《指导原则》
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16
16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②尽早查明病原感染,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 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尽量先留取标本送检;尽早明确病原菌 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根据病情开展药敏工作。
•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经验治疗,等细菌培养及药 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调整给药方案。
2008年,有政协委员曾向两会提交 提案称,在中国,抗生素被普遍用 于牲畜的饲料添加剂,食物污染是
更大的原因,当人食用了这些含有 抗生素残留物的奶和肉制品,会致 使体内病菌耐药性明显上升。
5
5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
• ①选择对病原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 • ②药物剂量不足或过大 • ③用于抗菌药物对之无效的病毒感染 • ④重复使用同类药 • ⑤给药途径或给药间隔时间不当 • ⑥减少吸收,疗效降低 • ⑦不适当的抗菌药物联合 • ⑧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 ⑨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多日而不及时停药 • ⑩无指证或指证不强的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
1
抗菌药物的应用
国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在中国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门槛非常低,长时期 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抗生素当做家庭的常备药,以 至于稍有头疼脑热人们就要使用抗生素。
2
2
抗菌药物的应用
过量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1、产生不良反应 2、损害人体器官
药物对人体各种器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抗生素在杀菌 同时,也会影响肝、肾脏功能、造成胃肠道反应等。 3、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用得太多,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4、会杀灭体内正常的菌群
比如说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 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 可以引起一些维生素的缺乏,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3
3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
• 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 使用。
•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 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 具处方。
13
13
治疗用药:是指为了治疗细菌感染而使用抗 菌药物
(感染已发生)
预防用药:是指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发生而使 用抗菌药物
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 • 《指导原则3 》与各类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
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 依据(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办法》
10
10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 医疗机构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明确各级医师使用 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 限定,杜绝违规越级处方现象,制定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 级抗菌药物应用程序,并建立会诊制度。
(感染未发生)
14
14
(三)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5
15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的指征
------适应证
①治疗用药指征: 《指导原则》
#治疗用药有指征: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诊断依据: 患者的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常规等) 影像学检查
#治疗用药无指征: 缺乏细菌感染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
6
6
7
7
8
8
(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确定的依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38号文件 主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各类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 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 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
本送检率不低于50% •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③按照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使用过程特点选择药物;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不同, 有不同的适应症。
④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病原菌种类,抗菌药物三方面考虑: • 品种选择: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药物PK/PD特征、经验治疗; • 剂量大小:重要脏器及病情严重者剂量偏大; • 给药途径:轻症宜口服,重症/全身宜静脉;避免局部用药; • 给药次数:药物半衰期; • 疗程:抗菌药物的治疗用药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
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4
4
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 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 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 的46.1%。
2006年1月,欧盟就已全面禁止 在饲料中使用生长素、抗生素作 为饲料生长添加剂。
9
9
(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确定的依据
• 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发(2009) 38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 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 应用的管理
• 严格控制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监测工
• 同时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 管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
11
1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12
12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 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 物敏感时---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特殊情况,妥善处理。严 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伤寒等 需较长疗程(参考各种疾病治疗指南)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18
18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新版(2015年)解读
3
19
19
学习背景
20
20
如何定位《指导原则》
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16
16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②尽早查明病原感染,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 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尽量先留取标本送检;尽早明确病原菌 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根据病情开展药敏工作。
•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经验治疗,等细菌培养及药 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调整给药方案。
2008年,有政协委员曾向两会提交 提案称,在中国,抗生素被普遍用 于牲畜的饲料添加剂,食物污染是
更大的原因,当人食用了这些含有 抗生素残留物的奶和肉制品,会致 使体内病菌耐药性明显上升。
5
5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
• ①选择对病原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 • ②药物剂量不足或过大 • ③用于抗菌药物对之无效的病毒感染 • ④重复使用同类药 • ⑤给药途径或给药间隔时间不当 • ⑥减少吸收,疗效降低 • ⑦不适当的抗菌药物联合 • ⑧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 ⑨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多日而不及时停药 • ⑩无指证或指证不强的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
1
抗菌药物的应用
国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在中国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门槛非常低,长时期 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抗生素当做家庭的常备药,以 至于稍有头疼脑热人们就要使用抗生素。
2
2
抗菌药物的应用
过量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1、产生不良反应 2、损害人体器官
药物对人体各种器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抗生素在杀菌 同时,也会影响肝、肾脏功能、造成胃肠道反应等。 3、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用得太多,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4、会杀灭体内正常的菌群
比如说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 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 可以引起一些维生素的缺乏,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3
3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
• 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 使用。
•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 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 具处方。
13
13
治疗用药:是指为了治疗细菌感染而使用抗 菌药物
(感染已发生)
预防用药:是指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发生而使 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