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构造简况——华北区域地质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
中国的起源来自于古陆核的形成、发展以及演化至今天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地。46亿年前,地球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大约37亿年前,华北古陆出现,成为中国最早形成的大陆,也是中华大地的根基。
中国现代大陆,是由几个主要陆核经过漫长地质时期的发展、演化、拼接和改造后完成的。晚元古代早期以前主要为陆核陆块发展阶段,晚元古代后期至中生代初期主要为陆缘发展阶段,中生代中后期至新生代主要为陆内发展阶段。中国大陆第一次拼接发生于晚元古代中期,其结果导致塔里木陆块与华北陆块拼接,并与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汇合形成原始中国古陆;第二次拼接发生于晚古生代后期,其结果导致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与塔里木——华北板块北缘连为一体;第三次拼接发生于中生代早期,其结果导致塔里木——华北板块南缘与华南板块北缘以及华南板块西缘与藏滇板块北缘连在一起;第四次拼接发生于新生代早期,其结果导致印度板块北缘与藏滇板块南缘连为一体,至此,作为统一的中国大陆形成。
大地构造演化的今天,中国各地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发展演化历史,分区论述这五个不同地区:
1 天山——兴安地区
天山——兴安地区呈近东西向分布,北以俄罗斯、蒙古、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为界,南以乌恰断裂库尔勒断裂、阿拉善北缘断裂以及华北陆块北缘断裂为界,区内除几个稳定的微型陆块外,大部分属晚元古代以后不同构造期的的陆缘活动带,此说明该地区为塔里木——华北陆块在晋宁运动后的扩张表现。
地层简况
本区自晚太古界至新生代各时期地层都有发育,沉积类型齐全,以活动和过度型为主;上太古界主要为深变质岩;元古界主要为中浅变质岩与未变质地层,下古生界出露面积较小,层序齐全;寒武系主要为半深海及浅海夏理石、砂泥质岩;奥陶系分布较普遍,为深海的泥砂质岩、碳酸盐岩组合,伴有基性——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志留系主要为浅海——半深海的泥沙质复理石及碳酸盐组合;上古生界分布广泛,沉积类型复杂,以准格尔——天山地区出露层序最全;泥盆系属半深海泥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伴有火山岩,分布涉及全区,以准噶尔——北天山发育最好,以火山岩为主,三统俱全;石炭系包括海相和陆相沉积,后者分布局限;二叠系,下统由厚度巨大的浅海相及海陆交替想
组成,上统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三叠系海相及海陆交替相见于黑龙江,属碎屑岩及火山岩组合,含混杂堆积和蛇绿岩套,岩相、厚度变化极大,产特提斯及环太平洋动物群;陆相稳定型分布于准噶尔;活动型分布局限,仅见于本区东部;侏罗系十分发育,陆相沉积普遍全区各种类型的盆地中,大兴安岭和吉黑中部为火山岩与碎屑岩组合,海陆交替相沉积见于完达山地区。
地质构造
天山——安兴地区位于西伯利亚古陆和塔里木、华北古陆之间广阔古亚洲洋的南部。基本特点为南北两大古陆间洋区有这许多地块,其间的大小洋盆在不同时期发生过扩张、俯冲、拼合、再扩张、对接,从而形成了复杂的地块与褶皱山带的镶嵌构造格局。本区不同时期古板块构造的遗迹包括蛇绿岩套、双变质带,沟——弧——盆建造和混杂堆积等。蛇绿岩套自显生宙以来共计16条,虽然它们残缺不全或以蛇绿混杂的形式存在,但意义重大,对恢复古构造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区低压高温变质带和中高压低温变质带沿着板块不同时期的俯冲带或有关断裂带分布,一般前者保存较好,双变质带或其迹象出现的地区大多发育于岛弧区,出现混合岩化,并出现夕线石、蓝晶石等变质矿物组合的分带现象。
混杂岩分布较广,继续成带出现,常与蛇绿岩伴生,往往形成蛇绿混杂体,但总的来讲,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那丹哈达岭混杂岩与同名蛇绿岩套相伴出现,在上三叠——下侏罗统大岭桥组中形成了平行的三条混杂岩带,分别含有晚石炭系、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动物化石,外来岩块均与基质岩石呈构造接触,产状相交,单个岩块大小不一,小若砾石,大似漂砾,最大者长达2km以上,宽几十米。混杂岩中无蛇绿岩快,属沉积混杂岩,该混杂岩的基质为产牙形刺和放射虫的晚三叠——早侏罗世的深海沉积岩层,而其中的混杂岩块却分别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的蜓和珊瑚岩层,暖水动物群的出现,也反映了温暖浅海的平稳环境,尤其是三条混杂岩带的灰岩岩块分别为三个时代的生成物而不相混,反映了具有多次混杂的特征。
地址发展史
天山——兴安地区大地构造发展史的重点,是一部古亚洲洋发生与发展至亚洲大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本区的总体地史发展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分别为: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陆内块断升降大阶段;古亚洲洋陆缘增生演化大阶段;大陆基底形成演化大阶段。
总结
本区地处亚洲洋区的南部,是探索和阐明用板块观点解释大陆形成演化的良好地区,本章从全球构造观点出发,通过对已有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认识全区地质构造演化及有关问题的初步进展:初步理清论文西伯利亚和塔里木——华北大陆及古亚洲洋区大大小小中间地块与褶皱造山带间的关系;古亚洲洋的复杂古构造格局确定了本区沉积区建造既有活动型、过渡型,又有稳定型,同一时期的既有海相,也有海陆交替相或陆相沉积;岩浆岩受不同时期构造环境的为主,除地块内和板边出现高级变质岩系外,广泛分布的晚古生代到中、新生代地层,基本为埋深变质作用的低绿片岩相或不变质地层;对构造单元划分作出了重新厘定,恢复了西伯利亚大陆南缘增生褶皱带的基本格局,从而对塔里木、华北古陆北缘的加里东期、华西里去陆缘增生褶皱带做了较好的恢复;对滨太平洋构造域对古亚洲构造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总结。本区研究表明:大洋的消减、大陆的增生,并非简单的南、北大陆逐渐向洋增生,而还依赖由大陆离散出去的若干中间地块的陆缘增生,这种双重增生作用可暂称“核裂变”模式。
2 塔里木——华北地区
塔里木——华北地区呈近东西向分布,北与天山——兴安地区相邻,南以科岗断裂、阿尔金南缘断裂、龙首山断裂、洛南——固始断裂和五莲——荣成断裂为界。全区为一具前震旦系至前长城系基底的稳定古陆块。几经改造并已支离破碎,但它却记载着地球发展演化之过程,沧海桑田之巨变,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使地质学家得以通过对它们的深入研讨,重建地壳演变的历史画卷。
塔里木——华北地区是古塔里木——华北板块中得稳定区,自西向东,横亘中国,在中国构造格架中起着骨干作用,在稳定区北侧天山——赤峰活动带,南侧为昆仑——秦岭活动带,这两个活动带与塔里木、华北陆块共同组成塔里木——华北板块。本区地壳经历了陆核形成、陆块发生形成、陆块发展及滨太平洋、新特提斯发展四大阶段。前两个演化阶段:吕梁运动以前,早前寒武纪为陆核及早期地壳发生发展固结演化阶段,这段地质历史历史在本区有较为清楚的记录;晋宁运动(塔里木运动)以前,晚寒武纪以拗裂槽发育为特点,为陆块形成阶段。后两个演化阶段:突出的特征为相对稳定性,直到印支运动以后,塔里木去由于受南北向挤压,才出现压陷盆地及断块升降,华北区由于受太平洋西侧大陆边缘活动影响,北北东向构造线发育,岩浆作用频繁,这个稳定区两头大,中间小,由两个不同的刚性块体构成。西端为塔里木克拉通,东端为华北克拉通,二者在玉门市以北互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