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科技园项目合作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建“XX大学科技园”

二〇一三年八月

“XX大学科技园”合作方案

XX大学科技园由滁州市人民政府、常熟慧谷科技园有限公司、江苏广和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Service)联合发起组建,三方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高等研究院、滁州市政府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共同建设XX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大学科技园”),达成如下方案:

1. 合作方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上海交大拥有丰富的学科与人才资源,尤其是在先进装备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电气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和丰硕的研发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是以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向导,以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区为地域范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以多学科学交叉为依托的高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自2009年筹建以来,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综合优势资源,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广泛合作与交流,与波音公司、索尼公司及潞安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10多个研究领域联合共建实验室,与英国石油公司(BP)、荷兰皇家壳牌公司(Shell)、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法国道达尔集团(TOTAL)、英国诺丁汉大学、华盛顿大学、德雷塞尔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跨国公司、研

究机构和大学签署了联合研发协议。

滁州是一个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其位于皖东江淮之间,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秀美。与南京市山水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和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是安徽的东大门,毗邻长三角,又是南北之间重要通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交织成网,穿越和连接市域。滁宁快速通道使两市中心距离仅60公里,宁滁轻轨、马滁扬等高速公路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中。清流河等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滁州以其特有的经济活力与发展魅力,为“长三角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iService是横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信增值业务等行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提供商。以江苏广和智慧服务平台为核心,以云方式提供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iService是由基于电信增值服务和云计算应用的iTMT基础设施平台、针对客户产品和业务流程研发软件应用的iBusiness业务生成平台、和依靠创新的商业模式建立起来的iSmart品牌运营平台组成的智慧服务平台。

iService并且已与滁州市政府合作设立云智慧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可以完全覆盖服务于大学科技园;常熟慧谷科技园有限公司是江苏广和、上海交通大学、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常熟设立的首家政府、上海交大、企业共同投资的大学科技园,江苏广和积累了合作、运营、管理大学科技园的经验,完成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以及境外大学资源的整合能力;iService已经完成三年投资2亿与中科院共同设立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广和智慧城市联合研发平台,中科院将相关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国家高端研究项目以及相关课

题的国家863项目研发人员转移到该研发平台。

滁州市政府将积极推进负责将大学科技园报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申请设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其采用“企—园—校”共建模式,并集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产业孵化、创新创业于一体,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新兴产业、生物科技、新型节能环保及现代科技服务等产业。

2. 科技园定位和功能

2.1 科技园定位

科技园将发挥中科院、上海交大等10余家大学的科技、人才、教育资源优势,以滁州大学科技园为主要载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定位于“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创新园区,成为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高新产业培育的示范基地。

2.2 科技园功能

2.2.1 科技企业培育功能:

利用中科院、高等院校的大学科技资源,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大学资源向园区企业的开放程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速企业的发展步伐。导入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的先进管理理念、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孵化和加速能力。

2.2.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功能:

利用大学的人才资源,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科研人员和校友来园区创新创业。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支持大学生到园区开

展创新创业活动,支持园区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和就业,联合培养互联网、服务外包、IT、信息产业产业研发和技术人才。

2.2.3 科技成果转化功能:

利用中科院、高等大学的成果资源,引进新技术、建设新项目。设立“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滁州分中心”,推动科技成果向滁州辐射。加强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对接、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创新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2.2.4 区域产业服务功能:

利用上海交通大学的信息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围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平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

2.2.5 合作交流培训功能:

利用中科院、上海交大的教育资源,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举办多种形式培训。借助大学的专家智库,为滁州市创新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借助上海交通大学的海内外校友网络,宣传滁州市科技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提升滁州市的海外影响力。

3. 合作模式

3.1 管理公司的组建

成立“滁州广和慧谷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工商核定为准,以下简称“公司”),并且作为投资主体全面负责滁州广和慧谷大学常熟科技园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公司投资方:常熟慧谷科技园有限公司(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