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贞观之治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故称“贞观之治”。原因:唐朝 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为治世局面的出现 提供了客观条件。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善于用人,厉行节俭,戒奢从简。所以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4)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 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
(5)要维护其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
昭陵全景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 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陵六骏
飒露紫
白 蹄 乌
青 骓
拳 毛 騧
特勤 骠
什伐 赤
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
答:(1)隋末农民大起义等战争的浩劫、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
(2)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 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 多”的弊政。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前 进,加上人民的辛勤创业,科技的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从而出现了这种盛世局 面。
2、李世民做皇帝后的年号是 ( ) A.开元 B.开皇 C.贞观 D.光武
3、武则天时期选拔的宰相有 ( ) A.房玄龄 B.狄仁杰 C.杜如晦 D.姚崇
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政治 经济
汉武帝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 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 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2、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 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1)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3)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 (4)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5)要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 进唐蕃友好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碑文设计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 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 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 上不刻一字?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3、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
姚崇
宋璟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 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 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权近 半个世纪,为维护唐朝的强盛和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唐太宗李世民。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 掀翻。
(2)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体现了他重民的思想。
(3)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太宗“贞观”年间,农民 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 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第2课贞观之治培训课 件
暴君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
将所杀,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
二、 “贞观之治”
三、女皇 武则天
618 李渊 唐高祖 长安 玄武门之变 统治措施 局面形成 无字碑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 高 祖 李 渊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魏 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1、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

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吸取隋亡教训,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 善于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治国措施:
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秦隋:
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1、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摇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增建了校舍
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 税徭役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 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 政和军事机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 思想文化 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 模,增加学员民族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