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曹晓明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动力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浅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沿革过程;进而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动力理论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1.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形成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基本观点有三个方面: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进而指出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动力。马克思认为需要是动物的同时也是人的属性。但动物和人的需要不同在于它只是停留在低级的生理需要上面,人除了生理需要之外,还大都有心理、社会等需要。
其次,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思想是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的,“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接下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作出了阐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矛盾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革命的时代就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
建筑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最后,马恩认为社会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不会是单一的,而应当是综合的、多层次的。
2.列宁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矛盾,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它们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和技术每前进一步都不可避免的毫不留情地破坏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小生产。
3.斯大林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斯大林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指出“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并不是纯粹‘俄国的’理论,而是世界各国必须采用的理论。布尔什维主义不只是俄国的现象”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团结、统一和一致的动力说。
二、中共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1.毛泽东的矛盾发展动力理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毛泽东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毛泽东在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上有以下观点:(1)需求动力观。毛泽东说过:“人们生活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需求刺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也不断创造新的需要。”(2)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观。“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
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发展,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2.邓小平的改革发展动力理论。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针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他提出了以下观点:(1)动力主体论。
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来完成的。”“改革开放中许多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集体的智慧。我们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集合起来。
加以提倡发扬。”(2)动力机制论。邓小平指出:“不讲多劳多得,忽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可不行,一段时间也许可以。
长期肯定不行。革命的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的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的精神是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而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胡锦涛的继往开来发展动力理论。胡锦涛的社会发展动力论关键在于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改革发展动力论的论指导下,我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决了目前社会会的主要矛盾:(1)创新之中求发展。在现时代,改革和创新则成了世界性的潮流,两者彼此依赖、彼此贯通、彼此借鉴、彼此渗透,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有了更好更快的发展。(2)阶层竞争促进社会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就是社会的基本矛盾。(3)科技竞争提高竞争力,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力理论的当代价值虽然社会主义的实践在马克思的时代没有实现,马克思还未能提出全面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然而,立足当代中国的实践。
结合现时代世界发展的形势趋向,我们仍可以从蕴含丰富思想的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当中,洞悉出其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时代价值:深化改革并扩大开放,为解放发展生产力不断开辟新道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然而,社会基本矛盾仍然存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但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与生产力的发展优势相矛盾的不完善的方面是存在的,需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深刻领悟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中关于开放动力论的思想,不难从中得出启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各国联系与交往的日益广泛。
将开放纳入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使其与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已成为各国顺应时代和世界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这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1995年第2版.
《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毛泽东文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85理论探讨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