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产业升级所必需的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其所产生的“锁定”效应会阻碍技术变迁。
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有状态依存型路径依赖和行为依存型路径依赖两种,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可以提出产业升级中的技术变迁实现路径创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路径依赖;产业升级;路径创造;涌现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年平均9.9%的增速,被称为“增长的奇迹”。
在此过程中,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居功至伟。
它们拥有占全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数量,解决了80%以上工业人口的就业,创造了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0%以上的产值,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但是随着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紧张以及劳动力优势的逐渐减弱,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已经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迫不及待的任务。
发达工业国家的
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业升级必须通过依赖于技术创新即技术变迁①。
然而,技术变迁在一定程度有其顺沿的“技术轨道”,具有路径依赖性质和技术“锁定”效应,会使无效的技术变迁路径长期存在下去,无法摆脱,从而阻碍产业升级的实现②。
“路径依赖”概念是197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PaulA.David首次引入经济学的研究。
随后,美国圣达菲研究所的W.Brain Arthur用其探讨报酬递增对于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
David 和Arthur的研究认为[1][2][3],路径依赖是指技术选择的一种不可预见、缺乏效率和路径锁定的情况。
一种先开发出来的技术,由于技术变迁的自我积累、自我强化和规模报酬促进的单位成本降低,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以及人们对其进一步流行的适应性预期,使这种新技术通常能够凭借其先入为主的先发优势,实现报酬递增的良性循环。
这时,另一种具有更先进更有效率的新技术却可能仅仅因为较晚进入市场应用,没能占据市场地位获得足够的追随者从而陷入困境,甚至锁定(lock-in)在某种恶性循环的被动状态中难以自拔。
由于技术投资的不可逆性以及技术转换成本的存在,技术变迁存在路径依赖。
技术有时是由递增报酬和偶然事件决定而不仅仅是根据效率选择,因此流行的技术可能是缺乏效率的。
二、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与路径依赖
根据路径依赖产生原因,路径依赖一般具有两种类型[4]:
一种是状态依存型路径依赖,这是指某项技术一旦被开发出来,就会出现自我强化的现象,促使市场环境适合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不利于其他技术生存和发展,实现自我增强的循环。
第二种是行为依存型路径依赖,指在相同的机会和刺激的初始条件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市场主体或政府干预的影响而形成的自我强化现象。
(一)产业升级技术变迁的状态依存型路径依赖
1. 后发劣势
国家间产业的竞争正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
我国RD 投入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过低使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具有比较优势而无竞争优势。
我国的技术进步主要还是引进外来先进技术,自己学习、模仿和消化。
由于起始发展水平较低,学习模仿所产生了巨大的后发利益,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年(即所谓的“后发优势”),但也逐渐把技术创新的主动权交给了西方发达国家,从而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产生了依赖,只能追随其后,获得发达国家“技术前沿后面的技术”[5]。
当“引进-消化-模仿”的潜力耗尽,当国际劳动分工的网络变得日益复杂,这种跟随模仿策略的长期代价将大大超过被动技术进步带来的短期利益,后发优势就逐渐转变为“后发劣势”③。
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为自身的技术突破划定了上限。
2. 技术创新的收益递增规律
Arthor (1994)[2]描述了路径依赖造成技术创新低效率的收益递增规律的四种形式:①规模经济。
一般来说,技术创新的初
始投入成本或固定成本很高,但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将会下降。
这样,现存技术的早期投资者就会产生较高的沉没成本,使之再很难采用其他可替代的技术。
②学习效应。
专业技术和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生产的扩散和市场实践的积累,使得产品产量增加和单位成本下降。
Arrow (1962)[6] 的“干中学”理论就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
③适应性预期。
现有技术的普遍使用会增加人们对其品质、性能、特点以及寿命的信心和熟悉程度以及依赖感,减少了不确定性,这种惯性使得技术采用者较难更换其他技术,哪怕其他技术更加先进。
④网络效应。
使用这一技术的人越多,对采用同一技术的人越有利,因为他更容易与其他使用者交易。
3. 资产专用性导致的转换成本
资产专用性会使先进技术对旧有技术的替代产生高昂的转换成本④。
技术创新转换成本增加了对原有路径的依赖和强化,使得新技术很难取代旧有技术。
资产专用性是指某种资产只能服务于某种定产品和生产的性质,不能改作其他用途[7]。
为了防止在市场交易的签约过程中出现机会主义行为⑤,交易双方往往会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长期保持交易关系、纵向一体化等,而这些制度安排无疑增加了企业对原有技术体系的投资,产生路径依赖效应,对新技术体系起了阻碍作用。
路径依赖效应会随着资产专用性的增强而同时技术替代、路径突破与转换成本也越高,技术创新就越艰难。
4. 嵌入性的传统产业文化
产业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企业以及企业网络,其形成和发展
是相关企业追求外部经济优势的过程。
受到长期孕育的嵌入在社会中的传统历史文化影响,技术创新就会形成惯性,造成路径依赖,这在一些具有地方或者区域特色的产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很多独具特色的地方产业文化对传统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功不可没,如东莞的如莞香文化、客侨文化、古村落和古民俗文化等。
但随着和产业的纵深发展,特别是进入分工的细化以及产业融合的网络经济阶段之后,现有的传统产业文化由于其惯性,不可能及时调整,就很可能成为限制产业内部技术创新的障碍,拒绝与之不适应的新技术的出现。
因为先入为主的嵌入性思维和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已经非正式制度的刚性,使传统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式具有使用惯性及路径依赖效应,更容易得到产业内部已经对之习惯了的企业的偏爱,从而限制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思维的出现,制约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
(二)产业升级技术变迁的行为依存型路径依赖
1. 技术引进的内在行为缺陷
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本身就存在自身的内在缺陷,存在巨大风险:作为技术引进方的我国企业必然接受国外输出方的技术标准,受其制约,在技术转让的缔约过程中就处于天然弱势;国外企业为了保持对我们的相对优势,必然对输出的技术加以严格限制,保留核心技术,将次优技术甚至淘汰技术输入中国,而为了与国际接轨,我们不得不紧随其后不断引进,被其牵着鼻子。
缺乏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我们不得已处于产业链的价值低端,高端利润被跨国公司掠去,而我国产业也逐渐出现了“空心化”的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生
命周期不断缩短,国内企业刚刚引进的技术还未消化吸收,新的技术又研究开发出来, 又得重新引进,结果使国内企业在技术引进中的路径依赖不断强化。
由于过于依赖技术引进,而导致学习消化不足,对技术的关键环节的掌握不够,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退化,最终导致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不足,产业升级停滞不前。
2. 市场机制缺位
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有效的制度可以推动技术创新,比如专利制度的建立激励了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均不完善,政府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大,企业并非完全的市场竞争主体。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市场竞争是促进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产业的发展过多的依靠国家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弱化了作为产业微观主体的企业的竞争意识。
由于竞争机制的缺失,使得企业以技术优势难以保证获取竞争优势,从而阻碍了企业进行研发和其他活动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努力,技术创新陷入于路径依赖。
3. 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和政绩观
中国的分权式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了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而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通常将其优势产业或者支柱产业限制在其行政边界内,使跨区域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很难有效进行。
产业和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与合作,劳动力、技术等重要生产要素无法畅通的流动,使得产业发展
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导致产业内部逐渐僵化封闭,知识技术发展逐渐趋同,缺乏互补性和创造性等不良后果,最终使产业整体丧失创新的活力和竞争力。
另外地方政府的“GDP政绩观”使得主管部门过于重视[前的短期经济绩效,不热衷于长远的整体筹划,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安于稳中求增,对开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失败风险高的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漠不关心。
而真正能给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带来持续性和内源性动力的只能是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
三、技术变迁的路径创造——涌现
当历史因素造成创新主体选择非优技术时,路径依赖导致该路径上低效率的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必须解除锁定,实现路径创造。
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使创新客体转换原有形态,提高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
这个过程涉及创新主体与环境及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所以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CAS,Complex Adaptive System)[8],具备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层次性及涌现性等特性。
涌现是在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中,在微观主体进化的基础上,宏观系统在性能和结构上的突变,这种突变为复杂系统的路径创造提供了动力[9]。
创新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作用给系统]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可以促使新的创新路径
的“涌现”,实现路径创造[10]。
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体系也具有涌现性功能,可以使产业内部产生技术创新。
因为产业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内部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会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不断增加,促使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
而产业中企业网络之间的学习效应、合作竞争以及技术外溢性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
创新意识在产业内部的循环流动经过不断累积后,就会产生创新了。
这种涌现性又会促使企业将技术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了自主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因此,产业内部的涌现性的强弱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能力成正相关(如图1)。
当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均很强的时候,技术创新的涌现性是最强的。
这种,其核心竞争力的获得多与技术能力有关,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涌现最容易产生。
而当核心竞争力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弱时,核心竞争力往往来源于非技术因素如品牌、成本等,强势的非技术因素会对技术创新的涌现产生抑制效应,涌现功能最弱。
其次涌现性较强的是在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带动下对弱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因此,涌现的产生依赖于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产业升级路径创造的对策
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锁定”效应是阻碍技术进步的障碍。
一般认为解除“锁定”必须借助外力⑥,但是外生技术的作用在此并不是决定性的。
为了打破路径依赖,实现产业升级的持续技术进步,必须技术体系自身实现突破,才能摆脱路径依赖。
因此实现产业升级路径创造的根本途径在于培育产业升级的微观主体企业的自
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的自主创新成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合理选择,发挥技术创新体系的涌现性功能,并逐步形成自我强化的涌现机制,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持续动力不足的路径依赖问题。
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为创新体系的“涌现”机制提供有效的环境基础和保障。
第一,强化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完善自主创新的平台。
一是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等要积极引导,宣传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追求自主创新的积极愿望。
二要加快对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建设,严格执法程序,对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严惩不贷,保护自主创新主体的产权和意愿。
三要尽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通过产权抵押贷款、知识产权专利入股等多样化的资本化营运方式来分散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确保企业自主创新的合理收益。
四要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职能,确立市场在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中的主导地位,优化技术产业化的环境。
五是要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以具有创新文化与能力的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在企业中注入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诱导现有企业通过学习、消化、模仿,形成技术创新的新惯例,以解决状态依存型路径依赖对技术创新的阻碍。
第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和自主创新网络。
一是建立包括企业、企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在内的多种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发挥经济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摆脱技术短板的制约,提高创新团队整体想像力与创造力,摆脱传统文化和知识背景的束缚,可以打破路径依赖。
二是加强经济组织之间以及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
和交流,建立起具有较强“组织粘性”的自主创新网络。
自主创新网络不仅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帮助单个主体脱离持续创新失败的恶性循环困境,更重要的是打破组织惯性僵化状态,通过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的多维沟通与流动,为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有利于资源优化组合和有效利用的组织形式,既可以减少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也可以促进技术传播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速度。
第三,加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
一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将传统产业文化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逐渐消除。
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由传统的“橄榄型”结构逐渐向现代“哑铃型”⑦结构转变,让企业真正拥有自主创新的决策权,创新组织的形成、创新人员的流动、创新成果的评价加速生成并完全实现市场化配置。
三要加快对劳动力市场、市场经理人市场、中介评估机构等要素市场的建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规模和技术能力,为传统企业的发展转型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促进跨区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培育根植于产业内部的创新系统和生产网络。
一要摒弃本位主义思想和地方保护主义,建立跨行政区域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机构,促进跨区域交流以及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体系,加快技术扩散速度。
二是政府部门产业主体企业自身,都应增强诚信建设、加强沟通、促进资源互补与合作、巩固价值链关系以实现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
第五,改变技术引进模式,增强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技术引进上要改变重设备轻知识的倾向,要做到技术和知识并重,并逐渐向技术的知识化转变,重视引进技术的学习模仿和消化吸收,将引进的技术转化成为自身的知识存量。
鼓励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合资,并参与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第六,政府从长远着[,摒弃只重经济增长的短视陋习,制定有利于经济主体自我研发的激励机制。
一要转变政府职能,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宗旨,建立专门化的技术开发公司为产业内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二要扶持产业内大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其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增长点;三要采取多种渠道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外部创新资源和优秀人才流入,形成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