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课件第十章准备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眼;14—区段石门;15—采区煤仓
第二节 盘区式与条带式准备方式
我国通常把5~8°以下的煤层叫做近水平煤 层。由于近水平煤层倾角小,因而在准备方 式上与缓倾斜和倾斜煤层相比,有相似之处, 又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盘区式准备方式,按盘区与运输大巷相对位 置的不同,有上山盘区与下山盘区之分;
条带式的准备方式,按条带开采煤层的数目 分,有单层布置条带与联合布置条带。
条带式准备方式的采煤工作面可以按单工作面布置,也可以 成对的按对拉工作面布置。由于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呈水平状 布置,工作面输送机效能不受煤炭运输方向的影响,同时工 作面风流也不存在上行和下行的问题,通风状况良好。所以 条带式准备方式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和维护费用低,建 井工期短,投产快;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 低;采煤工作面长度在整个采煤期间保持不变,为采用综采 设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煤炭损失少,回收率高;通风系统 简单,通风设备少;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但是,倾 斜巷道掘进工程量大,效率低;倾斜巷道长,辅助运输比较 困难;当煤层沿倾斜起伏较大时,巷道积水不易解决;而且 大巷装车站多。
条带式准备方式适用于下列条件:倾角为12°以下的薄及中 厚煤层,走向断层不发育,沼气涌出量和涌水量不大的煤层。
图10—4 上山盘区联合布置准 备方式
1--岩石运输大巷;2—总回风巷 ;3--盘区材料上山;4--盘区轨 道上山;5—盘区运煤上山;6-下部车场;7--进风斜巷;8--回 风斜巷;9--煤仓;10--m1层区 段进风平巷层;11--区段运输平 巷12--m2层区段进风平巷层; 13--m2层区段运输平巷;14--区 段材料斜巷;15--区段溜煤眼; 16—甩车场;17--无极绳绞车房 ;18—无极绳尾轮;19—盘区 材料斜巷绞车房;20--绞车房回
条带准备方式中工作面按推进方向,分为仰 斜开采和俯斜开采两种。一般来说,采煤工 作面向大巷方向推进,对于工作面通风和巷 道维护比较有利。因此,在开采近水平薄及 中厚煤层时,煤层顶板及其它地质条件没有 特殊要求时,往往采用大巷上方的煤层俯斜 开采,大巷下方的煤层采用仰斜开采的方式。
第二节百度文库盘区式与条带式准备方式
风巷;21—下层煤回风眼
第二节 盘区式与条带式准备方式
二、条带式准备方式
图10—5 条带式准备方式 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材料大巷;4—煤仓;5—行人进风斜巷;
6—工作面运输巷;7--工作面回风巷
第二节 盘区式与条带式准备方式
图10—5所示为条带式准备方式。条带式内开采三 层薄及中厚近距煤层,运输大巷1布置在煤层群底 板岩石中,回风大巷2布置在最下煤层中。采煤巷 道采用分层布置和对拉工作面布置。
河南理工大学 《采煤概论》精品课程
第四篇 准备方式与采煤方法
第10章 准备方式
主要内容
第10章 准备方式
第一节 上(下)山采区式准备方式 第二节 盘区式与条带式准备方式 第三节 准备方式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上(下)山采区式准备方式
上(下)山采区式准备方式是在阶段开拓巷道已圈 定的采区范围内开掘准备巷道。根据采区内准备巷 道特点、服务范围、开采煤层数目的不同,通常把 采区分为:上山采区与下山采区,单翼采区与双翼 采区,单层布置采区与联合布置采区等不同类型。 在运输大巷的上侧布置采区巷道,采区内采出的煤 下运至运输大巷的采区,称为上山采区。在运输大 巷的下侧布置采区巷道,采区内采出的煤上运至运 输大巷的采区,称为下山采区。一般多采用上山采 区。
第二节 盘区式与条带式准备方式
一、上(下)山盘区准备方式 图10—4是上山盘区联合布置的准备方式,平面图
中只画出上层煤的巷道布置,盘区内开采两个薄及 中 简厚单煤 ,层煤m层1和平m均2倾,角其为间5距°为~180°m~。1盘5区m,双地翼质开构采造, 走向长度为1200m,斜长为1000m,盘区内划分若 干区段。运输大巷开在m2煤层底板岩石中,总回风 巷、运煤上山布置在m2煤层,轨道上山布置m1煤层 中;区段平巷为双巷布置,盘区上山与区段平巷以 溜煤眼和材料斜巷联系,大巷与轨道上山以盘区材 料上山联系。
m2层区段轨道平巷;11—采区煤仓;12—大巷车场
第一节 上(下)山采区式准备方式
(二)共用采 区上山和共用 区段平巷的联 合布置
1.巷道掘进 顺序
2.生产系统
图10—3 共用采区上山和区段平巷的采区巷道联合布置 1—阶段运输大巷;2—阶段回风大巷;3—共用运输上山;4—共用轨 道上山;5—共用区段平巷;6、7--共用区段运输平巷;8—运输石门 ;9--溜煤眼;10、11—区段轨道平巷;12—轨道石门;13—区段溜
第一节 上(下)山采区式准备方式
一、单层布置上山的采区准备方式
1.巷道掘进顺序 2.生产系统
图10—1 单层布置上山采区准备方式 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下部 车场;4—轨道上山;5--运输上山; 6—上部车场;7、7′--中部车场;8、8′、 10—区段回风平巷;9、9′--区段运输 平巷;11—联络眼;12—采取煤仓; 13--采区变电所14—绞车房;15—行
采煤工作面的煤经工作面运输巷6运入煤仓4,在运 输大巷1装车外运;材料从运输大巷1经材料斜巷3、 工作面回风巷7进入采煤工作面;新鲜空气从运输 大巷1经进风行人斜巷5、工作面运输巷6进入采煤 工作面,清洗采煤工作面的污浊空气经工作面回风 巷7、材料斜巷3进入回风大巷2排出。
第二节 盘区式与条带式准备方式
人联络眼
第一节 上(下)山采区式准备方式
二、联合布置上 山采区准备方式
(一)共用采区上山的 一种联合准备方式
两个薄及中厚煤层m1和 m2共用采区上山的一种 联合准备方式如图10— 2所示。
1.巷道掘进顺序 2.生产系统
图10—2 共用采区上山的采区巷道联合布置 1—阶段运输大巷;2—阶段回风大巷;3—共用运输上山; 4—共用轨道上山;5--m1层区段运输平巷;6--区段溜煤眼;7-m1层区段轨道平巷;8—区段石门;9-- m2层区段运输平巷;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