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6 优化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9·湖南名校联考)植被指数是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该指数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可以衡量植被覆盖的变化。读我国某山地月均植被指数、均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1~2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 )

A.浙东B.豫西 C.冀南 D.湘北

2.该山地植被类型多样,据图推测其比重最大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D.落叶针叶林

解析:第1题,由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可知,该区域最冷月(1月)气温刚好为0 ℃,说明该区域位于我国1月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即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只有豫西符合这一条件。第2题,1月份0 ℃等温线沿线地区,北侧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侧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B、D项错。由植被指数曲线可知,夏季,该区域植被指数较高,生物生长活跃,生物量较大;冬季,该区域植被指数较低,生物量较小,最有可能是因为冬季树叶凋落,生物生长停滞。综上可知,该山地比重最大的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答案:1.B 2.C

(2019·江西名校学术联盟教学质量检测)垫状驼绒藜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寒旱核心区域,其顶芽常受某种伤害,侧芽繁殖生长,年复一年,逐渐矮化成具有密集侧枝并呈紧贴地面生长的流线型垫状体。垫状体多不定根,将枝冠牢牢固定于地面或下部的小土丘上。据此完成3~4题。

3.顶芽受到的伤害主要来自 ( )

A.低温冻伤 B.光照过强

C.冰川侵蚀 D.沙尘掩埋

4.垫状驼绒藜多不定根主要是为了适应该地( )

A.气候高寒 B.土壤盐碱化

C.常年多大风 D.土壤较贫瘠

解析:第3题,从材料可知,垫状驼绒藜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寒旱是其最主要的环境特征。顶芽受到的伤害必然是寒、旱中的一种,如果是旱,侧芽也会受到伤害,因此顶芽受到的伤害应是冻害,A正确;青藏高原光照强,对作物生长是有利的,B错误;冰川侵蚀不可能只伤顶芽,而是全部毁坏,C错误;沙尘掩埋是从下往上掩埋,D错误。第4题,材料中说垫状驼绒藜紧贴地面,而且垫状体有很多不定根,这些都说明该地多大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植被较少,以戈壁和草原为主,地面的比热容比较小,在白天日照情况下升温剧烈,在夜间迅速散热,昼夜温差大,所以多大风。

答案:3.A 4.C

胡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暖温带沙漠地区,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下图为2014年我国某胡杨林研究区4~11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据图推测,该研究区的风沙天气多出现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相对来说,下列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风速B.气温

C.降水 D.土壤

7.根据其生长环境推测,胡杨( )

A.属常绿阔叶林B.根系发达

C.不耐盐碱 D.为地带性植被

解析:第5题,依据图示看,5~6月风速远大于平均风速,而且是一年中风速最大的时期;胡杨蒸腾作用迅速增加,说明温度在升高,地表蒸发也越强,地表越发干燥,容易发生沙尘暴。夏季风速较小;10~11月风速整体低于5月,且蒸腾速率在逐渐降低,温度逐渐降低,蒸发慢慢减弱,不易发生沙尘暴。第6题,读图可知,夏季蒸腾速率大于春季和秋季,但夏季风速小于春秋季节,说明气温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比风速大。胡杨生长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土壤季节变化不大,故降水和土壤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较小。第7题,胡杨生长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夏热冬冷,为落叶乔木;为了获取水分,干旱地区的植物普遍根系发达,耐盐碱;胡杨生长在荒漠中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为非地带性植被。

答案:5.A 6.B 7.B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图甲为鄂尔多斯地区植被分布图。

材料二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向沙漠宣战,把2.7万亩沙丘改造成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据当地农民反映马铃薯种植基地的空气湿度增大了,云量增多了,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

材料三“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是鄂尔多斯地区保护耕地采用的措施,即作物收割后,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用秸秆覆盖地表过冬。图乙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图。

(1)概述图甲中植被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导致该地气温发生变化,请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简述鄂尔多斯地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的

生态意义。

解析:第(1)题,图甲所示区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我国内陆,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所以该地的植被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稀疏,依次是灌丛、草原、荒漠。第(2)题,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植被覆盖率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地面温度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空气中水汽多,天空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降温慢。所以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说明气温日较差减小。第(3)题,“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沙尘;有利于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有利于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土壤盐碱化。

答案:(1)分布特征:由东南向西北植被变稀疏;依次是灌丛、草原、荒漠。

原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蒸发强;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气温日较差减小。植被覆盖率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降温慢。

(3)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肥力;减少空气中的沙尘;增加大气湿度;减轻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