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派。

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主要基础理论。

它所提出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强调了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和范畴等级结构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ies),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ies)和下属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ies),而其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又是典型的原型范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下属范畴
1. 引言
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历来都关心一个重大问题即语言与认知的问题。

认知语言学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

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60-70年代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基础上建立的,提出了语言与认知不可分隔这一崭新的认知语言观,强调了语言并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而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的感知。

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这里的经验主义不是指人被动的感知,而是指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

赵艳芳(2000:10)指出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

认知语言学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有意象图示(image schema),象似性(iconicity),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及原型理论基
本层次范畴等。

2. 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范畴可以由一个事物和其类似事物构成或一类事物及其包含事物构成。

赵艳芳(2000:55)指出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y)。

传统范畴理论强调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特性并且地位平等。

随后被维特根斯坦发现了其局限性,他认为游戏范畴并不符合传统范畴理论。

例如打球,游泳,下棋和打牌都称为游戏,但这些游戏有的为了娱乐,有的是为了锻炼,有的需要技巧等。

总之,游戏这一范畴边缘是模糊的,它是由各种不同游戏之间相互交织的相似性组织起来。

维特根斯坦认为范畴成员之间只有某些共同特性即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范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并且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间的区别。

原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 提出。

例如当人们提到鸟(知更鸟麻雀企鹅鸵鸟等)时,就会立马想到知更鸟或麻雀(典型成员),而不是企鹅或鸵鸟(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

或者当人们提到水果时,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平常吃的水果,苹果,梨子,香蕉等等,而不是自己没有吃过的水果。

在这些例子中,其成员是非对称关系的,如知更鸟和麻雀比其它的成员更具有代表性,具有特殊的认知地位。

王寅(2001:174)
指出谈到某一概念时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该概念范围中隶属度高的中央成员,即其典型成员。

奥斯汀(j. austin)将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用于词汇研究,他提出一个词的意义构成一个范畴,但意义之间不是具有相同的特征,而是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系。

例如;
⑴he climbs the tree.
⑵the car slowly climbed the hill.
⑶the dollar has been climbing all week.
⑷he climbed down the tree and over the wall.
⑴的意思是运用四肢从低处上升到高处(爬),这是climb的基本意义;⑵强调了上升的意义,摒弃了运用四肢这一概念;⑶强调(货币等)的上升,增值和升值;⑷强调了四肢运动,忽略了上升意义。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climb具有中心或核心意义(core sense),这就是其他语义原型,其他语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又叫扩展语义(extended senses),这些意义之间又构成一个相关的范畴,它们之间关系可以用意义链来描述,如a→b→c→d…
3. 基本层次范畴
范畴化最终导致等级结构产生,从最具有概括性的范畴到最特例的范畴形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结构。

范畴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

基本层次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更容易让人识别,理解记忆。

上位范畴是最具有概括性的范畴,寄
生于基本范畴之上,并且从基本层次范畴上提取一些特征。

就像如果有人说到家具,人们会立马想到椅子或桌子等,说到鸟,会立马想到麻雀和知更鸟。

下属范畴具有许多个性特征,可以让我们深刻的感知基本层次范畴成员之间的区别。

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会产生基本范畴词语,上位范畴词语与下属范畴词语都晚于基本范畴词语产生。

提到基本范畴词,上位范畴词和下属范畴词就可以让人联系到上下义关系(hyponymy)。

上下义关系是涵义关系的一种。

它是一种类和成员间的关系,上义词(superordinate)即类名,下义词(hyponyms)即成员。

如bird(crow hawk duck etc.)在这个例子中,bird是上义词,它有多个下义词。

同时bird也属于基本层次范畴,在它的上面有上位范畴animal,也有下位范畴hawk等。

4.结语
原型理论与基本层次范畴构成了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蓝纯(2005:33)指出基本层次范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眼中的自然界自划范畴的关节处”。

人类的生活经验促使了人脑中范畴体系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