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阻率法(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亥姆霍兹方程
其边界条件形式不变。
(3)线源条件下二维地电断面的边值问题
设:线源位于 强度为I, 。 有: ,单位长度的电流
同理 ① 介质分区均匀内
② 对于均匀介质无源空间内
---------- 拉普拉斯方程
其边界条件形式不变。
2、正演计算中的解析法
限于点、线源,或均匀外电场作用下, 地下电性分区均匀、而且单一的规则形体 (球、柱、椭球、平面)条件下的边值问题。 (1)分离变量法
§1.1电阻率法基础
一、岩(矿)石的电阻率: 从物理学中可知:导电介质中的稳定电 流场的分布将受到电流源形状与强度,不同导 电介质的空间分布和边界条件等因素制约。当 人工场源和工作场地确给定后,勘探有效空间 内的介质电阻率的相对大小和空间分布形态, 将决定着电流场的分布状态。为此,开展电阻 率法首先要了解各类岩(矿)石电阻率的分布 规律。
以水为例: T=-200C , T=150C,
[强调]
10:高寒地区冻土层 ,其中冰呈高阻; 20:地温与深度呈正比,一般梯度为: 1/40 C0/m 。 h=1600m ,T≥400°C: 金属矿物电阻率增加20%; 含水岩石电阻率减少50%。
3、岩、矿石电阻率的测定
(1)标本测定 条件:岩性均一,形状规则。
3、结论
通过以上理想条件下的讨论,可以得出: 勘探深度是一个复杂问题,其决定因素有:地 质(地电)条件、仪器设备、装置类型,极距 大小和供电强度。
一般确定装置类型和极距的原则: 1°要求h 越大,需要选择的供电极距AB则 越大 ,越小MN。但MN太小则影响观测精度。 2°确保一定的供电强度. 3o 由于地电分布的复杂性和装置的多样性, 对于各种电阻率方法,要在区内已知点,通过 试验工作,确定装置类型和h值下的AB值的大小, 或参照有关规范确定(经验性)。
第一章 直流电阻率法
3 1 2
直流电阻率法—以介质的导电性 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 究地下人工稳定电流场的空间分 布规律,达到勘查目的的一组电 法勘探方法,简称电阻率法。
[强调]:
10 地球物理前提条件:勘查目标 物与围岩存在着电阻率(或电导) 差异。
20 属主动源法,即需人工接地方 式建立地下稳定电流场。
四、电阻率法基本类型
针对不同的勘查目标形态及其埋深,将供 电极AB,测量电极MN,采用不同的布设形式, 即:不同装置类型,从而形成不同的电阻率测 量方法 。
1、电阻率剖面法
这种方法的装置形式为:各种电极沿观测 剖面布置,其电极间的相对位置和间距在整个 观测过程中不变,观测各点要求测量装置整体 移动。
2、地下均匀介质条件下AB中点垂线上电 流分布
[推论] ① AB一定时,电流密度随h的变化规律
AB一定下: 后迅速减小 。
开始缓慢减小,而
② h 一定时,由jh随AB的变化规律可
知,存在最佳极距选择问题
则:
处的电流密度最大。
一般以AB/2的深度视为电阻率法的 影响深度,AB/4的深度视为勘探深度。
1、各类岩、矿石电阻率分布规律
① 矿物电阻率:金属导体,半导体,电介质,
其规律:金属矿电阻率比造岩类矿物(≥106Ωm)偏低, 而每一种矿物变化范围很大。
②岩石电阻率
一般规律为: 沉积岩电阻率较低: 100—105ΩM 火成岩与变质岩较高 : 102—105ΩM
2、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诸主要因素: (1)成分和结构: 胶结物,矿物颗粒的 电阻率,矿物颗粒形状和相对含量 和胶 结物连通形式
电阻率计算式:
式中 UMN——标本两端电位差; I——供电电流强度; S——标本等截面积; L——标本长度。
(2)露头测定
条件:露头岩石表面视为电性均匀 、 各向 同性的下半无限大空间平面 。
电阻率计算公式:
① 地表点电流源电位式:
② 地表两个异性点电流源场
k
MN I
③ 由△UMN式可解出
② 对于无源空间内
若均匀介质
---------- 拉普拉斯方程
其边界条件形式不变。
A( x A , o, z A )
(2)点源条件下二维地电断面的边值问题
——2.5维或二维半边值问题
设:点电流位于地表 I, , 。
有:
,强度为
=
边值条件
为将此情况转换为二维求解,我们 利用付氏变换的手段,对U在y方向上作 付氏变换
实际地形和地下介质的分布并不能满 足其条件,仍利用该方法测得的电性参数。 将其称之为视电阻率值,记作
------Apparent resistivity 。 可视为等效理想条件下的电阻率 。
决定视电阻率的因素 ① 地电空间分布、或地电断面分布; ② 观测位置; ③ 地形条件:水平,正地形,负地形; ④ 电极装置类型(K):电极间的排列形 式和极距大小。 [强调] 与I值无关,但影响其观测精度和 电场的有效作用范围。
---------第一类边值条件
-----------第二类边值条件
-----------第三类边值条件
推论:
① 若介质分区均匀
不同电导率介质界面上的衔接条件:

② 无源空间
或均匀介质
---------- 拉普拉斯方程
其边界条件形式不变。
(b)下半空间边值问题
若:电流源A位于地表。
同理
① 介质分区均匀内
(a)球形颗粒
——
侵染状黄铜矿模型
ρ 1:胶结物电阻率; ρ2:矿物颗粒电阻率; V : 矿物颗粒百分比。
(b)针状(拉长椭圆体)颗粒:
——
流纹岩模型
垂直方向:
平行方向:
(c)圆片状颗粒: —— 垂直方向: 平行方向:
片麻岩模型
(d)层状结构 —— 沉积互层模型
可得出; 垂直方向:
平行方向:
1. 稳定电流场的边值问题
实质是求解:
满足的给定方程和特定边条件下的电流场
(1)点源条件下三维地电体的边值问题
条件:
电性分布为 σ(x,y,z), 点电流源位于 A(xA,yA,zA) ,强度为I 。
(a)全空间边值问题
从而得到介质全空间分布的稳定电流场满足的微 分方程:
研究区域的边值条件,一般有以下三类:
(3)镜像法(亦称电像法) 该方法仍然依据位场的唯一性定理。 地下介质电性分区均匀,其界面为平面、 球面等特殊、简单规则形状的边值问题求 解,对于给定场源分布下不均匀电性介质 的存在导致相对均匀电性介质条件的电流 场的变化(或扰动),可对在不同导电介 质界面上积累电荷用等效镜像虚电流源场 代替,利用位场的叠加原理求其解。
定义:
—— 纵向电导
—— 横向电阻
[推论]:
只要



1
[分析结论]: ① 对于(a),(b),(c)模型,若
V<60%, 主要决定于

,而

响很小。即:胶结物的连通程度直接影 值,如:砂层含水与非含水的电
阻率变化很大。
1.41 2.25
② 岩、矿石内的矿物颗粒定向排列和
层状分布条件下,
2、电阻率法的实质
利用
视电阻率的分析式:
注意:该式仅适用于MN测量电极间电场和电性 均匀的条件下,理论上MN→0。
由上式可知:
(1)地下岩、矿石的导电性呈现不均 匀分布和地表起伏,相对均匀介质分布、地 表水平条件下的电流场,其地下电流场将产 生扰动量 △jMN或δUMN , △j或δUMN既是地 电分布和位置的函数,又是测量方式(装置 类型、供电强度)和地形条件的函数。
征,并有
呈各向异性特
,引入表征参量:
—— 各向异性系数;
如:层状粘土 页岩 , 。
—— 平均电阻率。
(2)含水量:
由于水含有一定成分的盐离子,所
以电阻率一般偏低.
的可达 达 以上。
,有
。而雨水较高可
电阻率近似关系式:
式中
分别为正、负离子的带
电量,单位体积的数量和运移速度。
③ 温度
物理学实验表明:
五、电阻率法的正演问题
背景:建立地电分布结构与视电阻率
分布规律的联系,为反演分析打下基础。
过程:给定地电模型参数,利用模拟 方式,得到预测数据。
类型:①数学模拟(解析法,数值 法); ②物理模拟(土槽法,水槽法, 电阻网络法,导电纸法)。
I x A,y A,z A j ds j d 0 x x A,y y A , z z A s
式中: 为空间波数。
付氏变换后的微分方程:
相应的边界条件有 Гs: Г∞ :
将上式解出c值,代入第一式有:
i
当我们对上述边值问题中,给定一系列的 值, 。可以分别解出: 。
再做付氏逆变换,可求出:
式中 : 对应于 的权系数 。
U

c ln r '
同理 ① 介质分区均匀内
② 对于无源空间内
来自百度文库
(3)不同测量装置类型,对地下 电性分布的反映有不同侧重。
一般点电流源,不同测量装置类 型侧重反映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的地 电目标体。
有效作用范围:
指现有的仪器设备和装置类型条件下,地 表可观测到地下人工电流场中不均匀电阻率介 质所引起的扰动电流场δUMN的最大探测范围。
影响有效作用范围的主要因素有:仪器测 量精度,装置类型,地电分布,目标体形状和 大小,场源强度。
基本上反映了地下某一深度范围内,介质 电阻率性质沿剖面方向上的综合变化特征。
2、电阻率测深法 待测点为MN中点,MN间距不变, 不断增大供电电极AB的间距,测量到 ρ s~AB/2变化值,以反映测点垂向介 质电阻率的变化特征。
3、高密度电阻率法 (电阻率成像法 ) 这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机和程控技术、集 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为一体,沿剖面或平 面依次布置若干(60,120,240或更多)根 电极,由程控多路转换器分别将电极与测 量仪器和供电电源按一定方式和进程接通, 观测△UMN和I值,并自动计算出相应的ρs, 得到测区空间或断面内的电阻率的分布特 征。
它是一种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三个常数 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一般用于不均匀介质 边界与某类坐标面重合的情况即:将未知函 数构造为
U x, y, z X x Y y Z z
(2)类比法
基于位场理论的唯一性定理,尽管不同物 理场对应的物理量不同,但具有相似的形式的 边值问题,其解的解析式完全相似 ,从而, 将已知量的解用来表述欲求量的解。 如:静电场和稳定电流场类比
(2)电阻率法以视电阻率作为地电分 布消息的载体 ,综合反映了地下电流场有 效作用范围内的电性分布和地形特征。即: ρs= ρo+ ρs地形+ ρs不均。
在不考虑地形影响的条件下,地下为 均匀介质时ρs= ρ0,若地下存在高阻体将向 地表排斥电流,使△jMN或δUMN增大,ρs> ρ0的高阻异常;相反,若地下存在低阻体 将向地下吸引电流,使△jMN或δUMN减小, ρs< ρ0的低阻异常。
(3)测定数据的统计整理
电阻率测定中的常用统计量如下:
①几何平均 值 n<30
②常见值
将n分为若干组,每 组计算出相应百分值 △ni/n ,绘制直方图, 确定常见值
③ 若岩、矿石存在着各向异性,需 分不同方向统计整理ρ∥和ρ⊥。
s
二、视电阻率与电阻率法的实质
1、视电阻率 测定岩、矿石真实电阻率,待测岩、 矿石必须满足:下半空间岩、矿石均匀各 向同性,地表水平。
视 电 阻 率 异 常 原 理 示 意 图
思考题 : 以上分析可知: 和δUMN 都 是地电分布的函数,在电阻率法 中为什么将 作为地电分布的信 息载体,而不利用 △UMN=△U0MN+ δUMN

三、关于电阻率法的勘探深度的讨论
1、勘探深度的概念
定义:所谓电阻率法的勘探深度就是 指在现 有的仪器设备(供电大小,测量的精度)和给定 装置类型条件下,能可靠的观测到由于地下不均 匀电阻率目标体存在,而引起地表△UMN变化的最 大深度。 △UMN决定于装置类型和△jMN的大小,而△jMN 与地下不均匀体的大小,形状,埋深和表面的积 累电荷与极化电荷之和△τ有关,其中△ τ的大小又 决定于不均匀体与围岩间的电阻率差异、电极化 率差异,和与供电强度成正比的不均匀体界面处 的法线电流密度的大小。
---------电阻率计算公式
式中
-----------测量装置系数 强调:测量电阻率值与测量装置类型和电流强度无关。
(3)钻孔测定
条件:孔内待测岩、
矿石分布范围相对 测量极系分布尺度 视为无穷大全空间 均匀、各向同性的 介质 。
由:全空间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 内 的电电流源电位表达式:
类似的推导方式,可得到电阻率计 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