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钢结构住宅建筑具有重量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环保效果好等特点,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钢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房屋建筑大多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占绝大多数, 其承载能力除受设计因素影响外, 还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特别是为了提高房屋抵御地震、台风等水平荷载的能力, 在设计中除了计算应考虑的因素外, 还有许多构造措施, 它们对水平承载力

的影响甚至比计算还重要。但有相当一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却误认为施工中只要保证各构件的截面尺寸准确和配筋量足够就不会出现

问题,忽略了构造措施的作用, 其结果在地震或风荷载等反复水平力的作用下, 构件会因关键部位构造不当而首先失效。例如柱由于箍筋弯钩的锚固长度不足( 只作90度弯钩而未弯成135度, 使直锚段不足), 在水平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混凝土保护层会先剥离, 接着是箍筋裸露被绷开, 受压纵筋自由长度增大提前压屈, 导致柱

构件在未达到设计内力的情况下就丧失其应有的承载能力而发生

倒塌。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1)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对直径较大的钢筋多采用滚压直螺纹

套筒连接,即剥钢筋纵肋后滚压直螺纹的套筒同预制好丝头的钢筋旋拧在一起,以实现等强度连接,该连接方法可大幅提高钢筋的综合机械性能,并可利用螺纹连接传力不均率与螺杆截面面积变化率间的协调对应以降低螺杆的抗拉应力,改变连接段内的曲线形状,并可降低截面应力集中影响等,其要求钢筋丝头螺纹加工精度较高以保证在工厂内加工的套筒与钢筋丝头配合良好,端部丝头是对表面金属强化后形成的螺纹,而芯部材质和机械性能不发生任何变化,因而该接头综合机械性能高,抗疲劳性能好;丝头加工设备投入较少,易耗件损耗低,且在安装过程中丝头用手即可旋入套筒,仅最后2-3 扣可用管钳或力矩扳手旋紧则可保证接头的等强度连接,并且该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异径钢筋连接及不可旋转或轴向不能移动钢筋的连接。

(2)柱筋移位及解决措施

一般发生柱筋移位时可在楼板顶面用水平钢筋将其交叉定位,之后可用箍筋将主筋定位,并在高出层面500mm 部位按照设计数量进行箍筋绑扎,并在该部位加设一道封闭箍筋,若仍存在移位现象则可将错位钢筋底部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剔凿至与其交叉梁体的主筋部位,并将柱筋按照一定坡度调至梁顶面以恢复正确位置,并应在300mm 范围内对箍筋进行加密以保证主筋位置准确。

(3)梁柱节点及梁端箍筋施工

梁柱节点部位是框架结构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十字交叉梁体部位,其钢筋最为密集,因而在施工中易出现漏放、少放现象

而导致最终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因而应结合框架梁梁高计算出该核心区域内需增加的箍筋数量,并应将所需箍筋套在柱子主筋上,在箍筋四个角上分别用小直径钢筋作为导筋,并应按照规定的密距绑扎和固定箍筋以便于其和主筋形成钢筋笼,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坚持钢筋笼钢筋同梁筋同时绑扎,在绑扎完成后应将钢筋骨架同钢筋笼同时落入柱模板内,期间若发生变形则应将钢筋笼调整好后方可在梁面固定一个柱箍筋;由于梁端靠近支座部位在后期承受的剪应力最大,而箍筋的主要功能则为抵抗剪应力,但其若距离支座过远或箍筋密箍区长度不足等均会导致支座部位受力减弱,严重则会导致剪切破坏,因而施工中要求第一道箍筋距离支座的距离距离不超过50mm,施工中应先进行全面复查无错漏或方可将骨架落入模内以免返工。

(4)钢筋保护层控制

钢筋保护层可保证钢筋同混凝土间的握裹粘接并可低于环境侵蚀,线形规范对保护层厚度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施工中往往由于错位和踩踏等现象导致保护层支垫不牢固而减小了有效高度及结构的承载能力,尤其是框架结构选跳板内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被减小不仅可减小板的有效高度,降低板内负筋抵御负弯矩的作用而造成选跳板断裂隐患,因而在进行该部位负筋绑扎过程中应在其下面每隔50cm 则设置一个钢筋撑脚,同时应将撑脚与板负筋间的每个交点均绑扎牢固来保证负筋同底板钢筋间保持一定距离,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若出现负筋被压过低则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将其提升至

设计高度以保证负筋能够有效发挥其抵抗支座部位板面负弯矩的作用。

2、混凝土施工技术

(1)施工缝施工

一般在框架结构中混凝土要求整体浇筑,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技术或组织因素不能实现连续浇筑则应设置施工缝,而施工缝则称为结构的薄弱环节并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在剪应力较小且易于施工的部位留设施工缝,柱子的施工缝则应留设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下面,或与板连接为整体的大截面梁应留设在板底部20-30mm 部位,单项板则可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部位,对有主次梁的板混凝土浇筑则应沿着次梁方向进行,并应在次梁跨度中间1/3 范围内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内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已浇筑部分强度,对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将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清除,之后对其进行充分湿润并冲洗干净以免积水出现,浇筑前宜在底层铺设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应保证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以实现新旧混凝土结合为整体。

(2)烂根和夹渣防治

框架柱施工中宜出现烂根和夹渣现象,其直接原因主要是柱模直接置于楼板或地面上,而该底面未进行找平层施工或未留设清扫口,或层高超过5m 而未留设浇注口,在浇筑时进料从顶部直接落下导致自由落差过大而生成混凝土离析;或底部板面不平或未进行

堵缝而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流失,或底面垃圾未清除干净以及振动棒长度不到位等均会导致根部夹渣及烂根现象,因而在施工中应在框架柱接头外进行,即在上次浇筑后加设相同规格的方框并浇平框面,之后继续浇筑前支横模,浇筑时应在顶层洒一层1:0.4 的水泥砂浆,在其上面浇筑混凝土以保证框架柱能够实现自然密实以免出现夹渣和烂根现象。

(3)梁柱混凝土强度差异

一般柱截面在满足杆件稳定的条件下采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满足其抗压强度,但施工中梁柱交接部位往往等级低的混凝土不能进入高等级范围,因而施工中往往先浇筑高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等级混凝土,并采用差异强度等级处理柱同梁板间混凝土浇筑,但其强度等级差异不超过5mpa,若超过该值则梁柱节点区域内混凝土等级应等同于柱的强度等级,而不能等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在模板支护前对柱主筋保护层以外用钢丝网隔离,并在钢丝网外侧加设圆钢筋或钢管,也可在主筋保护层外将模板施工为大马牙槎,待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方可拆除大马牙槎;或施工时在梁柱接头部位周边用钢网或小板定位,先浇筑梁柱接头后浇筑梁板,柱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料斗加料,而梁板混凝土则应用泵送施工,浇筑过程中应保证高一级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第一级混凝土不超于50cm,并应交织进行浇筑施工。

(4)冬季施工

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冬季施工不可避免,在寒冷季节施工只有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