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护理体会及配合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体会及配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24T08:59:09.20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木奇志[导读]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低体温,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

木奇志

【中图分类号】R1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23-01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低体温,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症[1]。我院地处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300米,气候严寒、干燥,年平均气温10℃,每年冬春季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高,我科自2008年11月-2010年2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26例,进行护理观察,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26例患婴,男婴14例,女婴12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2例,出生体重<1500克者6例、1500-2500克18例、2500以上者2例,发病时间<7天8例,>14天14例,14天以上者4例。

1.2硬肿程度:根据《实用新生儿学》分度标准,I度硬肿15例,Ⅱ度硬肿9例,Ⅲ度硬肿2例。

1.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本组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低体温、哭声低弱或不哭、反应差、拒乳、呼吸困难、心率慢、局部皮肤硬肿,并发肺炎22例、脐炎2例。

2配合治疗及护理

2.1复温:复温是治疗首要措施,低体温持续时间过长,全身器官损害更严重,入院后正确测量体温并记录,我院地处边远山区,条件差,医院没有复温箱。我科采用母怀取暖复温法,具体方法:母亲胸前衣服敝开,患儿抱在胸前,然后盖上被褥,使皮肤接触取暖。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母亲体温比暖箱要好得多[2],早产儿在母亲怀中体温会逐渐升至正常,且可以随时使早产儿吸吮,学会吃奶,且在暖箱患儿体温升的快,但抱出暖箱后体温就会下降,造成早产儿体温不恒定现象[2]。每4小时测量体温,直到体温正常恒定后,用预热厚小棉被包裹,继续用热水袋(水温50-60℃)在棉被外持续保暖。

2.2提高室内温度及湿度: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层薄,易散热[1]。环境温度低,复温后有可能再次出现体温下降,我们在病房持续使用电暖器,室内温度保持在20-26℃,湿度50-55%。

2.3预防感染:给患儿安排在单间,保持室内清洁干净,保护性隔离。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每日加强皮肤、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者用磺伏局部消毒,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净,脐部感染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2.4输液和补充营养:低体温患儿吸吮无力,能量摄入不足,遵医嘱给静脉营养供给能量,但静脉输入速度要控制。正在静脉补液及营养液时可在瓶的周围用热毛巾包裹有输液管绕在热水袋(水温控制在≤40℃)上,使进入体内的液体有一定温度。

2.5给氧:采用头罩氧气吸入,开始给中流量,逐渐调至低流量持续给氧,吸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来调节。缺氧改善后立即停氧,以防氧中毒。

2.6皮肤护理:新生儿复温同时注意皮肤干燥清洁,每天早晚用温水擦给后用酥油(牛奶提炼)涂在皮肤上按摩,特别在皱折及臀部多抹点油。酥油能在皮肤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抵抗力及抗寒能力,减少散热,保持干燥,擦给完后立即用预热棉被包裹。

2.7密切观察生命体症及尿量:给心电监护,密切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硬肿症患儿尿量极少,甚至无尿,随时观察并记录尿量及次数,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管医生。

2.8喂养指导:能吸吮者直接哺乳,多给吸乳刺激,少量多次,间歇喂养,吸吮无力,能吞咽的,母乳用滴管喂养,缓慢慢滴入口内,头抬高偏向一侧,防止吸入气管。

2.9健康指导:向家属讲解疾病的严重性,介绍相关的新生儿硬肿症疾病知识做为册,发放给家属,取得家长配合,提高治愈率。 3讨论

3.1新生儿硬肿症的低体温可造成各器官功能障碍,引起组织损伤,诱发感染,复温是治疗低体温的重要措施,我们采用母体复温法,复温时让母亲搂在怀里,患儿皮肤和母亲皮肤贴在一起,在母亲怀抱中享受自然温暖,增进母子感情,怀中能及时得到吸吮,也便于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本组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及治疗,治愈24例,死亡2例,治疗率92%。参考文献

[1]李文益,主编,儿科学

[2]王玉美,早产低体重婴儿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7年2期P97作者单位:674400迪庆州医院内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