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肺功能不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性气道阻塞
• 阻塞位于胸外: 吸气性呼吸困难 • 阻塞位于胸内:呼气性呼吸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难
中央性气道阻塞-位于胸外-吸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
呼气
中央性气道阻塞-位于胸内-呼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
呼气
外周气道:
内径 2mm 无软骨支撑、管壁薄、与管周围的肺泡结构 紧密相连,随着吸气与呼气时跨壁压力的改变 其内径随之扩大和缩小。
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20次/min,节律不整,心音强
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 隆样杂音。
肝肋下3.2cm,剑突下4.5cm,质地中等,触痛明显。 肝颈静脉回流实验阳性,脾在肋下2.5cm,腹部移动性浊 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RBC 4.80×1012/L,WBC
6.6mmol/L,非蛋白氮(NPN)46mmol/L。心电图显示
异位节律,T波高尖,ST段下移,两心室肥厚。X线显示 两肺纹理增粗,双肺散在大小不等、模糊不清的片状阴影, 心脏向两侧扩大,肺动脉段突出。
入院后经强心、利尿、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症状稍有 改善。但于次日晚10时,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胸痛,呼吸 极度困难,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中下部有密集 的中小水泡音,全肺可闻哮鸣音,心律呈奔马律。体温
PaO2
20 40 60 80 100 mmHg 2.67 5.33 8.00 10.7 13.3 kPa PCO2 和PO2
(二)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 通气血流比值
(Ventilation/perfusi on ratio, VA/Q),平 均为4 / 5 = 0.8
L/min 血流量 通气量(%肺容量)
经该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
动脉血中,称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因类似动-静脉短路,故又称
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
VA / Q下降
• 功能性分流见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
肺水肿 等
• 正常成人
功能性分流约占肺血流量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VA / Q
失调的血气变化
• I 型呼衰:PaO2 ↓,PaCO2 正常
• 原因:
– O2和CO2解离曲线的差异 – O2和CO2弥散速度的差异
(三)解剖分流增多
生理解剖分流: 一部分支气管静脉回流肺静脉;肺内动 -静脉交通支;其分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 % ~3 % 肺实变、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症伴支气管 血管扩张和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使解 剖(真性)分流增加(anatomic/ true shunt) ,而发生呼衰。
×
R =
VA
(PiO2–PAO2)× VA
P AO 2= P iO 2–
PACO2 R
PaO2
12 100
单纯通气障碍 R=0.8
PO2
PaCO2(HHmg)
8
4
最 低 可 耐 受 值
4
80
60
肺泡通气障碍时PaO2和PaCO2与呼吸商R的关系
PaCO2( kPa )
分流
正常范围
40 20
PaO2(kPa)
VA/Q
• 通气血流比值 范围
0.6~3.0
肺 泡 容 积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功能性分流 (functional shunt) 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
气道阻塞 限制性通气障碍 肺泡通气不足
VA/Q 下降
血流未减少, 甚至增多
因通气障碍引起部分肺泡通气严重不足,
但血流量未相应减少, VA/Q 显著降低,以致流
12.8×109/L,中性细胞 85%、嗜酸性细胞2%、淋巴细胞
13%,Hb110g/L,血小板80×109/L。血沉 26mm/h,抗 “O”>500单位。 PaO2=10.8kPa(81mmHg),PaCO2 =8kPa(60mmHg),[HCO3-]=23mmol/L,BE=6mmol/L,pH=7.23。尿蛋白(+),尿比重1.025,血钾
8
12
PaCO2是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 0.863 X VCO2 VA
PaCO2 = PACO2 =
如VCO2不变,PaCO2与VA成反比。
弥散 障碍
肺换气 功能障碍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 增加
二 肺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一)弥散障碍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时血气的变化
病肺
肺泡血流量 Q

健肺

全肺
N N N N
VA / Q
PaO2
动脉血氧含量 CaO2
PaCO2
动脉血CO2含量 CaCO2
通气/血流比值及其变化示意图
VA / Q正常
VA / Q增大
VA / Q减小
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
• I型呼衰:PaO2↓,PaCO2 正常。 • 原因: –O2和CO2解离曲线的差异 –O2和CO2弥散速度的差异(CO2快)
70%HbO2 CO2 60 和 O2 含 量 40
(md/dl)
PvCO2 PaCO2
97.5%HbO2
血液O2
与CO2
解离
20 PvO2 0
曲线
占30%~50% ,→肺换气(-)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时血气的变化
病肺
肺泡通气量 VA

健肺

全肺
N N N N
VA / Q
PaO2
动脉血氧含量 CaO2
PaCO2
动脉血CO2含量 CaCO2
2.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VA / Q↑
• 肺泡膜面积减少
肺 泡 血 浆
红 细 胞
• 肺泡膜厚度增加
• 弥散时间缩短
毛 细 血 管
弥散障碍的原因
• 肺泡膜面积减少
– 成人肺泡膜总面积80m2,平静呼吸35~ 40m2 – 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等(减少面 积>50%)
• 肺泡膜厚度增加
肺泡膜薄部<1μm,肺泡腔到红细胞膜 <5μm 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泡透明膜形成 弥散距离增宽,减慢弥散速度
• 按动脉血气:低氧血症型(I型) 伴低氧的高碳酸血症型(II型) • 按发病机制:通气性、换气性 • 按病变部位:中枢性、外周性
• 按发生快慢和持续时间:急性、慢性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通气 功能障碍
外呼吸 功能障碍 肺换气 功能障碍
阻塞性 通气不足
肺通气 功能障碍 限制性 通气不足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而发生休克,使病理变化过程进入恶性循环阶段,导致病 人死亡。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十六章 肺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9
呼吸过程的划分
外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的运输
内呼吸
人民卫生出版 病理生理学
10
外呼吸(externel respiratory)
脉回流受阻,导致肺部淤血加重,发生全身水肿。发热、
呼吸功能受损、心力衰竭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排出障碍, 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发生。心力衰竭,心 输出量减少,致使肾血流量减少,导致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进而加重全身水肿。酸中毒和肾衰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
原因。由于DIC的发生,加重心衰,诱发急性肺水肿,继
吸气时——阻力变小
呼气时——阻力变大
外周性气道阻塞 用力呼气时等压点移向小气道
0 10 20 0 10 0 10
20
25 30
20
20 15 20 20
20
15 20 20
20
+35 35
20
20
+35 35
20
20
+35 25
20
正常人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三)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PaO2↓,PaCO2↑ PaCO2的增值与PaO2的降值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其比值相当于呼吸商(R) PACO2
• 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炎症、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
坏等可使流经该部分肺泡的血液量减少,而通气
相对良好,VA/Q比可显著大于正常,患部肺泡血 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被利用,称为 死腔样通气(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 • 生理死腔:占潮气量30% • 疾病时功能性死腔:高达60%~70%
肺内解剖分流增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急性呼吸衰竭)
常见于休克、创伤、败血症、氧中毒等肺外因素 继发引起。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衰竭
致病因子
细胞损伤
单核-巨噬系统激活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 弥散时间缩短
肺泡膜病变+心输出量增加和肺血流加快
13.3 10.7 8.0 5.3 正常
PO2( KPa)
肺泡膜面积 减少或厚度增加 ( 2)
肺动脉 0
2.7
0
( 1)
肺毛细血管 0.25 0.50 0.75
肺静脉
时间(S)
正常与肺泡膜增厚时Hb氧合所需时间
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静息时(1)、运动时(2)
该例病人因感冒,继发细菌感染,使 风湿性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加重,相继 发生了发热、水肿、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急性呼吸功能损伤继而衰竭、呼吸性酸中
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功能性
肾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最终以休克、DIC
和急性肺水肿而死亡。
该病例病理生理学改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大致如下:感 染导致发热、同时损伤心功能,引起心力衰竭,心衰使静
O2
肺通气
ventilation 换气 gas exchange
PvO2 40mmHg
PiO2 150mmHg
O2
PAO2 100 PACO2 40
O2
PaO2 100mmHg PaCO2 40mmHg
PvCO2 46mmHg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1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38℃,血压6.1/1.9kPa(46/14mmHg)。立即进行抢救,
6h后,患者皮下及注射部位出现片状紫斑与点状出血,恶 心,呕吐,吐出多量咖啡样液体,测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实验阳性,血小板40×109/L。抢救无效 死亡。
1.找出病理过程,分析其主要发生机制。
2.分析各病理生理学改变之间有何关系。
发病环节
呼吸中枢 抑制
气道狭窄 或阻塞
胸壁损伤
弹性阻力 增加 呼吸肌 无力
运动神经受损
(一)限制性通气不足
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原因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肌不能收缩 胸廓及胸膜疾患
机制 呼吸动力↓
顺应性↓ 肺组织变硬 胸腔积液和气胸 压迫肺
限制性 通气 障碍
(二)阻塞性通气不足 • 呼吸道阻塞或狭窄,气道阻力增加。
气道阻力(正常人平静呼吸):
80%: 直径 >2mm 气管
20%: 直径 <2mm 气管
病因:气管痉挛、 肿胀、纤维化、渗 出物、异物、肿瘤、气道内外压力改变
气道阻塞:
–中央性:指气管分叉处以上的气道阻塞。 又分为胸外与胸内阻塞2种。
–外周性:内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阻塞。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血小板激活
肺水肿 弥散障碍
支气管痉挛 通气障碍和功能分流
肺不张
解剖分流增加
肺血管收缩 微血栓 死腔样通气
呼吸衰竭(Ⅰ或Ⅱ型)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患者女性,53岁,农民,1991年7月27日入院。心慌、 气短16年,近10天加重,伴有发热,咳痰,呕吐。
现病史 该患者于16年前常于劳累后咳嗽、心慌、气喘,但 休息后可缓解。6年前开始一般体力劳动即感心慌、气短, 双下肢出现轻度水肿,吐白色泡沫痰。经治疗后症状好转, 但每于劳动后反复发作。入院前10天,又因着凉感冒、发 热、寒战、咳嗽,咳黄色痰,咽疼、流涕、鼻塞,并且心 悸、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胸闷、恶心伴有呕吐,右上腹饱 胀,不能平卧,双下肢明显水肿。上述症状逐日加重,痰 量增多,高烧不退,食欲差,尿量明显减少,故来院就 诊。
•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伴有或不 伴有PaCO2↑的病理过程。
诊断标准:PaO2 < 60mmHg (8kPa) or PaCO2 > 50mmHg (6.67kPa) RFI = PaO2/FiO2 ≤ 300
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呼吸衰竭的分类
22年前曾患风湿性心脏病,无肾炎、肝炎、结核 等病史,无过敏史。体检:体温39℃,脉搏116次/分,
呼吸28次/分,血压13.3/9.3kPa(10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端坐位, 口唇发绀,眼睑水肿,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颈静 脉怒张,四肢末端轻度发绀,两肺散在大小水泡音及 痰鸣音,心尖搏动在左第五助间锁骨中线外1.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