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培养出的是仅具有应试能力的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无法发挥英语学习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1.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育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课程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目前,很多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仍被看成是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衔接不紧密。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2.1 教学目标模糊

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应符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将教学与职业服务相联系、与职业生活融为一体。然而很多学校为了满足高等院校人才水平评估指标的需要,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过级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标准,结果是很多学生虽然取得了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但连最简单的日常会话都不会,更不用说接待外宾、翻译产品说明书、商务谈判等英语应用能力,从而招致社会的非议和用人单位的质疑。在教学目标定位上,没有把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在“为专业服务”这一根本上。

2.2 教学内容脱离职业需要

现有的大多数教材在内容上以阅读一般通用性文章、讲解语法知识、完成课后习题为主,未能很好地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生今后职业岗位的实用性。说到底,这些内容实际上还是通用英语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各专业如会计、旅游、机电、计算机等等,不管是文科类的还是理工类的学生,所学的都是同样的内容。教学偏重于基础英语教学而缺乏与专业融合,内容大多脱离社会需要和职业需要。

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应能反映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和工作岗位对英语的具体要求,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服务。因此,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重点实现两个具体目标:其一,重点提升听说和写作能力,做到学以能用,即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的涉外交流、具备基本的英语写作能力;其二,将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紧密衔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工学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3.2 创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各院系的专业设置,将大学英语教师按照教师教学专长、兴趣、习惯等分为三个专业类群,即电子信息类、人文商务类和管理类。调查各专业对英语的需求程度,基于调查将各专业对英语的需求情况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制定体现工作岗位需求的英语课程体系。

3.3 开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校本教材

在已经构建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制定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并开发教材。教材内容以语言技能的策略性应用为主,而不是以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主,强调语言技能的实践性,即能反映将来的工作岗位,不仅仅是生活英语或学术英语,而是在工作岗位上用得上的英语,能够学以致用。

3.4开创全新的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英语课堂“满堂灌”的形式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主导地位,协调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跨文化意识及学习策略培养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讲解和课外学生自学的关系,以及中外教师之间的配合,最终建立一种“课内中外教师协作授课+课外学生自主学习+适当辅导”的教学模式。

4.结语

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是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技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将学生的职业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实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职业能力与英语能力融会贯通,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够真正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需求分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15658)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