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图表题归类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的图表题归类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且常以表格、图像或曲线模型等形式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判定。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获取并应用试题所给予的相关信息,下面试举例说明之。

一、数据表格类

例1 (2013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输,A项、C项错误;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B项错误;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项正确。

答案:D

变式1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A. 鱼滕酮对K+和Mg 2+的载体生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B. 乌本苷抑制K+载体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 2+载体的生理功能

C. 鱼滕酮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和Mg2+的运输

D.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解析:由表格看出,用鱼滕酮处理后,细胞对K+和Mg2+的都受到影响;用乌本苷处理后,只有细胞对K+的吸收受到影响、而细胞对Mg2+的吸收不会受到影响。考虑到细胞对K+和Mg2+的吸收都属于主动运输,ATP 的供应和载体都会影响这个过程。若ATP的供应受影响,则两种离子的吸收都受到影响,故可判断鱼滕酮通

过影响ATP供应来影响吸收,而乌本苷则通过影响K+的载体来影响对K+的吸收。

答案:A

【技巧点拨】

(1)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H2O、CO2、02等小分子;甘油、乙二醇等脂溶性物质。

(2 )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的物质:①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②带电粒子,如

Na+、K+、Ca2+等;③逆浓度运输的物质都是主动运输。

(3)以协助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H2O等在通道蛋白协助下的扩

散。

、图像信息类

例2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

B .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C.图中c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

D •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

解析: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①表示糖蛋白,②④表示膜蛋

C mmol L1 J C mmol L1)

[K*140 JO 3.0

IS D145 0

A . 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 .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 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 . 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K+浓度较高,K+和Na+经过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属于被动运

a、b、c、d代表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2和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

胞膜,图中a方式为协助扩散,故A错误;协助扩散需要膜蛋白的参与,故B正确;c表示物质从细胞内运

至细胞外,故不能表示口腔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故C错误;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分子

层都可以运动,故D错误。

解析:根据表格,神经细胞外Na+浓度较高,细胞内

白,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解析:仔细分析该物质跨膜运输的图例可得,该物质的运输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不仅需要载体的协助, 还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 答案:C 【技巧点拨】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归纳如下表:

看是否需要能量 二看是否需要载体 具体跨膜运输方式 不需要

被动运输

需^< 为协助扩散 「不需要 自由扩散 需^<

主动运输 或胞吞、胞 吐

需^<

主动运输

不需要

胞吞(胞内T 胞外) 胞吐(胞外T 胞内)

类 例3 (2010年山东卷)图中曲线 a 、b 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 a 运输

B. 与方式a 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 •方式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 a 和b 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从图像中“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

“转运速度”成正比看,

自由扩散;从图像中“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转运速度”先正相关增长,但当“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达到 b 曲线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跨 a 曲线表

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中没有载体的参与,故 B 说法错误。自

D 项错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与载体有关,在浓度足够大的情况下,

载体蛋白数量的多少决定某物质的最大转运速率。故

C 项正确。

答案:C

变式3下图中图A 和图B 以曲线图解的方式,说明温度及氧浓度对大麦吸收钾、铵离子的影响,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答案:B

变式2(2010广东卷)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 方式为()

根据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

a 曲线应表示

一定量后而“转运速度”不再增加看, (穿)膜运输,故 A 说法错误。由于 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消耗能量,故 被转运分r 的侬惟

(1)图A 表明:超过35C 后,随着温度的增高,根吸收钾、铵离子的量 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图B 表明:随着氧分压的增加,根吸收钾、铵离子的量 _____________ ,与此同时,细胞中糖的浓度 ___________ (3) 吸收钾、铵离子与温度、氧气浓度有关,这说明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

__________ 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4) 在两图中均可看到,当温度和氧分压条件相同时,根细胞对钾、铵离子吸收的量有所不同,这种吸 收差异与 ___________ 有密切关系。

解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原理是主动运输。这与根的呼吸作用有密切关系,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 供能量。A 图表明

35 C 以后,温度越高吸收钾、铵离子越少,因为温度过高,影响了酶的活性,降低了呼吸 作用,ATP 减少,造成了吸收钾、铵

离子的数量减少;

B 图表明随氧分压的增加,根吸收钾、铵离子的量增

加,糖的浓度降低,是因为有氧呼吸加强,为根吸收钾、铵离子提供了较多的能量。糖的浓度降低是因为呼 吸作用消耗。根对钾、铵离子的吸收量不同是因为根细胞膜上运载钾、铵离子的载体的数量不同所致。 答案:(1)减少(2)增加 降低(3)有氧呼吸(4)细胞膜上的载体

【技巧点拨】

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常见模型列举如下:

物质感度

物质浓度

解读:(1)曲线①表示物质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相关,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应为自由扩散。 (2)曲 线②表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升高运输速率加快,当达到一定浓度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说明 这种运输需要载体,由于受载体数量的影响,运输速率存在最大值,故可表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3)曲

线③表示运输速率与 02浓度无关,说明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能量,因为 02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呼吸,进

而影响能量的供应,应为被动运输。

(4)曲线④表示运输速率与 02浓度有关,说明这种运输方式需要能量,

达到一定 02浓度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受载体数量的限制,应为主动运输,曲线起点的含义为无氧 呼吸为主动运输供能。

运输速率

运输速率

运输速率

8 6

4

S 钾一

6

2

5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