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与电磁感应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二磁场与电磁感应的认识
任务:1、了解磁场的概念。
2、了解电流的磁效应,并会判断磁场的方向。
3、掌握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4、掌握并会运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引导:1、讨论家用吊扇接通电源后不能正常运转,而接上启动电容后电风扇就可以正常运行的原因,说明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子我们常用的电机通电后能够转动,发电机发电怎么样从磁场中获得电流。
一、磁场
1、磁体与磁极
某些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的性质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磁体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两大类。常见的人造磁体有条形、U 形和针形等几种,如图1所示。
图1 人造磁体
2、磁场与磁力线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而且无论将磁体怎么分割,它总保持两个异性磁极,即南极(S)和北极(N)。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似,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它们之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磁力。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特点,我们引入了磁力线,磁力线也叫磁感线。磁力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磁力线是互不交叉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由 N 极指向 S 极,在磁体内部由 S 极指向 N 极,如图2所示。
(2)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的N 极指向,如图3所示。
(3)磁力线疏密程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力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磁力线越稀疏,表示磁场越弱。
图2 磁力线图3 磁力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二、电流的磁效应
磁铁并不是产生磁场的唯一物质。把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周围,磁针会发生偏转,如图1所示。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通电直导体产生的磁场
通电直导体周围磁场的磁力线是一系列以导体为圆心的同心圆,并且在与导体垂直的平面上。其方向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右手螺旋法则判定:右手握住直导体,大拇指的指向为电流方向,则四指的环绕方向为磁感线的方向。如图4所示。
图4 安培定则(通电直导体)
实验证明:通电直导体周围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流越大,磁场越强。空间某一点磁场强弱与距离通电导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导体越近磁场就越强。
(2)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
把导线一圈圈紧密绕制在空心圆筒上制成螺线管,通电后,由于每匝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叠加,因而在内部能产生较强的磁场。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一端为N极,另一端为S极。其磁力线的方向也可以用安培定则来确定,右手螺旋法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的环绕方向为电流方向,则大拇指的指向为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方向。如图5所示。
图5 安培定则(通电螺线管)
三、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是来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基本物理量的,常用符号B表示,其定义为:
单位:特斯拉(T)
式中F ——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的磁场力;
I ——导体中的电流;
l ——导体的有效长度
***磁感应强度B 由磁场本身决定,当导体电流为 0 时,F 为 0 ,但B不为 0 ,F与I · l 的比值为常数不变。
2、磁通量
磁通又称磁通量,是表示磁场中穿过某截面的磁感线的总数,用符号Φ表示:
单位:Wb (韦伯)
式中B——磁感应强度,单位 T;
S——截面的面积,单位 m 2 ;
α——磁场方向与截面的夹角。
3、磁导率(了解性学习)
磁导率表示磁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用μ表示,不同的磁介质磁导率不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磁
l
I
F
B
⋅
=
BS
=
φ
BS
=
φα
φsin
BS
=0
=
φ
导率的单位是 H/m(亨 / 米)。
真空的磁导率是一常数,用μ0
表示,即:
相对磁导率为某物质的磁导率与真空中的磁导率的比值,即
分类:
反磁性物质(非铁磁性物质)
顺磁性物质(非铁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
4、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是用来描述形成磁场的的物理量,定义式为
单位:安/米(A/m)
当磁介质发生变化时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而形成该磁场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故磁场强度未发生变化。
磁场强度的大小只与形成该磁场的电流大小及导体的外形尺寸有关,而与磁介质无关。
通电螺线管内部磁场强度为: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力
(1)电磁力的大小
(2)电磁力的方向
左手定则:伸出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
m
H⋅
⨯
=-7
10
4π
μ
μ
μ
μ=
r
1
<
r
μ
1
>
r
μ
1
>>
r
μ
μ
B
H=
l
I
N
H
⋅
=
BIl
F=θ
sin
BIl
F=0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