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孔子名列第一,是中国人的骄傲。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中落,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而立之年开始授徒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不为景公所用,不久即归。晋定公时期,曾为司寇。后去鲁,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晚年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并根据鲁史删修《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近十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未就此灰心丧气,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

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冲突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孔子的安贫乐道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义,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孔子也曾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谦虚好学闻名,对于各种知识都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却不这样看,孔子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率性而为,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30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以仁待人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的思想主要汇集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学根据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关于此书最初的编者,学术界向有争议,难以定论,但基本集中在冉雍、卜商、言偃、曾参等数人之内。作为儒家思想的脉源,作为两千年来士人

必读的文化典籍和初学教育的启蒙读物,《论语》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乃至域外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的“仁”和“礼”

《论语》一书以语录体写成,文字简约,内容广泛,蕴涵了孔子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仁”和“礼”这两个方面:

一、仁

“仁”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论语》中的“仁”字,因立论角度而各有不同,其内涵也颇为丰富。关于“仁”的基本含义和具体内容,孔子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了多个层面的阐述,择其要者如下:其一,他在答复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认为约束自身,使自己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颜渊问克己复礼的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认为要达到仁的境界,就要在视、听、言、动各方面都符合礼的要求。

其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上)提出“仁者爱人”的基本精神,认为“仁者莫大于爱人”。(《大戴礼·王言篇》)

其三,孔子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指出仁者的标准和行仁的方法。所以他的学生曾子概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其四,“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和做人的根本。

其五,孔子把“仁”视为人生价值中的最高原则,把求仁看作是一个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问题,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严。”(《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认为求仁不在外求,全靠个人自觉,只要净化我心,循礼而行,就可崇德、修慝、辨惑,达于仁的境界。

孔子根据“仁”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仁政学说。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指出以教化和道德感化来治国的重要性。又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形象地说明了民众对仁政的迫切需要。孔子主张实行惠民政策,“节用而爱人,使民以食”(《学而》),为政者要重视的是“民、食、丧、祭”(《尧曰》);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同上)。孔子还提出“举贤才”的主张,“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

政》),认为任用贤能才能服得民心。而为政者则要首先端正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二、礼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范畴。礼原为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内容涉及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等。孔子认为周礼因革于夏商,最为完备,是古代礼的最完美阶段。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心也。”(《学而》)并赞叹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孔子于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把文明社会的制度理想和伦理道德的规范理想寄寓“礼”中,因此他所提出的“礼”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以此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国家必须施行礼治,社会和个体都必须以礼为纲常,强调“立于礼”(《泰伯》)、“礼以行之”(《卫灵公》)、“约之以礼”(《雍也》)、“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主张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的社会伦理秩序,推崇“圣人”“仁人”的理想人格,认为要在社会制度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礼的规范。在礼的内涵和外在的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宁从质不从文,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并对子夏“礼后乎”(同上)的理解予以赞赏,认为礼的仁义

之质在先,其内涵比表象更重要。孔子在礼的变革上认为要坚持原则和大节,对有违原则的诸般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极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同时又认为在无关宏旨的小事上可以顺时从俗,所以他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程颐对此解释说:“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二程集·河南程氏经说卷第六》)

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名分混乱的社会现实,孔子又提出了“正名”的治乱原则,认为“名失则愆”(《左传·哀公十六年》),社会的混乱因于名实之乱,要用周礼之“名”来纠正混乱之“实”。因此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并在齐景公问政时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原则,主张名实相符,循名责实。从逻辑思想的角度来看,孔子对名言关系和名实关系的认识,可以视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启蒙。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认为返于礼中便是仁,仁又是礼的根本,礼是仁的精神具体化和外在化,是贯彻仁的具体措施和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言称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认为如果不能好学深思,仁、智、信、直、勇、刚等品质就会流于“六蔽”,告诫子路学习的重要性。孔子一生更是好学不倦,自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孔子强调“多闻、多见”,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多学而知,还要注意思考,否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强调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主张行事不凭主观臆测,不墨守成规,不片面武断,不自以为是。这些道德修养的方法也包含了认识论的意义。

孔子在教育上坚持“诲人不倦”(《述而》),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他兴办私学,使得教育的范围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方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其中道德品质教育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学

习文化知识,治学要首先立人,所以他要求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并教导学生修业进德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孔子的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教导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并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的精神,指出学习的规律,重视温习的作用,主张“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在教育中注重启发的作用,主张“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根据不同的对象而因材施教,并在“学”和“思”的关系上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反对只思不学和学而不思。这些思想即使现在看来,仍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

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

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他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思想家、天文学家,日心学说的创始人。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思想家,进化论奠基人。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伏尔泰(Fran?ois-Marie Arouet deV 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主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数学家。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6-1274)。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家。

世界各国主要港口整理完全版.docx

世界各国主要港口(中英) 港口中文译名国家(地区) 美洲国家(地区) Boston波士顿 Honolulu火奴鲁鲁 Houston休斯敦 New York纽约 New Orleans新奥尔良 美国 (US) San Francisco旧金山 Philadelphia费城 Los Angeles洛杉矶 Seattle西雅图 Baltimore巴尔的摩 Montreal蒙特利尔 Quebec魁北克加拿大 (Canada) Vancouver温哥华 Valparaiso瓦尔帕来索智利 (Chile) Rio De Janeiro里约热内卢巴西 ( Brazil) 亚洲国家(地区) 盂加拉国 (People's Republic of Chittagong吉大港 Bangladesh) Colombo科伦坡斯里兰卡 (Sri Lanka) Istanbul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Turkey) Jeddah吉达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Karachi卡拉奇巴基斯坦 ( Pakistan)

Beirut贝鲁特黎巴嫩 (Lebanese) Aden亚丁也门 (Republic of Yemen) Rijeka里耶卡南斯拉夫 (Yugoslavia) Calcutta加尔各答印度 ( India) Kobe神户 Osaka大阪 Nagoya名古屋日本 ( Japan) Tokyo东京 Yokohama横滨 Hongkong香港香港 (Hongkong) Manila马尼拉菲律宾 (Philippines) Singapore新加坡新加坡 (ingapore) Rangoon仰光缅甸 (Union of Myanmar) Bangkok曼谷泰国 (Thailand) 欧洲国家(地区) ]Rostock罗斯托克 Bremen不来梅德国 (Germany) Hamburg汉堡 Rotterdam鹿特丹荷兰 (Netherlands) Southampton南安普敦 英国 (United kingdom) Glasgow格拉斯哥 Stockholm斯德哥尔摩瑞典 ( Sweden)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荷兰 (Netherlands) Antwerp安特卫普比利时 Barcelona巴塞罗那西班牙 (Spain) Bordeaux波尔多 法国 (French Republic) Marseilles马赛

2010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港口

2010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港口 1、上海2907万TEU 2、新加坡2843万TEU 3、香港2363万TEU 4、深圳2251万TEU 5、釜山1428万TEU 6、宁波-舟山1314万TEU 7、广州1212万TEU 8、青岛1201万TEU 9、迪拜1150万TEU 10、鹿特丹1110万TEU 2010年,中国港口军团在全球集装箱大港中,收获了过半数席位。上海港、香港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青岛港分别排位全球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的席位。余下的第二、第五、第九、第十分别由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阿联酋迪拜港、荷兰鹿特丹港获得。 分析师指出,在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虽然中国港口军团所占席位数与2009年持平,但变化仍然明显,中国大部分港口位次较2009年前移,显示出中国港口在全球的份量进一步加重。 上海港摘得第一 上海港2010年首次超越新加坡港,以64万标箱的领先优势坐上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宝座,从而成为全球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排名第一的双料“冠军”。近年来,上海港步步紧逼,与新加坡港的差距逐渐缩小,在2009年,新加坡港比上海港多出87万标箱,从而卫冕了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宝座。2010年,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上海港终以16.3%的增长率将新加坡港挑落下马。 宁波-舟山港前进步伐最大 在全球十大集装箱港排名中,除上海港由2009年的第二名上升至第一名外,宁波-舟山港超过广州港和迪拜港,由2009年的第八名上升至第六名,在全球前十大港口的“高手过招”中,是唯一一个位次前进两名的港口,前进步伐最大。青岛港超过迪拜港,较2009年前进一位,排名第八。而广州港被宁波-舟山港超越,由2009年的第六位变为2010年的第七位。 据数据显示,2010年,宁波-舟山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14.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2%,其中宁波港域为1300.2万标箱,同比增长24.7%,增幅高居全球各大集装箱港口之首。2010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快速跃升至中国大陆港口第三。 2011年展望分析 2011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竞争将出现什么特点?分析师就今年最大的看点进行了分析。 由于上海港和新加坡港2010年差距不大,预计2011年,两港在3000万标箱吞吐量级的进军中,仍将展开近身“激战”,上海港能否坐稳老大位置,年内即见分晓。 2011年,深圳港在与香港港多年的尾随中,将向香港港第三的位置发起冲锋。2010年,两港差距在112万标箱。在2011年,深圳港即有可能将香港“季军”的位置取而代之,进入世界前三。 2011年,宁波-舟山港将再次高歌猛进,极有可能超越韩国釜山港,进入世界前五。2010年,两港差距不过114万标箱,但是,2010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较上年增加了264万标箱,釜山港也取得了近年难有的高成长,增加了233万标箱。但从两港的吞吐量发展潜力来看,宁波-舟山港似乎胜券在握。 2009年和2010年均排名世界第十一位的天津港,在经过两年的能量积蓄后,2011年极有可能进入世界前十。天津港将鹿特丹港挤出世界第十,在2011年将是板上钉钉的事,超越阿联酋迪拜港也有较大可能。如果说,2010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宁波-舟山港是位次前移最大的“明星”,2011年的“明星”或为天津港。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最新版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一): 袁隆平,经过6年多的时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在海南岛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然后 又因为十年动乱差点断送了他的全部实验成果,幸好他的助手帮他藏了4钵稻苗,还能够进 行研究,最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无法想象眼前这位鹤发童颜、乐观开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 旬的著名数学家:步履矫健,连小伙子有时都赶不上;思维敏捷,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思绪。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三): 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早年为了支持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去,他就将自己家 中积蓄的白银、首饰全都献给了祖国。1961年,当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钱财十分短 缺时,身在苏联的王淦昌就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十四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至3万元)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转赠给祖国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将自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的奖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赠给了小学。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四):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 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为止。之后,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下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 越功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 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仅 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 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 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下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 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 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 之地。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孔子名列第一,是中国人的骄傲。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中落,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而立之年开始授徒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不为景公所用,不久即归。晋定公时期,曾为司寇。后去鲁,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晚年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并根据鲁史删修《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近十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未就此灰心丧气,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 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冲突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孔子的安贫乐道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义,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孔子也曾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谦虚好学闻名,对于各种知识都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却不这样看,孔子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咏历史名人诗四首

咏历史名人诗四首 1、咏司马迁 题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 (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 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 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 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 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惨遭宫刑愧对祖, 忍辱负重写巨笺。 阅尽书简三千卷, 走遍江河五百川。 史家绝唱开新体, 无韵离骚赋宏篇。 一代大椽古今范, 字字泣血筑高山。 2016.3.3 2、咏屈原 题记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 则,字灵均。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 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 人”的比兴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 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主要作 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 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 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浪漫诗祖赋离骚, 滋润众芳竞妖娆。 求索名句传千古, 天问思考启万朝。 太息民生常掩涕, 不群鸷鸟翱碧霄。 余身危死何曾惧? 踏歌汨罗任逍遥。 2016.3.4 3、咏刘勰 题记 刘勰(约465年—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 )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 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 定林寺。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的美学地位。《文心雕龙》这部巨著集四六骈体的大成,内 容广泛深邃,涵盖了文学史论、批评论、鉴赏论、创作论、

世界各大主要港口

世界各大主要港口 一、亚洲: 1、东南亚:海运费构成:O/F++THC+DOC 泰国:曼谷(BANGKOK)、林查班(LAEM CHABANG)、拉各拉邦(LAT KRABANG) 菲律宾:马尼拉(南/北港) MANILA(S/N) 新加坡:新加坡(SINGAPORE) 巴西古单(PASIR GUDANG)、巴生(西/北港)PORT KLANG(N/W)柔佛州(JOHORE)、槟城马来西亚: (PENANG) 越南:胡志明(VICT/CAT LAI/NEW PORT)、海防(HAIPHONG)、河内(HANOI)、岘港(PANANG)柬埔寨:金边(PHNOM PENH)、西哈努克(SIHANOUKVILLE) 缅甸:仰光(YANGON) 雅加达(JAKARTA)、勿拉湾(BELAWAN)、泗水(SURABAYA)、三堡垄(SAMARANG)、孔雀印尼: 港(MERAK) 东帝汶:第利(DILI) 高雄(KAOHSIUNG)-120/70码头、台中(TAICHUNG)-中华堆场、基隆(KEELUNG)-尚志、2、台湾: 环球堆场 3、日本:横滨(YOKOHAMA)、东京(TOKYO)、大阪(OSAKA)、神户(KOBE)、名古屋(NAGOYA)、

门司(MOJI)、德山(TOKUYAMA)、伯方(HAKATA)、千叶(CHIBA)、清水(SHIMIZU)、 松山(MATSUYAMA)、沾小牧(TOMAKOMAI)、新鸿(NIIGATA)、四日市(YOKKAICHI) 4、韩国:釜山(BUSAN)、仁川(INCHON)、光阳(KWANGYANG)、惠山(ULSAN)、大分(OITA)、 酒田(SAKATA)、平泽(PYEONGTAEK)、防城(FANGCHENG)、直江津(NAOETSU) 5、中东海运费构成:O/F+BAF(FAF)+THC+(ISPS)+DOC 杰贝阿里(JEBEL ALI)、拉希德港(PORT RASHID)、阿布扎比(ABU DHABI)、阿扎曼迪拜: (AJMAN)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RIYADH)、达曼(DAMMAN)、吉达(JEDDAH)伊朗:阿巴斯港(BANDAR ABBAS) 阿曼:马斯喀特(MUSCAT)、塞拉莱(SALALAH) 波斯湾:巴林(BAHRAIN)、科威特(KUWAIT) 卡塔尔:多哈(DOHA) 伊拉克:乌木盖兹(UMM QASR) 阿拉伯联合酋 沙迦(SHARJAH) 长国: 6、印巴:海运费构成:O/F+BAF(FAF)+THC+(ISPS)+DOC 那瓦夏瓦(NHAVA SHEVA)、加尔各答(CALCUTTA)、默伦达(MULUND)、新德里(NEW 印度: DELHI)、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作。有人说,“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的确,尽管很的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精神境界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了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的力量。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著名英国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水平、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忏悔录》让·雅克·卢梭 (法国 1712~1778) 让·雅克·卢梭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他的思想标着理性时代的终结和浪漫主义的诞生。《忏悔录》是卢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奇书。”在本书中,卢梭将自己作为人的标本来剖析,其坦率程度是史无前例的。 2.《贝多芬传》罗曼·罗兰(法国 1866~1944) 罗曼·罗兰,这个名字就像一颗恒星,永久的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专家,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图书之一。 3.《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欧文·斯通(美国 1903~1989) 今天,梵高之所以作为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绝对离不开那些极力推广和宣传梵高的人。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传记作家欧文·斯通。他的《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畅销全球,很多人是通过这本书开始了解并喜欢梵高的。 4.《巴尔扎克传》安德烈·莫洛亚(法国 1855~1967) 《巴尔扎克传》是安德烈·莫洛亚一生所写的传记文学作品中的最后一部。当时安德烈·莫洛亚已经是80多岁的老者,然而其笔锋优雅,技巧圆熟,且资料翔实,才华不减当年,所以不少人把这部传记视为安德烈·莫洛亚传记文学的冠冕之作。 5.《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美国 1880~1968)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的海伦·凯勒并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受到全世界亿万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她的自传被誉为1902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俩大贡献之一,其中的精神内涵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圣人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 1、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2、四大姓氏:李、王、张、刘; 3、四大经典玩具: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 4、四大名山:黄山(绝)、华山(险)、庐山(名)、泰山(文); 5、四大名刹:山东长青灵岩寺、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 6、四大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河南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 7、四大书法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8、四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 9、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10、四大自然奇观:云南石林、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 11、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12、四大古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 13、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14、四大名塔:嵩岳寺塔、释迦塔、千寻塔、飞虹塔; 15、四大灵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16、四大凶兽:饕餮(tāo tiè),混沌,梼杌(táo wù),穷奇;

17、四大“火炉”:武汉、南京、重庆、南昌; 18、古代中国四大别称:神州、九州、华夏、中原; 19、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 20、四大圣人:文圣孔子、智圣诸葛亮、武圣关羽、兵圣孙武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圣人 一、智圣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 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

世界十大港口排名

2011年世界十大港口排行榜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港口排名也在发生变化,今天就给大家收罗了一份关于世界十大港口排行榜的资料,大家可以参考。 1、鹿特丹(荷兰)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鹿特丹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2、新加波 该港口位于新加坡岛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该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转口港。 3、香港(中国) 维多利亚港是位于香港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港口和海域,是中国的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海港,仅次于美国的旧金山和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维多利亚港水面宽阔,景色迷人,海港的西北部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中心之一的“葵涌货柜码头”。 4、安特卫普(比利时) 比利时最大的海港,欧洲第三大港,是排名鹿特丹港和马赛港之后的欧洲大港。安特卫普港连同城市于16世纪就成为欧洲十分繁荣的商业港口城市,比利时全国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安特卫普港以港区工业高度集中而著称。 5、休斯顿(美国) 美国南方第一大城,休斯顿港口系人工港。全美最大的石油工业中心和第三大港。位于德克萨斯州东南沿海,加尔维斯顿湾西北岸平原上,通过长80公里的通海运河与墨西哥湾相连。 6、高雄(中国) 高雄港,中国台湾省内最大的海港。位于台湾省高雄市。大型综合性港口,有铁路、高速公路作为货物集运与疏运手段,是当今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大港之一。 7、马赛(法国) 马赛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马赛东南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10个科学家的事迹

10个科学家的事迹 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主要成就: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早在16岁时,爱因斯坦就从书本上了解到光是以很快速度前进的电磁波,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运动,他将看到一幅什么样的世界景象呢?他将看不到前进的光,只能看到在空间里振荡着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 这种事可能发生吗?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文章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很大的反响。 但是德国物理学的权威人士普朗克注意到了他的文章,认为爱因斯坦的工作可以与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于普朗克的推动,相对论

很快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爱因斯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 2、钱学森: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主要成就: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 ___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中国十大影响世界的人物

NO.1孔子 孔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二千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宋明理学家甚至说过更加极端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评语:“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根据以这种哲学来保持国内和平繁荣所发挥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得最佳的地区。” NO.2秦始皇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评语:“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使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 NO.3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成吉思汗(Chinggis Khan),庙号元太祖,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世界历史上最伟大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评语: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除了耶稣,恐怕再难有人与成吉思汗匹敌。 NO.4毛泽东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评语:“与秦始皇的功绩最相当的是毛泽东,两者都是中国人,都是在自己的国家实行一系列革命改造的掌舵人。” NO.5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评语:“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孟子》一书,该书阐明了他的主要学说,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分子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NO.6隋文帝 隋文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评语:“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

世界各国主要港口(整理完全版)

世界十大港口排行榜 1、鹿特丹(荷兰)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鹿特丹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2、新加波 该港口位于新加坡岛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该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着名的转口港。 3、香港(中国) 维多利亚港是位于香港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港口和海域,是中国的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海港,仅次于美国的旧金山和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维多利亚港水面宽阔,景色迷人,海港的西北部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中心之一的“葵涌货柜码头”。 4、安特卫普(比利时) 比利时最大的海港,欧洲第三大港,是排名鹿特丹港和马赛港之后的欧洲大港。安特卫普港连同城市于16世纪就成为欧洲十分繁荣的商业港口城市,比利时全国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安特卫普港以港区工业高度集中而着称。 5、休斯顿(美国) 美国南方第一大城,休斯顿港口系人工港。全美最大的石油工业中心和第三大港。位于德克萨斯州东南沿海,加尔维斯顿湾西北岸平原上,通过长80公里的通海运河与墨西哥湾相连。 6、高雄(中国) 高雄港,中国台湾省内最大的海港。位于台湾省高雄市。大型综合性港口,有铁路、高速公路作为货物集运与疏运手段,是当今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大港之一。 7、马赛(法国) 马赛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马赛东南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全球前十大港口排名

全球前十大港口排名、全国前十大港口排名(最新版)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港口发展报告》。其中对2014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的全球和全国前十名的港口进行了排名,大家快来先睹为快吧。 2014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全球前十大港口排名(万吨) 2014年上半年中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前十名(万吨)

2014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全球前十大港口排名(万TEU) 2014年上半年中国沿海集装箱前十大港口排名(万TEU) 2014年全球1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排名:中国港口包揽八席(2015-03-12 16:41:34) 标签:财经分类:【财经资讯·经济评析】

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行榜中,中国港口“军团”延续近年趋势,继续傲视天下。近日,中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05922052.html,)发布的2014年全球1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排名显示,除第三名和第九名外,中国港口包揽其余全部座次,中国港口所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在全球十大货港中所占的比重,2014年进一步提升到81.51%,分量继续加重。 2014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大港口排名顺序依次为,宁波-舟山港、上海港、新加坡港、天津港、唐山港、广州港、苏州港、青岛港、鹿特丹港、大连港。进入十大港口之列的中国港口数量为8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的黑德兰港近两年高速增长,2014年排名第十一位,逼近排名第十位的大连港,差距不过一两百万吨。 从排序上看,与2013年相比,前4名的宁波-舟山港、上海港、新加坡港、天津港排位无变化;唐山港从2013年的第八名跃升3位,跻身世界前五。因为唐山港的超越,广州港、苏州港、青岛港在2014年各向下滑落一位,分列第六至第八名,各自回到2012年的座次排名。 据中港网数据显示,2012年排名第五位的荷兰鹿特丹港在2013年被中国港口挤至第九位后,2014后仍居第九位,但第十名中国大连港与其差距从2013年的3300万吨,缩小到2014年的2136万吨,2014年,两港的增长率分别为1.0%和3.9%,增速更高的大连港,未来将向鹿特丹港发起挑战。据报道,欧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2014年吞吐量达4.45亿吨,较2013年上升1%。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为1220万TEU,较2013年提升5.8%。 2014年,唐山港仍是最大的赢家。据https://www.360docs.net/doc/005922052.html,数据显示,唐山港在2012年排名第十,2013年前进两位,超过鹿特丹港和大连港,排名第八,2014年再一举超过青岛港、苏州港和广州港,前进三位,名列第五。唐山港在前几年高速增长后,201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达到12.2%,仍然名列全球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之首。增幅最低的为上海港,全年增长-2.6%,其次为鹿特丹港,为1.0%。 排名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7亿吨,尽管其基数大,但在2014年仍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达到7.9%,远高于十大港口平均增速水平。宁波-舟山港在2012年以7.44亿吨的战绩,超越上海港全港的吞吐量,首次登上全球第一大港口宝座。从最近

中国近当代科学家的故事资料

中国近代科学家的故事 1.詹天佑(1861~1919)近代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 11岁考取容闳所招出洋留学生习技艺,次年赴美,为中国首批留美官费生。清德宗光绪四年(1878)入耶鲁大学工学院土木建筑科,三年后毕业。归国后,奉派赴福州水师学堂习驾驶,第二年以优异成绩调派赴扬武兵舰服务。光绪十年(1884)应两广总督张之洞之聘任广东博学馆教席,两年后完成测绘广东沿海险要图。从十四年(1888)起献身铁路工程,任工程师,先后主持塘沽天津段、滦河铁桥、津芦段、萍乡至醴陵、潮汕铁路、京张铁路等建筑工程。民国8年(1919)奉命至海参崴、哈尔滨参加协约国西伯利亚铁路监管会。因北方严寒,加以公务繁忙,操劳过度而患病,不久逝世于汉口 2.冯如(l883~1912)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员 冯如,广东恩平人。幼时家贫,12岁赴美国,当童工。工作之余勤于钻研技术。在旅美华侨支持下,曾在旧金山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溥仪宣统六年(1909)设计并制成飞机,亲自驾驶,试飞成功。后造新飞机一架,航程、时速、高度均达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飞行协会举办的飞行竞赛大会上获奖。宣统三年(1911),拒绝外国重金聘请,返回广州,并带回两架自制的飞机,辛亥革命爆发,参加广东革命军,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行队长。中华民国元年(1912)八月二十五日在广州作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年仅29岁。 3.李四光(l889~1971)地质学家 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冈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以前,长期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着政府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竺可桢(l890~1974)气象、地理学家 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

高考作文素材十位文化名人

高考作文素材 中国历史上十位最博学的文化名人 一、张衡(公元78-139) 字平子,今河南南阳人,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科技发明家,文学家。117年制造出世界最早的用水力推动的浑天仪(现藏于南京紫金山天文馆),之后造出第一台测量地震的地动仪(早于欧洲1700年)以及气象仪器候风仪(类似于西方的风信鸡,但早1000多年),此外,指南车、会飞的木雕、活动日历等很多当时领先于世界的发明都出自张衡之手。科技著作有专门解释浑天仪运行原理的《浑天仪图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解释月食成因的人,著有天文著作《灵宪》,这些伟大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在数学上,张衡著有《算罔论》(已失传),他计算的圆周率是3.1622,虽不够准确,但在18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确的计算的确十分令人惊叹。地理学上,他绘制的地图十分先进,流行了几百年。同时,张衡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二京赋》是京都大赋的极致,堪与辞赋大家的作品比肩,《四愁诗》、《归田赋》等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绘画方面他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成就非凡。张衡以其耀眼的科技发明和多面的全才令人景仰,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语:“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历史中亦所罕见。” 二、蔡邕(公元133-192)字伯喈,今河南杞县人。蔡邕广博典籍,是东汉时期广学无所不逮的文化巨匠,曾拜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后汉书》关于他的记载:“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蔡邕是一个艺术全才,书法成就卓然,自成一家,字体工整秀丽,创造的“飞白书”独具一格,影响深远。他的碑文纂刻“骨气通达,爽爽为神”,作品有《六经碑石》等。作为杰出的音乐家,他通晓音律,对琴很有研究,焦尾琴就是他的发明。蔡邕的文学成就也十分突出,作品很多,艺术水平也居于魏晋大家的行列,比较著名的有《述行赋》,《翠鸟诗》等。蔡邕同时是东汉享有盛名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有《讲学图》,《小列女图》等,可惜大都散佚不传。作为魏晋时代少有的博学之才,蔡中郎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气的人物,受到很多学士的追随,他的女儿蔡文姬同样也是多样皆通,这与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蔡中郎的光芒同时也会引来其他文人、同行的嫉妒,最终这位文化巨人被司徒王允陷害至死,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十分可惜。 三、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画家,书法家,音律专家。他九岁能诗文,21岁中进士,多才多艺,名动京师。诗歌上开唐代山水田园一派,成就很高,作品意境清旷苍秀,静谧幽美,充满禅趣,诗风清丽自然,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很多名句争相传诵,被认为是盛唐时期成就仅次于李,杜的诗歌大家,号称“诗佛”。王维另一个可与诗歌并行的成就便是他的绘画成就,他首创泼墨山水画,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基础,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历代在山水画上占主流的人物都受了王维的影响,他的文人画理论也为后代继承并发扬,被尊为文人画的前辈和“南宗画派”之祖。他把诗与画两种艺术的意境巧妙的相互融会,做到了诗有画境,画有诗意的艺术特色,为历代文人所激赏。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法上王维主要工于草书和隶书,自成一体。他还娴于丝竹音律,懂得作乐。此外在文学上他的散文和政论也很出色。后期罢官归隐山林,读禅讼佛,他的字就是取自于佛教的维摩诘居士(博学之士),而他也作到了真正的博学,隐士的情怀与淡薄的人格也是后世文人所标榜与效仿的一种精神境界。 四、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著名词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被后人传诵千古的名句就是出自这位懵懂皇帝之手,作为文学家,他是一流的,作为帝王,他却是末流的,因为南唐这个小国就是在他的手中埋葬的。“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便是对这位才子的真实评价。李煜的诗词现存约四十首,数量不多,但每首都是精品,每一句都透露着他的纯真的性情与

大器晚成名人事迹

国外 1、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曾因成绩差而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考陆军士官学校而又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 丘吉尔少年时很淘气,而且对学科的好恶非常明显。他小学时的一位女班主任老师说:我那里对丘吉尔的印象是:这个矮个子的红脸孩子是全班最淘气的孩子。我甚至还认为他不仅是在全班,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淘气包。 他以最低的成绩考入了哈洛学校(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中学)。 关于丘吉尔进入哈洛学校,还有一个秘闻——在入学考试中,丘吉尔的拉丁文考卷答案中,只有一个字母和钢笔水的污痕,当然不及格。可时,校长却说他合格,准许他入学。校长的理由是:伦道夫的儿子肯定不是那种劣等生。 在哈洛学校,他特别不爱学希腊语和拉丁语等古典语,成绩总是不及格。 丘吉尔回忆自己在哈洛学校的经历时说:我的老师们如果想到我年龄这么小却读那么难的书,而我的成绩又很差,似乎苦于难以断定我究竟是早熟呢,还是智力发展迟钝。 2、近代历史小说的鼻祖,英国大文豪沃尔特.司各特,小的时候,曾是学校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 有一天,成名之后的司各特访问了他童年的母校。文豪司各特的来访,在学校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大家热烈地欢迎和接待了他。司各特在校园内边走边看。突然,他问老师们:能不能告诉我谁是这所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 老师们感到很为难,但没有办法,只好叫过来一个学生,向司各特介绍说:这个孩子就是学校里成绩最差的孩子。那个小学生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 司各特走近那个学生,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学校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吗,不过,你是一个好孩子,你现在在忠实地替我守着我从前的位置。说完,他从口袋里取出金币,送给了这个孩子。 4、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方面引起一场大革命。小时候说话很晚,4岁时,父母甚至认准“这个孩子智力发育太慢”。直到9岁,爱因斯坦还不能流利地说话。上学以后,他父亲听老师说:脑筋迟钝,不善交际,毫无长处。老师们轻蔑地称他为“笨蛋”。14岁,叔叔征得他父亲的允许,开始教他代数和几何学,努力获得了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