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

光和影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
光和影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光和影》实验改进与创新

教师:田小红

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二完全小学

《光和影》实验改进与创新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二完全小学田小红

1、实验在本节课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影子实验和阳光下物体的变化规律实验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光和影》、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和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中的教学实验。通过这三课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照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情况、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和影的实验在本单元教学中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该实验的操作,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的思想。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学生每次实验手电筒的位置和投影的位置掌控不好。此教具制作简单,实验方便直观,能准确测量出物体影子的变化数据、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实验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一个教具多种用途,减少误差,不受天气和时间制约。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创新装置:

(2)创新材料:

手电筒一个、螺丝钉4个、长50cm宽30cm长方形底座一个,长30cm宽25cm的光屏一个,圆弧铝板一个,小长方体两个,打孔的木板三个

(3)创新装置使用说明:

实验过程(一)《光和影》

(1)用固定在弧槽上的手电筒照射物体,沿着弧形改变对物体照射的角度和方向,画下每次物体的影长。

(2)用方座侧面的手电筒,照射物体,沿着平板木槽由远到近拉动物体,在对面立着的光屏上读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

(3)把物体悬起,手电筒在圆弧的中间位置和方座的侧面照射物体,画下物体的投影。

实验过程(二)《阳光下的影子》

1、用手电筒表示太阳,从东边方向打开矿灯,这时阳光下木棍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沿着弧形匀速慢慢移动手电筒,阳光下木棍影子随之慢慢

变短,当手电筒移到正中间时,木棍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高,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3)继续沿弧形移动时影子由短慢慢变长,当手电筒移到西边时,阳光下木棍影子又最长,太阳位置又最短,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实验过程(三)《光是怎样传播的》

(1)用手电筒做光源,把三个孔的位置一样高的长方形木板放在装置画好的刻度上,然后打开光源,进行实验,

在屏上会看到圆形光斑。

(2)根据实验要求挪动中间的长方形木板,这时在后边的屏上看不到圆形光斑,两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实验效果

(1)效果明显、形象直观、操作简单。

(2)能很方便的完成影子变化的实验操作,数据精确。

(3)能有效模拟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更接近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

光和影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光和影》实验改进与创新 教师:田小红 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二完全小学

《光和影》实验改进与创新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二完全小学田小红 1、实验在本节课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影子实验和阳光下物体的变化规律实验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光和影》、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和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中的教学实验。通过这三课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照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情况、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和影的实验在本单元教学中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该实验的操作,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的思想。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学生每次实验手电筒的位置和投影的位置掌控不好。此教具制作简单,实验方便直观,能准确测量出物体影子的变化数据、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实验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一个教具多种用途,减少误差,不受天气和时间制约。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创新装置: (2)创新材料: 手电筒一个、螺丝钉4个、长50cm宽30cm长方形底座一个,长30cm宽25cm的光屏一个,圆弧铝板一个,小长方体两个,打孔的木板三个 (3)创新装置使用说明: 实验过程(一)《光和影》 (1)用固定在弧槽上的手电筒照射物体,沿着弧形改变对物体照射的角度和方向,画下每次物体的影长。 (2)用方座侧面的手电筒,照射物体,沿着平板木槽由远到近拉动物体,在对面立着的光屏上读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 (3)把物体悬起,手电筒在圆弧的中间位置和方座的侧面照射物体,画下物体的投影。 实验过程(二)《阳光下的影子》 1、用手电筒表示太阳,从东边方向打开矿灯,这时阳光下木棍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沿着弧形匀速慢慢移动手电筒,阳光下木棍影子随之慢慢

实验教学改革综述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综述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发展主要依赖知识不断创新和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这就需 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标准主要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为主, 其中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 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任,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基础知识教育模式,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 力培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意识、综合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认真分析传统物理化学实验教 学的弊端,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索,获取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 高校物理化学实验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高校物理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只是对理论的验证,实验项目都是一些系统物理性 质测定,实验课对学生要求很低。一个实验往往简单重复测量一个物理量,实验课内容单一, 缺乏综合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并且随着现代教学仪器的改进,目前高校实验设备大多是厂 家组装好的成品,学生操作简单,基本上是按键操作。学生对仪器构造、工作原理仅通过看图 和听教师讲解,仍是不甚了解。在实验方式上,采取的是“保姆式”方法:即在确定时问内, 让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统一方法和既定仪器设备进行简单操作,获 取一串相关数字,实验即可完成,而且所有学生做同一件事。实验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 态,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探索创新。学生对反复测定一个物理量麻木、厌烦、应付,不认 真观察实验现象,甚至相互之间抄袭数据,减少测量次数,以拼凑的数据完成实验报告。使得 物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没有起到应有作 用,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毫无体现。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符合教学规律, 很难培养出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因此,实验教学内容必须从单纯验证理论转化到加强学 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训练上来。必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内容、充实及开发 新的实验,使其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物理化学实验内容改 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 科学设定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传统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面临着挑战。 一些过去属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实验技能转化来的实验项目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般性、常规 性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在今天来看已经缺少探索性、创新性。虽然物理化学实验提出的目 的是“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实验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 二、实验设计思路: 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通过观察本实验仪的演示,必定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相关知识。 四、实验器材: 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 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它的不足之处: 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 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 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如图) 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

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 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 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 (如图) 七、实验原理: 通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因素,来观察手中的秒表。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自然多一些,单位质量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强(即比热容更大一些)。 说明:完成实验时需控制的几个量 ⑴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 ⑵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质量相等; ⑶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可将两试管放入装有冷水的同一烧杯中1~2分钟); ⑷相同时间内两试管吸收的热量相等; ⑸两试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改变的量: ⑴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 ⑵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八、实验操作步骤: ⑴将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的试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同一烧杯的冷水中1~2分钟,保证两试管中液体的初温相同; ⑵将初温相同的两试管从冷水中拿出来同时放入正在加热的石棉网上,并放入温度计(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观察通过热传递获得热量的两试管中温度计的变化; ⑶在温度计达到70℃时分别记下所用的时间; ⑷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 ⑸得出结论: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时代。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将来能适应这种形势,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本文针对现代教学的若干特点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实验;方法;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是实践证明了无数次的真理。当今世界上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会赢得当今社会上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主导地位。为了使学生将来能适应这种形势,就应该从现在就加强实验教学,尽快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浅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重视实验教学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和目的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课文中的理论学习缺乏兴趣,而实践教学过程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而理论又是指导实验的最好依据。实验教学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掌握了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2.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科学态度并促进智能的发展

针对专业目标,体现专业技能。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在实际的操作中解决了理论中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了重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过程,并进行思维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形象、生动、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并学会以科学务实的认真态度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授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创造精神 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等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科技创造的精神。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关键要认识各学科中实验课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理化生的实验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传授学习方法的过程,学生有了兴趣与方法,才会真正主动探究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验操作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带领学生很好地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去发现、去

改进和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改进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宜都市高坝洲中学罗永菊 内容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改进和加强实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和探讨:一是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二是合理增加和改进教材中的实验;三是精心组织,做好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四是优化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五是将纯化学实验变为生活化学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化学实验效率 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离开实验,化学科学根本就不能发展,化学教学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学生刚迈进化学课堂,一切都感到陌生,唯独对化学实验表现出极大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是表面的、短暂的,他们喜欢看实验、做实验,是一种猎奇的心理。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只在乎玩仪器,看稀奇,根本弄不清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只注意了做,并没注意探究的过程,没有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实行新课标以来,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①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有时忙起来就用板书板画讲实验,有时用课件代替实验,化学实验的新鲜感和真实性没有了。部分学生惧怕实验,不爱动手,懒于观察,缺乏探究和体验的欲望。②实验教学组织难,一直以来,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就变得异常活跃,课堂也成了闹市。一会儿前面学生站起来,女学生还发出各种尖叫,后面的学生看不见干脆跑到讲台上来,还有一部分差生趁机在下面聊天,打闹。课堂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实验时,稍不注意,教学就会失控。③实验行为低效,主要指的是学生自主实验,有些学生不认真研究实验目的和要求,只是觉得好玩,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做许多与实验无关的事。做实验报告时照别人一抄了事。如此,很难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④实验类型单调,实验类型有: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初中化学实验,多数是验证性实验,新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doc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李映莲 宝华学校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主,实验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和精心地设计实验,能使在实验过程中,操作简便安全省时,现象明显,学生容易正确得出结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教育教学专家反复论证后编入课本中的,具有权威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实验,从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创新。为此,本文进行教材实验设计分析,说明优缺点所在,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改进 一、教材中实验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贯穿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因此,教师要对实验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简便易行,更容易观察到现象,更能体会到实验的趣味,能正确的得出结论。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或是操作复杂,或是现象不明显,或是成功率不高,或是不环保。因此,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设计,使之更好的进行实验,使之更简便化、趣味化、绿色化、科学化,是很有必要的。 二、实验设计与改进必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做到实验准确,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实验操作符合。 2、简约性原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有创造性。

3、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明显,感官性高。 4、安全性原则:实验过程安全,不出事故。 5、环保性原则: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三、实验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一)、有关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 燃烧条件之一:着火点 教材方案: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缺点:教材上的实验易引发意外,且在敞开环境中燃烧白磷,产生大量白烟,污染严重。 改进方案: 1、取两支干燥的大试管,分别放入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和一小匙干燥的红磷,分别塞上橡皮塞。 2、将上述两只大试管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温度稍高),观察现象。 改进优点: 安全性好,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且不污染环境。 (二)、关于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探究 教材方案: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 缺点:加入木炭或活性炭后,液体悬浮许多炭的颗粒,呈现黑色,无法观察现象,若要观察红墨水的褪色情况,需进行过滤操作,这就使实验时间拉长,教学效率降低。 改进方案:

中科大2019创新班真题与答案word

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及填空 1. 将平面哄左转10°,但AB方向不变,一些关于反射光C D''说法正确的是A A. 与CD不相交,同时平行 C. 与CD相交,夹角为10。 B. 与CD不相交,反向平行 D. 与CD相交,夹角为20 ° 2. 如果把双缝干涉实验中,关闭一个狭缝有什么影响C A. 条纹间距增大 B.中间亮条纹变宽 C. 中间亮纹变细 D. 条纹上移 3. 一个气泡在水底由下到上,上升(认为水温不变)则D A.气泡压强个↑ B.气泡体积 C. 气泡T改变 D.气泡对外做功 4. 如图,一个光滑半圆,小球从A端由静止滑下,在轨道上来回滑动AB A. 由A TB时,小球机械能守恒 B. 在C速度为0 C. BtC过程动量守恒 D. BtC过程动能守恒 5. 一杯水与砝码在天平上平衡,将手指插进水中但不碰到杯底,关于天平移动方向 A

A.水杯处下移 B.硃码下移 C.不变 D. 都有可能 6. 有如图管,管的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大气压为P 0。A ,B 为两段封闭气体,求P B (用图中给的h 1,h 2,h 3表示) )(P 130h h g +-ρ 7. 用紫光照射Zn 极,照射一段时间后,把Zn 极连接一验电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Zn 极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B. Zn 极带负电,验电器带正电 C. 若将带正电的小球靠近Zn 极,则验电器张角变大 D. 若将带正电的小球靠近Zn 极,则验电器张角变小 8. 基态氢原子吸收波长为λ的光子后,释放了波长为2λ的电磁波,则一定正确的是D A. 12λλ= B. 12λλ≠ C. 12λλ≥ D. 12λλ≤ 9. 如图,小船两个人开始船以V 向右运动,A 、B 先后以V 0跳下船,(V 0是向对地面)己知A ,B 的质量为m 0,船的质量为2m 0。,求末态的船速。 A A. 2V B. V -V 0 C. 2(V-V 0) D. 2V -V 0 10、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重视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11-10-18T10:15:33.4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11月下供稿作者:徐红霞[导读] 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徐红霞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中学255000 摘要: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源泉,它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源泉,它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一、加强课堂演示实验 课堂演示实验,对学生掌握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演示实验应做到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 师生必须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搞清演示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操作的要领、实验的对象、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例如观察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目的是要弄清楚银白色的物体镁在空气中燃烧所生成的产物是否与银白色的镁条相同。若只观察到了镁条燃烧时发现耀眼的强光,这便没有达到实验的目的。 2、规范操作 教师的演示操作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演示教师必须遵守操作规则,步骤正确;药品取用、试剂滴加、仪器放置均要合理得当、注意安全。 例如稀释浓硫酸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将发生危险。教师再三强调,有些学生不以为然,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把水加到浓硫酸中,液体飞溅,盖有玻璃片的大烧杯中纸片变黑。学生对此印象极深,触动很大。 再如点燃或加热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有的同学认为验氢气的纯度麻烦,可以省去这一步。笔者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矿泉水瓶塑料瓶,剪去顶上部分,留下底下约13厘米,在底部穿一个孔,用火柴棒梗塞紧,倒立于桌面上;将氢气导管插入桶内用排空气集气法充满,移开制取氢气装置;一手将火柴梗拔出,一手以燃着的火柴在小孔处点燃氢气,开始是静静燃烧而后爆鸣。通过这次试验,不用强调就知道不验纯的危险,学生就懂得了化学实验一定要遵守操作步骤的重要性。 3、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由于许多演示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较难让学生人人都看清楚,所以要尽量创造条件,将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例如关于盐酸性质的实验,具体的做法是:以两个课桌为一实验小组,每组配备试管、试管架、紫色石蕊试液、稀盐酸、无锈铁钉、生锈铁丝、氧化铜等。当讲到盐酸的化学性质时,指导学生向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里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学生会清楚地看到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然后指导学生做盐酸跟无锈铁钉和生锈铁钉反应的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总结出了盐酸的化学性质。这样,不但全班同学都清楚地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视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不仅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独立工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技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要做到分组实验取得好的实验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前 实验前先给学生巧妙搭配、合理分组,每组选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做老师的助手,并交待其任务。每次分组实验前先布置一些有关实验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实验内容、记住实验操作步骤、明确实验目的、掌握观察试验方法和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等基础上,按要求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实验室照方抓药,盲目地进行。每次试验前将学生们写的实验报告审阅后发给学生,不合格的要求重写。 2、试验中 试验中,专门对学生进行试验基本常识和规章制度教育,对做好分组实验统一提出要求。实验室要求学生做到规范操作、细心观察,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教师要认真负责、耐心辅导,既要全面照顾,又要重点指导。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组内学生相互配合,防止学生抢占仪器、各行所好,致使某些学生无法参于。 3、试验后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和操作问题进行及时讲评。要把仪器洗刷干净、摆放整齐,实验做好后填好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5。 2、《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3、《化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改实验方案

“思想品德课地方课程资源和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改实验实施方案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课程理论界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从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本次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思想品德教材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主题之中,注重校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这些都需要许多有效的课程资源来扶助。但目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缺乏多样性的课程资源来保障。 长期以来,在实施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自我约束性”太强,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习惯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对教材、教参依赖性强,对于课堂以外的课程资源很少涉及,教师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薄弱。新课程实施后,有些教师以为能使用多媒体,开展些课堂活动就是开发和利用了课程资源,而对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教研组:理科综合组 负责人:邹正友 课题组成员:邹正友熊卓军何艳舞杨再兴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改进创新实验研究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高中化学实验正朝着探究型、生活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验微型化发展领域,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已逐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审定和推广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因此,它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我国是从80年代未 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进行了十年,召开了全国研讨会三次,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探究活动应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化学实验设计在体现化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取向,突出探究性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注重过程的科学化设计。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和开展研究型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怎样使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应该显得更重要一些。 2、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改革 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要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首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这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方面面都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应走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通过课堂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通过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表明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坚定改革的决心,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只有经过广泛而具体的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更切实际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化学实验活动能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 3、我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直以来,我校的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缺少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与整理。教师们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往往把演示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临时处理,只是在备课中遇到了需要进行的实验才去了解、查询与研究,教学结束后,也无暇对本次实验的效果、优劣进行思考与评估,更不可能将每次的实验方案、实验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也很少谈及系统的改进与创新。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基于此,本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作为一个校级重点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 新疆巴州尉犁县第二中学芦春莉 一、实验课题名称: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二、实验设计思路: 运用控制变量法使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观察水和食用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用时间的多少。在升高相同温度时用时较长的自然吸收热量就较多,表示吸收热量的能力就较强,即比热容较大;反之则然。(吸收热量的能力与时间成正比) 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实验是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在已知不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它的质量、温度变化有关外,研究探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它的吸热能力有关,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比热容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不同物质比热容实验的核心实验,一旦学生学会了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对后面的知识探究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器材: 铁架台、试管2支(型号相同、质量相等)、试管夹、温度计、细绳、石棉网、冷水、食用油、酒精灯、火柴、秒表等 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 它的不足之处: 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 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 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 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 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 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 七、实验原理:

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的意义 科学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理、天文等知识领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而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发掘学生较大的潜能。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普及实验教学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 1、科学实验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过去,在中小学理科教育教学中,实验只处于一种从属地位。认为学生不作实验照样能考出好的成绩。做实验只是为了增加教学直观性,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实验的技能技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清晰地看到,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一样,是人类主动变革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

动。教学实验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教学活动,是科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典型化的重现。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方法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和意义已被人们公认。实验教学正是为科学实验的掌握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使实验教学由它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层次,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通过实验教学,最终实现用科学方法论武装学生的目标。从而看出,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辅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普及实验教学是搞好科学教育的重要保证。 2、普及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实验教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真实性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的。人的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关键在于实践,而实验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实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学生既要通过实验验证和深化理论知识,也要通过实验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协作精神及民主讨论的科学作风。当前大力宣扬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依赖于科学实践活动,可以说,创新过程一刻也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的“创新”只能是凭空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及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3、普及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保障 我国的科学课程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变革中最突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实验教学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农村中学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客观条件制约,致使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二是因教师、学生对物理实验重视不够,使物理实验不能正常开展。三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实验习题化,变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四是教师预先选择好实验仪器,设计好实验步骤,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模式进行实验。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客观条件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农村中学物理实验仪器、实验设施极度缺乏,虽然部分学校经“普九”对物理仪器进行了配备,但部分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致使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或很少开展。 2、教师方面的原因 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意开展实验教学。这主要表现为:(1)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不如做实验练习题”;(2)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考试时又不考学生实验操作,即使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查也不影响笔试成绩;(3)认为物理现象简单、司空见惯,没有重做实验的必要;(4)有些实验以前做过,但效果不好,不愿意设计新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学;(5)有些实验准备费时,不愿意多用时间去准备;(6)有些教师怕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损坏仪器。 再次,有些教师因在思想上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从而不愿意钻研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3、学生方面的原因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不遵守规则,不按操作要求做实验,造成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实验正常开展。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操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缺乏主观能动性;个别学生对实验存在畏惧心理,怕实验失败,操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 采取的几点改进措施: 1、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实验 学校应更新观念,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教学给予保证。教师要树立以

科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科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地、有效地学习。然而,目前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科学老师都只重视理论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学校经费紧张,仪器设备不足、陈旧、简陋,地方狭小拥挤,只有科学仪器室而无专门的科学实验室、实验桌,不重视科学课,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紧缺等等。主观上科学老师科学素养低,某些科学知识老师也无从知道,实验仪器无法运用,工作忙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研究教材,学习科学知识,准备科学实验仪器等。正因如此,科学实验的作用和地位还在低水平甚至没有下徘徊,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普遍较低。 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知识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演示实验教学,形象直观地为学生提供感谢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试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的能动作用。 一、重视实验教学,加强能力培养。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学科,能做的实验尽量创造条件和学生一起做或演示给学生看或由学生演示给同学看,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都会触动学生的神经,激起他们探求的渴望。根据学生需要还可以优化课本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能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更加理解。如讲二氧化碳的性质,采用边做实验边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并不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如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实验,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看着塑料瓶收缩,学生们都表现得很兴奋,学生自然地掌握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又如,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老师让学生拿来一瓶汽水,塞上带橡皮塞的导气管,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学生通过实验就自然地记住了碳酸饮料的生产就利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性质。还有,讲“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时并不局限于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还让学生用鸡蛋壳与稀盐酸或食醋反应看能否制取二氧化碳,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鸡蛋壳的成分有碳酸

谈谈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实验创新 提起实验改进、实验创新,一些教师不知从何下手,我认为:对于农村及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来说,由于学校实验条件简陋、实验经费紧张,教师更多地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用一些替代品来完成本来无条件完成的实验,如微型试验、用矿泉水瓶以及经过消毒处理的一次性注射器等来完成的某些实验,这些地区的教师们要尽量地想办法创造条件开足开全实验;对于实验条件较好的中学教师来说,可从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整合、教材中现有的某些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究性实验等方面出发,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在初中化学评优课会议上,有一位老师在讲《燃烧的条件》时,当她按教材中的设计进行白磷在水下(热水)燃烧的演示实验时,第一次没做成功,我想她之所以没做成功是因为在水下气流吹的白磷到处移动,氧气与白磷无法充分接触的缘故,她若把通气的导管改成倒扣的小漏斗罩在白磷上,然后再通氧气,实验就能很容易成功。我认为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实验创新就应该从这些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 在第九届十省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上,有很多省市的作品很有创意,我认为这些好的作品对中学化学一线教师进行实验改进、实验创新有很大的启示,下面把我认为有创意并且比较实用的作品分类整理如下: 1.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原创性的作品。如河北邯郸永年二中

(乡镇中学)曹治淮老师的《安全环保型气体发生器》,该作品已获国家专利。此装置是曹老师使用优质透明的PVC塑料薄膜、气门、接口热合而成。该装置能用于中学化学实验的十多种气体的快速制取、储存并能进行一些性质的实验,该装置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安全环保,便于携带,很适合农村及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使用。 2.为了节约药品的微型试验。如云南省富源县一中的汤学周老师多年来研制、使用的《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仪器》,该套装置比较好地解决了富源县一中的实验教学问题,。 3.利用废旧物品的实验。如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的祁有金老师的《用矿泉水瓶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就是为了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初中化学实验能够正常开展而想出的办法。据祁老师展示、介绍,用无毒、无害而生活中到处都有的塑料矿泉水瓶可代替化学实验中的好多仪器,如水槽、试管、烧杯、集气瓶、漏斗等,把大的矿泉水瓶从下半部剪开即是水槽,把小的矿泉水瓶剪开,下半部分即可作烧杯,上半部分可作漏斗,想往矿泉水瓶上安一个支管,利用塑料的热塑性,把一根玻璃管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往矿泉水瓶上一插即可,非常方便。祁老师介绍说:“用此办法可解决初中化学教材中85%的实验。他在大会上用矿泉水瓶制品演示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非常成功,赢得了与会专家和参会教师的尊敬和好评。 4.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整合。如上海市风华中学陆

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的意义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实验教学的意义 科学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理、天文等知识领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而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发掘学生较大的潜能。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普及实验教学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 1、科学实验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过去,在中小学理科教育教学中,实验只处于一种从属地位。认为学生不作实验照样能考出好的成绩。做实验只是为了增加教学直观性,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实验的技能技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清晰地看到,

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一样,是人类主动变革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教学实验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教学活动,是科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典型化的重现。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方法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和意义已被人们公认。实验教学正是为科学实验的掌握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使实验教学由它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层次,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通过实验教学,最终实现用科学方法论武装学生的目标。从而看出,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辅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普及实验教学是搞好科学教育的重要保证。 2、普及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实验教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真实性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的。人的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关键在于实践,而实验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实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学生既要通过实验验证和深化理论知识,也要通过实验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协作精神及民主讨论的科学作风。当前大力宣扬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依赖于科学实践活动,可以说,创新过程一刻也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的“创新”只能是凭空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及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3、普及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课程教材改革的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课题组 吉安县教研室陈人昌 2014年8月

改进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点 一、实验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 1、立意的科学性。 2、操作的可行性。 3、过程的安全性。 4、用品的简约性。 5、思路的创新性。 6、效果的启发性。 二、实验方案设计满足的要素 1、改进背景与设计目的。 2、用品选取与装置组配。 3、实验过程与操作方法。 4、实验记录、现象分析与结果讨论。 5、注意事项与改进反思。 三、实验方案设计侧重的内容 1、实验药品的选取。 2、实验仪器的改进。 3、实验装置的改进。 案例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改进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改进实验目的添加辅助仪器,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实验原理 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水蒸气在经过长颈漏斗内壁的冷凝作用后很快就会有明显的水珠产生 实验仪器 及药品 长颈漏斗、蜡烛、玻璃片、烧杯、玻璃管、澄清石灰水、火柴 实验 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倒扣一长颈漏斗,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水蒸气在经 过长颈漏斗内壁的冷凝作用后很快就会有明显的水珠产生,(如果外面再盖一冷的湿巾效果更好)。(如图1) 2、用玻璃片迅速盖好烧杯后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石 灰水变浑浊。用玻璃片盖住烧杯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逸散。(如图2) 3、在蜡烛外套用一个比蜡烛稍大的玻璃管,这样就可以防止在熄灭蜡 烛时产生的白烟随空气逸散,从而较易点燃蜡烛。 创新设计后的优点1、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与二氧化碳,但因为这个实验是在天气较热的9月份演示,此时气温较高,所以在冷而干燥的烧杯内根本无法看见产生的水雾,另外由于烧杯离蜡烛火焰太近,蜡烛燃烧缺氧而产生的大量炭黑会将烧杯内壁熏黑,也看不到有水雾产生。而通过长颈漏斗有明显的水珠产生。 2、蘸在烧杯内壁的少量石灰水会由于蜡烛火焰的蒸发而留下少量白色物质,很容易使学生误解这是CO 2 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的生成物,但实际上是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用玻璃片盖住烧杯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逸散。 案例2 《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CO2含量比较》的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