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权主义表现之对外战争

美国霸权主义表现之对外战争
美国霸权主义表现之对外战争

朝鲜战争

伊朗政变--l953年伊朗革命--1979年"鹰爪"行动--l980年危地马拉政变:"成功

"行动

金门危机

l954-1955

黎巴嫩:"蓝胡子"行动--l958年

刚果内战

l960-1964年

柏林危机

l961年

古巴危机

l962年

越南战争

多米尼加共和国内战

1965年

智利:推翻阿连德及皮诺切特夺取政权

l973年

第一次海湾战争

1980-1988年

尼加拉瓜:"伊朗门事件"

1980-1986年

利比亚:"黄金峡谷"行动

1986年

16,入侵格林纳达:"暴怒"行动

l983年

巴拿马:"正义事业"行动

l989年

第二次海湾战争

1991年

索马里:"恢复希望"行动

1991-1995年

中南美洲:向毒品开战

1989年始

1991--1994:"支持正义"行动

1994-1996:"稳定国家"行动

1991年起:"猫头鹰"行动

1996年4月起:"激光袭击"行动

从1998年,特别是从2000年10月1日起:"哥伦比亚计划"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内战

1992-1995年

朝鲜核危机

1993-2003年

胡图人和图西人在卢旺达、乌干达和刚果的冲突

l990-2003年

海地:"支持民主"行动l994年科索沃内战(战争或美国轰炸联盟战争-编者)

1998-1999年

阿富汗战争

2001年始

2003年伊拉克战争

-第三次海湾战争

美国空袭苏丹和阿富汗[2]

1998年

美国介入埃塞俄比亚---索马里战争[3]

2006-2008年

美国霸权评析

分析评价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美国霸权主义是利还是弊?利有哪些?弊有哪些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强势地位在世界上“颐指气使”,动辄干涉别国内政,造成国际关系的持续紧张,危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冷战后,美国成为当前世界唯一集“经济霸权”、“制度霸权”、“科技霸权”于一身的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超级帝国,帝国本性决定了它的根本利益在于对外扩张,推行霸权主义。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阻碍他国的发展。 他的利在于推广霸权带来自己的各个方面层面的收益,但是在目前的时代中推用霸权主义只能说明美国的心虚,因为目前除非是一些弱小的没有地位的国家受到伤害外,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中国、俄罗斯推行霸权主义,因为随着中俄的崛起,美国越霸权则反映出他的无能。分析评价美国霸权主义行径 霸权必须做到只有盟友,没有朋友。该翻脸时就翻脸,该不要脸时必须不要脸。 就美国来说,霸权主义已不长久,因为中俄的崛起,金砖国家的崛起,以及某些发达国家对美国的仇恨已经不是写在脸上,已经表现在某些行动中。反美不在是孤家寡人,只要有一个恰当的时机和事件全世界的反霸权行为会得到一个扩张。 霸权就是牺牲别人的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去伤害他国。 评析美国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后来吉尔平、基欧汉、莫德尔斯基等学者又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在这些人当中,吉尔平可算作霸权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几部著作从经济、政治、历史都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一理论。 霸权稳定论属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支。然而,它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中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均势问题,而新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国家的安全以及国际体系的结构问题。而霸权稳定论,顾名思义,主要研究的是霸权的兴衰以及霸权的统治问题。这一借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概念,又吸收了新现实主义的结构主义特色,还对制度主义关系的国际机制以及国际合作问题有所涉及,称得上是一定程度上的综合理论。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而霸权稳定论的主要提出这也都来自美国,所以,这一理论又有着鲜明的美国色彩。认真研读霸权稳定论的代表著作,人们就不难发现,不管它的鼓吹者者是否承认,事实上它的种种理论观点不是在为美国所采取的霸权政策辩护和赞美,就是为维护美国的霸权在出谋划策。从这个意义上说,霸权稳定论其实并不是一种纯正的国际关系理论,它更像是为了维护霸权统治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建议或政策指导。 然而,无论如何,美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是客观存在的。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了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霸权之间的联系,霸权稳定论这道大门是非得进去不可的。 一、霸权稳定论的经济阐释 霸权稳定论提出,开放并且稳定的国际经济的政治条件至少有三个。首先,一个或几个国家必须进行经济和政治领导;领袖国的任务是提供稳定的国际货币,促进自由贸易,确立管理国际商务的公平规则。其次,稳定的国际经济必须建立在主要经济大国的合作基础上。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必须相信自由贸易和其他形式的国际商务对他们有利。而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常会有一些强大的诱因,驱使一个行为体进行欺诈和损害其他行为体,因此,很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发挥管理和执行政策的作用。 根据霸权稳定论,开放性的市场经济创造出一种集体商品(或称公共商品)。在国际关系领域,也存在着这种集体商品,比如最惠国原则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制度--对一个国家减免关税的待遇必须扩大适用于所有国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稳定的国际货币也是一种集体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20课美国独立战争 教学目标 1、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爆发与结果,第二届1776年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了解华盛顿的功绩及其历史地位;理解《1787年宪法》的历史地位及其基本原则。 2、学习运用图表形式归纳整理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 3、通过学习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事迹,感受其爱国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发展线索。 难点: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自由女神像图片。图中雕像是哪个国家的象征?2、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回答:(美国,象征独立、自由。) 一、克星敦枪声 1、背景: 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 英国在北美殖民开始于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其中绝大多数处于英王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出示一段材料,请同学从中汲取信息,思考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要素有哪些?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和文化、统一的国内市场。 3)启蒙思想的传播 随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北美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这是促使北美人民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的内在动力。 4)英国的殖民压迫和北美人民的反抗 出示材料,从总知道英国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不准殖民地人民向阿巴拉契亚以西迁移,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颁布《印花税法》以强行征税。 思考: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英国的殖民压迫政策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遭到北美人民的激烈反抗这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发动“波士顿倾茶事件”;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列克星敦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二、独立宣言 1、独立宣言 教科书第107-108页《独立宣言》一目内容。 史料: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的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 以及的权力。阅读材料:思考1)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2)该宣言体现了法国哪位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 2、独立战争的过程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美国独立战争基本线索。(1775年打响列克星敦枪声(开始)--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转折点)--约克镇胜利(结束)。) 引导学生从国际地位、经济、军事等方面对英美双方的实力进行对比。提出问题:从战略、战术等方面分析处于劣势的美国为什么能在独立战争中取胜?通过双方实力对比得出:英国强大,美国弱小。 战略:内部充分发动民众力量(民兵)外部成功取得法、荷等国支持、孤立英国。 战术:发挥本土作战优势,以少胜多,华盛顿军事指挥正确。 三、一七八七年宪法

美国的霸权主义评析

美国霸权主义评析 学术界一般认定,所谓霸权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拥有并行使的“权力”,而霸权国就是掌握这个权力的国家。霸权主义的概念要比霸权的概念丰富得多,它包括权力的构成与形成,运用权力的目的与方式及结果,权力作用的内在机制与逻辑等等。霸权的产生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特性、民族习惯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的繁荣昌盛是霸权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美国作为20世纪末唯一超级大国和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正试图通过经济体制的推行、政治制度的推广、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思想意识的传播,来实现美国自身在政治和经济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利益,领导整个世界的发展。 对于美国如今的霸权主义,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解释。 从经济上看,美国现在的经济就是一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通过垄断资本实现全球化并成为发达国家国际垄断资本在竞争中所达成的金融联合的核心,从而在经济基础的深层次上决定了其世界霸主地位。在进行经济决策和调整时,美国通过政策引导、减税和加大投资,推动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通过技术革新改造传统工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通过持续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逆向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在政策和技术的结合下,美国不断巩固其经济地位,占领新型国际分工的制高点,以加大直接投资等微观经济手段向国家主权发起新的冲击,从而丰富了传统的主要以武力侵犯和人权压主权为主的军事和政治斗争方式。同时,美国又通过建立全球统一大市场,推进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全球化,建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从而谋求对全球经济的控制权。此外,美国利用手中掌握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为所欲为,以及利用美元和它在国际金融和货币交易上的优势地位,随意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和失业,从而将美国国内的矛盾人为的转移到外国,扰乱别国的金融市场秩序,达到加速掠夺财富的目的。 从政治上看,美国通过调整全球战略,由争霸向称霸过渡,扶植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讨论并决策世界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大有取代联合国安理会之意。随着美国在联合国中越来越孤立,它将更倾向于采取同盟国协商一致共同行动或在取得配合与暗中支持的情况下单独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或军事的行动。另一方面,美国又依靠军事同盟和多边及双边安全合作作为重要的支柱,对各种危及安全的问题先预防,后在必要时果断地实施干预。它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制订新规矩,建立新秩序。这种新秩序建立在新型的金字塔型霸权体系的基础之上,成为美国向外辐射其理念和影响的平台。美国还充分利用全球霸主地位的有利条件,积极谋求综合国家利益。首先,确立“安全、经济、民主”三位一体的国家利益;其次,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用来实现国家利益。再次,围绕构建同质性全球政治框架着力演变社会主义制度。在输出美式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同时更加突出演变别国政治体制。 从军事上看,美国推行其称霸全球战略的主要手段是在东西方扩大军事同盟,建立由它起主导作用的全球安全体系,同时大力推动以变革军事技术、作战理论和编制体制等为内容的新军事革命,借以巩固和扩大美国的军事优势。在欧洲,美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支持欧盟东扩,同时积极调整同欧洲的关系,目前北约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第三轮东扩目标。北约东扩大大地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有效地抑制了俄国的崛起。在亚洲,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的提升则限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活动空间。通过北约东扩、调整美日同盟这两大战略性步骤的实施,美日欧在战后达成了新的政治联盟,其结合点是安全利益。通过反恐大联盟美国强化了同东盟的关系,并在阿富汗实现了军事存在,通过伊拉克战争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 摘要:文化扩张不同与军事上的侵略和冲突,它具有隐蔽性和多样性,不具备高度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很难察觉到霸权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的意图。有时候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谈到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时感到不可思议,认为问题没有这么严重,是一些学者太小题大做、杞人忧天了。本文主要综述了美国实行文化霸权主义的种种表现,并简单分析了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警惕意识,弘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美国文化霸权概念表现影响 一、文化霸权主义的概念 文化霸权是指霸权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目标出发,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强势地位,向世界上其它国家尤其是落后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扩展,迫使别国接受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以达到制约、影响世界事务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过程为目的的一种国际霸权行为。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科技力量、媒体优势、文化工具、意识形态向第三世界国家大量灌输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摧毁或消蚀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并把它们逐渐纳入到“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一体化框架中。 二、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 由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又是无形的,隐蔽的,因此,文化的渗透几乎包含在文化交流的各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来讲,如外交活动,商业活动,电影娱乐,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广告宣传、语言渗透等等。 1、美国文化在中国扩张的成效。先不说全球,大家看看今天的中国就已到处 都是美国的文化,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无一不是美国文化渗透的结果。更有甚者,中国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到美国留学,得到绿卡在那里生活成了一种梦想和努力实现的愿望。今天的中国,凡是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到过美国的人,你可以问一问他美国和中国到底哪个好,十个有九个半都会说美国好!这就是美国文化在中国扩张的显著成效。

美国的独立战争教案

美国的独立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国 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取历史情境设置的办法对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原因进行探讨。将全班分成两大阵营分别代表美英双方。站在本方立场上总结得失。为活跃气氛可以选出两方的统帅整理本方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二、地位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综合国力强大。它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00多年的时间内有如此迅速的发展。要找到答案,就需要从美国的起点入手。而独立战争正是美国的起点极大地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当时大的历史环境看,美国独立战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重点分析: 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所不同。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而是受到外来势力英国的压制。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区别于英国和法国的重要特点。了解它就可以理解美国独立战争为什么具有双重性质。对于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亦有很大帮助。 难点分析: 种植园经济的性质。种植园虽然是用黑人奴隶劳动但种植园进行的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面向市场,它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不明确这一条就无法理解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为什么在这一时期的反英斗争中能够达成一致。当然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巨大差异又为日后的美国内战打下伏笔。 三、重点: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

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是中学阶段的最后一年,面临升中考的压力,在这重要时期里,我们应该怎样学好九年级历史呢?x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练习题及答案(一)1.英国在18世纪中叶时号称“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地遍及全球,其中英属北美殖民地就有() A.11个 B.12个 C. 13个 D.14个 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枪声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大陆会议的召开 3.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 B.英国政府从政治上对北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 C.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 D.英国在加拿大建立了殖民地 4.小明同学是长江中学九年级(1)班历史黑板报负责人,他上网查找了以下历史资料,按时间先后排了下列几种情况的顺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萨拉托加大捷②来克星顿枪声③《独立宣言》发表④美法联军

在约克镇打败英军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5.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瓦尔密大捷 D.萨拉托加大捷 6.1947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创立这一传统的著名人物是() A.华盛顿 B.杰斐逊 C.林肯 D.罗斯福 7.美国独立战争领导阶级是() A.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C.资产阶级 D.种植园主和新贵族 8.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特点在于() A. 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革命主要是反殖民主义统治 C.革命没有出现反复 D.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顺利发展 9.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大陆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作战 B.法国等国的国际援助 C.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美国人民为正义战争而战 10.美国独立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 A.它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它推翻了封建王朝在北美的统治 C.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D.领导这场战争的是北美资产阶级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争夺世界霸主是帝国主义国家开展 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 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 世界的霸主。但是随着其他实力国家的逐渐强大,美国感到了危机,例如二战 后苏联的崛起就被美国视作是自己将来的威胁,此后便利用各种霸权主义阻止 其他国家的发展。 对美国霸权主义印象最深刻的是911事件后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 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作战,并将伊拉 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认为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当局政府践踏人权,以美国方面的说法来说,对伊拉克的战争目的主要是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权,剿灭 恐怖分子,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等。但是包括部分美国人士在内 的很多舆论认为原因并不单纯。美国打着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在联合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悍然攻打了一个主权国家,树立了美国喜欢使用 武力的形象。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整个中东而发动的第一场战争,美国自独立 后至伊拉克战争,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和侵略,共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近200次。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 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了美国人的一种战争 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战略性投资。这些俨然是霸权主义者的裸露表现。 相较于这些武力霸权行为,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 国家。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正在出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 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 人意愿的价值观。”利用战争武力的方式宣扬自己的文化固然是最快最有效的 途径,但在当今社会已不能够让美国为所欲,随心所欲。现如今更多地是用渗 透的方式,美国文化霸权地位的确立始于电影,二战前后,美国电影就占据了 世界电影大半江山,好莱坞电影入侵世界其他各国的情形,是美国文化霸权的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经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民族: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政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高压政策 思想:启蒙思想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 2、原因,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 -------,波士顿清查事件 3、革命任务,一是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二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 家 4、过程:开始标志---------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建军------1775年第2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的华盛顿任总司令 建国-------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扭转战局 胜利------1781年约克等战役英军投降美军胜利 结束-------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5、影响,①对美国接受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 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②对世界,对欧洲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6、性质:双重性-----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所以美 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此外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7、《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1)主要内容:宣布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包括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 解除对鹰王的一切隶属关系,正式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积极作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确立民主建国的原则 宣言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成为当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1个人权宣言 第1个以国家名义表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3)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8、1787年宪法 (1)背景:松散的联邦制之下,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 (2)主要内容:分权制衡原则下确立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有选举产生 (3)不足之处: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4)地位:是世界上第1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9、启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是国家振兴的政治前提 【易混警示】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最大的区别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具有双重性,革命任务既要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又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温馨提示】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部朝着两 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

2011年政治学科调研论文 浅 谈 美 国 霸 权 主 义 学校: 系别: 年级: 姓名: 学号:

【摘要】霸权主义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美国以军事政治制裁、经济霸权、文化霸权等手段在世界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它各国家利益之上,遏制其它国家的发展对自己国家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消除其它国家和本国不同的声音;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对其它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与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 【关键词】美国霸权主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 正文: 一、霸权主义的概念 美国大片以其精彩的剧情、刺激的场面、高超的特技而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美国大片中,美国往往以世界统治者的面目出现,霸权主义行径昭然可见,然而,这不仅仅是电影,它更是现实情况的一种体现! 霸权主义在本质上是要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各国家利益之上,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与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二,利用“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第三,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到处侵略。它们置联合国安理会于不顾,违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神圣原则,公然践踏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其目的是要用武力手段建立一个符合他们自己利益的国际新秩序,确立其主宰世界的地位。其典型的体现就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二、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为了遏制其它国家的发展对自己国家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消除其它国家和国家对自己国家不同的声音,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有:政治军事制裁、经济霸权、文化霸权。 1、政治军事制裁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1999年5月8日,一个惊人的消息

论美国霸权主义

论美国霸权主义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部霸权史,从古罗马征服欧洲大陆到英帝国将日不落旗帜插遍整个世界,再到如今的美国雄心勃勃地称霸全球,霸权一直伴随着文明的脚步。然而,当今美国霸权主义已不同于以往的形式,正确认识美国霸权主义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国霸权主义的思想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威尔逊“世界新秩序”思想,但是全球战略的真正雏形则是二战后期罗斯福的“战后新蓝图”。美国霸权主义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形态,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决定了它的本质,并提供了动力。美国霸权主义推动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其根本目的是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新经济”、“新政治”和“新军事”运动是美国霸权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具体表现。美国新经济是一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美国垄断资本实现全球化并成为发达国家国际垄断资本在竞争中所达成的金融联合的核心,从而在经济基础的深层次上决定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新政治”以“第三条道路”为政治性纲领,以“新政治”理论为指导推行以输出西方民主制度为核心的新干涉主义。美国的新军事理论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一个主义、两个同盟、三个革命”,即推出以军事打击为重要内容的‘新干涉主义’作为冷战后军事行动的指导原则,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在本质上是资本扩张的一种转化形式,是资本扩张的政治形态和军事形态,其实质是资本的政治化和军事化。美国在军事干涉别国内政时,总是打着人道主义、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然而,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把戏。总之,新经济、新政治和新军事运动既是美国新霸权主义的产生根源,又是它的具体表现并为之提供了动力。它们环环相扣,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美国新霸权主义的内容和特点。 但是,美国新霸权主义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将面临各大战略力量的牵制。尽管美日、美欧已经形成新型的政治联合和军事同盟,但这不能消除它们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不能掩盖它们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摩擦。再次,世界反霸力量的增强是美国推行新霸权主义的最大外部障碍。由于美国推行新霸权主义政策具有逆历史潮流的非正义性,因此,它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抵制。 正确处理中国与美国新霸权主义的关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切实加强战略研究,不断深化认识,及时掌握美对华战略的走向。㈡要抓住机遇,慎重应对挑战。㈢居安思危,充分做好对今后严峻考验的准备。 21世纪的中国将主要通过发展经济而走向世界。中国的崛起过程必然要面对美国新霸权主义。邓小平所说,“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根源。”因此,我们要和平,但不要霸权。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要与美国霸权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在事关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战略全局问题上,我们不但要有决战的气魄,而且也要有决胜的能力。

冷战后的美国霸权文献综述

冷战后的美国霸权文献综述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美国在世界上获得了全面优势地位,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十多年来,美国凭借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科技实力,利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机会,挟美国在世界高科 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大肆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试图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建立单极格局,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与冷战时期美国霸权主义相比,冷战后美国的霸权主义更具有欺骗性、侵略性和危险性。 一、冷战后美国霸权的膨胀 1、首先,美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明显优势地位驱使美国向全球扩展其霸权 统治。战后国际系统中权力结构的变化,使美国相对权力地位提高,与其他大国之间的权力差距加大,美国称霸世界的欲望空前膨胀,急于谋求建立由它主宰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新秩序”。 2、其次,美国近年来“新经济”的强劲发展,为美国霸权膨胀奠定了经济基础。 自1991年3月至2000年,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进入高增长、高利润率、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的“新经济”运行最佳期,从而巩固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 3、第三,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浪潮为美国推行霸权战略创造了机 遇。由于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超强地位和对于世界经济组织的重要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美国利用经济全球化中自由市场经济向全世界扩展、资本流动加快、自由贸易迅速发展、国际组织作用加大的机会,增强了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在谋求经济扩张的同时,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 二、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1、首先,冷战后的美国霸权主义是一种更加肆无忌惮的霸权主义。美国的全 球战略不再是被动地遏制某一敌对国家的扩张,而是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美国的目标不再是与苏联争霸世界,而是独霸世界;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也不再有特定范围和限度,而是实施的空间范围更广,手段更多,目标更大。 2、其次,“新干涉主义”使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披上一层“仁慈”的外衣。

浅析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与实质

浅析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与实质 霸权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从提出“门罗主义”至今,美国已经从一个地区大国演变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相应地,美国奉行的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也先后形成了关注他国利益、否定他国利益、蚕食他国利益、覆盖他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称霸世界的野心逐步表露无遗。同时也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实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主要是关注他国利益。追求本国的霸权利益是美国的一贯做法。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政府就把自己的外交政策看作是符合并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策。美国谋求国家霸权利益的早期例证,就是门罗主义。美国打着维护拉丁美洲新国家利益的幌子,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以此掩盖把美洲划作其势力范围的真实意图,是由于当时美国的实力和范围还仅限于美洲,因而谋求美国在美洲的霸权就成为美国最实际的国家利益。 “冷战”前期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为否定他国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无可匹敌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由地区性大国变成世界性大国。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武装对峙,导致“冷战”的出现。美国此时的国家利益也由隐讳的霸权利益转为公开的霸权利益。以美国国务院顾问汉斯·摩根索为首的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学派提出了“权力—实力—利益”的理论,认为国家利益是通过权力来获取和实现的。美国的外交目标应该是“增强权力、维持权力、炫耀权力”,“发展国家利益表现为攫取权力,而最重要的是占据军事优势。” “冷战”后期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为蚕食他国利益。发展中国家日益壮大,国际政治力量趋向多极化,为了保持“世界领导地位”,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等人提出了“相互依存”的理论。从公开追求霸权转而谋求合作,以便从中攫取他国利益,美国要求它的驻外机构除了执行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上的传统职责外,还要对驻在国从事广泛的国事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方面的管理利益。 后“冷战”时期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为覆盖他国利益。苏联解体,导致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凸现;“冷战”结束,致使美国失去战略对手。任何国家的综合国力都不能够与美国相匹敌,美国认为,由它们打造单极世界的历史时机已经到来。为了实现“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1994年7月,克林顿总统签发《参与和扩展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提出美国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谋求霸权利益的基本战略。 新世纪初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为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进入21世纪,实行单边主义。美国执政当局在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可以不征求盟国的意见,甚至不顾盟国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单独采取行动,不惜损害别国利益,以确保美国自身利益。采取“冷战”行为。美国执政当局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判断国际社会中威胁或潜在威胁其利益的国家,并把它们当作现实的和未来的敌手加以对峙抗衡。加强反恐合作。然而在反恐怖主义的行动中,美国的某些做法更加专断。在谋求不得已的多边合作时,美国始终保持其主导地位,时时显现单边行为的本质特征。而美国出兵阿富汗、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列出美国可能对7个国家进行核打击,则是霸权主义嘴脸的进一步暴露。 美国霸权主义的实质是追求美国在国际社会的霸权利益,用自己国家的利益取代他国利益,甚或将其本国利益凌驾于全人类利益之上。美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实行其霸权主义,通过强行干预和渗透,竭力将其利益全方位地覆盖于他国利益之上。试图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然而,我们已经认识到美国霸权主义由来已久,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随着实力的增长而不断扩展其内涵和外延,其手法不断变换,但追求单极霸权的目的不会改变,其本质是将美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格局内,美国霸权主义还会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认清美国霸权主义新时期的表现及其实质,不为它所

如何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如何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摘要:本文以美国霸权主义为主线,分别对霸权理论、美国霸权的形成过程、中美霸权模式比较、中国崛起的应对策略以及美国霸权的发展趋势进行展开分析。通过分析指出,中国以仁爱统治为基础,一直作为一支和平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披着文明外衣的美国暴力霸权下的应对策略;最后指出,霸权之后,我们当何去何从,才能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 关键词: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1.霸权释义及理论 提及美国,我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高额军费下的强大军事力量和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庞大金融,两者让所有的美国人引以为豪。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感觉自己愈健康、愈强壮、愈充沛、愈有成就感、愈有进取心,他也就愈不道德[1]。美国的“不道德”即是霸权主义。所谓霸权主义,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2]。对美国而言,世界上任何遥远角落的任何国家所发生的一切事项,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仅要为攫取美国的利益而战,为维护盟国小朋友的利益出发,还要为美国的价值观、稳定世界秩序,护持美国的霸权而战[3]。2.美国霸权的形成过程 1775年,莱克星顿村美军和北美民兵的枪声,吹响了美国崛起之路的号角。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的政治原则,英国的老对手——法国和西班牙帮助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而,美国利用19世纪的世界格局扶摇直上,逐步挤进了世界强国俱乐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以中立国的立场暗地为各交战国提供巨额贷款及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由1914年负债37亿美元蜕变为1919年拥有40亿美元债权的国家。接着的世界大战,美国故伎重演,国力大增,于1944年7月确立了“美元-黄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北约组织的形成,使美国登上了“宇宙之巅”,美国霸权大行其道。 3.中美霸权模式比较 3.1.中国模式霸权

The independence war美国独立战争小论文

The Independence War During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British parliament imposed a number of taxes and duties on their colonies in order to recover its economy after seven years’ war. For example, the stamp act, the Townshend acts and the tea acts created resentment in the colonies. In response to British taxes on tea, Boston radicals disguised as Native Americans threw 350 chests of tea into Boston harbor on December 16, 1773. In some degree, the Boston tea party was an important symbolic act of resistance to British economic control of the colonies. The British were extremely quick to react in punishing the colonies. The coercive acts all took effect by May of 1774. Thus, fifty-six delegates from every colony except Georgia attended the 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 in Philadelphia on September 5, 1774. The results of this meeting were that disobey the coercive act, boycott British trade the third was that colonies should begin to organize militias and store weapons to defend themselves. In addition, they also compromised to sent a petition to George 3 in order to find out if there was any chance for negotiations with British. However, the British monarch even did not reply the petition which triggered the anger of colonial people. Obviously, tensions between British and the America intensified in the 1770s after the Boston tea party. In 1776, due to appearance of the book named Common Sense, people’s recognition of the monarchy had made a huge change. The impact of the Thomas Paine’s Common Sense on colonial thoughts was immense. It seemed that the colonial people were ready to separate from the old world and look forward to creating a new fantastic worl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 which met in Philadelphia in May of 1775, was clear: to get the American colonies ready for war. It authorized the printing of paper money to buy supplies, establish a committee to supervise the foreign relationship and create a continental army and navy which was led by George Washington. Then, on June 7, 1776, a representative of Georgia made a motion at the meeting of 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 in Philadelphia which proposed that American colonies should make a confederate form of government. So, here came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omas Jefferson was appointed to draft this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2011年政治学科调研论文 浅 谈 美 国 霸 权 主 义 学校: 系别: 年级: 姓名: 学号: 【摘要】霸权主义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美国以军事政治制

裁、经济霸权、文化霸权等手段在世界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它各国家利益之上,遏制其它国家的发展对自己国家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消除其它国家和本国不同的声音;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对其它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与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 【关键词】美国霸权主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 正文: 一、霸权主义的概念 美国大片以其精彩的剧情、刺激的场面、高超的特技而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美国大片中,美国往往以世界统治者的面目出现,霸权主义行径昭然可见,然而,这不仅仅是电影,它更是现实情况的一种体现! 霸权主义在本质上是要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各国家利益之上,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与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二,利用“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第三,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到处侵略。它们置联合国安理会于不顾,违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神圣原则,公然践踏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其目的是要用武力手段建立一个符合他们自己利益的国际新秩序,

英美历史之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1774-1783) 在英法为争夺海上霸权和掠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战争之中,以英国胜利告终。英国在北美接管了加拿大,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对北美殖民地全面加强控制,宣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王室产业,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并征收重税,严厉缉私,限制经济活动,严重损害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从1619年弗吉尼亚建立议会起,各殖民地相继成立议会,开始与英国相抗衡,1765年9个殖民地举行抗议印花税大会,掀起反抗怒潮。 18世纪70年代英国进一步执行高压政策,1770年波士顿惨案发生。1773年通过了茶税法,引起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颁布了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诸如封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1772-1774年,各殖民地普遍成立通讯委员会,领导抗英斗争。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1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和英国断绝一切贸易关系的决议,继而通过“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的宣言”,向英王呈递请愿书。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爱国者打响了反抗的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2届大陆会议召开。次年7月大

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独立战争开始时,双方实力悬殊,战争进行了8年。到1781年10月,美、法联军攻下英军最后据点约克镇,独立战争基本结束。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独立战争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如大陆军的总司令G.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人T.杰斐逊、外交家B.富兰克林、文化战士T.潘恩。 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美国的建成(1781-1814) 在战争过程中,大陆会议制订了邦联条例,1781-1787年13州组成了邦联国会,宣布成立美利坚共和国。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大州和小州的代表经过争论,同意每州均选出两名参议员;在蓄奴制问题上,北部对南部作出了重大妥协,默认奴隶制存在,在征税及分配众议员席位方面,南部黑奴均以3/5的人口计算。会议最后制定了宪法草案。这是世界上第1部成文宪法。1788年6月由9个州批准生效。根据宪法,美国建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联邦制国家。后又增加了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即以“权利法案”著称)。该法案于1791年12月,经11个州批准生效。 1789年联邦政府正式成立。4月,华盛顿就任美国首届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