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和谐与冲突关系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于经济基础,道德与法律既有和谐又有冲突。

道德与法律存在和谐点,法律与道德既交叉又渗透。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还表现在内容上的趋同。最早的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来,现在,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为基础,法律将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规范,把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如,爱国守法、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规范也已被写入法律。但是,法律的内容与道德又不完全相同。道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细致、更加高尚,而法律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具有原则性,若要法律包含道德的所有内容显然是不可取的。

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与法律互有分工合作,建设法治社会应注重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举,而不能有所偏废。

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他们固然有许多相同点,但毕竟二者性质不同,受民族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律亦存在强烈的价值冲突。有时虽出于自身的良心道德,却做出了违反法律的事情。当下引起诸多争论的“人肉搜索”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冲突结点。公交车上不让座的行为固然违背了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但将当事人放之网络上,引起网民的风言风语甚至“人肉搜索”当事人,则确确实实违反了法律上关于隐私权的保护。网民或许只是出于自身的社会公德心,但却也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及名誉。诸如此类,由于道德的狭隘性以及在社会中道德与法律的尚未完全相融,

而导致道德与法律强烈的价值冲突,这些也值得当下的社会人反思。

法律与道德之所以会冲突,就是因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他们固然有一致的一面,但他们的价值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法律与道德就会没有区别,法典会变成道德法典,社会没有强制力的约束,陷入混乱。

法律与道德的价值冲突是必然的,虽然不能完全消灭这种冲突,但尽量应将这种冲突降至最低。首先,道德的建设应与法律的建设同步进行,在立法改革中考虑道德因素,使法律不偏离道德主流。其次,在移植法律过程中,注意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情相结合。再者,加强法制宣传使民众的思维从道德层面升至法律层面。

因此,怎样是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才是最关键的。法律所体现的道德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道德又具有法律的性质为人民所遵守,才是对法律与道德关系最完美的诠释。

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

关于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有了巨大发展,道德领域里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经济与伦理的困惑日益受到多数人的关注。从1986年开始,伦理学界就有不少同志对此进行了考察和探索,提出了商品生产与道德进步相背离的论点,立即就有一些同志进行反驳,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一场广泛持久的讨论在伦理学界全面展开。许多理论工作者都发表了论文,陈述自己的意见。经济发展究竟是推动道德进步,还是阻碍道德进步?评价道德进步的尺度是什么?成为讨论中的两大主要议题: 一、关于商品生产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一)经济与伦理自然协调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尽管看到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和经济活动受着不同原则的支配,并分析了经济行为动机的自利性,但他并没有把这种追逐个人利欲的行为排除在道德领域之外。他不仅承认出于同情、仁爱动机的行为具有道德价值,而且也认为出于自利动机的行为也同样具有道德价值。他在《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简称法律学)中,不仅重申了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而且认为商业的本质中有道德的基础,会对社会习俗和道德风尚起促进作用。 第一,商业社会打破了陈旧的传统道德标准。在过去的基督教的道德习俗中,一味地提倡“爱人如己”,要求人们具有同情、仁爱、献身的品质和精神,光把给人无酬地服务或把东西白送给别人的行为才视为是道德的和高尚的,一旦有偿服务或把东西与人交换,往往就视为是不道德的,并受到鄙视。斯密认为,这种道德评价不适合商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因为在商业社会中,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大部分是通过交换和买卖取得的,不可能无偿赠送,这意味着人们的生活不能仅仅求助于他人的仁慈,必须依靠互利互惠的原则。所以,商业社会的道德观念不同于基督教的绝对排斥利益的传统道德观念,它不仅认为社会领域的无私奉献的利他行为是道德的,而且也认为经济领域的为己不损人的行为也同样是道德的。 第二,商业活动培植了人们许多优良的道德品质。交换作为分工、技艺和贸易的结果,不仅使人们的不同资质才能交相为用,增进了人们生活的便利,而且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助协作,有利于人们的团结和友谊;交换的实现,使人们的劳动得到了报酬,就会鼓励人们勤勉,精神勃勃的工作,避免闲荡、偷懒、耍猾的恶习;通过契约完成的商品交换,就会使交易双方养成诚实无欺、守时信用的习惯,以致斯密感叹到“在野蛮民族之内,诚实是极其希罕的美德,推广诚实和遵守时间的道德乃是商业”。斯密还认为,在交易的活动中,双方为获取自己的利益而讨价还价、斤斤计较,这不是庸俗不堪的东西,恰是商品交换的正常现象。也正是经济人的自利动机和赚钱欲望,驱使他们注重经济效益,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商品价格,并形成了勤奋节俭、改革创新的品质。 第三,商业交往造就了自由、平等、和平的社会。在斯密看来,商业是自由、平等与和平的发祥地,因为商业交换和契约是人们在平等基础上自愿缔结的结果,它排斥外在的强制和特权,人们拥有平等的地位和交换的自由;人们之间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则使人们之间及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这种共同的利益就会使人们之间、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而商业贸易又使每个地方的人们有机会了解他国的风俗习惯,有利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改掉不良的陋习。 亚当·斯密不仅论证了商业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且认为商业蕴含了互助友爱、自由平等、诚实守信、勤奋节俭等美德。尽管斯密所说的这些美德都是按照资本主义经济要求的理想道德,在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中常常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甚或有背道而驰的现象,也不排除斯密作为忠诚的资产阶级理论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资本主义文明的腐败方

艺术与道德_亨利_詹姆斯小说理论中的自由精神

2007年1月 第28卷 第1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Jan.2007 Vo l.28N o.1 艺术与道德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中的自由精神 陈 丽,郑国锋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 摘 要:本文从人文道德的角度研究詹姆斯的小说理论,认为其中体现了自由的道德精神。詹姆斯把小说定义为个人对生活的直接印象,同时认为艺术的道德价值在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本文根据克尔恺郭尔的观点,把自由定义为无限的可能性,指出在詹姆斯的理论中,正是个人对生活片刻的印象所引发的想象,个人视角的独特性,个人视角理解生活时所不可避免的困惑,表现了人生的广阔性、多样性和无限性,体现了追求自由的道德精神。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自由 中图分类号:H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7)01-0074-04 Abstract:T his paper pr obes the mor al dimension o f Henr y Jam es's nov el theor y,ar guing that James's novel theo ry represents a spirit of fr eedom.James defines no vel as a per so nal,direct impr essio n o f life,and insists that the mo ral sense of a wo rk of ar t depends on the ar tist's pr ime sensibility.Accor ding to Kierkeg aard,fr eedo m means possibility for po ssibility.T his paper,ther efor e,concludes that it is the imag inatio n ar oused by per sonal impr ession,the partic-ularity of perso nal impressio n,and the bewilderment w hich inevitably a cco mpanies the per so nal impressio n of life t hat gura nt ees the infinite possibility and plur ality o f life,embo dy ing a spir it o f freedom. Key words:Henr y James;nov el t heo ry;fr eedom 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以对小说形式和技巧的重视和不懈探索而著称,自珀西?拉伯克(Percy Lubbock)、韦恩?布斯(Wayne C Boot h)以来,都把詹姆斯看作是唯美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着重探讨他的小说理论。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从人文道德的角度研究詹姆斯的艺术理论。这是最早可追溯到约瑟夫?华伦?比奇(Joseph Warren Beach)的T he M ethod o f H enry James,他系统研究了詹姆斯的艺术技巧,并认为小说家的技巧同他的伦理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劳伦斯?霍兰德(L aurence Holland)的《视觉的代价:亨利?詹姆斯的技巧》(T he Exp ense o f V ision:Essays on the Craf t o f H enry J ames)对詹姆斯的小说及其纽约版序言(“Pref aces to t he New York Edit ion”) 进行研究,认为詹姆斯的小说形式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含义。萨拉?多尔蒂(Sarah B. Daughert y)在其《亨利?詹姆斯的文艺评论》(T he Literary Criti cism of H enry J ames)中也提到,詹姆斯对小说艺术的追求体现了他的人文精神;维维安?琼斯(V ivian Jones)的《批评家詹姆斯》(J ames the Crit ic)也持有类似看法。最近的多萝茜?黑尔(Dorothy J.Hale)提出,詹姆斯的小说叙述理论中存在着牺牲自我,尊重他人的道德价值,并把詹姆斯的形式主义称为社会形式主义。 本文沿袭这一批评传统,认为詹姆斯的小说理论表现了一种追求自由的道德价值。文章将从作家本人对艺术的道德价值的定义出发,研究他的小说理论与自由这一人文道德精神的关系。 小说的道德价值是19世纪英美文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詹姆斯的评论著作中也经常出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詹姆斯一向反对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艺术,他在纽约版序言中说,有关小说的主题是否‘道德’的争论无聊空洞,衡量某个主题的价值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不是对生活有根据、真实、真诚、直接的印象和感受”(James,Literary Cr iticism II:1074)。詹姆斯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道德或不道德的小说,只要小说来自于作家个人对生活直接和真实的观察,就是道德的。接着,詹姆斯进一步阐释了小说的道德意义, 在这一方面,最丰富、最具启发性的真理莫过于,艺术作品的“道德”意义完全取决于创作时艺术家所感受到的生活的多少。很明显,问题在于艺术家的感受能力的性质和程度,这是他的主题生长发芽的土壤。这土壤的品质和潜能,从这片土壤中能否成长出任何对生活的新鲜的、直接的印象,或多或少地表现了所显示的道德。(James,L it-erary Criticism I I:1074) 可见,詹姆斯把艺术的道德价值归为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印象和感受能力。 这一观点在《虚构的艺术》(T he A r t of Fiction)一文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印证。在这篇文章中,詹姆斯驳斥了英国小说家贝赞特(Besant)认为小说必须具有“有意识的道德目的”的说法。他说,“您的道德和您的有意识的道德目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您能否界定您的含义,解释一下一幅图画(小说本身就是一幅图画)怎样才算道德,怎样才是不道德?”(James,Liter ary Criticism I:62)詹姆斯认为,不能把艺术和道德混为一谈,“艺术(就其最广泛的含义)指的是技巧;道德是完全另外一回事”(James,Li terary Criticism I:63)。他说,艺术创作的“道德精神的本质是考察(生活的)整个领域……所有对生活的印象,所有观察和感知生活的方式,都在小说家的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James,L iterary Criticism I:64)。詹姆斯的观点是,艺术只要是对生活真诚的观察和感悟,就是道德的。 在同一篇文章里,詹姆斯还说道:在某一点上,道德感和艺术感的确相临很近;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一件艺术品的最深

形式政策论文论和谐社会

论和谐社会 姓名:班级:学号: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有和谐社会的萌芽。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人合一”。人是构成社会的分子,只有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和谐是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同意和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但是目前的中国又做到了多少呢? 我不否认,确实有很多人在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很大努力。 他是人民敬爱的总理。他的身影出现在汶川地震灾区,出现在南国冰冻的地方,出现在大旱的土地上。在那巨大的灾难面前,总理眼角的泪光让所有人动容。的爱戴呢? 他叫丁晓兵,他是一名战士,一名为了祖国可以做到忘却自己安危的战士。 1984年,他所在的侦查大队赴边做站。为了争取到最艰巨的任务,接受党的考验,他用匕首扎破手指,用鲜血写下对党的誓言:“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他先后出色的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入伍整一年那天,他作为“第一捕获手”在敌人的阵地上生擒了一名俘虏。撤退时为掩护战友和俘虏,他一把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再

出手的瞬间爆炸。他的一条右臂被炸得只连着一点皮肉,血流如注。为行动方便,他拿出匕首割下断臂别在腰间,想着到后方接上。经过简单的包扎,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和战友们扛着俘虏,冒着敌人的炮火,翻山越岭近四个小时才撤回来。他身后,留下了一条三公里长的血路。从死神手里逃脱的丁晓兵,两个月后却坚持再次回到了一线阵地。 这是什么样的爱国情怀,才使一名战士具有这样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伟大的人用一颗博爱的心爱着他的人民,而很多力量有限的平凡人,也正用自己的仁爱来唱响着和谐之歌。 阿里木,一个很普通的维吾尔族人,他当过军人,在供销社干过,现在的他离开了新疆走南闯北,就靠他唯一会的烤羊肉串为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子,却陆续把自己辛辛苦苦烤肉赚到的钱全部捐给贫困生和需要捐献的地方。可他自己却穿着便宜衣服,打折的鞋子,吃着快要坏了的水果和简简单单的每顿饭。 还有那坚守在藏区的支教志愿者胡忠谢晓君夫妇,还有那在手术台上坚守到九十多岁高龄的医学家吴孟超,从八岁开始照顾养母持续十二年的孝女孟佩杰。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坚毅,看到了奉献和关爱。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为和谐出力的光彩。也许他们的身影并不高大,地位并不显赫,但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看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希望。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指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旨在满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是指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从理论上讲,经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比如,在一个社会内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缩小地区差别、男女同工同酬等,都涉及到了道德标准或道德价值的问题。 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也是如此。比如,某贫困地区得到的一笔贷款,是用来建一所小学或医院,还是建一家夜总会或大饭店?把电子游戏室建到小学校旁边,对不对?给失业人群发放补贴,多少才合适等等,即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而且,如果我们仅仅根据经济原则或所谓市场规律办事的话,就很难作出公正的选择,因为“公正”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价值问题。 所以,任何只提倡道德而忽视经济或者只强调经济而放松道德的观念与主张都是片面的。许多事例证明,我国社会的经济与道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经济上去了,道德却下降了,对于两者的关系,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经济条件和地位是决定道德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2、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包括家庭的经济利益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任何忽视甚至损害个人与家庭利益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同时也必须补充的是,这种个人利益的前提是不损害“公利”或“公德”。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利益是一种具有利他因素和目的在内的个人主义。 3、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并不是无用之物,它是一种需要保护和积累的宝贵的“社会资本”。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否强大的标准,固然离不开GDP、家电产品普及率或者人均住房面积等表示物质财富的指标,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犯罪率、离婚率或者拾金不昧的件数与见义勇为的人数等表示社会状况的指标。如果一个社会仅仅在物质上发达,同时在道德上“不发达”,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了。 总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各国榜首,但遗憾的是社会道德水平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提高,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如政府官员的廉洁程度或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等等),甚至可能还不如从前。如果我们对这种状况视若无睹的话,不仅可能葬送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而且,也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秩序的动荡和不安,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方针,依靠积极的政府行为和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解决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论王尔德作品中的艺术性质与伦理道德

社科论坛 论王尔德作品中的艺术性质与伦理道德 陈少丽(哈尔滨师范大学) 摘要:美是艺术的核心价值,但不是惟一价值,除此之外,艺术还具备认知、教化、情感体验等功能。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艺术的培育。审美性与道德性是关涉到美与善两个概念。王尔德在作品中,他创造的艺术道德性并不抹杀艺术的审美性,审美性与道德性并不发生冲突,艺术与道德的关联在王尔德作品中体现在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更需要艺术的培育。 关键词:王尔德艺术性质道德观关系 0引言 王尔德在生活和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气质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独具特色的作家之一。同时,王尔德也因其本身和作品中涉及的道德问题而饱受争议。这也根源于他与当时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不同流的唯美道德观。纵观王尔德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艺术风格随着其道德观的变化而转变,而其离经叛道的道德观也由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极好的展现。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本论文将从童话、小说和戏剧这三个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再进一步发现,王尔德道德观的转变促使其艺术风格的转换,而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又将他与世不同的道德观得以充分的体现。 1童话对唯美艺术的道德阐释 王尔德认为,艺术要与道德分开,并把这看成他的唯美主义艺术基本主张。尽管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按照自己的唯美主义原则塑造艺术形象,但是,即使那些所谓的唯美形象,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道德现实。其实,王尔德企图通过艺术手段把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从道德现实中脱离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道德有深切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他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也违背其意愿地有着道德的前提。正是这一点,说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只能是一种艺术理想而无法在艺术创作中真正实现。在他的童话中,王尔德最先用这种素朴的艺术形式进行唯美主义的艺术实践。但是我们从他创作的童话中发现,王尔德按照唯美主义艺术原则创作的并不是超越道德现实的童话形象,相反,他创作的童话仍然同宣扬美好理想和以教诲为目的的传统童话没有本质的区别.他创作的童话无法避开崇高的道德主题,也无法回避塑造以教诲为目的的道德形象。实际上,王尔德的艺术实践违反了他的艺术理想,他在主观上虽然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但在客观上却塑造了同现实相联系的道德形象。这表明,在童话中,尽管王尔德一再坚持唯美主义的创作主张,但是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否定了他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艺术理想。 王尔德于1888年出版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与其它故事》,其中收录《快乐王子》、《夜莺与蔷薇》、《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等五篇童话。对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经过童话这种唯美的方式处理,一方面塑造出快乐王子、小燕子和夜莺等一系列正面的道德形象,宣扬真善美;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诸如自私的巨人,经过从恶到善的人性转变,警醒世人,不要被金钱和商业化的社会控制,不能过着虚伪而不真诚的生活,把人类原本的怜悯,爱情,友谊和宽容等美德丢弃。在艺术手法上面,王尔德的童话作品独树一帜,成为适合孩童,更适合成年人看的童话。 2小说中艺术和道德之间的徘徊 1891年,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出版,它也被认为是最能反映其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作品。小说具有哥特式情节剧的特色,“作品以独特的构思、机智的语言、巧妙的象征显示了作家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追求”。故事描写了年轻貌美, “逃避道德责任”的少年道连,他幻想自己永远保持青春和美貌,于是请了画家贝泽尔为他画了一幅美妙绝伦的肖像画。他“希望自己永葆青春,而让画像逐渐老去”的愿望竟然奇迹般地得以实现。尽管时光流逝,他却始终保持着青春的容颜。他尽情的欣赏美、享受生活,整天沉溺于享乐与声色之中,甚至“干脆把作恶看成实现他的美感理想的一种方式”,终因道德败坏,画像逐渐变得丑陋不堪,但道连本人却依然青春貌美。最终道连忍受不了画像上自己又老又丑的模样,用刀刺向了画像。此时,人们发现画像“洋溢着美妙的青春和罕见的美”,地上却躺着一个面目可憎、胸口还插着一把刀的老人。 贝泽尔不愿意把自己的画送去展出,是因为画中倾注了他自己太多的东西,他不愿意泄露自己灵魂的秘密。他为道连画的那幅美妙绝伦的肖像画,不仅展示了道连美丽的外表,更为可贵的是画像亦达到了灵魂与肉体的和谐,这种和谐之美是画家所追求的,亦是王尔德所追求的。他追求的就是这种永恒的艺术美,这种永恒的艺术美是王尔德唯美理论的再现,亦是作家本人最真实的写照。画家贝泽尔发现了道连的堕落,但是为了维护艺术的崇高与完善,他企图不顾一切地劝道连摆脱这种污蚀的威胁。因为他的艺术需要他, “我要你整个都属于我。我只有跟你在一起才感到幸福.即使你不在我身边,你仍然在于我的创作之中”。他把自己的艺术视为自己的生命,自然也不希望给他的艺术带来生命的模特受到丝毫的玷污。就在道连通死了女演员,而濒临罪恶悬崖的时候,贝泽尔仍没有失去对道连的信心,他相信道连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然而贝泽尔终于未能挽救回已坠入深渊的道连,相反,却死在了他的刀子下。王尔德在这里向读者展示一个追求崇高理想的艺术形象,他在小说中运用的是其唯美主义艺术理论,达到了对艺术完美的追求。“《道连·葛雷的画像》是体现唯美主义的真理、理想、想象的纯粹艺术”。然而,拒绝道德的艺术终究是无法长久存在的。 3他的戏剧创作就是连接着现实与艺术的桥梁 《莎乐美》是王尔德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也是他唯美主义艺术立场向现实主义艺术转变的明显标志,在王尔德的戏剧创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王尔德在十九世纪后期对英国文学的巨大贡献就在于他创作的四部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个无足轻重的妇人》、《一个理想丈夫》以及《认真的重要》。戏剧作为“艺术与生活的交汇之处”王尔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第二幕中,达林顿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你装好人,人家就得对你认真;如果你装坏人,人家就不会对你认真。这就是乐观主义惊人的愚蠢之处。”意味着当时的社交界,人人都得正派严谨,彼此都得受拘于虚伪的社交规范。对话中 “惊人的愚蠢之处”的反意就是突出惊人的“聪明之处”。所以在上流 社会混迹的人们为了适应社交的需要,就得趋炎附势。《一个理想的 丈夫》中,戈林子爵说: “我很喜欢政治宴会。它们是留给我们惟一人 们不谈政治的地方”。在《真诚的重要性》中。深刻展示人物个性、幽默 风趣而又巧妙机智的对话比比皆是。以上几个简单的例子虽说是四 部戏剧作品中的九牛一毛,这些看上去自相矛盾,荒诞可笑。不合逻 辑的反论,却蕴含着坚实的真理,冲击当时社会问题的本质。更能充 分地证实作者通过运用喜剧语言,人物形象等艺术手法,对维多利亚 时期的虚伪道德,商业主义的社会风尚和资产阶级现存秩序的批判 和攻击。 王尔德在其戏剧中,毫不隐讳地关注了社会与道德的问题,戏剧 中所表现出的爱情伦理,政治伦理或是私奔,乱伦等无一不涉及到 现实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真诚、正直、亲情也成了艺 术所关注的问题。戏剧正是在现实的层面上较好地把艺术纯美与道 德观念连在了一起。王尔德的戏剧创作,则是他从坚持唯美主义艺术 主张转变为现实主义艺术实践的重要标志,而关注社会、关注道德就 已成为其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4结语 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艺术的代表作家,他在作品中追求的艺术 至上、艺术超越,一切的理想仍清晰可见。王尔德从童话创作开始,经 过小说创作阶段再到戏剧创作,他一贯坚持其倡导的唯美主义艺术 主张,在十九世纪末的英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当我们 从伦理批评的视角来研究王尔德的创作时,却惊奇的发现,王尔德在 唯美主义艺术主张下创作的所谓唯美的形象其实根本就没有真正的90

试论和谐社会理念的历史脉络

试论和谐社会理念的历史脉络 发表时间:2008-11-11T09:07:07.28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作者:洪斌 [导读]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理念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理念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一、和谐社会理念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我们党之所以在新时期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可包括目标指向、路径选择、动力系统、价值取向、制度保障与衡量标准等六个方面内容:从目标指向上讲,必须追求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就路径选择而言,必须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从动力系统上来说,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就价值取向讲,必须坚持公平正义;从制度保障上说,必须以民主、法治、道德作保证;就衡量标准而言,必须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标尺。 二、和谐社会理念的历史脉络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的《尚书》就提出了“协和万邦”的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就是先“亲九族”,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继而“平章百姓”,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协和万邦”,使各国和谐相处。孔子说过“和为贵”,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强调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并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以此来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个和谐大同社会,成了2000多年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 不仅中国先贤提出天人合一、世界大同,西方哲人也提出过“和谐”思想。毕达哥拉斯所说“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可能是最早提倡的和谐;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一书中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形象,主张“公正即和谐”。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一个由数学和逻辑原则所统率谐和的整体”。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或“和谐社会”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称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提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与马克思同时及其后,西方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均衡论,协和社会论、社会系统论等被称为“三足鼎立”的“社会和谐”论,虽有先天不足,却不失为社会和谐理论的先声之一。 在充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设想。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就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消除城乡对立;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必须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时时处处千方百计地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党如何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可能从经典著作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现成答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个重大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关系作出了深刻论述。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重要著作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他还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由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正确思想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但是,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同志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他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党肩负的新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的重要论断;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与道德水平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与道德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道德水平、迅速发展、道德真空 摘要: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中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物质文化的增长,人们的道德水平总体却没有按比例增长,一些人们道德的沦丧,使我们对这个社会失去了信心,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及整个社会对财富、金钱、物质的不断追求,虽然在道德水平建设上有些成效,但社会道德水平却在不停的沦陷,频繁发生的道德丧失事件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 正文: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基于对国内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党中央确定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从农村开始起步向城市推进。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制,它的实施是中国市场取向成功的第一推动力,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改革越出计划经济的框架,走向了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冲破了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束缚,使我国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据统计,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48亿元,增长4.7倍,年均递增8.4%,第二产业增加值101.97亿元,增长10.2倍,年均递增13.0%.其中工业增加值90.35亿元,增长10.4倍,年均递增13.1%,第三产业增加值81.52亿元,增长10.8倍,年均递增13.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据统计,1997年全市粮食总产已达283.4万吨,增长106.7%,年均递增3.9%,棉花总产3.3万吨,增长81.3%,

论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和谐与冲突关系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于经济基础,道德与法律既有和谐又有冲突。 道德与法律存在和谐点,法律与道德既交叉又渗透。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还表现在内容上的趋同。最早的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来,现在,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为基础,法律将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规范,把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如,爱国守法、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规范也已被写入法律。但是,法律的内容与道德又不完全相同。道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细致、更加高尚,而法律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具有原则性,若要法律包含道德的所有内容显然是不可取的。 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与法律互有分工合作,建设法治社会应注重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举,而不能有所偏废。 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他们固然有许多相同点,但毕竟二者性质不同,受民族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律亦存在强烈的价值冲突。有时虽出于自身的良心道德,却做出了违反法律的事情。当下引起诸多争论的“人肉搜索”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冲突结点。公交车上不让座的行为固然违背了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但将当事人放之网络上,引起网民的风言风语甚至“人肉搜索”当事人,则确确实实违反了法律上关于隐私权的保护。网民或许只是出于自身的社会公德心,但却也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及名誉。诸如此类,由于道德的狭隘性以及在社会中道德与法律的尚未完全相融,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3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2框 建设现代化

第二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学习任务核心素养 1.描述与分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2.解释与论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3.预测与选择: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要求。 4.辨析与评价:全面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1.政治认同: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的合理性。 2.科学精神: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内容和要求。 3.公共参与:关注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建设。 一、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2)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判一判]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促进国富民强。( )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 提示:(1)√(2)× 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1)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3)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

论情感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论情感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摘要:本文从情感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角度来阐述,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产生原因,表现,所起到的作用,重要意义。从多方面来证明情感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情感是艺术创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时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情感的反映。 关键词:情感;艺术创作;形象;沟通 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是艺术形象塑造的重要推动力,情感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真诚的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创造。情感本质上是活动的情感,与人们丰富的想象力相结合所构成的运动结构,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交叉作用下,使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一、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产生原因 一方面,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充满情感活动,另一方面,情感也是客观的艺术对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艺术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也就同时来自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讲,艺术形象的情感因素就是艺术对象的情感因素的反映。艺术是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重点反映对象的。这样,人的情感也就不能不反映在艺术形象之中。但是,另一方面,艺术形象的情感又是艺术家赋予它的。艺术家没有不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写自己的对象的。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艺术家总是受生活中具体人物和事物的感召,在难以抑制的感情冲动下开始创作,并且又以强烈的感情、热情作为动力,最终完成其创作。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艺术家对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同人物的情感交流,并且正是在这种生动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中,艺术家愈来愈深刻地把握住人物的内在本质和性格特点,从而把艺术形象创造出来。 二、情感在艺术家创作中的表现 首先,艺术家从他选择题材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态度。艺术家必须写他愿意写的东西。阿.托尔斯泰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只有愿意写,怀着热爱,充满感情,才能写好。所以,他强调:选择最感兴趣、最吸引你的东西写。只有

论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及政府的作用-最新范文

论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及政府的作用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理论热点和实践方向,这一伟大社会目标的提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的运用。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政府越来越提出了直接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社会工程中,必然要求政府扮演积极主动的引导者角色。同时,由于服务型政府及其引导型职能的建设,也为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总体性;和谐社会;服务型政府;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 自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目标,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总体观念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又一项伟大创新工程。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另一方面,是它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内容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建立在总体性哲学范畴之上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观念在实践中的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人的全面的发展,是把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自由人联合体”的具体行动。”和谐社会”的境界就是”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注释1)正如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现实中的实现过程是在其政党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

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也需要由其政党以及这个政党领导下的政府将其付诸实施。也就是说,在走向”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发挥着引导的功能。因此,当前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任务,就是科学地分析和把握时势,认识政府引导”和谐社会”构建运动的客观基础,同时,通过自身的变革去增强政府引导社会的能力,并作出科学的路径选择,从而真正承担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角色。 一、”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基础 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历史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演变,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就这一演进过程的特征而言,实现了从单项战略设计到整体性现实操作、从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到以均衡发展为目标、从静态的布局协调思维到动态的立体建构思维的转变;就这一演进的具体内容来说,实现了从只顾眼前的发展到转向追求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实现了从简约的经济发展到协调的社会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的转变,以浓缩的形式完成了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全部进程。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期,一方面,中国社会必须继续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追赶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又必须与发达国家一道承担起后工业化的课题,甚至需要更具前瞻性和创造性地对待后工业化的问题。 从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各种迹象看,后工业化的进程是从工业社会所取得的全部科学成就和社会成果的基础上出发的,它所要从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