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舍养殖实用技术

羊圈舍养殖实用技术
羊圈舍养殖实用技术

羊圈舍养殖实用技术

1.科学建设圈舍

羊场地址选择宜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远离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饲料来源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电力、交通、通讯便利;有机羊建筑以经济、实用、耐用为原则,就地取材;有机羊方向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圈舍墙体以高2.2~2.5m为宜,单坡式有机羊前墙高1.8m,后墙高2.2m;窗户宜大,通风透光,面积为舍内面积的1/15;门宽2~3m,防止羊群出入拥挤。

舍内设计-基础母羊宜采用单列式有机羊,20只一个单元,舍内面积1m2/只,哺乳母有机羊内面积2m2/只,舍外运动场面积3m2/只;种公有机羊采用单列式单只饲养;育肥羊宜采用双列式,可采用全开放式,舍内面积0.8m2/只。羊槽隔栏间距10~15cm,每只占40~50cm;饲槽上宽25cm,下宽20cm,深20cm,槽底距地面5~10cm,以适应其在地面上啃草的采食习性;水槽一般长0.8~1.5m。

有机羊外要设计供羊活动的运动场,主要是母羊和种公羊,大小可按圈舍面积的2~3倍设计,要因地制宜,可用砖沙铺地。运动场内要设置水槽、舔砖,种植树木,绿化遮荫,在树周砌80cm见方、高1.5m的围墙,防羊啃咬。

2饲养规模配套设计

生产资源配置饲养50只可繁母羊,年可出栏商品羊200只左右,圈舍及其它建筑用地约l亩,需配套2亩优质牧草补充青饲料;若设计年出栏1000只商品羊,则需存栏基础母羊250只左右,需土地资源约15亩。

有机羊利用圈舍养羊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把不同年龄、品种、性别、体况的羊分舍、分栏饲养,每个栏(饲养单元)以不超过30只左右为宜。设立专用的产房、羔有机羊、肉有机羊、母有机羊、病羊隔离舍,便于实行分类管理。

3符合防疫卫生要求

羊场、有机羊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兽医防疫要求,严格将生活区、生产区分开,粪污、病死羊的无害化处理要在总体设计中,即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高效繁殖与经济杂交模式选择

1选合适的育肥羔羊

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引进国外优质肉用品种公羊作为父本,如:萨福克、无角道塞特、特克塞尔,生产杂交一代。利用杂交一代可以育肥,也可以作为母本和大尾寒羊杂交生产杂交二代,直接用做育肥羔羊,形成杂交改良模式。

2.杂交模式选择

经过杂交试验、育肥试验和生产实践,以特克塞尔×萨福克×小尾寒羊三元杂交组合效果最好。以本地小尾寒羊做母本,第一父本选择早熟、体型大、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的种羊;生产体格大、繁殖率高和泌乳性能好的F1母本,F1公羊则直接肉用;第二父本选择羔羊出生重大,前期生长快、体重大、瘦肉多的肉用品种作为终端父本,与F1杂交母羊交配,

F2全部用作肥羔生产。从而达到产羔率较高,羔羊继承亲代体大、健壮、肉用性能好(生长快、产肉多)的目的。

3.杂交羊特性

杂交一代与小尾寒羊相比,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的特点,净肉率提高4%,但杂交一代羊皮质差,售价低;杂交二代生产性能与杂交一代相比,净肉率相同,杂交二代羊皮质有所改善,有羊尾油。实践证明,以特克塞尔与小尾寒羊杂交羊生产性能及皮板质量最好。辛集市是北方著名的皮革加工区,羊皮的质量是杂交改良的重要因素。杂交二代不能再做母本,更适合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更优于小尾寒羊和杂交一代。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羔羊早期断奶

羔羊早期断奶与当年育肥出栏是搞好舍饲养羊的两项重要措施。羔羊2月龄后,其消化道的生理功能趋于完善,若加强饲养管理,实行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提早补饲羔羊出生后l~3天要吃足初乳,增强体质;10~15天后就要训练其采食。可用嫩青干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让小羊自由采食。20天左右可用豆饼、麦麸、玉米

(2421,-4.00,-0.16%)粉等配制的精料或用商品乳猪全价料训练吃料。羔羊1~2月龄,以喂草为主,添补精料为辅。每只羔羊日喂50~100g精料,做到少喂勤添,并按要求添加食盐和骨粉。

适时断奶当羔羊满2月龄或体重达13kg时,即可将母、羔分开,一次性断奶。将母羊从圈中赶走,羔羊留在原圈舍内饲喂,以减轻应激。

2羔羊育肥

合理配料根据羔羊的生理结构特点和营养需要,合理搭配日粮,配合成适合育肥羔羊的全价饲料。育肥粗饲料以青贮玉米秸、麦糠、草面、蔓类、烘干玉米皮、果渣、酒糟为主;育肥精饲料以玉米、麸皮、豆饼、棉仔饼、小苏打、预混料为主原料组成。0~70日龄为哺乳期,以粗饲料为主;70~150日龄为育肥期,精粗结合。品种要多样化,保证可消化蛋白质18%以上。开始阶段,用优质干草、新鲜牧草和配合饲料饲喂;逐渐搭配青贮、氨化或生化饲料,精料每只羊日喂100-150g,保证充足饮水。

日操作规程每日上槽两次,上午7:00开始,干喂,首先上青贮,而后各种糟渣,最后上精料;下午2:00开始,湿喂,上料顺序同上午,自由饮水,并及时调整喂量,保证羊吃饱并保持旺盛的食欲。

科学补盐简易的补盐方法可在运动场内放置盐砖让羊自由舔食。

及时去势育肥羔羊在1~3周内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使肉质细嫩、少膻味,去势羊性情温和,便于育肥和管理。

夏天注意防暑降温。

3育肥前准备工作

在育肥开始前应对羊驱虫、剪毛、防疫,对患有疥癣的羊进行药浴。育肥饲料配制及要求与羔羊育肥基本相同,精料饲喂量可根据增重情况控制在150~200g。

饲料调制与配比

搞好粗饲料的调制,特别是饲草的多样性,提供全价营养日粮,是保证舍饲养羊成功的核心问题。圈养条件改变了羊游走觅食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在缺乏青绿饲料的冬、春季节,往往会造成羊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因此,农区舍饲养羊必须做到粗、精、青饲料的合理搭配。

1粗饲料调制

玉米秸秆青贮、作物秧藤、玉米皮、氨化麦秸、啤酒糟、酱油渣、果渣和绿豆渣等都是羊的优质饲草,粗料要确保多样性。因为作物秸秆、秧藤等含木质素多,适口性差,要进行合理处理。首先要保持其干净、无霉变,加工切短,但要防止粉碎过细。若长期饲喂过细的粗饲料易引起羊的反刍障碍,发生前胃弛缓、积食、胀气等内科疾病。试验证明,粗饲料长度在1~3cm,羊采食后能正常反刍。其次是正确使用青贮、氨化、生化技术等对作物秸秆进行处理。

2种植优质牧草

舍饲养羊要配套牧草种植,重点要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等牧草。冬春利用黑麦草,夏秋利用紫花苜蓿,保证常年有青饲料的供应。

3精料配合

根据当地饲料资源和羊只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配精料。饲料内氮硫比要达到7~8:1,钙磷比例要达到1~2:1。若饲喂尿素饲料时,必须补充元素硫,否则会造成瘤胃内氮硫比例不当,达不到育肥目的。圈舍养羊精料配比参考配方:玉米53%、麦麸10%、豆粕21%、苜蓿粉10%、贝粉3%、磷酸二氢钙1%、食盐1%、预混料1%。

黑斑蛙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黑斑蛙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1 养殖概况黑斑蛙属于两栖类蛙科动物,俗称“青蛙”、“田鸡”,属于野生青蛙的一个种类。分布广泛,在我国的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的平原和丘陵上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踪影。在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也有分布。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常食用,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延缓中老年的机体衰老,防癌抗癌,是体弱多病者的强身食品。近年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人工捕杀食用的影响,黑斑蛙的数量日趋减少,人工养殖逐渐兴起,这不仅成为保护、发展、繁衍黑斑蛙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迎合市场需求、农民创收的新项目。养殖黑斑蛙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并且见效快,利润丰厚,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 生物学特性黑斑蛙形如其名,在它的身体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背部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皮肤呈白色,光滑、没有斑纹。头形略似三角形,一张大大的嘴上,一双大而凸出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后面有圆形鼓膜。它们的前肢短,指趾端钝尖,指侧有窄的缘膜;后肢较肥硕,趾间几乎为全蹼。成年蛙体重一般为50~100克,体长70~80毫米左右。雌蛙身体明显大于雄蛙。而雄蛙

在鸣叫时,脖子两侧的外声囊膨胀成球状,这就是它与雌蛙在形体上的区别。黑斑蛙雌雄区别区别雄蛙 雌蛙个体大小较小明显大于雄蛙声囊 咽喉部皮下有两个声囊没有声囊拇指拇指有 发达的肉瘤拇指没有肉瘤 3 生活习性黑斑蛙 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常常栖息在稻田、池塘、湖泽、河滨、水沟内及水域附近的草丛中。它们一般白天休息,晚上捕食,能吞食飞蛾等大量昆虫,是有益的捕虫能手。黑斑蛙生长较快,从孵化到成蛙,需要6~7个月,经过卵期、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和成蛙期五个阶段。在我国长江流域,每年立冬前后,平均气温低于16℃时,种蛙钻入向阳坡地或水域附近的洞穴中,开始冬眠;3月中旬它们从睡梦中醒来,开始寻找配偶,一般4~7月进行繁殖,其中4~5月是产卵高峰期。卵期孵化较为短暂,一般只需4~12天,就能看到蝌蚪从卵的保护膜内钻出来,完成孵化,进入蝌蚪期。 而蝌蚪期,可以说是黑斑蛙“变形记”的重要准备时期,大约50天后,蝌蚪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步入变态期,蝌蚪将经历为期28天左右的神奇历程:首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在此过程中,尾巴逐渐变短直至消失,肺部逐渐发育完好、鳃的功能退化直至完全用肺部呼吸,此时,说明变态完成。从幼蛙期开始,通常经过90~120天生长发育,成为成蛙。黑斑蛙发育示意图 4 黑斑蛙人工养殖

现代养殖新技术考试试卷

现代养殖新技术考试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68。0分,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分群饲养时,将隔栏设置为实体得目得就是( )。 ? A。方便猪群依靠在隔栏附近躺卧 B。减少猪群之间得疾病传播 C。减少猪群在活动区域排便 D、减少相邻猪群之间得打架 用户答案:[D]得分:6、00 2、有关鸡舍风机布置表述正确得就是( )。?? A.风机得布置位置显著地影响舍内气流分布? B.小窗进风时,将风机均匀安装在纵墙上得目得就是舍内气流得均匀分布? C.鸡舍单列排布,并将风机布置在一侧端墙有利于场区环境净化 D、风机口增加卷筒,就是为了减少风机得透光性 用户答案:[B]得分:0。00 3、有关牛舍内安装扰流风机,表述错误得就是:()。 ? A.扰流风机能增加牛舍得通风换气,有利于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B.扰流风机能增加牛体周围得风速、? C.扰流风机一般安装在颈枷与卧栏上方。 D。在不影响日常作业得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扰流风机得安装高度。 用户答案:[A]得分:6、00 4。在进行畜牧场规划设计时,若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就是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则适宜放置粪污处理区得位置就是( )、? A、场区东南侧 B。场区西北侧 C、场区南侧 D。场区西南侧或东北侧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5。有关叠层笼内增加管道通风表述不正确得就是:( )。 A.确保笼内气流流动与均匀性。? B。可降低粪便中得含水率、?C.具有良好得降温效果。 D。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排放。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猪得舍饲散养生产工艺中得关键技术有:()。 ?A.暖床? B、猪厕所

养殖技术培训资料全

养殖技术培训资料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畜牧生产的发展己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养殖畜禽赚钱也成为共识,但沅江畜禽养殖与农业大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品种改良工作落后,良种覆盖率低。全市牛的目前良种覆盖率不足2%。生猪良种率不到50%.二是饲养粗放,管理水平低。特别是养牛都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很少用精饲料,出栏的牛大都是退役的老残牛,肉质粗糙,品质低下,加工价值不大,从而造成饲养效益低。三是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我市属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宜于牧草生长,饲草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秸杆达40万吨,可养牛20万头以上,而去年我市存栏牛仅3.2万头, 资源有效利用率仅为6.9%.四是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组织形式和大的龙头企业还是空白。市级生猪基地尚未建成,还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乡镇一级对畜牧发展的投入寥寥无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五是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重。受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等影响,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重,防控工作任务繁重,现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我市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处于“低、散、小”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但是我市广大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很高,怎么养,养什么,养殖中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还感到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广大养殖户掌握一定的养殖常识。由于畜禽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品种,饲料,繁

殖,饲养管理,卫生环境,市场营销,栏舍设计,疫病防治,用药等。今天重点讲三个问题,即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安全用药等, 一、关于饲养管理的问题 一,栏舍(基础)建设,要根据气温变化和生产、用途等因素来确定。建栏舍要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 经济实用, 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 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可建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栏舍。栏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好。栏舍要有一定数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牛舍一般采用半开放式为宜,猪舍一般采用开放式,三面有半墙,向阳一面敞开,牛每栋不超过100头,猪每栋不超过800头,一般占,总面积的20%~30%,建大型养殖场要请专家设计指导。 畜禽养殖相对于种植业而言,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但许多养殖场效益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就仓促上马。那么,在建场之前都要充分考虑那几方面的问题,这里提供六条建议。 1、考虑饲料资源,确定饲养规模 养牛的建场之前,一定要充分考察当地的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应就近解决饲料问题。靠长途运输、高价收购粗饲料来饲养肉牛将得不偿失。牛场的饲养规模要以饲草资源为基础,一般是10亩自然草山饲养一头牛、1亩人工草地饲养一头牛。饲草问题解决之后,还应考虑季节因素。一般应选在夏、秋季饲草生长旺盛的季长开始饲养,不宜在冬、春枯草季节进牛。

江苏省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江苏省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积极倡导健康养殖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切实推进全省畜禽健康养殖方式,促进畜禽规模养殖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意见供各地参照执行。 一、规划布局 1、养殖规模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与畜牧业的关联度,生态环境对畜禽生产的承载力,养殖场(户)资金实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以及防疫、加工、流通、市场交易等社会化服务程度,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畜禽养殖规模。生猪年出栏200头以上,肉禽年出栏1万只以上,蛋禽存栏5000只以上,肉牛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羊存栏100只以上,种兔存栏200只以上。 2、场址选择 畜禽养殖场不得建在禁养区内,距铁路、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其它畜禽场等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污染严重的厂矿1500米以上。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良好、排废排水方便,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地方建场;丘陵地区应选择阳坡,坡度﹤20°为宜。环境要求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有满足生产需要的水源和电源,交通相对便利,且处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3、场区布局

养殖场整体布局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动物防疫要求,按功能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和附属配套区。办公与生活区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设在办公与生活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附属配套区建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各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用围墙、绿化带等隔开。生产区内清洁道和污染道严格分开,人员、畜禽和物品等采取单一流向。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及防疫沟,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消毒池、车辆消毒通道等。 4、生产设施 畜禽舍建筑朝向一般采用朝南偏东或偏西15°~30°,建筑材料采用轻钢或砖混结构,做到保温隔热。畜禽舍面积依据不同畜种不同阶段需要而定。配有必需的养殖基础设施设备,畜禽舍内的调温、调湿、通风、除尘、光照、饮水、喂料、清污等设施齐全,操作方便、整洁、实用。并视条件配备玩具、音乐播放等设施,改善动物福利。 二、饲养管理 1、品种选择 应从所在地地理和气候条件、饲料资源、饲养设施条件、养殖水平、市场需求出发,选用能发挥最佳生产水平和获得最佳效益的畜禽品种。一般情况下,中小型猪场可利用地方母猪品种进行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大型猪场宜开展三元杂交生产二洋一土、洋三元商品猪。蛋禽和速生型肉禽宜选用配套系;优质肉禽以地方禽种为主,配套系为辅;奶牛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娟姗牛;肉牛选用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来作为父本的杂交后代;

2017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试卷及答案--现代养殖新技术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有关奶牛的沙床,表述错误的是:()。 A.沙床透气性好,不吸潮,不滋生细菌。 B.沙床柔软,可减少奶牛肢体损伤和关节肿痛。 C.沙床的厚度会影响奶牛躺卧的舒适性。 D.沙子混入粪便,增加了后续处理难度。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在进行畜牧场规划设计时,若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则适宜放置粪污处理区的位置是()。 A.场区东南侧 B.场区西北侧 C.场区南侧 D.场区西南侧或东北侧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有关妊娠母猪饲养工艺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A.妊娠母猪采用定位饲养可减少相互打架,提高繁殖率。 B.美国养猪生产工艺以舍饲散养为主。 C.我国规模化猪场母猪年均断奶仔猪头数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D.福利化饲养工艺能改善母猪体况,显著提高了母猪的生产性能。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有关鸡舍湿帘降温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A.在干热地区,湿帘降温系统采用“开-关”控制模式会产生温度骤降。 B.间歇式启动水泵的调控模式自动化程度很高,不需依赖人员管理。 C.通过设定目标温度可调控“开-关”模式所产生的骤降问题。 D.湿帘降温系统不适合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应用。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5.在进行畜禽场规划时,不同功能区沿主导风向的布置顺序为()。 A.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B.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C.生产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D.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污处理区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猪的舍饲散养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有:()。 A.暖床 B.猪厕所 C.福利化玩具 D.限位栏饲养 用户答案:[AB] 得分:0.00 2.代表性的蛋鸡福利化养殖系统有:()。

(完整版)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 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 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 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 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2、相对节省人动力。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3 、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还有一定程度下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并且发酵床养猪法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同时减小了猪肉的药物 残留问题。 4 、节约水和能源,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洗,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猪只的 饮用水,能省水80~90%%发;酵床产生热量,猪舍冬季无须耗煤耗电加温,节省 能源支出。 5 、据商业机构推广材料强调能节省饲料,原理是粪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 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 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6 、垫料在使用3 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的效果。 传统的养殖粪尿污染非常严重,对地面、空气、水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直至影 响着人类的健康问题,吉林省长热线也接到大量的类似污染问题,另外疾病,食品问题,养殖效益问题均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只有转变养殖思路,才能养殖致富,目前生态养殖是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养殖技术。 “生态环保发酵床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是养猪业的一大革新,是破解养猪业三大难 题的有效法宝。 1、“环保门”:猪粪废水自消化 通过采用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猪场的粪尿直接排入垫层中,经微生物 发酵分解和吸氨固氮,粪尿转化为有机肥,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味,无需冲洗猪圈;猪因粪尿氨过重和猪场冲洗猪冷热不匀,造成的呼吸道疾病也大大降低, 节省大量的设备成本,粪尿处理成本。猪场生产的有机肥的甜头,有机肥供不应求。“转变养猪方式,猪粪便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养猪场污染物无处排放的难 题,更是一举多得,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三赢,又是一项农民增收和创收 的好项目。”

罗非鱼养殖实用技术

罗非鱼养殖实用技术 罗非鱼(Tilapia)原产于非洲,是热水性鱼类,共有一百多种。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并已大量推广养殖的种类有:莫桑比克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尼罗罗非鱼以及奥利亚罗非鱼等。 第一部分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体型侧扁,体披圆鳞,侧面线分上下两段,鳍较大,背鳍有15条以上的硬棘,软条8—12条,腹鳍硬棘1条,软条5条、臀鳍硬棘3条,软条9—11条,尾鳍后缘平截式略呈弧形,不分叉,体色因种类、环境及其生殖腺发育状况而有不同,有的体表和鳍上呈现黑色斑点或条纹,在繁殖期间体色变化较大。 尼罗罗非鱼的体型较大,背较厚、口较小。体长为头长的2.9—3.1倍,为体高的2.4—2.6倍。体色呈暗棕色,背部较深,自鳃盖后方至尾柄有时有8—9条黑色条纹。背鳍和臀鳍的软条膜有许多褐色斑点,尾鳍8—10条整齐的条纹,在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基部和尾端鳞片呈微红色,背鳍上缘红边不明显。 奥利亚罗非鱼体型基本与尼罗罗非鱼相似,但两者明显的区别是尾鳍的条纹状上,尼罗罗非鱼为黑色垂直条纹,奥利亚罗非鱼为紫色不垂直而为点状的条纹。 由于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较小,已很少养殖,奥利亚罗非鱼较多的是作杂亲本使用,目前主要养殖品种是尼罗罗非鱼及通过杂交产生雄性化罗非鱼。 二、生活习性 罗非鱼要求较高的水温,适温范围是18—38℃,在26—30℃生长最快,低于15℃时行动呆滞,不摄食少动,据测定,尼罗罗非鱼的临界温度为8.61±0.15℃,而奥利亚罗非鱼为7.13±0.07℃。致死温度,尼罗罗非鱼为6.14±0.11℃,而奥利亚罗非鱼3.95±0.24℃。所以,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饲养罗非鱼,应注意适时捕捞,对它的保种越冬工作不可忽视。罗非鱼能耐低氧,溶解氧降到1.5毫克/升时仍能正常生活,1.0—1.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0.3—0.4毫克/升时窒息死亡。 三、食性 罗非鱼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游生物;成鱼的食物种类很多,各种藻类、嫩草、有机碎屑、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都是摄食对象,并能消化其它鱼类不能消化的蓝藻和绿藻,还能直接吞食各种人工饲料和部分有机肥料。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现代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2426146.html,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现代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作者:许译丹韩国鑫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18期 摘要:精细养殖是未来畜禽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可追溯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畜禽产品 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管理手段。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现代畜禽精细养殖和可追溯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阐述了RFID技术在畜禽养殖中对于促进经济效益、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对目前RFID技术在畜禽养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分析,总结了其在畜禽动物养殖中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关键词:无线射频技术;畜禽养殖;可追溯 中图分类号 S8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8-0126-03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FID Technology in Modern Livestock Xu Yidan et al.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 Abstract:Modern farm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Traceability system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manage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RFID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RFID technology in promoting animal husbandry to promot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sure food safety. Introduced th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RFID technology,and explained the main aspects of RFID application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Finally,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animal breeding are analyzed. Key words:RFID Technology;Livestock;Traceable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业的生产方式也正向着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大幅提高,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满足温饱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着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而食品健康更是高质量生活水平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和可追溯问题也成为了学

农村养猪实用技术

青丰一号青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三野村主任钱后红 青丰一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一代青菜新品种,现已广泛地推广种植。青丰一号叶片椭圆形,叶面平滑,叶色鲜浅绿,柄色白微带淡绿,束腰较好,菜头大,株高24.5厘米,开展度34.7厘米×33.9厘米,成株单株重达0.41公斤。生长速度快,耐热耐湿,抗病毒病和霜霉病,叶柄肥厚,口感细嫩,纤维少,品质好。4~11月均可播种,适宜作成株菜和小青菜栽培。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如下。 一、秋季成株菜露地栽培 1、播种育苗 秋季是青菜的主要生产季节,一般进行育苗移栽,采收成株,长江流域一般9月播种,为延长供应期,可以分期分批播种定植。苗床宜选择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保水保肥性较好,排水性好的沙质壤土。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一般每亩施入粪肥2000公斤作基肥。 播种应掌握匀播和适当稀播。密播易引起徒长,提早拔节,影响秧苗质量。秋季气温适宜,每亩苗床播种量为0.5~1.0公斤,育苗系数(大田定植面积与苗床面积比值)可达8~10。一般播种后2~3天即可出苗,苗期的水肥管理要根据土壤肥力、苗情及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并注意轻浇勤浇,保持土壤湿润,要注意苗期杂草和病虫害的

防治,尤其是蚜虫的防治工作。秋季苗期一般为15~20天左右。 2、适度密植 栽种前先深翻土地20~25厘米深,并进行充分的晒垡,定植前1周每亩施入粪肥3500公斤作基肥。青丰一号适当密植不但可以增加单产,而且品质柔嫩,一般定植行株距为30厘米×20厘米,每亩种植10000株左右。定植深度应根据气候、土质情况而定,早秋宜浅栽,以防烂心,寒露以后可栽深些,可防寒,土质疏松的可稍栽深些,而黏重土壤应该栽浅些。 3、田间管理 青丰一号根系多分布在土壤表层6~15厘米范围内,根系分布浅,对肥水要求严格,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加速生长、保证优质丰产的重要条件。定植时应在早晨或傍晚连续浇水2~4天,促进幼苗发根与活棵。定植4天后到采收前10天,每亩应用速效氮肥10~20公斤,浓度从低到高每隔7~10天左右施1次肥。一般干旱闷热天气,在早晨或傍晚配合浇水进行浇施,浓度低些;天气冷凉湿润可采用行间条施,浓度增大,施肥次数减少。 4、病虫害防治 秋季青丰一号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等。蚜虫可用10%一遍净或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可在发生初期用50%抑太保2000倍液,或2.5%菜喜1000倍液喷雾,或48%乐斯本1000天气1500倍喷液,或5%锐劲特1500倍液喷雾。青丰一号病害主要是病毒病、霜霉病等。 病毒病主要通过灭蚜来防治,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64%杀毒

农村现代畜禽养殖技术丛书

农村现代畜禽养殖技术丛书--肉鸡篇(第一章肉鸡生产) 第一节肉鸡营养素及功能 要想养好肉鸡,必须科学地配合饲料。首先要了解肉用仔鸡必需约营养成份,这些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以及肉用仔鸡各生长阶段时营养的需要量。 一、能量 肉鸡生长的体组织,维持生命活动和维持正常体温所需的能量来自饲粮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鸡摄入的能量可用于三个途径,用于活动,转变成热,以体组织的形成贮存在动物体内。日粮的能量超过动物维持正常生长活动和功能所需的部分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是都能被鸡所利用的,不消化的物质从粪中排出,粪中也含有能量,饲料的能量减去粪中的能量才是被鸡消化吸收的能量,称为消化能(DE)。因为排出的粪并非全部来自饲料。还含有消化道内肠道脱落的表皮细胞和分泌的消化液等。所以这种消化能称为表现消化能。饲料在肠道消化时也会产生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而排出体外,其中也含有能量,被吸收的养分,也有不能被利用而从尿中排出。因此,饲料的表现消化能减去甲烷能和尿能称为代谢能(ME)。一般采用的单位是兆卡/公斤或兆焦/公斤。 肉鸡采食的所有饲料,其主要都分是用于能量,代谢能与其它营养物质有一定比例要求,因而在配合鸡饲料时要注意代谢与其它营养的比例。这是饲料营养中最重要的原则,能量是其它各种营养素的载体。 二、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同时也是肉鸡产品的主要成份。饲料蛋白质被鸡采食后,首先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分解为蛋白体,进入小肠后被胰蛋白酶和小肠蛋白酶分解为多肽,最终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而被吸收。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它们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⑴必须氨基酸是指在鸡体内不能合成,合成速度慢和合成数量不够鸡生长和生产需要,必须由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 ⑵非必须氨基酸是指鸡在体内用其它氨基酸或非蛋白氮合成,不必要以饲粮中供给的氨基酸。 三、脂肪 脂肪是细胞原生质的成分。但鸡在形成体组织和修补旧组织时,可在体内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不需由饲料供给。脂肪在代谢过程中热能增耗相对较小,即以热的形式损失较小。因此,在鸡日粮内以部分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即使同等代谢能代替,也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但应注意,如果使用油脂提高了日粮能量浓度,则应注意适当提高饲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水平,以防蛋白质营养不足。 四、矿物质 矿物质是鸡体组织和细胞,特别是形成骨骼最重要的成分。钙、磷和镁是身体的结构物质。矿物质在代谢中也起重要作用。锰、锌、铜、铁、碘、钴是辅酶基。激素或某些维生素的组成成分,磷在体内几乎每个反应都不能缺少。畜禽需要的矿物质元素有13种,应该在配合饲粮时考虑,如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氯、硫,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碘。有些地区土壤中缺乏硒,要注意添加。 五、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营养作用和生理功能各异的化合物。它主要的功能是控制与调节代谢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都不能缺少它相应的维生素。鸡需要的维生素虽甚微,但变异很大。鸡饲料中需要13种维生素,其总量约占饲粮的万分之五左右。但缺少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造成生长迟缓,生产力下降,抗病力弱,甚至死亡。 1、脂溶性维生素

2016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试卷及答案--现代养殖新技术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进行畜禽场规划时,不同功能区沿主导风向的布置顺序为()。 A.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B.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C.生产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D.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污处理区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有关必要通风量和设计通风量正确关系是()。 A.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B.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C.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D.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有关牛舍内安装扰流风机,表述错误的是:()。 A.扰流风机能增加牛舍的通风换气,有利于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 B.扰流风机能增加牛体周围的风速。 C.扰流风机一般安装在颈枷和卧栏上方。 D.在不影响日常作业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扰流风机的安装高度。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4.有关散栏式牛舍通道描述正确的是:()。 A.饲喂通道要越宽越好,以提高TMR车的作业效率。

B.为了方便清粪,清粪通道上一般不设防滑槽。 C.牛群较大时,宜适当增加奶牛活动范围内各通道的宽度。 D.寒冷地区牛舍内横向通道应设置坡度以增加通道排水。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有关奶牛的沙床,表述错误的是:()。 A.沙床透气性好,不吸潮,不滋生细菌。 B.沙床柔软,可减少奶牛肢体损伤和关节肿痛。 C.沙床的厚度会影响奶牛躺卧的舒适性。 D.沙子混入粪便,增加了后续处理难度。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代表性的蛋鸡福利化养殖系统有:()。 A.富集型蛋鸡笼 B.栖架饲养体系 C.荷兰圆盘散养体系 D.叠层笼养系统 用户答案:[BC] 得分:0.00 2. 1、畜禽传染病的传播需要有哪些因素()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羊圈舍养殖实用技术

羊圈舍养殖实用技术 1.科学建设圈舍 羊场地址选择宜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远离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饲料来源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电力、交通、通讯便利;有机羊建筑以经济、实用、耐用为原则,就地取材;有机羊方向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圈舍墙体以高2.2~2.5m为宜,单坡式有机羊前墙高1.8m,后墙高2.2m;窗户宜大,通风透光,面积为舍内面积的1/15;门宽2~3m,防止羊群出入拥挤。 舍内设计-基础母羊宜采用单列式有机羊,20只一个单元,舍内面积1m2/只,哺乳母有机羊内面积2m2/只,舍外运动场面积3m2/只;种公有机羊采用单列式单只饲养;育肥羊宜采用双列式,可采用全开放式,舍内面积0.8m2/只。羊槽隔栏间距10~15cm,每只占40~50cm;饲槽上宽25cm,下宽20cm,深20cm,槽底距地面5~10cm,以适应其在地面上啃草的采食习性;水槽一般长0.8~1.5m。 有机羊外要设计供羊活动的运动场,主要是母羊和种公羊,大小可按圈舍面积的2~3倍设计,要因地制宜,可用砖沙铺地。运动场内要设置水槽、舔砖,种植树木,绿化遮荫,在树周砌80cm见方、高1.5m的围墙,防羊啃咬。 2饲养规模配套设计 生产资源配置饲养50只可繁母羊,年可出栏商品羊200只左右,圈舍及其它建筑用地约l亩,需配套2亩优质牧草补充青饲料;若设计年出栏1000只商品羊,则需存栏基础母羊250只左右,需土地资源约15亩。 有机羊利用圈舍养羊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把不同年龄、品种、性别、体况的羊分舍、分栏饲养,每个栏(饲养单元)以不超过30只左右为宜。设立专用的产房、羔有机羊、肉有机羊、母有机羊、病羊隔离舍,便于实行分类管理。 3符合防疫卫生要求 羊场、有机羊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兽医防疫要求,严格将生活区、生产区分开,粪污、病死羊的无害化处理要在总体设计中,即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高效繁殖与经济杂交模式选择 1选合适的育肥羔羊 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引进国外优质肉用品种公羊作为父本,如:萨福克、无角道塞特、特克塞尔,生产杂交一代。利用杂交一代可以育肥,也可以作为母本和大尾寒羊杂交生产杂交二代,直接用做育肥羔羊,形成杂交改良模式。 2.杂交模式选择 经过杂交试验、育肥试验和生产实践,以特克塞尔×萨福克×小尾寒羊三元杂交组合效果最好。以本地小尾寒羊做母本,第一父本选择早熟、体型大、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的种羊;生产体格大、繁殖率高和泌乳性能好的F1母本,F1公羊则直接肉用;第二父本选择羔羊出生重大,前期生长快、体重大、瘦肉多的肉用品种作为终端父本,与F1杂交母羊交配,

畜禽养殖场现代化发展规划纲要

WORD文档 畜禽养殖场现代化发展规划纲要 一、现代化养殖目标 采用自动化技术,减少人工作业,降低人力成本。 通过大数据分析,导出标准化、高效率、精细化的养殖模型,降低对经验养殖的依赖。 利用技术革新,提升异常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理能力,降低养殖风险。 改善养殖棚舍环境,保证畜禽的健康成长,提升畜禽品质,提高农产品议价能力。 响应国家号召,导入新技术,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养殖产业。 二、总体概述 综合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养殖场环境、投料喂食设备、刮粪设备、饮水设备、照明设备等综合管理,同时,后台对整体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导出最优养殖模型,实现精准、高效的养殖模型,实现现代化养殖,提升养殖企业效益。 核心目标是,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高效的养殖技术,提高出栏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文档 由上图可以看到,信息化技术最终围绕的是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中心的数 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 1、按养殖区域、养殖季节和时间、养殖规模情况,输出精准的养殖计划, 包括每一天的投料、刮粪等,由经验养殖过渡为数据养殖。 2、对养殖场的信息化建设输出统一标准,如棚舍内布设多少个传感器、布 设哪一类型的传感器,可以获得最精确可靠的数据,且产品性价比最佳。 3、提前预警疫情,通过大数据可分析某个区域某个时间段多发某种疾病, 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备药。 4、优化养殖方式、减少成本投入,实现价值最大化,如可通过现代化的方 式,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综合计算人工投入、水、电的投入。 三、短、中、长期规划纲要 1、短期:

(完整版)养鸡实用技术手册

实用技术培训资料 养鸡实用技术手册 养鸡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属“短、平、快”项目,蛋鸡的饲养周期为500天,快大肉鸡的饲养周期为42天,优质肉鸡和地方土鸡的饲养周期为90天,每只鸡的投入仅需20-30元,占用资金少,正常情况下,每只蛋鸡可创收入30-50元,肉仔鸡可创收入5-10元,土鸡可达20-60元(随养殖时间的长短而不同),效益相当可观,因此发展家禽生产具有广阔前景。当然家禽养殖也存在风险,市场价格的波动,人禽共患病的流行,烈性传染病的发生都是家禽养殖的潜在风险,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搞好市场调查,对每一个养殖户都十分重要。 一、家禽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1、家禽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短时间内能生产大量的肉、蛋产品。 2、对饲料营养要求高,饲料转化效率高,家禽的消化道短,对粗纤维的利用率很低。 3、排列群序的特点:群体内部有严格的等级秩序,采食、饮水、产蛋、栖息都有严格顺序,强者优先,所以必须提供足够的器具。 4、扒啄的特点:容易造成饲料浪费和造成啄癖,应及时进行断啄。 5、嗜颗粒的特点:家禽味觉相当不发达,不辨气味,只辨形状,喜欢采食颗粒饲料。 6、高栖的特点:登高栖息是家禽比较舒适的一种方式,可通过搭设栖架以降低密度。 7、嗜红的特点:能很快识别颜色鲜艳的器具,但也因此易造成互啄伤口的现象。 二、饲养场地的选择 1、家禽饲养场应选择环境僻静、安宁的山地,坡度不宜太大,最好是丘陵山地,土质以沙壤为佳,有清洁的水源,无污染,无兽害。 2、找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平地,搭建坐北向南鸡舍。鸡舍搭建不能过于简陋,冬天应可御寒,能保温,夏天能通风散热、挡风、不漏雨、不积水,既能保证鸡生长发育、栖息所需的空间,又便于饲养员的操作。

现代养殖新技术考试试卷

现代养殖新技术考试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68。0分,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分群饲养时,将隔栏设置为实体的目的是( ). A.方便猪群依靠在隔栏附近躺卧 B.减少猪群之间的疾病传播 C.减少猪群在活动区域排便 D.减少相邻猪群之间的打架 用户答案:[D]得分:6。00 2.有关鸡舍风机布置表述正确的是()。 A.风机的布置位置显著地影响舍内气流分布 B.小窗进风时,将风机均匀安装在纵墙上的目的是舍内气流的均匀分布 C.鸡舍单列排布,并将风机布置在一侧端墙有利于场区环境净化 D.风机口增加卷筒,是为了减少风机的透光性 用户答案:[B]得分:0.00 3.有关牛舍内安装扰流风机,表述错误的是:()。 A.扰流风机能增加牛舍的通风换气,有利于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 B.扰流风机能增加牛体周围的风速。 C.扰流风机一般安装在颈枷和卧栏上方. D.在不影响日常作业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扰流风机的安装高度。 用户答案:[A]得分:6。00 4。在进行畜牧场规划设计时,若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则适宜放置粪污处理区的位置是()。

A.场区东南侧 B.场区西北侧 C.场区南侧 D.场区西南侧或东北侧 用户答案:[C]得分:0.00 5。有关叠层笼内增加管道通风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保笼内气流流动与均匀性. B.可降低粪便中的含水率. C.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D.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排放。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猪的舍饲散养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有:( ). A.暖床 B.猪厕所 C.福利化玩具 D.限位栏饲养 用户答案:[ABC]得分:10。00 2.散栏式奶牛饲养工艺的特点包括:( ). A.为奶牛提供独立的卧床休息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 现代养殖新技术试卷

【163891】的答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有关必要通风量和设计通风量正确关系是()。 A.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B.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C.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D.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2.猪体对温度的要求不是恒定值,躺卧时躯体部位对温度的舒适要 求为()。 A.30℃ B.20℃ C.15℃ D.5℃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3.在进行畜禽场规划时,不同功能区沿主导风向的布置顺序为()。 A.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B.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C.生产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D.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污处理区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4.有关散栏式牛舍通道描述正确的是:()。 A.饲喂通道要越宽越好,以提高TMR车的作业效率。 B.为了方便清粪,清粪通道上一般不设防滑槽。 C.牛群较大时,宜适当增加奶牛活动范围内各通道的宽度。 D.寒冷地区牛舍内横向通道应设置坡度以增加通道排水。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有关猪的清粪工艺叙述正确的是()。 A.干清粪效率低,不适合现代化的猪场 B.液泡粪系统有效简化了粪污收集和输送难题,生产中应大力推广 C.粪尿分离的干清粪技术从源头控制了污染物量 D.粪尿分离技术能将所有猪粪和尿液完全分离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猪的舍饲散养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有:()。 A.暖床 B.猪厕所 C.福利化玩具 D.限位栏饲养 用户答案:[AD] 得分:0.00

畜禽养殖场现代化发展规划纲要

畜禽养殖场现代化发展 规划纲要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畜禽养殖场现代化发展规划纲要一、现代化养殖目标 采用自动化技术,减少人工作业,降低人力成本。 通过大数据分析,导出标准化、高效率、精细化的养殖模型,降低对经验养殖的依赖。 利用技术革新,提升异常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理能力,降低养殖风险。 改善养殖棚舍环境,保证畜禽的健康成长,提升畜禽品质,提高农产品议价能力。 响应国家号召,导入新技术,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养殖产业。 二、总体概述 综合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养殖场环境、投料喂食设备、刮粪设备、饮水设备、照明设备等综合管理,同时,后台对整体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导出最优养殖模型,实现精准、高效的养殖模型,实现现代化养殖,提升养殖企业效益。 核心目标是,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高效的养殖技术,提高出栏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由上图可以看到,信息化技术最终围绕的是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 1、按养殖区域、养殖季节和时间、养殖规模情况,输出精准的养殖计 划,包括每一天的投料、刮粪等,由经验养殖过渡为数据养殖。2、对养殖场的信息化建设输出统一标准,如棚舍内布设多少个传感 器、布设哪一类型的传感器,可以获得最精确可靠的数据,且产品性价比最佳。 3、提前预警疫情,通过大数据可分析某个区域某个时间段多发某种疾 病,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备药。 4、优化养殖方式、减少成本投入,实现价值最大化,如可通过现代化 的方式,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综合计算人工投入、水、电的投入。 三、短、中、长期规划纲要 1、短期: 基于当前的信息化养殖现状及投入产出状况,短期内,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基础性的环境监测问题,主要是: (1)、利用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传感器,采集棚舍相应的环境信息,如温度超出设定范围,可及时采取通风、开启湿帘等措施;如氨气浓度超标,及时刮粪,降低棚舍氨气浓度,避免畜禽因环境不适导致疫情。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篇一:现代养殖新技术 【试卷总题量:13,总分:100.00分】用户 得分:62.0分,用时811秒,通过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有关牛舍内安装扰流风机,表述错误的是:()。 A.扰流风机能增加牛舍的通风换气,有利于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 b.扰流风机能增加牛体周围的风速。 c.扰流风机一般安装在颈枷和卧栏上方。 D.在不影响日常作业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扰流风机的安装高度。用户答案:[b]得分:0.00 2.分群饲养时,将隔栏设置为实体的目的是()。 A.方便猪群依靠在隔栏附近躺卧 b.减少猪群之间的疾病传播 c.减少猪群在活动区域排便 D.减少相邻猪群之间的打架 用户答案:[D]得分:6.00 3.有关叠层笼内增加管道通风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保笼内气流流动与均匀性。

b.可降低粪便中的含水率。 c.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D.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排放。 用户答案:[c]得分:6.00 4.有关鸡舍风机布置表述正确的是()。 A.风机的布置位置显著地影响舍内气流分布 b.小窗进风时,将风机均匀安装在纵墙上的目的是舍内气流的均匀分布 c.鸡舍单列排布,并将风机布置在一侧端墙有利于场区环境净化D.风机口增加卷筒,是为了减少风机的透光性 用户答案:[A]得分:0.00 5.有关猪的清粪工艺叙述正确的是()。 A.干清粪效率低,不适合现代化的猪场 b.液泡粪系统有效简化了粪污收集和输送难题,生产中应大力推广c.粪尿分离的干清粪技术从源头控制了污染物量 D.粪尿分离技术能将所有猪粪和尿液完全分离 用户答案:[c]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为防止舍内温度波动过大,应做好的措施包括:( A.增强畜禽舍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和建筑气密性 b.加强畜禽舍的遮阳设施 c.增大风机流量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饲 养 管 理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 29卷 第3期 畜禽健康养殖就是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生产为结果;核心在于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以追求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现代养殖业生产。 1 培育畜禽优良品种 种质是动物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是基本的生产资料,选育和推广动物良种养殖,既不增加劳力、饲料和生产设备,又可获得增产,提高品质。在大力提倡科学养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良种引进、选育、自育、自繁和提纯复壮工作,选育、培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为畜牧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人工圈养条件的动物疾病预防应遵循2个原则:一是让养殖环境条件满足动物的生理生态要求;二是培育和选择适应于高密度集约式养殖条件的养殖品种。因此,必须选育和改良适应于各种养殖方式的养殖品种,使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配套。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培育开发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2 构建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了防止和杜绝致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及其毒素、寄生虫等侵入畜禽群,扑灭、控制、减少畜禽群内已存在的上述病原、传染源及其传播途径,以保障养殖的畜禽正常、健康地生长、发育、生产,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对消费者提供的是安全、优质、无毒、无病害、无激素、无药残的肉、奶、蛋、毛、皮等所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简单地说,生物安全就是一种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包括全部良好饲养方式和管理在内的预防疾病发生的良好生产管理体系。 2.1 养殖场环境控制 2.1.1 选址 畜禽养殖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远离铁路、机场、大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 m以上。离开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1 000~2 000 m。不允许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远离河流,严禁向河流排放粪尿污水。必须考虑周围环境对污染的消纳能力,适当限制饲养规模,使粪尿产出量与农田、果园负荷保持相对均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1.2 控制人员流动 人员流动频繁易引起病原体传播。可以机械性带入,也可以生物性的传播。当人员接触了患病畜禽或被病畜禽污染的设施后进入畜牧场,就可能发生机械性传播。对于既感染人,又感染畜的病原,则可能通过人员造成生物性传播。感染了这种病原的人员接触畜禽之后,就可能将病原传给畜禽。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员是畜禽疾病传播中最危险、最常见、也最难以防范的传播媒介。控制养殖场人员的活动对于防止疾病的传入和蔓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必须靠严格的制度进行有效控制。要制订严格的生物安全防疫规章制度,对所有生产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制度培训。 2.1.2.1 工作人员 进入生产区,应洗手、穿工作服和胶靴,戴工作帽,或淋浴后更换衣鞋,进入或离开每一栋舍时要养成清洗双手、踏消毒池消毒鞋靴的习惯。尽可能减少不同功能区内工作人员交叉现象。 2.1.2.2 主管技术人员 技术主管在不同生产单元区之间来往应遵循:从清洁区至污染区、从日龄小的畜群到日龄大的畜群、从健康群到发病群的顺序。 2.1.2.3 饲养员 应远离外界畜禽病原污染源,不得随意离开场区。杜绝生产车间之间随意互相串门的习惯。 2.1.2.4 谢绝外来人员进入 进入畜禽养殖场参观访问,经批准允许进入参观的人员必须走人员专用通道,在人员专用通道设立消毒室,所有进人员必须在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10~15 min后才能进入。如果要进入生产区,还必须淋浴、换衣裤才能进入。如果无法淋浴,须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衣帽。 2.1.2.5 预防人畜共患病 生产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人畜互感疾病。生产区人员全部定岗定员,休假结束返场后必须在生活区集体宿舍隔离一天方可进入生产区。 2.2 畜禽生产群 2.2.1 定期免疫接种 对畜禽群按照正确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才能使畜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既能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又能提高畜禽生产群对相应疫病的特异性抵抗力,是构建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畜禽养殖场应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及时免疫,防止免疫空白。要保证全场畜禽常年处于有效免疫期内,避免疫苗注射的盲目性。 2.2.2 实行“全进全出”制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以场、生产区、畜(禽)舍为单位,每一个单元隔离小区同群畜禽尽量做到免疫状态相同、年龄相同、来源相同、品种相同。 2.2.3 预防应激 根据畜禽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制定适宜的饲养密度,实施合理的生物安全水平。尽可能减少日常饲养管理操作中对畜禽群的应激因素,使畜禽保持健康稳定的免疫力。 2.2.4 疾病监测 加强疫病监测,定期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和免疫状态监测,排除所有潜在的危害性因素,保持畜禽恒定的免疫水平。 2.2.5 坚持自繁自养 严格畜禽引进制度坚持自繁自养是建立畜牧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引进新畜禽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疾病传入途径之一。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体内外寄生虫都会随引进动物一起进入畜牧场,特别是引进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种畜禽可造成巨大损失。 2.2.7 药物预防 除进行疫苗接种外,群体进行药物预防也是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在某些疫病流行季节之前或流行初期,应将安全有效的药物加入饲料、饮水或添加剂中,进行群体预防或治疗,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翁庆孝 (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349)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