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篇一:现代养殖新技术

【试卷总题量:13,总分:100.00分】用户

得分:62.0分,用时811秒,通过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有关牛舍内安装扰流风机,表述错误的是:()。

A.扰流风机能增加牛舍的通风换气,有利于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

b.扰流风机能增加牛体周围的风速。

c.扰流风机一般安装在颈枷和卧栏上方。

D.在不影响日常作业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扰流风机的安装高度。用户答案:[b]得分:0.00

2.分群饲养时,将隔栏设置为实体的目的是()。

A.方便猪群依靠在隔栏附近躺卧

b.减少猪群之间的疾病传播

c.减少猪群在活动区域排便

D.减少相邻猪群之间的打架

用户答案:[D]得分:6.00

3.有关叠层笼内增加管道通风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保笼内气流流动与均匀性。

b.可降低粪便中的含水率。

c.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D.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排放。

用户答案:[c]得分:6.00

4.有关鸡舍风机布置表述正确的是()。

A.风机的布置位置显著地影响舍内气流分布

b.小窗进风时,将风机均匀安装在纵墙上的目的是舍内气流的均匀分布

c.鸡舍单列排布,并将风机布置在一侧端墙有利于场区环境净化D.风机口增加卷筒,是为了减少风机的透光性

用户答案:[A]得分:0.00

5.有关猪的清粪工艺叙述正确的是()。

A.干清粪效率低,不适合现代化的猪场

b.液泡粪系统有效简化了粪污收集和输送难题,生产中应大力推广c.粪尿分离的干清粪技术从源头控制了污染物量

D.粪尿分离技术能将所有猪粪和尿液完全分离

用户答案:[c]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为防止舍内温度波动过大,应做好的措施包括:(

A.增强畜禽舍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和建筑气密性

b.加强畜禽舍的遮阳设施

c.增大风机流量

D.间歇启动水泵调控模式来控制湿帘淋湿面积

用户答案:[AbD]得分:0.00

2.

1、畜禽传染病的传播需要有哪些因素()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消毒系统

D.易感动物

用户答案:[AbD]得分:10.00

)。

3.散栏式奶牛饲养工艺的特点包括:()。

A.为奶牛提供独立的卧床休息

b.自由采食

c.分段饲养与分群管理

D.机械化饲喂与清粪方式

用户答案:[bc]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富集笼是一种福利化的饲养模式,不属于笼养技术。(Y.对

n.错

用户答案:[n]得分:8.00)

2.

与舍内平养相比,栖架散养系统充分利用鸡舍的立体空间,有效增加了饲养密度,提供了专供栖息的栖杆,满足鸡群高处栖息的行为习性。()

Y.对

n.错

用户答案:[Y]得分:8.00

3.

蛋鸡的行为是没有规则的,所以给鸡提供产蛋窝是没有用的。()Y.对

n.错

用户答案:[n]得分:8.00

4.

正常情况下奶牛在卧栏内站起来时,先站立前腿,再站立后腿。()Y.对

n.错

用户答案:[n]得分:8.00

5.

尽量减少动物与粪便的接触和及时将粪便清出舍外是健康养殖的关键。()

Y.对

n.错

用户答案:[Y]得分:8.00

1.有关畜禽场选址不正确的是()。

A.背风向阳

b.避免选择狭长区域

c.选择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D.排水良好

用户答案:[A]得分:6.00

2猪体对温度的要求不是恒定值,躺卧时躯体部位对温度的舒适要求为()。

A.30℃

b.20℃

c.15℃

D.5℃

用户答案:[A]得分:6.00

3有关必要通风量和设计通风量正确关系是()。

A.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b.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c.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量

D.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用户答案:[b]得分:6.00

2畜禽传染病的传播需要有哪些因素()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篇二:现代奶牛饲养实用技术

第一管理资源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b5446842.html,免费管理资料下载基地现代奶牛饲养实用技术

辽宁省畜牧局

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目录

前言

第一节奶牛的主要品种

1、荷斯坦牛

2、中国荷斯坦牛

第二节奶牛的饲料

1、粗饲料

2、精饲料

3、矿物质饲料

4、日粮配合

第三节奶牛的繁殖

1、母牛发情

2、配种适期

3、配种方法

4、妊娠表现及预产期推算

5、分娩与助产

第四节奶牛饲养管理

1、犊牛的饲养管理

2、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3、乳用母牛的饲养管理

4、日常管理

5、挤奶技术

6、鲜奶的初处理

第五节奶牛的疫病防治

1、结核病

2、布氏杆菌病

3、产后瘫痪

4、乳房炎

5、急性瘤胃臌气

6、酮病

7、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

8、犊牛大肠杆菌病

附件1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附件2奶牛饲养标准及饲料营养成分表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牛奶需求量不断增加,牛奶生产也越来越受重视,我国鲜奶消费逐年增加,在人口增长对耕地和粮食的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以较少的精料投入换取更多的动物蛋白,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奶牛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草食

家畜,牛奶是最优质营养源,奶业是节粮、经济、高效产业。奶牛能将饲料中能量的20%、蛋白质的30%-40%转化到奶中。此外,牛奶中含有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比较齐全,脂肪溶点低,是人们理想的动物营养源食品,牛奶起到了“人类保姆”的重要作用。

我国人民的奶类消费水平很低,1998年中国人均占有奶量仅为6.8千克/人。尽管我国奶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增长了4倍,但和发展中国家人均消奶37公斤相比相差甚远。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奶牛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发展奶牛数量的前提下,提高奶牛品质和饲养水平是发展我国奶牛业的当务之急。

本书根据现代科学奶牛饲养技术经验,侧重我省生产实际,从奶牛饲料,饲养技术、繁殖技术和疫病防制等方面作以简要阐述,仅供奶牛饲养场(户)和畜牧技术工作者参考。受编者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20XX年11月

第一节奶牛的主要品种

1、荷斯坦牛(holstein-Friesian)

又称黑白花牛。原产于荷兰最北部的西弗里斯省及北荷兰省。现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品种,在全世界均有饲养。荷斯坦牛以产奶量高、饲料转化效率高而著称。在生产中表现为耐寒不耐热。该牛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体躯呈楔型,后躯发达;乳静脉粗大而多弯曲,乳房发育良好;皮下脂肪少,被毛细短;毛色特点为界限分明的黑白花片,额

黑斑蛙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黑斑蛙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1 养殖概况黑斑蛙属于两栖类蛙科动物,俗称“青蛙”、“田鸡”,属于野生青蛙的一个种类。分布广泛,在我国的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的平原和丘陵上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踪影。在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也有分布。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常食用,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延缓中老年的机体衰老,防癌抗癌,是体弱多病者的强身食品。近年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人工捕杀食用的影响,黑斑蛙的数量日趋减少,人工养殖逐渐兴起,这不仅成为保护、发展、繁衍黑斑蛙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迎合市场需求、农民创收的新项目。养殖黑斑蛙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并且见效快,利润丰厚,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 生物学特性黑斑蛙形如其名,在它的身体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背部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皮肤呈白色,光滑、没有斑纹。头形略似三角形,一张大大的嘴上,一双大而凸出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后面有圆形鼓膜。它们的前肢短,指趾端钝尖,指侧有窄的缘膜;后肢较肥硕,趾间几乎为全蹼。成年蛙体重一般为50~100克,体长70~80毫米左右。雌蛙身体明显大于雄蛙。而雄蛙

在鸣叫时,脖子两侧的外声囊膨胀成球状,这就是它与雌蛙在形体上的区别。黑斑蛙雌雄区别区别雄蛙 雌蛙个体大小较小明显大于雄蛙声囊 咽喉部皮下有两个声囊没有声囊拇指拇指有 发达的肉瘤拇指没有肉瘤 3 生活习性黑斑蛙 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常常栖息在稻田、池塘、湖泽、河滨、水沟内及水域附近的草丛中。它们一般白天休息,晚上捕食,能吞食飞蛾等大量昆虫,是有益的捕虫能手。黑斑蛙生长较快,从孵化到成蛙,需要6~7个月,经过卵期、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和成蛙期五个阶段。在我国长江流域,每年立冬前后,平均气温低于16℃时,种蛙钻入向阳坡地或水域附近的洞穴中,开始冬眠;3月中旬它们从睡梦中醒来,开始寻找配偶,一般4~7月进行繁殖,其中4~5月是产卵高峰期。卵期孵化较为短暂,一般只需4~12天,就能看到蝌蚪从卵的保护膜内钻出来,完成孵化,进入蝌蚪期。 而蝌蚪期,可以说是黑斑蛙“变形记”的重要准备时期,大约50天后,蝌蚪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步入变态期,蝌蚪将经历为期28天左右的神奇历程:首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在此过程中,尾巴逐渐变短直至消失,肺部逐渐发育完好、鳃的功能退化直至完全用肺部呼吸,此时,说明变态完成。从幼蛙期开始,通常经过90~120天生长发育,成为成蛙。黑斑蛙发育示意图 4 黑斑蛙人工养殖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止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012/-3/435674*8*-2.-97500:2.5- 6540.8*125+;/-375:024<=4**3.-9 ())&>&(>&?发布())(>)@>)&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 前言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制定+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共同负责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0"%*&%1/-((2*&-% .-,(&0")*-#3’%+/-2(*,45,""+&%1 678!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 <==<>=@>=:实施 :主题内容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A 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A 畜禽粪便贮存A 污水处理A 固体粪 肥的处理利用A 饲料和饲养管理A 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A 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B <技术原则

咨询工程师-现在养殖新技术(继续教育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有关鸡舍风机布置表述正确的是()。 A.风机的布置位置显著地影响舍内气流分布 B.小窗进风时,将风机均匀安装在纵墙上的目的是舍内气流的均匀分布 C.鸡舍单列排布,并将风机布置在一侧端墙有利于场区环境净化 D.风机口增加卷筒,是为了减少风机的透光性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2.有关牛舍内安装扰流风机,表述错误的是:()。 A.扰流风机能增加牛舍的通风换气,有利于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 B.扰流风机能增加牛体周围的风速。 C.扰流风机一般安装在颈枷和卧栏上方。 D.在不影响日常作业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扰流风机的安装高度。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3.有关散栏式牛舍通道描述正确的是:()。 A.饲喂通道要越宽越好,以提高TMR车的作业效率。 B.为了方便清粪,清粪通道上一般不设防滑槽。 C.牛群较大时,宜适当增加奶牛活动范围内各通道的宽度。 D.寒冷地区牛舍内横向通道应设置坡度以增加通道排水。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有关鸡舍湿帘降温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A.在干热地区,湿帘降温系统采用“开-关”控制模式会产生温度骤降。 B.间歇式启动水泵的调控模式自动化程度很高,不需依赖人员管理。 C.通过设定目标温度可调控“开-关”模式所产生的骤降问题。 D.湿帘降温系统不适合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应用。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5.有关叠层笼内增加管道通风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保笼内气流流动与均匀性。 B.可降低粪便中的含水率。 C.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D.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排放。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奶牛在卧床内起卧行为的基本空间需求包括:()。 A.躯体空间 B.头部空间 C.站立空间 D.前冲空间

养殖技术培训资料全

养殖技术培训资料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畜牧生产的发展己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养殖畜禽赚钱也成为共识,但沅江畜禽养殖与农业大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品种改良工作落后,良种覆盖率低。全市牛的目前良种覆盖率不足2%。生猪良种率不到50%.二是饲养粗放,管理水平低。特别是养牛都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很少用精饲料,出栏的牛大都是退役的老残牛,肉质粗糙,品质低下,加工价值不大,从而造成饲养效益低。三是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我市属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宜于牧草生长,饲草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秸杆达40万吨,可养牛20万头以上,而去年我市存栏牛仅3.2万头, 资源有效利用率仅为6.9%.四是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组织形式和大的龙头企业还是空白。市级生猪基地尚未建成,还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乡镇一级对畜牧发展的投入寥寥无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五是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重。受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等影响,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重,防控工作任务繁重,现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我市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处于“低、散、小”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但是我市广大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很高,怎么养,养什么,养殖中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还感到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广大养殖户掌握一定的养殖常识。由于畜禽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品种,饲料,繁

殖,饲养管理,卫生环境,市场营销,栏舍设计,疫病防治,用药等。今天重点讲三个问题,即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安全用药等, 一、关于饲养管理的问题 一,栏舍(基础)建设,要根据气温变化和生产、用途等因素来确定。建栏舍要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 经济实用, 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 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可建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栏舍。栏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好。栏舍要有一定数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牛舍一般采用半开放式为宜,猪舍一般采用开放式,三面有半墙,向阳一面敞开,牛每栋不超过100头,猪每栋不超过800头,一般占,总面积的20%~30%,建大型养殖场要请专家设计指导。 畜禽养殖相对于种植业而言,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但许多养殖场效益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就仓促上马。那么,在建场之前都要充分考虑那几方面的问题,这里提供六条建议。 1、考虑饲料资源,确定饲养规模 养牛的建场之前,一定要充分考察当地的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应就近解决饲料问题。靠长途运输、高价收购粗饲料来饲养肉牛将得不偿失。牛场的饲养规模要以饲草资源为基础,一般是10亩自然草山饲养一头牛、1亩人工草地饲养一头牛。饲草问题解决之后,还应考虑季节因素。一般应选在夏、秋季饲草生长旺盛的季长开始饲养,不宜在冬、春枯草季节进牛。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禽场的设置与布局、禽舍建筑与设备、生产工艺、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牛、羊、驴、鸡、鸭、鹅场的生产管理、疫病控制及种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10 种禽档案记录 HJ/T 81-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3.1 密闭式禽舍 指禽舍四壁无窗,杜绝自然光照,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的禽舍。 3.2 开放式禽舍 也称有窗禽舍。以自然通风为主,采用自然光照和辅助人工光照。 3.3 禽场废弃物

指禽粪、污水、病死禽类尸体等。 3.4 水禽旱养 指水禽的舍内饲养,可在舍内外设置独立的运动场和封闭式水池。 3.5 全进全出 指同一禽舍或同一禽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禽,同时进场(舍)、同时出场(舍)的管理制度。 3.6 净道 指运送饲料、雏禽和人员进出的道路。 3.7 污道 指粪便、淘汰禽和病死禽出场的道路。 3.8 开放式饮水系统 指水槽式长流水系统和盆、桶等开放式饮水器具。 4 基本要求 4.1 畜禽场的设置须符合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和畜禽业整体布局的要求,符合GB/T 18407.3-2001和HJ/T 81-2001的规定。 4.2 畜禽场的设置应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4.3 持有《排污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 4.4 生产经营须持有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 4.5 畜禽场最小规模 4.5.1 鸡存栏量≥5000套。 4.5.2 鸭存栏量≥3000套。 4.5.3 鹅存栏量≥1000套。 4.5.4 引进国外品种可适当放宽。 5 设置要求 5.1 周围1000m内无其它养禽场、屠宰加工场。 5.2 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1000m以上,距离河流500m以上。 5.3 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禽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5.4 环境符合NY/T388-1999的规定。

畜禽养殖技术》试题附答案

《畜禽养殖技术》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3分) 1.商品蛋鸡的利用年限一般掌握在出壳后______________日龄,多至_________日龄。 2.种鸡配种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蛋的适宜保存温度是_________℃,保存一周的种蛋宜在_________℃。 4.种蛋保存的时间一般以_________天内最好,_____________为合适。 5、种蛋的消毒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采用立体孵化器并分批交叉入卵时,可用_______孵化,最适宜的孵化温度是 _____℃。 7、孵化的相对湿度以________为宜。出雏期间提高至__________℃。 8、机器孵化时,每昼夜翻蛋________次为宜,翻蛋角度要求达到_______°。 9、鸡的孵化方法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鸡整个孵化期要进行的三次照检时间是入孵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白壳蛋系的种源是______ A、白来航 B、洛岛红 C、白洛克 D、北京白鸡 2、褐壳蛋系的种源是______ A、蛋用型鸡 B、兼用型鸡 C、肉用型鸡 D、观赏型鸡

3、下列可做为肉用鸡父系的是______ A、白洛克 B、白考尼什鸡 C、洛岛红 D、白来航 4、下列可做为白羽肉用鸡母系的是______ A、白洛克 B、白考尼什鸡 C、洛岛红 D、白来航 5、白来航的原产地是______. A、意大利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6、肉用种鸡转入育成期限制饲养的周龄是______。 A、2 B、3 C、4 D、5 7、肉用种鸡产蛋期的投料方法是______ A、分3-4次投喂 B、早晨一次投喂 C、分2-3次投喂 8、下列不能反映家禽新陈代谢旺盛的是______ A、体温比家畜高 B、心率快 C、血液循环快 D、无汗腺 9、下列是蛋包蛋成因的是______ A、两个卵几乎同时成熟 B、饲料中缺钙 C、输卵管发生异常蠕动 10、下列属于蛋用型品种的是______ A、白洛克 B、白考尼什鸡 C、洛岛红 D、白来航 11、一般兼用型鸡的公母比例为______ A、1:10-12 B、1:8-10 C、1:12-15 D、1:15-18 12、保存种蛋一周以内的适宜温度是______ A、8-18℃ B、12-13℃ C、15-16℃ D、5-12℃ 13、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是______

江苏省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江苏省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积极倡导健康养殖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切实推进全省畜禽健康养殖方式,促进畜禽规模养殖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意见供各地参照执行。 一、规划布局 1、养殖规模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与畜牧业的关联度,生态环境对畜禽生产的承载力,养殖场(户)资金实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以及防疫、加工、流通、市场交易等社会化服务程度,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畜禽养殖规模。生猪年出栏200头以上,肉禽年出栏1万只以上,蛋禽存栏5000只以上,肉牛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羊存栏100只以上,种兔存栏200只以上。 2、场址选择 畜禽养殖场不得建在禁养区内,距铁路、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其它畜禽场等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污染严重的厂矿1500米以上。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良好、排废排水方便,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地方建场;丘陵地区应选择阳坡,坡度﹤20°为宜。环境要求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有满足生产需要的水源和电源,交通相对便利,且处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3、场区布局

养殖场整体布局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动物防疫要求,按功能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和附属配套区。办公与生活区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设在办公与生活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附属配套区建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各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用围墙、绿化带等隔开。生产区内清洁道和污染道严格分开,人员、畜禽和物品等采取单一流向。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及防疫沟,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消毒池、车辆消毒通道等。 4、生产设施 畜禽舍建筑朝向一般采用朝南偏东或偏西15°~30°,建筑材料采用轻钢或砖混结构,做到保温隔热。畜禽舍面积依据不同畜种不同阶段需要而定。配有必需的养殖基础设施设备,畜禽舍内的调温、调湿、通风、除尘、光照、饮水、喂料、清污等设施齐全,操作方便、整洁、实用。并视条件配备玩具、音乐播放等设施,改善动物福利。 二、饲养管理 1、品种选择 应从所在地地理和气候条件、饲料资源、饲养设施条件、养殖水平、市场需求出发,选用能发挥最佳生产水平和获得最佳效益的畜禽品种。一般情况下,中小型猪场可利用地方母猪品种进行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大型猪场宜开展三元杂交生产二洋一土、洋三元商品猪。蛋禽和速生型肉禽宜选用配套系;优质肉禽以地方禽种为主,配套系为辅;奶牛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娟姗牛;肉牛选用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来作为父本的杂交后代;

2017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试卷及答案--现代养殖新技术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有关奶牛的沙床,表述错误的是:()。 A.沙床透气性好,不吸潮,不滋生细菌。 B.沙床柔软,可减少奶牛肢体损伤和关节肿痛。 C.沙床的厚度会影响奶牛躺卧的舒适性。 D.沙子混入粪便,增加了后续处理难度。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在进行畜牧场规划设计时,若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则适宜放置粪污处理区的位置是()。 A.场区东南侧 B.场区西北侧 C.场区南侧 D.场区西南侧或东北侧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有关妊娠母猪饲养工艺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A.妊娠母猪采用定位饲养可减少相互打架,提高繁殖率。 B.美国养猪生产工艺以舍饲散养为主。 C.我国规模化猪场母猪年均断奶仔猪头数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D.福利化饲养工艺能改善母猪体况,显著提高了母猪的生产性能。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有关鸡舍湿帘降温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A.在干热地区,湿帘降温系统采用“开-关”控制模式会产生温度骤降。 B.间歇式启动水泵的调控模式自动化程度很高,不需依赖人员管理。 C.通过设定目标温度可调控“开-关”模式所产生的骤降问题。 D.湿帘降温系统不适合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应用。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5.在进行畜禽场规划时,不同功能区沿主导风向的布置顺序为()。 A.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B.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C.生产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D.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污处理区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猪的舍饲散养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有:()。 A.暖床 B.猪厕所 C.福利化玩具 D.限位栏饲养 用户答案:[AB] 得分:0.00 2.代表性的蛋鸡福利化养殖系统有:()。

养殖技术规范-1

1 养殖技术规范-1

前言 DB33/ 562-2005 无公害花鱼骨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562-2005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引言 花鱼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隶属于鲤科、鮈亚科,是我国要紧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 花鱼骨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初开发成功新的养殖品种;它由于具有生长较快、食性广、易养殖,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该鱼的养殖得到了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要紧名优养殖品种之一。为了规范无公害花鱼骨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花鱼骨的养殖生产技术,保证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花鱼骨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1 范畴 本部分规定了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夏花鱼种培养、冬片鱼种培养、池塘成鱼养殖、网箱养殖、饲料要求、肥料要求及鱼病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花鱼骨的池塘成鱼养殖、网箱养殖,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条件 3.1 场地选择 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源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3 水质 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3.4 底质 池塘平坦,池底污泥厚度小于15cm。 3.5 其他要求 鱼池要求见表1。鱼池要求按0.5千瓦/ 667 m2配备增氧机。 4 夏花鱼种培养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分析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禽畜产品的需求也日渐增长。在国家一系列加速禽畜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禽畜业养殖由原来的分散经营饲养、头目少的小户型养殖不断的转型为大型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城镇养殖。但在提高管理与肉品水平以及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冲洗水大量增加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该文主要综述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危害,同时重点介绍几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1 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畜禽养殖废水指由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尿液、全部粪便或残余粪便及饲料残渣、冲洗水及工人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总称,其中冲洗水占大部分[1]。畜禽废水处理难度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COD、SS、NH3-N含量高; (2)可生化性好,沉淀性能好; (3)水质水量变化大; (4)含有致病菌并有恶臭。 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禽畜粪便约45亿吨,其化学需氧量(COD)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之和。因此禽畜养殖污染已经是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而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则是其中的重点[2]。 2畜禽养殖废水的危害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以及危害也日益凸显。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的的废水往往给环境和人体带来相应的危害。 2.1 大气污染 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组成。碳水化合物可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在有氧条件下,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硝酸盐类;无氧条件下,可分解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而对于刚排泄出的畜禽粪便含有氨、硫化氢、胺等有害气体,如未能及时清除处理,其臭味将成倍增加,产生甲基硫醇、二甲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有恶臭的气体[3]。这些大气污染物不仅给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的居民带来健康上的危害,也会造成小范围的纠纷和矛盾,从而影响地区的长治久安。同时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大量氨气也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4]。 2.2 水污染

现代养殖新技术考试试卷

现代养殖新技术考试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68。0分,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分群饲养时,将隔栏设置为实体得目得就是( )。 ? A。方便猪群依靠在隔栏附近躺卧 B。减少猪群之间得疾病传播 C。减少猪群在活动区域排便 D、减少相邻猪群之间得打架 用户答案:[D]得分:6、00 2、有关鸡舍风机布置表述正确得就是( )。?? A.风机得布置位置显著地影响舍内气流分布? B.小窗进风时,将风机均匀安装在纵墙上得目得就是舍内气流得均匀分布? C.鸡舍单列排布,并将风机布置在一侧端墙有利于场区环境净化 D、风机口增加卷筒,就是为了减少风机得透光性 用户答案:[B]得分:0。00 3、有关牛舍内安装扰流风机,表述错误得就是:()。 ? A.扰流风机能增加牛舍得通风换气,有利于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B.扰流风机能增加牛体周围得风速、? C.扰流风机一般安装在颈枷与卧栏上方。 D。在不影响日常作业得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扰流风机得安装高度。 用户答案:[A]得分:6、00 4。在进行畜牧场规划设计时,若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就是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则适宜放置粪污处理区得位置就是( )、? A、场区东南侧 B。场区西北侧 C、场区南侧 D。场区西南侧或东北侧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5。有关叠层笼内增加管道通风表述不正确得就是:( )。 A.确保笼内气流流动与均匀性。? B。可降低粪便中得含水率、?C.具有良好得降温效果。 D。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排放。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猪得舍饲散养生产工艺中得关键技术有:()。 ?A.暖床? B、猪厕所

(完整版)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 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 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 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 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2、相对节省人动力。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3 、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还有一定程度下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并且发酵床养猪法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同时减小了猪肉的药物 残留问题。 4 、节约水和能源,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洗,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猪只的 饮用水,能省水80~90%%发;酵床产生热量,猪舍冬季无须耗煤耗电加温,节省 能源支出。 5 、据商业机构推广材料强调能节省饲料,原理是粪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 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 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6 、垫料在使用3 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的效果。 传统的养殖粪尿污染非常严重,对地面、空气、水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直至影 响着人类的健康问题,吉林省长热线也接到大量的类似污染问题,另外疾病,食品问题,养殖效益问题均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只有转变养殖思路,才能养殖致富,目前生态养殖是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养殖技术。 “生态环保发酵床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是养猪业的一大革新,是破解养猪业三大难 题的有效法宝。 1、“环保门”:猪粪废水自消化 通过采用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猪场的粪尿直接排入垫层中,经微生物 发酵分解和吸氨固氮,粪尿转化为有机肥,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味,无需冲洗猪圈;猪因粪尿氨过重和猪场冲洗猪冷热不匀,造成的呼吸道疾病也大大降低, 节省大量的设备成本,粪尿处理成本。猪场生产的有机肥的甜头,有机肥供不应求。“转变养猪方式,猪粪便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养猪场污染物无处排放的难 题,更是一举多得,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三赢,又是一项农民增收和创收 的好项目。”

罗非鱼养殖实用技术

罗非鱼养殖实用技术 罗非鱼(Tilapia)原产于非洲,是热水性鱼类,共有一百多种。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并已大量推广养殖的种类有:莫桑比克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尼罗罗非鱼以及奥利亚罗非鱼等。 第一部分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体型侧扁,体披圆鳞,侧面线分上下两段,鳍较大,背鳍有15条以上的硬棘,软条8—12条,腹鳍硬棘1条,软条5条、臀鳍硬棘3条,软条9—11条,尾鳍后缘平截式略呈弧形,不分叉,体色因种类、环境及其生殖腺发育状况而有不同,有的体表和鳍上呈现黑色斑点或条纹,在繁殖期间体色变化较大。 尼罗罗非鱼的体型较大,背较厚、口较小。体长为头长的2.9—3.1倍,为体高的2.4—2.6倍。体色呈暗棕色,背部较深,自鳃盖后方至尾柄有时有8—9条黑色条纹。背鳍和臀鳍的软条膜有许多褐色斑点,尾鳍8—10条整齐的条纹,在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基部和尾端鳞片呈微红色,背鳍上缘红边不明显。 奥利亚罗非鱼体型基本与尼罗罗非鱼相似,但两者明显的区别是尾鳍的条纹状上,尼罗罗非鱼为黑色垂直条纹,奥利亚罗非鱼为紫色不垂直而为点状的条纹。 由于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较小,已很少养殖,奥利亚罗非鱼较多的是作杂亲本使用,目前主要养殖品种是尼罗罗非鱼及通过杂交产生雄性化罗非鱼。 二、生活习性 罗非鱼要求较高的水温,适温范围是18—38℃,在26—30℃生长最快,低于15℃时行动呆滞,不摄食少动,据测定,尼罗罗非鱼的临界温度为8.61±0.15℃,而奥利亚罗非鱼为7.13±0.07℃。致死温度,尼罗罗非鱼为6.14±0.11℃,而奥利亚罗非鱼3.95±0.24℃。所以,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饲养罗非鱼,应注意适时捕捞,对它的保种越冬工作不可忽视。罗非鱼能耐低氧,溶解氧降到1.5毫克/升时仍能正常生活,1.0—1.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0.3—0.4毫克/升时窒息死亡。 三、食性 罗非鱼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游生物;成鱼的食物种类很多,各种藻类、嫩草、有机碎屑、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都是摄食对象,并能消化其它鱼类不能消化的蓝藻和绿藻,还能直接吞食各种人工饲料和部分有机肥料。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现代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b5446842.html,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现代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作者:许译丹韩国鑫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18期 摘要:精细养殖是未来畜禽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可追溯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畜禽产品 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管理手段。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现代畜禽精细养殖和可追溯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阐述了RFID技术在畜禽养殖中对于促进经济效益、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对目前RFID技术在畜禽养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分析,总结了其在畜禽动物养殖中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关键词:无线射频技术;畜禽养殖;可追溯 中图分类号 S8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8-0126-03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FID Technology in Modern Livestock Xu Yidan et al.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 Abstract:Modern farm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Traceability system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manage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RFID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RFID technology in promoting animal husbandry to promot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sure food safety. Introduced th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RFID technology,and explained the main aspects of RFID application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Finally,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animal breeding are analyzed. Key words:RFID Technology;Livestock;Traceable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业的生产方式也正向着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大幅提高,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满足温饱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着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而食品健康更是高质量生活水平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和可追溯问题也成为了学

养殖山羊最新技术大全

养殖山羊最新技术大全 养羊技术要点,一, 1 羊圈的建造 1.1要离村庄一定距离,交通方便,光照较充足,野生牧草生长茂密,具有充足的饮用水,坡度在45?以下,每667平方米立竹量在100根左右。同时要考虑到羊群对周围农作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1.2 羊圈的建造位置宜选在避风平坦,高燥向阳,排水方便,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用土墙或砖木及水泥瓦或石棉瓦等建造高2, 2.5m的楼台漏缝地板式羊舍,大小长度以养羊数量及发展目标而定。 一般羊舍要求门宽3m,占有面积1,1.2平方米/只,羊床离地1.5,1.8m,羊床用7,10cm宽的竹片铺钉平整,竹片间留1,1.5cm宽的间隙。舍内设怀孕母羊栏、哺乳带羔栏和肉羊栏等分类围栏,并安装草架和水料槽。舍外设有运动场,并在运动场一端搭建凉棚,设置草架和水料槽,周围用围墙或围栏围起。 2 品种选择与羊群结构 2.1 品种的选择要选择对高山陡坡环境适应性强,生长性能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一般选择多胎、母性好、早熟、四季发情、个体较大的本地山羊为母本,与优质公羊如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杂交。 2.2 羊群结构群体不宜过大,饲养规模必须从面积、草质草量以及自身的资金、管理经验等实际出发,不能盲目求大,急功近利。一般规模以100,150只/群为宜。羊群中要以繁殖母羊为主,母羊比例要达到65%,70%,其中能繁母羊占50%以上,公母比例1?20,30,公羊要定期更换,避免出现近交。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划区轮牧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载畜量,减少寄生虫病感染机会,要将放牧的依据地形地势及不同季节中牧草生长情况,利用坑沟、山岭、道路等把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放牧3,5d,然后让它休养30,40d后再重新轮回放牧利用。一般草地每667平方米可供放牧2,3只羊/d,经套种牧草的每667平方米(亩)可放牧5,7只羊/d。山羊一般不会啃吃或践踏竹笋,但在牧草萌发迟、生长慢或牧草稀疏的里,每年的惊蛰至谷雨出笋期,不宜安排放牧,以免羊吃不到草而去啃咬竹笋。 3.2 套种牧草草地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缺乏豆科牧草,而且产量较低,品质较差。因此,宜在里套种豆科牧草,以提高载畜量。一般新建植的,可套种产量高的紫花苜蓿、杂交狼尾草等,老可结合2,3年/次的秋冬季垦复机会,在竹行 1 养羊新技术点 间空隙套种较耐荫的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 3.3 科学放牧一年四季均可放牧,但在不同的季节,由于气候特征、草质草量和羊群的体况不同,要分情况、区别对待。 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因气候多变、寒冷,可采食的牧草少,且母羊大多处在怀孕或产羔哺乳期。要选择在羊舍附近、背风向阳的里,以便气候突变时能及时将羊群赶回羊舍补饲。为安全渡过关键时期,放牧要晚出早归,出牧前取好给羊群补饲的干草。无补饲条件的,每天先把羊群赶到有枯草的地方放牧,然后再放到有青草的里。 清明过后,天气逐渐转暖,牧草返青,放牧要早出晚归,逐步加大放牧距离,让羊尽量吃饱。 5,11月的夏秋季节,牧草丰茂,且开花结籽,营养价值高,是抓膘的好时机,但天气炎热,竹林蚊虻多,对放牧不利。因此,应选择在山顶或地势较高、饮水方

农村养猪实用技术

青丰一号青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三野村主任钱后红 青丰一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一代青菜新品种,现已广泛地推广种植。青丰一号叶片椭圆形,叶面平滑,叶色鲜浅绿,柄色白微带淡绿,束腰较好,菜头大,株高24.5厘米,开展度34.7厘米×33.9厘米,成株单株重达0.41公斤。生长速度快,耐热耐湿,抗病毒病和霜霉病,叶柄肥厚,口感细嫩,纤维少,品质好。4~11月均可播种,适宜作成株菜和小青菜栽培。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如下。 一、秋季成株菜露地栽培 1、播种育苗 秋季是青菜的主要生产季节,一般进行育苗移栽,采收成株,长江流域一般9月播种,为延长供应期,可以分期分批播种定植。苗床宜选择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保水保肥性较好,排水性好的沙质壤土。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一般每亩施入粪肥2000公斤作基肥。 播种应掌握匀播和适当稀播。密播易引起徒长,提早拔节,影响秧苗质量。秋季气温适宜,每亩苗床播种量为0.5~1.0公斤,育苗系数(大田定植面积与苗床面积比值)可达8~10。一般播种后2~3天即可出苗,苗期的水肥管理要根据土壤肥力、苗情及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并注意轻浇勤浇,保持土壤湿润,要注意苗期杂草和病虫害的

防治,尤其是蚜虫的防治工作。秋季苗期一般为15~20天左右。 2、适度密植 栽种前先深翻土地20~25厘米深,并进行充分的晒垡,定植前1周每亩施入粪肥3500公斤作基肥。青丰一号适当密植不但可以增加单产,而且品质柔嫩,一般定植行株距为30厘米×20厘米,每亩种植10000株左右。定植深度应根据气候、土质情况而定,早秋宜浅栽,以防烂心,寒露以后可栽深些,可防寒,土质疏松的可稍栽深些,而黏重土壤应该栽浅些。 3、田间管理 青丰一号根系多分布在土壤表层6~15厘米范围内,根系分布浅,对肥水要求严格,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加速生长、保证优质丰产的重要条件。定植时应在早晨或傍晚连续浇水2~4天,促进幼苗发根与活棵。定植4天后到采收前10天,每亩应用速效氮肥10~20公斤,浓度从低到高每隔7~10天左右施1次肥。一般干旱闷热天气,在早晨或傍晚配合浇水进行浇施,浓度低些;天气冷凉湿润可采用行间条施,浓度增大,施肥次数减少。 4、病虫害防治 秋季青丰一号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等。蚜虫可用10%一遍净或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可在发生初期用50%抑太保2000倍液,或2.5%菜喜1000倍液喷雾,或48%乐斯本1000天气1500倍喷液,或5%锐劲特1500倍液喷雾。青丰一号病害主要是病毒病、霜霉病等。 病毒病主要通过灭蚜来防治,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64%杀毒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优选稿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 术规范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04-01实施) Technical standard of preventing pollution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2001-12-19 发布 2002-04-01 实施 目录 前言 1 主题内容 2 技术原则 3 选址要求 4 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 5 畜禽粪便的贮存 6 污水的处理 7 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 8 饲料的饲养管理 9 病死畜禽试题的处理与处置 10 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的监测 11 其它 前言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制定。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共同负责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HJ/T81—2001 1. 主题内容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2. 技术原则 2.1 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根据本场区土地(包括与其他法人签约承诺消纳本场区产生粪便污水的土地)对畜禽粪便的消纳能力,确定新建畜禽养殖场的养殖规模。 2.2 对于无相应消纳土地的养殖场,必须配套建立具有相应加工(处理)能力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或处理(置)机制。 2.3 畜禽养殖场的设置应符合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3 选址要求 3.1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3.1.1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3.1.2 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3.1.3 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3.1.4 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