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的思考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的思考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的思考

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吴春燕英语学科

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的思考新课改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能够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精神等。传统的先操练词汇和句型,再理解语篇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要实现语篇的语境式整体教学。语篇教学如今已成为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权重板块。其篇幅大、词汇多、信息量大……这些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我们在追求形式新颖、花样繁多的设计的同时,还要关注活动是否高效、科学,是否能真正促进孩子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下面,我简要阐述一下我对语篇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环节

1.引人入胜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

一节课的导入环节,就好比是一部电影的开头。如果一部电影不能在一开始吸引观众,那么它就很有可能被观众抛弃。所以,导入环节要设计得精彩,要在一开始就抓住孩子们的眼球,抓住他们的心。《小学牛津英语》新教材6A Unit 3 Bus, taxi or metro?第一课时Part A教学中,一位老师在课堂开始时请学生观看自制的动画片。这段短片的元素是简笔画,内容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去旅游。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就被抓住了,看到交通工具时,不由自主地将出现的交通工具说了出来。这个环节不仅为接下来的交通工具的复习与新授作铺垫,还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导入环节的作用,在于温故而知新

为了追求精彩的导入环节,我们费尽心思想了很多新颖的点子,如看动画,猜谜语,做游戏。往往因为过度追求导入环节的炫目,而忽视了此环节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导入环节不能单纯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我们在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同时,要力图让学生在导入环节中温故而知新,为随后而来的课文教学作铺垫。如在6A Unit 5 On the farm Part A的教学中,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Free talk和Enjoy a video.

T: Hello, boys and girls. The weekend is coming.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s?

S: I …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I …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提示、纠正,让他们有用动词过去式的意识) 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did I do last weekend?

S: Yes.

T: I went to a farm. Please watch the video.

本册书第三单元It was there!中已经学到了一般过去时,以及be动词的过去式。在本课Free talk中,我由一般现在时的已知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过渡到一般过去时的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以“旧知”带“新知”,学生很容易接受,在他们回答时,给予适当提示与帮助,让学生意识到一般过去时的句子中,动词要变化。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然后利用学生对老师的活动的了解欲望,让他们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包含了文中出现的动词短语,如go to the farm,milk cows,collect eggs等等,解决了学生们离这些活动很遥远的问题,同时也自然地与课文有了紧密联系。

二、文本环节

文本教学中的活动是语篇教学的核心。我们要创设真实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顺利地理解、阅读文本。在这个环节中,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1.勿让词句的训练反客为主

语篇中肯定或多或少包含一些新的词句,这些是学生理解、阅读课文的障碍之一,但并非是语篇教学的重点。如果过多地重视词句学习,会使课堂教学成为多个词句学习的拼凑,使语篇整体教学成为空谈。一位老师在6A Unit 5 On the farm Part A的文本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a.Watch the cartoon and choose

b. Have a chant

Do, do, di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Pick, pick, picked, I picked fruits last weekend..

Do, do, di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ater, water, watered, I watered trees last weekend.

Do, do, di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Collect, collect, collected, I collected eggs last weekend.

c. Read and find

总结ed 的发音:

d. Work in pairs

A: What did you do …?

B: I …

环节a 是看动画之后,对学生课文理解的一个检测,而之后的b 、c 、d 环节

都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词汇句型课。语篇教学的重心很明显偏向了词句,从而使课文的整体教学变得支离破碎。

2. 语言输入要大于语言输出,让学生有话可说

课堂上的语言输入是学生交际、学习、思考的基本途径。我们常常羡慕有的

班上的学生创设的对话很精彩,

很有创造性,而自己班的孩子总是围绕课文转圈,其实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质量与我们自己的语言输入时密不可分的。

在《小学牛津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 一课的文本部分,一位老师设计了

这样一个小任务:

Read the text loudly and write

学生在汇报时,老师和学生有了这样的对话:T: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 I like spring best.

T: Oh, me, too. It’s warm and sunny. It’s green. The flowers and the trees

are

beautiful. I need some coats in spring.

这位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增加了“颜色”和“衣服”的话题,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使学生在后来的拓展环节有了更多的话题可说。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语言帮助和示范,让他们去发挥、去想象、去交流。

3. 适当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受益无穷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learning tips,在他们的学习中适当地递一个梯子,让他们顺着梯子独自向上爬。

以4A Unit 9 What’s the matter? Part A的文本教学环节为例,在课文跟读环节,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learning tips:

让学生带着学习方法去跟读课文,效果会更好。然后我们再拎出几个句子,对学生跟读的效果进行检测,多次的提示与指导之后,学生会在今后的朗读与交际中学会运用这些学习策略。

三、拓展环节

1. 拓展设计有别于句型操练

拓展活动应该是整个语篇教学的升华活动,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与应用。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们在拓展部分设计了Make a dialogue,为了使这种对话有别于课文中的句型操练,我们通常给它创设了情境,然后创造性地编对话,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交流中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这一目标。

2. 复述语篇不等于背诵语篇

“复述语篇”是拓展环节中常用的设计,对本课内容进行提炼、概括。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千万不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语篇,或是看书朗读语篇。背诵或朗读语篇是是对课文内容的操练、巩固,其程度要低于“拓展”。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有重点、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复述语篇,才能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我们要适当、适量地给孩子们提供关键词、图片提示等等,以辅助他们完成这项任务。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当堂课所学内容最直观、最简洁的概括,它应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但是课文教学的板书设计要有别于词汇、句型的板书设计。语篇教学的板书设计,在体现“话题”和“重点”的同时,更要侧重于给学生提供一条能将课文内容串联起来的线索。它可以是图表式,可以是框架式,也可以是推理式。不管形式如何,它的宗旨是服务于教学。

以《小学牛津英语》6B Unit 2 More exercise Part A为例,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动词词组,还有副词的比较级。我们该板书什么呢?是板书“动词词组”以便于让学生掌握并顺利朗读课文,还是板书“含有副词比较级的句型”?我在这节课上是这样板书的:

Unit 2 More exercise

Jim’s friends run

Jim’s trouble ---

Jim’s friends swim

Father’s suggestion ---

get up earlier

Ji m’s plan He’ll

这样的板书虽然不花哨,没有吸引眼球的元素,但是,我觉得它适合高年级的教学,适合这节课。其课文内容主要是围绕“Jim的烦恼---He’s not good at PE”、“他爸爸给他的建议---do more exercise”、“他的锻炼计划”这三个部分展开的。将大的框架呈现给学生,可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总之,语篇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文本环节”、“拓展环节”和“板书设计”,就好比饭桌上的三菜一汤,要开胃、量大、营养均衡。能吃饱、吃好是关键,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品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稍差一点,都会影响到一节课的整体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专题心得体会四篇(可供参考)

小学英语教学专题心得体会四篇 【篇一】 这学期,我有幸参加了陈老师组织的小学英语基于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专题培训班。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授课老师们既有高深的理论造诣,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发人深省,这次听了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1.专家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特级教师邹艳主讲《小学英语吸引力课堂构建》,她的平实,泛泛而谈的上课经验让我着实对她倍感佩服。她的讲座中大多穿插着她平时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听她的讲座能让人意识到自己课堂的很多不足,心中的很多疑问在听了她的讲座之后都能豁然开朗。海二外的虞华琼老师从整体出发,引导我们要做好基于学科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教材解读与活动设计。

2.集中培训通俗易懂,发人深省 任云亚校长《以三课建设提升英语学科教学品质》和MAX的《Insights into German School Syste m》对于儿童早期英语启蒙教学环境创设和语言融入进行科学分析,通过案例示范和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学生二语习得与文化学习的正迁移。 三天的聆听学习让我们采撷了最新理念和前沿资讯,领略了优质课堂,宝贵的知识财富将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提供极大的帮助。教然后知困,我们只有且学且行,勤于反思,善于积累,方能在实践中出真知,方能厚积薄发。 24学时教师培训是我们教师素质成长的一个契机,感受浓厚的英语气息,切磋精湛的教学技巧,分享真实的教学心得,成为所有学员心头最美好的回忆。我觉得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指导,离不开自身的实践反思。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付之于教学实践,将这首乐谱中最美的旋律奏响在每节课堂中。 【篇二】 我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英语基于 不用课型的教学设计专题培训班后感触颇深。在培训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的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的教学 摘要:本文从传统的英语课教学程序出发,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并 根据英语课的特点,从预习、课堂实践和课后语篇重建三方面探讨了语篇教学的 具体实施及开篇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及意义。 关键词:语篇教学:语篇重建语篇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 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的 特点。语篇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从宏观出发,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而不是 把课文肢解成许许多多的短语和句子,并对这些短语和句子加以分析研究。本文 试以从传统的英语课的教学模式出发,探讨语篇教学的实践和意义。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课短文教学程序基本是先让学生熟悉生词, 再挑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词语深入讲解,并举出许多例句来作精细的比较,辨 析各种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然后围绕这些所谓的语言点做大量的练习加以 巩固,并要求学生运用其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进行阅读、翻译等项目训练,这就是 我们常说的“精讲多练”模式。 然而近年来,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受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挑战; 在实践上则随着改革开发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其局限性越来越 明显。 首先,精讲多练模式强调讲解要精细、透彻,因而不得不有赖于母语。在母 语环境下教授英语,学生获得目的语输入的机会很少。其次,教师垄断了大部分 课堂的发言权。课堂上教师讲得,但学生学得被动,很少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而 获得全面运用英语的机会。第三,外语教学心理学表明,外语教学过程中单纯强 调掌握语言知识和单纯强调重复操练以培养外语熟练程度都是不适当的。拥有了 语言能力(指听说读写)并不等于具备了交际能力。换句话说,语言能力并不能 保证在实际交际中恰当灵活地使用语言。最后,精讲多练往往侧重语言形式而忽 视其内容。因为强调语言点和句法结构,只培养了学生在词、句水平上的一种抽 象语言能力,忽视了作为语言的载体,语篇体现在其深层结构上的连贯性。 实际上,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习者能运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得 信息。而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完成的。这种语言的使 用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和认知方面的知识。以词 句为中心的教学只能够完成语言方面的知识传授,而在其它方面知识的传授则被 忽视了。因此外语教学应以词句教学为依托来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 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语篇教学的实施语篇教学是一种整体教学,它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 子机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它是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人手,结合语言的 运用环境来理解来掌握语篇。语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形式,更要注重语言功能。在目前的英语教材中,所选语篇均为书面文章一类的,语篇教学主张在理解语言 形式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并结合文章的 语言,传授目的语言,传授目的语有关的社会知识和社会习俗。在语篇教学中, 强调突出综合英语课的特点;系统地传授知识,综合得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群体思维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较 多的实践机会,可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语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既传授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值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如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诸如此类的复杂问题是现今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共同探讨的。 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目前为止,根据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A板块是语言的功能,是语篇的整体呈现,B、C板块是词汇、句型,是语言的结构。功能在结构之前,语篇在词汇、句型之前。我们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由语言结构C,D 板块入手,将C,D板块的重点句型结合B部分生词呈现在一个情景中,从“点”的角度进行呈现和讲解,重点难点逐个突破后再对语言功能(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进行教学整合和剖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由简单到复杂,目的性明确,对于各项语法内容和知识结构,学生掌握扎实。但这种方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学生只会机械的模仿句子,不会完整的表达语篇;换言之,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从结构到功能的,而教材编排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从话题功能到结构意图。所以需要我们从A板块语篇直接切入教学,让学生整体感知话题情境,再突出C,D部分的重点句型教学,并根据书本提供的不同情境,用A部分情景会话语篇中自然习得的语言进行滚动,形成新的小短文,从而强调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教育性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案例

教育性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案例 Asking the way 一.案例背景 教学时间:2010年6月2日 教学内容:上海版牛津教材5B Module2 Unit 1 Asking the way 教学片断:句型“E xcuse me , how can I get to___________。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______? Let me show you the way. (Go straight)________ is on your left/right.”教学(while-task) 执教教师:宋欢婕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 教学对象:上海市上外附小五(3)班学生,借班上课。 教材内容:上海版牛津教材的第2单元的第一课的主题是Animals in the zoo,基于教材提供的这一主题,结合本课“Look and learn”“Look and read””Ask and Answer”,3个模块的内容,本节课重构了以“Asking the way”为话题而展开 的以让学生一起和kitty一家从宾馆来到世博会,选择了何种路线去参观世博馆 的教学内容。 课例分析:松江区实验小学章健 二.案例片断: 片断目标:语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E xcuse me , how can I get to___________。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______? Let me show you the way. (Go straight)________ is on your left/right.” 语言文化和技能:语言感受与表达中,鼓励学生争做世博小志愿者,能够大 胆的为外国宾客指路,体验到作为世博会小小东道主的小主人翁精神,激发 学生热爱世博,热爱上海的情感,更爱我们的美丽家乡。 语段1: Hello! My name is Kitty. I come from England. My family and I are going to Shanghai for the Expo. We are going to stay in Park Hotel for 3 days。 T:Her name is kitty. She just arrived at the airport with her happy family. 屏幕呈现画面与文字 学生边听边思考教师提出的3个问题。 教师转述问题,学生回答。屏幕上同时出现问题的答案,用红线在文本中划出。 引出新授句型Excuse me , how

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说明

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几年前开始,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讨论非常多的话题。小学三、四年级可以看做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准备阶段,多涉及词和句的认读阶段;到了五、六年级,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显性的阅读语篇,怎样施教阅读课也开始为教师所关注。而现大多数教师比较普遍的授课思路是:把阅读语篇看作教学口语或听力的素材,教师逐词逐句地解释和分析;反复放录音,直到学生能正确发音、熟练朗读并能完成课本上的阅读检测任务。针对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下面对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发表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对语篇教学的认识有一个初步的定位,教材的设计意图巩固拓展本单元的语法,不涉及新的语法知识。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PEP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1 PartB部分的Read and write。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就是巩固拓展本单元的重点语法‘比较级’。 阅读课的教学步骤 一般来讲,阅读理解要经历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过程。前者针对词句的理解,后者则更多地运用了背景知识及推论等阅读技能。因此,对语言能力低的读者而言,阅读与其说是一个阅读问题,到不如说是一个语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中,可按照“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三步教学

模式,即阅读前通过浏览预测语篇内容,而后从略读到精读多次阅读,不断确认或修订预测,直到理解所读语篇。其中阅读中和阅读后两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柔和在一起,呈现出“阅读---检测---再阅读---再检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安排适当形式和难度的活动,即阅读前判断学生对语篇语言(词汇、语法)的理解情况,利用导读活动激活其原有的知识储备,解决其最主要的语言困难;阅读中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引导学生使用基本的阅读技巧,如运用背景知识,尝试联想、推论等;阅读后检测部分着眼于巩固、拓展相关语言知识,并促进与其他语言技能的融合。 一.阅读前的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这一部分可被视为新课的“导入”(introduction)。在这一部分,应充分鼓励学生利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首先构建全文的语义图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然后,再在教师的帮助下,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单词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等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同时,应使用提问策略调动学生,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问答和讨论旨在激活学生永久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心得体会.doc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心得体会 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九年制学校 2013年5月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心得体会 参与《小学英语语篇》课题,我感受到,作为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同时,我也从这中获得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用的。 我把这些知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故事教学、语篇教学、生词处理、把握提问时机的策略以及小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 首先是故事教学,在资料中介绍了很多关于故事教学的内容。我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故事教学模式: 1、故事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学生兴趣准备、背景知识准备、语言准备。 2、故事中的教学阶段:谈论故事、理解故事、初步朗读故事。 3、故事后的学习活动:综合、运用、发展。 二、故事理解过程的设计: 整体感知——部分理解,层层深入——整体产出;点面结合,将故事按情节分段处理;对故事情节较多的课文进行逐图处理。 三、故事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 2、能提供与情境紧密相连、意义相对完整的语言输入。 3、能有效突出语言的表意功能。

四、故事教学的基本步骤和相应的活动设计: 1、阅读前活动设计 (1)介绍故事背景或预测故事内容。 (2)适时、适度地介绍教学新的语言点。 2、阅读中活动设计 (1)速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验证阅读前的猜测。 (2)逐段阅读,获取细节信息,了解故事进程及线索。 (3)复读全文,再次从整体上理解故事内容,巩固学习效果。 3、阅读后活动设计 (1)表演、复述和改编故事。 (2)个性化学习活动。 五、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故事教学: 1、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1)挖掘故事中的矛盾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帮助学生构建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借助图片或简笔画,激发学生复述故事的兴趣。 (4)通过猜想续编故事,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2、挖掘故事之间的联系,以旧代新 (1)挖掘词汇之间的联系。 (2)挖掘故事内容之间的联系。 3、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故事主人公的情感 (1)通过实物让学生演绎故事,体验情感。

小学英语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英语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

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二、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

1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2)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小学高年级《牛津小学英语》课本A部分的语篇较长,知识点较多,语篇中涉及到许多新单词、新句型以及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英语教师还停留在单词和句型的教学,认为学生对单词、句型的掌握比较实在,对语法的掌握也会比较扎实。殊不知,这样的教学限制了学生思维,抹杀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激情,忽略了语言存在的环境。下面结合5B Unit 2 《A telephone call》的教学,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效果谈谈个人想法。 一、加强课前预习,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篇逐步增加了长度,涉及到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等内容越来越丰富。所以,语篇教学所富有的内涵比一般单词句型课、语法课等课型要复杂的多、要求也高。所以,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直接进行语篇教学,学习能力较一般的学生就无法适应这种教学,就会增加他们的学习难度和心理负担,更容易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前学习辅导,使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语篇学习。可以这样做: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听磁带的方法来读一读、猜一猜课文的大体意思;还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使得学生对要学的知识先做到心里有数,对自己不懂的地方有较深刻的印象。如:上课之前教师先设置了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听磁带预习课文。 二、创设学习氛围,初步感知课文 在教学时,通过Free talk、sing a song等热身活动,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氛围。在课前预习中,学生通过听磁带,看插图,已经能够看懂课文的大体意思。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大体意思后,力求让学生在体验、参与中感知语言和实践语言。接着,通过听磁带或听老师读课文整体呈现Part A,学生已经能够知道哪些是新单词、哪些是新句型。对于初步感知和整体呈现课文后,传统的词句教学已经完成了它的教学任务,但没有达到任务型教学的要求:实践语言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这节课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不但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重点,而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打好基础,因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地就是会运用英语。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高效教学例谈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高效教学例谈 发表时间:2011-12-28T14:04:27.093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11月下期供稿作者:叶英姿 [导读] 语篇包含了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 叶英姿 (浙江省温岭市方城小学,浙江温岭 317500)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032-02 摘要:语篇是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的重要素材之一,它包含了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相关信息。本文选取精彩的教学案例展示阅读前通过活动直奔主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阅读中通过活动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课堂教学高效达成;阅读后通过活动及时巩固知识,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语篇是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的重要素材之一,它包含了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语言知识和技能、阅读兴趣、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以充分的发展。 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语篇长度逐渐增长,内容趋于丰富,所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知识更为复杂。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依托教材开展有效的语篇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将结合五、六年级的部分精彩的语篇教学案例,探讨对提高高段语篇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 一、阅读前,简洁言语领入门 读前活动是指语篇教学前的准备活动,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步骤,更是顺利引入语篇学习的重要铺垫。教师简洁明了的读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文本和以往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扫清语言障碍,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语篇的状态。 1.让学生自主提问 直奔主题的阅读前活动要求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教师要事学生对所学内容自主提问,从而引向主动学习。 [教学片段1] 在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某教师在执教一篇描述Helen Keller生平的文章时,授课教师作了一下设计:直截了当的在PPT上呈现一张Helen Keller 的图片。 T: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er? 之后,学生纷纷对这幅肖像提出心里的疑问。 S1: Who’s she? S2: Where is she from? S3: What’s her job? … 于是授课教师在图片下一一写下学生的提问。 Q1: Who’s she? Q2: When was she born? Q3: Where’s she from? Q4: What’s her job? 接着,学生因为心中的疑问,而去主动通过语篇来了解这个人物,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也就是授课教师通过直接呈现图片,开门见山的问学生对这幅肖像有什么疑问。这样让学生自主提问,正式激发学生了解这个人物的欲望。而且学生的提问涉及到的人物生平,又恰恰是语篇的主要内容,所以,看似直奔主题的读前活动,简单明了,收效却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2.让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前,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自主提问,更能据问题自主探究,寻找答案。等待解答的问题,它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寻求谜底的想法,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与探寻答案。 [教学片段2] 某教师在执教话题为“transportation”的一篇名为《A rainy day》的文章时,教师在上课伊始,抛出了3个问题。 Q1: Which city do I come from? Q2: Which school do I come from? Q3: How do I usually go to school? 接着向学生看自己的Photo Album。学生由于对之前的问题并不了解,因此,非常关注Photo Album 中透露的信息。通过Photo Album中的信息,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填出如下教师的信息表。

小学英语“主题式”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英语“主题式”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金坛市城西小学李星娟 [内容概要]语篇是学生学好英语的权重内容。针对小学英语语篇学生的现 状和误区,教师应紧扣语篇主题,找准主线和最佳切入点,形成有效、可行的语篇教学策略。 [关键字]语篇教学语篇信息语篇脉络语篇拓展 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权重板块,语篇教学是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的热门话题。语篇在篇幅上的逐步加长、语言项目的逐步复杂以及中英文化等因素的介入不断丰富着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给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困惑、新的挑战。面对如此挑战,笔者进行了举步维艰的探索。 一、语篇教学的分析 1.什么是语篇? 语篇(discourse)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也是一个语义单位,可以以口头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书面出现。著名语言学家金蒂认为:语篇是指由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构成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可以是一则小故事、一篇小短文或一首小歌谣,这些语言材料有一定的语境,富有趣味性,通常是围绕某个语言点而编写的,且满足7个条件,即衔接、连贯、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篇际性。 2.什么是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是针对传统的注重词、句、语法点的教学方式而提出的,它倡导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从篇章的角度和整体把握所学语言材料。语篇教学应从整体出发,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路径,即从篇章到句子,再到词汇、语法点等语言知识点,最后落实到对所学语篇的整体理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让孩子们先入林,后见树,再赏林。 3.语篇教学的误区扫描: a.语篇教学的目标和核心不明确。 b.重视词句讲解,忽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c.缺乏教与学的师生互动过程。 d.过分强调工具性,语言人文性被控制。 e.任务活动的有效性和拓展性不够。 二、我的“主题式”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 1.运用软性作业梳理语篇信息 A板块是完整的有情境性的语篇,本身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软性作业能让学生体验语篇的完整意义,并获取“有意义的内容”。所谓软性作业,即在教学新的语篇前,布置学生自主进行语篇分析,对语篇有全面、整体的认识,例如:谁?什么关系?什么话题?说了什么?在哪里?什么场合(语境)?让学生自己设计语篇表达方式,简单讲述语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这种软性作业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对语篇的投入程度和求异思维。 [教学案例一]我在教学6A 《on the farm》PartA时,首先出示2幅挂图和教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修订版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心得 体会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心得体会 阅读完这份有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资料,我感受到,作为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同时,我也从这份资料中获得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用的。 我把这些知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故事教学、语篇教学、生词处理、把握提问时机的策略以及小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 首先是故事教学,在资料中介绍了很多关于故事教学的内容。我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故事教学模式: 1、故事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学生兴趣准备、背景知识准备、语言准备。 2、故事中的教学阶段:谈论故事、理解故事、初步朗读故事。 3、故事后的学习活动:综合、运用、发展。 二、故事理解过程的设计: 整体感知——部分理解,层层深入——整体产出;点面结合,将故事按情节分段处理;对故事情节较多的课文进行逐图处理。 三、故事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 2、能提供与情境紧密相连、意义相对完整的语言输入。

3、能有效突出语言的表意功能。 四、故事教学的基本步骤和相应的活动设计: (1)阅读前活动设计 (1)介绍故事背景或预测故事内容。 (2)适时、适度地介绍教学新的语言点。 (2)阅读中活动设计 (1)速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验证阅读前的猜测。 (2)逐段阅读,获取细节信息,了解故事进程及线索。 (3)复读全文,再次从整体上理解故事内容,巩固学习效果。(3)阅读后活动设计 (1)表演、复述和改编故事。 (2)个性化学习活动。 五、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故事教学: 1、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1)挖掘故事中的矛盾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帮助学生构建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

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二、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教案资料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 学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李艳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 当前,不少小学生能说几句英语,但总是错误百出;能背诵一些课文,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现象与学生脱离语境学习语言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在一定的语篇中学习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可以是一则小故事、一篇小短文或一首小歌谣。这些语篇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定的情境,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通常是围绕某个语言点而编写的。 一、语篇教学的必要性 从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来看,语篇教学的目标并不单一,它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不同纬度的小目标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复合体”。按课程标准的说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目标至少包括这样一些更小的目标:知识学习层面,技能训练层面、策略培养层面、智能开发层面,情感熏陶层面和文化意识层面,也就是说,希望通过英语语篇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多元文化,享受阅读过程,养成阅读习惯,开启人生智慧并发展独立人格。 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一级、二级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针对小学

英语语言技能的“读”,二级目标提出了“六能”,其中要求学生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和小短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短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学习策略的二级目标中提出了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等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道,必在于读书。”让孩子学会并享受阅读实际上就是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大量信息,更能发展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独立人格。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比如美国教育部1983年发布的《成为阅读大国》报告,核心内容就是强调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 二、语篇教学的意义 (1) 巩固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复习了以前所学的语言知识,有机会将学到 的知识 技能恰当地运用于语篇之中,有效防止了因学到的知识得不到实际应用而忘记的情况,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例如,教材中的生词在创编的语篇中复现,可以激活学生的短时记忆;同一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的词义,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对句型结构、习惯用法的认识更为清晰,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也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基本方法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但到了五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阅读就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我们古人也早就总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有益经验,可见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了。那么在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教给小学生阅读方法,选择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小学生推荐,使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下面我谈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简单易行的语篇教学法。 首先我先说说语篇教学的一些基本的教学步骤: 1、出示与语篇相应的图片或PPT,用简单的谈论或提出疑问的方式引入新课,然后看图片或PPT或打开书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打开书,学生自己试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单词标记出来,教师事先在黑板或PPT上把生词安排好。 3、教学新词,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自然拼音”的方法,并且用肢体动作、新词造句、语言描述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在课文中逐个找到这些新单词,朗读并理解包含这些新词的句子。 5、找出课文中的代表语法现象的重点单词或词组,并以不同的符号做标注,教师把包含这些关键词的一些句子或短语板书在黑板上或PPT上,带领学生朗读和理解这些句子。 6、根据跟录音逐句朗读课文,并进行语音语调的指导。在朗读之前可以先向学生出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和梯度,让学生带着思考朗读课文。 7、课文和插图内容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问要注意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注意学生的参与面,同一问题可以提问多人次。问答讨论形式既可以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生生之间进行。 8、开展任务型操练活动。在这个环节,交代操练要求或做出示范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操练,学生可以加进自己的创意,完成与所教的语篇相应的练习 并把在任务型操练中练习的内容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口语操练时隐藏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还可以设计布置一些仿写句子、短文的回家作业。 在教学中,我常使用以上的步骤进行语篇教学,也就是使用“找、读、说、写”的方法开展语篇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的把握教材重点;可以把复杂的课文内容条理化、简单化。以《牛津小学英语5A》教材第八单元PartE为例,我带领学生“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很轻松的在一节课内完成学习任务。课文是这样的: We have a lot of toys. I have a bear. It has long ears. My brother has a panda. It’s fat. My sister has an elephant. It has big ears. Tom has a big m. It’s thin. Tom’s sister has a doll. It can dance. Tom’s brothers have six dogs. They can jump and run. We all like our toys. 这篇课文涉及到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的两种形式:have和has 的正确运用,而且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新授部分,对学生来说一个较难的语法之一。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混淆或不会运用。并且要把课文读得流利、语音正确,需要多次练习,可是反复地进行全文朗读,学生容易疲倦,容易产生应付心理和畏难心理。于是,我对课文做了如下处理:首先,让学生用横线划出动词have和has,接着圈出相应的该动作的主语,然后朗读包含这些单词的句子。我板书:(We, I, Mybrothers)have….(It, My brother, My sister,It,Tom,Tom’s sister)has…. 让学生讨论该动作的人称并归类,然后帮学生总结什么叫做第三人称单数及第三人称单数相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反思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给学生展现一个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语篇教学一直是小学高年段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它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语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强调不仅重视语篇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学习,我对语篇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利用教材呈现的每一篇语言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浅薄的认识。 一、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篇教学的单一性 课堂上,一些教师把重点词句的讲解完就简单的把课文读读,结束教学,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致学生不能把词,句和语篇进一步融会贯通。如,《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7中的新句型“which floor do you live on? On the fourth floor.”是课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有的教师却在教学课文部分时让学生反复操练基数与序数之间的差别,占去很多时间,以致后面的整个语篇教学,时间紧张,只能草草了事。 2、情境创设的局限性 在创设情境时,只是小范围的就词讲词,而忽略了课文的整体情境性。如,《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6课文教学关feelings这类相关情感这类单词时“tired,sad,angry”有些教师就利用这几个小范围的词就词讲词,忽略了课文中的整体情境性。闽教版所学英语的内容往往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利于学生在比较接近于实际的情景中进行听说训练。以前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像词汇、句型课一样,急于去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心得体会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心 得体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是为了用于交流,我想这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我认为小学英语教育应抓住学生爱说爱闹、敢想敢说、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打破传统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的哑巴英语教学。作为一对一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能准确把握考试方向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秉承"因材施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尽大限度的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以下就谈谈我自己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心得。 英语教学大致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部分。对于课堂教学我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要避免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兴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来热身。首先我会教学生唱一些国内外广泛流行、旋律优美、容易上口且学生喜欢的歌曲。对于我们教材上的歌曲,我们都进行了学唱。在课堂中,歌曲也是不可缺少的“调和剂”和“兴奋剂”。每当学生感到疲劳注意力集中时,我就会用歌曲拉回他们的注意力。 二.要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你还要学生对你感兴趣。那你就要培养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他各方面给予关注。对学生关心,也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信心。老师更要多表扬和鼓励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的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 要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要善于选 用身边的物品,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中我会尽可能的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来谈论身边的事物。 四.不断重复,反复记忆。小学生英语学习有个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做为老师,就应不断重复已经学过的内容,巩固他们所学的东西。对于学习困难的

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分析与建议.doc

一 ,什么是语篇? 语篇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 ,是一次交际过程中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 成的语言整体 .它可以是对话 ,也可以是独白 .体现在 pep 教材中 ,五年级的 readandwrite,六年级的 let ’ sread,都是较为典型的语篇教材. 二 ,那么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地位如何呢? 我们拿 pep 教材来分析 ,每个单元大致有词汇教学部分即let ’slearn,句型及对 话教学部分即 let ’stalk,语篇教学部分即readandwrite 或 let ’sread很多.老师非常重 视词汇和对话教学 ,而对语篇教学部分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每上到这一部分就一带 而过 ,或者干脆上成练习课 .以建筑物做比 ,词汇好比砖瓦材料 ,句型好比是砖瓦粗垒的 墙 ,而语篇所呈现的才是整座建筑物的全貌 .所以扎扎实实进行语篇教学 , 对于学生在 小学阶段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首先 ,语篇教学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基础 .通过对每篇课文的分析 ,学生形 成对英文的理解能力 ,从逐句译成母语的方式过渡到直接用英文去理解 .有了这个基 础 ,以后升入中学 ,才能从容面对初高中的大篇幅文本材料 ,将来甚至可以直接阅读英 文原文刊物 .其次 ,通过语篇学习 ,学生才能逐步形成并提高个人的英文写作水平 .从 五年级的 readandwrite 开始 ,就可以将对话部分的句型从口头操练落实到写上 ,六年 级的 let ’sread更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如填充对话 ,列提纲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进行 写作 . 最后 ,语篇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过程 .小小一篇短文 ,涵盖 词汇 ,句型 ,语法等多方面知识 ,更可以通过它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风俗文 化等多方面知识 .综上所述 ,小学英语从基础上来说可比喻为金字塔 ,它处于塔的顶端 , 教师想要驾驭好它 ,必须深钻教材 ,深入思考 .因为它的重要性 ,我们别无选 择,必须做好这部分的教学工作 . 三,如何进行语篇教学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1.做好课程开始前的引入工作.以旧知导入新课文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