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护理学

灾难护理学
灾难护理学

《灾害护理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专业使用)

辽宁医学院·教务处

二○○七年六月

《灾害护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护理

总学时:38 其中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灾害护理学》是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造成的灾难性损害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助护理、疾病防治和身心康复的一门科学。该课程是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灾害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历程,了解各类灾害救助的组织及特点;掌握灾害常见疾病的急救与护理技术;掌握灾后医疗救助者及幸存者的心理疾病治疗与康复技术;掌握灾后常见环境灾害与防护及人群卫生防疫。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前继课程是:医学基础课、护理基础学、护理心理学。因此,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处理好本门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防止疏漏,避免内容重复交叉,又要保证其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灾害护理学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牢固掌握灾害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了解与灾害护理学有关的发展前沿。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灾害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灾害救援实践中的问题。

四、学时分配(理论)

五、课程考核(理论)

本课程是考试课,闭卷考试。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科书

[1] 李红玉主编的《灾害护理学》

(二)参考书

[1]郑静晨主编《灾害救援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8年

[2]肖振忠主编《突发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

[3]刘燕华主编《灾害心理救助》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

七、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章总论(灾害护理教育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学内容】

灾害概念,灾害医学的发展历程;构建灾害护理教育及课程体系;各类灾害救助的组织及特点;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灾害护理学的概念,了解灾害护理的分类,主要任务。了解构建灾害护理教育体系的背景,掌握灾害救助的特点。了解灾害医学及其灾害医学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灾害护理学的概念,灾害救助的特点,如何构建灾害护理教育课程体系。

难点:如何构建灾害护理教育课程体系。

第二章灾害条件下的紧急救治与康复

【教学内容】

灾害条件下疾病救治的总论;灾害条件下常见内科疾病的救治;灾害条件下常见外科疾病的救治;灾害条件下常见专科疾病的救治。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灾害条件下疾病救治的现场体检、检伤分类及院前急救的总论;掌握灾害条件下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及院前处理;熟悉灾害条件下常见疾病的病因;了解灾害条件下常见疾病

的概述。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灾害常见疾病的急救与护理技术;

难点:灾害常见疾病的院前急救。

第三章灾后心理干预与保健

【教学内容】

灾害对心理的影响及其临床表现,灾害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灾害心理干预的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灾害事件及其对心理的影响。了解灾害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掌握灾

害心理干预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灾害后常见心理疾病的临床症状。

难点:灾害事件对心理的影响,灾害心理干预的方法。

第四章灾后防疫与公共卫生

【教学内容】

公共卫生的概念、职能和任务、灾害的分类及成因;生态、水、大气及土壤等环境的防护;虫媒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的卫生防护。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公共卫生的职能和任务、灾后各种环境防护的原则及防止灾后大疫的关键;熟悉公共卫生的概念、灾后各种环境防护的策略及人群卫生防护的措施;了解灾害的分类及成因、灾害对各种环境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公共卫生的职能、任务及防止灾后大疫的关键;

难点:灾后各种环境防护的原则。

八、实验教学

(二)成绩考核

课堂表现 20%

技能操作 80%

(三)实验指导用书

教科书

[1] 李红玉主编的《灾害护理学》

参考书

[1]郑静晨主编《灾害救援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8年

[2]肖振忠主编《突发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

[3]刘燕华主编《灾害心理救助》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

(四)实验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灾害护理实验课使学生在面对紧急危重病人抢救时能做出正确判断,能够正确运用灾害紧急护理技术,尤其是要掌握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判断与急救,外伤患者的急救止血、包扎、搬运与转运等紧急救援技术。其次,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问题,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掌握心理干预技能,规范实施心理护理。再次,通过实验课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灾后防大疫的措施,如检水检毒等,及时有效的预防灾后传染病的发生。

2、教学要求

①实验课前做好预习。

②上课态度认真,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

③教师认真讲解授课内容,并在下课时给予总结。

(五)实验内容

实验一心脑肺复苏

实验目的:

1、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做出早期诊断。

2、能正确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复苏。

3、掌握心肺复苏有效标志。

实验二、紧急救护技术

实验目的:

1、掌握气管插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熟悉气管插管、切开术的方法、用物准备及

注意事项。

2、掌握环甲膜穿刺、切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熟悉环甲膜穿刺、切开术的方法、用物准

备及注意事项。

3、掌握动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适应症,熟悉动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方法、用物准备及注意事项。

4、掌握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适应症,熟悉其方法、用物准备及注意事项。

实验三心理评估实验1—症状自评量表

实验目的:

1.掌握SCL-90的项目和评定标准

2.掌握SCL-90的记分方法和分界值

实验四心理评估实验2—抑郁自评量表

实验目的:

1.掌握SDS的项目和评定标准

2.掌握SDS的记分方法

实验五心理评估实验3—临床访谈

实验目的:

1.了解访谈过程

2.了解访谈过程中的各种基本要求

实验六环境监测技术

实验目的:

1、了解资料收集及采样器具准备

2、了解采样原则、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实验七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实验目的:

1、掌握传染病的一般消毒隔离,消毒水的配制方法。

掌握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措施、疫情报告等。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讲义【全】 (17)

第十七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1.常用抢救技术 2.危重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常用抢救技术 1.氧气吸入法 2.吸痰法 3.洗胃法 4.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一、吸氧法 1.缺氧的分类 缺氧分类病理机制常见疾病 低张性缺氧吸入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高原病、慢阻肺、先心病等 血液性缺氧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贫血、CO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症循环性缺氧组织血流量减少休克、心衰、栓塞 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氰化物中毒、放射线照射等 2.缺氧程度判断 缺氧程度PaO2 (mmHg) SaO2 (%) 表现氧疗 轻度>50 >80 无发绀不需氧疗 中度30~5060~80轻度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重度<30 <60 严重发绀,呼吸极度困难,三凹征氧疗绝对适应症 3.氧疗方法 插管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单侧鼻导管)。将双侧鼻导管插入鼻孔内约lcm(双侧鼻导管给氧法)。各种吸氧法: 面罩法——用于张口呼吸,病情重者;氧流量6~8L/min。 头罩法——用于患儿。 鼻塞法。 氧气枕法:此法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病人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以枕代替氧气装置。 4.氧流量和吸氧浓度换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5.注意事项:

防震、防火、防热、防油(四防)。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好流量再接上。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氧气筒内氧气不能用尽,保留0.5mPa。 6.氧疗监护 (1)氧疗有效指征:发绀减轻,呼吸困难减轻消失,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PaO2(正常值95~100mmHg)、PaCO2(正常值35~45mmHg)、SaO2(正常值95%)。 (2)氧气装置 (3)氧疗不良反应——持续用氧24h以上,浓度>60% ①氧中毒:胸骨下不适、疼痛,恶心,干咳等; ②肺不张:烦躁,呼吸困难、发绀、昏迷等; ③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 ④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等; ⑤呼吸抑制:Ⅱ型呼衰高流量给氧时出现。 二、吸痰法 原理:负压吸引。 压力:成人为40.0~53.3kPa,小儿<40kPa。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左右旋转,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15秒,插入吸痰管时反折管端,先口咽再气管。 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 三、洗胃法 体位:坐位、半坐位、左侧卧位。 插管长度:45~55cm。 洗胃液10000~20000ml,温度:25℃~38℃。 注意洗胃禁忌症:强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中毒、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胃癌等。 注意事项: 尽早洗胃,6h(4~6h)内效果最好; 清醒能配合的患者,先催吐; 中毒物不明时,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洗胃; 每次灌入洗胃液量为300~500ml,≤500ml。 幽门梗阻者,宜在饭后4~6小时或空腹时进行。 强酸强碱——禁忌洗胃。 常用洗胃液

我国灾难护理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我国灾难护理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发表时间:2015-12-15T14:50:14.20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期供稿作者:王静叶苗曾琴 [导读]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灾难”定义为: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 王静叶苗曾琴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614000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和损害了人类的财产及生命。医疗系统作为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在灾难面前的重要性愈发突显。但是,作为护理人员本身,对灾难护理知识的掌握有多少,目前我国灾难护理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如何,是我们所必须了解的。 关键词:灾难;灾难护理学;教育;发展现状 1 灾难护理学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1.1灾难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灾难”定义为: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所发生地区所能承受的程度,而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时,就可以认为灾难发生了。国际减灾委员会对灾难的定义:灾难是一种超过受影响地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1]。 1.2灾难护理学 灾难护理学又名灾害护理,目前还没有对其统一的定义。日本是发展灾难护理较早的国家,引用其对灾难护理的定义即为:灾害护理,即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独特的知识和技能[2]。 2 我国灾难护理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2.1 灾难护理教育的对象 2.1.1在校护理专业人员 在校护理专业人员是未来临床护理的生力军,学习灾难护理相关知识并将它们运用于以后的临床实践。然而,由于我国灾难护理相关概念的引入较晚,灾难护理课程在各大高校的开设并不普遍。根据张清[3]等对国内20所开设本科护理专业的高等护理院校进行了灾害护理学课程设置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个别院校的护理学院开设了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如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开设了100学时的野战护理学,第四军医大学开设了急救和战伤护理,其他少数护理学院在急救护理学中设有2~4学时的灾害护理内容,但是就目前相对来看,护理课程的开展依然较少。 2.1.2 在岗护理专业人员 在岗护理专业人员,是现目前临床护理的主要力量。由于灾难护理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学科,早已进入临床工作,护理人员就更少有机会去了解和学习这一新兴学科,但是根据成翼娟[4]等对汶川地震后本院护理人员培训需求的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对灾难护理的知识与技能都有较高需求。 2.2 灾难护理教育的内容 根据查阅的文献大致将灾难护理培训分为几类。第一就是灾难护理的一般知识。第二点就是灾难现场的急救知识。第三就是急救护理知识,包括各种颅脑外伤、急性中毒、骨折等状况下的急救护理。第四点就是心理护理,由于突然遭受意外和打击,病员及家属以及护理人员本身的心理都会受到影响,心理护理对于灾后重建都显得尤为重要。第五点是在灾难现场,救护人员如何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包括对灾后环境、流行病、自身安全等方面的防护。最后就是灾害现场常用的急救技术,如病员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5]。 3 国外灾难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带给我国的启示 由于近年来的灾难发生是世界性的,各国都对灾难护理学给予了重视。兵库县立大学开始致力于灾害护理教育的基础教育、继续教育、教大纲的系统性开发和研究,并且在第一届亚洲灾害护理研讨会上展示研究成果[6]。在日本有专门的国家级灾害救援队伍,护理人员占了最大比重,灾害护理技术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急救医学会护理分会还为培养急救护理专家开设了总计810学时的急救教育课程,为日本培养了大批的急救专家[7]。美国目前灾难护理教育课程以选修课为主,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8]。哥伦比亚大学提供了亚专业课程,作为护理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9]。 4 我国灾难护理学教育的未来展望 我国近年来各种灾难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护理队伍在灾难救援面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然而,我国目前关于灾难护理的教育还尚处探索阶段,各种理论知识及教育形式还不完善,很多时候依靠的仅仅是护理专业人员的经验判断和急救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灾难护理基础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毕业后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在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中,从实践和研究的高度出发,阶段性地培养优秀的灾难护理人才[10]。当今世界,由于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灾难的发生往往也是波及全世界,我国应与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建立统一的灾难护理国际联盟。 参考文献: [1]李凤英,刘慧敏,孔静.灾难护理学的研究新进展.?1994-200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2]南裕子,渡边智慧,张晓春.日本灾难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4月第40卷第4期. [3]张清.我国灾难护理学及灾难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护理研究,2009,23(4A):923-924. [4]成翼娟,刘素珍,李继平,等.护士对地震灾害护理培训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595-597. [5]娄伟,李红玉.构建灾害护理课程体系的研究[J].护理学报,2009,26(8B):7-8. [6]李凡,史冬雷,李玉乐.国内外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研究现状.Chinese Nursing research,may,2015 vol.29 NO.5C. [7]张利岩,管晓萍,高晓红,等.灾难护理学在紧急医疗救援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3(6)338-340. [8] 陈林,藏渝梨.世界灾害护理学会科研学术会议交流内容介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380-381.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后练习题2019年(1)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A1/A2型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正确答案: C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的仪器是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除颤仪 D心电监护仪 E输液泵 正确答案: A 3.危重病医学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学科的.时间是 A 1970年 B 1972年 C 1983年 D 1979年 E 1984年 正确答案: C 4.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 A四川华西医院 B .上海中山医院 C广州珠江医院 D北京协和医院 E北京304医院 正确答案: D 5.我国开设第- - -门《急救护理学》课程的时间是 A 1983年 B 1984年 C 1985年 D 1986年 E 1987年 正确答案: D 6.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的时间是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4年

E 1986年 正确答案: D 7.美国急诊护士证书有效期为 A1年 B 3年 C5年 D 10年 E终身 正确答案: C 8.急诊医学被我国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的时间是 A 1980年 B 1981年 C 1982年. D 1983年 E 1984年 正确答案: D 9.上海市急诊及危重症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开始于 A 2002年 B 2003年 C 2004年 D 2005年 E 2006年 正确答案: E 10.1983年,下列学科中成カ美国医学界- -「]最新学科的是 A急診医学 B院前急救医学 C史害医学 D急救医学. E危重症医学 正硝答案: E 11.在美国,成为急诊护士的条件不包括 A具有护理学士学位 B在急诊科工作 C取得注册护士资格: D有急诊护理工作经历 E参加急诊护士学会举办的急救护理核心课程学习并通过急诊护士资格认证考试正确答案: B 12.第一个早产儿监护中心建立的地点是 A芝加哥 B华盛顿 C伦敦 D墨尔本 E纽约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护理程序讲义

第八章护理程序 1.概述 2.护理评估 3.护理诊断 4.护理计划 5.实施 6.评价 第一节概述 一、护理程序的步骤 护理程序是护士在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1.评估这一步骤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士通过观察、询问、查体等各种方法和途径,系统地收集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 2.护理诊断即护士对评估获得的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分析,以确认护理对象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诊断。 3.计划阶段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4.实施阶段是护士执行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具体护理活动,护士每天按照护理计划,选择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措施,解决其护理问题。 5.评价阶段根据护理活动后,护理对象身体变化的结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判断,确定目标达到的程度。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护理程序的特征 护理程序特征:循环的、动态的、有组织性、计划性、互动性、协作性、普遍适应性和创造性,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目标特定、涉及多种理论。 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一、资料的分类 二、资料的来源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 四、收集资料的步骤 一、资料的分类(2种,学会如何区别)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诉)——尽量用病人的语言,加引号。 如“我感觉不舒服”、“我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头很疼”等。 客观资料(主要通过检查获得)——用医学术语,避免主观判断。 如“病人体温37.5℃”、“血红蛋白70g/L”、“病人1周内体重下降2kg”等。 二、资料的来源 护理对象(患者)——最主要来源。 家属或关系密切的人员。 其他健康保健人员。 病案记录及各种检查报告。 医疗和护理的文献资料。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一)交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交流谈话。 1.交谈的方式:正式交谈、非正式交谈。 2.交谈的发展阶段:开始阶段、进行阶段、结束阶段。 3.交谈的注意事项:提前做好准备;环境舒适、安静、保护隐私;选择适当交谈时间;注意沟通技巧,避免不良沟通;控制好谈话内容,引导交谈,避免跑题。 (二)观察法:运用感官获得健康信息资料。 (三)身体评估:系统地运用视、触、叩、听、嗅等体格检查手段和技术对护理对象进行检查和收集资料。 (四)查阅:查阅病人的医疗病历、护理病历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等。 四、收集资料的步骤 (一)收集资料:资料的内容应包括一般资料、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护理查体的结果、近期进行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心理状况、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内容。 (二)组织和整理资料:将评估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组织、整理。 (三)核实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 (四)分析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异常的、有临床意义的资料,找出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为确定护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讲义【全】 (12)

第十二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医院内感染 2.清洁、消毒、隔离 3.洗手与手消毒 4.无菌技术 5.隔离技术 第一节医院内感染 一、概述 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感染症状;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感染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形成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已感染的病人最主要。 (二)分类 二、医院感染的管理 (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专科护士长;三级管理——护理部副主任。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4)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明确医务人员职责。 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 一、概念 清洁:清除物体表面灰尘、污垢等。 消毒: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不含芽孢。 灭菌: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 二、消毒、灭菌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燃烧法 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纸张,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尤其是破伤风、气性坏疽、铜

绿假单胞菌等特殊感染污染的敷料;病理标本;某些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急用时及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的消毒灭菌。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变钝。 方法:可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中焚烧;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100%乙醇,转动容器使其分布均匀,然后点火燃烧至火焰熄灭。 干烤法 利用特制烤箱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和穿透主要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如粉剂、油剂、玻璃器皿及金属制品的灭菌。不适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织物等的灭菌。 煮沸消毒法 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方法:先清洗、后煮沸。 打开轴节、开盖、注水 时间10~15分钟 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的溶液,可去污防锈。 中途加物?需重新计时。 注意事项:①有轴节的器械或带盖的容器,应将轴节或盖打开再放入水中,空腔导管须先向管腔内注水。②根据物品的性质决定放入水的时间及消毒时间:玻璃器皿冷水放入,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橡胶制品用纱布包裹好,水沸后放入,消毒时间为5~10分钟;金属和搪瓷类物品,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 ③物品不宜放置过多,相同规格的碗、盆不能重叠,保证物品各面与水接触。④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浓度时,可提高沸点到105℃,除增强杀菌作用外,还有去污和防锈作用。⑤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分钟。⑥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 压力蒸汽灭菌法 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 方法:压力在103~137kPa时,温度可达121~126℃,20~30分钟(器械灭菌时间20~30分钟,敷料灭菌时间30分钟)。压力在205.8kPa时,温度可达132℃,5~10分钟即可灭菌。 先清洗再灭菌,灭菌包不宜过大(30cm×30cm×25cm)、不宜过紧,各包间有空隙,布类物品在上。 2.光照消毒法 日光暴晒法

灾难护理学

《灾害护理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专业使用) 辽宁医学院·教务处 二○○七年六月

《灾害护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护理 总学时:38 其中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灾害护理学》是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造成的灾难性损害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助护理、疾病防治和身心康复的一门科学。该课程是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灾害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历程,了解各类灾害救助的组织及特点;掌握灾害常见疾病的急救与护理技术;掌握灾后医疗救助者及幸存者的心理疾病治疗与康复技术;掌握灾后常见环境灾害与防护及人群卫生防疫。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前继课程是:医学基础课、护理基础学、护理心理学。因此,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处理好本门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防止疏漏,避免内容重复交叉,又要保证其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灾害护理学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牢固掌握灾害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了解与灾害护理学有关的发展前沿。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灾害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灾害救援实践中的问题。 四、学时分配(理论)

五、课程考核(理论) 本课程是考试课,闭卷考试。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科书 [1] 李红玉主编的《灾害护理学》 (二)参考书 [1]郑静晨主编《灾害救援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8年 [2]肖振忠主编《突发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 [3]刘燕华主编《灾害心理救助》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 七、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章总论(灾害护理教育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学内容】 灾害概念,灾害医学的发展历程;构建灾害护理教育及课程体系;各类灾害救助的组织及特点;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灾害护理学的概念,了解灾害护理的分类,主要任务。了解构建灾害护理教育体系的背景,掌握灾害救助的特点。了解灾害医学及其灾害医学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灾害护理学的概念,灾害救助的特点,如何构建灾害护理教育课程体系。 难点:如何构建灾害护理教育课程体系。 第二章灾害条件下的紧急救治与康复 【教学内容】 灾害条件下疾病救治的总论;灾害条件下常见内科疾病的救治;灾害条件下常见外科疾病的救治;灾害条件下常见专科疾病的救治。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灾害条件下疾病救治的现场体检、检伤分类及院前急救的总论;掌握灾害条件下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及院前处理;熟悉灾害条件下常见疾病的病因;了解灾害条件下常见疾病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的沟通讲义

第六章沟通 1.护士与病人的关系 2.护士与病人的沟通 第一节护士与病人的关系 一、性质 1.治疗性的人际关系 护士处于主导地位,以病人的需要为中心。 2.专业性的互动关系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三、护患关系的分期 第一期(初始期)从病人与护士开始接触时就开始了。此期的主要任务是护患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确定病人的需要。信任关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护士通过观察、询问、评估病人,收集资料,发现病人的健康问题,制订护理计划。病人根据护士的言行逐渐建立对护士的信任。 第二期(工作期)此期护患之间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始合作,主要任务是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解决健康问题,满足病人需要,达到护理目标。在护理过程中,应鼓励病人参与,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对护理的依赖。 第三期(结束期)在达到护理目标后,护患关系就进入结束阶段,此期的主要任务是圆满地结束护患关系。护士应了解病人对目前健康状况的接受程度,制订病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计划,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的评价,并征求病人意见,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第二节护士与病人的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信息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相互传递的过程。

二、沟通的基本要素 三、沟通的基本层次 1.一般性沟通:又称陈词滥调式的沟通,是沟通双方参与的程度最差,彼此分享真实感觉最少的沟通; 2.事务性沟通:客观性沟通,无个人意见、判断,不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性沟通; 3.分享性沟通:护患之间有信任感,注意理解病人; 4.情感性沟通:在双方互相信任基础上发生; 5.共鸣性沟通:沟通的最高层次,不说话也可了解。 四、沟通的基本类型 语言性沟通是指沟通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与接受者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护士在为病人采集病史、进行健康教育和实施护理措施时都必须进行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是指不使用语言或文字,而是通过躯体姿势和运动、面部表情、空间、声音和触觉等来进行信息的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的形式主要包括: 1.体语指通过人体运动表达的信息,如仪表、面部表情、眼神、姿态、手势、触摸等。 2.空间效应:指沟通双方对他们沟通中的空间和距离的理解与运用。 3.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可反映对沟通的关注程度,及时的反应可鼓励沟通的进行。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二、三章考试题上课讲义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二、三章考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9分,每题3分) 1、分级护理: 2、被迫卧位: 3、护患关系: 二、填空题(共21分,每空1分) 1、护理的基本任务是减轻()、预防()、恢复()和促进健康。 2、一般室温保持在()℃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以保持在()℃为佳。 3、护士铺床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先(),后();先(),后()。 4、仰卧位包括()、()和()。 5、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包括()和()的影响。 6、患者出院当日在体温单()横线之间,相应出院日期和时间栏内,用()纵行填写()。 7、使用前平车运送患者前要检查()、()、()等各部件性能,保证()。 三、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1分) 1、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 A、0.5m B、1m C、1.5m D、2m E、3m 2、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 A、保持空气的新鲜 B、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C、降低空气中的微

生物的密 度 D、减少热量的散失 E、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3、下列不属于医院的规章制度的是() A、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理解 B、让患者对其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C、满足患者需求,患者的行为举止可以不受限制 D、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E、鼓励患者自我照顾 4、住院处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的主要依据是() A、单位介绍信 B、转院证明 C、门诊病历 D、住院证 E、公费医疗单 5、患者床单位不包含以下物品() A、照明灯 B、床旁桌、椅 C、输液架 D、呼叫装置 E、供氧和负压吸引管道 6、协助患者向平车挪动的顺序为() A、上身、臀部、下身 B、上身、下肢、臀部 C、下肢、臀部、上身 D、臀部、下肢、上身 E、臀部、上身、下肢 7、护送坐轮椅的患者下坡时应做到() A、患者的头部及背应向后靠 B、轮椅往前倾 C、拉上手闸 D、为患者加上安全带 E、护士走在轮椅前面 8、下列关于患者出院当日的护理项目部正确的是() A、办理出院手续 B、停止病区内的治疗 C、给予卫生指导 D、征求患者的意见 E、铺好暂空床,迎接新的患者

最新《急救护理学》期末考试题(试题一)教学内容

《急救护理学》期末考试题(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型事故基本信息的录入不包括(B) A.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当天天气 C.事故发生的地点 D.事故发生的原因 E.事故伤亡人数 2.心脏骤停的患者,在进行胸外近压时,频率诮为(B) A.80次/分 B.100次/分 C.60次/分 D.115次/分 E.120次/分 3.下列关于空中转运途中的救护,说法错误的是(D) A.注意缓解伤员出现的应激状态 B.密切观察伤员体腔压力的变化 C.观察固定患肢的血管神经情况 D.合并脑水肿的伤员应头朝机尾 E.合并呼吸障碍的伤员头朝机尾 4.脑水肿患者血压稳定后可抬高床头(B) A.5°~15°

B.15°~30° C.45° D.60°~75° E.45°~90° 5.下列哪种毒物中毒可使病人口腔中有蛋臭味(C) A.有机磷农药 B.乙醇 C.硫化氢类 D.氨 E.甲醇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甲膜切开术的适应征(D) A.严重面部损伤而无法实施经口或鼻气管插管 B.脊髓可疑损伤而无法进行有效通气 C.化学物质吸入性损伤 D.12岁以下儿童 E.过敏性反应 7.下列何种情况属于成人中度烧伤(B) A.2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 B.3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 C.烧伤总面积在30%~49% D.3度烧伤面积在10%~19% E.烧伤总面积超过50%

8.心源性休克最为多见的病因是(E) A.心肌炎 B.心肌病 C.严重心律失常 D.心脏压塞 E.急性心肌梗死 9.高热惊厥主要见于哪个年龄段的小儿(A) A.6个月~4岁 B.1个朋~1岁 C.4~6岁 D.6~8岁 E.3~5岁 10.急诊科救护属于EMSS的第几个环节(B) A.第一个环节 B.第二个环节 C.第三个环节 D.第四个环节 E.第五个环节 11.阿托品化可引起(A) A.瞳孔扩大 B.瞳孔缩小 C.流涎

灾难护理

灾难护理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大规模人员伤亡事件的高发时期。许多灾难性事件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救援被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口受到各种类型灾难的影响。作为灾难医疗救援队伍中的主力军,护士掌握灾难医学救援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减少灾难所致人员伤亡、提高受灾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主要意义。 第一节概述 一、灾难的定义 灾难(disaster)的英文解释是导致大范围破坏或不幸(或生命丧失)的突发意外事件及自然灾害,中文解释是自然或人为的严重损害、灾祸造成的苦难。目前在学术界较为公认的概念是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界定,嵴灾难是对一个社区或社会功能的严重破坏,包括人员、物资、经济及环境的损失和影响,这些影响超过了受灾社区或社会应用本身资源应对的能力。WHO的灾难定义强调了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件,其破坏的严重性超出了受灾地区本地资源所应对的限度,需要国内或国际的援助以应对这些后果,而一般本地可以应对的突发事件就不属于灾难的范畴。 二、灾难的原因与分类 灾难主要来自于天体、地球、生物圈三个方面,以及人类本身的行为,其成因非常复杂。根据引起灾难的原因,以往常将灾难分为两大类,自然灾难(natural disease)和人为灾难(man-made disaster)。但2005年WHO总干事Relief to Development 中有意没有采用“自然灾难”的表达,因其可能传达“自然灾害引起的灾难后果完全是自然的结果”这一错误认识。其实,自然灾害后发生的许多后果往往与人为因素有关,灾难的性质和强度虽与自然灾害发生的方式有关,但也与受灾地区的人口分布、易损性、应急预案、减灾措施等有关。很大程度上,灾难的严重程度氏由人的行为决定的。因此2005年世界减灾大会发表的《兵库行动框架》一文中首次提出用“自然灾害相关灾难”(disasters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hazards)取代“自然灾害”的表述。 灾难的具体分类如下: 1.自然灾害相关灾难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海啸、热带风暴和其他严重的风暴、龙卷风和大风、洪水、大水灾、干旱、沙尘暴和传染病等。 2.人为灾害包括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建筑物事故、工伤事故等所致灾难,卫生灾难,矿山灾难,科技事故灾难,以及战争及恐怖袭击所致灾难等。 第二节灾难医疗救援准备 一、灾难医学救援应对能力建设 (一)灾难救援医学的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灾难医疗救援队伍的水平和能力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灾难医学救援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缺乏,参与救援单位多、协调沟通难,各地区灾难救援水平不平衡,缺乏灾难监测统计系统,以及灾难医学相关立法不健全等。目前国内对灾难计划和灾难准备的发展方向尚未统一认识,一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灾难救援应对能力的建设。 1.建立专门的国家及地方灾难医学管理协调网络机构以该机构为中心,组建救援各部门参与的灾难救援网络,包括国家卫生部门和各省市地区级别的管理部门,负责救灾管理和协调工作及灾难监测和科研工作。建立管理协调网络的同时,也要建立通讯网络,特别是灾难发生时的专用通讯网络,是实施救援指挥、管理和协调的必要手段。 2.加强专业人员灾难医学相关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的灾难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决定了灾难救援的效果,因此应加强此方面教育和培训,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灾难医学救援网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急救护理学 1、市区急救的反应时间是15分钟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组成: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救护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作用: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3、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4、急诊护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及措施:(选择)P18 (1)、稳定急诊护理专业队伍 (2)、提高分诊准确率 (3)、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完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 (5)、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6)、提高急诊患者的住院率 (7)、规范护理文书

(8)、保证互换沟通通畅 5、ICU的人员编制:床位:医生人数=1:0.8以上 床位:护士人数=1:2.5-3以上 ICU 收治对象: (1)、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心肺复苏后需要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 (3)、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 (4)、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疾病症,如中毒、溺水、触电、虫蛇咬伤和中暑患者 (5)、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各种术后重症患者或年龄较大,术后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高危患者 (7)、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者 (8)、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分泌危象患者 (9)、各种原因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 (10)、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 6、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加 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中复杂 各种进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

首批灾害护理硕士从四川大学毕业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首批灾害护理硕士从四川大学毕业 内地首批获得灾害护理硕士学位和职业治疗硕士学位的学生将从川大毕业,踏上工作岗位。17日,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第二届毕业典礼在川大江安校区举行。101名学生完成课程,拿到物理治疗学、灾害护理学、职业治疗学和义肢矫形学的硕士学位。其中,28名灾后护理硕士和28名职业治疗硕士成为内地首批获得该学位的学生。 “设置这两项硕士课程,是为了向内地引入护理及康复的崭新概念,推动救灾防灾模式的更新。”学院港方院长阮曾媛琪介绍,香港理工大学与四川大学共建的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是内地首所针对防灾、减灾,结合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的学院,仅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2013年正式启用以来,生源全部来自内地,老师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两年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和技巧,也让他们直接服务灾区,参与云南鲁甸地区的灾后重建。服务的过程引入康复的专业化、标准化,令云南继四川之后,成为全国救灾防灾模式的新典范。” 康复医疗科学系主任告诉记者,内地原有的康复医疗以电疗、体疗等物理治疗为主,香港理工大学的目标是把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方法引入内地,帮助病人完成功能性恢复,也就说通过活动和辅助器材唤醒肌肉的记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止痛、固定、活动之后,我们走得更远——让病人恢复自理能力。” “和本科的学习经历大不相同,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刚拿到灾害护理硕士学位的小任,是一名在职的护理人员,谈到自己研究生的学习经验,她这样说。在考研时,面对这门新设的专业,小任坦言,起初也不清楚具体的学习内容。“新的专业肯定就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另外,考虑到这是内地与香港联合办学的项目,资源会更丰富。”进了川大,果然没让她失望。小任说,除了共享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师资源、图书馆资源,学院的培养形式、方法、内容都让她耳目一新。她介绍,学院开展野外求生训练,由学生交替扮演救援者和伤员,考验学生如何在灾区现场急救和自我保护,以及救援过程的指挥和协调。“灾后护理专业就是临床医学加组织管理。”小任说,虽然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能够用灾后护理的知识向病人和家属传递火灾、地震等灾后自救知识,就是学有所用。

《基础护理学》讲义-医院和住院环境

《基础护理学》讲义 医院和住院环境 一、概述 (一)医院的任务 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提出,医院的任务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促进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二)医院的种类 1.按分级管理划分根据卫生部提出的《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医院按功能与任务的不同,以及技术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设施条件的不同,可划分为一、二、三级。每级又分为甲、乙、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共分为三级十等。 (1)一级医院:是指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基层医院。如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卫生院等。 (2)二级医院:是指向多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如一般市、县医院,省、直辖市的区级医院和一定规模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 (3)三级医院:是指向几个地区甚至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指导一、二级医院业务工作与相互合作。如国家、省、市直属的市级大医院、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2.按收治范围划分 (1)综合性医院:在各类医院中占较大比例,是指设一定数量的病床、各类临床专科(如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医技部门(如药剂、检验、影像等)以及相应人员与设备的医院。

(2)专科医院:为诊治各类专科疾病设置的医院,如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口腔医院、传染病医院等。 3.按特定任务划分指有特定任务和服务对象的医院,如军队医院、企业医院等。 4.按所有制划分可分为全民、集体、个体所有制医院,中外合资医院,股份制医院等。 5.按经营目的划分分为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 二、门诊部 (一)门诊的护理工作 1.预检分诊预检分诊的护士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接诊时应热情主动,先简要询问病史,经观察病情后,作出初步判断,再给予合理的分诊,做到先预检分诊,再指导病人挂号就诊。 2.安排候诊和就诊 (1)开诊前,检查候诊、就诊环境,备齐各种检查器械及用物等。 (2)开诊后,按挂号先后顺序安排就诊。收集整理初诊、复诊病案和检验报告等。 (3)根据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记录于门诊病案上。必要时应协助医生进行诊察。 (4)随时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如遇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采取措施,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对病情较严重者、年老体弱者,可适当调整就诊顺序。 (5)门诊结束后,回收门诊病案,整理、消毒环境。 3.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候诊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 科室、不同病种特点灵活掌握;形式应多样化,如板报、讲座、录像、发放宣传册等。对病人提出的询问应耐心予以解答。

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

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3.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4.,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1.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妒、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是指“120”受理电话,出动救护车,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下合理转送分流。 3.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二,理想的急救半径是5~7公里。 4.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的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理想的是钟。 1、分诊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1.稽留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 2.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3.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小时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4.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1、心肺脑复苏(CPCR)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是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在瞬间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病人可以有或没有已知存在的心脏疾病,但死亡的发生或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必须是不可预知的。 3.任何病人因心脏病或者非心脏病的其他原因,在未能预计的时刻,心脏突然停止排血,称之为心脏骤停。 4.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为减轻心脏骤停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治疗,以达到部分或全部恢复脑组织的功能即称为脑复苏。 5.当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法维持有效灌注,即不能产生脉搏时,称为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6.高级生命支持(ACLS)是在基础生命支持(BLS)的前提下,对心脏骤停或濒停的病人实施的生命支持技术。 7.延续生命支持(PLS)或后期复苏,是指针对原发病或复苏并发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纠正低血压/休克、纠正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防治肾衰竭、改善心肺功能和系统灌注,尤其是脑的灌注,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灾害护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科研综述? 灾害护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pro spect of disa sters nursing 许景灿,郭巧红,任小红 Xu Jingcan,G uo Q iaohong,R en Xiaohong(Nursing College of Zhongnan University,Hunan410013China) 摘要:介绍了灾害及其灾害护理学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发展灾害护理学的必要性、灾害护理的工作内容以及灾害护理学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现存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灾害;灾害护理学;概念;现状Abstract It int roduced basic concept of disaster and disasters nursing.It expounded t he essentiality of developing disasters nursing,working content of disasters nursing care,and t he develop ment stat us quo of disasters nurs2 ing.It p ut forward existing p roblems and prospect s of disasters nursing. K ey w ords disaster;disasters nursing;concept;stat us quo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26493.2010.08.001 文章编号:100926493(2010)3B20659203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灾害事件频发。2005年—2006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相继发生强烈地震;2008年在中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发生了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在中国、孟加拉国、印度、中欧和东欧接连发生了洪水灾害,均造成人员伤亡惨重;去年仅在我国,就有1443万人受到包括风灾、冰雹、旱灾、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1]。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的,“我们的世界比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作为一个国际社会相当被动[2]。”灾害医学就这样为全球所关注,一个新的边缘性学科———“灾害护理学”也随之诞生、成长。本文将从灾害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发展灾害护理学的必要性以及灾害护理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现存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设想。 1 灾害、灾害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 HO)将“灾害”定义为: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所发生地区所能承受的程度,而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时,就可以认为灾害(或灾难)发生了。国际减灾委员会对灾害的定义:灾害是一种超过受影响地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3]。灾害分为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及人为灾害4类[4]。 灾害护理学,又称灾难护理、灾害护理,目前国内还没有对此提出统一的翻译标准。引用日本灾害护理学会对灾害护理的定义,系指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学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5]。 2 灾害护理的工作内容 灾害护理学涉及的领域很广,涵盖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W HO提出,灾害护理的实践内容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整体性指服务内容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整体救治、康复各个方面,而连续性则指在预防灾难、应对灾难、协助灾后重建3个阶段需要持续提供灾害护理[6]。NeSmith[7]认为,高级生命支持课程提供的“DISASTER”框架可以作为灾难护理实践的范式,其中包括探查(detection)、事故指挥(incident command)、安全(safety and security)、评估(assess)、支持(sup2 port)、分流和治疗(triage and treatment)、疏散(evacuation)和复苏(recovery)。这8个步骤涵盖了灾害护理实践的基本内容。 我国研究者提出,灾害护理的内容包括8项:初级治疗伤情评估、处置,伤病员运送,心理应激评估与干预,参与传染病评估,救援、急救技术,参与灾害经费预算,参与灾害指挥、管理网络的建立,评估救灾人力、物力和数据库[8]。 3 灾害护理学的发展现状 3.1 国外发展现状 在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害护理学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很快得以发展,在PubMed下检索“disaster nursing”,共检出文献3723篇,其中以日本和美国为主要代表。日本率先于1998年创建了日本灾害护理学会,将灾害护理学设置到教学计划当中,并致力于灾害护理的基础教育到继续教育教学大纲的系统性开发和研究,并在第一届亚洲灾害护理研讨会上展示了研究成果[5]。日本还启动了“disaster nursing in a ubiquitous society”项目,获得的理论成果包括:灾害准备的5个要素;6个常见的与健康、照护、培训等相关的问题;在灾害护理活动中必要的6因素,并阐明了特殊人群在灾害救护中的注意事项[9]。2008年在日本举行了世界灾害护理学会成立大会。世界灾害护理学会是由日本、中国、韩国、英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7国40余家教育机构、职能团体和学术团体联合发起并成立的[10]。 美国继“9?11事件”后,灾害护理学破茧而出,完成了其概念的阐述与理论的形成,并在各种灾害救援中得到修正和完善。2003年美国出版发行了灾害护理学最新的教科书———《化学、生物学和放射性恐怖活动与其他意外伤害的灾害护理和应急预案》,标志着灾害护理学的正式形成。在护理教育方面诞生了“大规模灾害教育的国际护理联盟”[5];美国的一些护理学院为提高护士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开展了灾害护理的项目和课程,并且灾害护理的内容也已被列入全国联合委员会执照考试(NCL EX)和专业资格考试当中[11];还有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护理教育模式的探讨:2007年社区健康护士教育者协会(ACHN E)拟定了“灾害护理学课程发展”白皮书的草案,并于2008年1月通过审查顺利出版[12],为灾害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美国护理协会发布了公共卫生护士 ? 9 5 6 ? 护理研究2010年3月第24卷第3期中旬版(总第31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