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土话大全

芜湖土话大全
芜湖土话大全

芜湖土话大全

芜湖土话大全

自然、时间:

今天——更遭

昨天——昨遭

明天——门遭

后天——后遭

前天——前遭

去年——旧年

早上——早郎

中午——中让

下午——中郎

傍晚——天册黑

时候——时遭

从前——老早

刚才——将才

太阳——日头

刮风——起风

晴天——好天

阴天——天打阴

下雨——落雨

下雪——落雪

结冰——上冻

颜色——色面

脸色——水色

难闻之气味——气道泡沫——沫沫子

退色、掉色——败色人品、称谓:

自己——自噶

爷爷——爹爹

奶奶——阿奶

外公——噶公

外婆——噶婆

哥哥——阿郭

男孩——小把戏

女孩——小阿头

兄弟们——弟兄伙子父母亲——娘老子双胞胎——双胞子要饭的——告花子

裁缝——针匠

疯子——邪子

腕臂残疾者——拽子

动物、植物:

蛤蟆——癞癞蛄子猪——居

乌鸦——老哇子鳖——团鱼、沙鳖小虫子——蠓蜢子蟑螂——灶马子

壁虎——四脚蛇

虫卵、禽卵——子面粉——灰面

玉米——陆谷

菠菜——甜菜

茄子——落苏葱——香葱

大葱——大蒜

蒜头儿——老蒜子辣椒——大椒

西红柿——洋柿子荸荠——其子、普其栗子——板栗子

猪舌头——口条

衣着、食品:

面条——挂面

蜂蜜——蜜糖醋——米醋

馅儿——心子

上衣——褂子

背心——背搭子

毛衣——毛线衣

鞋子——还子

围巾——围领子

围裙——围腰

衣袋——荷包酒——老酒

房舍、用具:

堂屋——堂进

卧室——房间(gan) 角落——拐弄

厨房——灶间(gan) 厕所——茅司

东西——物件

桌子——台子

圆桌——团桌

汤勺——挑子

手帕——手捏子

信封——信壳子

钉子——洋钉

毛巾——手巾

锥子——引针

人体生理:

整个身子——浑身脸蛋——模子

眼珠——俺子子

前胸——胸门口

下巴——哈巴壳子右手——顺手

左手——反手

拳头——锤子

手指——指拇头子指甲——子各

讨厌——讨嫌

好吃——及味

舒服——自在

恶心——恶浪

发烧——发热

病了——不自在

上厕所——解手

烦躁——怄

点子多——花头精机灵——门槛精

动作、行为:

吸吮——嗦握——捏

拧——绞

熄灭——阴捡——捻

大叫——唏玩——嬉

鼓掌——拍巴掌

开玩笑——扯嬉

摆阔气、冒充——冒板

嫁人——讲婆嘎

闲聊——谈心

拍马屁——呵卵泡

喝——咪

故事——古经(现多为说吹牛)

形容、描述:

软——猫软

硬——铁硬(en)

轻——屁轻

重——老重

松——蓬松

紧——铁紧

胖——滚胖

瘦——肌瘦

黑——漆黑

亮——赤亮

短——老短

长——老长

老——铁老

嫩——粉嫩

高——老高

粗——老粗

细——觉细、蒙细

碎——稀碎

破——稀破

咸——齁咸

淡——精淡

清——碧清

浑——通浑

干——焦干

湿——透湿

满——批

又酥又脆——嘣脆

很熟、很烂——稀化

馊得厉害——温馊

卖弄——卖骚

自杀——情死

漂亮、清秀——青斯

清楚——清爽

疼——生疼

厉害——来斯

非常厉害——结棍

有气无力、装赖样——晕死样活

特地——特意

敷衍了事——册烂污

没事瞎犯愁,杞人忧天——愁头怪脑摇头晃脑——走头过脑

形容人或事物让你不爽——瘟

不爽——则气

故意拖拉——磨羊工

而且——外加

慢——摸

快——撇扫

介词/副词/助词:

的——个

不——勿

给——把

和——搭、跟

很——咯(尾缀)

没——么

安徽蒙城方言

蒙城方言属北方话大方言的淮北话土语群。县境内语音略有差别,县东南境接近凤台方言,县西北境则受阜阳方言影响较大。 早在4000年前,夏氏族西迁夏水(今北淝河),本县纪委古老民族的活动地区;夏分天下为九州,本县属豫州,为中原地区的东南部。西晋武帝时侨置蒙县,中原豪族大量的迁徙,带来以河南中北部为腹心地区的中州话。1956年以来,在全县各学校推广普通话,加上历年来,大专毕业生分配本县,干部交流及上海、蚌埠等地知青下放蒙城,本县方言逐渐接近普通话。 声母、韵母 蒙城话属于北方话范畴。有39个韵母、21个声母,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稍有差异。如“药”,普通话读 yaò(要),蒙城话读 yǔe(约)。全境略有差别,县西境常将普通话声母 sh 改换成 f ,如“书”、“水”普通话读 shū、shuǐ ,县西境读 fū 、fěi。县东南境把普通话的声母 f 读作 h ,如“风”,普通话读 fēng ,县东南境读为 hǒng 。1956年推广普通话,蒙城话逐步接近普通话。普通话里声母 z 、c 、s 与韵母 i 连用,叫做整体认读。如 zī(姿)、cī(刺)、sī(私)。蒙城话常把 z 、c 、s 与韵母 i 拼写。如 zì(集)、c ì(齐)、sì(夕)。 声调 蒙城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顺序不同。普通话的顺序为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而方言的顺序则是降升调、高平调、中升调、全降调。 方言的调值与普通话悬殊较大。普通话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55、中升调 35 、降升调 214、全降调 51.而方言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44、中升调 24、降升调 212、全降调 53. 发起声来,普通轻柔高扬,方言则硬重低沉。 蒙城方言与普通话部分汉字读音比较2 词汇 情态用语 可——否定(重声)、肯定(轻声) 擦——戏弄、找茬 乖——小孩听话 旋磨——故意闹人 嗲啦——撒娇(嗲发diě音) 磨牙——小孩打闹 唧喂——叫喊(多形容小孩哭闹) 烧包——过分卖弄 迷瞪——睡一会 呓怔——梦呓 妖野——粗暴、刻毒 左着——抓着 咂摸——品味 腻歪——不耐烦 蒲种——少心眼 不得劲——生病、不舒服 拔豁子——捅了篓子 闲磕牙——闲聊 舍皮赖脸——不知羞耻的乞求 接话把子——插话 时令用语 一门——刚才 早晚?——什么时候 麻似亮——天刚明 麻似眼——天将黑 昨个、今个、明个、后个——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称谓用语 老实头——形容人循规蹈矩 下三滥——无赖 老人精——小孩子像大人一样说话、做事 七叶子、半吊子——差心眼 不上线——不论理、胡扯 砸眼子——死板 搅毛手——蛮不讲理 窝囊废——甘受人欺、不敢抗争 有身子——怀孕 家里人——妇女、妻子 寡汉条子——未婚的成年男子 外头人——成年男子、丈夫 当家的——丈夫 礼盒子——女孩子 泼皮小子、半拉蹶子——男孩 二黄老头(老妈)四、五十岁的男(女) 贱货——人品低下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方言如:

汉语方言全集

汉语诸方言 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1)北方方言(即官话) 北方方言占汉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分布在北南文化线(通州县东—南通市东—长江—靖江县北—长江—镇江市东—丹阳县西—金坛县西—溧阳县西—溧水县南—高淳县北—广德县—郎溪县—宣城市—芜湖县北—繁昌县—南陵县东—铜陵县—铜陵市东—青阳县东南—石台县北—彭泽县—湖口县南—九江市南—瑞昌市—长江—黄石市—武汉市南—长江—临湘县—常德市—沅江—怀化市—靖州县—通道县—永州—郴州—桂林东—贺州—柳州南—河池南—百色)以北的全部汉族居住区。官话一般分为六大区,即北方官话、秦晋方言、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中部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北方官话内部又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山东省西部、内蒙古宁城县;北京官话分布在北京、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西周分封燕国之前,北京居民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组东胡语支。后来由于黄帝的进入、黄帝之后分封于蓟(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北京开始操天水的陇中方言(黄帝语言);特别是西周建立后,分封宗室于燕(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燕逐渐强大,东胡大部分被驱逐,北京开始操宝鸡的关中方言(周族语言,与炎帝语言类似)。此后,北京也一直是汉族、蒙古语组诸民族(乌桓、鲜卑、契丹)杂居,于是北京官话的东胡烙印逐渐显现,关中色彩则逐渐淡化。辽金元时代,大量少数民族以北京作为首都并驻兵移民,时间长达四百三十年,汉语北京官话加深了与阿尔泰语系的接触,并加强了与东北官话的联系,与汉语中原官话反而在政治上完全分离,处于开放环境中的北京官话发展迅速,成为方言内部分歧最小,语音结构最简单、保留古音最少的汉语方言,时称元大都话,成为现代北京官话的源头。明朝收复北京后,移民一百三十多万各地的汉族人到残破的北京,由于当时汉族人来源不一,汉族移民们都使用已占少数地位的北京汉族土著所使用的元大都话作为通用语言,元大都话与现在的北京官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此后,此后随着元明清三代政治、经济的集中,大量古话文学作品的产生和流传,到了清代中叶,终于使北京语音取代中原雅音的汉语标准音地位。“五四”运动,把白话文的传播和北京语音的推广结合起来,白话取代了文言在书面语中的地

东北话大全

【巴巴儿的】bā bā r 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 【白呲拉骨】bái cī 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 【半潮乱架】bàn cháo làn jià发傻而鲁莽。 【半拉不落】bàn lǎ bù lu?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拉不落,哪有时间出去玩呀。【半拉囫片】bàn lǎ hú piàn ①物体破碎不整或未完全弄碎的状态。②(言语、文章等)不系统、不完整。 【半拉架儿】bàn lǎ jià r 粗通某种技艺;不熟练。车修不太好,我是半拉儿架。 【暴土狼烟】bào tǔ lánɡ yān 尘土飞扬的样子。土道不好,汽车一过暴土狼烟。 【彪楞】biāo lenɡ缺心眼而莽撞。 【破头齿烂】p? tou chǐ làn 破烂不堪,乱七八槽。 【飘轻儿】piāo qīnɡ r (重量)很轻。 【瓢】piáo 平或圆的物体弯曲变形。 【麻爪儿】má zhuǎ r 形容因害怕、惊慌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忙颠儿的】mánɡ diān r di 非常匆忙的。老贱骨头,孙子一要啥,忙颠儿的就买去。【抹不丢儿的】mǒ bu diū r di 害羞,不好意思的样子。 【磨唧】m? ji ①说话啰嗦;②办事不利索,拖泥带水。他那人磨唧,什么干不了。 【没冒儿】m?i mào r 表示有把握;没问题。瞧好吧,没冒儿了,这场球我们准赢。 【蒙登】mēnɡ dēnɡ头脑错乱,不知所措。接到电话我就蒙登了,急忙就往医院跑。 【明睁眼露】mínɡ zhēnɡ yǎn l?u 易见;非常明显。 【木个张的】mùɡe zhānɡ di 形容麻酥酥的感觉。手砸疼了吧?没大事,就是木个张的。【费劲巴力】fai jìn bā lì很费力的;非常不容易。托人费劲巴力给你找份工作,你还不去。 【浮溜浮溜儿的】fū liū fū liū r di 非常满的。他把缸的水挑的浮溜浮溜儿的。 【达称】dá chan 相称(多指人体的各部位之间,人的长相、身份与穿着相适合的情况)。【大头小尾儿】dà t?u xiǎo yǐ r 物体一头儿大,一头儿小。 【胆儿憷的】dǎn r chū di 胆怯;害怕。我不知咋回事,一瞅着官就胆儿憷的。 【得】děi 悠闲自在。干这活可真得,一点都不累。 【掉腰子】diào yāo zi 调皮捣蛋;品行不端;缺德。你这人真掉腰子,是他妈的差劲。【顶壳儿】dǐnɡ k? r 因质量好,能力强而顶用。买南孚电池好,顶壳儿。 【对撇子】duì piě zi 适合心意。我俩对撇子,我俩一组。 【态和】tāi he 态度温和慈祥。 【嘡啷】tānɡ lɑnɡ脏乱;不整洁(多指穿的)。也说“啷嘡”。我单位“春阳”特别嘡啷,但文章写的好。【脦肋】tē le 不修边幅,衣冠不整。 【舔嘴巴舌儿】tiǎn zuǐ bā sh? r 馋诞欲滴,想吃好东西的样子。也说“馋嘴巴舌 儿”。我带着儿了去市场买菜,我发现他看着香肠舔嘴巴舌儿的,但他还不要,虽然我没钱可我一定给他买。 【懊糟】nāo zɑo 懊丧;愁闷;不痛快。真懊糟,看场戏丢400元钱。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 0、妈妈:妈姨 1、捞头八基:很笨,脑子不好。 2、一逼吊糟: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3、猪头八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几:没有实力却爱表现。 6,搞不车你:不明白你的意思。 7、外龙你妈:表示惊讶,并不是骂人。 8、七屁八磨:经常骗人。 9、孩子:呀来! 10、吃:七,扫,干,肿。 11、抽烟:拔烟! 12、敲门:靠门! 13、床单:窝单! 14、拖鞋:腮鞋! 15、聊天:郭旦! 16、小孩:侠们! 17、郁闷:搞伤的了! 18、恶心:吐的了! 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 20、漂亮:化的了! 21、爸爸:达答!

22、外公:屋爹 23、外婆:屋奶 24、打架:披架! 25、砸:定! 26、我一脚把你揣死叫:我一板觉给你耸屁的了! 27、我拿个石头砸死你叫:一渣巴订屁你! 28、洗衣服:死嚷 29、厉害:过劲 30、不明事理:不愣 31、换鸡蛋:哄子蛋 32、上下左右:高豆,底下,第崩,耐崩 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麻个 34、太阳:日豆(头) 35、不明事理:不顶龙 36、漂亮:排场 37、干什么:搞红个 38、怎么搞的:讲搞的 39、长一点的:长豪的 40、大哥:大锅 41、大姐:大纪 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自己! 46、有点意思:有好赞!

47、没时间:不得手! 48、场面大:排场! 49、脑子不清楚:拨弄 50、现在:张个 51、钥匙:约赤 52、勺子:唰子,挑子 53、簸箕:戳布 54、鼻涕:龙鼻 55、这里:料块 56、那里:啦块 57、一天的时间:天把 58、谁:哈个? 59、什么:横个、轰个 60、傻,蠢,笨:孬头巴子、孬头巴鸡 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子 62、喜欢:泗洪斯烘 63、按不住:然不住 64、知道了:晓得了 65、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大四、轰要经的? 66、拖鞋:色鞋、撒鞋 67、不睬你:不优你 68、坏事,恶事:拔屁眼事

史上最强蚌埠方言

史上最强蚌埠方言 一、基本语法: 1.个:“个”这个字在蚌埠话中运用的相当普遍,相当灵活。它不再是普通话中单纯的量词了,已经完全可以当作动词和疑问词使用。 在这句话里“个”相当于“在”。又比如“你个XX(基本上是在骂人)”,“个”相当于“是”。“个起床了?”“个”是一个疑问词,这句话意思是“你起床了没?”想要理解蚌埠话的精髓,“个”这个字很重要! 2.该:“该”不再是动词,而是一个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助词,基本用于问句强调疑问,有了它,我们的蚌埠话会变得更加有感情。 比如“你干啥滴该?”意思是:“你干什么的?”又如,“你个哪来该?”意思是:“你在哪呢?” 3.滴:这个可有可无,基本上相当于“的”,全国很多方言都会用它。 4.熊:蚌埠人对“熊”的感情特深,很多都有“熊”。 I.用于疑问语气:“弄熊来?”意思是:“干什么呢?”PS:这句话一般用于长辈对于晚辈,或者平辈之间,对长辈会觉得不尊重。 II.动词,相当于某些方言中的“凶”,意思是“严厉批评” III.经典词汇:“噎熊”意思是:“拉倒”(含有不尊敬、反感的感情) 关于“噎熊”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传说:据说伟大的茳择明爷爷来蚌埠市视察,到了一个小餐馆门口觉得有点饿了,就问老板娘烧只鸡多少钱。老板娘看都没看,就说一只鸡50。江爷爷觉得有点贵了,就说不吃了。老板娘随口接了一句:“爱吃就吃,不吃噎熊!”江爷爷很纳闷,就问同行的蚌埠地方BOSS:“…噎熊?是什么意思?”地方BOSS不敢说,就说:“…噎熊?是…再见?的意思。”几天后,江爷爷回京了,临行时,他对着车窗外的地方BOSS招手说:“噎熊!噎熊!...” 5.好(读作轻声):也是个助词,没什么意思,相当于南方的“哈、撒”,比如“你别过来好” 6.子(轻声):多用于名词结尾的助词,比如“洋柿子”,“地豆子”(后文有介绍) 7.样(轻声):不太好解释,其中有“样子”的意思,又有句末助词的感觉,但又不完全是,只能举例说明,尽量理解“你看看你跟SB样!” 二、动词:蚌埠话的绝对精髓,特有动词特别得多! 1.kéi:非常country的一个字,MS现在只有乡下和家里的老人家会偶尔提及,但它却是蚌埠话的代表。常用语词组“kéi饭”意思是:“吃饭”。蚌埠人见面打招呼,特别是乡下的,最喜欢说的一句客套话就是:“你可kéi过饭了?”意思是:“你吃过饭了吗?” 2.日摆(有不耐烦的感情):意思是“差遣”。常用例句:“你别没事日摆我!”(如果有人照这样对你说,说明他对你很讨厌了) 3.日厌人:就是“很讨厌,让人厌烦”,没有什么特别的,可以说小孩子,也可以用于对别人的不耐烦。 4.lōu:单个很难解释,但是却运用得很普遍。比如“lōu头打”意思是:“往头上拍”,“lōu脸踢”意思是:“往脸上踢”,“lōu里拐”意思是“往里面拐弯” 5.涛:这个很经典,意思就是用拳头打。经典的例子“lōu脸涛!” 6.迫(pǎi):用脚踹。比如“迫门” 7.乌、夯:用棍子打人。比如“一棍子乌(夯)死他!” 8.呼:I.扇巴掌,比如“别给我热急烧了,惹急了我直接lōu脸呼!” II.用水煮,比如“呼稀饭”,“呼排骨汤” 9.听(tìng):打人(蚌埠人把麻将术语活用到生活

经典东北话大全

[标签:标题] 篇一:经典东北话整理 有一种重复叫磨叽,有一种状况叫毛楞,有一种面貌叫磕碜,有一种讨厌叫咯应,有一种观察叫撒漠,有一种掩护叫打狼,有一种为人叫得瑟,有一种软弱叫尿迹,有一种疑问叫噶哈,有一种习惯叫埋汰,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速度叫麻溜,有一种愤怒叫急眼,有一种喜欢叫稀罕,有一种厉害叫尿性,有一种傻叫得儿呵,有一种顽皮叫欠儿登,有一种数量叫老鼻子,有一种运动叫滚du子,有一种创伤叫秃噜皮,有一种吃态叫可劲造,有一种性别叫二椅子,有一种关系叫钢钢地,有一种独处叫卖呆儿,有一种频率叫晃常儿,有一种范围叫整个浪, 有一种能力叫吭呲瘪肚,有一种休闲叫无极六兽,有一种故意叫净引儿地,有一种设施叫马路牙子,有一种工程叫半拉可机,有一种失败叫突鲁反仗, 有一种骨头叫波罗儿盖,有一种心态叫杨了二正 篇二: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 0、妈妈:妈姨 1、捞头八基:很笨,脑子不好。 2、一逼吊糟: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3、猪头八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几:没有实力却爱表现。 6,搞不车您:不明白您的意思。 7、外龙您妈:表示惊讶,并不就是骂人。 8、七屁八磨:经常骗人。 9、孩子:呀来! 10、吃:七,扫,干,肿。 11、抽烟:拔烟! 12、敲门:靠门! 13、床单:窝单! 14、拖鞋:腮鞋! 15、聊天:郭旦! 16、小孩:侠们! 17、郁闷:搞伤的了! 18、恶心:吐的了! 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 20、漂亮:化的了!

21、爸爸:达答! 22、外公:屋爹 23、外婆:屋奶 24、打架:披架! 25、砸:定! 26、我一脚把您揣死叫:我一板觉给您耸屁的了! 27、我拿个石头砸死您叫:一渣巴订屁您! 28、洗衣服:死嚷 29、厉害:过劲 30、不明事理:不愣 31、换鸡蛋:哄子蛋 32、上下左右:高豆,底下,第崩,耐崩 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麻个 34、太阳:日豆(头) 35、不明事理:不顶龙 36、漂亮:排场 37、干什么:搞红个 38、怎么搞的:讲搞的 39、长一点的:长豪的 40、大哥:大锅 41、大姐:大纪 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自己!

46、有点意思:有好赞! 47、没时间:不得手! 48、场面大:排场! 49、脑子不清楚:拨弄 50、现在:张个 51、钥匙:约赤 52、勺子:唰子,挑子 53、簸箕:戳布 54、鼻涕:龙鼻 55、这里:料块 56、那里:啦块 57、一天的时间:天把 58、谁:哈个? 59、什么:横个、轰个 60、傻,蠢,笨:孬头巴子、孬头巴鸡 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子 62、喜欢:泗洪斯烘 63、按不住:然不住 64、知道了:晓得了 65、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大四、轰要经的? 66、拖鞋:色鞋、撒鞋 67、不睬您:不优您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摘要:蚌埠方言词缀清晰地表现出北方大部分方言的词缀特点。词缀没有实际意义,人们普遍认为“词缀是弱化的语素”。“词缀的丰富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缀从所处位置上看,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下面从语音化、语法化和语用化三个方面对蚌埠方言词缀进行分析,并指出各个词缀的弱化程度。 关键词:蚌埠方言;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语用化词缀 附加式构词是汉语合成词构成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词缀正是汉语附加式合成词的附加成分,词缀没有实际意义,人们普遍认为“词缀是弱化的语素”[1],是附缀于词根的游离性或半游离性语素,或为显性羡馀成分,或为隐性羡馀成分。“从汉语词汇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词缀的丰富也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2]词缀从所处位置上看,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从词缀的性质而言,大致包括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和语用化词缀。”[3] 语音化词缀,又称语音词缀或音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与原来的读音有所变异。从弱化程度上看,语音化词缀有游离性的,也有半游离性的,因而有的是完全羡馀成分,也有的是半羡馀成分。就普通话而言,音变主要是轻化和儿化,但反过来说读音轻声化的词缀不一定是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在语法方面对由其构成的派生式复音词产生作用,具体是指与词根搭配后构成新词,改变了词的性质。语法化词缀中也同样具有游离性或半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或半羡馀成分。语法化后缀读音多为轻声化。语用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在语用方面对其所构成的派生式复音词产生作用,体现了方言的表达习惯,在使用时临时粘附在词根上,多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语用化词缀中有些是半虚化词缀,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还有一些后缀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词根加上语用化词缀以后,显现出事物的情状,程度等效果。 有的词缀还存在兼类现象,即可以是语音化词缀,也可以属于语法化词缀。 本文所探讨的蚌埠方言,即蚌埠市及周边所属中原官话地带的方言。“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蚌埠方言至今仍保留一些山西、江浙一带的词语。蚌埠地处安徽北部淮河中下游,是重要的水运和铁路运输枢纽并作为商埠。皖北及苏北、浙江、豫东、鲁南等地人口大量涌入,在北方“侉腔”与南方“蛮音”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以阜宿方言为基础,融入江淮官话和少量吴语成分的蚌埠方言。”[4]方言的交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人员交流,三个因素构成了蚌埠方言丰富多彩的词缀系统,又由于受北方中原官话影响及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蚌埠方言词缀清晰地表现出北方大部分方言的词缀特点。下面从语音化、语法化和语用化三个方

安徽方言

安徽方言“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之一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家话。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作畲话。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朗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所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 1、皖北中原官话:阜宿方言。 分布在准河以北和沿准南岸的一部分市县,淮河以北只有怀远属江准官区,其他县市都属中原官话区。它们是;砀山、萧县、毫州市、涡阳、界首市、太和、利辛、蒙城、临泉、阜阳(颍东、颍泉、颍州)、阜南、颍上、淮北市、濉溪、宿县、宿州市、灵壁,金寨城关及北部,霍邱,凤台、寿县、蚌埠市、固镇、凤阳、五河、泗县(县东部除外) 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和长丰县下塘集以北地区。 其语言特点:声母n与L不混,韵母和普通话韵类关系对应较为一致,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法上普通话的“不知道”说成“知不道”。 2、皖中江准官话 江淮官话。其语音特点:n与L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选择疑问句如“你去不去”在境内说成“你可去”? 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部。淮北的怀远话,沿江南岸的城市,以及皖南少数县市的城区,了属于这个方言区。它通行于怀远(城区))、淮南市、长丰、定远、嘉山、天长、来安、滁州市、全椒、肥东、合肥市、肥西、六安市、霍山、舒城、巢湖、含山、和县、无为、庐江、桐城、枞阳、安庆市、马鞍市、当涂、芜湖市、繁昌(荻港镇)、铜陵(市区)、铜陵县(安平、董店、大通)、池州市、东至(大渡口、姜坝)、南陵(城区)、青阳、广德(城区)、郎溪(城区)、宣州市(市区)、芜湖县(湾址)、泾县(童疃)、旌德(蔡家桥)等地。 这此地区的江淮话统属于江淮官话的洪(泽湖)巢(湖)片方言。 3、皖西赣语:潜怀方言。 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等地的话。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以岳西话为代表,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及东南角)等地。传说境内先民系明朝初年从江西吉安地区迁来。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已清化、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都读送气声母;古寒、桓两韵见溪声母的字今音韵母相同;古咸、衔两韵的端系声母字的韵母今音也相同。有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上声和入声6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给我报纸”说成“把报纸我”。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五河方言

五河话四级考试———★——中国标准话语言研究中心五河命题组准考证号___ 姓名__ ____ 座位号____ 本份试卷分为选择题,简答题两部分.本试卷共有30 道小题,总分150 分,标准答题时间15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A、B、C三个供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根据题目选择意思最近的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4分) 1.许清()A.形容河水清澈 B.形容女孩长的漂亮 C.说明一个人清白2.不吱生拉() A. 夹生饭 B.不说话 C.表示行动一点声响都没有 3.格斯() A.跳蚤的别称B.骚别人的痒痒处 C.跳舞 4.我的孩类() A.胎儿 B.男孩 C.女孩 D.语气助词 5.掉毛灰() A.聪明 B.很脏 C.掉毛了6.皮脸磨牙() A.做鬼脸 B.长的怪样子子 C.形容人调皮捣蛋D.嘻闹7.稀里斜歪() A.形容人不正经 B.形容人长的丑 C.形容东西没放正8.闷屁塞炕()A.形容生病大样子B.身体缺陷 C.形容垂头丧气的样子9.灰浪土起() A.形容吸烟时的烟气B.空气中灰尘飞舞的样子 C.狼狈不堪的样子10.刀菜() A.用刀切菜B.用筷子夹菜 C.一种野菜11.雀癍() A.一种小鸟 B.麻雀 C.黑痣12.咕尺咕尺()A.活动活动 B.喝水的声音 C.用胶水粘东西13.麻狼带()A.形容人很厉害 B.很结实的带子C.口袋D.快坏了的带子14.不择食()A.饿了 B.心里不舒服 C.不挑剔15.耳不丝脏()A.很脏 B.一点也不脏 C.西面很干净16.脚达车()A.上车 B.自行车 C.刚刚才做17.尖雀( A.一种小鸟B.捕杀鸟 C.形容人老奸巨猾18.溜门子() A.走进屋里B.到别人家玩 C.向屋里跑19.显的活嚎() A.和人比赛吼叫 B.惨烈的叫声 C.讽刺一个人没本事还乱显派20.生人盖() A.形容一个人硬充好汉 B.不认识的人 C.形容人的脸很圆21.布楼() A.用嘴咬一个物体 B.用脚踢一个物体C来回拨动一个物体22.赶爽代? ()A.赶路快 B.形容非常快乐 C.做啥23.烧少世道() A.不正劲 B.少了点什么 C.在干什么24.张及() A.人名 B.形容伸开双手C.关系好25.张倒()A.形容人滑倒了 B.不正常 C.人名二.简答题(请根据具体语境回答下列问题,共计3小题,前两题每小题10分,个、第三题30分。) 1.请根据所给五河口语单词填出所对应的普通话游戏(10分) (1)摔皮卡_____ (2)摔炮肠_____ (3)干老瓦______ (4)大刀砍______ (5)藏老梦梦________ 2.请根据所给五河口语单词造句,要有创意(10分) (1).也雄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倒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磨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所给五河口语短文用普通话表述出来,100字以内(30分) (1).早清起来,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 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完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四了! (15分)(2).五河一中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月(月读三声).于是, 我去他们锅屋瞅瞅, 心恍哪个少熊孩子脏盐脏地这么舍种?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我一皮锤把他料倒,逮他 个脸又呼又pai, 把他揣的鼻脸须青胡吊扯. 我一咂混:"上" ,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艳好都 是五河地, 于是, 一呼噜群儿上去就掏. 把他揍地合嚎拉显,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东北土话大全 配解释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 1、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情浮躁,不踏实 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 2、咯了盖儿--膝盖 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4、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5、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 6、唠扯--聊天 7、唠嗑--谈话,聊天 8、钢钢地好、钢钢狠--非常好,非常狠 9、你装呐--贬义,你在装模做样 10、的瑟--贬义,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 11、削--打,暴打 12、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 13、麻溜--快一点儿 14、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 15、沙棱儿--分两种意思,一是和麻溜一样表示快一点儿的语气词二是表示爽快、干脆的形容词 16、寒碜、科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 17、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18、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19、捣扯(声调,降调)--收拾,整理

20、嘞嘞--唠叨 21、秀篾--腼腆,拘束 22、B车或者BB车车:唠叨,罗嗦的意思,贬义词 23、老蒯--老伴儿,好像只用来形容女性 24、远点儿删着--离我远点儿,滚蛋 25、急眼:意为"发火","恼羞成怒","愤怒" 26、老鼻子:"特别多"的意思. 27、滚犊子:意为"滚蛋". 28、抓瞎:意为"白搭","白做了" 29、咋整:意为"怎么办" 30、整个浪儿:意为"全部","整个" 31、稀罕:意为"喜欢" 32、闲嘎嗒牙: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 33、熊色:贬义,形容一个人讨厌的样子 34、晒脸:意同"的色",多指小孩子 35、干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很干的 36、山炮--就是傻了8急 37、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38、鼻嘎吧--bi-ga-ba鼻屎 39、不远匣--指不太远 40、扯蛋--胡说八道 41、刺挠--痒

巢湖方言

巢湖简介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453.06万,。巢湖市(原巢县)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三千多年。商时地处南疆,故名南巢。《尚书·仲尬之浩》:“成汤放禁于南巢”。商时为巢(伯)国地。春秋时为楚属国。四至大致东到昭关(今属含山县),西至庐江,南达长江,北到巢湖。巢国多次被吴国所占,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27年),越灭吴,巢国还楚。秦统一后,置郡县,今巢湖以南为居巢县,也作居郸。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设淮南国,领居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居巢改属庐江郡,居巢为刘般封国,称居巢侯国。东汉末年,袁术占据淮南,重立巢县,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居巢属吴。二十二年曹操占据居巢,此后一直隶属曹魏。西晋在原居巢境内分设居巢、临湖、襄安、隶属庐江郡。南北巢设南豫州。刘宋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居巢易名薪,隶属刘宋。南梁置合州,薪所在的南谁郡属之。隋统一后,改合州为庐江。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襄安改属庐江郡。据《隋书·地理志》记载:襄安“有龟山、紫微山、亚父山、半阳山、白石山、四鼎山。”至此,今巢湖市东、西、北方位大致形成。唐武德七年始称巢县,后县名凡经变化,至南宋景定二十八年才定名巢县。1984年成立巢湖市,。今天的巢湖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有入声, 这是和中原官话、北方官话、胶辽官话的主要区别。

巢湖方言语音特点 通过对巢湖方言的声调实验研究, 我们发现除入声外, 每个声向比较一致, 只是调值有细微的差别。从调值来看, 阴平、阳平完全吻合, 上声的传统调值有个降升的过程, 但幅度并不明显。 巢湖方言词汇特点 巢湖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江淮官话,巢湖境内各地方差异明显,但长期共存必定会带来相互的融合,因此巢湖方言在整体上必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呈现出多种方言长期交错共存且相互影响的总体风貌。本文试对巢湖方言词汇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的特点加以描述并探讨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巢湖市地处安微省中部,是巢湖市政府驻地,北面与省会合肥市接壤,东部与芜湖隔江相望,南与安庆为邻、与铜陵隔江眺望,西依大别山余脉、与六安交界。巢湖处于北方方言区和南方方言区的交界地带,其方言兼有南北方言的某些特点,是北方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因受到周边方言环境的影响,巢湖境内有多种方言交错分布,尽管巢湖各地方言差异明显,但长期共存性定会带来相互的融合。本文试对巢湖方言词汇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的特点加以描述并探讨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东北话

东北话 有一种白痴,叫扬了二正有一种反复,叫吐了反丈 有一种发火,叫急眼 有一种直爽,叫敞亮 有一种痒,叫刺挠 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有一种讨厌,叫各应 有一种丑,叫磕碜 有一种美,叫带劲儿 有一种回答,叫嗯哪 有一种不耐烦,叫滚犊子 有一种傻,叫虎了吧唧 有一种脑残,叫山炮 有一种可能,叫备不住 有一种不可能,叫够呛

有一种脏,叫埋汰 有一种闲侃,叫扯犊子有一种聊天,叫唠嗑 有一种开始,叫原先 有一种不着急,叫赶趟有一种唠叨,叫墨迹 有一种错误,叫岔劈 有一种显摆,叫得瑟 有一种舒服,叫得劲儿有一种能耐,叫尿性 有一种口吃,叫磕巴 有一种费劲,叫啃呲瘪肚有一种角落,叫旮旯 有一种地方,叫那嘎达 有一种农村,叫屯子 有一种挑逗,叫撩赤 有一种坚强,叫皮实 有一种赶紧,叫沙棱儿的

有一种口水,叫哈喇子有一种耍赖,叫放挺 有一种摔倒,叫卡拽了有一种受伤,叫秃了皮有一种发愣,叫卖呆儿 有一种醉酒,叫五迷三道有一种逛街,叫上该 有一种人,叫欠登儿 有一种拒绝,叫别介 有一种泥泞,叫稀能 有一种麻利,叫嘁哩喀喳有一种崎岖,叫急了拐弯有一种无聊,叫五脊六兽有一种心烦,叫闹挺 东北话大全【一】

起根、炸根:原来、原先、开始。 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 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 各这儿:在这儿。 嘎哒:地方。 干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嘎哒:这地方。 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 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格路:性格古怪。 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小男孩。 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 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出门子:姑娘出嫁。 打罢刀:离婚。 老赶:外行。 撅子:指人脾气倔。

安徽方言概述

安徽方言概述 皖北中原官话①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语音特征: 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声母。例如,“安”读~213,“昂”读ɑ~55,“爱”读,“袄”读。1 ①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 2.各地话n与l声母不混。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吕。 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例如,“买菜”说成,“报销”说成,“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ɑ~ɑ~55。 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例如,失=诗,袜=蛙,食=时,是=世视。 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 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例如:袍p≠暴p,桃t≠稻t,葵k≠柜k,求≠旧,才ts≠在,肠(或ts)≠丈(或ts)。词语特征: 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

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或〔~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爹”或(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 2.在人体、疾病方面说法特殊的词:额头叫做“额脑头子”,脖子叫“脖梗子”或“脖脑梗子”,指甲叫做“指甲盖子”(指读阴平);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说“不伸·坦”(伸读抻)、“不郁·着”、“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 3.有特点的食品名称:大米饭叫“干·饭”(其他方言区叫“饭”),面粉叫做“面”,面条儿叫做“汤”,擀面条儿说成“擀汤”,饺子叫“扁·食”,把包饺子说成“包汤”或“捏扁·食”。 4.动物、植物的特殊叫法:鸭子叫“扁嘴子”,麻雀叫“小小·儿”或“老雀子”,结网的蜘蛛叫“蛛蛛子”或“罗·罗蛛”,蚯蚓叫“蛐·蟮”,母牛叫牛(音四),玉米叫“玉秫·秫”、“油秫·秫”或“大芦·秫”,南瓜叫“倭·瓜”。 5.时间词“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分别说成“今(儿)个、明(儿)个、后(儿)个、夜(儿)个、前(儿)个”,去年说成“年·时个”。 6.人称代词中都有包括式“咱·们”,还有表现亲密感情的“俺”和“俺·们”。疑问词“什么”说成“啥”(~东西?),“怎么”说成“咋”(~弄的?)。 7.具有地方特色的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撞”说成“石如,一头~到南墙上。“扔、丢掉”说成“板”pa~24如,把它~掉吧!请吃喝说成“厚”xou53如,俺帮你搬家,你咋~俺?“借”说成“磨”mo53如,~几个钱给俺。“舂、砸”说成如,~蒜;坑害也说“”,他把我~的

安徽方言概况

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安徽境内共存在着现代汉语四大方言,它们从北向南逐渐变化。它们依次是:北方方言、赣语、吴和徽语。其中,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比如,北方方言从北至南又分为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 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 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 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 ,在近百年来,受历史上移民影响,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湘语、闽语、客家话、西南官话和畲话,也零星分布于皖南许多县市,受其他方言包围,逐步形成方言岛。比如,先后成批迁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籍话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 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作畲话。 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朗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 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 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 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 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 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所说的,近为"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 中原官话。 1、皖北中原官话:阜宿方言。 以阜阳话为代表,分布在准河以北和沿准南岸的一部分市县,包括本省淮河以北22个县市。 以北只有怀远属江准官话区,其他县市都属中原官话区。它们是;砀山、萧县、毫州市、涡阳、界首市、太和、利辛、蒙城、临泉、阜阳(颍东、颍泉、州)、阜南、颍上、淮北市、濉溪、宿县、宿州市、灵壁,金寨城关及北部,霍邱,凤台、寿县、蚌埠市、固镇、凤阳、五河、泗县(县东部除外)。 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和长丰县下塘集以北地区。 其语言特点:声母n与L不混,韵母和普通话韵类关系对应较为一致,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法上普通话的“不知道”说成“知不道”。 官话。其语音特点:n与L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选择疑问句如“你去不去” 境内说成“你可去”? 2、皖中江准官话 以合肥话、淮北的怀远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部,包括怀远县和江淮之间的21个市县,以及沿江皖南少数县市的城区,属于这个方言区。 县(城区)和江淮之间的21个市县包括:淮南市、长丰、定远、嘉山、天长、来安、滁州市、全椒、肥东、合肥市、肥西、六安市、霍山、舒城、巢湖和县、无为、庐江、桐城、枞阳、、铜陵(市区)、铜陵县(安平、董店、大通)、池州市、东至(大渡口、姜坝)、南陵(城区)、青阳、广德(城区郎溪(城区)、宣州市(市区)、芜湖县(湾址)、泾县(童疃)、旌德(蔡家桥)等地。 江南岸的城市包括:安庆市、贵池市、青阳县、铜陵市、芜湖市、芜湖县、南陵县、宣州市、郎溪县、广德县、当涂县和马鞍山市。当涂、繁昌(荻港镇

南陵方言里的几个语法特点

南陵方言里的几个语法特点 南陵县地处芜湖市西南部。南陵方言主要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同时也零星分布着非官话方言,如吴语,徽语,湘语等。南陵话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在语法上有一些差异。本文在搜集当地语料和查阅当地县志的基础上,对南陵方言的语法特点进行了总结,下面将具体阐述。 一.名词多有词缀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南陵话在名词的使用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物体名词后多加“子”缀,在时间名词后多加“朝”和“咯”缀。 (一)物体名词多加“子”缀 1.蚂蚁子苍蝇子老鼠子蜻蜓子小狗子 2. 手捏子沓坡子沙子子落谷子沫沫子 1类是在动物名和昆虫名之后加“子”。“子”缀有表示物体体积小的含义。南陵话一般不在体积较大的动物名称后加“子”,如不说“老虎子”,“大象子”。2类是一般物体名词,“手捏子”是“手帕”的意思,“沓坡子”是“台阶”的意思,“沙子子”是“沙粒”的意思,“落谷子”是“玉米”的意思,“沫沫子”是“泡沫”的意思。名词加上“子”缀,构成三音节的形式,在南陵话中十分普遍。(二)时间名词多加“朝(zhao)”缀和“咯(ke)”缀 今朝(今天)明朝(明天)后朝(后天)万后朝(大后天) 昨咯(昨天)前咯(前天)向前咯(大前天) 南陵话中表示在今天或今天以后,加“朝”缀;表示昨天或昨天以前,加“咯”缀。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统一用“x天”来表示。这也体现南陵话在时间名词表达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动态表示法 南陵话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一样,在语法上只体现“态”,不体现“时”。但南陵话在“态”的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如下。(一)动词+咯(ke),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 a.我看咯三遍。 b.电灯亮咯。 c.我忘失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