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与读者、作者

编辑与读者、作者
编辑与读者、作者

编辑与读者、作者

编辑的定位

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稿、编稿、发稿。那么,稿子来自何处?来自作者;发稿出书后给谁看?读者。这是一般的常识。从这个常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充当着中介的角色——将作者的创作,通过出版的手段,以最恰当的方式,传播给读者。这就是编辑的定位。

可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常识,并非每个编辑都明白的。比如,近年来,出版界盛行“策划”,策划大师满天飞。有一位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策划了一套“感悟生活丛书”,约请了10个名作家,一个写饮食,一个写居住,一个写旅游,一个写交朋友,一个写教育孩子……同样的字数,同样的风格。凭他在出版界的经历和人缘儿,这套书组织成功了,作家们加班加点地完成了任务,出版社如期出版。书上市后,经过策划者的宣传炒作,还真造成了很大影响,销售见好,一版5000本一个月就发完了,于是又加印8000本。没想到三个月不到,这套书滞销了,加印的8000本只发出去2000本。一年下来,库存6000本,加上退货,有7000多本。算细账,如果不加印第二次,销5000本,起码不会赔本,还不算失败。问题是,编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作者又是名家,这套书为什么这样短命?

很显然,在这套书中,真正的原创者,不是那些名作家,而是编辑,即所谓的“策划人”。名作家在这里不过是编辑的“雇工”,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一种拼凑物,人工痕迹太浓,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好作品。

我并不反对编辑有这样的策划能力,有许多书只能这样操作,如大型辞书;还有一些好书就是这样策划出来的。问题是,这些年来,过于强调“策划”,实际已混淆了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定位。并且,由于策划风的盛行,影响得作者队伍也十分浮躁,而编者、作者的浮躁,又必然影响读者,造成整个文化的浮躁。

我认为,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其“发现”的能力,发现好的作者,发现好的选题,而非“策划”的能力。社会上好作者、好书稿很多,就看你能否发现。在这里,编辑不是指挥原创者,而是通过自己开掘、掌握的作者资源、作者信息,发现原创者发自内心情感和思想自然而然创作出或正在创作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进入“策划”的领域,如怎样使这些作品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市场,怎样设计装帧,用哪种开本、哪种纸,怎样定价,以及怎样宣传营销等等。很显然,这些策划既是为作者的作品着想,更是为读者着想。

举几个例子:

《风雨中的雕像》利用杂志信息

李辉著。本书以凝重的笔触,记述了11位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如邓拓、吴晗、田

汉、老舍、胡风、冯雪峰、赵树理、萧乾等,并通过他们的遭遇,发出深刻、深长的感叹,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和别具只眼的议论,读来动人心魄,发人深省。

《张家旧事》偶然得之

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本书是张允和先生九十岁时,对照自己六岁(1915年)到五十岁(1959年)的一些照片,讲述往事的结集。她认为,最最美好的和最最悲惨的照片,都没有保存下来。但通过保存下来的“不足道”的照片,仍可回忆起最最美好和最最悲惨的往事。这样,前后几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叶稚珊记录下了许多故事。张先生说:“我在你面前已没有了闭谜(秘密)”。当然,发表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

《乡村诊所》桥梁作用

谢宏军著,“睹画思往录丛书”之一。作者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找不到可心的工作,曾在乡下的老家里闲居,无聊间,每天去一所乡村诊所画速写和素描,画各种各样的病人。面对疾病和苦难,他一边画一边思考了许多人生问题。后来,他将这些思考写成文字,与速写、素描合成一本书,呈献给读者。

《老照片》利用下脚料

20世纪,去日无多。世纪末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人类普遍的怀旧心理,好比一个人到了晚年,总喜欢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多少个惊心动魄或索然无味的日子过去了,有痛苦,也有欢乐,然而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如今都显得那么珍贵……还有许多深奥的哲理和离奇的谜语,平凡中的深厚和伟大中的浅薄——往事如同佳酿,放得越久,就越浓烈而醉人……

动物虽有记忆,却不懂得回忆。回忆是人独有的权力。回忆不仅是一种感情的投入,而且是一种理智的收集,收集掉落的一切,进行崭新的排列,于是生出许多发人深省的结果。一位外国哲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位中国哲人说:温故而知新,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稍微注意一下,还可发现,人们所怀恋的,往往是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尽管为了这美好,曾付出了巨大代价——怀旧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有意思的是,回忆靠的是思维,思维是用词语来进行的,而用词语进行的回忆,却永远是形象的画面,不过这种画面,除了回忆者本人在冥冥中可见外,别人看不见。直到上个世纪中叶,照相术发明后,这种情况才得到彻底改观。照相术使一段段历史定格,成为永恒而真实的瞬间。反之,现在是用词语来阐释一幅幅老照片的时候了,那瞬间形象的定格,常常含有难以估量的信息和意蕴,似乎说也说不完。

于是就有了《老照片》。

《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白石老人自述》重做

《原文经典》丛书市场调查

《我们仨》利用自己的作者资源

此套书还有几本,如王伟君、裘沙的《莒南之忆》,是根据他们珍藏的1957年至1958年下放农村时画的速写,经编辑建议,加上回忆文字而成书的。他们当时画的房东早已去世,连房东的儿子也已50岁了。这类书最好地体现了编辑在书稿中的桥梁(中介)作用:一种本来不适宜出版的写生素材,经过编辑建议、作者加工,成为读者能够接受而且喜爱的读物。

认真分析起来,提出选题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作者—编者—读者”,第二种是“读者—编者—作者”,第三种是“编者—作者—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模式又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第一种是我们所提倡的,第三种是要慎重使用的,而第二种是我们现在说得最多的,即“以市场为导向”。编者了解到读者的需要,然后去寻找或组织稿件(发现或策划稿件)。其实,从广义说,作者的创作,也是以读者需要为准则的。

关于读者

读者的内涵和分类

读者是具有一定阅读需要和阅读能力的社会群体,是出版物的阅读者和消费者。许多读者是直接购买书籍阅读的,也有一部分读者是通过图书馆借阅的。对出版社来说,第一读者当然是书籍的购买者。从这个意义上,书店和图书馆也属于我们的读者范畴。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现代社会,出版社不能越过销售商直接面对读者。也就是说,我们在决定选题时,既要把读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又不能忽视书店的存在。比如,读者都喜欢便宜的书,但书店不喜欢低于15元一册的书,因为销售成本一样,而书店获利太低。所以,出版社就很难出版小薄册子;书店不喜欢64开小开本的书,容易被偷,所以出版社就不能出口袋书。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

读者有多种分类,但考虑到书籍的精神产品和文化属性,一般把读者分成四类:

专家学者中的读者。这批作者往往既是读者又是作者,他们关心学术、思想和文化方面书籍;

高层次读者。一般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他们兴趣广泛,阅读面宽,可俗可雅;

中等层次读者。具有中等文化以上的读者,他们比较需要增长知识的、实用的书籍;

低层次读者。他们喜欢的是纯消遣性书籍。

对一个新编辑来说,首先要弄清本社的读者对象,这对你要开展的工作至关重要。

市场需要和读者需要

市场需要和读者需要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其实是有区别的。图书虽也是一种商品,但它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处是在“商品”之前冠有“精神”二字。其他非精神商品只要有市场,能赚钱就是成功的,图书却不一定有市场就好,

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一些低俗下流小报、黄色书刊之畅销,就是明显的例证。在这里,市场需要并不一定就是读者需要,市场需要常常不能反映读者的根本需要。

那么,是否适应读者需要就可以了呢?还不够,还要提高读者、引导读者,甚至创造读者。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是天生的,是通过阅读实践培养出来的,比如三联书店在几十年间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铁杆读者,许多人说自己是读三联书店的书长大的。据说,美国的著名杂志《读者文摘》提出自己的杂志是办给不读书的人看的,德国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提出“把人变成读者”的理念。

具体说到读者需要,有下列几种:消遣的需要,如武打小说、幽默漫画等;实用的需要,如菜谱、旅游指南等;求知的需要,如教科书、工具书等;审美的需要,如严肃文学和美术等;探索社会、人生的需要,如学术类著作等。对单个读者来说,这些需要常常是交叉的。在实际消费过程中,读者还会产生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比如越是流行的书就越流行,越是被批评的书就越好卖。《陈寅恪集》、《我们仨》、《心灵史》就是例证。

为读者服务

三联书店的创办人邹韬奋为出版社提出的宗旨是“竭诚为读者服务”。“竭诚”二字值得认真讨论。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文本服务——除了内容质量外(这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书本身用哪种纸,多大开本,字号多大,定价多少,以及勒口、封底的内容简介、作者介绍,同类书的目录等。当年沈昌文先生主持《读书》时,曾在某一期的后记里专门讨论读者会以哪种姿势阅读《读书》,结论是倚在床上读。这种关于阅读姿势的讨论,实际就是讨论如何把为读者服务落到实处。为了这一点,《读书》的用纸就不能太硬,开本就不能太大,页码也不能太多。还有,许多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我们许多出版社不考虑这一点,很厚的纸做封面,内文用线装,书虽然华贵了、结实了,但翻起来嘎嘎响,影响其他人睡觉。

新书发布——媒体广告、新书讨论会、邮购目录等等。

读者俱乐部——经常有热心的读者给出版社写信,告知图书中的错误,提出选题建议,或请求帮忙买书等。有的出版社在书中夹带“读者调查表”,回收到许多读者信息。将这些读者的名字、地址、联系方法统统存入出版社的信息库,积少成多,当发展到几千人时,便可组织“读者俱乐部”了。读者俱乐部可通过网络建立,读者在网上了解出版社的信息,发表意见,并在网上购书。

关于作者

作者类型

著者也称著作者、撰述者,指写述作者思想感情和研究成果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论文、专著,具有独创性。

编著介绍、普及已有的文化成果,根据已有的观点、知识、资料写成的书籍。不是完全抄录已有的作品,有自己的构思,用自己的语言。

选编者指文集、选集、资料书等编辑作品的作者。不是直接从事创作活动,选编者的功力在于充分占有资料,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有独立的思想学术观点。中国有选本的传统,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

主编某一种书籍的编辑活动的主持者和负责人。与刊物的主编不同,书籍的主编是作者,刊物的主编是编辑人员。

译者将一种语言的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作品的作者。有人说,“翻译是另一种创作”,很有道理。如《大卫·考坡菲》与《大卫·科波菲尔》,再如查良铮(穆旦)翻译的普希金的诗《欧根·奥涅金》、《青铜骑士》、《波尔塔瓦》、《高加索的俘虏》等。

编译者既翻译又编辑的作品的作者。

注释者对书籍的背景、内容、词汇、人物、事件、引文等进行解释、说明、评论的作者。

校订者古籍中的校订者和校勘者相同,其工作是查考不同版本古籍的异同,改正古籍流传过程中发生的缺漏、讹误等。译著中的校订者,指将别人的译稿和原著对照,纠正其中错译、漏译的地方,对不准确的文字进行润饰、加工。

弄清作者种类十分重要。有些作者不清楚署名方式,错署会闹纠纷的,也是编辑工作的重大失误。

2.尊重作者和发挥编辑的作用

如果说,哪两种人最容易成为朋友,我认为,就是作者和编者了。这是因为,编者和作者利益一致,他们是共同来完成一本书的亲密伙伴。这也是我们做编辑最大的乐趣——整日与一些有识之士、有德之君打交道,并且一字字处理他们的思想情感的成果,会有多大收益啊!然而,也经常可见作者十分反感编者的情况。正因为你所处理的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所以要分外谨慎认真,概括说,就是尊重作者。

尊重作者首先是尊重作者的作品。由于编者既代表出版社,又是以个人身份同作者打交道的,在编稿时免不了有个人的见解。但要注意,编稿过程中要善于转换立场,全面审视。首先,要站在读者立场上,换言之,拿到稿件,第一件事不是“审”,而是“读”,你是稿件的“第一读者”。读和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他们为何要选择这样的表达形式?有许多问题,站在审稿者的立场上无法理解,站在作者的立场就容易理解了。尤其是文学作品,常常有编者用所谓规范化的语言去修改作品,令作者苦笑不得;第三才是站在编辑或编辑部的立场上。这就是尊重作者,就是尊重作者的劳动。

在加工作者的书稿时,还要注意一个原则,就是只能删改,不能加写,删改后的稿件一定让作者过目。

当然,也有些很难打交道的作者,尤其是一些名家。他们的稿子一字不准动,你提出要求他们就把稿子拿走。可是,以我的经验,再有名的作者,写的稿子也需要编辑加工。因为,我们所做的往往是一些出版技术方面的加工。俄罗斯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写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一家小报约到了一位名作家的稿子。这篇稿子题材很有趣,而且写的很有才气,但不知为何,层次不清,甚至是杂乱无章。可是,谁也不敢去请名作家修改。于是一位老编辑对稿件进行了技术处理,一字未动,只是改了一下标点符号。第二天报纸出版后,那位名作家冲进编辑部大声问是谁改了他的稿件,老编辑已经准备好告诉作家他并没有动一个字,但名作家不听,而是拥抱了老编辑,连声感谢,说这是

很好的重大的改动。

能够让作者接受正确的修改意见,是一个编辑的基本功之一。我曾经约过叶至善先生的一部书稿。其时叶先生已81岁高龄。他寄来的书稿书写工整,剪贴仔细,大约有二十多万字。我做编辑多年,如此工整清楚的稿件十分少见。读后,虽然有些篇章深深打动了我,但仍觉得内容结构有些杂,缺主心骨。我怀着忐忑,把我的想法和建议写给叶先生,很快就收到回信。信中说:

稿子没编好,您的意见提的都对,

我都同意。书名是安上的,序也写得

牛头不对马嘴……我已经觉察非改不

可。至于当初为什么会搞成这样,以

后如有机会面谈。

我想能不能这样办:稿子寄给我;

在目录上,请按您的看法,加上或取

或舍的标记,供我重编时参考。

这信使我有些震惊。叶至善是叶圣陶先生的儿子,是名副其实的编辑界前辈,1940年即从事编辑工作,1956年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可是他对我的意见却这般认真。现在想来,也许正因为他是一位编辑大家,才更懂得编者和作者的关系是应当怎样的。

这本书后来出版了,书名是《舒适的旧梦》,这个书名是我建议的。

还有一本插图珍藏本《徐悲鸿一生》的例子。

美国著名编辑马克斯韦尔·埃瓦茨·伯金斯说过:“有两种气质使编辑名满天下:一是对于一本好书能越过缺点看到优点,不管这些缺点多么让人沮丧;二是任凭困难再大,也能不屈不挠地去挖掘书稿的潜力。”

3.建立作者队伍

对编辑来说,他面对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是读者市场、读者资源,二是作者市场、作者资源。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占领作者资源是第一位的事情。很显然,占领了作者资源就占领了读者资源。人们公认的名编辑,其实是掌握着很多很好的作者的编辑。但获得作者资源,建立作者队伍,必须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日本,一个编辑必须做到5年以上,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编辑,其主要原因就是要有个积累过程。同弄清读者对象一样,要建立自己的作者队伍,首先要弄清本社的图书定位,根据这个定位去选择作者。选择作者就是选择选题。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走弯路。

建立作者队伍,第二步的工作是收集作者信息。常用的方法是:1)阅读已出版或发表的书籍、文章、书评,从中发现线索;2)参加学术或作品讨论会。这种会议是人才密集的地方,可以借机了解和认识一些作者;3)编辑出

版社交办的书稿,在编辑中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4)审读自然来稿,注意发现新作者。这一条尤其重要。实际上,能够发现默默无闻的新作者,并且通过你的努力,使他成长起来,甚至成为一个名家,是编辑工作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作者,会成为你的骨干作者。巴金曾说:“编辑的成就不在于发表名人的作品,而在于发现新的作家,推荐新作品。”在出版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

当年巴金在法国写成处女作《灭亡》,寄给一位朋友,叶圣陶看到这篇稿子,立即决定在刊物上连载,巴金从此踏上文坛。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也是叶圣陶在自然来稿中发现的,作为头条在刊物上发表。巴金和丁玲后来都成为大作家。

托尔斯泰二十多岁时在边塞的部队里写出处女作《童年》,因为不自信不敢用真名,用假名寄给当时最著名的杂志《现代人》的主编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给他回信说,您不必用假名发表这篇作品,这篇作品让我们编辑部全体欣喜若狂。小说发表后,当时的文学泰斗屠格涅夫对涅克拉索夫说,“他再写出一部这样的作品,就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了”。他盛赞涅克拉索夫发现了一个天才。

再如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学生刘绍棠的小说《大青骡子》。后来这篇小说被选入高中课本,刘绍棠上高中时就要学自己的作品。

建立作者队伍,经常用“连锁法”。你与一位作者建立了联系,他会给你再介绍一位或几位作者,这些作者会再给你介绍更多的作者。我当年在《收获》杂志看了李辉的连载栏目文章,为他出了《风雨中的雕像》后,通过他,我又认识了姜德明、范用、徐城北等作者。像李辉这样的作者,就成为我的基本作者。他早已不仅仅是我的作者,而且是我的好朋友。这样的好朋友,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

关于组稿

组稿的概念,需要重新认识。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创作作品,写论文,都是先有理念和主题,然后才围绕它动笔的,如“三突出”、“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再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申毛泽东所阐述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规律,承认无论如何,实践是第一位的。所以,出版社根据上级精神设计选题,然后再去组稿的做法已经减少了,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在作者队伍中去“发现”鲜活、富有生命和创造力的选题,

这是符合创作规律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编辑工作中不需要运用组稿的手段,编辑不需要学习组稿的业务了。很显然,当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读者需要,策划出一套图书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落实,就是组稿了。这是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的行为。

尽管如此,图书出版中已经不太谈组稿的概念了,报刊中还用得比较普遍。

举几个例子:

1.《共和国的故事》

2.《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3.《中国边疆探察丛书》

编辑职业化

前面所讲的偏重于技术性的知识,类似工作指南的一部分。实际上,做编辑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它的空间特别大,你的所有知识和情感积累在这里都会派上用场。它会融入你的生活,真正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我想讲一讲编辑职业化的问题。

所谓职业化,对编辑而言,不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职业生活状态,比如,一边读书,一边编书,一边买书,一边卖书,一边评书写书;平日是编者,有时是作者……工作得有滋有味,有苦有乐,并在工作中认识一个个作者、一位位读者,形成自己的生活圈。此时,工作与生活已经融为一体了。

前辈在这方面做出了最好的榜样。鲁迅、胡适、茅盾、郁达夫、叶圣陶、邹韬奋、巴金、孙犁……他们是最好的作者,也是最好的编者,也是最好的读者。鲁迅设计的封面和内文版式,叶圣陶撰写的图书广告,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巴金策划的文化生活译丛等等,已经成为业界的经典。这是所谓职业化最真实、最具体的例子。

在我看来,编辑的职业化,是对出版诸环节的全方位的介入,是把握综合工艺的能力,是对书籍发自内心的喜爱。我想设计一些格式化的提问,根据这些提问的答题状况,来测定从业者的职业化水平: 1)你知道书市上近日的热点书、畅销书有哪些吗?有什么特点?是哪个出版社出的?其作者的背景情况?你读了或翻了这些书吗? 2)你是否了解自己所编图书在市场中的位置?同类书的状况如何? 3)你是否关注并思考了所编图书的封面、勒口、环衬、扉页、插图、字体字号、页码、书眉、版权页、用纸、印制方式以及作者简介、内容提要、读者意见反馈卡、序言和跋语? 4)你是否具备一定的版本知识,是否了解书籍的历史? 5)你在出版界的朋友多吗?你与那些有水平的出版家有接触吗?你了解他们的出版业绩和出版理念吗? 6)你常逛书店吗?你买书多吗……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出许多许多。要知道,一位编辑是否掏钱买书,对于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平日里,在业界的聚会或各种会议上,常看到一些普通编辑谈起书业来津津有味,如数家珍;在报刊上,也是这样一些编辑,经常发表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他们表现出的,正是职业化素质。

“职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必然对各行各业提出职业化的要求。已故作家汪曾祺曾经说过一件事:他小时候喜欢看路边摆摊儿绱鞋的——针锥和线绳上下翻飞,手和臂的动作十分优美。汪曾祺说,活儿干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劳动就变成艺术了,劳苦中也就有了快乐了。编辑这个“活儿”,当然比绱鞋复杂些,但说到底,也是一门手艺。把手艺练好,把活儿干精,是手艺人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像一位名编辑说的那样:编辑的职业生活,“并无高深之处,不过是一群爱书人为另一群爱书人呈现手艺”。我想说,呈现,是一件崇高而美妙的事情。

作家与读者(2019浙江卷)

2019年高考浙江卷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家与读者 晨林 假如我是创造生活的作家,心里面既要装着读者,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多倾听读者的呼声,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再一个方面,作为一个作家,必须在作品中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打动读者,传递正能量,使自己的创作之路越走越远。 有人会问:作家心里既要装着读者,又要不为读者所左右,二者岂不是矛盾了吗?其实呀,它们并不矛盾。我们知道,作家的创作源泉是什么?——生活。如果作家离开了对

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她)能写出好作品来吗?例如,回族女作家霍达创作的《穆斯林的葬礼》,通过她细致入微的描写,把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性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让这部作品既适合回族阅读,也适合其他民族阅读。由这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好的文学作品既不是作家臆造出来的,也不是片面迎合读者而产生的。它源自于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一是作家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就拿《穆斯林的葬礼》来说,如果霍达缺乏对伊斯兰民族生活习性的了解,她能写出长达52万字的长篇小说吗?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知道,作品中很多细节都反映了作家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因此能让读者在阅读情感上与作家产生共鸣,真正达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好作品的第二个“最佳结合”是作家与读者的完美结合。文学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如果作家忽视了自己的读者,那么他(她)创造的作品又有什么交流价值呢?比如,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喜欢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那么孩子们为什么热衷他的童话故事呢?原因就是安徒生的创作基因里就只有孩子,所以他毫无疑问地成为小读者心中的“童话大王”。在他的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冰雪女皇等童话人物,在无数孩子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成为无数成年人童年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阐述,我们对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就

《读者》读书心得体会

读读者,的读书笔记是我们需要不断和别人沟通,才能给自己的思想注入新鲜感。那么读者的读书笔记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读者》读书心得,希望你喜欢。 《读者》读书心得一 “沐浴书香,其乐融融”每个星期的阅读课都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如痴如醉地看着,多么快乐啊!然而,今天,我看了20 ~8四月下总第469期的《读者》,看了里面的一篇值得人们深思的——《月熊,请宽恕人类》。 《月熊,请宽恕人类》主要写了人类因为熊胆的功效:清热解毒,主治肝火导致的目赤,咽喉肿痛轻轻两行字,无关痛痒的疗效,却让熊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人类为了熊胆,为了规避在野外捕猎野生熊直接取胆所冒的法律风险,催生了养熊业。从活熊身上抽取胆汁,工人通过管子抽取胆汁,牢不可破的笼子、永远不变的姿势,每天抽取胆汁的剧痛……无穷无尽的折磨令他们疯狂,为了防止它抓伤取胆汁的人,它四个爪子的第一个关节全部被剁掉,无法爬树、无法抓握,使他们经受了非常沉重的磨难。 《月熊,请宽恕人类》真的非常值得人类深思。人与动物应该是和平相处,可是有的人却为了一己之私大量地伤害动物,使动物濒临死亡、疾病的苦楚。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好好保护动物,让动物成为人类的朋友。 《读者》读书心得二 近几天,我无意中在《读者》这杩本书上发现一篇令我感兴趣的,而我越读越有劲,衡深深地被吸引住,才发现这〗篇的魅力如此大,使拿瘭起放不下,放下又拿起,十隔分喜欢读。这篇主终要讲的是一个贼和夫妻俩在莆停电时所发生的事,在皇后桀区位于美国纽约市东部,那蒗里环境恶劣,居民生活贫困铼,犯罪率高,堪称城市中的辟地狱。 但是,那里的人们在二一场惊心动魄的停电事故中磁演绎了一曲催人泪下的爱的佣颂歌,因为丈夫的自私心不耙听妻子劝告,导致商店来了慷一个贼,而那个贼中了丈夫迭的陷阱,在这过程中他们夫娠妻中的问题也在一夜间解决晷了,这都是家庭婚姻所引起二的原因,最后得知那个贼就纫是好人汤姆。 17对于她的丈夫我感到人不应该自私自茂利,应该胸怀宽广,在别人逑有困难时献己的爱心诚矬心帮助别人,他的妻子我感夫到很佩服,她面对仇恨是另榱有方式,她用宽容和忍耐的铄心对待一个背叛她的男人,梳用慈悲的心来对待这样一个藻盗贼,就像这半根蜡烛,燃保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黑注暗的世界。这个盗贼我也感叨到很佩服,他自己冒着危险筘,不怕自己的名誉背上盗贼的罪名去帮他们夫妻解决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读完锼这篇催人泪下的我懂得云了许多道理和启示,无论别占人存在于什么问题,我们都姣有一个宽容,忍耐和慈悲的坻心。这是一本好书,大家有鸸时间也看看吧。 读书心得三

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陈继平 [考点指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等内容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和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它与“归纳概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归纳概括”侧重于对事实的如实的陈述,“分析概括观点态度”侧重于对道理的阐发、情感的把握,着眼考查阅读理解、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 具体操作,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文中筛选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主要方法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记叙类文章中,有些抒情性语句往往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议论文中的中心句、关键句或论据前后的总括性语句也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基本思想倾向。高考文言文阅读多是选取史传类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用评论性的语段表达,如《史记》的“太史公曰”;或者在叙述时用极简括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厉操清白”“清慎简朴”等。做题时,要把握这些着眼点。 2、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要从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叙述、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文章不是无情物,行文中往往不经意间流露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比如词语的褒贬色彩,记叙时侧面烘托或反面陪衬的内容,甚至人物的描写或景物的描写中,也不难体会到作者的褒贬感情。 3、感悟深意在一些文章中,特别是史传文中,作者运用“春秋笔法”,据事直书,不立褒贬,而是非自见。从字面上并不能直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我们结合语境,用心感悟,体会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意,通过揭示含蓄的内容来体会观点态度。 [经典示例] 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方括号中是古人的注解),读后答题。(88年高考题)(甲)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注:使酒,因酒纵性谓之使酒。近,谓亲近天子而为大臣。]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注:谓窥见陛下深浅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乙)以一人之誉而召季布,以一人之毁而遣季布,天下将窥其浅深。虽然,何病人主威福之大权,岂以天下莫能窥为不测哉!布之悻悻于罢去,而仰诘人主以取快,其不足以为御史大夫,明矣。使酒难近之实,自露而不可掩矣。文帝之失,轻于

作者、读者与文本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3774090.html, 作者、读者与文本 作者:董映雪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 摘; 要:诠释学在文学理论中占重要地位,是解读读者、作品、作家关系的重要钥匙。本篇通过对诠释的三个主体——作者、读者与文本进行方向探究与角色归属,辨析其在诠释中的交互作用,认为作者为文本创作阶段与文本交互关系中的主体,而文本诠释阶段则为读者与文本联系,于詮释理论主体作基础探究。 关键词:诠释;诠释主体;作者意图;读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诠释(interpretation)也被部分地称作解释,基本定义是读者对文本作出的解读。作者写作文本,文本具有延展性内涵,读者解读文本,此三者是研究诠释理论的三主体,任何关于诠释的理论探讨、研究都必然围绕至少一者展开。 作者在文本诠释中的角色存在诸多探讨。艾柯将之分为三类:“经验作者”、“标准作者”、“阈限作者”[1],而综而言之,作者是对文本进行创造的人,其生活经历、写作方式、情感目的等多种因素都显然或潜在地现于文本。“作者已死”在文本解读中并不合理,尽管解构主义与新批评一直试图在文本诠释中彻底摆脱作者存在,然而这无法实现。以例证,如果直接让一位读者解读《长恨歌》却不告知作者,其是否对作者所处时代、感情目的与写作经验产生需要?这时告知他:不必知道作者是谁,随便一人,也许是泰戈尔。必将对读者诠释造成阻碍。对诠释应摆脱作者条框、拥有读者思想的要求不应以彻底抹掉作者既定存在实现,而可认为作者与文本分具独立性。在进行文本诠释时毋须对作者作靡细理解,也不须站在作者独特位置以观文本,但其参考必存。 文本创作阶段作者是文本交互关系中的主体,在文本诠释阶段,其退居后方,读者成为与文本关系中的绝对主角。此时读者又该作何理解,还需分析几个著名读者理论以观。 米歇尔·立法德尔“超级读者”理论认为其代表检验概念,“超级读者允许对隐含文本信息中的语义潜能和实际潜能作出积极的经验性的和可以证实的说明,它能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做出反应,并经验到文学作品的意义”[2]。即读者与其是文本意义建构者,不若是文学作品既有意义的发现者、检验者。打个比方,文本意义是珍宝的话,读者不再是塑形匠人,而是提灯于矿藏中寻觅并检验成色的人。这显然忽视了其主动创造性与能动作用,虽谓“超级”却难免边缘化了。伊泽尔“隐含读者”是文本自身设置的能对文本进行圆满解读的存在,读者不再是个体,不再具时间性、历史性、个人独特思维等特征化。“他是一个思维的产物,决不与任何实际读者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前预习 班级:姓名: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向探究】所谓“评价”,是指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文 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 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又什么 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 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这是它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分野。 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 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 悟的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 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 【典例分析】

[例1](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 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试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这看法吗? [例2](2008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 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 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试题: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 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必备知识】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编辑与读者、作者

编辑与读者、作者 编辑的定位 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稿、编稿、发稿。那么,稿子来自何处?来自作者;发稿出书后给谁看?读者。这是一般的常识。从这个常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充当着中介的角色——将作者的创作,通过出版的手段,以最恰当的方式,传播给读者。这就是编辑的定位。 可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常识,并非每个编辑都明白的。比如,近年来,出版界盛行“策划”,策划大师满天飞。有一位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策划了一套“感悟生活丛书”,约请了10个名作家,一个写饮食,一个写居住,一个写旅游,一个写交朋友,一个写教育孩子……同样的字数,同样的风格。凭他在出版界的经历和人缘儿,这套书组织成功了,作家们加班加点地完成了任务,出版社如期出版。书上市后,经过策划者的宣传炒作,还真造成了很大影响,销售见好,一版5000本一个月就发完了,于是又加印8000本。没想到三个月不到,这套书滞销了,加印的8000本只发出去2000本。一年下来,库存6000本,加上退货,有7000多本。算细账,如果不加印第二次,销5000本,起码不会赔本,还不算失败。问题是,编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作者又是名家,这套书为什么这样短命? 很显然,在这套书中,真正的原创者,不是那些名作家,而是编辑,即所谓的“策划人”。名作家在这里不过是编辑的“雇工”,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一种拼凑物,人工痕迹太浓,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好作品。 我并不反对编辑有这样的策划能力,有许多书只能这样操作,如大型辞书;还有一些好书就是这样策划出来的。问题是,这些年来,过于强调“策划”,实际已混淆了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定位。并且,由于策划风的盛行,影响得作者队伍也十分浮躁,而编者、作者的浮躁,又必然影响读者,造成整个文化的浮躁。 我认为,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其“发现”的能力,发现好的作者,发现好的选题,而非“策划”的能力。社会上好作者、好书稿很多,就看你能否发现。在这里,编辑不是指挥原创者,而是通过自己开掘、掌握的作者资源、作者信息,发现原创者发自内心情感和思想自然而然创作出或正在创作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进入“策划”的领域,如怎样使这些作品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市场,怎样设计装帧,用哪种开本、哪种纸,怎样定价,以及怎样宣传营销等等。很显然,这些策划既是为作者的作品着想,更是为读者着想。 举几个例子: 《风雨中的雕像》利用杂志信息 李辉著。本书以凝重的笔触,记述了11位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如邓拓、吴晗、田

浅谈图书管理员与读者的关系

浅谈图书管理员与读者的关系 摘要:作为县级图书馆员,怎样与读者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读者提供 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馆读关系和谐的关键所在;加强与读 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对其进行引导教育,是馆读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馆领导适 时介入,更是馆读关系和谐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图书馆员;读者;关系;和谐 一、图书馆的重要性 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科学文化教育机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学子汲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县图书馆更是广大市民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 二、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文献信息中心,是以服务社会、服务读者为 根本宗旨的。立足服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历来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如此,图书管理员与读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图书管理员被误认为“服务员” 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充分 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根本要求。然而,作为地方馆员,由于广大读者的文化程 度参差不齐,思想素质相对落伍,时不时会有人将图书管理员混为“服务员”,对 其呼来唤去。 2.不能“换位”沟通 长期以来,由于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知识积累、个人经历、文化水平等存在着 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价值判断不同。在解释同样的信息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 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信息,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沟通障碍。例如:管理员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的误会,提醒读者不要把办完借阅手续 的图书,再带入借阅区阅览。当然,这也是管理上的规定。可有些读者偏偏认为 这项规定过于繁琐,给自己带来了不便,要么不理会,要么顶撞,从而引起矛盾。 有时候,馆员由于每天要接待许多读者,整理书刊,工作比较辛苦,有时对 读者服务态度不好,语气较为急躁。也有些读者由于不了解馆员的辛苦,看不起 馆员的平凡工作,无视图书馆的规则,从而争执不断。 3.缺乏耐心 从某种程度上讲,图书馆是一个不受任何限制的公共场所。有时候同样的问题,馆员得回答无数遍。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读者的絮絮叨叨、责罚、质问等等。久而久之,馆员难免会有态度上过于冷漠、厌烦等情绪。例如:少儿借阅区 有位读者一进门,也不看管理员在干什么,拿个小纸条:“给我找一下这本 书!”“门口有自助查找书的机子,你先去查一下。”正在整理书车的管理员回答。 那位读者毫无求助的意思说:“我找不到,你直接给我找出来得了。”那天是周末,本来就连借还都忙不过来的馆员说,“我也找不到。”就这样,一场不可避免的争 执上演了。再比如图书馆盖有蓝色“仅供阅览”印章的库本图书是不外借的,但有 的读者因为某些原因非常想借,馆员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马上拒绝就可能发生 争执,反过来如果能耐心解释原因,并提出供其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法,可能适得 其反。 三、如何避免图书管理员与读者之间的问题 建立和谐的馆读关系,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馆员的职责所在。在

如何做英语阅读之作者观点与态度题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慧学云平台”微课堂,我是来自柳州八中的英语教师罗曙霞。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是中考英语阅读之作者观点和态度题。 什么是“作者观点态度题型”? 观点态度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掌握主题思想和具体事实,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观点态度题是中考的把关题,含金量是2分一题,也是拉开中考考生档次的一种题型,因此,准确作答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讲解,1.命题方式2.解题技巧 3.例题讲解 作者观点态度”题的命题方式有哪些呢?主要有两种。 一.关于目的型 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Purpose)命题方式有: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________.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is . 这类题要求阅读时不但要看懂单个的句子,而且要全面分析所有相关信息,从而把握作者在整篇文章中的观点,因此,必须看懂全篇文章的意思,切忌片面思考,得出片面答案。 二.判断正误型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2.Which statement is FALSE according the above passage? 3.Which idea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untrue? 那么我们在做这类题时有什么解题技巧呢? 1.抓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作者往往在首句和尾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所以抓首句和尾句是做题的突破口。 2.不要把自己的态度置于其中,不能以你的观点来判断正确与否;也要区分开作者的态度和作者引用的别人的态度。 3.当作者的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要学会根据作者使用词语的褒贬性去判断作者的态度。 4.作者观点一般与文章主旨相关联。 下面进行例题讲解,首先我们来看Passage 1 这篇文章有3段,(依次播放3张PPT,每张停顿2秒)好,看题。读AB两个选项,返回第1张PPT,读划线句子,分析出AB选项是正确的。再读C选项,读完回到第一张,解释lost是丧失了能力的意思。所以答案是C选项。此时,文章的大意很明了,自然D选项是正确的。 A successful young businessman recently lost his natural ability(能力)to do business.He was so worried that he went to see his doctor.The doctor examined(检查)him ,but found nothing wrong with his brain.However,the doctor advised him to see a brain expert.The expert told him that his brain was prematurely(过早地)old and worn out. He also told the young man that he could be cured by transplanting a new brain. The yong man asked the price of the brain.The expert said slowly,“I’m not sure.You know it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brain you want.For example,you can get a lawyer’s brain for ¥100,000;a doctor’s for ¥200,000;also a soldier’s for ¥400,000.” “No,it’s funny that a soldier’s brain is twice as expensive as a doctor’s,”the young man argued(辩论). “Oh,you know a soldier’s brain is never used,and it’s just as useful as a new one,”the expext said coldly. 1.( C )Which statement is FALSE about the above passage? A.The young man earned a lot of money by doing business. B.The young man had a gift to do business. C.The young man could still do his work well. D.The young man wanted the doctor to help him.

图书管理员与读者关系研究

图书管理员与读者关系研究 摘要: 图书管理人员怎样与读者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本文对管理学中冲突和冲突管理进行阐述,分析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图书馆员与读者产生冲突的原因,提出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馆员与读者冲突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人员;读者;关系 人际关系与沟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容。对于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来讲更是如此。图书馆工作实质上就是为读者服务。了解人际交往规律,熟悉人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图书馆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对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图书馆员与读者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在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行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人际关系是以图书馆为中心,围绕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展开的,主要是馆员与读者因服务而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馆读关系与一般亲友间的社会性人际关系不同,它是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一定的读者需求,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而建立和发展的。 2.建立馆员与读者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平等合作的环境氛围不仅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群体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3.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直接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活动,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也是检验

图书馆社会价值的标尺。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两个构成要素,图书馆员和读者,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既可能形成合作,也可能导致冲突。因此,探讨产生冲突的原因,运用冲突管理理论找到解决冲突的有效实施方法,对于协调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避免发生冲突,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效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冲突和冲突管理的涵 冲突是指人们由于某种抵触或对立状况而感知到的不一致的差异。冲突管理即指在一定的组织中对各种冲突的管理。冲突研究涵盖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在管理学领域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冲突。冲突是“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由于在管理问题上对目标、看法、处理方法或意见的不一致,存在分歧和差异,从而产生相互矛盾、排斥、对抗的一种态势”。许多冲突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冲突的态度和处理的不当。因此,管理主体和客体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管理的效能和效率。而管理的高效能和高效率,来源于其主体状况适应于客体状况,来源于客体状况易于被主体教化。 通过对冲突和冲突管理的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由于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而导致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一旦发生冲突,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能和效率将会降低,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将会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图书馆员与读者发生冲突的原因,探索其对图书馆管理活动的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运用冲突管理的策略探索出解决图书馆员与读者冲突的有效方

作者观点态度题

作者态度观点 阅读理解中的题目有的时候会问及作者对于某一事件或者某一问题的观点或者态度是什么,以及作者对文章继续展开的内容判断等,这样的题就是观点态度题。 解答这种问题时,考生首先应请注意篇章中的连词,这些连词的运用都暗含着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从中可以推敲出作者的意图。然后需要注意有些表明作者 观点的词汇和语句,考生就可以根据这些词汇和语句的情感来判断作者的态度。总体来讲,观点态度的题比较难,对于这类问题的回答,考生应从篇章的体裁和风格入手,再从文章的论述方法、语气和措辞中把握作者对事物的喜好,从而了解作者的情感与态度。 1、观点态度题常见设问方式 What’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How does the author feel about… What’s the author’s opinion of/ about … What is the author’s overall attitude towards … What does the a uthor think of…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author most likely to agree with The author seems to be in favor of the idea of ________. The author probably feels that ________.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might be best summarized as ________. In the w riter’s opinion, ________.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________.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seems to be ________. The tone of the author is ________. 2、态度观点题的解题技巧 (1) 注重表示观点或者态度的引导词,例如:in my poin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n my opinion, I think/ suppose/ argue/ believe/ claim等。它们后面所接的语句会是作者的观点,切忌注意。| (2) 对于态度观点题的解答,把握文章的体裁非常重要。如果文章是说明性文章,介绍某一事物或者是说明某一现象,由于说明文本身的客观性,通常情况下作者所持的态度会是中立的。如果是记叙文的话,作者的观点态度不会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但是会暗含于陈述的语句之中,这就要求考生好好推敲某些词汇的情感,找出那些渲染气氛和表现情感的语句。A) 寻找带有作者强烈感情色彩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来判定作者态度。 “The growt h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nd municipal business had important consequences. Such large, impersonal manipulation of capital and industry gre atly increased the numbers and importance of shareholders as a class, an element in national life representing irresponsible (不负责任的,明显是一个贬义词,作者就是批判股东的)wealth detached from the land and the duties of the landowners; and almost equally detached from the responsibl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Fortunately, (幸运的,明显后面连接的是作者支持的,即行业公会起了一个好的作用)however, the increasing power and organi zat ion of the trade unions, at least in all skilled trades, enabled the workmen to meet on equal terms the managers of the companies who employed them.” 62. The author is most critical of ________. [A] family firm owners

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摘要:互文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异质性,研究互文性的重点在于研究文本之间产生的异质性。互文性中提到,异质性产生于读者与剧作家的对话之中。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互文性研究是本篇文章的重点。本文的主要运用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观念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汤姆?斯托帕德;互文性;异质性;《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 1 研究背景 汤姆斯托帕德是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他一共获得了一个奥斯卡奖和4个托尼奖,并于1997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位。他的名作包括:《跳跃者》(1972)、《怪诞的效仿》(1975)、《每个好男孩都该得恩宠》(1977)、《乌托邦海岸》(2002)、以及他的成名作《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1967)等。《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此后简称《罗》)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此后简称《哈》)。它的标题“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在《哈姆雷特》中是一句台词。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在莎剧中只是两个小人物,他们是哈姆雷特的老同学,老朋友。他们在别人看来同时还是国王克劳迪亚斯的爪牙。他们的悲剧不同于《哈》剧所表达给观众的那种悲剧感,因此他们的悲剧更值得当代人去品读与赏析《罗》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舞台之下”。 2 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首先,这种对话性并非一次性的。这里说的并非一次性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同一部作品之中,读者与作者的不断磨合;另一方面是指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互换。以斯托帕德为例,他即使作者(《罗》的作者),更是读者(《哈》的读者)。米哈伊尔?巴赫金曾在他的著作《小说的美学与理论》中提到了对话理论。其中曾提到过一个概念,巴赫金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是由表达片段的粘结而成的,文本重新排列并交换了这些语言碎片。这种表述有一定的极端性,但是不可否认,没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不会有汤姆斯托帕德的《罗》。 《罗》对于它的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观众们知道整个故事的开始与结尾。他们知道罗斯和吉尔出现之前的故事;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命运;甚至知道他们在剧末注定死亡。观众眼睁睁看着罗斯和吉尔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死亡。但是观众们不知道的是“舞台之下的故事”:那些没有在《哈》剧中讲述的细节。对于《哈》剧的观众来说,他们仅在国王的召唤和命令中出现。但是在《罗》剧中,罗斯和吉尔被召唤到丹麦这一情节就被斯托帕德扩展成了一整幕。整个《罗》剧共有三幕,而其中有十一个《哈》剧的片段在其中穿梭。观众就跟着斯托帕德的思维不断地在《哈》剧中进入和抽离。斯托帕德首先和《哈》剧进行了对话,在情节的进入与抽离中,加入了自己的话语。例如罗斯在剧中曾抱怨过他所需要的只是连续性(《罗》p39),这既是斯托帕德自己对生活的诉求,更是他对《罗》创作的要求。他要求自己的改编要对观众来说有连续性,这样看似荒诞的改写才能不至使人像剧中的罗斯与吉尔一样感到莫名其妙、一无所知。罗斯对连续性的渴望,正反映出了《哈》剧中连续性的缺失。他们总是在别的角色需要时出现在观众面前,之后又会立刻消失到不知哪里去了。 克里斯蒂娃认为互文性可以分为三种,强制性、选择性和偶然性。而斯托帕德也从不避讳谈及自己作品与《哈》剧的关系,甚至这种关系能够直接从《罗》的标题中看出。因此,这种强制性互文性促使学者不断将两部戏剧进行分析对比。相信最让观众感受深刻的是罗斯和吉尔对自己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所知甚少。他们唯一知道的一点点信息还有可能是假的,比如他们被召唤到丹麦的原因,以及哈姆雷特发疯的原因。《罗》的第三幕场景一中,罗斯和吉尔偷听了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的对话,他们以为他们知道了哈姆雷特是为何发疯(为了女人),但其实这也是谎言。罗斯和吉尔偷听的这一情节并非在《哈》剧中提及,这幕戏就是一个对话的出现:观众可以在罗斯和吉尔的对话中听到斯托帕德的声音,这让我们想到了复调理论。斯托帕德通过罗斯和吉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例如不符合客观规律性的抛硬币游戏,

正确处理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间的关系(一)

正确处理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间的关系(一)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图书管理人员怎样与读者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关键所在;加强对读者的思想教育,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重要途径;及时制止馆读间的冲突,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人员;读者;关系 一、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关键所在 “读者第一”是图书管理人员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馆读关系,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馆员的职责所在。在馆读互动关系中,馆员居于主导地位,也是避免矛盾的主要一方。 1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坚持“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和宗旨,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应理解和尊重读者的地位。在进步的法治社会中,人与人是平等的,但在为读者服务工作中,馆员与读者所处的地位却是不平等的。这个不平等绝非人格上的不平等,而是服务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二者是服务与被服务、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读者有诸多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而馆员却只能恪守职责为读者服务,无权选择或拒绝为某位读者服务,这是对馆员这一特定职业角色的要求。如果馆员不能正确理解这种关系,对读者的权利与地位有抵触心理,就很难做到自觉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其二,应把服务当做一种快乐。服务必须发自内心,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馆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把服务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而应该从更高的境界去看待服务,从工做中寻找并享受快乐,从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其三,应注意满足读者的精神追求。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馆读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人际知觉关系,为读者服务绝不仅仅是“物”的满足。读者不仅关心他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是否得到所需要的文献与知识,也看重他在接受服务过程中的精神感受,即心理满足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为读者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情感沟通、身心愉悦等精神满足,与文献和知识的获得同等重要。 2具备良好综合知识。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具备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馆员要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管理水平、服务态度等来吸引读者、感动读者,赢得读者的尊敬和信赖。读者到图书馆接受服务的动机和原因,是获取文献和知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与馆员发生摩擦。图书馆高品质的服务,仅靠礼貌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服务的能力,而要取得最佳的服务效果。馆员具有丰富的知识非常重要。因此,馆员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学科知识,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与读者进行“知识沟通”,特别是在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时代,馆员应有精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满足读者新的需求,同时对文献特别是馆藏文献了如指掌,这样为读者服务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另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图书馆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力源泉,图书馆员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甚至他们的一生。因此,图书馆员要特别注意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形象,牢固地树立起“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充当好读者良师益友的角色,诚心诚意地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诚则生信,信则感人,馆员在工作中把读者视为主人,把读者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尊重读者并使读者信赖你,进而尊重你,积极地配合你做好服务工作,将会给读者以感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历练健康心理素质。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馆员每天都要面对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需求和目的的读者,要应对自如、使读者满意,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们应付、承受和调节各种心理压力和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情绪调节和心理活动的稳定性上。心理素质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个性、气质等方面的特征,还会对人处理各种问题、应对各种事件以至于事业的成功与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的观点态度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精讲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中有一种题型称为态度观点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倾向性或者对某事的评价。这种题型考查了考生把握说话人态度、倾向性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与主旨概题、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考生对于文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适当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推理、揣摩。 态度观点题的提问方式通常有“作者的原意”、“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评价”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认为XXXX有无道理”、“作者认为XXXX是否正确"、“作者对XXXX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与文章作者态度不符合的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等等。技法点睛 态度观点题实际上关键在于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此外有时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另外一些题目则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不过这类题 型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是鲜明并且直截了当的;有些文段作者并非没有态度观点,而是没有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作者对于某事的态度和评价却存在着一种倾向性,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间接地表露;有些文段的表述客观具体,但作者对此并未做任何评价;有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是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做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 以上这些类型都存在于态度观点题之中,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题目进行仔细辨别,从而正确选择选项。 精讲 针对于以上态度观点题的不同情况,我们加以分类并具体讲解每种类型的 解题思路: 一、明确观点 有一些文段的表述会开宗明义地表达作者的观点,通常都会有一些引导 词,如“我认为、我觉得”、“作者认为”、“笔者认为”、“XX认为”、“X X 说”等。如果文段中出现了这些字样,考生要重点阅读这些引导词之后的语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 二、隐含观点 有一些文段并非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所在,而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隐含 着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通常都会体现作者的一种倾向性,对于某事积极或者消极的看法、评价。因此考生在处理这类文段时要注意寻找容易出现作者隐含观点的标志及位置,从而确定正确选项所在。 三、没有观点 有一些文段仅仅是对某,一事物、事件或者社会现象进行客观陈述,解释其原因、原理或者表达现状,然而并没有对其进行主观性的评价,此时考生注意要辨明题目的特点,不要受到提问方式的误导,误以为涉及提问作者的态度观点时就一定存在于原文之中。此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文体风格都是客观的陈述表达,涉及的类型主要有说明文、新闻简讯两种。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时要注意从用词和结构上来辨别文段的文体风格,从而更为准确地判断选项。 四、杂糅观点 还有一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是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做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属于观点的杂糅。从出题的角度讲,题目常常将未做评价的问题设置成提问的方式或者干扰选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清楚地辨识。 真题点击 例1、(2005年国考)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 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A. 正确而不流行B .流行而不正确 C.新颖而不流行D .流行而不新颖 【答案】C 【解析】一道典型的态度观点题,提问方式为“作者的观点”。文中首先 援引了“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不重视美与真的统一”。接着用“笔者认为”明确引出作者不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看 重美与真的统一”。由此可知作者的观点既然不同于流行的观点,必然是不流行的,至此就可以排除B D两项。而文段的表述中只是列举了援引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并没有第三方对二者进行评价孰对孰错,因此我们 无从得知作者的观点是对是错,只能从“不流行”这个角度推断出作者的观点必定不为大众所熟知,比较新颖。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点拨】例1是一道明确提出观点的题目,由“笔者认为”引导出作者的 观点。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典型的总一分一总式行文脉络来进行具体阐述,首先提出观点“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其次阐述说明二者如何统一;最后由“概而言之”重申观点,即“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因此如果题目涉及作者具体的观点何在时,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将首尾综合,即作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看重美与真的统一,以善为灵魂以真为最高境界”。这个问题值得考生深思,即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深度理解文段表达的内涵,除了解答题目本身之外再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及特征,从出题人的高度去思考文段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合到具体题目中,就涉及一些技巧和方法。由于例1题目的选项设置中并没有明确考查作者观点的具体内容,因此聪明的考生可以通过解答技巧来迅速辨别答案。 言语技法九:援引观点法 所谓援引,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引用。在语言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援引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出说话人的观点,因此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看到了援引一类的表述,就要注意观察其后是否引出该文段作者的观点。 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式的十分确定,而是流露在字里行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