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东《中医诊断学》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八纲辨证)【圣才出品】

李灿东《中医诊断学》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八纲辨证)【圣才出品】
李灿东《中医诊断学》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八纲辨证)【圣才出品】

第五章八纲辨证

5.1 复习笔记

表5-1 八纲和八纲辨证

一、八纲基本证

1.表里辨证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变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以寒热往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表5-2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

注:辨别表证和里证首先应审查寒热。

2.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寒证

①证候表现:恶寒喜暖,肢冷蜷卧,冷痛喜温,口淡不渴,痰、涕、涎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质色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②证候分类及表现

表5-3 寒证证候分类及表现

(2)热证

①证候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黄燥,脉数等。

②证候分类及表现

表5-4 热证证候分类及表现

(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①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a.寒证的临床表现以“冷、白、稀、润、静”等为特点。

b.热证的临床表现以“热、红(黄)、稠、干、动”等为特点。

表5-5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②寒证、热证的真假辨别

表5-6 寒证、热证的真假辨别

3.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1)虚证

虚证临床表现以“不足、松弛、衰退”为主要特征。其基本病理为正气亏虚、邪气不著。

表5-7 虚证证候分类及表现

(2)实证

实证临床表现以“有余、亢盛、停聚”为特征。其基本病理为邪气盛、正气不虚。

表5-8 实证证候分类及表现

(3)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①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表5-9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②虚证、实证的真假辨别

表5-10 虚证、实证的真假辨别

4.阴阳辨证

(1)阴、阳是归类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

(2)阴阳两纲是八纲中的总纲,可以统率其他六纲。

①表证、热证、实证属阳;

②里证、寒证、虚证属阴。

二、八纲证之间的关系

1.证的相兼

表5-11 证的相兼

2.证的错杂

(1)表里同病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 )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 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 A、红舌 B、绛舌 C、淡白舌 D、紫舌 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 A、热邪壅肺 B、胃热亢盛 C、肝胆火盛 D、阴虚内热 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 A、肺 B、肝胆 C、脾胃 D、肾 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 A、迟脉 B、弱脉 C、濡脉 D、微脉 20、滑数脉多见于( ) A、痰热内蕴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气郁结证 D、阴虚内热证 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 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 ) A、表热证 B、里实热证 C、里虚热证 D、戴阳证 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 )

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

1.侧线:鱼类身体两侧由皮肤的许多感觉囊排列而成的特殊感受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 2.韦伯氏器:由三脚骨、间插骨、舟骨连接而成,能感受到声波及气体压力,水压的变化‘并引起与此相应的运动。 3.咽喉齿:硬骨鱼中鲤形目鱼第5对鳃弓上特化为3咽喉持,具有研磨能力,其形状与食性有关,靠咽喉齿和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研磨,可以压碎通过咀嚼的食物,其形状、数目排列方式是鲤形目鱼分类的依据。 4.逆转变态:由于幼体与成体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

中失去一些重要构造而成为行为简单的成体。 5.鳍脚:雄性软骨鱼的交配器,位于腹鳍之间的基鳍软骨特化而来 6.洄游:某些鱼类在生命运动过程中,会周期性群体性方向性的迁徙运动,为满足等饵,繁殖,越冬等条件,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洄游 洄游的意义:鱼类的洄游是一种适应,鱼类凭借这一运动可以满足在生活的某一时期所要求生殖,等饵,越冬的条件,是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可靠的保证。 7.初生颌:软骨鱼最早出现和原始型的颌,1对

8.次生颌:硬骨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上下颌分别被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的次生颌所代替,5对 9.耳后腺:由括液腺转变而来,能分泌毒浆,是50-60个椭圆形小毒腺的集合体,每个小毒腺内充满嗜酸性物质,以一短管开口于皮肤表面,腺体的基部有一束平滑肌包裹,控制分泌物的排出。 10.泄殖腔: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单孔目背后有一开口作为肠道,尿道,产道的出口相较于脊椎动物相对较大,同时成为了动物排尿,排粪及产卵的出口

11.毕氏器:蟾蜍和短头蟾的生殖腺前缘附生形状各异由蝌蚪生殖腺 12.精尿管:雄性肾脏前端由肾小管与精巢伸出的精细管相通,并借输尿管运送精子,故其输尿管兼有输尿和输精两种功能 13.固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相互平行固着在一起,如青蛙 弧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均为弧形,并重叠,如蟾蜍 14婚垫:蛙蟾类雄性前肢内侧第一第二指的基部隆起,垫上富有粘液腺活角质刺,用于加固抱对的作用 15.冬眠: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的重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要点

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 绪论 【学习要点】 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 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中医诊断学发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 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几部?作者是谁? 第一章问诊 【学习要点】 一、问寒热 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辨别。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 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 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 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 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七、问饮食与口味 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渴不多饮的形成机理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脏腑在舌面上的相关分布,舌尖属()。 A.肾 B.肝 C.脾 D.以上都不是 2.潮热而兼胸闷不饥、头身困重者,多属()。 A.阳明潮热 B.气虚发热 C.湿温潮热 D.阴虚潮热 3.表实证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A.头身困重、脉浮缓 B.发热面赤、无汗 C.恶寒、头身疼痛 D.恶寒发热、无汗 4.症见胸肋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脉弦数,可诊断为()A.肝火上炎B.肝胆湿热C.肝火犯肺D.肺阴亏虚 5.微脉主要见于()。 A.阳衰 B.气虚 C.阴竭 D.血虚 6.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证属()。 A.表寒里热证 B.寒热错杂证 C.上热下寒证 D.半表半里证 7.病人饭后神疲,困倦易睡者,多属()。 A.痰湿中阻 B.脾气虚弱 C.心肾阳虚 D.热入心包 8.脘腹胀满,不思饭食,身重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肝胆湿热 B.大肠湿热 C.脾胃湿热 D.以上均非 9.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是由于()。 A.肺脾精气衰竭 B.肝肾精气俱衰 C.心之精气衰败 D.邪陷心包

10.病人头痛和裹、肢体困重者为()。 A.痰湿头痛 B.风湿头痛 C.风热头痛 D.风寒头痛 二、多项选择题 1.舌质紫的主病有()。 A.热炽 B.寒凝 C.血虚 D.气脱 E.气血壅滞 2.但头汗出一症,多见于()。 A.肺脾气虚 B.上焦热蒸 C.中焦湿热 D.虚阳上越 E.阴虚内热 3.病人语言xx涩,可见于()。 A.风痰阻络 B.风痰阻肺 C.痰火扰心 D.热闭心包 E.风痰蒙蔽清窍 4.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表现有()。 A.心悸怔仲 B.潮热 C.失眠我梦 D.舌红 E.脉细数 5.在下列经脉病证中,主少腹病证的有()。 A.足少阴经脉病证 B.带脉病证 C.冲脉病证 D.足厥阴经脉病证 E.足少阳经脉病证 6.百日咳的主要临床特点有()。 A.咳如犬吠 B.咳声阵发 C.咳声不扬 D.咳而呕吐 E.咳而咯血 7.沉脉主里,其机理是因为()。 A.邪郁于里 B.气血内困 C.寒凝气滞 D.脏腑虚弱,无力鼓动 E.邪热结聚 8.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有()。 A.有无汗出 B.有无咳嗽 C.舌苔厚薄 D.脉象浮沉 E.有无恶寒发热并见 9.肝病的常见症状有()。

动物学考研就业前景解读

专业介绍 动物学专业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专业。主要是来研究、揭露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分类与演化、遗传、发育、胜利等等的一门科学。动物学(zoology),亦称“动物”,是生物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有时还介绍农业、动物的饲养和管理、动物的地理分布。主要目的就是阐明动物界物质运动形式和生命的基本规律,从而达到保护动物资源,并且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一些理论、方法等。 动物学的学科特点需要我们特备注意横纵向的比较总结,不能仅仅停留在看书得层面,比如无脊椎动物的一些身体体质、器官形态、幼虫形态等。所有的门类都应该进行横向及纵向的规划学习。 就业前景 20世纪以来,由于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促成了动物学的飞跃。当今的动物学,已由过去的观察描述阶段,上升到了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峰。而进化学说的新成就又进一步证明,突变产生的新遗传基础在进化中有重要的意义,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向不同方向发展。 当宠物医生是偏见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拥有量逐渐增加,对于小动物医学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一谈到学“动物医学”就认为将来毕业是当宠物医生。其实,除了从事宠物医生的工作外,畜牧业农场、牧场的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也需要大量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之一。 动物医学专业不仅为大规模的畜牧养殖提供了保证,也对人类疾病的防疫、食品安全等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人类很多致命传染性疾病都来源于动物,动

物医学的发展可以为人类建立一堵更好的安全屏障。例如,1996年英国发现疯牛病后,欧盟执委会立刻禁止英国牛肉出口,并责成英国将年龄在30个月以上的400万头牛全部宰杀并销毁。不但如此,动物医学还延伸到医学、生物学、水产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和空间医学等领域,同生物、医学等结合得更为紧密。 动物医学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有不少,但从就业来说,真正从事临床工作的不到20%。除了考研、出国以外,很大一部分同学毕业以后去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业局、畜牧局、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所、各级兽医站、动物实验中心、生物公司、兽药厂、疫苗厂、饲料厂等单位,从事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卫生防疫、动物性食品和畜产品的检验、研制兽医生物药品等工作。本科毕业生做相关销售的也比较多,硕士博士大多做研发或临床。 薪资水平 据数据显示,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规模在7000-8000人,本科就业率85%-90%,男生比例为52%,女生比例为48%。 当然,名牌大学的该专业就业率比较高,工作去向也比较稳定。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动物医学院的毕业生每年约有50%深造,其中约有40%的留在本校

中医诊断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练习题及答案.txt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就算是一坨屎,也有遇见屎壳郎的那天。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担忧。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 二、单项选择题 16、D17、D18、C19、C 20、A21、B22、B23、B24、C25、C26、C27、C 28、B29、D 30、C31、B32、A33、C34、C35、B 36、C37、B 三、多项选择题 38、B、C、D39、A、B、C、D 40、A、B、C、E 41、A、B、D、E 42、B、 C、D、E43、A、B、D、E 44、A、C、E45、A、B、C、D 46、A、B、C、D、E 47、A、B、C、D 48、 A、B、C、D 49、A、B、D、E 四、填空题 50、寒;痛;瘀;惊风51、血虚;热盛伤津;阴精耗损52、呃逆;嗳气;恶心;呕吐 53、里;热;热重;热结54、五心烦热(或骨蒸发热);身热不扬55、湿邪困阻气机;瘀血 56、胃火亢盛,腐熟太过;胃阴不足,虚火内扰57、虚;寒 五、问答题 58、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无苔的,称剥落苔。全舌之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舌面光洁如镜者,即为镜面舌。剥落苔的形成,总因胃气匮乏,不得上熏于舌;胃阴枯涸,不能上潮至口所致。 59、细脉:脉象;细直而软,应指形如蛛丝,沉取不绝。主病:诸虚劳损,湿病。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主病:肝病、

中医诊断学八套试题与答案

中医诊断学八套试题与答案

7.厥阴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阴阳相争、_______________。 8.青色主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小儿惊风。 9.望舌苔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内容。 10.气虚发热的临床特点是长期低热、_______________则甚。 11.滑脉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由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因_______________。 13.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畏寒肢凉、舌淡胖、脉微细,此属______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 1.中医诊断学 2.客色 3.大头瘟 4.阴黄 5.假神 6.外感表虚证 7.并病 8.镜面舌 9.绝脉 10.气分证候 六、问答题 1.试从闻诊上简要区别喘证与哮证、虚喘与实喘。(4分) 2.阳明腑实证和热入营血证,皆可出现神昏谵语,试从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上加以区别。(5分) 3.简述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证在病机与表现上的异同。(6分) 七、病案分析 赵某某,男,30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发热,伴微恶寒。咳嗽吐浓痰,鼻塞流浊涕,未及时就医。现症转壮热,口渴,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1.选择最佳辨证方法(2分) 2.辨证诊断(5分) 3.证候分析(8分) 中医诊断学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A、黑而干焦B、鼻柱黑C、眼眶黑 D、口周黑E、青黑 2、瘿瘤多见于: A、气滞血瘀B、阳虚阴盛C、肺肾阴虚 D、感受风火时毒E、肝郁气结痰凝 3、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 A、里热B、表热C、血瘀 D、痛证E、惊风 4、患者自觉口甜,多属: A、脾胃气虚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 D、肾病E、脾阳虚 5、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的共同特征是: A、中取即得B、细小无力C、浮取即得 D、沉取即得E、若有若无 6、食滞胃脘证患者,其脉多为: A、弦B、实C、数 D、缓E、滑 7、下列哪项与弦脉所主病症无关: A、肝病B、痛证C、痰饮 D、宿食E、胆病 8、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于: A、瘀血B、肾虚C、阳虚 D、肾绝E、水饮 9、患者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证属: A、上热下寒B、真热假寒C、表热里寒 D、表实里虚E、阳盛阴虚 10、下列哪项不是辨别虚实真假的主要依据? A、腹部的硬满与柔软B、整体状况的强与弱C、舌质的苍老与嫩胖D、脉沉取有力与无力E、面色的苍白与颧红 11、下列除___外,均是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A、面色苍白B、口渴饮冷C、呼吸微弱 D、四肢厥冷E、舌淡而润 12、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是: A、表证B、表邪入里C、半表半里 D、表热里寒E、表寒里热 13、按虚里,下列除何项外,均属正常: A、按之应手B、动微不显C、动而不紧 D、缓而不怠E、节律均匀 14、壮热烦燥,面红目赤,腹胀满拒按,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属: A、里热证B、里实证C、里实热证 D、表里俱热证E、真寒假热证 15、患者手足疼痛,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舌淡暗,脉沉迟涩,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 精选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那一项可以确定为表证? ( C ) A 脉浮 B 舌红苔薄 C 恶寒发热 D 头身疼痛 E 鼻塞流涕 2、脉象特征具有轻举可得的脉为 ( C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 E 微脉 3、既主疼痛又主食积的脉是 (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 E 弦脉 4、下列除___以外,均属得神表现: ( D ) A、肌肉不削 B、动作灵敏 C、呼吸调匀 D、食欲突增 5、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 C ) A、萎黄 B、黄胖 C、阴黄 D、阳黄 6、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 B ) A、舌苔的厚薄 B、舌质的老嫩 C、舌质的颜色 D、舌苔的颜色 7、气虚的面色多为: ( B ) A、白而无华 B、淡白 C、苍白 D、黄白 8、脾胃虚弱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 C ) A、白 B、青紫 C、萎黄 D、苍白 9、观察舌苔的厚薄,主要了解: ( D ) A、津液的存亡 B、胃气的有无 C、湿浊的消长 D、邪气的深浅 10、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 ( A ) A、舌苔的颜色 B、舌苔的有无 C、舌苔的润燥 D、舌苔的厚薄 11、午后热盛,身热不扬是: ( D ) A、气虚发热 B、阴虚发热 C、血虚发热 D、湿温潮热 12、下列除___外,均是里证的临床表现: ( C ) A、但热不寒 B、但寒不热 C、寒热往来 D、日晡潮热 13、八纲辨证是: ( B ) A、各种辨证的综合 B、各种辨证的总纲 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 D、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14、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C ) A、形体消瘦 B、冷汗淋漓 C、形寒肢冷 D、脉细舌净 15、表证的恶寒是由于: ( B ) 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 B、外邪束表, 卫阳闭郁 C、阳气虚于内 D、肺卫气虚 16、哪一项不属实热证表现: ( D ) A、壮热烦渴 B、神昏谵语 C、尿赤便干 D、脉细数 17、表热证与里热证的辨证要点是: ( A ) A、发热是否伴有恶寒 B、咳嗽是否伴有咯痰 C、出汗量之多少 D、头身疼痛与否 18、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 A ) A、两颧潮红 B、头晕目花 C、心悸失眠 D、手足麻木 19、哪一项不属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的症状: ( D ) A、心悸 B、失眠 C、怔忡 D、眩晕 20、精神抑郁,胸闷喜太息,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此属:( D ) A、胆郁痰扰 B、痰迷心窍 C、肝火上炎 D、肝气郁结 21、脉象特征具有重按可得的脉为 ( D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 E 微脉 22、主实寒证的脉是 (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 E 弦脉 23、下列哪项不属于舌体强硬的主病 ( D ) A、热入心包 B、高热伤津 C、痰浊内阻 D、寒凝经脉 24、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 B ) A、舌苔的厚薄 B、舌质的老嫩 C、舌质的颜色 D、舌苔的颜色 25、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 ( B ) A、舌体柔软 B、舌色鲜红 C、大小适中 D、舌苔薄白 26、阴虚内热的舌象为: ( C ) A、舌红绛苔薄白 B、舌红绛苔黄腻 C、舌红绛无苔 D、舌红绛积粉苔 27、诊察舌的有神无神可辨病情的: ( B ) A、属阳属阴 B、属善属恶 C、属表属里 D、属实属虚 28、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 ( A )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_10891(精)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 A 、 B 、 C 、 D 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 20小题,每题 1分,共 20分 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 A .发热 B .恶寒 C .苔薄 D .脉浮 【答案】 B 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 A .恶风 B .恶寒 C .寒战 D .畏寒 【答案】 D 3.冷汗淋漓见于( A .气虚证 B .阳虚证 C .亡阳证

D .亡阴证 【答案】 C 4.饥不欲食见于( A .脾气虚证 B .脾阳虚证 C .胃气虚证 D .胃阴虚证 【答案】 D 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 A .舌色淡红 B .舌质娇嫩 C .舌体柔软 D .舌苔藻白 【答案】 B 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 A .证之表里 B .证之寒热 C .证之虚实 D .证之真假

【答案】 B 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 A .正邪盛衰 B .气血盛衰 C .胃气存亡 D .津液存亡 【答案】 C 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 A .濡脉 B .弱脉 C .微脉 D .虚脉 【答案】 D 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 A .脉形 B .力度 C .脉律 D .脉率 【答案】 D

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 A .脉位 B .脉形 C .力度 D .脉率 【答案】 A 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 A .湿热内蕴 B .邪热结聚 C .真寒假热 D .真热假寒 【答案】 B 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 A .心悸 B .失眠 C .心烦 D .脉细 【答案】 C 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

大专中医诊断学考试题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选择题:。 1.下列哪项最能说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A审证求因B司外揣内C四诊合参D治病求本E脏腑经络 2.得神的表现提示: A精充气足神旺,属无病或病轻 B正气不足,神气不旺 C正气大伤,精气亏虚 D邪气亢盛,功能障碍 E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3.鉴别假神与重病病情好转的最主要依据是: A本已失神,忽然神识转清 B两目晦暗,忽然目光转亮 C本已不能食,忽然欲进饮食 D久不能言,忽然言语不休E局部症状好转与整体病情恶化不符合 4.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打人毁物,不避亲疏,多属: A癫病B狂病 C痫病 D脏躁 E卑 5.病人面黄虚浮,多属: A气虚 B血虚 C脾虚D脾虚湿蕴 E肝胆湿热 6.满面通红多见于何证? A实热证 B阴虚证 C湿热 D戴阳证 E气虚发热 7.小儿惊风的典型面色是: A面色淡青或青黑 B面色与口唇青紫C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D面色青黄E两颧发红

8.小儿囟门迟闭,多属: A气虚 B血虚 C津亏D肾虚或血热 E脾胃虚弱 9.小儿发结如穗,多属: A精血亏虚 B血虚受风 C肾气不足 D因禀赋所致 E疳积病 10.瞳孔散大可见于下列哪项病证? A水肿病 B肝胆火炽 C肾精耗竭 D脾胃气衰 D伤津或气血不足 11.病人胃气虚衰,可出现: A鼻端色白 B鼻端色赤 C鼻端色青 D鼻端微黄明润 E鼻端枯槁晦暗 12.颈侧颌下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为: A瘿瘤 B瘰疬 C发颐 D痰核 E梅核气 13.皮肤生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分批出现,大小不等,诊为: A天花 B水痘C白 D湿疹 E热气疮 14.下列哪不属于疹的特点? A色红 B点小如粟 C高出皮肤 D抚之碍手 E压之不褪色15.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多属: A寒痰 B湿痰 C燥痰 D热痰 E肺痈 16.咯吐腥臭脓血痰者,多属: A寒痰 B热痰 C燥痰 D湿痰 E肺痈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那一项可以确定为表证?(C ) A 脉浮 B 舌红苔薄 C 恶寒发热 D 头身疼痛 E 鼻塞流涕 2、脉象特征具有轻举可得的脉为( C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 E 微脉 3、既主疼痛又主食积的脉是(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E弦脉 4、下列除___以外,均属得神表现:( D ) A、肌肉不削B、动作灵敏C、呼吸调匀D、食欲突增 5、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C ) A、萎黄B、黄胖C、阴黄D、阳黄 6、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B )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7、气虚的面色多为:(B ) A、白而无华B、淡白C、苍白D、黄白 8、脾胃虚弱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C ) A、白B、青紫C、萎黄D、苍白 9、观察舌苔的厚薄,主要了解:( D )A、津液的存亡B、胃气的有无C、湿浊的消长D、邪气的深浅10、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 A )A、舌苔的颜色B、舌苔的有无C、舌苔的润燥D、舌苔的厚薄11、午后热盛,身热不扬是:( D ) A、气虚发热B、阴虚发热C、血虚发热D、湿温潮热12、下列除___外,均是里证的临床表现:( C ) A、但热不寒B、但寒不热C、寒热往来D、日晡潮热 13、八纲辨证是:( B )A、各种辨证的综合B、各种辨证的总纲 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D、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14、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C ) A、形体消瘦B、冷汗淋漓C、形寒肢冷D、脉细舌净15、表证的恶寒是由于:( B )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B、外邪束表,卫阳闭郁 C、阳气虚于内D、肺卫气虚 16、哪一项不属实热证表现:( D ) A、壮热烦渴B、神昏谵语C、尿赤便干D、脉细数 17、表热证与里热证的辨证要点是:( A ) A、发热是否伴有恶寒B、咳嗽是否伴有咯痰 C、出汗量之多少D、头身疼痛与否 18、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 )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 19、哪一项不属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的症状:( D ) A、心悸B、失眠C、怔忡D、眩晕 20、精神抑郁,胸闷喜太息,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此属:(D ) A、胆郁痰扰B、痰迷心窍C、肝火上炎D、肝气郁结 21、脉象特征具有重按可得的脉为( D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 E 微脉 22、主实寒证的脉是(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E弦脉 23、下列哪项不属于舌体强硬的主病( D ) A、热入心包B、高热伤津C、痰浊内阻D、寒凝经脉 24、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B )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 25、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 B ) A、舌体柔软B、舌色鲜红C、大小适中D、舌苔薄白 26、阴虚内热的舌象为:( C ) A、舌红绛苔薄白B、舌红绛苔黄腻C、舌红绛无苔D、舌红绛积粉苔27、诊察舌的有神无神可辨病情的:( B ) A、属阳属阴B、属善属恶C、属表属里D、属实属虚 28、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 A ) A、舌苔的颜色B、舌苔的有无C、舌苔的润燥D、舌苔的厚薄 29、面色苍白,颧红如妆是:( C ) A、湿热B、阴虚火旺C、虚阳浮越D、气随血脱 30、下列除__以外,均属喘证表现:( B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page one)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B、外邪束表,卫阳闭郁 C、阳气虚于内D、肺卫气虚一、单项选择题 16、哪一项不属实热证表现:1、下列那一项可以确定为表证? ( C )( D ) A、壮热烦渴B、神昏谵语恶寒发热 C D 头身疼痛 E 鼻塞流涕C、尿赤便干D、脉细数 A 脉浮 B 舌红苔薄 17、表热证与里热证的辨证要点是:2、脉象特征具有轻举可得的脉为 ( C )( A ) A、发热是否伴有恶寒 E 微脉B、咳嗽是否伴有咯痰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C、出汗量之多少 ( D )D、头身疼痛与否3、既主疼痛又主食积的脉是 18、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E弦脉( A )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D )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下列除___以外,均属得神表现:4 19、哪一项不属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的症状:A、肌肉不削B、动作灵敏C、呼吸调匀D、食欲突增( D ) A、心悸B、失眠C、怔忡C 、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5 ()D、眩晕 20、精神抑郁,胸闷喜太息,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此属:(C、阴黄D、阳黄 D )B、黄胖A、萎黄 A、胆郁痰扰6、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B )B、痰迷心窍C、肝火上炎D、肝气郁结 21、脉象特征具有重按可得的脉为(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 D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B ) D 弱脉 E 微脉、气虚的面色多为:7 22、主实寒证的脉是C、苍白A、白而无华B、淡白D、黄白(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8、脾胃虚弱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C )E弦脉 23、下列哪项不属于舌体强硬的主病( D D、苍白A、白B、青紫C、萎黄) A、热入心包B、高热伤津)C、痰浊内阻D、寒凝经脉(9、观察舌苔的厚薄,主要了解: D 24A、津液的存亡、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C、湿浊的消长B、胃气的有无D、邪气的深浅( B )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 A ()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10 25、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C、舌苔的润燥B、舌苔的有无A、舌苔的颜色D、舌苔的厚薄( B ) A、舌体柔软B、舌色鲜红C、大小适中D、舌苔薄白D (、午后热盛,身热不扬是:11 )

中医诊断学试题

中医诊断学试题 1.确立辨证论治理论的著作是(____)《伤寒杂病论》 2.第一部中医脉诊专著著是(____)《脉经》 3.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成书于(____)。元代 4.首创“诊籍”的作者是(____)。淳于意 5.《脉经》的作者是(____)。王叔和 6.《濒湖脉学》的作者是(____)。李时珍 7.伤风表证病人常表现为(____)。发热轻而恶风 8.患者素体阳虚,不温肌表,故见(____)。但寒不热 9.若风热内传,正盛邪实,常可见(____)。壮热 10.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____)湿温潮热 11.外感风邪所致中风表虚证,常见(____).有汗出 12.患者蒸蒸汗出,兼壮热口渴者,属(____)大汗 13.患者关节疼痛,沉重不移者,属(____)。着痹 14.消渴患者口渴饮水的特点是(____)大渴引饮 15.食少纳呆,兼消瘦,腹胀,便溏者,属(____)脾胃气虚 16.妇女带下黄臭,多因(____)。湿热下注 17.大便时干时稀,多见于(____)肝郁乘脾 18.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____)。畏寒 19.患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见于(____)。半表半里证 20.患者前额部疼痛,属何经头痛(____)。阳明经 21.患者病中兼见口甜,多因(____)。脾胃湿热 22.患者盗汗的原因多为(____)阴虚

23.亡阴患者出汗,多为(____)。热汗 24.自觉怕冷,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____)。恶寒 25.初病即出现恶寒发热并见,多为(____)。外感表证 26.患者便秘,兼见面色苍白、渴喜热饮者,属(____)。阴寒内结 27.妇女带下清稀,量多色白,多因(____)。脾虚湿注 28.肝阳上亢患者头痛的特点是(____).胀痛 29.下列各项中,与“渴不多饮”无关的是:(____)。阳气虚弱 30.疼痛独见于足跟部,应考虑(____)。肾虚精亏 31.患者大便先干后稀,应属(____)。脾胃虚弱 32.痢疾患者的大便特点是(____)。里急后重,便下脓血 33.胃脘灼痛,饥不欲食,证属(____)。胃阴亏虚 34.患者困倦易睡,头目昏沉者,多属(____)痰湿困阻 35.小便黄赤,伴尿频、尿急、尿痛者,为(____)膀胱湿热 36.胸痛,潮热,咯痰带血,盗汗者,属(____)。肺阴亏虚 37.患者视物不清,模糊不明者,多属(____)。目昏 38.察神,突出地表现于(____)。目光 39.患者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属于(__)。少神 40.阳热亢盛的患者,其面色常见(____)。满面通红 4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____)。萎黄 42.颜面白光白虚浮,其病因多属(____)。阳虚 43.小儿囟门迟闭,骨缝不合,是(____)。解颅 44.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者是(____)。疽 45.咯痰清稀量多,色白滑而易咯,属(____)。湿痰 46.正常人舌体瘦而偏红,常见于(____)。消瘦人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一 单选题 1.下述哪项不属于四诊的内容:A望色B诊舌C切脉D 诊病E嗅气味 2.下列哪项不属于问诊中一般情况的内容:A姓名B性别C年龄D职业E主诉 3.下列哪项不属于问诊中现在症状的内容:A发病情况B 病变过程C诊治经过D接种疫苗情况E现在症状 4.下列哪项不属于问诊中个人生活史的内容:A生活经历B 精神情志C饮食嗜好D素体健康状况E起居 5.午后潮热,身热不扬者属:A阴虚潮热B骨蒸劳热C 湿温潮热D阳明潮热E气虚发热 6.半身汗出,是因:A风痰阻滞经络B中焦郁热C阳气虚损D阴虚火旺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哪项不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A胃火B肝胃不和C阴血不足D寒凝胃肠E津液亏虚 8.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泄者属:A胃阴不足B脾胃湿热C胃火亢盛D湿邪困脾E胃强脾弱 9.肾气不固所导致的小便改变为:A小便短赤B小便频数而短少C小便浑浊D小便频数而清E小便涩痛10.妇女月经先期而来,量多,色深而质稠,多属:A气虚不

能摄血B肝气郁滞C血热内迫D瘀血积滞E寒凝血滞 11.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A脾虚湿注B 冲任亏虚C肝经郁热D湿热下注E以上都不是12.指出下列哪个病证与籍贯所处地域有关:A麻疹B疟疾C中风D月经不调E眩晕 13.下述何项与微热无关:A气虚B胃肠热盛C疰夏D气阴两虚E阴虚 14.下列何项不是脱汗症状:A寒战B冷汗淋漓C面色苍白D肢厥脉微E呼吸气微 15.下述何证可出现自汗与盗汗并见:A气虚证B血瘀证C阴虚证D血虚证E气血两虚证 16.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的特点是:A隐痛B绞痛C胀痛D灼痛E重痛 17.脾胃虚弱而致脘腹疼痛的特点是:A隐隐作痛B痛如刀绞C冷痛喜温D胀满疼痛E走窜不定 18.肾阳不足所致腰痛的特点为:A隐隐作痛B冷痛绵绵不休C重痛活动受限 D痛处游走不定E刺痛固定不移 19.下述何项不是导致麻木的因素:A肝风内动B痰浊阻络C气血亏虚D瘀血阻络E湿客关节 20.突发耳鸣,声大如潮声,按之不减者,多因:A肝胆火盛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试卷2

试卷 二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中医诊断学》(01.031.0.3)试卷 (中医基础专业、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七年制、五年制本科专业) 考试日期:2006年5月8日 考试时间: 120分 钟 满分: 100分 姓名: 学 号: 得分: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6 页)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A 型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 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1、出现假神的机理是:( ) A.阴阳俱虚,正气不足 B.正气亏虚,精气衰败

C.阴虚阳亢,精气俱衰 D. 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2、病人面色黄而虚浮多属:( ) A、脾胃气虚 B、气血不足 C、脾虚湿蕴 D、肝郁脾虚 3、小儿囟填,多属:( ) A、火邪上攻 B、吐泻伤津 C、气血不足 D、肾精亏虚 4、齿龈红肿热痛,伴有齿缝出血,多属:( ) A、胃热伤络 B、气不摄血 C、肾虚虚火伤络 D、瘀血内停 5、虚里动而微弱者属于: ( ) A.宗气外泄 B.心胃气绝 C.中气不足 D.宗气内虚 6、下列哪项不与绝汗并见:() A.恶寒战栗 B.冷汗淋漓 C.面色苍白 D.肢厥脉微 7、呕吐吐势徐缓,吐物清稀者多属:( ) A.虚寒 B. 实热 C.湿 热 D.宿食停滞 8、以下哪种舌象亦可于见正常人:( ) A.舌有芒刺 B.舌光滑无苔 C.舌有裂纹 D.舌胖娇 嫩 9、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多为:() A.心血不足 B.肝血亏虚 C.脾虚湿盛 D.肺阴不足 10、外感风寒或风热,肺失宣肃,导致音哑或失音称为() A.子瘖 B.金实不鸣 C.金破不鸣 D.失 语

11、表证恶寒发热较重,常常提示:( ) A.邪正俱盛 B.邪轻正衰 C.邪盛正 衰 D.正胜邪却 12、饭后嗜睡,神疲乏力,食量减少者,多属:( ) A.痰湿困脾B.中气不足C.心肾阳虚D.热入心包 13、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多表现为:( ) A.胀痛B.灼痛C.冷痛D.绞痛 14、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者,多为:( ) A.阴虚内热 B.瘀血内停 C.里热炽盛 D.湿热内蕴 15、以下除哪种脉象外,脉位都偏浮:( ) A.散脉 B.洪脉 C.芤脉 D.滑 脉 16、腻苔不具备的特点是:() A.颗粒细腻致密 B.苔质疏松浮浅 C.中间厚边周薄 D.紧贴不易揩去 17、鉴别脾气虚证与胃气虚证最有意义的是:( ) A.是否面色萎黄 B. 是否舌淡脉弱 C.有无神疲肢倦 D.是否大便稀 溏 18、停经半年,面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舌淡脉细。宜诊断为:( ) A.心血虚 B.心肝血虚 C.肝血虚 D.心脾两虚 19、久病咳喘,乏力少气,呼多吸少,自汗耳鸣,舌淡脉弱,最宜诊断为( )

普通动物学考研复习题教程文件

2011普通动物学考研 复习题

2011动物学复习题 一、简答(26分) 1.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7分) (1)体披骨质鳞片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1分) (2)具真正的牙齿。 具次生颚,内鼻孔后移,口腔与鼻腔分开;(1分) (3)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1分)(4)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可消化纤维;(1分) (5)具有羊膜动物式的排泄器官后肾;(1分) (6)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1分) (7)完全脱离水的束缚,在陆地繁殖, 体内受精。(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6分) (1)陆生的初步适应: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1分)、呼吸空气(1分),同时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2)不完善性: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1分);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1分);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卵受精、卵发育、幼体发育均在水中进行(1分)。 3.举例说明鸟类是如何完成双重呼吸的。(8分) (1)肺: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形成的彼此吻合的密网状管道系统。 当气管进入胸腔后分为左、右支气管,即初级支气管, 然后再分支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再分支出许多微支气管。(2分) (2)气囊:鸟类特有。是呼吸的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共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1分) 后气囊:腹气囊一对和后胸气囊一对(1分) 前气囊:锁间气囊一个、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一对(1分) (3)“dpv”系统、单向流、双重呼吸概念(3分) 4.学习行为及其类型?(5分) (1)学习行为是动物由经验得来的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行为。(2分)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 A.发热 B.恶寒 C.苔薄 D.脉浮 【答案】B 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 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畏寒 【答案】D 3.冷汗淋漓见于() A.气虚证 B.阳虚证 C.亡阳证 D.亡阴证 【答案】C 4.饥不欲食见于() 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 C.胃气虚证 D.胃阴虚证 【答案】D 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 A.舌色淡红 B.舌质娇嫩 C.舌体柔软 D.舌苔藻白 【答案】B 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 A.证之表里 B.证之寒热 C.证之虚实 D.证之真假 【答案】B 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 A.正邪盛衰 B.气血盛衰 C.胃气存亡

D.津液存亡 【答案】C 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 A.濡脉 B.弱脉 C.微脉 D.虚脉 【答案】D 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 A.脉形 B.力度 C.脉律 D.脉率 【答案】D 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 A.脉位 B.脉形 C.力度 D.脉率 【答案】A 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 A.湿热内蕴 B.邪热结聚 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 【答案】B 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 B.失眠 C.心烦 D.脉细 【答案】C 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 A.呃逆 B.嗳气 C.太息 D.呕吐 【答案】C 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 A.头部胀痛 B.胸胁胀痛 C.乳房胀痛

D.少腹胀痛 【答案】A 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 A.心气虚 B.心血虚 C.心阴虚 D.心阳虚 【答案】B 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 A.阴虚动风证 B.血虚生风证 C.肝阳化风证 D.热极生风证 【答案】A 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 A.尿频遗尿 B.腰膝酸软 C.呼多吸少 D.滑精早泄 【答案】C 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 A.肾精不足 B.肾气不固 C.肝火炽盛 D.肝火犯肺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寒热往来见于() A.太阳病 B.少阳病 C.表证 D.半表半里证 E.疟疾 【答案】BDE 2.自汗见于() A.气虚证 B.血虚证 C.阴虚证 D.阳虚证 E.亡阳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