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简介

机械系统设计实验室

1、实验室简介

机械系统设计实验室主要承担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开设的实验项目有10个。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和进行简单机械运动参数测定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增强学生对机械零件和装置进行力、力矩、转速及效率等测试的动手能力,能够进行与课程有关的初步实验研究的能力。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真正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实验室目前固定资产总值40余万元,主要仪器设备:机构模型、齿轮范成仪、传动效率测试试验台、轴承试验台、拆装用减速器、轴系结构实验箱、动平衡实验机、机构创新设计和拼装及运动分析实验台、机械原理语音多功能控制陈列柜等。

2、实验项目介绍

本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项目有: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滚动轴承实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典型机构认识实验、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机构组合设计实验、齿轮范成原理、动平衡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

⑴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测试输入功率、输出功率与功耗间关系。

⑵滚动轴承实验:测量滚动轴承元件上的载荷分布及变化,分析轴向载荷与总轴向载荷的关系,进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

⑶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轴系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及受力分析。

⑷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测绘机械实物机构运动简图, 计算自由度。

⑸典型机构认识实验:通过对机械原理陈列柜的观察,加深对机构的认知。

⑹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测量机构的位移和转速,掌握机构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⑺机构组合设计实验:基于机构型的变异和运动原理的变化,进行机构创新设计。

⑻齿轮范成原理:掌握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不同切制方法。

⑼动平衡实验:掌握动平衡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加强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⑽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齿轮减速器的构造与装配方式,掌握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

精密测量实验室

1、实验室简介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多次测量以便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实验室配备了一般机械制造工厂和计量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可进行尺寸误差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齿轮测量等,主要开设的实验项目有5个。

精密测量实验室在教学上承担机械制图与画法几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等相关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几何量测量的多种常用的测量手段及误差处理方法,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获得机械零件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实验室目前固定资产总值30余万元,主要仪器设备:立式光学计、齿轮径向跳动仪、自准直仪、干涉显微镜、测量工具及被测零件等。

2、实验项目介绍

本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项目有:齿轮公法线测量实验、立光测塞规直径实验、形位误差测量实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实验、机械制图测绘实验。

课外选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有:轴类零件综合测量、样板零件误差测量与评定。

⑴齿轮公法线测量实验: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偏差,区别公法线长度偏差与公法线变动量。

⑵立光测塞规直径实验:掌握立式光学镜的工作原理、量块使用方法,能正确选择测量器具及测量方法,做出适用性测量结果。

⑶形位误差测量实验:熟悉形位误差测量原理及方法、常用设备的使用,了解模拟法体现基准的方法和应用条件。

⑷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实验:掌握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方法,熟悉径向跳动对传动精度的影响,查阅齿轮公差,分析齿圈跳动与几何偏心的关系。

⑸机械制图测绘实验:通过开设组合体测绘、零件测绘、机件测绘和几何作图等,加深掌握制图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绘图基本技能,达到相关的实践要求。

材料与热处理实验室

1、实验室简介

材料与热处理实验室主要承担工程材料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及学生的创新实践、毕业设计、教师的科研等,并承担对外服务。

金属材料成分和热处理状态的不同将引起金相组织的不同,由此机械性能也不同,金相组织的观察与分析是研究金属材料的重要手段,本实验配备有用于金相组织的观察与分析的金相显微镜、箱式电阻炉、洛氏硬度计、金相试样切割机、金相试样镶嵌机、金相试样预磨机、金相试样抛光机等实验设备,固定资产总值12余万元,主要开设的实验项目有2个。

2、实验项目介绍

本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项目有: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实验、金属材料热处理实验。

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实验:了解典型金属材料组织结构,掌握不同材料的金相组织结构及其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金属材料热处理实验立光测塞规直径实验:掌握工程中常用热处理的方法及其工艺方法,熟悉热处理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CAD/CAM实验室

1、实验室简介

CAD/CAM实验室主要承担机械制图与画法几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课程的教学及上机实验。随着CAD/CAM技术的普及,2维和3维CAD软件的应用能力已成为机械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CAD/CAM实验室也是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主要设计场所。

CAD/CAM实验室同时面向社会开展CAD/CAM应用软件的培训,面向企业推广CAD/CAM/CAPP/PDM技术,培养CAD/CAM应用人才。

实验室目前固定资产总值90余万元,现有计算机90余台,绘图机1台和打印机若干,配有国内外多种著名CAD/CAM/CAPP软件,如AutoCAD、UGS、PowerMill、机械制图教具模型等。

2、实验项目介绍

CAD/CAM实验室开设有二维机械图绘制、三维机械图绘制、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3项实验。

二维机械图绘制

设置绘图环境及绘制平面图:在AutoCAD2004的绘图界面中,设置绘图环境;练习使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绘制样板图和平面图形,并进行存取操作。

⑵绘制组合体剖视图:练习使用各种常用编辑修改命令和操作方法;熟练使用正交、捕捉、网格、缩放等辅助功能的操作。利用图案填充功能,绘制剖视图;使用样条曲线,绘制剖切分界线;

⑶标注尺寸:进行尺寸样式的设置,掌握尺寸标注的方法。

⑷绘制零件图:使用文字功能书写技术要求;利用图块的操作标注零件图中的粗糙度符号等;通过块操作了解图层与图块的关系。

⑸绘制装配图:熟练掌握AutoCAD 绘图命令及各种编辑操作;提高综合作图能力。

三维机械图绘制

⑹设置绘图环境及绘制平面图:设置绘图环境,练习使用简单绘图命令绘制平面图形,并进行存取和编辑操作。

⑺绘制组合体剖视图:练习使用正交、捕捉、网格、缩放等辅助功能的操作;利用图案填充功能,绘制剖视图;使用样条曲线和多义线功能,绘制剖切分界线和剖视图的剖切位置、投影方向。

⑻组合体剖视图标注尺寸:熟悉尺寸样式的设置方法,练习各种类型尺寸的标注方法和尺寸的修改方法。

⑼绘制零件图:使用文字功能书写技术要求,利用图块的操作标注零件图中的粗

糙度符号等,通过块操作了解图层与图块的关系。

⑽绘制装配图:熟练掌握AutoCAD 绘图命令及各种编辑操作,提高综合作图能力。

⑾三维实体造型:基本立体的创建,利用拉伸、旋转创建柱体、回转体,利用布尔运算创建组合体,在用户坐标系中创建三维实体,三维视图显示、着色命令。

⑿创建曲面特征:掌握布尔运算,练习基本曲线的绘制和特征编辑。

⒀装配设计:装配常用基本概念和装配建模的特点,练习创建装配模型。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⒁软件基础及简单零件几何造型:二维建模

⒂简单零件生成刀轨、仿真及代码:两轴加工编程

⒃复杂零件几何造型:三维及复杂曲面建模

⒄粗、精加工生成刀轨、仿真及代码:三轴加工编程

⒅简单零件数控加工过程:两轴加工,数控机床调试及操作

⒆复杂零件数控加工过程:两轴半加工,三轴加工操作

先进制造实验室

1、实验室简介

先进制造实验室是基于现代制造理论与方法,以数字化制造为基本特征、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综合型实验教学平台。综合运用仿真分析软件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等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建立了层次化、功能化、模块化、前后紧密衔接的制造实验体系。主要承担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特种加工技术、模具设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故障诊断维护等课程的实验,主要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普通车床、外圆磨床、数显电火花机床、三向动态车削测力仪等设备,总价值125万元,可开设14个实验。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研任务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场所,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生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平台。

2、实验项目介绍

先进制造实验室开设数控机床的组成和主传动及进给传动系统分析,加工中心刀库、机械手及分度工作台分析,简单零件数控加工过程,复杂零件数控加工过程,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三向动态切削力测试,切削温度测量,机床噪声声级和频谱分析实验,金属切削机床精度检验,车床电气控制实验,铣床电气控制实验,卧式车床结构剖析,电火花成型自动编程实验,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等14个实验项目。

⑴数控机床的组成、主传动及进给传动系统分析:认识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件、工作过程、工作原理,了解数控机床的主传动、进给传动中的主轴组件和滚珠丝杠等工作原理和结构。

⑵加工中心刀库、机械手及分度工作台分析:加深理解数控加工中心的刀库、机械手和分度工作台的结构原理。

⑶简单零件数控加工过程:掌握数控编程的理论知识,学会计算机数控编程方法,掌握数控机床调试及操作。

⑷复杂零件数控加工过程:掌握零件几何造型和加工工艺,熟悉三轴加工操作。

⑸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学会用概率理论和统计原理进行加工精度综合分析。

⑹三向动态切削力测试:掌握压电式三向铣削测力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了解采用立铣刀铣削时铣削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及规律;掌握切削力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和经验公式的建立过程。

⑺切削温度测量:学习用热电偶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

⑻机床噪声声级和频谱分析实验:学习机床噪声测量方法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寻找机床的主要噪声源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了解降低机床噪声的措施,以便设计研制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机床。

⑼金属切削机床精度检验:熟悉机床几何精度检验的内容、原理、方法、步骤和

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曲线的绘制。通过实验,了解被检测机床的几何精度状况和加工精度的关系。

⑽车床电气控制实验:熟悉车床控制线路,掌握车床操作及控制原理,理解车床对控制电路的要求,了解电器元件及其布局和接线方式。

⑾铣床电气控制实验:熟悉铣床控制线路,掌握铣床操作及控制原理,理解铣床对控制电路的要求,了解电器元件及其布局和接线方式

⑿卧式车床结构剖析:使学生了解机床的用途,总体布局,传动路线及技术性能等。

⒀电火花成型自动编程实验:掌握数控电火花机床加工特点、放电加工的过程、实现电火花加工的条件和电加工的规律性,学会计算机数控编程方法,掌握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调试及操作。

⒁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熟悉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掌握零件几何造型和加工工艺,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使用和操作规程。

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室

1、实验室简介

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室主要承担机电传动控制、机械控制工程、液压传动、机械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课程的实验,主要有机电液气综合实验台、动态应变测试仪、数据采集仪、电荷放大器、计算机、振动响应和应力测试试验台及各种传感器等仪器设备,总价值30万元,可开设20余实验。实验室承担着教学实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教学改革的主体工作,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通过实验验证机电传动与控制原理,解决机械装备的电气传动控制的有关实践问题,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实验项目介绍

先进制造实验室开设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和直流电机PWM调整实验、PLC控制异步顺序动作和正反转运行实验、机床基本电器控制线路设计及运行实验、三相异步电机能耗制动实验、电机的行程和计数的PLC控制实验、PLC控制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降压起动实验、直流电机的行程控制实验、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继电器控制实验、PLC控制异步电机实验、油缸的往复运动及控制回路实验、油缸的顺序动作回路实验、节流阀控制的同步回路和换向回路实验、进油节流调速实验、两级调压和旁路节流实验、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实验、机械结构的振动响应测量和频谱分析实验、机械结构的应变测量实验、机床噪声测量实验等20个实验项目。

1)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Matlab软件):掌握计算机模拟典型控制环节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典型控制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种参数变化对典型控制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2)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Matlab软件):通过计算机的仿真图形观测各种典型控制环节频域响应曲线,观测参数变化时对典型环节频域响应的影响,研究控制系统频域的稳定性和区域。

3)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和直流电机PWM调整实验:了解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方法,能正确选择变频器的性能指标,进行正转、反转、停止、点动、加速、减速等控制,熟悉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转矩和转速的测量方法。

4)PLC控制异步顺序动作和正反转运行实验: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特点,正确选择PLC可编程控制器,掌握正反转PLC控制接线图,实现电动机的顺序动作、正转和反转控制。

5)机床基本电器控制线路设计及运行实验:了解常用的机床电器和控制线路设计,熟练掌握常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接线图,进行机床的点动、长动、连续运行控制实验。

6)三相异步电机能耗制动实验:了解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的制动原理,掌握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的控制电路的连接和操作,能排除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的相关故障。

7)电机的行程和计数的PLC控制实验:了解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掌握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控制电路的连接和操作,用PLC控制电机的行程和计数。

8)PLC控制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降压起动实验:设计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降压起动程序,掌握电机的PLC控制电路的连接和操作,进行PLC控制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降压起动实验。

9)直流电机的行程控制实验: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式,了解直流电机启动时的要求,调节电路参数使电机在正转和反转两种情况下运行。

10)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继电器控制实验: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继电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基本原理,学会保证电动机正反转时不发生短路的互锁方法。

11)PLC控制异步电机实验: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及编程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和指令系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异步电动机的方法。

12)油缸的往复运动及控制回路实验:了解液压系统的往复运动及控制回路的组成和性能,掌握油缸的往复运动控制方法。

13)油缸的顺序动作回路实验:了解多缸顺序控制回路原理,熟悉油缸的顺序控制回路的组成和性能,掌握油缸的顺序动作控制方法。

14)节流阀控制的同步回路和换向回路实验:了解节流阀控制的同步回路和换向回路的组成和性能,掌握节流阀控制的同步回路和换向回路的运动控制方法。

15)进油节流调速实验(带仿真软件):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构成和特点,分析速度—负载特性,观察负载的变化对执行机构速度的影响,熟悉节流阀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

16)两级调压和旁路节流实验:熟悉两级调压和旁路节流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液压元件在液压控制回路中的应用。

17)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实验:了解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数控机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分析数控机床液压回路的性能和特点。

18)机械结构的振动响应测量和频谱分析实验:了解振动测量的重要性,能在现场或实验室对机械结构振动进行响应测量、动态特性参数测定以及载荷识别,为动态设计提供依据。

19)机械结构的应变测量实验:了解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掌握动态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0)机床噪声测量实验:了解机床噪声测量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机床的噪声产生原因,以便进行机床噪声的评价。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1)实验室简介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开拓者和摇篮。 实验室致力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构建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立“数据-模型-软件-系统”一体化的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体系,对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与目标: 1) 建立融图形思维、模型计算、知识推理于一体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论,形成时空数据挖掘、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分析的方法体系,发展国际一流的时空数据分析模型,服务于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2) 研究多源遥感信息的时空融合方法,建立高精度、定量化、高效率遥感智能计算与遥感地学分析模型,实现全国覆盖、高时序的地表参数反演与特征分析,服务于国家资源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 3)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时空信息可视化系统软件,为国家地学信息格网建设和公众地理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4) 建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并发展成为国家级地学数据集成与共享中心,实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动态更新和网络共享,服务于地学科研环境的信息化; 5) 构建以数据平台、地学模型平台、地学计算平台和虚拟可视化平台为基础的区域环境模拟网络平台,实现地学分析的超级计算和地学过程的动态模拟,服务于国家宏观管理、应急响应和科学决策; 6) 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建立和发展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与示范系统,促进地球信息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深化。

浙江大学CAD实验室简介

?简介 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家“七五”计划建设项目,一九八九年开始建设,一九九○年对外开放。一九九二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研究领域。本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理论、算法及相关应用研究。实验室的基本定位是: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及应用集成开发研究,使实验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的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术交流的基地和高技术的辐射基地。 近二十年来,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数学、机械等学科,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科重大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的基础研究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多项成果获国家奖励,并形成了一支学风正派、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学术队伍。实验室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和交流,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曾被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列为中国TOP-LEVEL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曾两次获得由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先进集体及个人“金牛奖”。 实验室拥有一流的软硬件平台以及丰富的数字资源,热忱欢迎国内外研究人员来室工作和交流。 潘云鹤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鲍虎军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辅助设计 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模拟的前沿技术,解决产品模型的高效构建、可信分析、设计知识的有效表示与处理等关键问题,实现复杂产品设计开发所需的高效性、可靠性、集成性和智能性。重点研究: 高性能产品建模技术、仿真驱动设计技术、虚拟样机、设计知识获取与重用、面向领域的专业CAD技术与系统等。 2.图形与视觉计算 研究几何、材质、运动数据的获取、处理和表示的基础理论与算法,解决复杂对象的高效构建和逼真呈现等关键问题,研发高清影视、立体电视、三维游戏创作的软件系统,实现产业应用。重点研究:几何计算与设计、真实感图形的高效绘制、图象与三维视觉计算、计算机动画与游戏等。 3.虚拟现实 探索虚拟环境的真实感知以及虚实环境融合的一致性理论与方法,研究虚拟环境构建、绘制、显示、人机交互、增强现实等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研发混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院(部)(盖章) 年月日

一、实验教学中心概况 含:二级学院概况(学科、专业、生师数等); 实验中心概况(中心设置、实验室数、面积数、设备总值等); 人员概况(专任管理员和实验教学老师等) 用1-2段文字叙述。 二、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 1、基本原则和依据 2、建设思路(含总体规划:分三阶段进行建设) 3、实验中心组织结构图(如下例)

三、实验室管理队伍 实验室管理人员概况简述 XXX学院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览表 注: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应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同一人不能兼任两个及以上中心主任。 四、实验室建设规划平面图(详附件1) 实验大楼实验室要求用CAD格式

五、实验室建设规划阶段 建设阶段规划概述 实验室建设规划一览表

六、特色实验室或特色实验项目介绍 各学院应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有针对性的重点建设若干间特色鲜明,能体现我校地方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实验室,并开设一些特色实验项目。在此做300-800字左右的介绍。 七、实验室建设情况 (一)XXX实验教学中心 1、XXX实验室 按各实验教学中心,对各实验室进行介绍,主要包括: (1)实验室简介 (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实验室服务的专业、承担的实验课程等内容。 (3)实验项目开设情况一览表。 XXX实验室实验项目开设情况一览表 注:1、实验类型分为:演示/验证/综合/设计性实验; 2、实验隶属课程信息应按按人才培养方案填写;其中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和拓展)、专业方向。简写为“基础/学科/专业/方向”。 (二)XXX实验教学中心 1、XXX实验室 ……..

某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学院在校内设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开展教学、科研等活动的所有实验场所。 第四条学院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同步考虑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认真研究实验教学和科研中的安全规律,吸收安全管理中的先进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五条学院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要逐级落实实验室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岗位职责,确定实验室安全岗位责任人。 第六条学院应当将实验室安全纳入年度评估考核内容。对未依法依规履行实验室安全职责,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或擅自挪用、损坏实验室器材、设施等的,学院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屡教不改或造成损失的,应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等相应的处分,并上报学校主管部门。 第七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学院,应当追究分管领导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取消该单位当年所有评优参与资格;对因严重失职、渎职而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故的,应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责任 第八条院长是各学院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分管学院实验室安全的院领导是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协助院长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其他院领导在分管工作范围内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有监督、检查、教育和管理职责。 第九条学院必须设立或者明确负责日常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机构和专职管理人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简介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简介 (1)总体定位 从东亚大陆环境演变入手,向全球拓展,迎接“圈层动力过程整合时代”的到来,为地球科学下一个新理论做好科学储备;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造就一支国际高水平的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队伍。 (2)研究方向 以我国及其邻区的代表性新生代陆相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地层学、地貌学、地球化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亚洲新生代地质环境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关联以及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季风-干旱系统形成演化、构造变动与环境效应、古生态与环境考古、地质环境过程模拟。 1)季风-干旱系统形成演化 通过风尘沉积、河湖相沉积、沙丘沉积、湖泊沉积、洞穴碳酸盐沉积、树轮的多学科研究,重建不同时间尺度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化序列,阐明季风-干旱气候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揭示环境系统阶段性分异及其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率的调制作用,探讨季风-干旱系统形成演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2)构造变动与环境效应

通过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副特提斯海地区新生代岩石和沉积的多学科研究,分析新生代重大构造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期次,研究青藏高原火山活动温室气体排放与深部碳循环之间的联系,剖析构造变动引起的风化剥蚀过程和机理,探讨气候、环境事件与高原/山地隆升、海陆分布变化之间的关联,揭示岩石圈变动影响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动力过程。 3)古生态与环境考古 将传统古生物学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等手段相结合,建立不同环境单元生物演替序列,揭示亚洲地区草原植被出现和扩张等重大生态事件的发生时间和过程,探讨重大气候-环境事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建立农作物及其亲缘野生植物的鉴定标准,对重要古文化遗迹开展农业起源和古环境研究,揭示农业起源、传播及其与环境关系。 4)地质环境过程模拟 开展地质环境变化的物理动力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观测和模拟研究。通过现代过程观测,建立地球化学、生物学、沉积学指标与现代环境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多指标地质-生物记录(耦合同位素和叶腊正构烷烃)和数值模拟,实现新生代主要增温事件气候要素的定量化重建,剖析古增温与碳循环耦合的过程与机制,探讨全新世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主任:郭正堂 副主任:杨石岭郝青振

国外著名实验室介绍打印版

[国外著名实验室] 卡文迪什实验室 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H.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命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相当于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物理系。 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历史悠久,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遥相对应。卡文迪什实验室创建于1871年,1874年建成,由当时剑桥大学校长W.卡文迪什(William Cavendish)私人捐款兴建的(他是H.卡文迪什的近亲),这个实验室就取名为卡文迪什实验室。当时用捐款建了一座实验室楼,并配备了一些仪器设备。 英国是19世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物理实验室从科学家私人住宅中扩展为研究单位,适应了19世纪后半叶工业技术对科学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化和专业化是必然趋势。剑桥大学校长的这一做法是有远见的。 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负责筹建这所实验室。1874年实验室建成后他担任第一任实验室主任,直到他1879年因病去世。 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什实验室开展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初具规模。按照麦克斯韦的主张,物理教学在系统讲授的同时,还辅以表演实验,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表演实验要求结构简单,学生易于掌握。麦克斯韦说过:“这些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他们却会比用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到更多的东西。学生用仔细调整好的仪器易产生依赖而不敢拆成零件。”从那时起,使用自制仪器就形成了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传统。实验室附有工作间,可以制作很精密的仪器。麦克斯韦很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很注意前人的经验。他在整理一百年前H.卡文迪什留下的有关电学的论著之后,亲自重复并改进卡文迪什做过的一些实验。同时,卡文迪什实验室还进行了多种实验研究,例如:地磁、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学常数的精密测量、欧姆定律、光谱、双轴晶体等等,这些工作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7年麦克斯韦去世后,瑞利(James William Rayleigh, 1842-1919)继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他因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而获1904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瑞利在声学和电学方面很有造诣。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什实验室系统地开设了学生实验。1884年,瑞利因被选为皇家学院教授而辞职。 28岁的J. J. 汤姆逊(J. J. Thomson, 1856-1940)继瑞利之后任该实验室第三任主任。他因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获190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汤姆逊对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建设有卓越贡献。在他的建议下,从1895年开始,卡文迪什实验室实行吸收外校及国外的大学毕业生当研究生的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体制,树立了良好的学风。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学者陆续来到这里,在汤姆逊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了著名科学家,例如卢瑟福、朗之万、W. L. 布拉格、C. T. R. 威尔逊、里查森、巴克拉等人,其中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对科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有的成了各重要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 汤姆逊和卢瑟福最早证实了空气被X射线游离。从游离现象推导出游离辐射(放射线),也就是由原子释出能量范围广大的电磁波和粒子辐射。汤姆逊最负盛名的贡献是探讨阴极射线的性质,也就是电子的性质。他借着电场以偏转阴极射线;在过去是用磁场使它子偏转。他终于证实电子为带负电的粒子。接着他又测定电子的质量,约为氢原子核的二千分之一。在当时它子是被视为最小的粒子。 电子是属于次原子级的粒子,汤姆逊是证明次原子级粒子存在的第一位,从此打开了次原子级的门户。后来汤姆逊证实电子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会产生X射线,而X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却会产生电子。 第一个原子模型也要归功于汤姆逊,也就是闻名的“葡萄干布丁模型”。他绘出原子为一球形,充满了正电荷,同时也有相同数目的负电荷(电子)。汤姆逊因在电子和气体导电两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190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汤姆逊领导的35年中间,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进行了气体导电的研究,从而导致了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研究,导致了α、β射线的发现;进行了正射线的研究,发明了质谱仪,从而导致了同位素的研究;膨胀云室的发明,为核物理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准备了条件;电磁波和热电子的研究导致了真空管的发明和改善,促进了无线电电子学的发展和应用。这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使卡文迪什实验室成了物理学的圣地,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纷纷来访,把这里的经验带回去,对各地实验室的建设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高校实验室解决方案简介

高等学校实验室解决方案 随着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已经由原来的传统封闭型逐步向开放型过渡,与此同时,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却越来越重,包括排课、场地管理、人员安排、实验评分等各种问题让实验管理人员忙得焦头烂额。为了减轻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针对目前学校实验越来越庞杂的管理局面,特设计以下几种解决方案,希望能为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增加亮点,系统科学的为实验教学服务。 方案一:齐泰公司出品的新概念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包含开放式实验预约系统)+齐泰公司开发的桌上电源控制器+门禁系统(或直接IC卡管理) 运用以上方案,老师(所有业务流程)和学生(预约实验及查询成绩等)可以完全通过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进行教学及在线交流,通过结合门禁系统(或IC 卡),可以对实验开启或关闭,并且对学生进行考勤。结合桌上电源控制器,通过对学生实验前的实验桌分配,不管是排课实验还是预约实验,学生进行刷卡动作,考勤同时自动开启门禁和分配给该生的实验桌电源,实验完成后再次刷卡,考勤同时自动关闭门禁和分配给该生的实验桌电源。对实验室安全和减轻老师的管理劳动强度有非常大的作用。没有授权或其他授权时段的卡不能进行教师门与电源控制的,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的实验教学。另外一方面,关于师生间的交互,我们一方面通过交流工具实现师生间的文字即时交流;一方面也可以相互发送文档、多媒体数据等多种数据;再一方面,关于实验过程的控制和数据采集,我们可以在初始化数据的时候定义好相关实验的主要数据清单或完善的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通过学生的填写或操作后提交给系统,再由老师评分或系统自动处理。如有要求,甚至可以在学生预约实验前或进行实验前提交预习报告。 方案二:方案一+视频监控 该方案结合目前最新的网络视频监控,网络摄像机的应用,使得图像监控技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首先,网络的综合布线代替了传统的视频模拟布线,实现了真正的三网(视频、音频、数据)合一,网络摄像机即插即用,工程实施简便,系统扩充方便;其次,跨区域远程监控成为可能,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图像监控

大学实验室工作管理规定

大学实验室工作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涉及的实验室是指直接为本科教学服务的各类教学实验室。 第三条各实验室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省、部委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科学、规范管理。 第四条各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水平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根据需要和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第五条学校的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要做到环境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任务 第六条各实验室要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完善实验教学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第七条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应不断的吸收科研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研究和开发实验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实验室环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第八条建设并开放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更新、丰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化的辅助教学和管理。

第九条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第十条在保证完成教学或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十一条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工作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三章建设 第十二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开放共享的实验环境;建立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十三条学校实验室的设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技术开发等任务; (二)有符合实验工作要求的用房、设施及环境; (三)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 (四)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实验室设立、调整与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 第十五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学校经费投入及院(部)配套等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由管理部门严格管理。 第十六条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其中经费使用要按照预算执行,确实需要更改的,必须严格按照更改程序办理。

实验室设计方案一

实验室设计方案一 建设一座功能完善的实验室,要由专业的实验室装修设计人员进行专业设计,要全面综合考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成正规化、标准化的实验室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一、合理设计实验室电路 1.中国电压标准,交流三相五线制电源380V,50HZ,(红色A、绿色B、黄色C、黑色0、双色保护地)。交流单相三线制电源220V,50HZ,(红色火、黑色0、双色保护地)。 2.合理设计实验室电气,布置线路电线采用铜芯BVR、BV,电线直径、开关大小按照用电容量计算。 3.较大负荷用电器单独设回路,并设计相应自动保护开关。 4.贵重仪器、精密仪器电源,设计交流稳压装置或设隔离电源,以确保仪器安全可靠运行。 5.全部插座,用电器外壳都要良好接地,确保人身安全。 6.合理设计空调、照明。合理设计电加热装置,达到安全可靠使用目的。 二、合理设计实验室水路 1.上水管采用DG15PP材料、PVC材料、开泰管等,水压不小于 2.5兆帕,下水采用管DG50 PP材料、PVC、陶瓷,最小坡度不小于5度,下水设U形反水弯,上下水管路材料不宜采用金属。铺设到室外管道另议。 2.试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液体,要设计二次蓄水装置,待消毒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3.试验室下水管路应设计独立回路,不宜与卫生间等其它下水道连通。

三、合理设计实验室气路 1.为确保安全,实验用各种气体,有条件应远离工作点设计具有防爆性能的房间作为气体室存放,否则需设置带有全自动报警功能的气瓶安全柜存放。 2.试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应设计负压排气系统,确保有毒有害气体不在室内泄露。 3.按照房间大小比例设计相应数量带逆风阀的换气扇,使空气流通顺畅,保持清洁。 4.每个房间都要设计带有过滤装置的通气孔,如果是带有室内走廊的房间也可在门窗上设百叶窗,尺寸按照排气量比例关系计算。 四、合理设计实验室排风 1.排风系统工程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通风柜的效果好坏主要在于排风系统设计。 2.排风管的材料首选为FRP无机树脂材料,也可用PVC材料或PP材料风管内壁应制做粗糙面,可减少风流噪声,采用圆形或巨型均可,直径250—500mm,按照排风量要求确定尺寸。 3.FRP防腐风机种类确定: (1)轴流风机、单台通风柜,单原子吸收罩较小风量采用。 (2)斜流风机、双台通风柜,双原子吸收罩,略大风量采用。 (3)离心风机、多台通风柜或需要排风量较大时采用。 (4)屋顶风机(同上)均可选择。 4.防腐风机应安装在室外屋顶,出风口设防雨、鸟罩,还需减振器、逆风阀、消音器、。 5.如果实验室是空调房间安装通风柜,应合理设计补风装置,以避免浪费能源。

脑功能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脑功能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 本实验室是以研究脑的高级机能结构为核心,在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信息科学、认知语言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脑功能的发育、认知发展及全脑功能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室。本实验室主要有五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大脑的高级机能结构与认知神经科学 研究内容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动物及人的脑为研究对象,应用神经生理学、神经组织解剖学、神经心理学、脑影像学等脑功能研究方法,全面进行大脑的高级结构功能及认知神经科学机制的研究。重点研究脑的系统神经机能结构,主要对学习、记忆、注意、思考等高级机能活动进行脑皮质领域定位。并基于大脑生理学机制及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知觉、注意、记忆、动作、语言、推理、思维、意识乃至情感在内的各个层面的认知活动及脑的高级机能在人的生涯中的发生、发展规律;全面开发脑的潜能,进行全脑功能、全脑教育、创新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创造开发培育脑、提高脑的记忆力、创造力。对音读、速读、速听的大脑生理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增强学习记忆力的辅助器具,全面进行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培育脑的跨学科的脑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二、认知神经心理与认知发展 研究内容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0—18岁儿童和青少年及成年阶段脑功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规律、发展特点、影响因素、预防方法与对策等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研究:1、儿童大脑潜能与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2、儿童早期脑开发与言语开发的实验研究。3、儿童智力结构的多元智力因素的脑科学研究。4、儿童创造力培养与脑机能的发展规律的研究。5、儿童游戏对儿童脑功能的开发与促进的研究。6、科学用脑与预防脑疲劳的实验研究。7、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研究。8、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心理支持系统的研究。9、开发儿童右脑,建构认知新模式的研究。 研究方向三、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 研究内容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计算机为研究手段,模拟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建立人工的神经网络模型,

全球著名的实验室简介.

[国外著名实验室版本一]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对科技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实验室更被喻为科研领域的麦加,是科技工作者向往和追随的地方。这些实验室往往代表了世界前沿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诞生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是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下面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分类加以介绍。 一、第一类是建立在大学里面,附属于大学或者是由大学代管的实验室。 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莫斯科大学的物理实验室,荷兰莱顿大学的低温实验室,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实验室,等等。美国很多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都为政府代管国家实验室,这些设在大学里的国家实验室作为原始性创新基地,在国家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简称LBNL)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位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占地81 公顷,毗邻旧金山湾。它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由伯克利代管。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是 193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欧内斯特 . 奥兰多 . 劳伦斯先生于1931 年建立的,早期关注于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建起了第一批电子直线加速器,发现了一系列超重元素,开辟了放射性同位素、重离子科学等研究方向,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核物理学的圣地。它是美国一系列著名实验室: Livermore ,Los Alamos , Brookhaven 等实验室的先驱,也是世界上成百所加速器实验室的楷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现在研究的领域非常宽泛,下设 18 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涵盖了高能物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建立以来,共培养了 5 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 4 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现有 3800 名雇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伯克利分校的老师和学生, 2004 年的财政预算超过 5 亿美元。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实验室的主任是朱棣文先生,他是极少数担任美国国家学术机构领导的华人之一。 2、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 Lincoln Laboratory ) MIT 于 1951 年在麻省的列克辛顿 (Lexington) 创建了林肯实验室。其前身是研制出雷达的辐射实验室。该实验室是联邦政府投资的研究中心,其基本使命是把高科技应用到国家安全的危急问题上。它很快在防空系统的高级电子学研究中赢得了声誉,其研究范围又迅速扩展到空间监控、导弹防御、战场监控、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是美国大学第一个大规模、跨学科、多功能的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室。 1957 年该实验室建成全固态、可编程数字计算机控制的雷达系统 (Millstone Hill radar) ,实现了对空间目标的实时跟踪,既能跟踪苏联卫星的活动,也能监控卡那维拉尔角的火箭发射。后来,这发展成弹道导弹战略防御系统,其中关键性的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林肯实验室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 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皖教秘科〔2014〕32 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所有实验场所。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稳定与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科研平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以学校与各单位签订的《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准)。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各单位和教职工年度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 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科研处、保卫处、后勤服务集团、基建处等部门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土工实验室简介

土工实验室简介 土工实验室于1956年2月正式成立,成为现有太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工程学科实验室的前身。 太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实验室支撑的省级以上平台主要有:岩土与地下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土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土木工程行业技术中心、山西地质灾害过程与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及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复杂环境下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开发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等平台,现有专兼职人数5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3人。 岩土工程学科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拥有区域内最大的土工槽及试验测试系统,美国GEO-Tech应力路径三轴仪,英国Geo-expert土水特征曲线压力板仪,Geo-expert一维土柱仪,日本Hitachi系列台式扫描电镜,美国GEO-Comp大型直剪仪,光纤光栅调制解调仪及检测系统,动静态三轴仪,CS-350系列电化学工作站,土壤材料热物理参数测试系统等进口和国产的先进土工试验设备,总价值达2000万元。 岩土工程学科实验室旨在建立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在岩土工程领域协同创新的新机制,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实验室以岩土工程山西省重点学科为中心,以省级以上平台为支撑,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工程实践需求,已经在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地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特殊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下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和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相关的城市灾害监测、预警与处治关键技术等三个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具备了较强的优势,研究成果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及海外工程项目,纳入国家及行业规范,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岩土工程领域技术进步,引领山西省岩土工程的创新发展。近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与省部级重大项目10多项,编制各类规范10余部,完成重大岩土工程项目50余项;荣获省部级奖励14项,获得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6项、“汾水杯”50项;同时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4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000余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近20项,申请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近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次。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大学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

大学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_______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加强我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实验室的顺利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安全制度: 1.易燃、易爆、剧毒、剧腐蚀物品随用随领,挥发性药品必须在通风厨中进行操作,实验完毕产生的废液、危险或有毒化学品严禁直接倒入下水池; 2.离开实验室前务必仔细检查,关闭门窗水电保证安全;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闲杂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按规定放置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 3. 要爱护实验室的一切财物,实验仪器、实验元件由工作人员发放,不允许实验人员私自拿取。 4. 实验室的钥匙只能专人配有(实验室工作人员每人一把),持钥匙者都要对该实验室的安全和财产负责。 5. 实验室严禁吸烟、严禁使用与实验无关的明火,电炉必须定点使用,专人看管。

6. 如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报告负责人。 7.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填写实验室使用登记,否则实验室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实验室。 (二)、实验室工作制度: 1.学生进入实验室需经过申请、批准程序。填写实验申请书(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使用时间等),并由实验指导教师签字,申请经实验室批准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2. 进入实验室学生要爱护实验室公物。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制度,注意实验室安全和人身安全,严格按照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实验。保持实验室环境干净、整齐。 3. 实验前,如果参与者缺乏基本实验知识,由工作人员负责短期培训,仍无效果或者态度不良者禁止进入实验室实验。 4. 实验过程中,若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实验,保持现场,并马上将详细情况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待查明原因,并作出妥善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 5. 实验完毕后,应及时关闭实验室内电源和水源。要把实验用的工具、器材等整理放好,填写实验

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简介

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简介 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长春光机所是我国光学领域科研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所之一。主要学科领域为: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科研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三者之间相互牵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体系。基础研究工作以中科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为代表,在发光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发光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应用基础研究以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以解决光学发展中的重大前沿基础技术为发展方向,围绕短波光学、衍射光学、液晶光学、紫外/极紫外遥感技术、先进光学制造检测与装校技术、光学信息融合与信息安全技术、成像光谱及成像仿真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既有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又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长春应化所高擎发展应用化学,贡献国家人民的旗帜,坚持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之路,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项,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其中包括镍系顺丁橡胶、火箭固体推进剂、稀土萃取分离、高分子热缩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40多项,荣获国家自然、发明、科技进步奖58项,院省(部)级成果奖380多项;申请国内和国际专利1400多项、授权70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12000多篇,专利申请、授权数和论文被sci收录引用数持续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列。 主要研究领域:聚焦资源与环境、先进材料和新能源三大领域;开发稀土、二氧化碳、植物、水四类资源;发展先进结构、先进复合、先进功能三类材料;开拓清洁能源、高密度存储、节能三类技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国家长春质谱中心以及高分子工程实验室、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和科技平台。 三、清华大学 (一)科技条件 清华大学拥有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盘系统及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拥

VO实验室设计之实验室规范要求

VOLAB实验室设计之P3实验室规范要求 P3实验室设计平面布置及设施 P3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净区包括洁净准备区,一更,淋浴室,二更,气闸室,P3实验室,消毒室;非洁净室有机房和走廊。对P3实验室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原则: 2)人流、物流合理,做到不交*污染 应有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仅限于预先被告知危险性、并经过特殊培训的工作人员及支援人员能够进出。并贴有警告标志及生物性危险标志。 由于该P3实验室小,又不经常使用。主要做到人流与物流的分开,污染物品与洁净物品的分离。即: 人流方向: 入:走廊—更鞋、一次更衣—二次更衣--气闸室— P3实验室 出:P3实验室—气闸室—淋浴---更衣、更鞋—走廊;

物流方向: 洁净物品或不能进行灭菌物品从双面互锁结构传递窗入P3实验室; 需灭菌物品从双门传递灭菌器,或密封后经传递窗入,再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进入P3实验室;在传递窗下方设消毒渡槽,对某些不能高压灭菌物品可通过盛有消毒液的药液传递窗传递,使容器外侧受到灭菌处理。 污染物品、实验后器械应置于耐用、防漏密闭的容器中,经高压灭菌后才可废弃。实验人员淋浴后一次性衣物,应装入密闭胶袋后,经传递窗到灭菌器中处理后废弃。 6)污染区排风处理 为防止活毒通过排风管逸出室外,因此必须在排风管上装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细菌或病毒一般吸附在尘埃上,其等价粒经一般为1~5μm,因此用高效过滤器可以把细菌或病毒挡在过滤器上。另外,排风管上装过滤器能防止室外尘埃倒灌入室内,从而有效维持室内洁净度。

对不同级别实验室安装高效过滤器的数量和使用回风美国规范有一定要求。例如高度安全实验室(BSL4)必须安装2级串联高效过滤器,其回风不能利用,对>0.5μm粒子净化率>99.99%。安全实验室(BSL3)安装一级高效过滤器,净化率>99.97%即可。 P3实验室设计的排风机风量、风压应进行计算后确定。 另排风系统中高效过滤器应设置在负压段,这样一方面使风机不易被有害气溶胶污染,给维修人员带来危害;另一方面,可避免未通过高效过滤器的有害生物气溶胶处于正压状态后易扩散出来,污染环境。 C、安全柜不能安装在房间通风系统的进口,以免气流直接吹到安全柜正面的操作口和排风过滤器上。 D、安全柜的周围应留出300mm的空间,以便于消除脏物。若受空间限制,至少应在两边留出80mM,背面留出40mm。应在安全柜的电源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在不移动安全柜的情况下,就可进行维修。对于底面和底边紧贴地面的安全,所有沿地边缝应加以密封。

大学实验室5大管理规章制度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保障学校财产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参加实验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要严格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主管校长、学院主管院长、实验室主任逐级负责制。以学院为单位,院长为第一负责人,主管院长为负责人,实验室主任为岗位负责人,实验室设立安全员并承担日常安全管理与检查工作。安全负责人名单和安全管理制度应在实验室内张贴。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逐级检查制度。实验室人员应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并具备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各实验室在坚持日常检查的同时,应特别作好节假日和学期末的安全自检工作,学院要成立专门小组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查验安全记录。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实验室安全进行抽查。检查工作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三、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要随时检查室内安全状况,保证电路、水、气管道无打火或跑冒滴漏,设施无坏损现象。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楼道通畅,未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严禁拆改实验室内外建筑结构,严禁占用、封堵安全通道。如有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 四、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的安装使用需经批准并健全审检审验制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仪器运行时不得脱岗。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动用实验设备,因不听从指导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设备损坏的要赔偿损失。 五、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的管理,建立健全学生进入和离开实验室的各项安全规则。学生在做实验前,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安全员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对高压、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实验应特别制定安全措施,同时应加强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依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第20号令)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实验室安全分类管理(危险化学品、生物安全、辐射安全、实验废弃物安全、安全设施与实验环境)、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准入、实验室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等。 第三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教育先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的原则,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实行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实验室成员四级管理体制,各司其职,逐级分层落实责任制。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在党政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分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各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主要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二级单位领导协助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负责人是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第六条学校实行实验室安全的“四级”责任制。学校签订“三级”责任书,国资设备管理处负责“第一、二级”安全责任书的制订、修订等工作,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与各二级单位(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一级),各二级单位(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与本单位各实验室负责人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二级),各二级单位(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负责制定“第三级”安全责任书的规则并要求各实验室负责人与实验室各成员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三级),并监督各实验室的上墙张贴及执行工作。 第七条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