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工程车辆段及综合基地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 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编制总说明 第二节 工程概况 第三节 总体施工目标 第四节 施工部署 第五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六节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第七节 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第八节 合理化建议
第二章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第三章 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第四章 人力资源组织计划 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第六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七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 施工进度计划 第十章 与 PPP 项目公司的配合等工作

第一章 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编制总说明 1.1 编制依据 1、xx 市铁黄支线(含企业专用线)开行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车辆 段及综合基地设计及施工一体化项目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及相关答 疑澄清文件。 2、我公司历年来承担的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3、招标文件中指定的相关标准、规范及其它国家、有关部委颁 布的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有关行业标准、技术规范。 5、现场调查报告、本投标单位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 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 1.2 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 安全、环保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部分,使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均 得到有效保证。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 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 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 全”的原则。严格按照轨道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 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 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4、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充分应用“四新”成果, 配备精干高效的技术骨干力量和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伍,充分发挥科 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5、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三同步”的原则。把本工程建成 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程。
6、遵循标准化管理原则。确保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 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1.3 编制范围
XX 市铁黄支线(含企业专用线)开行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车辆段 及综合基地的相关工程,包括运用库、联合检修库、跟随所、辅助车 间、工程车库、洗车库、综合楼、商住楼、门卫房、给排水、通风空 调、动力照明等其他辅助建筑设施以及场区道路。
第二节 工程概况 2.1 全线概况
XX 市铁黄支线(含企业专用线)开行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线路 起于既有铁黄支线省拖路口附近,由西向东前行,与南侧沿湖路保持 平行,途径磁湖南岸,利用既有铁黄支线增建二线,直至 XX 东站。 线路在白马路站向北设置团城山支线,经白马路、苏州路、磁湖路、 大泉路接入 XX 北站。全线设置车辆段 1 处,位于东方大道以南、铁 黄支线以东、下陆大道以北、省拖路以西所围地块内,占地 14.3 公 顷。

2.2 本合同段概况 XX 市铁黄支线(含企业专用线)开行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车辆段
及综合基地作为全线网的大架修检修基地,承担 T1 线及 T1 支线、 T3 线全部配属车辆的大架修任务,并承担 T1 线及 T1 支线全部配属 车辆的定修任务,以及 T1 线部分配属车辆的停放、运用任务。本合 同段包括的单位工程有:
1、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轨道工程; 2、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车辆段接触网工程; 3、站场线路、路基及道路工程; 4、综合管线工程、室外给排水与消防工程; 5、构筑物建筑、结构、动力与照明工程; 6、房屋建筑包括运用库、联合检修库、跟随所、辅助车间、工程 车库、洗车库、综合楼、商住楼、门卫房; 7、工艺设备:蓄电池设备、车辆段综合基地内的起重机设备的 采购与安装; 8、通风空调及其辅助材料的采购与安装; 9、场区内景观园林工程。 2.3 工程地质 2.3.1 地形与地貌 本合同段的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于栗山路南侧、铜鑫路西侧、石 明甲路东侧,该地区属于幕阜山支脉黄荆山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 地貌单元主要为剥蚀丘陵、丘间谷地区及高阶地垄岗区。地形整体较

为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地面高程一般为 20~40m。 2.3.2 地层岩性 场地内分布主要地层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4al+pl);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第三系(K-E)泥质粉砂岩,燕山 期闪长岩(δπ)及三叠系(T)灰岩夹砾状白云质灰岩。各地层自上 而下依次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夹少量碎石,厚度不大。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主要地层为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硬塑,局部地段底部含砂 砾石层透镜体;穿越水塘区塘底分布淤泥,层厚约 0.5~1.5m。 3、燕山期闪长岩(δπ) 闪长岩:黄褐色、灰白色,斑晶结构,块状构造,强~中风化, 风化裂隙发育。 4、三叠系上统(T2)及下统大冶组(T1dy)灰岩夹砾状白云质灰 岩 灰岩夹砾状白云质灰岩:青灰色、灰白色、肉红色,隐晶~微晶 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溶蚀裂隙发育,局部地段溶蚀发育,揭 示溶洞,局部夹泥质灰岩等。 2.3.3 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拟建场地范围内地表水发育,沟渠、水塘、湖泊等分布较广,与

长江水有联系通道。水塘、沟渠中长年有水,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 因季节变化而变化,与长江水系呈互补关系。
2、地下水 沿线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 根据相关资料,沿线地下水位有一定起伏,一般埋深 0.2~7.0m,其 主要特征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场区砂层及砾石层透镜体中,属孔隙潜水,并具微承 压性,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影响,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一般储水条件较差,仅在岩石节理裂隙中含水,而在 岩层接触带等储水条件好地段,水量丰富。 (3)岩溶水 谈山桥站~XX 东站下伏三叠系灰岩,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灰岩等 可溶盐岩中,局部溶蚀溶洞发育带可能富水,但分布不均匀。 2.3.4 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 图 A.1) 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 图 B.1),本 合同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VI 度。 2.3.5 气象条件 XX 市属于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

水充沛等主要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 15.9℃,极端最高气温 41.3℃, 极端最低气温-18℃。多年平均降水量 1261.2mm,降水多集中在 6~8 月,占全年的 41%;最大年降水量 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 332.6mm, 年平均蒸发量为 1447.9mm,绝对湿度年平均 16.4mb,湿度系数为 0.90, 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 1.35m。
2.3.6 交通条件 本合同段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位于 XX 市下陆区,其附近有两条现
状道路,栗山路和神牛路,其中神牛路可直接接入施工现场,另施工 车辆也可以通过在栗山路增设临时道口的方式,进出施工现场,交通 比较便利。
第三节 总体施工目标 3.1 质量目标
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国家规定质量标准,且一次验收合格。 3.2 工期目标
计划总工期:18 个月。 计划开工日期:2016 年 3 月;计划竣工日期:2017 年 9 月。 3.3 安全生产目标 无死亡、重伤事故,年度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 3‰内,力争降低 到最低限度。无重大交通及等级火险事故。 3.4 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文明施工达到 XX 市相关规定要求。

第四节 施工部署 4.1 施工组织机构
中标后,我司将严格依照投标文件承诺,尽快组建责、权、利相 统一的项目部,按项目法全面负责本工程施工,选派具有国家一级建 造师资质、管理能力强、城市轨道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任项目经理, 抽调我单位长期从事城市轨道施工的熟练队伍承担施工,按合同要求 组织工程施工。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和技术特点,组建“XX 市铁黄支线(含 企业专用线)开行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车辆段及综合基地项目经理部”。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 1 名,项目总工 1 名,生产经理 1 名,商务经理 1 名。项目部共设六部一室,即科技部、工程部、商务部、物资部、质 量部、安环部、综合办公室。下设 6 个专业作业队,即土建作业队、 安装作业队、装修作业队、轨道作业队、路基作业队、园林作业队。 项目组织机构见图 1.4.1-1。
实施本项目工程的工作班子是在充分考虑合同条件、结合项目技 术特点进行相关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是管理干部职责分明、权 限到位,工人一专多能,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项目经理
商务经理
项目总工
生产经理
质量总监
安全总监
商务部 科技部 办公室 工程部 物资部 质量部 安环部
法 务 专 员
造 价 工 程 师
工 程 师
资 料 员
试 验 工 程 师
测 量 工 程 师
公 共 关 系 主 管
后 勤 主 管
土 建 工 程 师
道 路 工 程 师
桥 涵 工 程 师
景 观 工 程 师
给 排 水 工 程 师
材 料 工 程 师
机 电 工 程 师
质 检 工 程 师
安 全 工 程 师
环 境 工 程 师






























4.2 组织管理职责
图 1.4.1-1 项目组织机构图
4.2.1 项目班子主要成员职责
1、项目经理
代表公司实施向业主作出的承诺,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管理,贯彻
落实质量方针与目标,对工程质量和实现质量目标负全责,负责经理
部内部的资源配置,统一协调各个专业的施工和配合,处理施工中出
现的重大决策问题,定期向公司总部报告项目经理部整体运行情况。
2、项目总工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技术管理负全面责任。负责项目经理部
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指导技术人员做好技术工作;组织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重大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人员攻 克工程技术难点,搞好技术攻关工作;负责“四新”技术的应用和先 进技术的推广;负责设计变更的审定呈报工作;与设计、监理、业主 经常沟通,保证设计、监理的要求与指令得到及时准确的执行。
3、生产经理 负责现场的全面施工生产及组织;负责施工检查;对现场的人员、 机械调配、施工进度、质量和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纠正措施; 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改进意见。 4、商务经理 直接领导合约、商务等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对工程的合同管理、 工程结算;监督各分包商的履约情况,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款的 支付情况,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作好工程成本控制、资金 调配工作。 4.2.2 项目部门职责 1、科技部 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工程 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对测量、试验等专项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 并直接指导。负责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参 与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 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开发新成果。 2、工程部 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生产调度,协调各施工队伍关系及人员机械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