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陨石GRV090228的岩石矿物学及冲击变质特征

南极陨石GRV090228的岩石矿物学及冲击变质特征
南极陨石GRV090228的岩石矿物学及冲击变质特征

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变质微生物复习题

第八章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变质微生物复习题1.简述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途径?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1 土壤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源和氮源,还含有大量的硫、磷、钾、钙、镁等无机元素及硼、钼、锌、锰等微量元素,加之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水性、通气性及适宜的酸碱度(pH3.5~10.5),土壤温度变化范围通常在10~30℃之间,而且表面土壤的覆盖有保护微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的危害。 可见,土壤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因此,土壤素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和“微生物大本营”之称。 2 空气 空气中不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条件,加之室外经常接受来自日光的紫外线照射,所以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然而空气中也确实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随风飘扬而悬浮在大气中或附着在飞扬起来的尘埃或液滴上。这些微生物可来自土壤、水、人和动植物体表的脱落物和呼吸道、消化道的排泄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放线菌的孢子和细菌的芽孢及酵母。 3 水

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海等各种淡水与咸水水域中都生存着相应的微生物。由于不同水域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种类和含量、温度、酸碱度、含盐量、含氧量及不同深度光照度等的差异,因而各种水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差异。通常水中微生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有机物质含量越多,其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就越大。 4 人及动物体 人体及各种动物,如犬、猫、鼠等的皮肤、毛发、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均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未经清洗的动物被毛、皮肤微生物数量可达105~106/cm2。当人或动物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后,体内会存在有不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其中有些菌种是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Bacterium burgeri)。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体外排出而污染食品。 蚊、蝇及蟑螂等各种昆虫也都携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可能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它们接触食品同样会造成微生物的污染。 5 加工机械及设备 各种加工机械设备本身没有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食品的汁液或颗粒粘附于内表面,食品生产结束时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彻底的灭菌,使原本少量的微生物得以在其上大量生长繁殖,成为微生物的污染源。这种机械设备在后来的使用中会通过与食品接触而造成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6 包装材料 各种包装材料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有微生物。一次性包装材料通常比循环使用的材料所带

食物的变质教学设计

《食物的变质》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有着很高的热情,愿意积极参与每一个科学问题的探究。虽然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不同,但他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喜欢动手操作。由于学生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关注不够,把他们的关注对象转到平时常见的食物上来,对于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从很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科学是很有益处的。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 2.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3.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4.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探究能力。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理解并掌握食物变质的有关知识及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1.学生观察用品: 两组食物:一组是已经变质的烂苹果、发霉的馒头、已馊的米饭、变质的肉等;一组是没有变质的上述食物。 一次性塑料手套 2.教师演示用品:有关香蕉等食物变质的过程图片、教学课件等。 课前准备:每人把一根新鲜的香蕉放置一段时间,观察记录香蕉变质的过程,注意不能随便品尝已变质的香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大家边看屏幕,边听老师讲丁丁的故事:同学们举办了一次聚会,每人都从家里带来了食物放在一起共同品尝,瞧大家吃得多开心啊!丁丁也拿起面前的大饼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可是丁丁吃饼后,抱着肚子哭起来了。(画面展示)

2.提问:谁知道丁丁为什么会这样? 3.学生推测回答。(可能是吃了变质的食物造成的,是食物放时间长了变质了等)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食物变质的知识,你想通过这节课了解点什么?(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变质的食物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教师板书:食物的变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食物变质的知识。 【孩子喜欢听故事,于是教师就用故事引入,然后引起学生的推测,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知识】 二、合作观察: 1、师:刚才丁丁吃了变质的食物主要是因为没有发现大饼已经变质,谁能帮丁丁想个好办法,分辨出变质食物和不变质的食物?说说你的方法。 生1:我会通过看来分辨,变质的食物一般都会变颜色,而且有时候上面还会长毛。 生2:是的,我家的蛋糕上长毛了,妈妈就告诉我蛋糕已经变质,不能再吃了。 生3:有的食物光靠看是看不出来的,比如说丁丁吃的这个大饼,可以尝一尝。 生4:我反对随便尝,因为你不知道这个食物有没有变质,如果变质了,你再尝一口很可能也会肚子痛的。 生5:还可以用摸,变质食物的软硬程度和没有变质食物不一样,当然也不能直接用手摸,最好可以戴上像医生那样的橡胶手套摸。 师:真是细心的孩子,没想到你们想得那么全面。是啊!观察出食物有没有变质得需要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而且观察时,对持怀疑态度的食物可要注意不能随便尝,而且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摸,可以戴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一次性塑料手套,可别让病菌有机可趁,伤害我们健康的身体!(板书: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 【通过帮助丁丁这个活动,让学生自己说观察方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这样一来,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观察时就更有信心和兴趣。】 2、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观察手中的食物试着完成老师的这个表: (每组分配同一种已变质和没有变质的食物,如:已变质的牛奶和没有变质的牛奶) 看闻摸一摸 变质的食物 没有变质的食物

如何辨别日常食物有没有变质

如何辨别日常食物有没有变质 夏天是食物容易变质的季节。但是有的食物貌似变质,其实是好的,有些食物明明已变质,看上去还很“美”,本报请教多位食品专家,教你分辨食物变质之真假相。 貌似变坏了,其实没变质 酸奶出黄水,因没添增稠剂 市民周女士:前段时间给孩子买了一打酸奶,有一盒忘记喝了,昨天突然想起来,打开一看,怎么上面有一层淡黄色水,闻了一下,味道有点酸,估计是坏了,就给扔了。 专家解析:事实上,无论是自制酸奶或者超市买的原味酸奶,在冰箱里放上一段时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酸奶的凝冻会有点收缩,所以冒出淡黄色的水。一位乳制品专家告诉记者,其实,这些淡黄色的水并非变质,而是“乳清”,对健康无害。事实上,这样会出乳清的酸奶,还意味着这种酸奶在制作的时候没有加增稠剂。当然,夏季酸奶如果没有及时放到冰箱的确很容易变质,一般变质后的酸奶会有浓重的酸味或者酒精发酵的味道,有的时候则会冒有气泡,颜色变深黄或发绿。 元宵结冻,只要不酸都可以吃 市民王小姐:我最喜欢吃夫子庙莲湖糕团店的赤豆元宵

了,前一天买了打包回家就放到冰箱里了,准备第二天当早饭吃的,没想到打开以后发现,粥全部凝结成了果冻一般的东西,肯定是天气太热,回来路上就变质了,于是只好果断扔掉。 专家解析:事实上,类似的粥还有很多,比如小米粥放到第二顿,会凝成冻。这是因为小米中含有较多的直链淀粉,这类淀粉在凉了之后容易形成凝冻。此外,加了豆类的粥,只要稍微稠一点,也会容易凝冻,也是同样的原因。即便是较浓的大米粥,冷却后也有可能形成凝冻。对于这样的粥,其实只要加热后,都是可以食用的,这种赤豆元宵结晶,可能是因为里面含有藕粉,只要不酸,应该不是变质。 夏季稀饭很容易变质,保鲜成为难题,在不放冰箱的情况下,教给大家一个小方法,在饭刚出锅的时候,直接倒进保鲜盒中,迅速盖上盖子,如果盖子不漏气,则可以形成罐头一样的效果,外面的细菌不能进入,稀饭就不容易变质,市面上出售的罐头就是这么包装的。 黑花生掉色,其实没变质 市民黄女士:去年女儿给买的黑花生,说是有营养,一直没舍得吃,前几天拿出来吃,泡了一会,居然泡出一碗黑水来,我估计是不是放得时间太长,黑花生变质了,所以才掉色的。 专家解析:黑花生、黑豆等杂粮其中含有花青素,这种物

变质岩矿物鉴定特征

白云母:片状,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无色透明,低正突起,表面干净光滑,干涉色二级顶到三级底,颜色鲜艳,平行消光。 石英:粒状,粒径0.8mm左右,无解理无裂纹,无色透明,低正突起,表面干净光滑,一级亮灰干涉色,波状消光。 十字石:短柱状,金黄色,具多色性,吸收性,高正突起,表面干净,一级黄干涉色,横切面对称消光,纵切面平行消光。 石榴石:粒状,无解理,表面有不规则裂纹,无色或淡粉色,高正突起,表面干净,全消光。 黑云母:片状,极完全解理,深褐色,明显的多色性和吸收性,中正突起,干涉色二级顶到三级底,平行消光。 绿泥石:片状,绿色,明显的多色性和吸收性,中正突起,一级灰干涉色,接近于平行消光。 蓝闪石:长柱状,有两组完全解理,淡蓝色,明显的多色性和吸收性,中正突起,糙面发育,二级蓝干涉色,近于平行消光。 阳起石:棒状或针状,有两组完全解理,淡绿色,有弱多色性,中正突起,一级顶干涉色,横切面对称消光。可见聚片双晶。 蓝晶石:柱状,有一组完全解理,无色,具弱多色性,高正突起,一级黄干涉色,斜消光。 微斜长石:柱状,有较完全解理,无色透明,低负突起,一级灰干涉色,斜消光,具格子双晶。 矽线石:长柱状,针状,纤维状,有一组完全解理,无色透明,中高正突起,二级蓝绿干涉色,平行消光。有竹节裂特征。 方解石:粒状,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无色透明,闪突起,表面干净,珍珠晕彩高级白干涉色,对称消光,常见聚片双晶。 绿帘石:柱状,有一组完全解理,浅黄色,有多色性和吸收性,极高正突起,有糙面,斑杂而艳丽的干涉色,平行消光。 榍石:粒状,几乎不见解理,有裂纹,无色至浅黄色,有轻微多色性和吸收性,极高正突起,糙面显著,高级白干涉色,斜消光。 红柱石:柱状,具两组直交的完全解理,近于无色,有轻微的淡红色多色性,高突起,一级黄到一级红干涉色,平行消光,容易绢云母化。 堇青石:卵状,极少见解理,无色或浅蓝色,可正可负的低突起,柱状切面平行消光,常见三连晶、六连晶。 透辉石:粒状,有辉石式解理,无色透明,高正突起,表面干净,二级干涉色,常为斜消光,消光角大约40度左右。 斜长石:柱状,有两组较完全解理,无色透明,低正突起,一级亮灰干涉色,明显的聚片双晶。 紫苏辉石:短柱状、粒状,完全解理,无色或带有浅绿色、浅褐色的色调,弱多色性,正高突起,干涉色为黄橙到紫红,可见双晶,平行消光。 金云母: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浅黄褐色,中正突起,最高干涉色三级,近平行消光。 绿辉石:柱状或粒状,完全解理,属于辉石式解理,无色,浅绿色,正高突起,干涉色为一级黄橙到二级绿,斜消光。

北京西山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特征变质矿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浅析

京西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特征变质矿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浅析 摘要:在房山岩体南侧下马岭组构造片岩中普遍发育绢云母、红柱石、石榴石、磁铁矿等特征变质矿物,这些特征矿物的形成与房山岩体晚期的花岗闪长岩侵位密切相关。通过对这些特征变质矿物的研究,可以推断原岩成分,指示变质条件,以及对此地沉积演化和变质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下马岭组特征矿物变质条件 正文 周口店地区大地构 造处于华北板块中 部,位于近东西向的 燕山构造带与北北 东向的太行山构造 带的接合部位,区域 上主要由房山侵入 体及围绕其分布的 多期多形式断层和 褶皱组成。区内构造 演化依次经历了太 古宙基底构造变形 旋回,印支期、燕山期、及喜山期变形旋回,区域地层属华北型,发育较全,从太古界到新生界的主要地层单位均有出露,与北京西山全区的地层比较,本区地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1-2]。 1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Qbx)岩性及构造特征 1.1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即区内北部、西部和中南部,因其富含红柱石、石榴子石等多种特征矿物,对于特征变质矿物的研究和此地沉积演化和变质演化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并在断层上盘下马岭组发育近东西走向的次级剥离断层,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在燕山期变形旋回中,房山岩体从南东向北西侵入,其热动力作用不仅改造了较早侵位的岩体,而且还涉及四周的浅变质围岩,使之置换成新的片理并产生接触热动力变质的特征变质矿物。 1.3研究区岩性以千枚状板岩及粉砂质板岩为主,厚120~170m。三分,底部为褐绿色含磁铁矿千枚状板岩,千枚理发育,磁铁矿呈粒状分布于板岩中,为黑色;中部为暗绿色板岩夹灰黑色、暗色炭质板岩,或互层,含黄铁矿;上部为褐灰色粉砂质板岩夹薄层变质细砂岩。下马岭组和铁岭组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起伏不平,具1~3m厚的褐铁矿质古风化壳,是铁岭组沉积后地壳上升(芹峪运动)遭受长期风化作用导致铁质富集的结果。 1.4 下马岭组可见石榴石云母片岩,红柱石石榴石云母片岩,红柱石云母片岩,含磁铁矿千枚岩,红柱石千枚岩等变质岩。 由于特征矿物仅稳定存在于很狭窄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对于外界的变化反应很灵敏,经常作为变质岩形成条件的指示矿物。下马岭组主要特征变质矿物有红柱石,石榴子石。绢云母作为千枚构造的重要判断依据,可以指示变质岩形成条件,因此也列为研究对象。磁铁矿形成于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高温热液作用,是变质岩中常见副矿物,也可指示变质岩形成条件,因此也列为研究对象。 2 特征矿物 2.1 红柱石 形态:斜方晶系;柱状,横断面近于正四边形;生长过程中俘获炭质和粘土并定向排列时,横断面见黑十字,纵断面见黑色纵纹。 物理性质:常为灰、黄、褐、红、绿等色,无色者少见;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硬度大于小刀,中等解理,相对密度3.15—3.16。 2.2石榴石 形态:等轴晶系;常见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及其聚形;菱形十二面体晶面上常有平行四边形长长对角线的聚形纹;有时见邻接颗粒分离后的感应面; 物理性质:不同色调的红、黄、绿色,白色或略呈淡黄褐色条纹;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透明—半透明。硬度:大于小刀;无解理;有脆性(裂纹发育)。相对密度为3.5~4.2。

湖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食物的变质》案例

湖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食物的变质》案例 教学内容:湖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七课《食物的变质》。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 2、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时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 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3、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4、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两组食物:一组是已变质的烂苹果、发霉的馒头、变质的鸡蛋、已经变质的食物等;一组是没有变质的上 述食物。 关键词:探究、合作、科学美、语言美、习惯美、教学的 真谛是通过科学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教师不是演讲家, 教师不能只看讲的怎么样,更要看学的怎么样。 主题:在探究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 设计理念:1、科学是一门知识,但学生乐于接受的是有趣的知识、必要的知识。因此本课采取了故事引入,儿歌总结的方式 意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它同样可以采 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美、语言美的和谐统 一。 2、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探究学习的过 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终生受用的东西,因为有时候让学生

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科学课需要探 究,但探究只能让学生体验、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 在科学课中仍不能忽视学生对获得了哪些新知识的总结 归纳和老师的适当引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教师想做一个小小的调查,你们课余时间最喜欢干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喜欢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听故事? 生:喜欢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生:想! 师:有一天,冬冬应邀参加动物王国大会,国王视冬冬为上宾,给冬冬端来了苹果和香蕉,冬冬用眼一瞧,苹果上有一些斑点,香蕉也不是青黄色而是灰黑色,冬冬暗自高兴:动物王国,就是动物王国,连吃的水果和我们都不一样,冬冬于是饱餐了一顿,兴高采烈的回到家里,可是这时他感到肚子非常痛,并且有呕吐的感觉,同学们想一想,冬冬饱餐一顿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有可能是他吃了变质的水果,造成轻微的食物中毒。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冬冬因为吃了变质的苹果和香蕉,造成了轻微的食物中毒,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冬冬有怎样判断食物是不是变质了这方面的知识,冬冬会不会食物中毒? 生:不会。 师:同学们说的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

第九章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 第一讲(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需要的基本条件,食品腐败变质发生的化学过程,食品腐败变质的初步鉴定方法及卫生学意义;了解鲜乳、肉类食品的腐败变质现象、原因及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保藏方法、原理及其他卫生管理措施。 重点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鉴定,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控制食品的腐败变质,保障食品的安全性的方法 难点食品腐败变质发生的化学过程,食品腐败变质的初步鉴定方法及卫生学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多媒体图片演示,同时采用提问法、比较教学法、总结教学法、反馈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进行知识的讲解,举例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导入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的关系 教学内容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腐败变质食品的处理原则,鲜乳、肉类食品腐败变质的特征。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类型和数量的微生物的污染,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它们就会迅速生长繁殖,造成食品的腐败与变质,不仅使理化性状及感官性状发生改变、降低了食品的营养和卫生质量,而且还可能危害人体的健康。 食品腐败变质(food spoilage),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如鱼肉的腐臭、油脂的酸败、水果蔬菜的腐烂和粮食的霉变等。 食品的腐败变质原因较多,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如动、植物食品组织内酶的作用,昆虫、寄生虫以及微生物的污染等。其中由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故本章只讨论有关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1.影响食品变质的因素 某种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并不是任何种类的微生物都能在其上生长繁殖。微生物能否在这种食品上生长繁殖以致使其腐败变质,首先取决于微生物能否利用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同时也与食品本身的基质条件及环境因素有关。 1.1食品的营养组成与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关系 1.1.1食品的营养组成 食品中的基本营养物质,除含有一定的水分外,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构成。不同原料来源的食品,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有着明显的差异。 由表可见,水果蔬菜及谷物食品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蛋白质,而脂肪的含

变质岩复习题(2016)

一、名词解释 1、变质岩; 2、正变质岩; 3、副变质岩; 4、麻粒岩; 5、榴辉岩; 6、TTG片麻岩(TTG 岩系); 7、孔兹岩; 8、矽卡岩; 9、云英岩;10、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12、变质结晶作用;13、交代作用;14、区域变质作用;15、冲击变质作用;16、动力变质作用;17、交代变质作用;18、接触-热变质作用;19、造山变质作用;20、洋底变质作用;21、混合岩化作用;22、热峰条件;23、P-T-t轨迹;24、等化学系列;25、等物理系列;26、变余结构;27、变晶结构;28、变晶系;29、反应结构;30、交代结构;31、碎裂结构;32、糜棱结构;33、筛状(变晶)结构;34、板状构造;35、千枚状构造;36、片状构造;37、片麻状构造;38、变质反应;39、晕长石;40、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41、固-固反应;42、变质带;43、成岩格子;44、共生分析;45、封闭系统的 Goldschmidt矿物相律;46、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矿物相律;47、矿物共生组合; 48、ACF图解;49、变质相;50、变质相系 二、填空题 1、在没有交代作用的前提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受的影响。 2、变质作用机制包括、、和。 3、交代作用是使发生改变的一种作用。 4、根据有无交代作用的发生,可将接触变质作用分为变质作用和变质作用。 5、影响变质作用发生的因素是、、和时间等。 6、温克勒(Winkler)根据变质反应温度划分的四个变质级 是、、、。 7、铝硅酸盐Al2SiO5在不同变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同质异相体矿物,它们分别 为、、。 8、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 和。 9、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10、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 石榴石(10%)+十字石(15%)+黑云母(20%)+白云母(1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可能原岩为系列,变质程度为。 11、某区域变质岩含蓝晶石8%;石榴子石10%;黑云母15%;斜长石(An=35)35%;石英25%; 少量白云母(<5%)和副矿物。岩石中片、粒状矿物呈不连续定向排列,则该岩石的结构应是,构造为,岩石完整的名称是。 12、某区域变质岩含石榴子石8%;矽线石12%;黑云母12%;钾长石25%;斜长石15%;石 英25%和少量钛铁矿。岩石中片、粒状矿物呈不连续定向排列,则该岩石的结构应是,构造为,岩石的精确命名为。 13、混合岩是由和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 14、变质作用根据产生的地质背景可分 为:、、、、、、和混合岩化作用等类型。 15、榴辉岩是主要由和矿物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 16、正变质岩的原岩是,副变质岩的原岩是。 17、变质作用的决定性因素为。 18、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 石榴石(10%)+蓝晶石(15%)+白云母(3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可能原岩为,变质程度为。

变质岩试题

岩浆岩与变质岩考试资料 1.岩石: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构造的固态矿物集合体。(少数岩 石可由玻璃或胶体或生物遗骸组成。) 2.岩浆: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 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3.岩浆期后矿物:在岩浆基本凝固之后,由于受到后期气体挥发分或热液的影 响,使原生矿物、成岩矿物遭受蚀变和交代而形成的新矿物,成为岩浆期后矿物或次生蚀变产物。 4.酸度:岩浆岩中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含量。 5.利特曼指数:岩浆岩中碱质的碱性程度的组合指数。 6.等物理系列:指在同一变质条件下(温度和压力范围相同)形成的所有变质 岩岩石。 7.等化学系列: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变质岩岩石。 8.特征变质矿物:是进稳定存在于很狭窄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矿物,它对 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很灵敏,所以常常成为变质岩形成条件的指示矿物。9.斑状结构:表现为岩浆岩中由两类明显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大颗粒散布在 小颗粒或玻璃质中,大颗粒称为斑晶,小颗粒或玻璃质称为基质,其基质由微晶、隐晶质或玻璃质组成。, 10.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11.岩浆岩相:岩浆岩形成环境及在该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的总和, 不同岩浆岩相的外貌和特征不同,其形成环境不同。 12.变质相: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化 条件。 13.斑岩:浅成岩中具斑状结构且斑晶以碱性长石、副长石、石英为主的岩石。 14.玢岩:浅成岩中具斑状结构且斑晶以斜长石、暗色矿物为主的岩石。 15.辉绿结构:特征是基性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近,但斜长石自形程度较高, 且在较自形的板柱状斜长石所组成的近三角形间隙中充填由单个辉石的他形颗粒,此种结构反应斜长石结晶早,是基性浅成侵入岩的典型结构。16.交织结构:特征是大量斜长石长条状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排列,其间夹有辉 石或磁铁矿等粒状微晶,有时也含有少量隐晶质或玻璃质,多出现在向中性喷出岩过渡的种属中。 17.安山结构(波基交织结构):安山岩中常见结构,其特点是在玻璃基质中散 布着许多无定向的斜长石微晶。 18.粗面结构:变现为粗面岩基质中,长条形碱性长石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流状 分布。 19.花岗结构:酸性侵入岩中半自形颗粒至粗粒的等粒结构。 20.皇斑结构:皇斑岩所特有,岩石暗色矿物较多,斑晶和基质中的暗色矿物自 形程度很好,明显高于浅色矿物。 21.凝灰结构:火山碎屑物质为火山灰,其含量大于50%或75%的火山碎屑岩结 构。 22.变晶结构:是指岩石在保持基本固态条件下,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冲结晶和变

第一节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精

第一章 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 1. 腐败变质 概念: 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其原有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如鱼肉的腐败、油 脂的酸败、果蔬腐烂、粮食的霉变等。 原因: 食品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被污染的微生物分解代谢的过程, 或自身的酶进行生化过程。 2. 腐败: 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蛋白质食品发生的变质。 食物 + 分解Pro.的微生物 AA + 胺 + 硫化氢等 3. 酸败: 是脂肪食品发生的变质,特征是产生酸和刺激性的哈喇味。 脂肪食物 + 解脂微生物 脂肪酸 + 甘油及其它产物 酸败的原因:微生物产生的酶解作用;或是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的水解过程和脂 肪酸的自身氧化,使油脂分解成脂肪酸、醛类和酮类等,食品的色、香、味 发生改变,酸败产物醛、酮具毒性,危害健康。 4. 发酵: 由微生物引起糖类物质的变质。 碳水化合物 + 分解糖类的微生物 有机酸 + 酒精 + 气体

5.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1) 感官鉴定:以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来查验食品的色泽、气味、口味,简单 灵敏。 2) 物理鉴定:食品变形、软化。鱼肉类肌肉松弛、弹性差,组织体表发粘等。液 态食品出现浑浊、沉淀,表面有浮膜、变稠等。 3) 化学鉴定:测定微生物代谢的腐败产物,如鱼、虾、肉类常以挥发性氮的含量 作评定的化学指标。糖类食品缺氧时常以有机酸含量或pH 值变化作为指标。 4) 微生物鉴定:一般以检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作为判断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 第一节 引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 ? 现代食品加工的三个目标: ①确保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②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③使食品具有食用的方便性 (延长新鲜产品供应期和货架期,减少厨房操作) 一 生物学因素 非细胞结构 : 病毒、亚病毒、噬菌体 ◆ 微生物 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支原体 细胞结构 : 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及病原真菌)、 澡类植物和原生动物 食品腐败 变质因素 物理因素:温度、水分、光 化学因素:酶的作用、非酶作用、氧化作用 生物学因素:微生物、昆虫、寄生虫、 其他因素:机械损伤、乙烯、外源污染物

岩石学复习思考题2013.12(2)

岩石学复习思考题 岩浆岩部分 1.岩浆的概念、岩浆的成分(主要成分,挥发份),挥发份存在的意义(降低岩浆粘度和矿物的熔点),不同 成分岩浆的温度范围(基性、中性、酸性),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氧化物,挥发份,温度) 2.岩浆岩中矿物按含量划分(主要矿物/决定大类划分、次要矿物/决定钟属、副矿物),按成分和颜色划分(硅 铝/铁镁矿物或浅色/暗色矿物),色率的定义 3.二氧化硅饱和度分类及其对应的岩石和矿物组合。 4.岩浆岩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的岩石类型变化中,SiO2的范围、硅铝矿物、铁镁矿物、颜色、色率、 酸性程度和基性程度是如何变化的? 5.岩浆岩中最主要的7种造岩矿物(橄,辉,角、黑,斜,钾,石英) 6.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的概念 7.岩浆岩的结构按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绝对大小、相对大小、矿物自形程度分别分成几种类型 8.岩浆岩的构造的主要类型(块状、斑杂、带状、气孔和杏仁,流纹、枕状等) 9.岩浆岩的产状概念,侵入岩的6种产状,喷出岩的3种产状 10.岩浆岩的相的概念,侵入岩在深度上和平面上的相划分,火山岩的相划分 11.岩浆岩分类简表(见表1) 表1 岩浆岩分类简表 12.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定义,区别(基质,时间,岩石类型);玢岩定义,与斑岩的区别(斑晶,斑岩为 碱性长石和石英,玢岩为斜长石和暗色矿物) 13.超基性岩的代表性岩石及其特殊特征(代表岩石见上边表格,金伯利岩是金刚石母岩,科马提岩具有典型 的鬣刺结构) 14.基性岩类的代表性岩石及其特征(代表岩石见上边表格),特征包括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掌握

辉长结构、辉绿结构的定义,洋岛玄武岩 15.在超基性-基性岩石中常见堆晶结构,请介绍堆晶结构的定义、分类,及其对于揭示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 16.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代表性岩石(代表岩石见表1) 17.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代表性岩石(代表岩石见表1) 18.酸性岩类代表性岩石(代表岩石见表1) 19.花岗岩的一般特征及其有关矿产(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 构造, 有关矿产), 20.请绘制花岗岩的QAP分类三角图,并全面介绍花岗岩类QAP分类结果及各类岩石的主要特征。 21.碱性岩类的代表性岩石 22.理论上,地壳内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3个条件:(1) 升高温度,(2) 减小压力,(3) 液相线下移 23.原生岩浆和次生岩浆的定义 24.导致岩浆演化的作用过程(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岩浆混合作用) 25.简述岩浆混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判别标志是什么? 26.火山碎屑岩的主要特征 27.请简述脉岩的定义、特征和主要类型。 28.请综合论述蛇绿岩套的主要岩石组合及其重要的地质意义。 沉积岩部分 《沉积岩石学》复习参考题(一) 1沉积物、沉积岩和沉积岩石学的概念;沉积岩研究的重要性。 2简述沉积岩的形成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3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各类型发生的条件及最终产物。 4风化作用的阶段性及分带性。 5试述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作用中的稳定性。 6风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及其在沉积岩形成中的贡献。 7风化产物的搬运方式有哪几种?搬运营力是什么? 8雷诺数(Re)和福劳得数(Fr)的概念及其水力学意义。 9尤尔斯特龙图解说明什么问题? 10在搬运和沉积作用过程中碎屑颗粒如何变化? 11冰川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特点。 12什么是胶体物质?胶体沉淀的原因是什么? 13什么是真溶液?呈真溶液搬运的物质如何搬运和沉积? 14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形成的铁质矿物分别是什么? 15什么是沉积分异作用?什么是机械分异作用的化学分异作用? 16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可分成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征? 17区分同生作用、准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后生作用、表生成岩作用(或表生作用)等概念 18沉积岩在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有何特征? 19什么是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 20什么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区分细层、层系、层系组等概念。 21简述下列各概念: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板状、槽状、楔状、羽状)、韵律层理、粒序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痕、槽模、重荷模、缝合线、生物扰动构造。 22沉积岩的颜色与形成环境条件有何关系?

7、食物的变质

7、食物的变质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 2、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时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3、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4、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 教学难点: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时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教学准备:两组食物:一组是已变质的烂苹果、发霉的馒头、变质的鸡蛋、已经变质的食物等;一组是没有变质的上述食物。 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教师想做一个小小的调查,你们课余时间最喜欢干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喜欢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听故事? 生:喜欢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生:想! 师:有一天,冬冬应邀参加动物王国大会,国王视冬冬为上宾,给冬冬端来了苹果和香蕉,冬冬用眼一瞧,苹果上有一些斑点,香蕉也不是青黄色而是灰黑色,冬冬暗自高兴:动物王国,就是动物王国,连吃的水果和我们都不一样,冬冬于是饱餐了一顿,兴高采烈的回到家里,可是这时他感到肚子非常痛,并且有呕吐的感觉,同学们想一想,冬冬饱餐一顿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有可能是他吃了变质的水果,造成轻微的食物中毒。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冬冬因为吃了变质的苹果和香蕉,造成了轻微的食物中毒,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冬冬有怎样判断食物是不是变质了这方面的知识,冬冬会不会食物中毒?

生:不会。 师:同学们说的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生:想!师:能不能大声一点。生:再次大声说:想!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的变质!然后师生大声齐读课题:食物的变质。 二、大胆猜测,自主探究。 师: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最想研究什么? 生可能会说:1、怎样判断食物是不是变质了。 2、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呢? 3、怎样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时间。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是老师想搞明白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研究好吗?(生齐声说好) 师:那么我们先来研究:怎样判断食物是不是变质了。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两组食物:(一组是已变质的烂苹果,发霉的馒头,臭鸡蛋;一组是没有变质的上述食物。)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食物来研究,讨论下你想用什么方法研究食物是不是变质了。 生:1、用眼观察。生:用鼻子闻;生:用手触摸。(教师指出不能用嘴尝,并注意卫生)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那么同学们就用这些方法研究吧?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填在发给你们小组的那张表格上。 每组发一张表格: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师总结板书。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名师教案 教科版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2.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 3.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4.用冷冻、晒干、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观察不同食物减慢变质速度的方法,对观察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综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点】 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新鲜的小鱼和腐败的小鱼(也可以是其他食品),记录单,镊子、一次性橡胶或塑料手套。 教师准备:有关食物储存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家里的食品柜里和抽屉里常常放着一些食物,怎样能够使食物长时间保存而又不变质呢?面包发霉的实验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变质的食物 (1)小组各一份新鲜的小鱼干和干面条。 讨论: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小组观察活动,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小鱼干和干面条的信息?

(2)小组各一份腐败的小鱼和发馊的潮面。 A.讨论:这条小鱼已经腐败了,可能带有很多细菌,我们怎么来观察这些腐败的物品? 指导学生观察方法 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腐败的物品。 2.观察完毕要用肥皂洗手。 3.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B.小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请记录下来。 观察比较新鲜的小鱼干和腐败的小鱼、干面条和发馊的面条,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汇报交流 讨论:腐败的小鱼、发馊的面条与发霉的面包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它们的变质过程非常相近,都需要温度、水分、养料等条件。) 2.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1)我们已经知道引起食物变质需要有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如果要储存一条新鲜的小鱼,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并说说运用这种方法储存食物的理由。 (2)阅读55页小资料。 出示图片和食品罐头等实物,说说为什么可以用这种方法能储存食物? (3)你还知道哪些储存食物的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4)讨论: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储存食物? (5)小结: 各种储存方法都是在避免或者减缓形成微生物生长的适宜环境,以此来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 三、后续活动 课后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储存食物? 【板书设计】 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冷冻法 曝晒法 腌制法 储存食物的方法密封包装法 真空包装法

岩石学复习思考题2011-12

岩浆岩部分 1.岩浆的概念、岩浆的成分(主要成分,挥发份),挥发份存在的意义(降低岩浆粘度和矿物的熔点),不同 成分岩浆的温度范围(基性、中性、酸性),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氧化物,挥发份,温度) 2.岩浆岩中矿物按含量划分(主要矿物/决定大类划分、次要矿物/决定钟属、副矿物),按成分和颜色划分(硅 铝/铁镁矿物或浅色/暗色矿物),色率的定义 3.二氧化硅饱和度分类及其对应的岩石和矿物组合。 4.岩浆岩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的岩石类型变化中,SiO2的范围、硅铝矿物、铁镁矿物、颜色、色率、 酸性程度和基性程度是如何变化的? 5.岩浆岩中最主要的7种造岩矿物(橄,辉,角、黑,斜,钾,石英) 6.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的概念 7.岩浆岩的结构按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绝对大小、相对大小、矿物自形程度分别分成几种类型 8.岩浆岩的构造的主要类型(块状、斑杂、带状、气孔和杏仁,流纹、枕状等) 9.岩浆岩的产状概念,侵入岩的6种产状,喷出岩的3种产状 10.岩浆岩的相的概念,侵入岩在深度上和平面上的相划分,火山岩的相划分 11.岩浆岩分类简表(见表1) 表1 岩浆岩分类简表 钙碱性碱性 岩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 SiO2 (%)<45 45-53 53-66 >66 53-66 石英无无或很少<5 >20 无 长石种类一般无斜长石为主斜长石为主钾长石为主钾长石>斜长石钾长石为主 含似长石 暗色矿物种类与含量橄榄石,辉石 >90 辉石为主,可 有角闪石、黑 云母和橄榄 石 <90 角闪石为主 黑云母和辉石次之 15-40 黑云母为主 角闪石次之 10-15 碱性辉石 碱性角闪石 <40 深成岩橄榄岩,辉岩辉长岩闪长岩正长岩花岗岩霞石正长岩 浅成岩苦橄玢岩 金伯利岩辉绿岩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斑岩霞石正长斑 岩 喷出岩苦橄岩 科马提岩 玄武岩安山岩粗面岩流纹岩响岩 12.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定义,区别(基质,时间,岩石类型);玢岩定义,与斑岩的区别(斑晶,斑岩为 碱性长石和石英,玢岩为斜长石和暗色矿物) 13.超基性岩的代表性岩石及其特殊特征和矿产(代表岩石见上边表格,金伯利岩是金刚石母岩,科马提岩具 有典型的鬣刺结构) 14.基性岩类的代表性岩石及其特征和矿产(代表岩石见上边表格),特征包括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掌握辉长结构、辉绿结构的定义

变质岩石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变质作用概述 一、变质作用概念 (1)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2)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 (3)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 二、变质作用影响因素:包括原岩化学成分;地质条件;物理化学环境。 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应力、流体。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温度一般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控制着变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也制约着流体的活性和岩石变形性质;压力也是影响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有时对矿物组合起决定作用;应力不是变质反应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但它是变质岩组构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还控制着变质反应的速度和规模;流体是变质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因素,但温度又是流体具有活动性的前提。 三、变质作用类型:分类依据:分布规模/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有关术语 (1)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冲击变质作用; 交代变质作用. (2)区域变质作用: 造山变质作用; 洋底变质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 四、变质岩概念: 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转化岩石,其形成与地壳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 影响因素-体系的封闭程度及元素的活动性 ? 变质岩化学成分的一般特征 ? 等化学系列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 1).富铝系列:富铝、贫钙;铁、镁低;钾>钠。原岩是泥质岩石(泥岩、页岩)或火山凝灰岩。出现许多特征变质矿物(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铁铝榴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 2)长英质系列:富硅、贫钙;铁、镁、铝含量也较低.原岩是含长石的各种砂岩、粉砂岩和酸性—中酸性火山岩、花岗岩。极少出现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

不吃变质食物教学设计

《不吃变质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 1、掌握辨识变质食物的基本方法。 2、做到不吃变质食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知识经验积累 1、知道什么是变质食品,人吃了变质食品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 2、变质食品有哪些感官特征。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变质食品对人身体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变质食物坚决不能吃。 三、教学难点学习辨别变质的食物。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学习法实践演练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准备好一些食品(变质的和没变质的)。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大多数的同学都有吃东西后拉肚子或肚子疼的经历。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吃了变质食物的。什么是变质食物?怎样做到不吃变质食物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0 课。(板书课题) (二)听“平安故事”老师可以讲课本上的“平安故事”,也可以讲生活中的故事。听完故事,让学生谈原因及体会,初步认识变质的食物坚决不能吃。

(三)学习“平安指南” 1、出示自学提纲: (1)什么是变质的食物? (2)为什么不能吃变质的食物? (3)怎样辨别变质的食物? 2、学生根据提纲自学。 (1)同桌交流。 (2)派代表在班上交流:什么是变质食物?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举出一些变质的食物。如:家里榨的豆浆放了半天就会结成粘稠状,夏天的稀饭没放进冰箱就会有一股馊味等;为什么不能吃变质食物?可以派有拉肚子的同学结合生活谈感受;怎么样辨别变质食物?可以结合实物边讲述边辨别。如:一块发霉的面包或一条变味的鱼等。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地听,并做适当的点评。点评时也适当地补充一些事例。让学生在大量的事例面前充分认识变质食物不能吃,学会辨别变质的食物。 (四)熟记“平安歌谣”在理解歌谣大概意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也可以让同桌间互相比赛背诵。 七、实践操练,提升能力 1、找一找: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食物(发硬的面包、发芽的土豆、新鲜的馒头、新鲜的牛奶、变味的绿豆汤、一片隔夜西瓜)派学生上台找出变质的食品,并说说自己辨别的依据。(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通过巩固学习学会辨别变质食物的方法)

食物变质

如何识别食品是否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食品腐败变质的物理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感官状态方面,如弹性、黏度、色泽、嗅味与滋味等。这方面的变化一般人们可用感觉器官直接鉴定。例如一种食品上出现了不正常的色斑、长毛、有臭味、黏度异常等现象,基本都可以断定为食物已经腐败变质,不能再吃。所以多腐败的食物用物理方面的变化进行鉴定,其方法简单易行,但对食物的腐败程度鉴定不精确,在生活中常造成购销两方的认定不同而发生争执。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可经卫生部门用仪器检测。一般常测食物的导电率。因为食物的腐败是以其大分子的营养素分解而表现出来的,分解出的小分子物质多呈酸性或碱性,使食物的电阻率变小。所以测一标准体积食物的导电率,其电导越大,腐败程度越严重,这样就有一个客观的鉴定数据,达到公平、公正的鉴定目的。 化学变化。食物腐败变质另一方面变化时食品中组成成分的化学方面的变化。主要变化就是食物中三类大分子营养素的分解,即蛋白质、脂肪、糖分子的分解。为什么只研究这三种营养素呢?因为这三种营养素的分子量大,易分解,含量多,能决定食物的感官性状、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 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归纳为化学原因,食物中的水分,物理原因,微生物原因等几个方面.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机理,食物腐败变质检测仪从食物的电阻和水分含量这两个参数人手,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各种食物的变质,水分含量进行测量 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原因.动植物性食物在宰杀或收获后,在一定时间内,其所含的组织酶还会继续进行某些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引起食物组成成分的分解,从而引起腐败变质.(2)食物中的水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说来,食物中水分含量小于15%时,食物就不会腐败变质.由此看来,水分也是引起食物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3)物理原因.温度对食物的腐败起催化作用,气温高,组织酶的活性会增强,食物的营养成分会发生分解,细菌活力越强,食物就越易腐败,则电阻就越小.阳光直射或空气污染,也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4)微生物原因.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作用,这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一般情况下,细菌比酵母和霉菌占优势 食品的基质特性 ⑴食品的营养成分 食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分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因而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很容易迅速生长繁殖造成食品的变质。但由于不同的食品中,上述各种成分的比例差异很大,而各种微生物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能力不同,这就导致了引起不同食品腐败的微生物类群也不同,如肉、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容易受到对蛋白质分解能力很强的变形杆菌、青霉等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米饭等含糖类较高的食品,易受到曲霉属、根霉属、乳酸菌、啤酒酵母等对碳水化合物分解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污染而变质;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易受到黄曲霉和假单孢杆菌等分解脂肪能力很强的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酸败变质。 ⑵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