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2)

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2)
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2)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30到下午2:30。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2:30下课,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个小时。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40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

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首先,日本所有的学生统一穿政府发放的校服。更奇特是在每件校服的左胸刺绣上学生的名字,如“三田、左左木、小栗慧子”等。衣服上绣上名字的好处是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如学生在校,或者在社会上违反校规,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在我国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职业高中,几个学生违反校规,校长去管,学生粗鲁地用土话辱骂校长后,转身就跑,但校长始终查不出这些学生是几年级,是哪个班的。

其次,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穿戴打扮一致,男生全部是板栗头(也就是小平头),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女生一律短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任何人不能穿奇装异服。从小学到初中,中午由国家提供午餐料理,食物有:半个鸡蛋、一块肉饼、两块海鱼、一碟生菜(日本的许多蔬菜都是生吃,就连包菜也是生吃,但我实在是吃不惯)、一碟酱,半碗酱汤,一碗米饭(日本的大米比泰国的还要好吃,颗粒饱满、松软可口,一嚼满口生津,绝对是绿色产品)一块MHA补脑深海鱼油。

最后,从小学到高中,日本的学生上学、放学都是徒步,或者乘公交车,从来没有看过家长用车接送孩子,在各个学校的门口,看不见家长的身影。

二、日籍华人教育后代的烦恼

日本的日籍华人和持长期居留证的中国公民(在美国成为绿卡),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日本的小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文化知识是次要的,考试基本上是

开卷,但日本食品又是绝对安全的,小孩各方面素质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中国大陆的教育是以知识灌输型为主,也就是一切为了考试,培养的学生应试能力很强。专家做过多次实验,日本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中国的教育相比,起码相差一个等级,中国小学二年纪的算术试卷,日本四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考试不及格。

我在日本的成田机场住了一晚,第二天,偶遇中国籍老太太,这次准备送在日本的孙子到沈阳读小学。老太儿子是中国人,在日本读完博士后,留在日本工作,加入日本的国籍,儿子娶了个日本太太(初中老师,应该说她对日本的教育是很精通的)夫妻两人教育小孩是中日结合的方式。

小孩在4岁以前,一直在日本生活,接受日本政府提供的良好食品和教育,并学会基本的日语口语;4岁到6岁在中国幼儿园学习,懂点英语,会背唐诗宋词,还认识很多的中国字;6岁到7岁再到日本学习。该小孩6岁再次被送回日本后,在当地还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被誉为是中国“神童”。当地的日本人对中国教育方式特别的羡慕,他们实在是弄不明白,如此6岁的孩童为何如此聪明!其实,在中国掌握这些知识的儿童多得是,根本就不是“神童”。

当前,在日本的中国华侨,一般培养小孩的方式是:幼儿园、初中和高中是在日本学习,小学是在中国读书,这种培养方式最大的好处是,祖宗的根中文永远不会忘,同时也兼顾到日语的学习,将来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发展都有较好的可选择性。

三,日本中学生的体育课,

我到达日本的大阪1月30日星期三,在严寒的冬季,我们中国游客基本上是穿毛衣毛裤,外加羽绒衣,冻得瑟瑟发抖。在公园,我们目睹了日本中学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所有的男、女学生穿露胳膊露腿的运动服,老师教长跑的特点,然后学生是一个接着一个在公园里跑步,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认真。我经常想,在中国的学校,在寒冷的冬天,如果老师要求学生穿短衣短裤上体育课,相当多的学生肯定是会感冒的,学生的家长是要上门讨说法的,当事的老师和校长肯定是要下岗的。

日本中学生的地理、历史和生物等课程基本上是在户外进行。日本学校的经费肯定是充足的,在大阪的学生竟然乘车到大涌谷、富士山等地学习地理常识。

生物课程的学习都是到农村和森林学习,学生提问,老师现场解答问题。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四、日本小朋友滑雪的启示

我在日本富士山偶遇小学一年级学生(7岁)上滑雪体育课程的感想。

当天的上午,四辆中巴直开到富士山滑雪场,每个老师带40个学生左右,在滑雪场的山顶,学生主动有序地排好队,带队老师叽哩哇啦地一通日语,通过翻译我们才知道,老师要求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要有集体的团队精神,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等。

老师这样的要求,学生能做到吗?我老骨头老腿,根本就不敢滑雪,只能是当个看客。在登滑雪场的高坡时,孩子们手拉手,互相帮助登上高坡。

滑雪场的坡度大概35度,一个个学生坐上滑雪板在弯曲不平的滑道上,带着呼啸从我的眼前闪过。山坡下,一个学生摔倒了,几个学生上前扶,团结友爱的精神,跃然体现在滑雪场上。一个上午的滑雪,个个小朋友大汗淋漓,他们既感受到在大自然滑雪带来的乐趣,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

站在日本的滑雪场,我经常想,中国的小学老师敢带一年级的学生到雪山滑雪吗?我估计老师绝对不敢,因为在中国安全是最重要的。

五,日本的中考和高考

日本教育部门规定,高中也分重点和非重点。初中升高中,学生也要通过考试录取,按照分数划线。但是,由于日本高考的升学率和就业率较高,家长对升学率并不像中国家长有强烈的要求。

日本每年夏天举行一次高考,日本的大学分国立,公立和私立。最好的是国立,然后是公立,最后才是一般私立大学。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进国立和公立大学,大多数学生是可以获得奖学金的,而私立学校是要交学费的。

在高考前夕,有些日本家长也有望子成龙的想法,为了提高高考的分数,也送小孩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升学考试辅导班。

由于近几年来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上“丁克”族增加,日本劳动力严重不足,任何人要想就业并不难,基本上是人人都有事可做。日本毕业的大学生,只要你不过分挑剔,不要求专业对口,一般都能找到工作。同时,日本制定的法律规定,各个行业的工资酬薪是和企业或者岗位的工龄紧密相联系的。所以,日本家长和学生对考上重点大学的期望值没有中国百姓这么高。

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30到下午2:30。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2:30下课,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个小时。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40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 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首先,日本所有的学生统一穿政府发放的校服。更奇特是在每件校服的左胸刺绣上学生的名字,如“三田、左左木、小栗慧子”等。衣服上绣上名字的好处是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如学生在校,或者在社会上违反校规,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在我国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职业高中,几个学生违反校规,校长去管,学生粗鲁地用土话辱骂校长后,转身就跑,但校长始终查不出这些学生是几年级,是哪个班的。 其次,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穿戴打扮一致,男生全部是板栗头(也就是小平头),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女生一律短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任何人不能穿奇装异服。从小学到初中,中午由国家提供午餐料理,食物有:半个鸡蛋、一块肉饼、两块海鱼、一碟生菜(日本的许多蔬菜都是生吃,就连包菜也是生吃,但我实在是吃不惯)、一碟酱,半碗酱汤,一碗米饭(日本的大米比泰国的还要好吃,颗粒饱满、松软可口,一嚼满口生津,绝对是绿色产品)一块MHA补脑深海鱼油。 最后,从小学到高中,日本的学生上学、放学都是徒步,或者乘公交车,从来没有看过家长用车接送孩子,在各个学校的门口,看不见家长的身影。 二、日籍华人教育后代的烦恼 日本的日籍华人和持长期居留证的中国公民(在美国成为绿卡),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日本的小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文化知识是次要的,考试基本上是

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30到下午2:30。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2:30下课,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个小时。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40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 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首先,日本所有的学生统一穿政府发放的校服。更奇特是在每件校服的左胸刺绣上学生的名字,如“三田、左左木、小栗慧子”等。衣服上绣上名字的好处是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如学

生在校,或者在社会上违反校规,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在我国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职业高中,几个学生违反校规,校长去管,学生粗鲁地用土话辱骂校长后,转身就跑,但校长始终查不出这些学生是几年级,是哪个班的。 其次,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穿戴打扮一致,男生全部是板栗头(也就是小平头),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女生一律短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任何人不能穿奇装异服。从小学到初中,中午由国家提供午餐料理,食物有:半个鸡蛋、一块肉饼、两块海鱼、一碟生菜(日本的许多蔬菜都是生吃,就连包菜也是生吃,但我实在是吃不惯)、一碟酱,半碗酱汤,一碗米饭(日本的大米比泰国的还要好吃,颗粒饱满、松软可口,一嚼满口生津,绝对是绿色产品)一块MHA补脑深海鱼油。 最后,从小学到高中,日本的学生上学、放学都是徒步,或者乘公交车,从来没有看过家长用车接送孩子,在各个学校的门口,看不见家长的身影。 二、日籍华人教育后代的烦恼 日本的日籍华人和持长期居留证的中国公民(在美国成为绿卡),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日本的小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文化知识是次要的,考试基本上是开卷,但日本食品又是绝对安全的,小孩各方面素质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中国大陆的教育是以知识灌输型为主,也就是一切为了考试,培养的学生应试能力很强。专家做过多次实验,日本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中国的教育相比,起码相差一个等级,中国小学二年纪的算术试卷,日本四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考试不及格。 我在日本的成田机场住了一晚,第二天,偶遇中国籍老太太,

谈中国教育在现代发展中的落差(赵福楼)

谈中国教育在现代发展中的落差(赵福楼) 说句公道话,中国教育在现代化发展中取得了瞩目成绩,如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在趋近大众化发展等。可是,客观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还是存在滞后性的,而且是发展阶段性的滞后。对于“阶段性滞后”这个评语,可能很多人并不接受,其实我这么说,从感情上也是有痛感的。事实摆着这!我国古代教育与其他文明比较,具有超前性,建立了稳定的秩序,可是基本属于贵族化的教育,其教育培养人的发展路径是单一的,以科举为通途来进入官僚阶级。这样教育制度的设计,其进步性和合理性,这里不说了。其负面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教育的出口单一,而且狭窄,那些不能走通这条路,做不了官的,即被官场边缘化的人,也就一无是处。这样的落魄文人,科举不通,或者被官场淘汰的,人数不少,而且他们不能成为其他社会分工中可以胜任的角色,于是也就成为了多余的人,如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文学形象,就标明这一类人的无用和不被社会接纳。所以,你听中国古代文人的发声,大约都是呻吟的,矫情的,痛苦的,感伤的,哀怜的,委屈的,抱怨的。一种教育制度设计,导致很多文化人,即传承了一个社会知识财富的人,最后不能在这个社会上找到位置,服务于这个社会,以现代人眼光看,这无疑是有很大问题的。现代教育的发展顺应于工业化大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商业化、金融化,以及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就业选择的个性化,等等。这自然需要教育为学生的学业发展路径与社会需求、学习需求寻找对应,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所以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服务于人的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满足于社会的多样化选择需要。这样一来,传统教育的单一发展路径设计就出现了瓶颈问题。中国教育其实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用上大学的路径取代了做官的路径,所有学生把过去读的四书五经换做了几门考试课程,而从制度设计上并没有本质上动摇科举的思想。或者说,科举的思想换了一个面孔又一次占据了学校学习发展的主导意识,也就是考试主导教育。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个换代的发展,首先需要破除单一发展路径的设计。以欧美路径看,至少提供三条学业发展路子:其一,进职业学校;其二,走理工应用学习一条路;其三,走综合性研究,即做学术型人才这条路。有人说,我们也是这样设计的学制呀。可是,你看,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分出类别,什么一本、二本、三本、四本,基本用综合大学把学生都装下了。有多少人,高高兴兴去选择读职业学校的?有多少技术性和应用型研究的人才呀?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显著的选择偏颇呢?因为在路径设计上,不是公平的,是带着偏见的。我们以为走到综合性大学里,做学问的,是一类人才,而进了工厂,做了操作工,或者基于实践岗位进行设计和研究的工作也是辛苦的,低等的。于是,职业教育读到大专,就终止了;理工类大学也没有了实践特色。其实这样办教育的先天偏见,形成了制度设计的缺陷,影响了学生发展的选择。若给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三条路,要实现两个条件:一是,其发展终点是同一的,即社会认同一致,不存在歧视;二是,三条路之间有所联通,若学生在期间发现自己更适合另外的路径,他还可以走过去。自然,学制设计的路径还是比较粗放的,很难满足学生多样的发展需要,所以要考虑满足大学的专业与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习的对应性。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大约有两个思考:其一,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从生活需要角度出发,一个人需要具备的初始能力,需要在课程上有所考虑。我们把由此设计的课程叫做核心课程。如母语课程、数学课程,基本都被认同可以视为核心课程。一门课,被当做核心课程,需要在课程实施中注意几点:普及性课程,不淘汰,人人都要学,是必修的课;因为考虑大众学习,学习的标准一定要放低一点,不是要人学得多、学得深,而是越基础一点越好,由此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欧美的数学课要少学了;要考虑监控这门课的落实效果,这样的课程若不能达标,这个人进入社会一定存在社交或生活障碍。其二,学生的需要和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只有在提供多样课程的基础上,给学生学习以选择性,才有可能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化课表,由此对应他将来走哪条学业发展的路径,或者他的大学里学习什么专业,未来择业干什么。专业倾向的教育一定要早一点,给学生提供发展指导。有人说,母语重要,

论中国教育发展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在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将于社会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确保文化的多样性,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在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②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也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牛津大学校长Lucas说:“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为了探究真理,发现和认识真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③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④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摘要: 德国双元制大学(DualeHochschule,简称DH)在2009年3月1日之前叫做职业学院(Berufsaskasademie,简称BA),德国并未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德国把中等双元制教育体系直接延伸到高等院校,这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叫做职业学院,也叫双元制大学。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大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与质量结构不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大力发展与各方相应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 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缺少共识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责任,但不少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只要依靠市场,导致国家定位和主体责任定位出现偏差。二是缺少制度供给。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制度缺失。三是缺少财力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四是缺少政策引导。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足。五是缺少机制配套。管理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影响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实际效果。六是缺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高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不健全、不衔接。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政府履行责任不清,公益性实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德国双元制大学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三个月学校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活动与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二是从生存主导时代进入消费主导时代;三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时代进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五是从经济转型时代进入政府转型时代。与此相应,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

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教育内容和课程改革

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教育内容和课程改革 司荫贞《比较教育研究》199902 【内容提要】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小学教育内容及课程改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日本政府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生存能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会学习为目标的中小学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关键词】日本中小学教育/终生学习/教育内容/课程改革 为迎接新世纪,日本正在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体制,即终生学习体制,以创建有创造力和高度文明的社会,造就具有积极的生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国民。因而,日本文部省调动社会各界从多角度、广泛的视野和长远的展望对教育进行了研讨,召开了系列教育审议会。中央教育审议会、终生学习审议会、大学审议会、学术审议会、课程审议会等相继做了咨询报告。文部省和其他各省厅协力合作,参与了《社会经济结构改革计划》、《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等政府计划的制定。 为了推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1995年4月,召开了第15 期中央教育审议会,进行了《展望21世纪日本教育》的咨询,就今后教育的应有状况及学校、家庭、社区的作用与协力合作,教育如何适应每个人的能力与性向,学校间的衔接,教育对国际化、信息化、科学技术等社会变化的适应等问题提出了建议。1996年7月,又对上述一些问题做了进一步审议,并提出了总结报告。 早在1990年,第14期中央教育审议会就曾对"终生学习基础的完备"问题提出了咨询报告,就振兴终生学习的基本思想,如何推进终生学习体制等提出了建议。1992年该审议会曾提出"关于适应新时代的教育体制诸方面的改革"的咨询报告,就高中发展学生个性、评价标准、入学考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终生学习审议会,在1992年就"适应今后社会动向振兴终生学习的方针政策",1996年4月,就"充实社区终生学习机会的措施"先后进行了咨询,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大学审议会也对大学改革的有关课题,诸如研究生院制度的灵活化、大学教育与学位制度的改善、高等教育计划的完善、招生制度改革等进行了审议。 教育课程审议会于1997年11月17日发表了有关课程调研的中间报告,对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上述各咨询报告为日本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本思路。综观咨询报告,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旨在让学生掌握超越时代的不变的价值观,使之具有丰富的人性、充满生机的健康体魄,具有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与行动、妥善处理问题、克己自律、善与他人协调,以及迅速准确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从教育整体来看,其目标是构建终生学习体制,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环境;强调中小学立足于新的学力观,以培养"生存能力"为基础,从灌输知识的教育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课程改革则是实现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前提。故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校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在轻松愉快中发展个性培养生存能力和使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的原则下,进行了课程改革。

浅谈中日教育差异对比

浅谈中日教育差异对比 11汉本2班 1117060117 黄文力 【摘要】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长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他在书中写到,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 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西方 国家的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现代的教育水平更是得到了世界的肯定。反观我们 的教育发展状况,为什么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两国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下面我想通过两国的 教育政策理念和教育目的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日;教育;差异 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相信已经得到 了历史的证明。日本曾经向中国学习语言和文化,并把中国语言和文化引入到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每一样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地学习和沿用了中国的语言和习俗,又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然而同属于一个文化圈的两国现在教育水平确是差异明显。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才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15%以上,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相差8.5%;大学毛入学率为5%,离教育现代化起限30 %相差25%。相比之下,日本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日本早已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 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成人识字率近100%。忽略历史的原因造成我们两国差异外,现今,处于和平发展的两国为什么差异还是那么大?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视教育,并一再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父母也的确是对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缺乏,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缺陷,以及迎合我们现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演讲稿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一个本科生眼中的中国教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攘攘,皆为利往。”的确没错,在自己眼中,没有什么不为一定利益所服务的,只是“利”有集体、个人之分。有所谓大我和小我。那这里我讲的有关中国教育就围绕一个字“利”来展开。 着力点从有利来分析中国教育的现状、优缺点、调整方案。 谈起中国的教育,大家更多地是看到教育制度的弊端,致使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创造力在评价结果似乎就逊人一等。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中,也是常常听到大家讨论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对比所显现出的缺点。的确,不得不感叹,严谨有序的中国课堂与闲散轻松的国外课堂,所得出的结果会如此的迥然不同,中国的教育虽称不上被千夫所指,但事实确实批判多于褒奖。那就先说说我们教育中确实存在的不可否认的那些弊端吧。 一、中国教育产业化。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目标的改 革,它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具体做法是:在中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例如,把名牌中学的初中部变成高收费的“改制学校”。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办高收费的“二级学院”。大学扩招使得高中成为瓶颈。在中考竞争远比高考激烈的新态势下,中等教育进一步出现大规模的两极分化。 少数豪华学校与大量贫困学校并存,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畸形化的一道荒唐的风景线。 二、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中学课程改革表面是“教育改革”,实际只是教学内 容的变化,实际依旧是陈腐的老路。我们并不希望能通过“课程改革试点”来救赎那些学业压力重的可怜的孩子。毕竟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或国家社会的期待和希望。可是这一“考”的结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考定终生”。孩子心中的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对于学校来说,应试才是重点。至于素质教育,那是可有可无。在这里,就可以引出关键目的“利”。这里主要有利的是学校一方,还有所谓的地区和学校的名声和口碑。这种“功利式”的教育方式,将会产出怎样的结果,恐怕这才是“社会道德沦丧”、“社会价值失落”的根源吧!那么腐败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三、教育史不公平的。中国法律规定:公民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我们的奋斗目 标,然而现实是不平等的。我们的视角方圆一些,进入偏远的山区,那里的孩子们除了 教学环境很是简陋之外,教学设施更是稀少,而且山里孩子有的衣着依旧褴褛,有的一 天依旧保持着吃早晚两餐。再看看城市的近郊,那些农民工孩子借读的学校,那是昔年 陈旧简陋逇校舍,教师更换频繁,学校随时都可能关闭。最后回到城市里,学校被分成 全国重点、地方重点和普通学校,还有职业中学。而好的学校里,按学习成绩分成不一 样的班,学费按此缴纳。成绩较差的学生缴纳了昂贵的学费后,享受的却是最低等级的 劣质教育。这些不公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差别越来越大,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当教 育与官帽、职称、工资等联系在一起时,教育总是躲在冷漠陈腐的黑板后面,不见一丝 血痕。 说到以上的中国教育现状,我们对此不可溢美溢恶wu。只是从全方面来看,也不可一味崇尚、效仿别人被认可的方式。毕竟,不同的社会现实,不同的发展方向决定了选择方略的差异性。对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改善,也需要着力于关键字“利”。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有关教育的相关部门等,这些主客体的利所在,针对最大可能满足利来达到几者的平衡。 对于从大体上改变中国以考试选拔人才的体制,以及与此引申出来的中国教育产业化问题,可以说几乎是难以做到的。不过,我们可以从每一环节加以改善,使整体不断优化。 如对受教育者不应该被灌输成绩与学历()与个人今后发展紧密联系,对个人能力取向

浅谈高职教育的“德国路径”和“中国特色”

浅谈高职教育的“德国路径”和“中国特色” 发表时间:2013-01-15T11:54:42.68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吴建新南炯 [导读] 中国高职教育的发生发展既显示出相对明显的“德国路径”,又体现出较为显著的“中国特色”。 吴建新南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9) 摘要:中国高职教育的发生发展既显示出相对明显的“德国路径”,又体现出较为显著的“中国特色”。正视自身存在的客观差距,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从理顺校企合作关系、规范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行动导向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层面入手,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形成中国模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元制优势差距策略 近三十年来,中国高职教育的发生发展,既留下了相对明显的“德国路径”的痕迹,又体现出较为显著的“中国特色”。然而,只有在否定中否定,才能在改革中前行;如何吸取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确立高职教育的中国模式,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亟待思考、探索和反复实践的命题。 一、德国“双元制”的突出优势 所谓“双元”,即培训企业(或跨企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企校基于共同的培训目标,在培训企业一元,主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在职业学校一元,主要实施专业理论和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双元制”作为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典范,其突出优势在于: 1.强大的法律支撑。“双元制”的背后,是一整套自上而下、责权清晰、相互衔接、便于操作的职教法规,既有《联邦职业教育法》(1969年颁布,2005年整合了《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又有《手工业行业协定》(1965年)、《企业基本法》(1972年)、各州学校法及《实训教师资格条例》(1972年)、《职业培训条例》(1984年)、《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1987年)、《强化职业教育的几项重点措施》(1994年)等配套政策,从而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法律基础和政策保障。 2.完备的组织体系。在策划层面上,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由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简称BIBB,1970年成立)通过开发培训机构、确定培训工种、制定培训方案等措施统筹推进;在执行层面上,“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由德国工商联合会(拥有83个分支机构、150万个会员企业)、手工业行会(拥有59个分支机构、85万个会员企业)等行业协会和政府合作实施,负责签订企业培训合同、确定培训时间内容、组织培训结业考试、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等。BIBB和行业协会等的共同介入,为调动校、企两支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优质的职教资源。在师资方面,职业学校教师准入门槛高,需经约5年(10个学期)的修业学习,取得硕士学位,并经1年半(3个学期)的职业资格培训,具备2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入职后还要经过2年的试用期,FH类院校(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尚须具备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能发表相应的专著或发明专利;企业培训师学历要求较低,但须为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企业人员,并经大学1年职业教育学科学习,取得“师傅证”;兼职教师则为有经验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企业兼职实训教师也由具有“师傅证”的工长担任。上述措施,无疑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队伍质量。在实训条件方面,培训企业作为主导方,本身具有相当的行业地位和发展程度,其先进、完善的设备为开展实训教学特别是生产性实训教学提供了理想条件;职业学校凭借政府投入以及与相关行业企业的“鱼水关系”,也普遍建立了工厂化的实习车间,并能从龙头企业引入最新产品或实验产品应用于教学,加之班额严格受限(30人以内),从而保证了人均实训资源占有量,最大限度缩小了教学与生产的距离。 4.合理的培训计划。在“双元制”模式下,企业培训以联邦培训章程为准,学校培训以各州文教部长与议员常务会议通过的教学大纲为准。就企业而言,与州经济部长、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由各行业人员组成)和联邦职业教育科学部属一个系统,其培训章程由联邦职业教育科学部委托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研制,经联邦职业教育科学部审核同意,由州经济部长签字并颁布施行。就学校而言,则与州文教部长和州学校发展研究所属一个系统,其教学大纲由文教部长委托其领导的学校发展研究所衔接企业培训章程制定,并经文教部长委员会审定,由州政府划拨经费实施。这些有序化的手段,为校企合作实施职业教育提供了具体规范和有效指导。 5.科学的课程设计。20世纪40年代以来,德国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同步课程模式(校企培训理、实同步)、协调课程模式(理、实教学由校、企分担,而“课程的混合区域”由校、企及跨企业培训机构共担)、差异课程模式(培训企业主导课程设置,职业学校只承担与职业培训相关的课目和语言、数学、体育等普通课目)、自主课程模式(校、企平等,独立自主设置理、实课程),最终催孕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这一课程模式,以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力市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为目的设计学校课程方案,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构建“学习领域”,由“行动领域”导出“学习领域”,以“学习情境”对应“行动情境”,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更加切近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6.有效的质量监控。一是联邦政府设有教育质量考评委员会,由经过质量管理专门培训的教育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企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定期进行教育质量评估,从宏观上保证了教学质量。二是各行业协会按联邦《职业培训条例》设有职业教育委员会(由雇主、雇员、职业学校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审查培训合同、组织技能考试、监管培训人员和培训场所等,教、考分离,有效保证了考试的客观性。三是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学生(学徒)在企业培训,有专门的培训日志,企业培训师出具的实习鉴定是毕业审核的必备条件;而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项目法分组实施,从制定计划到过程答辩再到最后的评价,都有严格程式和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中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差距 中国高职教育起步虽晚却发展迅猛,短短十余年间,高职院校不仅从数量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而且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探索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框架性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逐步推出了一批“示范”、“骨干”院校。但毋庸置疑,就整体而言,与德国“双元制”相比,我们尚有相当的差距 1.职业教育类型化程度不高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在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技术高级学校、职业高中等)之外,向下可以延伸到职业准备阶段或职业基础教育阶段,向上可以延伸到高等专科学校、FH类院校(应用科技大学),涵盖了高中前、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等诸多学历层次,各种形式、各个层次之间以职业培训为主线,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教育类型。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则被界定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教高16号文),虽然打破了以往只将其视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一种形式”的偏见,但仍然从属于高等教育,更多地强调学历教育属性,没有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的独特视野,并由此去探索建立从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的类型梯次和职

看日本的中小学教育

看日本的中小学教育:那是成为世界强国的根本(转贴) 我写了篇《在加拿大体验教育公平》,看的人不少。刚看到新语丝上的《我看到的日本中小学教育》也包含有这个内容。作者的女儿在那里上小学,也是他从实际中的得到的认识。全文转发在下面以供借鉴。我看到的日本中小学教育 作者:违章 我的女儿在日本上小学,我有必要将日本中小学教育情况介绍一下,供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时参考。也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根本原因。 1. 就学率100%: 在日本全境不分地区,种族,国籍,性别,必须接受免费中小学教育,其中包括教材费,设施费。不向孩子的家长收取分文。这就很自然保证了中小学就学率100%。 2.教育的目标:科学家的头脑,艺术家的气质,运动员的身体。 学校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以外,为了保证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学校提供廉价营养午餐,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申请免费(如4口人的家庭年收入在500万日元以下)。小学低年级几乎每天都有体育课,高年级每周也有2-3次体育课。课后还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活动。每年学校开一次运动会,每个孩子都是运动员,家长是啦啦队。现在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这跟他们的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为了使每个孩子接受音乐教育,雅马哈公司特制了几种廉价的简易吹奏乐器,即让孩子接受了音乐教育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肺

活量。每年学校要为家长和附近的居民开一次发表会,每个孩子都要登台表演各种节目。 3.教育的平等性: 中小学不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设备全国统一标准,即山区的小学的设备和东京都内的小学的设备是一样。每个孩子就近入学,每个年级分两个班,每班20到30人左右。每所学校都有一栋教学楼,一个体育馆,一个运动场,一个游泳池。日本私立中小学很少,收费很高,国家不鼓励发展私立中小学。老师和校长5年轮换制,既5年后到其他学校工作,这样避免形成实质上重点学校。为了保证智力障碍儿童的上学,每所小学设有向日葵班,保证他们的教育。中学时这些智力障碍的儿童进入各个行政区设立的学校进行特殊教育。 4.教育经费来源是什么呢? 是富人的税收。我这里强调是高收入者的税收,而不是摊派。收入越高纳税越多,这样就保障了教育的经费问题。通过税收的调节,减小了贫富差距,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全体中小学教师是公务员,工资由国家包下来,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孩子们的教育。我想补充的是,教育是日本成为强国的根本原因,中国人中的有识之士在甲午战败后就有认识了,所以有严范孙倾家产办南开学校。捐资兴学成为社会风尚,还有地方集资,像石室中学得到成都府各县拿出部分学田的支持,故曾有成属联立中学之名,简称“联中”。 戊戌变法失败后,百日维新推行的新政都被取消,惟独设立京师大学堂一项被保留,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5、数学头脑 美国学生一般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 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机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零用钱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把家里打扫一遍,我们就可以在给你一些零用钱。” 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就自己到抽屉里去拿。” 7、旅游 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给我一笔钱。” 8、女朋友 美国学生把女朋友带回家自豪的对父母说:“这是我女朋友。” 中国学生面对着自己已经被撬开的日记,看着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的说:“我没有早恋·····” 9、新赛车 美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瞧,这是我自己组装的新车。” 中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的长辈:“看,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车。” 10、自己做主 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意见。” 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到:“放肆!翅膀长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告诉你,就算你长出胡子,还是我们儿子,还得听我们的。” 美国教育体制和中国教育体制的区别 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 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张,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韩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图

浅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

浅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 内容摘要: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教育是中华民族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基础,世代师生间的传道授业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保证。中华民族教育也在其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中,涌现出数量众多的着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众多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二、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三、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教育思想是客观教育史实、教育实际活动在思想与理论层次上的反映;教育思想又给予教育实际以指导和影响。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育思想特征借鉴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着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理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有一次孔子到魏国去,他的学生冉有替他驾车。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再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再问:“如果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半呢?”孔子继续回答:“教育他们。"孔子把“庶”(人口)、“富”(财富)“教”(教育)当成治国、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就谈不上治国与立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手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手的作用,使他们富裕起来,以满足人的消费需要。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教育。把文化教育建设好了,一个国家才算治理好了。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在《为政》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以礼教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这段话说明孔子认识到教育不但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统治手段,而且还能起到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为教育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这样就可以使社会安定发展下去。 不仅孔子看到教育是一个社会安定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行,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从历朝历代来看,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国君,只有“得民心者得天下”。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和“德治”思想,强调“礼治”。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礼治”的重要手段,能起到“固国齐民”的社会作用。他说:“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