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2013年复习要点汇总

自然辩证法2013年复习要点汇总
自然辩证法2013年复习要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由恩格斯于 19世纪70年代创立,目的是阐述辩证法的客观性。

广义的自然辩证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

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是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一个学科群。

狭义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自然观,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探讨清楚四大起源问

题:即天体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生物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

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

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辨证法的内容主要包含: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

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辨证法体系的始终。自然辩证法的学

科性质是实践哲学。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该书以两对矛盾一一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为主线, 将论文、杂记等内容概括为六

大部分内容,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言

论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第二部分自

然科学与哲学

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

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第三部分辩证法

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由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与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对范畴(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所构成,也批评了黑格尔的唯心主

义辩证法。

第四部分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的分类是以研究对象的

运动形式为依据。马克思将运动按由低到高分为力学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学运动、社会科学运动。

第五部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

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

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

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

古代自然观包括三个部分,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宇宙论。

1)元素论。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古代的“八卦” “五行”学说,都认为某些具

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原子论。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L — D)的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卢克莱修的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以及其他理学原理,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

3)宇宙论。包括托勒密的“九重天”模型,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

这些思想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原,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

物主义思想,在探讨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古代自然观都是按照自然界

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从本原上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

机统一。

2.简述中国古代“八卦” “五行”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

(1)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分乾、坤、震、巽( xfn)、坎、离、艮、兑八种,分别

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

是由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通过阴、阳的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及消亡,具有辩证法的思想。

(2)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

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其多样性,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提出“五行”

相生相克,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具有丰富辩证法的思想。

3.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

伊氏原子论和 L-D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二者的相同之处是伊氏对前人的继承方面,相异之处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方面。

相同点:

(1)两者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是原子存在的场所;

(2)都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

(3)原子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4)原子存在着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

不同点:

(1)伊氏原子论在承认 L-D原子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的概念,并强调了原子是万物构成的基础,指出原子是有结构的,但不可分割;

(2)L-D原子论认为原子存在大小、形状、位置和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但是本质上没有差异;而伊氏原子论

在承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原子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差异;

(3)L-D原子论认为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形成与消失,(即原子在运动中由于偶然的偏斜发生相互摩擦和碰撞。

聚合,事物形成;离散,事物消失) ;伊氏原子论也认为原子运动会导致事物形成或消失,但其依据不同。伊氏

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解释了原子运动发生的碰撞(聚合,事物产生;离散,事物消

灭),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

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1)本质特性: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古代自然观在探讨世界本源问题上,以物为基础,解释其他具体事物与现象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探讨世界状况问题上,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具备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分别用八种事物(天、

地、雷、风、水、火、山、泽)和五种事物(金木水火土)为本原,解释世界万物和现象,体现了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解释了事物与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具备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古代自然观按自然界本来面目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出来的景象加以认识,从而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

与自然辩证法的统一。

(2)直观性: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清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把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本身。

(3)猜测性:用理想或幻想的关系来代替真实的关系,有时甚至用臆测填补事实空白。

(4)思辨性: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

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1.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 。

1543年5月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创立了日心说。

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②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一年一周。地球也自转,每转一昼夜;

③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29.5天;

④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

布鲁诺1584年发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是由众

多像太阳系的星系组成),宣传捍卫日心说;伽利略1632年发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宣传发展日心说。哥白尼

日心说的意义:

①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体运行论,“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

立的宣言书”。日心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公开勇敢的向宗教神学挑战,动摇了宗教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将颠倒了近2000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其它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纷纷独立、建立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

形而上学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绝对不变,隐含地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1?特性:

①机械性:用力学观点解释一切,甚至把人也比作机器。

②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分析现象解决问题,并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力作用的结果。

③不彻底性: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2?产生的原因:

a.科学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力学达到了相对完善的程度,其它学科仍处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由此产生了“泛力学”的分析方法;

b.方法局限: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将完整的自然界人为的划分成了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无视甚至排斥其它领域的成就,久而久之,形成了孤立、片面的思维方式;

c.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要从哲学方面说明制度的永恒性,形而上学自然观正适合其政治意图,在阶级统治力量的维持下该自然观大行其道。

3.评价:

积极影响:

①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人们思想,推进社会前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②为自然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禁锢,摆脱自然哲学束缚,得以独立,进入快速发展期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③对推动自然科学前进发展,并去的诸多成就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消极影响

第一,对于近代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起到了阻碍或者延缓作用;

第二,疏远了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科技成果难以运用于生产,割裂了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统一。

第三,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作辩护,反对社会制度变革,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新自然观的产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1)发现过程:

①能量守恒定律:

19世纪40年代前后,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德国年轻医生迈尔从生理学、热力学、运动学角度提出了该定律;焦耳从电学、热力学、运动学提出该定律;霍尔?姆豪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热力学、运动学、声学等领域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还有其他十多位科学家从自己学科角度发现了该定律。

②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恩格斯在前人成就基础之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定义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的力,即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热、光、电、磁、放射(光或其他辐射)、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因此, 当一定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然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可归结为由一种形式向另一

种形式的无限转化过程。”

(2)对新自然观形成的重大贡献:

①该定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

导,特别是改造世界的哪些行为可取、哪些行不通, 该定律都可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该定律不仅揭示了物质世界事物间的静态联系,还进一步揭示了事物之间存在的动态联系,运动形式与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该定律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最沉重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利的证据。

恩格斯说,“正是这个发现,世界永恒运动发展的命题不再是哲学问题,已成为科学实践的命题。”

4.结合19世纪六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1)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K-L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力学和热力学的有关原理,系统论述了宇宙天体起源与演化,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2)维勒的有机化学成就:

1828年,德国有机化学家维勒发表《论尿素的人工合成》,总结了自己五年来运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的成就,揭示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联系,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又打开了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二块基

(3)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英国地质学家赖尔1833年发表《地质渐变论》一书,运用地球内力(地震、火山爆发等)和外力(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论述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深刻阐述了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重创,为新自然观产生再添重要科学依据。

(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哪些行动可取、哪些行动行不通,该定律都可作出准确的逻辑判断;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事物之间处于静态联系之中,还进一步揭示了事物之间存在的动态联系,运动形式与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给予形而上学自然观最沉重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5)生物细胞学说:

19世纪40年代,两位德国科学家先后提出植物细胞学说和适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有机界之中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再次沉重打击了形而上学自然观,为新自然观提供依据。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以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生物个体与环境这3对矛盾为基础,系统论述了物种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解决了生物学界、整个科学界乃至哲学界最困难,最重大的问题,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推翻了物种的不变论、神创论、偶然论等错误观点,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致命打击,为新自然观奠定重要基石。

结语:面对如此之多的重大发现,恩格斯概括:“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已经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

凝固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看做是永恒不变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流

动和无限循环中发展的。”

第四章科学技术观概述

1.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1)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A.社会生产是科技产生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

①最早的科学技术主要起源于社会生产;

②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出新课题,促进其发展。

B.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探索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C.社会生产是检验科技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2)社会政治制度与军事战争的影响:

A.社会制度的影响:

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对科技发展有重大制约作用。当新的科技成果出现,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或为其带来利益,相应学科会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扶植;反之,相关学科会受到统治阶级的抑制,以此阻碍或延缓其发展。

②科技政策为科技发展有重大制约作用。先进的、合理的、良好的科技政策能充分调动研究者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推动科技发展;反之,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政策会严重压抑研究者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阻碍或延缓科技发展。

B.军事战争的影响:总体而言,弊大于利

①表现在科技的巨额投资,以此来刺激科技发展;

②军事战争向科技提供急需解决的关键性课题,促进科技发展;

③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甚至成为新学科的生长点。

(3)哲学的影响:

A.为研究者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保证研究者沿着正确轨道探索,加速研究进展;

B.对研究成果加以分析。面对相同的研究结果,正确哲学思维指导,就能进行全面、准确的解释,获得相应的发现或发

明。反之,就会丧失活动发现或发明的良机。

2.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技领域内部的四对矛盾,构成了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具体为:

(1)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

以理论指导进行探索,会出现新事实新现象,原有理论难以解释,需要用新事实新现象补充完善原有理论,或建立新理论,取代原有理论,以推动科技前进。

(2)不同观点不同理论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

A.产生原因:研究者观察对象的立场、观点、方法、角度不同,即使对同一事物研究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相互比较、订正,由此引发争论。

B.作用:

a.活跃学术氛围,促进科学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年轻学者脱颖而出,快速成才;

b?促使人们接受正确观点,抛弃错误观点,加速研究进程;

c?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实现创新。

⑶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A.原因: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B.途径及作用:

a?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多学科理论进行探索研究,能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与可信程度,易于人们接受,提高研究的成功率;

b?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形成直接生产力,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c.综合科学技术的出现,使各学科同时受益,有利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推进科技的整体发展。

(4)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既包括继承前人的成果、方法、经验,也包括继承前人的难题、遭受的挫折、吸取的教训;

创新是继承的目的,也是研究者的最高要求,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有效的超越;

创新是分层次的:提出前人从未涉及的新原理、新定律,并能成功转化应用,称为科技突破』得的成果使

相应学科达到完善的程度,称为科技的重大突破;获得的成果使整个科技领域实现飞跃,或创建了普遍使用的新

方法,称为科技革命;获得的成果超越科技领域,使人类观念发生飞跃,称为重大科技____________

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该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有效转化途径:

进入20世纪,以四大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生物学)为标志的科学革命和以四大技术群(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相继爆发,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更加凸显出来。专家学者达成

共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科技

生产力=劳动者 + (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技+管理

①通过教育途径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者素质,保证劳动者健康,在生产中转化为直

接生产力;

②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物化到生产工具中,研究出新的工具进行劳动,大幅度提高劳

动生产率,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③通过新工艺、新发明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合理节约使用已有资源,开发新资源,增加生产力的物质内涵,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④管理科技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协调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降低内耗,使各自最大限度的发

挥生产力功能。

总之,科学技术就经济发展而言是生产力,就社会发展而言是推动力,就军事而言是威慑力,就政治而言是影响力,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第五章科研选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北京大学理科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 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A 非B 非C 。 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 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A 非B 非C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 科学哲学 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A 亦B 亦C 。 4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 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A 非B 非C 。 ?5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区分 A 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 B 科学与伪科学。 C 科学与意识形态。 D 亦A 亦B 亦C 。 ?6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或者其检验蕴涵 A 能够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 B 有可能被证明为错。 C 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 D 亦A 亦B 亦C 。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 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A 非B 。 D 亦A 亦B 。 8 真正的科学知识 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9 重大科学成就, A 必须具有主体际性。 B 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 C 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 D 是不可怀疑的。 10 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办法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其论证方式 A 不符合公开性原则。 B 不具有主体际性。 C 违背了相容性原则。 D 亦A 亦B 亦C 。 11 科学理论 A 都有其适用范围。 B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 的真理性没有例外。 D 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得到证明。 12 科学事实是 A 颠扑不破的真理。 B 客观存在的事实。 C 科学家们的约定。 D 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 13 进行思想实验,必须? A 做好完备的实验记录。 B 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 C 注意比较不同实验之间的误差。 D 非A 非B 非C 。 14 在相同的环境下,生理上正常的人对同一个现象的观察结果 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可能是不同的。 D 非A 非B 非C 。 15 正确的观察 A 就是观察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 B 不受理论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方法 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主要内容: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方法: (1)科学问题的提出 (2)(2)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与实验 (3)科学假说的形成 (4)科学理论的创立 科学思维方法—非演绎方法 ①分析与综合②归纳与概括③类比与联想④思想模型 2.近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1)直观性:从某种有形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2)辩证性: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种种联系和过程交织起来的画面。 3.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

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

科技与理性 科技的工具理性 及科技的价值理性作为科技理性的两个层面,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科技的工具理性作为科技的价值理性存在的基础,它是以科技的价值理性为导向,科技的价值理性是科技理性的核心,它作为科技的工具理性的依托,指引着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发展方向。科技的价值理性作为一种目的理性和建构理性,“人本质上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强调是人类关于未来价值活动的一种观念模型,是人们它是以目的、意识和价值的合理性为其基本理念。科技的价值理性是人类以理论理性知识为基础,从人类主体的自身需要和自身意志出发进行价值活动的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和一种规范原则。价值理性内在的属性要求科学家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 理性作为人自觉意识能力,体现着人类认知和把握世界创造的主体能动力量,也是 人的本质的重要特征。人与世界万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或界限,就在于前者有理性而后者没有。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把人界定为“理性的动物”,帕斯卡尔把人称为“会思 想的芦苇”。科技理性是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逻辑上合理,形式上完善,操作上可行。 科技理性是一种以自然为对象的人的理性。它是科学技术与人的理性相结合的产 物。 科技理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科技理性具有精确性,它具有用数字符号定量化地 阐释自然的特点。第二,科技理性是一种对象性思维,是一种主体、客体再分的思维方式。第三,科技理性具有无限扩张性,具体表现为科技理性的无限性与科学技术知识的有限性的矛盾。 科学家的伦理责任 价值是对主体及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的描述,它代表了客体在主体化过程 中的性质与程度。”①马克思说:“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①。它的最基本内容就是改造世界并使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或者按照人的尺度及要求来认识并改造我们的世界,这包括人和社会本身。可以说是人赋予这个世界以“价值”。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一旦把客体事实被价值化之后,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功能之间就自然而然构成了一种价值关系,价值也就这样产生了。在通常情况下,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统治着工具理性。科学家的道德素养,活动意图,活动目标以及道德水平等都制约着对科技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由此决定了科学家对社会具有不可回避的伦理责任。科学家应承担的伦理责任的内容 1、尊重生命,维护人的尊严 过去,由于科学需要人类不断的探索和追求,因为探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所以我们提倡科学家不受任何阻碍地探索一切自然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命医学技术的发展,科研活动一直都没有受到阻碍,这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人格与尊严。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人是目的,而永远不能只看成是手段。这告诉人类的生存和人的生命的发展是第一位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北京大学 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 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理士多德 句中的“师”是指柏拉图 2. “自然说数学语言,这个语言的字母和符号是角、圆和直线。”这句话表达了自然数学 化的思想,说这句话的人是伽利略。 科学数学化的开端是伽利略, 先河是毕达哥拉斯。 3. 提出“万物本源是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泰勒斯。 4.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现代科学最接近的古代学说)。 5. 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6. 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凸现规律,系统科学的第一原理)的哲学家是:亚里 士多德。 7. 较好地解决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8. 用电路装置模拟地下水属于什么模拟:C A. 物理模拟 B. 过程模拟 C. 数学(数量)模拟 D. 功能模拟 ∵物理模拟=过程模拟,数学模拟是两者数量关系上接近,水流方程和电磁场的相似,仿生属于功能模拟。 9. 下列说法最好地表达了鸭兔图实验结果的是:观察渗透理论(概括面广,表达较温和) 理论决定着我们能观察到说什么。——爱因斯坦(太绝对) 10. 《自然辩证法概论》属于什么学科?科学技术哲学 11. 被恩格斯称为“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18 世纪)星云假说 12. “科学始于问题”是由谁的观点?波普尔(英) 13. 核能的预言、发现、开发和利用过程表明,在现代社会:科学往往走在生产和技术的 前面。(核能是这样,其他不一定) 质能关系式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已经提出,E=mc2 14. 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美) 系统论——贝塔朗菲(奥地利)控制论——维纳(美) 耗散论——普里高津(比利时) 15. 属于经验论者的哲学家是:弗朗西斯·培根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由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三大部分所构成。 二、学科性质 就研究领域而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就学科名称而言,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即哲学的二级学科。 就学科定位而言,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具体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发展历程 (一)恩格斯的开创性工作 (二)后人对它的传播和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自然观 (二)科学技术观 (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编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概念 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二、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形态 古代素朴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当代系统自然观 第一讲古代自然观 一、古中国自然观 二、古希腊自然观 三、古印度自然观 四、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一、古中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三五历记》 1.元气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气组成的。这种气就叫“元气”。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原始,万物皆是由气之聚合而产生,气聚则物生,气散则物亡。气不仅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成分,而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者,生之元也”—《淮南子·原道训》 “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白虎通义·天地》 2.阴阳学说 阴阳的区分:阴是有形的、黑暗的、静止的、雌性的、下降的……;阳是无形的、明亮的、运动的、雄性的、上升的……。 阴阳的关系: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互根、互用。阴无阳不存,阳无阴不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在阴和阳的矛盾统一中产生、发展、变化。 3.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 四时: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气:风、暑、湿、燥、寒

2019年《自然辩证法》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 选择题 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

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从各自所学的专业来谈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其意义 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 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 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意义: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 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这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准备。而研究生的学习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让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使我们不再僵化思维,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就是自然辩证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其罗辑的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与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进程即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2.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 成这种情况?

东南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生态自然观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在十七大上明确的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的理念。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目标,需要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因此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观念对于企业管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的重要。 其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书本之上,停留在企业管理的理论之上,需要联系实际,密切的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再次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

自然辩证法试题2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 2、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有什么联系 3、谈谈当代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科学精神是什么 4、谈谈科研选题原则和意义 1、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这句话: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然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际来说,已不是手了。 2、联系实际,运用生态自然观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必要性。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1)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2)中间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3)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4)综合性和开放性,世界性与民族性。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有三: 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

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性质。第二.从研究的角度上看: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界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对认识变革自然的活动进行纯思维逻辑分析,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第三.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哲学抽象主要特点是进行多层次分析和多学科综合,以便提炼出既普遍又深刻的内容。 2、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有什么联系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科学是反映自然现象的知识;科学是系统地探索自然的一个活动;科学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科学是社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技术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盒技能体系的总和。属于直接生产力的范畴,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利用、控制和改造。技术的两重属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 区别:(1)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 (2)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 (3)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概念、定律、论文等形式;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式等形式出现。科学产品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可以商品化。现代技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商业色彩。 (4)科学人才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好奇心、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等是科学人才重要的个性素质。对于技术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有本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创业精神、组织精神、市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 学科性质: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自然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 2 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桥梁和纽带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 3 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自然史科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技术论科学技术社 会学创造学思维科学科学美学技术美学 3、学习的意义与方法介绍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提供认识论和法论指导;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认真读书,掌握基本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思考,互相交流 科技史 1、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哲学流派:古希腊自然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自然观:把自然看作一个独立于的对象加以整体的看待;把自然界看作有规律且可以认识的对象:创造了一套哲学的或数学的语言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1)米利都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万物源于水” 这里的意义不在于这句话是否正确,而在于其说话的方式,科学于哲学思维的原则:从粉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共同的原理,在从原理说明更多的现象。 (2)毕达哥拉斯学派 万物皆数。用客观的精神实体来解释世界的起源问题,一为点,二为线,三为面,四为 立方体,由此而生成万物,宇宙和谐,宇宙是一种几何结构。 毕达哥拉斯主义 我们的经验世界的可理解性就是作为其基础的数学的可理解性。 (3)赫拉克利特 辨证思想的奠基人 世界是一堆永恒的活火,火代表了万物流动变化的本质。 万物皆流,万物常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 (4)巴门尼德和爱利亚学派 A巴门尼德 存在论:变化只是假相,不变才是本真。 存在者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存在者是连续不可分的。存在者是不动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果有剩余,必有隐因。”是指: A.求同法 B.差异法 C.求同差异共用法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 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3个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1、运动自然观的内容有以下3点: 自然界存在辩证运动,自然界指广义的自然界包括三大运动: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辩证运动是多维的。 自然界不仅是事物集合体也是过程集合体。要从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中理解科学,从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转化中理解技术工程,从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转化中理解产业。 任何变化都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共产主义建立在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统一的基础上,共产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也等于自然主义。 2、系统自然观的内容: 1)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与外界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P2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P2 3、用系统思想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间的矛盾。 P2 4、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P2 5、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和实质。P3 6联系考生自己的专业,分析论述如何进行科学问题的研究。P3 7、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P3 8、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P4 9、E. B威尔逊说:“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比把整个一生致力下载一个课题的专家更会阻碍科学的进步了。” P4 10、自组织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 形理论到混沌理论的发展过程,后一个理论都有是对前一个理论的否定与超越。P4 11、科学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因此,只要有科学事实也就构建起了科学体系。 P4 12、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都是自然,没有本质区别。P4 13、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以自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们是同类学科, 可以相互替代。P4 14、分析说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作用,应当如何评价科学技术乐观主义与科学 技术悲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潮?P5 16、如何理解达尔文进化论和克劳胥斯热寂论的对立统一?P5 17、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P5 18、自然辩证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辩证法。P6 19、世界古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基础。P6 20、事物的发展具有可逆性,是指任何事物在一切条件下都能够使该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P6 21、整体性是系统的最本质特征P6 2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表明了事物发展的有限性。P6 23、开始精神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和方法从事一切科学研究。P6 24、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P6 25、科学的价值在于了解世界,技术的价值在于改造世界。P6 2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P7 27、简述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基本特点?P7 28、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科学方法论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P7 29、结合你所学专业或从事的工作,谈谈你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并分析我国怎样才能 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P7 30、结合以上实例运用自然辩证法理论,谈谈科学问题、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关系。P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