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

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

考号:姓名:

摘要: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与时俱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军的历史使命。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建设之基,也是强军兴军之本。加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 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需要, 是适应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的需要, 是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和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的需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发展趋势较好,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现代作战指挥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军整体实力的发展。本文最后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

关键词: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目录

1 前言 (4)

2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概述 (5)

2.1概念 (5)

2.2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5)

3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意义 (7)

3.1人才强军是党的要求 (7)

3.2世界军事变革的时代要求 (8)

3.3实现强军目标的要求 (8)

4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现状 (9)

4.1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取得的成就 (9)

4.2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存在的问题 (10)

5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方法 (12)

5.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2)

5.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2)

5.3培养健康的身心素质 (13)

5.4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1 前言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

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技术兵器的大量使用,使战争形态发生巨大的改变,对战争进程和结局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我们从根本上去分析的话会发现,无论武器装备发展到什么程度,要打赢信息化战争,不是只要有高技术武器设备是不够的,人在战争中的作用是首要的,因此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 还是机械化、信息化时代, 人才都是兴军强军之本。任何一支军队的强盛背后, 都有一支人才济济的队伍。面对世界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我军为适应未来战争形态的特点,打赢信息化战争,正在深化改革,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人才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要通过一切战略方法,培养造就一支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方式。

2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概述

2.1概念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出现了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一新名词,同时与时俱进的被赋予新的定义。我军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关注及培养提到了一个新高度。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建设的经营,是国防建设的脊梁,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骨干和依靠力量。本段对什么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素质是人们先天的特性与后天通过接受教育和实践锻炼所形成的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军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官兵。本文认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指具备了应有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身心素质,能够与时俱进、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战争模式、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官兵。

2.2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本文认为军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才能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和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的需要。

2.2.1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它必须用政治的尺度来加以衡量。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一名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必须要要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情形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还要以党的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旗帜为前进方向。任何战争无论其战争形态如何,都是政治的延续。一个没有忠于党、忠于人民、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的军人,即使其他文化、身体等素质再高都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因此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应当坚定政治思想素质,听党指挥,振奋革命精神,为报答国家雄心壮志,为献身国防勤学苦练,努力成为军队建设的栋梁之才。

2.2.2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科学文化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的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如果我们不重视官兵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就难以建设现代化军队,也就难以战胜拥有高技术优势的敌人。②观察世界科技的发展历史,会发现最先进的技术往往先应用与军事领域。科学文化素质在军事人才素质构成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科技素质对军人实践能力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随着我军技术构成变化、知识密集程度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将成为主要样式,我军武器装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都发生着重大变化,这对军事人才科学文化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学技术广泛的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引发了影响全世界的新军事变革。新型军事人才必须要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较好的信息技术知识,创新的思维才能完成我军新军事变革的使命。

2.2.3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官兵身体素质的好坏对我军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军队是一个特殊的战斗集体。在实施高强度的快速作战和抗击敌人连续不断的猛烈打击的情况下,军人所承受的超强负荷和疲劳程度都明显增强,如果没有强健的体质和吃得常人不能吃的苦,忍得常人不能忍受的残酷折磨,显然是不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强健的身体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它素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使军人在学习、工作、训练及其他活动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提高效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战斗力的保障。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的超常化造成战争的强烈震撼性、巨大的破坏性及异常的残酷性,往往引发军人的心理动荡,使之难以忍受。因此若军人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难以完成任务的。一支心理素质差的军队在战争中难于取胜。培养和锻炼军人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的作风和临危不惧,保持顽强斗志的超常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军事人才素质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者缺一不可。军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才能经受住艰苦的训练和战斗的考验。

3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意义

能打仗、打胜仗离不开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在所有军事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无法实现兴军强军的目标。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军事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3.1人才强军是党的要求

纵观历史,,我党一贯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军队发展的根本大计。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才极少,我军利用各种渠道去挖掘可用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特别强调:“今天我们

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江泽民强调:要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取得重大突破,必须有一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高新技术的高素质科技专家。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明确指出“人才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要坚持人才强军、科技强军,着眼于履行新形势下军队历史使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大规模培养人才、大幅度提高人才素质作为军队人才建设的战略抓手,健全培养体系,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习近平强调指出:“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落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建设之基,是实现强军目标之本。这一系列领导思想表明,人才强军是我党的一贯思想。在新形势下,新环境中,我们必须把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强军兴军之本。

3.2 世界军事变革的时代要求

上世纪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使军事领域引发了新军事变革,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军事发展的进程。在新军事变革的影响下,武器装备技术含量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作战力量运用和作战手段更加灵活;作战空间向多维领域扩展;作战方式与作战保障日益精确。简而言之,以知识为基础的军事力量逐渐取代以人力和机械力为基础的军事力量。我们不难看到,军事领域的巨大变革,并没有降低人在战争中的核心地位,而是更大程度的加强了人的作用。这对军事人才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军事人才素质的变革就显得格外的突出与重要。我们只有大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未来知识军事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军事人才,才能赢得这场新军事变革的主动权。

3.3 实现强军目标的要求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实现强军目标必须要实行人才强军战略,而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强军兴军之本。当前,我军应全面贯彻落实习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适应履行军队职责使命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加紧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没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就无法创造先进的作战理论,无法形成高超的军事谋略和战法,武器装备再先进,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越是先进的武器装备,越需要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来掌握和运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现代军事技术、懂得现代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之基,是实现强军目标之本。

4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现状

4.1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取得的成就

分析我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现状,不难发现经过了这些年的努力,我军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官兵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4.1.1文化水平大有提高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③近年来,我军培养的军事人才的学历层次有了大幅提升,基本实现本科化,研究生教育规模压在不断的扩大,招生数量逐年增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军干部队伍中具有高学历的人的比例达到了一定高度。

4.1.2专业素质不断增强

军事专业素质是军事人才区别于其他非军事人才的最关键的技能。而且,军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军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军通过加强专业培训、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模式、强化岗位任职培训、组织新装备接装训练等措施,干部队伍专业素质有了明

显的提升。已经掌握高新技术、拥有高素质的一些代表人才,正在引领我军全员提高能力素质。

4.1.3信息素养逐步提高

信息化素养是指人们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以及使用相关信息装备工具和手段的水平, 是现代军事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需要我军注重加大教育训练的信息化含量,大量开展高科技知识培训,加强各种高科技的模拟训练,全军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近几年,全军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部队干部几乎全部都能熟练使用有关信息化装备和信息应用系统。我军还依托高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取得了较高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2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存在的问题

我军虽然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还要看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能忽略的问题。

4.2.1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偏低

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的表现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较量。可见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有多么重要。近年来,我军培养的军事人才的学历层次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比起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大国,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美国军官几乎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军官高达50%。俄罗斯95%以上的军官都受过高等教育,指挥军官全部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博士和副博士。印度90%以上的军官都是学士。比起上述国家,我军干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不到80%,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更是少数。虽然学历不是决定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素质的高低。

4.2.2现代作战指挥人才少

我军指挥人才的质量跟不现代化的步伐,各级干部大多是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人才。而我们现在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仅要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还要熟悉军事方面的科学知识、军政兼通、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军缺乏这种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而且还没有符合我军特有规律的、符合部队客观实际的培养模式。此外我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层次界定不明确,缺乏培养的连续性,尤其是对初级指挥人才培养的力度还不大。这样就导致我们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明确、重点不清楚,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4.2.3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全军缺乏高科技专业技术保障干部,研制高新武器装备的高科技人才更是匮乏。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军地之间,社会上的优秀拔尖人才也难以吸引进来,现在的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有些单位高学历年轻人才严重流失。在军队内部,人才存在逆向流动现象,造成人才资源布局失衡。正如江泽民所说的:现在军队人才不但严重短缺,还严重流失。可见,如果不解决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问题,我军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增强人才培养的紧迫感,把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军队建设的第一要务,作为军队建设的基础,实现强军目标之本。

4.2.4 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

当前,由于受指技分离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限,院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资源配置以及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互不适应,主要体现在按传统的军兵种管理体制确定的院校隶属关系,院校设置和培训员额分配比例失衡;资源统筹建设、共享共用机制还不够健全;军地资源共享、融合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的政策制度不够健全,促进院校教学科研工作对外交流、协同创新、服务部队的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等等,从而使军队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滞后。

5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方法

5.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应该构建人才培养的全新格局。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充分认识院校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同时也要具备时代性。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旧的经验,就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因此,必须遵循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客观规律,从部队实际出发,要把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放在我军人才队伍建设全局中谋划推进,更加突出信息化能力素质的比重。同时,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手段,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展人才培养的维度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5.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军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历来重视培养和提高军事人才的政治素质。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更应该坚持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加强对军事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基础,必须把打牢官兵的思想政治根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多元文化的发展,多少会对官兵的思想产生一些影响,敌人最有可能因此乘虚而入,破坏一些官兵思想稳定的局面。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是打牢履行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根基的基本途径。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要培育官兵牢固树立“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提高官兵政治抵御力、鉴别力和执行力,确保官兵在各种

错误思潮影响前面头脑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教育官兵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和政治敏感性,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分析问题,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能把我方向、明辨是非;引导官兵坚决听党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严守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利益的集中统一确保政令军令畅通。

5.3培养健康的身心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武器装备性能空前提高,作战范围极大扩展,作战速度明显加快,命中精度和破坏、杀伤威力大大加强,对防护和生存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未来战争更具残酷性、突然性、快速性及速战速决前提下的连续性等特点。因此培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名合格的军人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超强的心理素质始终是未来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柱。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首先,必须强化身体素质的培养,运用现代化的训练手段,在不同的地域、气候、地形环境中,增大训练强度与难度,培养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强壮体魄、旺盛的精力、充沛的体力、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其次,增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危险和紧急情况下,保持沉着镇定,可以使人充分发挥心理素质的积极作用,使智力活动敏锐,从而随机应变,果断处置各种突发的意外情况。因此应通过近似实战条件下的各种危险、复杂、恐惧和突发等因素产生的震撼性对训练人员的强力刺激以及增加心理学教育课程等,训练军事人员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气度,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气魄,敏捷的思维和快捷的反应能力,提高对现代战争的心理适应能力,增强军事人才的心理素质。

5.4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和完善新型院校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加紧做好军事斗争人才准备的重大

举措。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要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借鉴外军有益经验,加强科学统筹,健全政策制度,完善培训体制,创新教学实践,逐步建立以联合作战指挥专业培训为重点、以联合作战素质培训为基础,院校培训与任职实践并重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体系。

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信息战是主要的作战模式。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既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重要的人才准备。在信息战降临的时刻,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只有尽快地培养出大批专家型的信息技术人才,锻造与对手在同一层次上对抗的能力,才能适应变化了的战争形态。目前我军与未来军事斗争的对手除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上存在差距外,在信息技术人才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知识差”、“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扎扎实实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立足现有装备战胜强敌,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就显得更加现实和紧迫,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着力整体提高广大官兵的信息素质;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军事信息技术的领军人才,建设专家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注释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187.

②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372.

③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237.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版.

[5] 钟甘.大力推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发展IN].解放军报,2010年.

[6] 赵力德:《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是军队核心任务》.解放军报2009年1月8日.

[7] 吕占广、郝朝辉.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

下),总第264期.

[8] 赵荣等.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12).

[9] 刘文、师全民.浅析信息化战争对现代军事人才素质的要求[J].新西部,20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军事高科技应用与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特色信息化建设的启示作者姓名:哈斯毕力格

准考证号:

工作单位:公安边防部队呼和浩特指挥学校

职务:学员

通信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110国道边防指挥学校联系电话:

完成时间:2016 年 6 月 1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