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自考试卷儿童文学概论0901试题答案

学前教育学自考试卷儿童文学概论0901试题答案
学前教育学自考试卷儿童文学概论0901试题答案

浙江省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58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P62 1.最早进入婴儿生活领域的文学样式是( C )

A.数数歌 B.绕口令

C.摇篮曲

D.问答歌

P82 2.民间童话集《五卷书》产生于( A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阿拉伯

P77 3.童话中的常人体形象,如( D )

A.《稻草人》中的稻草人 B.《白雪公主》中的魔镜

C.《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

D.《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

4.其作品真正体现了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演进过程的作者是( A )

A.夏尔·贝洛

B.格林兄弟

C.安徒生

D.科洛迪

P148 5.《聊斋志异》中有的短篇佳作具有童话色彩,如( B )

A.《田螺姑娘》

B.《种梨》

C.《白衣素女》

D.《蚕娘》

P83 6.中国的寓言到了明代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其典范之作是( C )

A.《叶公好龙》

B.《唇亡齿寒》

C.《中山狼传》

D.《笑林》

P250 7.英语世界的童话作家中,创造玩具熊“温尼·普”形象的是( D )

A.休·洛夫廷

B.詹姆斯·马秋·巴里

C.沃尔特·伊利亚斯·迪斯尼

D.A·A·米尔恩

P185 8.创作了洋洋五大卷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儿童诗作者是( C )

A.高士其

B.陈伯吹

C.陶行知

D.严文井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第1 页共3 页

P192 9.《小布头奇遇记》的作者也是中国首位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的作家,他是

( A ) A.孙幼军 B.郑渊洁

C.洪汛涛

D.葛翠琳

P75 10.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瑰宝的儿童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作者是( C )

A.茹柯夫斯基

B.高尔基

C.普希金

D.契诃夫

11.“五四”时期,对儿童文学理论特别是童话理论作了全面研究的一位现代儿童文学先驱是( B )

A.郭沫若

B.周作人

C.郑振铎

D.茅盾

P189 12.童话作家金近1958年发表的短篇童话,巧妙地把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结合起来,这一童话是( C )

A.《小猫钓鱼》

B.《骄傲的大公鸡》

C.《小鲤鱼跳龙门》

D.《红鬼脸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P67 1.儿歌讲究韵律节奏,人称“___半格律诗___”,而儿童诗可以更自由少拘束,人称“__自由体____”。

P74 2.童话的发展经历了___民间童话___和___文学童话___的两个阶段。

P73 3.中文童话一词来自__日本____。

P81 4.1917年,____茅盾__整理出版了《中国寓言(初编)》。

P190 5.包蕾运用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艺术形象创作了童话《___猪八戒新传___》。P82 6.印度佛经中有不少寓言故事,据说佛说法时,常引用众多的譬喻,后整理成寓言故事集《___百喻经___》。

P191 7.《神笔马良》是___洪汛涛___童话的代表作,饮誉海内外。

P200 8.柯岩是建国以来儿童诗领域成绩卓然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是《__小兵的故事__》。P201 9.组诗《春的消息》写春天到来的欢喜,其作者是___金波___。

P193 10.创作数量很大的童话作家郑渊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___皮皮鲁全传___》。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第2 页共3 页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P34 1.“童心”型作家

P72 2.讽喻诗

P101 3.惊险小说

P132 4.科学小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P171 1.孩子们为什么喜爱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

P183 2.张天翼主张用童话描绘什么,刻画什么,讲述什么,请举出代表性作品。

P184 3.黎锦晖对中国儿童歌舞剧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P202 4.鲁兵创作儿童诗的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P171 1.《聊斋志异》能给我们童话创作提供哪些借鉴?

P182 2.从《稻草人》看叶圣陶童话的现实主义精神。

P250 3.《木偶奇遇记》突破了“教育童话”,又成了地道的教育童话,应作如何理解?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比较、分析以下两个作品,作品分别属于什么文体,文体特征如何,各自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

1.荷叶床

荷叶床,铺水上,

小水珠,睡得香,

不小心,晃一晃,

“咕咚”一声

掉进大水塘。

2.小水滴

小水滴从天上落下来,刚刚落在一张荷叶上,它在荷叶上滚来滚去,仿佛晶莹的珍珠一样。小水滴便骄傲地说:“我是从天上来的,我和普通的水滴不同,我像珍珠一样高贵美丽……”可是,它话未说完,一阵风吹来,荷叶一斜,小水滴滑下去了。小水滴在水里,再也看不见了。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第3 页共3 页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2-49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8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3-87 A.格思里 B.赫尔 C.托尔曼 D.卡特尔 )3-74 10.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11.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是( D )7-252/253 A.守恒法 B.分类法 C.排除法 D.两难故事法 12.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D )10-354/355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29)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毖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文学理论史上,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关系的学说是 A,独立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 2.提出“寓教于乐”的是 A.贺拉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3.李清照的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使用的辞格是 A.借代 B.对偶 C.反讽 D.借喻 4.在庄子“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言、象、意三层面说的是 A.扬雄 B.王弼 C.刘大樾 D.姚鼐 5.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区别在于,文学形象具有 A.哲学属性 B.科学属性 C.观念属性 D.审美属性 6.朱熹的《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集中体现了文学象征意象的 A.哲理性 B.意象性 C.荒诞性 D.求解性 7.故事中的事件就是人物的行为及其 A.原因 B.细节 C.动机 D.后果 8.文本中表明叙述者存在的根据是 A.故事情节 B.人物描写 C.叙述标记 D.叙述声音 9.亚理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叙事艺术的第一个要素是 A.情节 B.性格 C.主题 D.修辞 10.首次对“审美情感”做出阐释的是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克莱夫·贝尔 D.鲁道夫·阿恩海姆 11.西方抒情理论中的主流观点是 A.表现论 B.再现论 C.传达论 D.投射论

学前教育学自考练习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发展( D )155 A.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B.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能力和技巧D.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 导论”和( C )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156 A. 卢梭 B. 洛克 C. 皮亚杰 D. 蒙台梭利 3.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是( C )152 A.传授知识的浅显性 B.品德教育的启蒙性 C.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启蒙性 D.个性发展的启蒙性 4..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 杜绝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 D )原则。130 A.发展适宜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独立自主性 5.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所有发展领域不同需要的课程,而儿童的发展是动一发而牵 全身的。所以其课程应具有( C )137 A.连续性 B.发展性C.综合性D.差别性 6.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含义是( A )152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7.学前教育的( A )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6年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135 A.发展适宜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独立自主性 8.现代学前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广、博、浅为准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体现了( C ) 152 A.综合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 C.启蒙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 9.提出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理念的组织是(B)135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C.香港幼儿教育协会D.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10.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 )144

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1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1.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经过。(0.6分) A.消费导引 B.商业炒作 C.媒体宣传 D.文学阅读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2. 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示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0.6分) A. 母语 B.书面语 C. 口语 D.标准语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3. 小说中的时间是,它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0.6分) A.主观时间 B.叙述时间 C.客观时间 D.心理时间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4.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0.6分) A.悲喜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剧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5.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0.6分) A.语言符号 B.叙述场景 C.具体形象 D.人物活动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6. 是空间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标志。(0.6分) A.社会环境 B.地域范围 C.景致器物 D.文化范围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7. 文学阅读涉及四个基本要素,即、语境、文学文本、读解。(0.6分) A.消费 B.读者 C.媒体 D.交流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8.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0.6分) 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9.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0.6分) A.语言符号 B.叙述场景 C.具体形象 D.人物活动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10.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构成。(0.6分) A.形象 B.场景 C.画面 D.动作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 1.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0.8分) A. 史诗

浙江2010年7月自考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00887

浙江省2010年7月自学考试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8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曾经提出,一个有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要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这种说法提倡的是儿童文学创作中的( C )1-10 A.成人视角 B.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 C.儿童视角 D.少年作者的视角 2.下列童话形象不属于 ...拟人形象的一项是( C )3-38 A.《丑小鸭》中的丑小鸭 B.《木偶奇遇记》中的仙女 C.《小熊温尼·菩》中的温尼·菩 D.《秋千,秋千》中的小兔白白 3.在中国,“童话”的产生以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童话》丛书为标志,该丛书的主编是( D )2-19 A.周作人 B.叶圣陶 C.茅盾 D.孙毓修 4.由瑞典当代女作家林格伦创造的《小飞人卡尔松》中的主人公卡尔松属于( B )3-39 A.常人形象 B.超人形象 C.拟人形象 D.宝物形象 5.很多优秀的童话作品从民间故事中吸取养分。在中国,《野葡萄》和《神笔马良》可说是两个代表作,作者分别是葛翠琳和( A )5-107 A.洪汛涛 B.陈伯吹 C.严文井 D.金近 6.少年儿童小说主要是指( B )16-266 A.儿童小说 B.少年小说 C.幼儿小说 D.青年小说 7.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是( B )26-511 A.《高尚无比的爱》 B.《爱的教育》 C.《洋葱头历险记》 D.《木偶奇遇记》 8.下列选项属于少年儿童小说中的探索性作品的是( A )24-427 A.班马《六年级大逃亡》 B.秦文君《四弟的绿庄园》 C.曹文轩《泥鳅》 D.张之路《羚羊木雕》 9.少年小说的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社会生活认知能力,其年龄段大致在( D )12-266 A.3、4岁~17、18岁 B.7、8岁~17、18岁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艾布拉姆斯 C.苏珊·朗格D.英加登 2.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萨丕尔B.王力 C.伊格尔顿D.索绪尔 3.最早直接提出“意境”概念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 A.王昌龄B.皎然 C.司空图D.刘禹锡 4.“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 ) A.王昌龄B.司空图 C.王国维D.王夫之 5.提出“小说界革命”的文化家是( ) A.康有为B.刘熙载 C.王国维D.梁启超 6.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A.小说B.戏剧 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 7.“每一个直觉或表象同时也是表现。没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实。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 A.布洛克B.克罗齐 C.科林伍德D.卡西尔 8.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以气分清、浊二体的人是( ) A.曹操B.曹丕 C.曹植D.陈琳 9.在西方,最早把文学的风格分为“崇高的”、“平庸的”和“低下的”三种的人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安提西尼 10.创作须先“胸有成竹”。这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是( ) A.苏东坡B.欧阳修 C.王安石D.司马光 11.游戏说的最早提出者是( ) A.弗雷泽B.斯宾塞 C.康德D.肖伯纳 12.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是( ) A.摹仿说B.游戏说 C.巫术说D.劳动说 13.文学接受的对象是( ) A.文学文本B.文学生产 C.文学流通D.文学消费 14.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 ) A.生产者B.消费者 C.购买者D.学习者 15.以下著作论述到古代文论中的“虚静说”的是( ) A.《文心雕龙》B.《典论·论文》 C.《文赋》D.《六一诗话》 16.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的人是( ) A.恩格斯B.马克思 C.列宁D.普列汉诺夫 17.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主潮是( )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D.后现代主义 18.“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段话出自( ) A.《论语》B.《老子》 c.《庄子》D.《淮南子》 19.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

自学考试儿童文学名著导读

浙江省2009年4月自考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卷 课程代码:008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体现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充满“亲切温馨”或“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的儿童文学作品,呈示的是儿童文学的( C )4-13 A.自然母题 B.成长母题 C.爱的母题 D.顽童母题 2.创造出一说谎鼻子就变长的木偶皮诺曹这一童话形象的作者的国籍是( A )9-179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丹麦 3.《猪八戒吃西瓜》取材于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是( C )5-99 A.洪汛涛 B.孙幼军 C.包蕾 D.周锐 4.英国作家巴里创造的一个永不长大的童话形象是( D )10-205 A.温尼·菩 B.长袜子皮皮 C.小王子 D.彼得· 5.创作了荒诞神奇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游记》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 D )9-190 A.吉卜林 B.M尔恩 C.王尔德 D.卡洛尔 6.《大声公》的作者李潼来自( B )23-479 A.澳门 B. C. D.马来西亚 7.中国少年小说的发展繁荣与少年文学的兴起时间是在20世纪( C )16-266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8.下列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B )17-303 A.《小兵张嘎》 B.《鸡毛信》 C.《罗文应的故事》 D.《海滨的孩子》

9.小说《校舍上的车轮》创造了“古怪人”杨纳士这一人物形象,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D )27-566 A.亚M契斯 B.都德 C.斯坦贝克 D.狄扬 10.《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是一首教育长诗,它的作者是( B )39-692 A.马尔夏克 B.马雅可夫斯基 C.M尔恩 D.罗大里 11.儿童诗《春姑娘》的作者是( A )33-642 A.艾青 B.冰心 C.田地 D.刘大白 12.鲁兵的童话诗代表作是( B )35-657 A.《小刺猬理发》 B.《小猪奴尼》 C.《雷公公与啄木鸟》 D.《大海的歌》 13.我们常见的跳绳歌、踢毽歌、拍手歌属于典型的( C )29-615 A.知识性儿歌 B.教育性儿歌 C.游戏性儿歌 D.政治性儿歌 14.欧美国家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出现在20世纪( B )41-706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15.下列科幻小说中属于威尔斯创作的是( B )41-700 A.《机器岛》 B.《时间机器》 C.《月光岛》 D.《宇宙岛》 16.科学童话《这是谁的脚》的作者是( C )45-783 A.法布尔 B.法拉第 C.比安基 D.罗蒙诺索夫 17.冰心的《寄小读者》写于( C )47-819 A.1917—1920年间 B.1920—1923年间 C.1923—1926年间 D.1926—1929年间 18.下列儿童散文中属于童话散文的是( D )46-814 A.《金色花》 B.《丢》 C.《滇池月色》 D.《花儿在闹市》 19.泰戈尔的《金色花》和《羽毛》都属于( D )50-854 A.儿童小说 B.童话 C.科学小品 D.儿童散文诗

学前教育学(0383)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精华篇(7)

第七章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发展(D A.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能力和技巧 2..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认知发展理论。 ) B.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D.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 C )的儿童 A. 卢梭 B. 洛克 C. 皮亚杰 D. 蒙台梭利 3.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是( C ) A.传授知识的浅显性 B.品德教育的启蒙性 C .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启蒙性 D.个性发展的启蒙性 4.. 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 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D )原则。 A. 发展适宜性 B. 启蒙性 C. 综合性 D. 独立自主性 5.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所有发展领域不同需要的课程,而儿童的发展是动一发而牵全 身的。所以其课程应具有( C ) A.连续性B .发展性 6.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含义是( A )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C.综合性 D.差别性 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7. 学前教育的( A )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6 年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 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A. 发展适宜性 B. 启蒙性 C.综合性 D. 独立自主性 8.现代学前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广、博、浅为准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体现了( C ) A.综合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启蒙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9.提出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理念的组织是(B)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C.香港幼儿教育协会 10. 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A ) A.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D.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11. 在教育实践中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教育方案,这是学前教育的 ( C ) A. 保教结合原则 B. 综合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12.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 育的(D )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13.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一是(C )

00529文学概论(一)历年真题(内含答案)201504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29)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 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 2.从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是 A.一种语言艺术 B.审美意识形态 C.作家体验的凝结 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 3.与其他艺术相比,文学重在 A.以色彩描绘世界 B.以声音抒发情感 C.以语言描写世界 D.以形体表达情感 4.“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白居易《秋蝶》)。这句诗运用的音律类型是 A.双声 B.叠音 C.叠韵 D.押韵 5.季羡林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认知阅读 C.审美阅读 D.价值阅读 6.下列诗句中偏向于“有我之境”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7.唐代司空图提出的有关意境结构的命题是 A.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B.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C.境生于象外 D.缘境不尽日情 8.下列人物形象属于“扁平”人物的是 A.《金瓶梅》中的西门庆 B.《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C.《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D.《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9.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我”属于 A.隐含作者 B.叙述者 C.真实作者 D.虚构作者 10.首次对“审美情感”概念做出阐释的是 A.黑格尔 B.康德 C.克莱夫·贝尔 D.苏珊·朗格 11.在西方,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作品是

自考学前教育(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 C.80年代)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D.卢梭) 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卢梭 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P50

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 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 ..提到的是(D.综合运用)知识, 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A.分析 B.领会 C.评价 D.综合运用 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P58 A.知识的学习(1) B.动作技能的学习(2)(3)智慧技能的学习 C.创造性学习 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 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C)P61

1、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 2、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 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 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 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 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卢姆 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 ..提及的强化类型是(A)P92 A.内部强化

学前教育学 自考复习重点及答案精华篇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基础教育 B. 启蒙教育 C. 属义务教育 D. 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2. 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者的( C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 权威性 B. 知识性 C. 主导性 D. 艺术性 3.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 D )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A. 教育制度 B. 教育结构 C. 教育内容 D. 教育观念 4.有固定的场所,有目的的按计划进行,有班级整体施教、小组施教和个别施教等形式的活动是( C ) A.自我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5.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以( A )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教育形式的发展。5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生教育 6.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B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促进学科发展 D.促进知识掌握 7.(A )是保证每一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8.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 D ) A.产生效益的活动B.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 C.传递知识经验的活动D.培养人的活动 9.人类的教育与动物界中代与代之间的“教”和“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 B )。 A.一种社会性活动 B.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C.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 D.一种人类活动 10.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促进学科发展 D.促进知识掌握 11.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 D ) A.个体现象 B.群体现象 C.心理现象 D.社会现象 12.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 D ) A.共存 B.共发展 C.共产生D.共存、共产生、共发展 13.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C ) A.自我教育的发展B.家庭教育的发展 C.学校教育的发展D.终身教育的发展 14.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 A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的物质资源 15.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是( C ) 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16.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D ) A.教育制度现代化 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方法现代化 D.教育观念现代化 17.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C ) A.矛盾的对立面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D.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18.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的是( B ) 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19.教育的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 B )

文学概论题库自考

2004——2013年自考文学概论二选择题 1.克罗齐强调,直觉与___是不可分割的【 B 】 A.再现 B.表现 C.感受 D.理解 2.文学起源“劳动说”的主要倡导者是【 A 】 A.普列汉诺夫 B.康德 C.席勒 D.弗雷泽 3.列宁指出,任何词都是在【 D 】 A.描写 B.议论 C.抒情 D.概括 4.鼓吹语言陌生化效果的是【 B 】 A.英美新批评 B.俄国形式主义 C.法国结构主义 D.现象学美学5.“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来自___的分析心理学【 B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席勒 D.黑格尔 6.在中国,“意象”这一概念可以上溯到【 A 】 A.《周易?系辞》 B.《尚书》C.《礼记》 D.《孟子》 7.韦勒克、沃伦认为,象征的意思是甲事物___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以充分注意【 C 】 A.说明 B.描写 C.暗示 D.刻划 8.古罗马文艺理论家朗吉努斯最早谈到了___风格【 B 】 A.秀丽 B.崇高 C.平淡 D.纤巧 9.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章不分,西方古代艺术与__C_不分 A.科学 B.道德 c.技艺 D.政治 10.叔本华认为,悲剧表现_C__的冲突 A.理性 B.情感 C.意志 D.心灵 11.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是一种符号体系。【 C 】 A.再现 B.摹仿 C.表现 D.理论 12.“诗言志”最早见于【 C 】 A.《论语》 B.《孟子》 C.《尚书》 D.《毛诗序》 13.“感受谬误”与“意图谬误”说是提出的。【 A 】

A.新批评 B.俄国形式主义 C.法国结构主义 D.解构主义 14.文学起源“摹仿说”的主要倡导者是【 A】 A.德谟克利特 B.康德 C.席勒 D.黑格尔 15.恩格斯认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上也能演奏第一提琴。【 A 】 A.哲学 B.艺术 C.道德 D.宗教 16.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B A.理解 B.情感 C.思考 D.感知 17.马尔库塞认为,在文艺作品中,最重要的是【 D 】 A.生活情感 B.思想内容 C.道德情感 D.审美形式 18.叙事作品题材的三要素是【 B】 A.人物性格环境 B.人物情节环境 C.人物情节情感 D.情节情感环境 19.美国作家毛姆认为,情节是故事的【 C 】 A.展开 B.描写 C.布局 D.再现 20.刘勰就文章的风格,提出了说。【 C 】 A.四体 B.六体 C.八体 D.二十四体 21.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文学批评属于【 D 】 A.社会学批评 B.形式主义批评 C.审美批评 D.精神分析批评 22.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开始于【 C 】 A.对作品主题的分析 B.受作品情感的感染 C.对文学形象的感受 D.对作家意图的理解 23.姚鼐将各种风格归结为_____两大类别。【 C 】 A.平淡与绚丽 B.刚健与清新 C.阳刚与阴柔 D.简约与繁丰 24.王维与盂浩然属于___诗派。【 A 】 A.田园 B.边塞 C.豪放 D.婉约

浙江2011年4月自考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00887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887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2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瑞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卡尔松》典型地传达了“奇异狂放”的艺术 氛围,体现了儿童文学的( B )1-14 A.成长母题 B.顽童母题 C.爱的母题 D.自然母题 2.1835年是近代儿童文学诞生的标志点,一位世界童话大师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发表,开创了文 人自觉创作童话的新时代。这位伟大的作家是( C )8-171 A.夏尔·贝洛 B.格林兄弟 C.安徒生 D.刘易斯·卡洛尔 3.在中国,“童话”一词的出现以孙毓修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童话》丛书为标志,时间是在( C )2-19 A.1895年 B.1900年 C.1909年 D.1923年 4.下面作品中属于中国民间童话的是( C )1-21 A.《灰姑娘》 B.《睡美人》 C.《叶限》 D.《阿拉丁与神灯》 5.以南海观世音座前的善财童子为主人公的童话《九重天》的作者是( A )7-134 A.周锐 B.冰波 C.孙幼军 D.张秋生 6.《小兵张嘎》是产生于50、60年代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儿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传遍全国。它的作 者是( D )17-348 A.管桦 B.华山 C.萧平 D.徐光耀 7.《幻想家》表现了孩子的非凡想象力,它的作者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D )28-571 A.比安基 B.马尔夏克 C.盖达尔 D.尼·诺索夫 8.儿童小说相对于少年小说的读者年龄段较低,主要是指( B )16-266 A.小学三年级至初中阶段 B.小学五六年级至初中阶段 C.小学一年级至五六年级 D.小学三年级至五六年级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班马创作的是( C )21-427

《学前教育学》自考考题汇总

《学前教育学》自考考题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最先提出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方法的教育家是( A. 蒙台梭利 B. 陈鹤琴 C. 福禄贝尔 D. 夸美纽斯 2.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A. 良好的智力品质 B. 良好的道德素质 C. 良好的身体素质 D. 良好的个性品质 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A. 伙伴关系 B. 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D. 行政关系 4. 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A. 全园教育目标 B. 中期目标 C. 近期目标 D. 行为目标 5. 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 A. 民主化 B. 社会化 C. 义务化 D. 普及化

6. 移情法第一阶段运用的基本训练技术是( A. 情绪追忆和情境表演 B. 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 C. 情感换位和情绪追忆 D. 认知提示和情感换位 7. 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教育者的主导性 B. 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 教育的目的 D. 教育的方法 8. 就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A. 幼儿园生活环境 B. 幼儿园心理环境 C. 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 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9. 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为个体发展是( A. 从复杂到简单,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B. 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C. 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D. 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10. 学前教育学首先面对的基本问题是( A. 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B. 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 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一: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 案】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观点出自中国古代的( d )9-473 a.刘勰 b.杜甫 c.韩愈 d.曹丕 2.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b)1-29 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 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 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 a.气韵 b.韵律 c.声调 d.声音节奏 4.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与“陌生化”相对立的是(a )2-131 a.自动化 c.习惯化 b.麻木化 d.习俗化 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 3.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 d )2-109 5.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 c )2-101 a.文学中的语言 b.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 c.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a.意境 b.格调 c.品位 d.气度 7.李白《月下独酌》中情感的表达属于( b )3-162 a.情景并茂式 c.景中含情式 a.场景 b.减缓 c.概略 d.省略 9.较早明确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 c )2-95 a.孔子 b.荀子 c.王弼 d.庄子

1o.传统叙事作品主要采取的叙述视角是(c)4-207 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 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c)4-242 a.丰厚的积累 c.真实的情感 b.合理的想象 d.卓越的技巧 b.情中见景式 d.直接抒情式 d.诗化的语言 6.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这 里的“境界”大体是指( a)3-161 8.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 度的叙述是(c)4-202 12.真正对抒情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种类是( a )5-261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雕塑 13.抒情语体表现对情感的体验,多用于( d )6-310 a.小说创作 b.戏剧文学创作 c.电影文学创作 d.诗歌创作 14.《诗经》和《楚辞》风格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d)6-344 a.宗教风格上 c.流派风格上 a.孟子 b.荀子 c.韩愈 d.杜甫 16.中国古代文论家把诗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有效手段,他们强调的是(c)1-25 a.文学创作的雅正风格 b.文学创作的美刺手法 c.文学创作的道德原则 d.文学创作的审美原则 17.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 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d )7-372 a.艺术感觉 b.艺术灵感 c.艺术情感 d.艺术想象 18.在现代社会里,商品属性是文学的(d)8-402 a.唯一属性 b.基本属性 c.根本属性 d.部分属性 19.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和再创造的特殊审美活动是指(b)8-411 a.文学创作 b.文学接受 c.文学传播 d.文学生产

4月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题 课程代码:008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瑞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卡尔松》典型地传达了“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体现了儿童文学的() A.成长母题B.顽童母题 C.爱的母题D.自然母题 2.儿童文学从成人文学中脱离出来,逐渐形成具有自身文体意识和审美形式的独立分支是在() A.17世纪B.18世纪 C.19世纪D.20世纪 3.下列选项中属于儿童知识散文的作品是() A.郭风《牵牛花》B.望安《松竹梅》 C.吴然《滇池月色》D.泰戈尔《金色花》 4.“在世间的万物都是朋友!”“大家相爱!愿世间开遍爱的花!”这两句话出自儿童歌舞剧 ()A.《可怜的秋香》B.《两个孩子》 C.《马兰花》D.《葡萄仙子》 5.永不长大的彼得·潘这一经典童话形象的创造者是英国戏剧家() A.卡洛尔B.王尔德 C.巴里D.达尔 6.创作《年夜》、《一颗蓝豌豆》、《小小的月牙》等“小拇指童话诗”的作者是() A.徐鲁B.张秋生 C.邱易东D.尹世霖 7.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幻小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郑文光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之一,以下作品属于郑文光创作的是() A.《五万年以前的客人》B.《月光岛》 C.《神翼》D.《秘密时间之路》 8.17世纪用诗体写作寓言的著名作家拉·封丹的国籍是() A.法国B.英国

C.德国D.俄罗斯 9.在中国,“童话”的产生以孙毓修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童话》丛书为标志,时间是在()A.1895年B.1900年 C.1909年D.1923年 10.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创作了一部梦幻体形式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当代孩子的生存状态、人生意识、深层心理。这部作品是() A.《一个孩子的梦》B.《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C.《幻想家》D.《鱼幻》 11.科学幻想小说起源于() A.苏联B.德国 C.美国D.英国 12.《班长下台》的作者是台湾女作家() A.林海音B.潘人木 C.桂文亚D.王淑芬 13.《爱的教育》是19世纪意大利的一部儿童小说杰作,作者是() A.科洛迪B.罗大里 C.亚米契斯D.帕拉维契尼 14.我国的热闹派童话在80年代呈现了创作上的繁荣景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热闹派童话作家的是()A.郑渊洁B.周锐 C.彭懿D.冰波 15.儿童小说《小红马》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的国籍是() A.英国B.德国 C.法国D.美国 16.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台湾儿童诗人的是() A.杜荣琛B.田地 C.圣野D.高洪波 17.“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属于() A.数数歌B.游戏歌 C.摇篮曲D.谜语歌 18.《小布头奇遇记》的作者孙幼军在90年代创作了系列童话作品() A.《四季的风》B.《九重天》 C.《猪八戒新传》D.《怪老头儿》 19.柯岩的《帽子的秘密》是一首() A.抒情诗B.叙事诗

学前教育学自考练习

第十三章 、单项选择题 1.向家长介绍园所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计划,反馈儿童在园所的表现等,适宜采取的形式是( B )329 A.家访 B.开家长会 C.办家长学校 D.教育讲座 2.下列家长参与中,属于亲子活动的是( B )338 A.协助孩子收集资料 B.带孩子去公园 C.参观园所保教活动 D.与孩子共同参加园所活动 3.家长学校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是( D ) 330 A. 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 B.向家长汇报园所情况 C.让家长为园所提供方便 D.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育儿方法 4.园所设立家长接待日的主要目的是( B )332 A. 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 B.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C.向家长宣传育儿方法 D.让家长为园所提供方便 5.为解答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和难题,适宜采取的形式是( D )331 A.家长接待日 B.家长学校 C.教育讲座 D.举办咨询活动 6.因为儿童生病或过生日而进行的家庭访问是( C ) 330 A.新生家访 B.定期家访 C.情感性家访 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7.由园所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园长或主要管理者接待家长的来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是 ( A )332 A.家长接待日 B.家长学校 C.咨询活动 D.开放日制度 8.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A )331 A.开放日活动 B.家长接待日 C.家长会 D.家长学校 9.家长亲自到园所主持一些教学活动或者参与一些教学活动,这是( A ) 337 A.园所内参与 B.园所外参与 C.亲子互动 D.亲子活动 10.托儿所、幼儿园的( A )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331 A.开放日活动 B.咨询活动 C.家长学校 D.家访 11.园所和家庭书面联系的主要形式是( A )332 A.家园联系手册 B.家长园地 C.问卷调查表 D.征求意见书 1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B )324 A.伙伴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D.行政关系 二、名词解释 1.家长接待日332 由园所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园长或主要管理者接待家长的来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家长参与337 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331 3.开放日制度:是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请家长来园所参观各种保教活动,参加运动会,元宵灯会,节日庆祝活动等,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加对园所工作的感性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