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儒家的孝道

简述儒家的孝道
简述儒家的孝道

1.简述儒家的孝道。

(1)物质赡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有什么好吃的,

一定要首先让老年人吃,关心父母的日常起居,满足他们

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

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2)“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孝敬,在物质层面上的赡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关怀,

孝敬父母的实质在于爱、在于敬、在于尊重,孔子在论及

孝敬父母的时候也多侧重于发自子女内在的真情实感,要

真心实意,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使父

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3)继承遗志,立身创业。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说,武

王、周公都达到了孝的标准,孝就是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

并且把前人的遗志做好。曾子曾说:“孟庄子之孝也,其他

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在曾子看来,

孟庄子对父母行孝之事一般人都能做到,但他在居丧期间

其父之家臣与其父的施政方针,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孝行。

也就是说,作为子女,应当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

发扬光大。

(4)“孝”是“仁”的基础。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

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

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

2.社会性别研究论述。

(1)概念:社会性别是人的性别被从自然属性转变为文化属性,而成为社会角色,即一般所说的性别。主要是指自身所在

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

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

社会性别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权主义学术的中

心内容,它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

指的是社会对男女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等以社会性的

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

(2)概念的发展历程:

“社会性别”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在1976年提出的,这对西方的妇女研究有重大的促进和发展。其一,社会性别的提出是对生理性别的批判,提出了男女应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去理解的问题。其二,社会性别的提出,强调“后天”对“先天”影响,指出社会制度、法律、价值观对妇女的歧视而造成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压迫。其三,

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有待于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制度,创造一个平等的文化。

80年代,“社会性别”概念广泛运用于历史研究,斯科特在《社会性别:一个有效的历史分析范畴》一文中指出:社会性别是基于两性差异的诸多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是表现在意义、规范、组织机制、主体建构等诸方面交互作用的系统;社会性别还是表示和维持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和方式。这意味着要想改善妇女的状况,必须连同社会制度、文化结构一起改变。这样的分析比局限于父权制在家庭与资本主义市场中形成男人对妇女的控制要全面深刻得多。

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对“社会性别”提出反思。后现代女学主义者的出现,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过去的问题。首先,后现代女学主义者主张以权力取代社会性别,因为,权力的概念涉及广泛,包括多种不同的因素,而且超脱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男女的局限。新词汇对抗、权力成为女学理论中的新视角。其二,后现代女权主义的理论模式,批判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强调多元论和不同性,以批判以往的共同性的社会性别,成了后现代女学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

进入90年代,社会性别史一度成为写作主流。90年代末,一些学者提出要“超越社会性别”,关注妇女身份的差异与流动,打破单一、固定的性别视角与性别分析方法,将妇女相关的更多的范畴、因素、身份等进行交叉分析,彰显妇女间的差别,把妇女与性别权力置于不同时空位置,进行“语境化”研究。

(3)社会性别与中国妇女史的研究:

上世纪初,国内也有过妇女史研究的繁荣期,这与当时知识界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现代性诉求密切相关。80年代以来,妇女史研究曾一度活跃起来,但在传统史学界影响甚微。尽管妇女学界、史学界与妇联界都涉猎妇女史,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引入社会性别进行“本土化”工作,回到中国语境研究本土妇女与性别史,进行基础研究工作的系列探索,但至今仍属星星之火,蓄势待燎原。20世纪90年代前后,西方社会性别理论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启蒙、传播和发展三个阶段。目前,中国女性学学者已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领域,开始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研究我国的社会问题和女性问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渐成规模。

首先,形成了以中共党校、各地社会科研机构、高校和妇联组织等机构为主的学术研究网络。其次,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女性学逐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高校教育。一些高校相继在本科和硕士两个层面开设了女性/社会性别研究的课程,设立了女性研究方向,有力地推动了女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再次,国内国际项目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在中国,教育部门越来越支持高校的女性和性别研究,在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中设立了一些妇女和性别研究的项目。国际上,我国的妇女研究机构得到许多基金支持。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论文关键词]孝道生命意识追思爱敬延续 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

我的儒学孝道感悟

我的儒学孝道感悟 学习了一学期的儒学导读课,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感触很深,从中了解了更多关于中国儒学的精神和思想,受益匪浅,在这里由衷的向崔老师表示感谢。 儒学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但不知是什么时候,中国人淡忘了儒家,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是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明确儒家这一概念,只是无形中感觉到孔子就是它的形象代言人,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始祖,他的语录通过《论语》这部儒学经典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儒家文化的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出现一段历史空白。但我相信随着儒学重新为国人们所接受,这段空白会一点点被填补。 在这里我想以我十分浅薄的知识谈谈我对儒学思想中关于“孝”的理解,儒家说:“百善孝为先”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人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也就是说,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来到世上所接触到的第一位长辈,孩子有行为能力后第一个尽善的应是父母。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时,如果一定要远游,就要告诉父母明确的方向。几千年来,[论语]中这句关于“孝”的朴实经典格言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儿女的健康平安,担心我们,儿女能保护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就算是尽孝。是做儿女对父母尽孝的基本层面。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长寿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养老”与“送终”也是儿女尽孝的基本内容。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仅仅供养父母,不算难事,只有和颜悦色的面色最难能可贵。人的脸色,是由心决定的。子女对于父母,必然有深切笃定的孝心,由此才会有愉悦和婉的面容。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 ,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才是孝的终极目标。如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爱的话,那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则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人要发展必然要自立、自强。同时,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是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自觉增强自立意识,孝子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孝子不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到自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不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不可否认,这句话有些功利化,但是如果在孝的实践中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客观上确实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天下的父母无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子女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欣慰。“立身行道”,才是真正的孝。 “和颜悦色”与“以显父母”是基于“唯其疾之忧。”基础上更高层面的关于“孝”的正面阐述。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3篇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3篇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1: 20XX年4月20日,我们二龙中心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山东省亲情教育系列活动办公室主任、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等栏目总导演、山东省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秘书长吕明晰《凝神聚气共筑中国梦》的专题讲座。在3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吕明晰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孝道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行动等方面为我们全体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孝道一直被历朝历代深深重视,甚至被奉为国之根本。孝,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规范着世世代代,贯彻于万户千家。其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应该说,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会道德融合的,值得广泛倡导,大力弘扬。我觉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融于学校的德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试想,当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时,他们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这般,间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将推动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

都应该从孝道做起。他认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础,有孝的人也有责任心,有担当,知恩图报。孝是成功的保证,有孝的人讲义气、有爱心,会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够成就大的事业。 通过这次报告,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把吕老师的这种观念传承给我的学生,让他们都成为孝敬长辈的人,这样才能做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让大家看到凝视聚力,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社会。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2: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孝道讲座,东山书院,丽江学校以及我们华南中英学校的许多优秀少年都讲述了他们的事迹。其中一个大姐姐的演讲让我最是感动,同时也让我对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位六年级的大姐姐,她的爸爸在建筑工地当工人,工作非常辛苦,她的妈妈也经常在那里干活。每当大姐姐看到她的父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时,大姐姐决定开始到工地帮父母干活,减轻他们的负担。开始的时候,大姐姐的手上布满了茧子,因为这项上作实在太累了。但想到父母的劳累,她坚持了下来,还帮她爸爸争到了不少工资呢! 我在我们学校也被评选为十佳孝心少年。有一次我妈妈炒菜时不小心被烫伤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作业,问道:妈妈,您的手没事吧?妈妈说:没事,只是一点小伤而已。但我还是赶忙拿了一些烫伤药帮妈妈擦上。妈妈很高兴的说:我们家的小家伙开始学会关心人了!我听了,心里别提有多

儒家思想与当代孝道价值

摘要:“孝”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儒家孝道,现代价值 一、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

遍的伦理模式。 二、儒家“孝”的合理内容 古代关于孝的有些论述和要求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家庭生活的和谐也可供借鉴。从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观念出发,儒家所讲的“孝”,其合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赡养父母。《诗经·小雅》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出我腹我”。意思是说:爹生我,娘养我。抚摸我,爱护我,养大长大教育我,照顾我啊挂念我,出门进门抱着我。因此,子女赡养父母,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儒家经典的《孝经》,更是把赡养父母作为庶人的主要孝道,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可见,传统儒家伦理对于赡养父母是十分重视的。有时候,甚至超出了道德范围而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规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处罚。 第二,尊敬父母。一般人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尽了孝道,针对这种看法,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仅仅把“养”作为“孝”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养犬马而言,也是“养”,不敬重父母,就与养犬马无法区别了。《礼记·祭义》上也讲,“孝子之有深爱

儒家的孝道(借鉴材料)

儒家的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者。段玉裁注曰:“《礼记》:‘孝者,畜也’。顺於道,不逆於伦,是之谓畜。” 畜者,养也。“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待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一、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观 1、奉养父母 2、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3、尊敬父母,娶妻必告之。 4、孝顺父母应该成为效法的榜样。 5、不孝父母是最大的罪过。 第二,孔子论孝道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礼的规定,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孔子在向他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事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安葬以后还要按照“礼”的祭祀他们。 “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些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子游向孔子请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还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同上)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是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发出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 孔子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四书集注·为政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要常父母身的边尽孝道。 “事生”,还应该使兄弟之间互爱互助。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论语·为政》)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妹尊敬兄长,兄长要友爱弟妹,这种兄友弟恭的场面,才能使家庭和谐,让父母高兴。孔子赞颂闵子骞时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闵子骞是一位真正的孝子,别人对于他的父母、兄长赞赏他的话都不持异议和怀疑。 先秦儒家孝道观的基本精神 “孝”在理论上的表现 天经地义“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孟子·尽心上》,“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

儒家孝亲主要经典及文句集要

儒家主要孝亲经典 “孝”是儒家文化体系的基石,在四书五经等几乎所有儒家经典当中都有大量精辟和详尽的阐述,自古以来而以孝为专题的经典名著主要有: 1.《孝经》 2.《弟子规》 3.《二十四孝》 儒家孝道名句摘选 1.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 【白話】孔子說:「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從孝 道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2.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論語) 【白話】君子為人必專弖致力於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德就會 隨之產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啊! 3.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孝經) 【白話】真正能夠把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道做到盡善盡美, 就會感動天地神明,四海之內充滿道德的光輝,沒有一個地 方不受孝道的感化。 4.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論語) 【白話】曾子說:「對於父母過世時的喪葬能謹慎孚禮,對於 已亡故的父母及祖先,都能依禮依時追思懷念,不忘其本, 則風俗民情必然趨向淳厚善良。」

5.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 則啣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毛诗) 【白話】一片莪蒿長又高,不是莪蒿是青蒿,可憐我的父母啊,生我養我多辛勞。沒有父親何所依?沒有母親何所靠?離家服役弖含悲,回來雙親見不到。父親是您生下我,母親是您養育我,撫育我啊愛護我,養我長大教育我,照顧我啊掛念我,出門進門抱著我,想要報答父母恩,恩德似天無以報。 6.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 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父母愛之,喜而弗忘; 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沒,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謂禮終。(禮記) 【白話】孝道有三種層次:小孝用體力,中孝用功績,大孝能永恆保持孝弖,又能使天下人不失孝弖孝行。想到父母慈愛養育之恩,竭力供養父母而忘記自身的疲勞,這可稱為用體力;使天下尊重仁德,孜行道義,這可稱為用功績;廣施德教,使四海之內豐衣足食,並能各自孜孚本分地禮敬祭祀父母,這可稱為永不匱乏。父母喜愛自己,自己高興而且永不忘懷;父母嫌棄自己,自己應深加警惕而無所埋怨;父母有了過失,要婉言勸諫而不忤逆父母;父母去世之後,必以正當所得的食物來祭祀他們。這才是有始有終的孝親之禮。

儒家的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一:简述儒家的孝道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待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一、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的形成,父系家长制的确立,“孝”的观念就逐渐形成和发展。下面,我们从儒家的经典和有关文献中来考察儒家关于“孝”的内涵和它的变化、发展。首先,我们考察《诗经》和《尚书》中“孝”的观念 大家都知道,《尚书》和《诗经》都是经过孔子删定的儒家经典,其中包含着关于“孝”较为原始的观念和内容。 1、奉养父母 《尚书·酒诰》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在农闲的时候,用牛车载着商品,去远处的地方进行贸易,用来孝敬赡养父母,让你们的父母高兴。 2、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诗经·小雅·蓼(音lù,陆)莪(音é)》这首诗抒发未能奉养父母、孝敬父母而使父母离开人世之后的悲痛不已的心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我劬瘁”。对父母的逝世,悲伤不已。他们在十分劳累和病困中生育了我。他们不但生育我,抚养我,还疼爱我,照顾我,庇护我。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德应该予以报答 3、尊敬父母,娶妻必告之 《诗经·齐风·南山》:“藝蔴如之何,衡从(纵)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借用种蔴必有田垄的道理,比喻娶妻必须告诉父母。 4、孝顺父母应该成为效法的榜样。 《诗经·大雅》中还说:“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孝顺先人的思想是全体臣民的榜样;还应该管理好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情。“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的孝顺之心真诚而不枯竭,全家永远能得到福祉。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3-7-8 21:37:37繁體版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的老人,这个世界真的就是一个美好的人间。 而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精神上敬爱父母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二、物质上奉养父母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三、父母身体不好时要照顾好 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指父母生病后,子女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并精心照料,伺候父母饮食起居,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四、事业有成可以满足父母的成就感 《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 五、父母去世后要安排好后事 养老送终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办理好父母的后事也是尽孝的一种。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分享】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 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 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耍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儒家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当代价值

儒家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当代价值 摘要:中国文化向来有注重孝道的传统,自古即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三才》载:“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全面深入的了解孝思想主要内涵,为解决当今日益滑坡的道德底线、孝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研讨这个问题更有现实意义,研究儒家孝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促进家庭人际关系和谐、家庭成员人格发展和谐、推动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作用,并能从一定程度上对当代社会上有关子女遗弃老人、虐待老人等不孝顺父母、不敬爱老人这类道德水准滑坡、孝道意识淡薄的行为予以正面引导。 关键词:孝思想内涵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儒家孝思想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其主要内涵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养体”和“养志”。 1.儒家孝思想的“养体” 孝之“养体”,就是指以尊敬的态度、愉悦的心情来奉养父母,使其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达到满意。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做,何以别乎?”1儒家的经典《礼记》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比如:“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2即儿女尽孝,应该按照礼的要求来做,冬天要让父母生活的温暖,夏天要让父母生活得清凉,晚上要让父母休息的舒服,早上要向父母请安。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另外,奉养父母,尽孝子之心,要有愉悦的神情。《礼记·祭义》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3意思是如果某个人是孝子,他必然会以虔诚的态度,一心一意的奉养父母,把这件事当做自己人生中幸福和快乐的事情。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赡养父母的人,要深爱父母,并把孝敬父母看成是一种很幸福和享受的事情,而不是把父母当成累赘和负担。 自古以来,普天下的孝子都有一种遗憾,那就是让他们有所成就的时候,父 1【宋】朱熹撰金良年译:《四书章句集注》《论语·为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2崔高维校点:《礼记·曲礼上第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版,2页。 3崔高维校点:《礼记·祭仪》,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158页。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基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本 中国传统包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思想内容,其中孝道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予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道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之中,也存在于佛教与道教的教理教义里面,它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比分析发现,儒释道三家在孝道思想上的具体表述和践行方式上尽管各有不同,但是对孝道的倡导取向、孝道的核心地位却是出奇一致的。不论是文教还是宗教,都是把人作为施教对象的,而孝道在儒释道文化中都被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根本,也反过来印证了孝道是人道之根本。同时也因为此,在三家的教义教理中又可以看到其他两家的元素,互为补充,互为支撑。 儒家孝道 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天子修孝,在于行博爱广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如此则德教加被天下;诸侯修孝,在不骄免危,节制慎行,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谨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从而守其宗庙;士人修孝,在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而庶人之孝在于努力生产,谨身节用,

论墨家的孝道—以儒家孝道为参照

论墨家的孝道—以儒家孝道为参照 君恒丽 ( 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30081) 摘要: 墨家主孝道在于生“利亲”、死“节葬”、祭“明鬼”。其孝道实质在利,其孝道方式强调节约,其孝道心态主虔诚。我们认为: 墨家生之孝道着重于“事之”、“利亲”,轻视甚至忽视了“礼之”、“乐之”、“尊之”等精神享受,是极端的功利主义;在“爱人父母”与“爱己父母”的广泛孝道关系处理上存在矛盾; 墨家节葬之孝道可取之处多,但是需要合适方式的语境和前瞻,不能一概而论; 墨子对祭祀的功利价值进行了论证和直接的辩护,以鬼神作为孝敬学说上最后的制裁,则是虔诚和迷信的混合。我们从孝的三大方面—生、死、祭,详细说明了孝道的表现,从当代道义论和正义论的伦理学视野,指出了它们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尤其是对极端的功利主义进行了批评,进而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目的价值的可贵。 墨家提倡“孝子”,主“为人子必孝”,认为“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 《墨子·兼爱下》) 因此,墨家是讲孝的,其孝文化是值得研究的。但目前墨家的孝道研究,主要存在三大欠缺: 第一,思路、参照问题。过去的研究,就墨子而论墨子,缺乏与儒家的参照。儒家有非常完善的孝文化体系,孔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从人的生死大事,对孝进行了明确的提炼,十分到位,完全可以作为孝道研究的指南。我们对墨家的孝道研究,也应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第二,实质问题: 实用价值和人文精神。过去的研究主要强调“节葬”、“节用”的经济、实用意义,从孝的角度进行文化价值、人道伦理的研究不够; 从文化传统的传承思考,是否应该“节葬”、如何安葬,是孝道传统人文观念应该着重强调的。荀子所说的墨子“弊于用而不知文”( 《荀子·解蔽》) ,从孝道方面进行反思,很有必要。我们认为,过去的研究没有运用当代伦理学理论加以分析。罗尔斯的正义论,作为对近代功利主义批评的新见解,完全可以用于认识墨子功利主义的局限性,包括在孝问题上的欠缺,墨子的局限在于过度强调实用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人文精神。第三,在孔墨对立问题上绝对化。以前的研究将墨子与孔子对立,似乎墨子反对孔子繁文缛节的礼乐,抛弃了中国的人文主义传统,忽视了墨子的反对是有保留的、有限度的。例如,友兰将墨子作为“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①杰文先生的《中国墨学通史》也有类似的看法。②再如,将墨子的“天志”( 敬天) 、“明鬼”( 法祖) 作为迷信,梁启超认为“墨子的‘天志’、‘明鬼’、‘非命’三义,组成墨子的”③。学者较少注意到墨子思想中祖先的崇拜、祭祀等孝文化的独特道德容。墨子特别注重敬天法祖的祭礼,在祭祀的礼品、时间、场景、人员、作

传统孝道

传统孝道文化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个君主叫舜。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主,不仅智谋双全,而且也非常恪守孝悌,因此得到臣民跟后代世人的爱戴。舜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贯穿百代。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为了维护、形成这个孝道传统,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

简述儒家的孝道

1.简述儒家的孝道。 (1)物质赡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有什么好吃的, 一定要首先让老年人吃,关心父母的日常起居,满足他们 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 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2)“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孝敬,在物质层面上的赡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关怀, 孝敬父母的实质在于爱、在于敬、在于尊重,孔子在论及 孝敬父母的时候也多侧重于发自子女内在的真情实感,要 真心实意,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使父 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3)继承遗志,立身创业。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说,武 王、周公都达到了孝的标准,孝就是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 并且把前人的遗志做好。曾子曾说:“孟庄子之孝也,其他 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在曾子看来, 孟庄子对父母行孝之事一般人都能做到,但他在居丧期间

其父之家臣与其父的施政方针,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孝行。 也就是说,作为子女,应当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 发扬光大。 (4)“孝”是“仁”的基础。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 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 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 2.社会性别研究论述。 (1)概念:社会性别是人的性别被从自然属性转变为文化属性,而成为社会角色,即一般所说的性别。主要是指自身所在 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 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 社会性别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权主义学术的中 心内容,它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 指的是社会对男女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等以社会性的 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 (2)概念的发展历程: “社会性别”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在1976年提出的,这对西方的妇女研究有重大的促进和发展。其一,社会性别的提出是对生理性别的批判,提出了男女应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去理解的问题。其二,社会性别的提出,强调“后天”对“先天”影响,指出社会制度、法律、价值观对妇女的歧视而造成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压迫。其三,

论儒家的孝学说

论儒家的孝学说 黄开国 儒家以重伦理道德著称于中外文化史‘仁义礼智信被 儒家称之为五常,现为人所必具的五种基本道德法则。此外,忠、孝、廉、耻、勇、城、敬等众多道德范畴也为儒 家所注重。但是,以一个道德范畴为题,若为专论,并被 提升到经的祟高地位的惟有“孝”这一个道德概念。然而,孝绝非仅仅是一个道德概念,更是古代人贯注于日常生活 的践行准则,纬书说孔子有言: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发生了重大的作用,数千年来由 孝文化潜移默化所积淀的心理习俗,在今天仍有相当的影响。因而,探讨孝的理念,绝非发思古之幽悄,它对于今 天批判地继承孝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 社会道德风尚的净化是有现实借鉴意义的。 一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指明了孝是儿女对父母的敬养,是从子女角度来处理 父子关系的道德原则。这是孝的本义,因而,较早关于孝 的文献论述都从此角度论孝。如金文:“用孝于皇祖文 挛lo;搁书·酒浩》:“孝养原父母”。及至春秋时,言孝 亦基本在此意义上予以论说。《国语·晋语》载,太子申生 闻谙羊舌大夫:“事父以孝”;杜原款说:“守情说父,孝也‘;里克说:“夫为人子者,惧不孝”。《诗经》中有“孝子’、“孝孙”之语多处。由此可见,孝是一个很古老的道 德观念,在儒家出现以前就有了,已被人们较多地论及, 并受到一致的肯定。 但是,由孝概念发展出一套理论,则是由儒家完成的。 在儒家创始人孔子那里,孝观念就被多次论及。虽然孔子 思想以仁为核心,但孝观念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至 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厂。其后经孟子、苟 子及其他儒生的丰富.在汉代以前.形成了论孝的专著 《孝经》③。以《孝经》为主,参以孔子、苟子、孟子之说,较以游L5己》、《大戴记》、《吕氏春秋·孝行览》等著作”’就可以了解到儒家孝学说的基本概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