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事热点专题复习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事热点专题复习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

化自信

一、时政材料:

1、习近平谈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坚定文化自信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部署查处丑化恶搞英雄烈士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要求相关互联网文化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清理工作,共下线涉嫌违规视频6万余条,清理有关信息1.7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8030个。

3、10月8日《“平‘语’近人―― 总书记用典”》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节目以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生动阐释。节目一经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和热议,纷纷感叹最暖不过平“语”近人。

平“语”近人,听得见的文化自信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壮阔画卷。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重要的一个源头活水即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也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5、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祈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发展先进文化②民族文化的力量③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知识链接

1、一个姓氏根系千万个家庭,可以人中读出家族的文化信息;一份家训沉淀着几代人治家的智慧,传承着教育的力量;一种家风流淌着家族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的文化的追求和生活品位。

2、提高文化认同感,要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实现创新性的发展;要尊重外来文化,正确学习和借鉴,去其糟粕,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3、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中华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三、精选习题

(一)、选择题

1、(2017年浙江杭州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天文知识与人文生活合一的文化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已被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印证了( B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优秀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二十四节气是民族文化的精髓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大力弘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7年山东青岛卷)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妹。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