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罐笼提升装置结构及事故预防

竖井罐笼提升装置结构及事故预防
竖井罐笼提升装置结构及事故预防

竖井罐笼提升装置结构及事故预防

一、罐笼结构

普通罐笼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主要组成部分如下:

1)主体部分包括骨架、罐顶、罐底、侧板与轨道等

(2)罐耳用来使罐笼沿着井筒中的罐道稳定运行,防止罐笼在运行时摆扭。

(3)连接装置包括桃形环、主杆、保险链、绳卡等。通过连接装置使罐笼与提升钢丝绳连接起来。钢丝绳绕过桃形环用绳卡箍紧。为检查运行过程中是否有松弛现象,在最后两纯卡间留一弧形段。如弧形段伸直或减小,说明绳卡松动。

(4)阻车器用来防止罐笼里的矿车在提放时跑出罐笼。

(5)断绳保险器(防坠器)它是预防断绳时罐笼坠下的种保险装置。防坠器根据罐道不同分以下几种:

①木罐道防坠器主要利用棘爪刺入木罐道内而起保护作用

②金属罐道防坠器主要利用偏心摩擦轮与金属罐道产生摩擦力而起保护作用

③钢丝绳罐道防坠器主要利用楔块产生摩擦力夹在钢丝绳罐道上而起保护作用。

下图2为木罐道断绳保险器。其动作过程是:当钢丝绳断开时,弹簧之伸张使横梁4下移,经过短臂5、连杆6、轴7、杠杆8,而使插爪10绕小轴9向上移动,移到最终位置时插爪

刺入木罐道中。利用插爪切齿和木罐道间的阻力,使罐笼得到制动而停在罐道上。

2.罐笼承接装置

在井底、井口

及中间水平,为了

便于矿车出入罐笼,

应使用罐笼承接装

置。承接装置有承

接梁、罐座、摇台

三种。承接梁和罐

座容易暾罐,现已

很少采用,使用较

多的是摇台。摇台

由能绕转轴转动的

两个钢臂组成,用

一段活动轨道搭在罐笼的轨道上,以便矿车进出罐笼。

3.罐笼提升的常见事故

普通罐笼立井提升常见事故有过卷、暾罐、断绳坠罐、井口、事故。

提升容器超过井口停车位置而未停车,继续向上提升所造成的事故叫过卷事故。过卷事故可拉倒井架或拉断钢丝绳

而使提容器坠毁,乘坐人员死亡。某矿付井、罐笼接近井口处时,提升机没减速,罐笼冲过过卷开关撞到天轮上,将天轮撞坏,钢丝绳被拉断,罐笼从天轮处一直落到井底,井筒内设施被损坏,罐笼摔得粉碎。

双钩提升中,一个提升容器过卷

时,另一个提升容器必发生与井

底相撞的繳罐事故。

在井口及中间水平与井筒连

接处,人员或矿车也可能掉入井

简而造成重大事故。例如,某矿乘人时,因人员满罐,未关好罐帘就发信号开车。提升中,有一人掉到井底,造成死亡事故。又如,某矿井底把钩工,把矿车推进罐笼,未关好阻车器就发信号开车,在提升过程中,矿车从罐笼内跑出,卡在罐笼和井壁之间,造成严重停产事故。

造成上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严;司机和把钩工误操作;提升设备特别是安全设施失灵。

4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

为了预防罐笼事故的发生,应做到:

(1)提升机司机必须身体健康,经专门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新司机必须在老司机带领下工作,熟悉后才能担任正司机,把钩工要固定专人,必须由责任心强的人担任。

(2)司机在上班前必须休息好,上晚班的工人,白天尤其要

休息好。上班前严禁喝酒。

(3)司机操作时要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不得和其他人交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随时注意声光信号和深度指示器,车到减速位置及时减速。

(4)司机必须严格现场交接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一时处理不好,必须得到提升机主管人员同意,才许交接班。

(5)要有明确的人员上下并制度。上下井人员必须听从把钩工指挥。

(6)井上下信号要有统一的规定。司机对于不清楚的信号,都要认为是停止信号,查明后再执行;井口、井底和绞车房相互之间的信号要有声、光两种显示,并有通信联络装置;并底把钩工的开车信号,必须通过井口把钩工,禁止跨越井口把钩工由井底直接向绞车司机发出开车信号。事故停车信号要直通绞车司机

(7)提升机的制动装置、保护装置及罐笼的防坠装置应齐全,必须全部投入使用,严禁闲置不用;对上述装置必须经常维护、检查,并定期试验,保证其灵活、可靠。发现问题未处理好不许开车。

(8)罐笼顶部应设置可以打开的铁盖;要在罐笼进出口两头装设罐门和罐帘;进出矿车的罐笼内还必须装阻车器。

(9)在井口、井筒和各水平的连接处要设栅栏门,栅栏门只准在通过人员和车辆时打开;井筒和水平大巷的连接处,必须

设人行绕道,井筒中装有梯子间时,可以用梯子间作人行绕道。禁止人员通过提升间。

竖井提升计算

1.1 竖井提升选择计算 1.1.1 提升容器选择 1、小时提升 A s = s r t t CA 式中:A s ——小时提升量,t/a C ——提升不均衡系数, A ——年提升量,t/a t r ——年工作日,d/a t s ——日工作小时数, 取h/d 2、提升速度 v=0.3~0.5'H 式中:v ——提升速度,m/s H ′——加权提升高度,m H ′= n n n Q Q Q Q H Q H Q H ++++++ (212211) 式中:H n ——中段提升高度,m Qn ——中段提升量,t (1)根据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竖井罐笼升降人员的最大速度为: v max =0.5H 但不得大于12m/s (2)根据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竖井升降物料的最大速度为: v max =0.6H 根据以上计算,按所选择提升机的绳速选取。 3、一次提升量计算 主井提升 (1)双容器提升

V ′= m C As γ3600(K 1'H +u+θ) (2)单容器提升 V ′= m C As γ1800(K 1'H +u+θ) 式中:V ′——容器的容积,m 3 u ——箕斗在曲轨上减速与爬行附加时间。取10s C m ——装满系数,取0.85~0.9 γ——松散矿石密度,t/m 3 θ——休止时间 K 1——系数 根据V ′= ,选定提升容器容积为V= m 3 Q=C m γV 式中:Q ——一次有效提升量 4、一次提升时间 T ′= s A Q 3600 式中:T ′——一次循环提升时间,s 1.1.2 平衡锤选择 1.1.3 钢丝绳选择 1、钢丝绳每米质量 Ps= o d H m Q -?-σ 510 1.1 式中:Ps ——钢丝绳每米质量,㎏/m σ——钢丝绳的钢丝抗拉强度,Pa Q d ——钢丝绳终端悬挂质量,㎏ H o ——钢丝绳最大悬垂长度,m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605-68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竖井提升就是通过安装在竖井井口、井筒和井底的设备、装置进行的提升运输工作。竖井提升系统使用的主要设备和装置包括提升机、井架、天轮、钢丝绳、连接装置、提升容器、井筒导向装置、井口和井底的承接装置、阻车器、安全门以及信号装置等。这些设备和装置是竖井提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安全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 按照提升机的不同,竖井提升分为竖井单绳缠绕式提升、双筒双绳缠绕式提升和多绳摩擦式提升,一般单绳缠绕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小于600m的矿井,双筒双绳和多绳摩擦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大于300m的矿井。 按照提升容器的不同,竖井提升可以分为罐笼提升、箕斗提升和吊桶提升。小型矿井使用罐笼提升较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这类事故各行业中均有发生,并以建安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 1. 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高处坠落事故规律,是指人们在从事高处作业中,人与相关物体结合时违背客观事物规律而产生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积累发生了灾变的普遍性表现形式。掌握了规律,就能有效地予以预防和控制。 1.1 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 高处坠落事故的事故类别大约为如下九种: 1.1.1 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 1.1.2 脚手架上坠落; 1.1.3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1.1.4 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 1.1.5 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1.1.6 登高过程中坠落; 1.1.7 梯子上作业坠落; 1.1.8 屋面作业坠落; 1.1.9 其他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他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1.2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

1.2.1 个性原因 个性原因,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例如: a. 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足;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b. 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c.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等。 d. 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等。 1.2.2 共性原因共性原因,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 a. 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是: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或有病;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 b. 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安全防护设施

矿山竖井提升

矿山竖井提升 【摘要】竖井提升方案比较,主、副竖井提升系统计算:钢丝绳单重、安全系数计算,提升能力计算,电动机计算,罐道钢丝绳的计算。 【关键词】“提升系统”钢丝绳安全系数电机功率提升机 1.前言 竖井提升是联系井上、井下的咽喉要道,它担负着矿石、废石、人员、材料和设备的垂直提升任务。因此,提升系统选择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矿山生产能力的重要问题。 竖井提升系统的选择,影响因素很多,诸如矿山规模,运输方式,矿井通风,具体提升任务(主、副或混合提升),矿、岩物理性质等。因此,提升系统一般应经过方案比较后方可确定。 2.以哈密黄山东铜镍矿12号矿区为例详细说明 本矿生产规模66万t/a,采用主、副井提升。 2.1主、副井提升有两个方案可选用。 方案一:主井井筒内装备两台3.2m3单绳翻转式箕斗互为平衡的单绳缠绕提升系统,井深760.344m。主井只担负2000t/d矿石的提升任务。经提升校核计算:选用2JK-3.5×1.7/11.5E单绳提升机,电动机选用Z800-1型,N=1520KW,n=600r/min,U=750V。副井井筒内装备一套4#多绳双层罐笼与1500×500mm多绳平衡锤互为平衡的多绳摩擦提升系统,井深为785.344m。副井担负160t/d废石、人员、设备的任务。经提升校核计算:选用JKMD-2.8×4(I)E型多绳摩擦落地提升机,电动机选用Z560-2A,N=750kW,n=600r/min。 方案二:主、副井井筒内各装备一套4#多绳双层罐笼与1500×500mm多绳平衡锤互为平衡的多绳摩擦提升系统,井深均为725m。主、副井各担负一半矿石(1000t/d)一半废石(80t/d)及其它的提升任务。经提升校核计算:主、副井分别选用一台JKMD-2.8×4(I)E多绳提升机,电动机各选用一台Z450-5A,N=700KW,n=600r/min,U=750V。 通过对以上两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一的主井双箕斗定点装矿的提升能力强,有回旋余地。充分利用势能使操作人员少,装、卸矿简单。由于箕斗提升有粉矿洒落,需要回收,因此主、副井的井筒较深,还必须有矿石主溜井,基建时间较长,投资比方案二略大。方案二的主、副井为罐笼井,矿车进出罐笼复杂,操作环节多,需人员多。但井筒较浅,投资较少,基建时间较短。

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篇一: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篇一: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安全事故整改、预防措施 一、事故整改 1、对发生的事故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四定”、“三不推”(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落实、定完成期限和凡班员能整改的不推给班组、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厂)。 2、对较严重威胁安全生产但有整改条件的事故项目,由安全部门下达《事故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单位在期限内整改后,要将“整改回执”上报安全部门,由安全部门组织验收。 3、对物质技术条件暂不具备整改的重大事故,应积极采取有效应急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4、厂无能力解决的重大事故事故,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再书面向董事会和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发生的事故整改情况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再由厂级检查,由安全部门存档,各类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均由安全部门汇总存档。 二、事故预防措施 1、规章制度措施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其作为有效约束、控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这种人为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每一个员工在安全工作上的规范标准和行为准则,而建全和落实规章制度,则是预防事故的必需条件。根据公司内部安全工作实际和生产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要求,对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汇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制度体系,从而使公司的安全生产有章可循,安全管理得到了制度化、标准化。 2、安全教育措施 违章作业究其根源,在于操作者安全意识的淡薄。要控制和防止违章作业,就必须认真抓好安全教育,本公司坚持实施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坚持对调岗和换岗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而抓好安全教育,首先要抓好领导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人都经过了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教育,取得相关的资格证。公司安全主任参加了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培训,车间、部门一级安全员,班组一级安全员得到了公司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公司领导、安全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公司还积极组织职工进行日常性安全教育,要求各生产班组每周进行安全学习活动,员工之间交流安全生产经验、心得。公司也积极组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421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 法和要求正式样本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竖井提升就是通过安装在竖井井口、井筒和井底 的设备、装置进行的提升运输工作。竖井提升系统使 用的主要设备和装置包括提升机、井架、天轮、钢丝 绳、连接装置、提升容器、井筒导向装置、井口和井 底的承接装置、阻车器、安全门以及信号装置等。这 些设备和装置是竖井提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 是提升安全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 按照提升机的不同,竖井提升分为竖井单绳缠绕 式提升、双筒双绳缠绕式提升和多绳摩擦式提升,一 般单绳缠绕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小于600m的矿井,双

筒双绳和多绳摩擦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大于300m的矿井。 按照提升容器的不同,竖井提升可以分为罐笼提升、箕斗提升和吊桶提升。小型矿井使用罐笼提升较为普遍。一般在井筒断面大、提升量多而提升水平又少的矿井采用双罐笼提升;并筒断面小、提升水平多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井口断面小、提升量少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提升。在竖井开凿和延伸期间,一般采用吊桶提升。 提升机又称绞车或卷扬机,其用途是利用钢丝绳的缠绕,以完成提升或下放货载的任务,是矿井提升的主要设备。非煤矿山使用的提升机主要有三种系列,即单简单绳缠绕式系列、双筒双绳缠绕式和多绳摩擦式系列。 1.卷筒缠绳要求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实用版

YF-ED-J317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 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竖井提升就是通过安装在竖井井口、井筒 和井底的设备、装置进行的提升运输工作。竖 井提升系统使用的主要设备和装置包括提升 机、井架、天轮、钢丝绳、连接装置、提升容 器、井筒导向装置、井口和井底的承接装置、 阻车器、安全门以及信号装置等。这些设备和 装置是竖井提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 提升安全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 按照提升机的不同,竖井提升分为竖井单 绳缠绕式提升、双筒双绳缠绕式提升和多绳摩

擦式提升,一般单绳缠绕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小于600m的矿井,双筒双绳和多绳摩擦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大于300m的矿井。 按照提升容器的不同,竖井提升可以分为罐笼提升、箕斗提升和吊桶提升。小型矿井使用罐笼提升较为普遍。一般在井筒断面大、提升量多而提升水平又少的矿井采用双罐笼提升;并筒断面小、提升水平多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井口断面小、提升量少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提升。在竖井开凿和延伸期间,一般采用吊桶提升。 提升机又称绞车或卷扬机,其用途是利用钢丝绳的缠绕,以完成提升或下放货载的任务,是矿井提升的主要设备。非煤矿山使用的提升机主要有三种系列,即单简单绳缠绕式系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安全是企业的吉祥宝,平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事故的防范有哪些措施? 一、安全事故防范的主要措施如下: (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2)安全教育与训练管理与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与素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电、气焊作业,登高架设作业等)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方可独立进行特种作业。 (3)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源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4)作业标准化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各岗位、各工种作业人员的行为,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安全事故有效措施。 (5)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体现出管生产必

须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6)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是消除危险源,防范安全事故必不可少的内容,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包括现场管理(包括现场保卫工作管理)、料具管理、环保管理、卫生管理等四项内容。 (7)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安全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采取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不隐瞒、不虚报,保护现场、抢救伤员,进而分析原因、制定避免发生同类事故的措施。 二、安全对策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发扬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创造更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制定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体制符合科学提升生产力的要求。我们必须,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不受损害。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依法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国务院在2001年制定了《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并且新《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建筑法》、《消防法》等对在安全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安全生产法》中就有规定,从业人员有获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因此,安全宣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41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正 式版)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类别与时间规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 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电气工具使 用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事故,施工坍塌和中毒事 故等类别,这几类伤亡事故是建设施工中的最主要伤 害,死亡人数占每年因工死亡数的比例超过三成。 高处坠落以从脚手架上坠落、在拆除井架时、在 临边和平台等作业场所、拆除塔吊时为主要类型。由 于在脚手架上吵闹,休憩;悬空作业、探身作业身体 探出度过大;饮酒高处作业和不使用安全带;扣件不

符合规定要求;施工管理部门忽视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忽视安全检查;施工安全制度不尽完善;没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恶劣天气作业等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事故通常由高空落物、崩块、滚动体,硬物、反弹物、器具、碎屑和破片的飞溅造成。由于工人安全意识差、作业玩忽职守;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违章施工;在施工中精力不集中、操作不当、误操作;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失灵、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采光或照明不足导致的施工人员视角疲劳;施工场地狭小,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物体飞出,极易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施工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误操作;施工或操作时未使用合适的防护服及工具,未能合理

煤矿竖井提升系统应急预案

南桐煤矿竖井提升系统应急预案 一、设备简介 南桐煤矿竖井提升系统是人员进入主要通道,井口+298水平至-188水平,井筒深486米。提升机选用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电气系统采用变频拖动,操作方式;半自动和检修,绳速;6.8米,爬行速度;0.5米,平罐及验绳速度;0.3米,罐笼乘人。限载人数;28人。 二、故障、事故的处理原则 (1)竖井绞车在运行中出现故障、事故时第一时间通知矿调度队值班人员。 (2)竖井成立提升系统应急处理救援小组,组长由主管副总担任,组员由队技术负责人、班组长及维修骨干组成。负责提升系统 故障、事故应急处理及抢险救援工作。 (3)必须遵照安全第一的原则,遵守机电设备安全技术规程、规范要求和检修规程。 (4)如果罐笼内有人员被困,在确保不造成故障或事故扩大的前提下,设法先将罐内人员提至地面井口处 (5)故障事故处理要安全、准确、快速、思路清晰 (6)各岗位人员应熟悉本应急预案,各岗位工作人员在系统出现故障或事故时不要慌乱、严守岗位 三、故障处理方法 (1)司机处理法:

提升机出现故障后,司机要通过故障现象,操作台故障报警指示,故障显示及技术参数显示判断故障原因。首先分清是电气故障还是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是电源故障还是控制系统故障,是否能通过故障复位进行处理,不能处理应马上通知矿调度和队值班人员及当班维修人员。 (2)维修人员处理方法; 首先向绞车司机及信号工问清楚故障出现的现象,绞车故障前的运行状态及故障后都采取了哪些处理办法,按照“故障处理流程”判断故障原因。控制故障;应检查电源主回路IGBT、PLC模块及外部传感器件和执行元件及硬件保护回路。机械故障;应检查液压系统、滚筒、、提升绳、尾绳、罐道绳、等其他相关设施。能快速判断故障原因和处理的要尽快处理,及时通知矿调度、队值班人员及技术负责人,尽快到现场协助解决问题,,问题严重时上报主管领导并及时与厂家联系,通知提升系统应急救援小组。 四、事故情况 (1)事故时罐笼停在井口平台或上下600m m位置 (2)事故时罐笼停在井筒中任意位置; (3)故障时罐笼过卷或过放,罐笼被过卷或过放装置卡住 五、处理方法 故障情况一 故障时罐笼停在井口平台或上下0.6 m时。绞车司机要立即通知当班信号工并说明情况,由队跟班队干组织信号工一起采用安全可靠的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

编号:AQ-JS-0661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 求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of mine shaft hoisting safety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竖井提升就是通过安装在竖井井口、井筒和井底的设备、装置进行的提升运输工作。竖井提升系统使用的主要设备和装置包括提升机、井架、天轮、钢丝绳、连接装置、提升容器、井筒导向装置、井口和井底的承接装置、阻车器、安全门以及信号装置等。这些设备和装置是竖井提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安全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 按照提升机的不同,竖井提升分为竖井单绳缠绕式提升、双筒双绳缠绕式提升和多绳摩擦式提升,一般单绳缠绕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小于600m的矿井,双筒双绳和多绳摩擦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大于300m的矿井。 按照提升容器的不同,竖井提升可以分为罐笼提升、箕斗提升和吊桶提升。小型矿井使用罐笼提升较为普遍。一般在井筒断面大、提升量多而提升水平又少的矿井采用双罐笼提升;并筒断面小、提

升水平多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井口断面小、提升量少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提升。在竖井开凿和延伸期间,一般采用吊桶提升。 提升机又称绞车或卷扬机,其用途是利用钢丝绳的缠绕,以完成提升或下放货载的任务,是矿井提升的主要设备。非煤矿山使用的提升机主要有三种系列,即单简单绳缠绕式系列、双筒双绳缠绕式和多绳摩擦式系列。 1.卷筒缠绳要求 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后,会对卷筒产生缠绕应力,缠绕应力过大会造成钢绳损坏过快和筒壳变形损坏。为了使筒壳应力分布均匀,在筒壳外面装设衬木,并在上面刻有绳槽,以使钢绳排列整齐。为了限制缠绕应力和避免跳绳、咬绳,安全规程对钢丝绳缠绕的层数作了规定。并规定缠绕层数在两层以上时,卷筒边缘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的高度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5倍;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临界段(相当于四分之一绳圈长)必须经常加以检查,每季度应将钢丝绳临界段串动四分之一绳圈的位置。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 求(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通用版) 竖井提升就是通过安装在竖井井口、井筒和井底的设备、装置进行的提升运输工作。竖井提升系统使用的主要设备和装置包括提升机、井架、天轮、钢丝绳、连接装置、提升容器、井筒导向装置、井口和井底的承接装置、阻车器、安全门以及信号装置等。这些设备和装置是竖井提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安全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 按照提升机的不同,竖井提升分为竖井单绳缠绕式提升、双筒双绳缠绕式提升和多绳摩擦式提升,一般单绳缠绕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小于600m的矿井,双筒双绳和多绳摩擦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大于300m的矿井。 按照提升容器的不同,竖井提升可以分为罐笼提升、箕斗提升和吊桶提升。小型矿井使用罐笼提升较为普遍。一般在井筒断面大、

提升量多而提升水平又少的矿井采用双罐笼提升;并筒断面小、提升水平多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井口断面小、提升量少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提升。在竖井开凿和延伸期间,一般采用吊桶提升。 提升机又称绞车或卷扬机,其用途是利用钢丝绳的缠绕,以完成提升或下放货载的任务,是矿井提升的主要设备。非煤矿山使用的提升机主要有三种系列,即单简单绳缠绕式系列、双筒双绳缠绕式和多绳摩擦式系列。 1.卷筒缠绳要求 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后,会对卷筒产生缠绕应力,缠绕应力过大会造成钢绳损坏过快和筒壳变形损坏。为了使筒壳应力分布均匀,在筒壳外面装设衬木,并在上面刻有绳槽,以使钢绳排列整齐。为了限制缠绕应力和避免跳绳、咬绳,安全规程对钢丝绳缠绕的层数作了规定。并规定缠绕层数在两层以上时,卷筒边缘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的高度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5倍;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临界段(相当于四分之一绳圈长)必须经常加以检查,每季度应将钢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编号:SM-ZD-38654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前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故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很多事故致因理论,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照泊松分布、偏倚分布和非均等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

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服从偏倚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 在此研究基础上,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193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安全理论,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论述了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理论,后人称其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即: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 法和要求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山竖井提升安全的方法和要求竖井提升就是通过安装在竖井井口、井筒和井底的设备、装置进行的提升运输工作。竖井提升系统使用的主要设备和装置包括提升机、井架、天轮、钢丝绳、连接装置、提升容器、井筒导向装置、井口和井底的承接装置、阻车器、安全门以及信号装置等。这些设备和装置是竖井提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安全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 按照提升机的不同,竖井提升分为竖井单绳缠绕式提升、双筒双绳缠绕式提升和多绳摩擦式提升,一般单绳缠绕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小于 600m的矿井,双筒双绳和多绳摩擦式提升多用于深度大于300m的矿井。 按照提升容器的不同,竖井提升可以分为罐笼提升、箕斗提升和吊桶提升。小型矿井使用罐笼提升较为普遍。一般在井筒断面大、提升量多而提升水平又少的矿井采用双罐笼提升;并筒断面小、提升水平多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井口断面小、提升量少的矿井可采用单罐笼提升。在竖井开凿和延伸期间,一般采用吊桶提升。 提升机又称绞车或卷扬机,其用途是利用钢丝绳的缠绕,以完成提升或下放货载的任务,是矿井提升的主要设备。非煤矿山使用的提升机

主要有三种系列,即单简单绳缠绕式系列、双筒双绳缠绕式和多绳摩擦式系列。 1.卷筒缠绳要求 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后,会对卷筒产生缠绕应力,缠绕应力过大会造成钢绳损坏过快和筒壳变形损坏。为了使筒壳应力分布均匀,在筒壳外面装设衬木,并在上面刻有绳槽,以使钢绳排列整齐。为了限制缠绕应力和避免跳绳、咬绳,安全规程对钢丝绳缠绕的层数作了规定。并规定缠绕层数在两层以上时,卷筒边缘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的高度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5倍;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临界段(相当于四分之一绳圈长)必须经常加以检查,每季度应将钢丝绳临界段串动四分之一绳圈的位置。 钢丝绳的绳头固定在卷筒上必须牢固,要有特备的卡绳装置,不得系在卷筒轴上;穿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毛刺,曲折处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以防止钢丝绳变形;卷筒上必须经常缠留三圈绳作为摩擦圈,以减轻钢丝绳与卷筒连接处的张力。 2.提升机安全装置

地下矿山运输和提升安全管理概述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运输和提升安全管理 一、运输方式 运输系统是地下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水平巷道运输、斜井运输、竖井提升。 大多数矿山运输任务繁重,需要车辆较多;运输车次多,不易调度;车况不一,司机素质参差不齐,事故中的人为诱因很多;线路复杂,路基不平,光照度差,环境不良。其中任一因素都可能致人伤亡,因此矿山运输事故也是矿山的一大管理难点。 二、运输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 (一)水平巷道运输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 A、无轨运输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 1、事故原因 (1)运输巷中,车辆顶部至顶板的距离不足0.6m。 (2)运输巷不够宽。 (3)运输巷道底板不平,坑洼使车辆蹦起;斜巷底板半边高半边低,底板中有淤泥和积水使车辆行进中打滑。 (4)车辆因坡度过大或因超载爬坡时跷头。 (5)车辆的选型、使用、检修不符合有关规定,车辆无限位保护装置,前灯、尾灯、刹车、离合、喇叭等安全装置不全或故障,司机“五超”(速、载、长、高、宽)等违章操作。 (6)井下缺乏调度,无汇车站,指挥信号和倒车信号不清,不在规定地点倒车、汇车,在强噪源附近倒车、汇车。

(7)司机在非规定线路、地点行车或调头,在人车同行巷行驶,违反“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人车互相避让制度。 (8)人员扒车,井下无躲避硐。 2、对策措施 规程要求: (1)内燃设备,应使用低污染的柴油发动机,每台设备应有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应符合GBZl、GBZ 2的有关规定; (2)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司机持证驾驶; (3)车顶部至巷道顶板的距离应不小于0.6m; (4)斜坡道长度每隔300~400m,应设坡度不大于3%、长度不小于20m并能满足错车要求的缓坡段; (5)主要斜坡道应有良好的混凝土、沥青或级配均匀的碎石路面; (6)不应熄火下滑; (7)在斜坡上停车时,应采取可靠的挡车措施; (8)每台设备应配备灭火装置。 技术要求: (9)建立以车让人为原则的人车相互避让制度,在装运过程中,车辆遇到人员时应停车让人。 (10)人员在运输巷道内沿人行道行走。? (11)严禁司机酒后上岗。 (12)定期开展运输安全专题检查,对运输巷道断面不够的及时

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篇一: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篇一: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安全事故整改、预防措施 一、事故整改 1、对发生的事故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四定”、“三不推”(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落实、定完成期限和凡班员能整改的不推给班组、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厂)。 2、对较严重威胁安全生产但有整改条件的事故项目,由安全部门下达《事故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单位在期限内整改后,要将“整改回执”上报安全部门,由安全部门组织验收。 3、对物质技术条件暂不具备整改的重大事故,应积极采取有效应急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4、厂无能力解决的重大事故事故,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再书面向董事会和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发生的事故整改情况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再由厂级检查,由安全部门存档,各类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均由安全部门汇总存档。 二、事故预防措施 1、规章制度措施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其作为有效约束、控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这种人为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每一个员工在安全工作上的规范标准和行为准则,而建全和落实规章制度,则是预防事故的必需条件。根据公司内部安全工作实际和生产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要求,对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汇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制度体系,从而使公司的安全生产有章可循,安全管理得到了制度化、标准化。 2、安全教育措施 违章作业究其根源,在于操作者安全意识的淡薄。要控制和防止违章作业,就必须认真抓好安全教育,本公司坚持实施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坚持对调岗和换岗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而抓好安全教育,首先要抓好领导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人都经过了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教育,取得相关的资格证。公司安全主任参加了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培训,车间、部门一级安全员,班组一级安全员得到了公司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公司领导、安全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公司还积极组织职工进行日常性安全教育,要求各生产班组每周进行安全学习活动,员工之间交流安全生产经验、心得。公司也积极组

怎样预防与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

怎样预防与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 在新学期开学,通过开展以“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队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还有教师应做到安全事故发生的处理办法。(一)、预防安全措施: 一、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二、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三、食品卫生安全:住校人员一律在校内就餐,外出购物时一定要检查购买食品是否存有质量问题,对来路不明有卫生问题的食品不要购买,发现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要及时上报,饮食后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四、体育运动安全:在体育运动中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听从体育教师的安排和调度,不可私自活动或打闹。老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认真听讲,在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加强保护意识。在做器械运动时要检查好器械是否存有安全隐患问题。 五、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立井提升系统管理制度

立井提升系统管理制度 1、主、副井提升系统巡查、检修管理规定 为加强对主、副井提升系统的管理,保证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望遵照执行。 1.1、严格执行主、副井提升系统运行许可证制度,运行许可证由机电科安全评估后发放。 1.2 、主副井提升系统各环节的运行和维护必须责任到人,实行包机制。包机制度要严密细致,提升系统发生问题要严格按照包机制追究责任。 1.3 、严格执行干部上岗制度。机电矿长、机电副总工程师必须每月对提升系统巡回检查 1 次,机电科长、运转工区区长每月对提升系统巡回检查不得少于 2 次,机电科分管人员、区队分管副职、主管技术员及安监人员每周检查不少于 1 次。要重点对井筒及井筒装备、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天轮、电动机、主轴装置、电控系统、液压站、安全设施、保护、信号系统及绞车房内的牌板制度、记录等进行详细检查,并在检修记录上签字。 1.4 、运转工区每天必须有不少于 2 小时的检查检修时间,严格按照检修计划表完成对提升 容器、钢丝绳及连接装置、井口井底辅助设施、操车系统、液压站,以及提升绞车各部分,包括滚筒、电动机、制动装置、深度指示器、传动装置、电控系统、高低压供电系统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和闭锁装置等进行检查检修,并作好检修记录,无特殊情况任何人无权取消提升系统的日检工作。检修计划表由运转工区主管技术员制定。 1.5、主、副井井口井底均设有急停开关,井口检修、首尾绳注油、查全绳时应设专人看护,车房停电检修或滚筒锁闸后可不设专人看护。 1.6、井口供暖设施完善,冬季期间提升容器、井筒应预防结冰,井口温度低于0 C时,由运转工区进行巡查井筒。

竖井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盲竖井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矿山竖井延伸工程安全管理,针对目前矿山多采区进行竖井延伸工程安全管理现状,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如下: 1、竖井(盲竖井)延伸工程应制定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控制井筒掘进段高,及时支护井帮围岩,防止片帮坠物。 2、所有出入延伸井人员必须遵守乘罐制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矿灯、水靴、工作服、自救器等),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与提升钢丝绳钩头连接牢固(不得系在吊桶梁上),禁止手扶桶沿,身体不准超出吊桶外。 3、人员上下吊桶时,必须等吊桶停稳,并得到信号工同意后方可上下。吊桶提升人员到井口时,待井盖门关闭、吊桶停稳后,人员方可进出吊桶。装有物料的吊桶,严禁乘人。 4、所有入井人员入井前,要对当班工作内容进行了解清楚,从人、机、环、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随时检查井帮支护情况,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下一项工作。 5、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岗位作业人员要熟练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施工机械设备设施等。 6、卷扬机房、井口、吊盘和井底工作面之间,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竖井提升通讯联络(信号)系统。 7、稳车、提升卷扬机、天轮、钢丝绳、滑架、旋转器、钩头、吊桶、吊盘、连接装置、防止吊桶过卷装置等应按规定每班检查,并认真执行作业现

场安全确认制度。 8、吊桶内的岩碴,应低于桶口边缘O.1m,防止运送过程中散落;装入桶内的长物件应牢固绑在吊桶梁上,严禁物料超出吊桶外沿; 9、井盖门、盘口、孔口不准堆放杂物,要随时清扫,保持清洁。在吊盘上使用的工具,必须用安全绳固定生根,不能拴绳的应放好,确保不坠落。井内作业人员携带的工具、材料,应拴绑牢固或置于工具袋内。不应向(或在)井筒内投掷物料或工具。井盖门必须保持常闭状态,只有在吊桶向上运行时方可打开,井盖门没有打开时严禁装卸物料。 10、必须使用双层吊盘,升降吊盘之前,应严格检查绞车、悬吊钢丝绳及信号装置,同时撤出吊盘下的所有作业人员。移动吊盘,应有专人指挥,移动完毕应加以固定,将吊盘与井壁之间的空隙盖严,并经检查确认可靠,下方人员方准作业。 11、悬吊设备、管线起落时,盘口必须有人看管,防止挂、碰、损坏、坠物。 12、加强竖井工作面通风,人员进入井筒作业前,必须先进行通风,排除井内有毒有害气体,风筒口距掘进工作面距离不超过10米; 13、竖井内管线必须按规定吊挂固定,放炮母线必须单独悬挂,防止漏电情况发生,威胁爆破安全。 14、爆破工必须持证上岗,熟悉爆炸材料性能,爆破作业必须遵守炸药、雷管领、用、退制度。 15、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指挥将吊盘提至安全位置,人员退出延伸井筒到安全地点,清点人数布置岗哨;爆破结束后,爆破工必须取下钥匙,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每次放炮后或交接班时必须清理井口周围的浮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