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多因素分析

导致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多因素分析
导致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多因素分析

导致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多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458名飞行员进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测评。数据采用SPSS 10.0作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特质应对、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有显著相关性,运输机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均显著大于其他机种飞行员,疾病组社交苦恼明显大于健康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消极应对方式和神经质对社交回避行为的贡献最大(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544、0.221、-0.220);消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和人际关系对社交苦恼情感的贡献最大(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634、-0.257、0.230)。结论

对于存在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飞行员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时,应该将个性、特质应对、心理健康水平、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纳入体系,同时要关注运输机飞行员、患病飞行员这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飞行员;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心理社会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the Pilots'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Methods 458 pilots were evaluated by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Eysenck's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and Life Event Scale(LES).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10.0.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ilots'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with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social support, trait coping style, life event; the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in transpor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other aircrafts;the social distress in diseases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health group. It was showed in the multiple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that within or outgoing personality,disappearing coping style and neuroticism mad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avoidance(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are -0.544,0.221,-0.220 in turn);disappearing coping style, within or outgoing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mad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distress(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are0.634,-0.257,0.230 in turn). Conclusion The psychosocial factors of the personality, trait coping style,mental health, life events must be put into the whol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the pilots with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 and meanwhile the similar problems in transports and the sick pilots must be emphasized.

【Key Words】 Pilot;Social avoidance;Social

distress;Psychosocial factors社交障碍主要有社交恐惧和社交焦虑等,其

中社交恐惧症(CCMD-3.2001)已经是在忧郁症和酗酒之后排第三的高发心理疾病[1,2]。导致社交障碍的因素众多,而心理社会因素对社交障碍的影响已被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所证

实[3-5],但大多集中在社交恐惧症的患者方面[6,7]。对飞行员生活事件调查揭示“被人误会错怪”频度最高,年心理紧张值(事件的强度、频度、持续时间、性质的加权值)也最高[8],且明显影响心理健康[9],患病飞行员“人际关系问题”明显突出[10]。说明人际关系是影响飞行员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应激处理过程的心理模式(图1),有必要分析社交回避及苦恼与

心理应激的“中介”,“反应”因素的交互关系。本文旨在研究一直在参加正常飞行工作、健康疗养的飞行员中存在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方面的问题,并揭示其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疗养期间开展飞行员社交能力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1月~2007年4月在我院疗养的战斗机飞行员458人,(3

2.79±6.81)岁。其中217人患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称疾病组,余241人为健康组。疾病谱排在前10位的如下:屈光不正63例,脂肪肝34例,牙周炎29例,高三酰甘油血症17例,胆囊息肉17例,龋齿17例,慢性胃炎12例,上呼吸道感染11例,高脂血症8例,高胆固醇血症4例。

1.2 方法在入院后1~2 d,在心理测评室进行测评,每批6人,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11,12](SAD)、症状自评量表[11](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11](EPQ)、特质应对问卷[11](T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11](PSSS)、生活事件量表[11](LES)。其中SAD所反映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对人的事业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回避(Social Avoidance,SA)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Social Distress,SD)则为情感反应。要求在100 min内严格按照每一个量表的“指导语”独自完成。统计处理采用SPSS 10.0版在计算机上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Stepwise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机种、疾病飞行员社交回避、苦恼比较将飞行员分为20~30岁(169人)、31~40岁(204人)、41~50岁(83人)3组,3组比较在SA(F=1.18,P>0.05)、SD(F=1.17,P>0.05)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将飞行员分为歼击机(230人)、轰炸机(43人)、运输机(72人)、直升机(113人)4组, SA得分依次为:

3.20±2.49、3.65± 3.05、

4.26±3.50、3.27±2.40,方差检验F=3.09,P<0.05, SD得分依次为:

1.74±

2.32、2.72±

3.57、2.75±3.48、1.77±2.18,方差检验F=

4.05,

P<0.01;将飞行员分为疾病组(217人),健康组(241人)两组,在SD得分上,疾病组(2.35±2.93)与健康组(1.68±2.37)比较,t检验,

t=2.74,P<0.01,而SA得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2.2 飞行员社交回避、苦恼与个性因素的相关性飞行员SA、SD得分与EPQ的4个个性维度均具有高度显著相关性(表1)。

2.4 飞行员社交回避、苦恼与特质应对因素的相关性飞行员SA得分与TCSQ的积极应对(-0.267,P<0.01)、消极应对(0.362,P<0.01)二因子,SD得分与积极应对

(-0.218,P<0.01)、消极应对(0.736,P<0.01)二因子具有高度显著相关性。

2.5 飞行员社交回避、苦恼与社会支持因素的相关性飞行员SD得分与PSSS 的朋友支持(-0.116,P<0.05)、其他人支持(0.163,

P<0.01)二因子具有显著或高度显著相关性,而SA则与社会支持因素无相关性。

2.6 飞行员社交回避、苦恼与生活事件因素的相关性飞行员SA得分与正性生活事件(r1)1项、负性生活事件(r2)3项,SD得分与正性生活事件(r3)2项、负性生活事件(r4)3项有显著或高度显著相关性(表4)。

2.7 SA和SD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以SA、SD为因变量,以年龄、机种、疾病、SCL-90、EPQ、PSSS、TCSQ、LES(共27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A为因变量,所得回归方程具有高度显著意义(F=58.78,P<0.01),有7个变量选入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R=0.691,

R2=0.478;SD为因变量,所得回归方程也具有高度显著意义

(F=124.84,P<0.01),有7个变量选入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

R=0.812,R2=0.660。入选二回归方程的变量(表5)。

3 讨论

研究揭示运输机飞行员SA和SD均显著大于其他机种,这可能与运输机飞行特点[13]有关:续航时间长、跨区域大、脱离群体时间长、机舱噪音大、振动大等因素易引起心身疲惫,进而对社交活动具有负面影响。疾病组SD明显

大于健康组,说明躯体疾病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会带到社交活动中,并引起苦恼的情感反应,而高的SD也可导致躯体疾病,二者交互影响,互为因果

[14,15]。

研究也揭示,SA和SD均与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等个性特质具有高度显著相关性。其中SA受内外向个性特质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

0.586),说明典型内向的飞行员——离群、保守、内省、生活过于严谨的飞行员在社交活动中易出现回避行为;SD受内外向和神经质个性特质影响较大(相关系数为-0.383和0.347),说明典型内向且情绪不稳(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又有抑郁)的飞行员在社交活动中易产生负性的情感反应。提示塑造飞行员“独立积极、轻松兴奋、活泼愉快、敢作敢为、乐群外向、随和乐观、情绪稳定”的个性特质将有助于改善飞行员的社交能力[16-19]。

病理性心理症状是导致社交障碍的重要因素[20,21],本研究也揭示SA 和SD均明显地受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影响,尤其是SD受之影响更大,相关系数均大于0.251。SCL-90的9个因子均与SA和SD高度相关,说明导致社交障碍的情绪因素具有广泛性,尤以SD受影响更大。毫无疑问,提高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将有助于消除社交回避及苦恼。

应对策略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其有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的作用[22]。本研究提示遇事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策略的飞行员善于社会交际,而采取消极应对的飞行员则适得其反,易出现社交回避及苦恼,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同[23,24]。说明遇到不愉快事件时能够做到“尽快忘掉、想开些、转化为积极因素、找人诉说、回避情景、幽默对待”有助于社交活动;而“陷入回忆不能摆脱、迁怒于别人、闷在心底里、悄悄痛哭、抽闷烟或喝闷酒、一个人独处、苦苦思索”则易发生社交回避及苦恼。

当遇到困难时来自朋友、同事、领导、邻居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精神上的帮助将有助于缓解飞行员社交苦恼,所以说飞行员平时要协调好人际关系,学会利用社会支持这一“缓冲系统”[25]来保持正常人际交往。

生活事件是构成心理应激的刺激源,飞行员消极生活事件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总体病理心理症状显著相关,是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源

泉”[22],工作学习问题造成社交恐怖尤为突出[26]。由表4可见,过去发生的正、负性家庭,工作学习,社交问题均与SA和SD显著相关。提倡积极开展飞行员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平复生活事件对心理的冲击作用,是解决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问题的重要因素。

多因素分析标准回归系数则揭示,个性、特质应对因素、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以及生活事件等因素对SA均有贡献,其中内外向、消极应对方式和神经质3因子对SA贡献最大,说明离群、保守、内省、生活过于严谨、情绪不稳定、多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又有抑郁是导致SA的主要因素[27];同时遇事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策略的飞行员易出现社交障碍产生社交回避行为,这点与王丽颖,林雄标等人既往的研究相同[23,24]。多因素分析标准回归系数也揭

示,特质应对因素、个性、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SD均有贡献,其中消极应对、内外向和人际关系敏感3因子对SD贡献最大,提示培养飞行员遇事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有助于改善其社交能力,减少社交障碍引起的各种负面情绪;具有轻松兴奋、随遇而安、活泼、愉快、健谈、不掩饰、不畏惧、敢作敢为的个性特质的人不易出现社交障碍方面的问题[27],飞行员也是如此;同时,增强飞行员的自信,减少与人相处时的不自在感与自卑感,也是防止社交活动中负面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SA为因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2=0.478,以SD为因变量

R2=0.660,说明影响SA、SD的因素本研究仅仅涉及了47.8%、66.0%,提示本研究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 蒋湘玲,高允锁.社交焦虑障碍简介及治疗现状.中国热带医学,2006,6(4):736-737

2 邹先云,冯维.西方心理学关于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7,14(4):85-89

3 Schwaber EA.Social anxiety disorder.N Engl J

Med,2006,355(25):2702

4 杨海晨,余常红,胡纪泽.社交焦虑障碍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65-666

5 曾玲芸,张伟.社交焦虑障碍遗传学研究现状.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61-64

6 Banos RM,Botella C,Quero S,et al.The social phobia andanxiety inventory:psychometric properties in a Spanish sample. Psychol Rep,2007,100(2):441-450

7 李元吉,汤宜朗.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84-185

8 娄振山,许真,伏广清.飞行员生活事件调查.航空军医,1995,

23(2):71-72

9 娄振山,伏广清,陈桂芬,等.飞行员与生活事件.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99-101

10 娄振山,骆桂珍,陈桂芬,等.飞行员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中国社会医学,1994,52(3):36-37

11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12 许桦,张新凯.国外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常用量表介绍.上海精神医学,2006,18(3):175-178

13 皇甫恩,苗丹民,主编.航空航天心理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9-220

14 侯永梅.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疾病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358-2359

15 阎克乐,张文彩,张月娟,等.心率变异性在心身疾病和情绪障碍研究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61-265

16 Hummelen B,Wilberg T,Pedersen G,et al.The relationshipbetween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ocial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6185572.html,pr Psychiatry,2007,48(4):348-356

17 Fogelson DL,Nuechterlein KH,Asarnow RA,et

al.Avoidantpersonality disorder is a separable schizophreni a-spectrum personality disorder even when controlling for the presence ofparanoid and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 UCLA family study.Schizophr Res,2007,91(1-3):192-199

18 苏建宁,张新凯,冯艳芳.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人格模式分析.中国

临床康复,2005,9(32):15-17

19 吴薇莉,刘协和.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障碍人格特征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18-22

20 肖融,吴薇莉,胡峻梅,等.成都地区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共病率及社会功能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34):38-40

21 管新丽,华洁,马银枝.社交恐怖症患者的MMPI结果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43-44

22 娄振山,伏广清,程军莉.飞行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53-54

23 王丽颖,杨蕴萍,林涛.社交焦虑障碍的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80-182

24 林雄标,胡纪泽.社交恐怖症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91-193

25 Cobb S.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Psychoso-matic medicine,1976,38:300-314

26 Marteinsdottir I,Svensson A,Svedberg M,et al.The role of life events in social phobia.Nord J Psychiatry,2007,61(3):207-212

27 吴薇莉,张伟.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认知、行为关系的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6(2):271-273

33例军事飞行员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33例军事飞行员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20T10:29:15.0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3期作者:冯琦1 王煜蕙1 戚菲1 陈鑫2 项瑛1 杜长伟1 [导读] 心理健康成为部队和官兵无法忽视的重课题。但在纷繁复杂的心理状态背后隐藏着哪些主要矛盾,目前仍存在缺失。 冯琦1 王煜蕙1 戚菲1 陈鑫2 项瑛1 杜长伟1 (1空军大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 (2解放军边防学院陕西西安 710108) 【摘要】目的:分析飞行人员心理咨询出现的各种困惑,力求找到心理健康援助的切入点,为飞行人员心理健康维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2013~2014年入院陆海空三军飞行驾驶员的33份心理咨询记录进行质性分析。设置未咨询者为对照组,比较心理适应差异。结果:一般心理问题占总咨询人数的93.94%,飞行驾驶员占总咨询人数的78%。归因为职业角色、人际关系、自尊水平和人格特质四类。其中人际关系中最突出的是夫妻矛盾,咨询组与对照组相比,人格特征,发现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飞行驾驶员对心理咨询需求最大,职业要求导致资源损耗,应多关注驾驶员群体及其家庭,建议组织家庭疗养。 【关键词】军事飞行员;心理咨询;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12-02 近年来军人自杀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健康成为部队和官兵无法忽视的重课题。但在纷繁复杂的心理状态背后隐藏着哪些主要矛盾,目前仍存在缺失。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反推处理已经呈现的非健康心理反应,梳理问题原因,科学归因,达到追本溯源的目的。为飞行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和服务方向。现报告我院2013年~2014年心理咨询记录资料33份总结分析情况。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整理2013~2014年入院共心理咨询入院飞行员33份,陆海空军均有,平均咨询次数为2.5次,记录以人为单位。其中严重心理问题1人,恐怖症1人,一般心理问题31人。其中20~29岁者18人,30~39者9人,40岁以上者6人。军种:空军17人,陆军10人,海军6人,婚姻状况:已婚20人,未婚13人。 1.2 研究方法 选取2013-2014年参加MHI测试的飞行驾驶员,与咨询者年龄一致,但未参加心理咨询者组成对照组。将对照组按年龄也划分为三组。使用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量表(宋华淼,1995年,英文名称Mental Health Inventory of Chinese Pilot,简称MHI)[1]进行心理适应度测试。选取个性倾向、情绪稳定性、自信性和情绪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方差分析。 2.结果 2.1 咨询问题分布 咨询问题可分为四组,分别为职业角色、人际关系、自尊水平和人格整合,其中职业角色维度可分为职业资源消耗和飞行安全压力两类。职业资源消耗是指职业需求—资源之间存在不均衡,如新飞适应不良、职业规划缺少、训练安排不合理等。飞行安全压力指对飞行安全的担心和对飞行事故的应激。在人际关系维度上,与爱人冲突的占人际冲突的45.45%,与同事冲突占36.36%,与其他家人冲突占18.18%。见表1。 表1 飞行员年龄与咨询问题分布(N=33) 3.讨论 飞行员能够主动寻求心理支持,反映出飞行驾驶员的心理咨询需求度较其他职别飞行人员更高。在36份原始数据中,33份来自于飞行驾驶员,另外3份均为空中机械师,其中1人为特质性焦虑,2人为恐怖症。职业角色咨询有可分为职业资源与飞行压力,其中20~25岁飞行员对新环境适应上的心理需求更明显,主要表现在飞行信心不足、焦虑、紧张;30岁以上飞行员出现疲劳、过度饮酒、抑郁情绪、愤怒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簿整理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一、90项症状清单(SCL-90) 二、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FS-CA) 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四、长处和困难问卷(SDQ) 五、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六、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 七、匹兹堡睡眼质量指数(PSQI) 一、生活事件量表( LES) 二、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 三、中学生应激量表(SSMSS) 四、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 五、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 WFCS) 六、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七,应付方式问卷(CSQ) 八、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九、青少年杜会支持量表 十、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 十一、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十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 十三、青少年上网成定自评量表 十四、中学生网络成有诊断量表

十五、IT企业员工工作成瘾问卷 十六、自杀态度问卷(SAQ) 十七、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 一、老年精神评定量表( PAS) 二、抑郁自评量表(SDS) 三、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四、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 五、抑郁体验问卷(DEQ) 六、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七、焦虑自评量表(SAS) 八、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九、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 一、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 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三、安全感量表(SQ) 四、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AAS) 五、分离体验量表第2版(DES-Ⅱ) 六、人际信任量表(ITS) 七、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八、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SAS) 九、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 十、UCLA孤独量表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以下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回答,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反应,选择最正确的答案。(1、是 2、否) 即使在不熟悉的社交场合里我仍感到放松 我尽量避免迫使我参加交际应酬的情形 我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很容易放松 我并不特别想去回避人们 我通常发现社交场合令人心烦意乱 在社交场合我通常感觉平静及舒适 在同异性交谈时,我通常感觉放松 我尽量避免与人家讲话,除非特别熟 如果有同新人相会的机会,我会抓住的 在非正式的聚会上如有异性参加,我通常觉得焦虑和不安 我通常与人们在一起时感到焦虑,除非与他们特别熟 我与一群人在一起时通常感到放松 我经常想离开人群 在置身于不认识的人群中时,我感到不自在 在初次遇见某些人时,我通常是放松的 被介绍给别人使我感到紧张和焦虑 尽管满房间都是生人,我可能还是会进去的 我会避免走上前去加入到一大群人中间 当上司想同我谈话时,我很高兴与他谈话 当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通常感觉忐忑不安 我喜欢躲开人群 在晚上或社交聚会上与人们交谈对我不成问题 在一大群人中间,我极少能感到自在 我经常想出一些借口以回避社交活动 我有时充当为人们相互介绍的角色 我尽量避开正式的社交场合 我通常参加我所能参加的各种社会交往。不管是什么社交活动,我一般是能去就去 我发现同他人在一起时放松很容易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简介: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为情感反应。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AvoidanceandDistressScale(WatSon及Friend,1969)]含有2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评分采用“是-否”方式。 该表十分注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概念,把社交回避与不能参与社交加以区分。指出社交回避的反面不是社交参与而是“不回避”。此外,谨慎地只将主观的苦恼及行为上的回避等包括在内,而将诸如焦虑生理指数及受损的行为表现等内容排除在外。在最初的量表条目选择时,考虑了社交愿

社交焦虑量表教学提纲

社交焦虑量表 1.简介 社交焦虑可以定义在他人面前感觉不自在。 社交焦虑量表含有6个条目,回答时采用5级分制(0,极不相符,4,极为相符)。这6个条目不仅测量主观焦虑,同时也测量言语表达及行为举止上的困难,该量表虽名为社交焦虑的测量,但范围实际上已超出焦虑本身。量表中描述的场合包括有陌生场合,被人注视、令人尴尬的事件、同陌生人谈话、大众前演说及一大群人等。 社交焦虑量表是在编制自我意识量表过程中产生的,它含有6个条目。得分为0表示焦虑程度低,24分表示焦虑程度高。 Scheier and Carver(1985)注意到未受过大学教育的受检者经常在理解原始量表中的某些条目时有困难,于是修订了量表,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新表中有关社交焦虑量表中的条目内容并没有改变,但其文字有些小的修饰。同时评分也改为4级制(0:一点也不像我,3:非常像我)。量表的得分范围从0(低焦虑程度)到18(高焦虑程度)。修订后的量表与原量表间相关系数为0.86。本书分别收入了原始量表及修订量表。 采用原始量表(5级评分制)评定的179位大学生的均值为12.5(SD=4.1)。采用修订量表时(4级评定制),213位男性的均值为8.8(SD=4.3),而85位女性的均值为8.6(SD=4.7)。另一样笨为396位中年妇女,她们的得分略低,其均值为7.3(SD=3.9)。 一、信度及效度 原始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为0.70.修订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为0.79.对原始量表两周重测信度为0.73.对修订版本的四周重测相关系数0.77. 自我意识量表中原始的社交焦虑分量表与以下量表显著相关:交际焦虑量表(r=0.78);考试焦虑量表(r=0.23);自我尊重量表(r=0.35)(Turner,Scheier,Carver及Lekes1987),因修订版本为后来新作,故未试测效度。但没有多少理由认为其效度会低于原始量表。 原始量表与Marlowe-Crown 社会期望量表低度相关,r=0.23,(P>0.05)(Turner,1978). 二、应用与评价 社交焦虑分量表可以用在需要对社交焦虑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简短的综合性测量时,但采用该量表的研究要记住以下两点:(1)由于量表较短小,其信度交本章中讨论的其他的大多数量表要低;(2)量表中的条目内容相当广泛,其评定的情感及行为构成涉及到羞怯、窘迫、寡言及演说焦虑。

西林凤腾告诉你飞行知识---一个飞行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西林凤腾告诉你飞行知识---一个飞行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飞行职业特点,对飞行员的心理品质提出了特定的要求。飞行实践表明,飞行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多因素、高水平的复合性结构,这一结构概括地讲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这一结构主要是指与飞行密切相关的飞行动机,性格特征、情绪控制和意志水平等品质。 (一)积极的飞行动机 动机是行为的源头和内驱力,是实现目标的强大动力。一个成功的飞行员,首先来自他对飞行事业有强烈的向往、强烈的兴趣、强烈的爱好和对飞行着著 的追求。将飞行看作自己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有在飞行职业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欲望和需要。这种飞行动机又称 为飞行成就实现自我的动机,所以也叫飞行成就动机。有了这一动机,什么样 的动机都不会受到干扰,它会引导、激励飞行员一步一步地攀登上飞行成就的 最顶峰。 (二)良好的性格特征 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毕业命运。性格特征的优劣,

对于从事飞行职业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作为一名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它不 仅关系到飞行技能的掌握和飞行能力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 谁飞行,为谁作战的根本性问题。性格特征在飞行员的整个生涯中始终起着核 心作用。将良好的性格特征飞行员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军的优势 所在。 飞行员的良好性格特征,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热爱飞行,忠于职守。要当一名飞行员,首要的是对飞行事业的渴望与热爱。只有对飞行事业打心眼里热爱,才有可能把从事飞行作为最理想、最神 圣的选择,并为此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专心到场的投入,不惜一切地奉献。 二是胸怀宽广,目标远大。飞行员的胸怀,似蓝天那样广阔;飞行员的目标,象太阳那样远大。要飞行,就要成为世界是最顶尖的飞行员。不为鸡毛蒜皮的 小事而计较,不为个人恩怨是非所伤神,在他们身上始终可以看到一股朝气蓬勃、乐观向上、自信成功的精神。

中国飞行员培养模式

2003年以来我国民航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飞机需求增长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倍,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每年将增加飞机100多架。按照这个速度发展,目前我国飞行员的缺口还很大,急需培养后备力量。来自民航总局的资料显示,中国民航现有飞行员总数1.1万名,驾驶着近900架飞机,因此民航每年的招飞人数都在上升,飞行员这个职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50年前由中国民航总局创建的第一所以培养民航飞行员为主的全日制高校,多年来始终承担着中国民航绝大多数飞行员的培养任务,被喻为"中国飞行员的摇篮"。现在正值招飞季节,民航招飞情况如何、怎样才能顺利跨入民航飞行员的行列、报考民航飞行员应当注意些什么……近日,记者带着这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对该院相关部门进行了走访,相信那些欲圆蓝天梦的学子们会从中有所收获。 我国民航飞行员培养概况 我国培养民航飞行员的专业,统称为飞行技术专业。该专业下面又分运输飞机驾驶(本科)、通用飞机驾驶(专科)和直升机驾驶(专科)三个不同层次的飞行员培养专业。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飞院成为我国第一所获有硕士飞行员培养资格的大学,这标志着中国民航飞行员培养的层次已实现了质的升华。 截至2006年初,我国培养民航飞行员的各类学校不足10所。除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已有50年的飞行教学经验,并具备全过程完成从专科、本科到硕士飞行员培养的教学、训练条件外,其余学校办学条件各有不同。如南航大、北航大和中国民航学院,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飞行训练阶段需借助国外的飞行培训机构完成。而泛美航校、沈阳飞龙等,虽然有自己的飞行训练设施和训练保障系统,但又不具有学历教育资质,只能从事飞行技能培训。 在飞院采访时,飞院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民航飞行员培训事业的繁荣,既能为中国民航发展提供有效的飞行员补充,同时,也可以此为平台,全面展示我国的飞行员培养水平。据统计,目前,飞院培养的飞行学生进入航空运输公司的各类证照理论和实践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在90%以上,大大高于其他为中国民航培养飞行员的国内外院校、机构的水平。 由于国情不同,与国外民航飞行员自费学习、自主择业不一样的是,我国主要采取“订单”的方式招收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SAD ) (1)简介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为情感反应。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 SAD )含有 28 个条目,其中 14 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 14 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最初的评分采用“是一否”的方式,但许多研究人没采用了 5 级评分制。“是一否”评分制得分范围从 0(最低的回避及苦恼程度)到28 (最高的一级)。 在建立该表时,作者十分注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概念。他们把社交回避与不能参与社交加以区分。指出社交回避的反面不是社交参与而是“不回避” ,此外,他们谨慎地只将主观的苦恼及行为上的回避等包括在内,而将诸如焦虑生理指数及受损的行为表现等内容排除在外,在最初的量表条目选择时,考虑了社交愿望及赞同的频率,并且进行了广泛的预测。 当采用“是一否“评分制时,大学生的均值勤为 9.1 ,其标准差( SD )为 8.0 ( Watson 及 Friend,1969 )。但分布相当偏倚。故而许多研究人员采用 5 级分制来取代“是一否”分制。在样本原形中,男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 (2)信度及效度内部一致性相当高。使用“是一否”分制时,均值与条目一总的相关系数均值是 0.77 。因 子分析的结果证实了关于回避与苦恼分量表的结构。但也提示:总分偏重于反映社交回避的方 面( Patterson 及 Strauss,1972 )。采用“是一否”分制而得到的分量表总分其苦恼分量表及回避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 0.85 及 0.87 。两表之间的相关系数男性为 0.54 ,女性为 0.71 ( Leary 等, 1987 )。 对“是一否”分制 4 个月的重测相关信度为 0.68 ( Watson 及 Friend,1969 )。 SAD 量表的分数与其它关于社交焦虑及羞怯测量的相关系数非常高(如 Jones,Briggs 及 Smith,1986 ),r 值达 0.75 以上,与一般焦虑的测量(如 Manifest Anxiety 量表)也有正的相关,但较低一些。有人报导,SAD 量表得分较高的人,在实际交往中焦虑程度较高,反之亦然。此外,高得分者参加小组讨论的兴趣较低得分者也要低(Watson及Friend,1969 )。SAD量表也在一百多 个用于检验各种咨询干预对慢性社交焦虑改善效果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 3 )应用与评价尽管量表被进一步分为回避及苦恼两个分量表,大多数研究人员仍愿意直接采用量表中的所有条目。总的来说, SAD 量表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量表,并且已通过一系列的测查证实其在社交苦恼及回避测量中的用途。但有一点需注意,因为量表中的条目同时测量社交困难的主观方面及行为方面,所以只有在希望同时测量期望及回避时采用 SAD 的总表才是适宜的。虽然在某些测查中分开用分量表也可能是适宜的,但其信度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 林雄标等对50例社交恐怖症(SPH),其中男38例、女12例,和65正常人按要求填写 SAD,评分结果患者的 SAD总分为20.92 ± 4.27,焦虑分量表(Ax )为11.38 ± 25,回避分量表(Av) 为 9.54 ± 2.6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3 ± 4.64(t 值=15.28,p<0.01) 、3.92 ± 3.1(t 值=13.92,p<0.01) 和4.14 ± 2.62(t 值=11.04,p<0.01) 。表明该量表在同时测量 SPH患者的社交 焦虑和回避行为时不失为一个方便的工具。 (4).社交回避及苦恼测试结果 注 ( 1 )与下列答案相同的选择便各得一分: 是:2,5,8,10,11,13,14,16,18,20,21,23,24,26 否:1,3,4,6,7,9,12,15,17,19,22,25,27,28 得分范围从 0分到 28 分, 0分为最低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程度, 28分为最高的交不适程度,测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得分,估计自己的社交心理健康水平。 (2)回避分量表的条目为 : 2,4,8,9,13,17,18,19,21,22,24,25,26,27; 超过 9分的测试者,社交活动常常处于回避状态 (3)焦虑分量表的条目为 : 1,3,5,6,7,10,11,12,14,15,16,20,23,28 超过 9 分的测试者,社交活动常常处于焦虑状态 社交回避及苦恼测试

大学生焦虑量表编制

云南中医学院论文报告书

正文大学生焦虑量表的编制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编制 吴梦昊,王阳鹏,李方灿 摘要:本量表的主要以是我校在校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为主要测评对象,参考国内外部分其他社交焦虑量表,并通过经验分析法从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及行为表现三个方面编制测题。在我校随机方便取样验证,得到分半信度系数为0.748,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编制; 社交焦虑是指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焦虑情绪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与一般的情绪反应一样,社交焦虑也有三方面的表现,即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其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在与人进行人际交往或回想人际交往过程时会有不安,羞怯的感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出汗,脸红和心慌等;在行为反应上,可能会表现为逃避社交情境、减少社会交往等。 处在大学阶段的青年正处在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大学重要的任务之一。但目前部分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或人际交往受挫等原因,会产生社交焦虑的倾向,而导致他们在回避社交情境等行为,则阻碍了其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能力的培养。所以,能够有效的确定大学生社交焦虑倾向的程度,就有利于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及进一步的能力培养。 虽然目前也存在着其他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量表,并且经检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是,其适用性的程度是根据其构建常模的样本的范围确定的,因此具有相对性。所以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校学生。 1.编制方法 1.1样本 在量表制作过程中,用于施测的被试都是通过方便随机抽样法在我校学生中选取的。在出测过程时随机选取护理专业、针推专业和应用心理专业的同学作为被试,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81份;鉴定测验发放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 1.2测量工具 自编《大学生社交焦虑问卷》。 1.3研究过程 通过文献参考与经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测题确立,在初测后通过相关法形成了测题区分度和测验题项;然后进行鉴定测验,运用分半信度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法计算出测验的信度及效度。所得结果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由于条件原因,并未建立量表的常模,也暂时无法对以后的测验结果进行评估。 2.量表的编制过程 2.1项目的搜集与编制 在项目收集时参考了Scheier和Carver的自我意识量表中的社交焦虑量表、社交焦虑量表(LASA)及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SAI)。同时结合生活学习经验,收集了社交焦虑的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初步却定了量表的题目的编写结构。 最初编制的测题共27题,包含反应内心体验13题,行为反应13题,生理反应1题。量表采用五级计分标准,从“根本不符合、有一点符合、比较符合、特别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计1分、2分、3分、4分、5分,其中第4题、9题、14题、18题、21题、26题为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说明被试社交焦虑倾向越高。 2.2量表题目的筛选及合成 初测统计后进行区分度的计算。总题相关太低,表明该题目与总量表所要测的内容相关太低,不能反应总量表所要测的内容,所以除去数据中未标记为显著(P<0.05)的题。本测验第4题和第26题与总测验相关不显著,予以删除。其余题目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 表一项目分析的结果 项目区分度 1 .502** 2 .526** 3 .384** 4 .176 5 .409** 6 .533**

飞行员基本知识

保证飞行安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机、环境等多种因素。中国民航50年来发生的二等和重大以上的133次飞行事故中,飞行员的人为原因占直接责任的65%,主要是机长素质低而导致操作和处置失误。国际民航发生有人员死亡的飞行事故中也有68%是机长的操作和处置失误人为原因造成的。由此可见,机长的素质在保证飞行安全中处于重要地位。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机长的作用由过去以人工操作为主变为以操纵管理为主。他要负责信息管理、任务管理、实行严密监控、及时决策,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准备接替自动化系统,操作航空器安全、正常的运行。因此,机长已经成为自动化系统的管理者、决策者,处于核心地位。由此可见,人的因素是安全生产中最关键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飞行队伍,综合起来讲就是高水平的飞行职业素质。它包含两方面,一是职业道德,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敬业精神、规章法纪、飞行作风;二是职业技能,也包含三个方面--飞行技术、管理能力、身心素质。 职业道德 1、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他的核心是无私奉献意识。由外在压力产生的是低层次的敬业,是对本职工作有个交待;而发自内心、出于对本职工作热爱的是高层次的敬业,那就是把工作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不管哪个层次的敬业表现出来的都是认真负责、认真做事、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看似简单的十六个字,真正能把它做好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的是认认真真、是持之以恒。联系到实际飞行,如我们常提到的两个标准、两个长期不走样(即严格飞行标准,严格飞行动作提高标准化程度,防止出现较大偏差。对简单程序,能持之以

心理素质对于飞行员的重要性

飞行员必须具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坚定不移的自信心和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但不是每个飞行员天生就具备这样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必须通过严格的心理训练和自觉的磨炼才能使这种品质得到增强和提高。事实上,对飞行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往往是飞行员自己心理品质问题导致的失误。因此对飞行员的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飞行安全是航空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心理学认为,人是容易犯错误的,即便是扳动一个简单的开关,在反复几千次、上万次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出错的概率,这也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飞行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飞行事故统计表明,由于飞机本身和飞行环境或条件原因所引起飞行事故/事故征候率已从20世纪初的80%下降到今天的3%;与此同时,由于飞行员自身心理因素所导致的飞行事故/事故征候却在逐年增加,目前已占到了事故/事故征候总数的60%~80%。国际民航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民航飞机事故中,有73%~75%是由于人为失误所致。 因此,加强对飞行人员心理状态的研究和培养,降低飞行员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已成为当今国际民航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因飞机系统故障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飞行事故比例是6∶4,而到了2008年,这一比例已变成2∶9。如此惊人的比例变化,引起了业内对特殊情况(简称特情)下飞行员的心理特征的特别关注。特情下飞行员的心理特征体现 飞行中出现的绝大多数特情都是在飞行员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此时,飞行员会在条件反射状态下做出对外界因素的反应,其心理状态的演变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能否从承受心理状态过渡到应变心理状态,转变过程中的思维、情绪、动作协调准确性是否符合良性、规范,都值得研究的课题。 及时发现飞行中的特情主要依赖于飞行员对飞机和飞行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准确。特情处置的成功与否,则更取决于飞行员在整个特情处置过程中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准确的处置。作为成熟的飞行员,操纵技能虽然各有差异,但基本应该不是问题。但一旦在飞行中遇到特情,其技术水平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发挥得好与坏则主要取决于谁的心理素质更好。 特情信息与飞行员预想的险情情景的吻合程度决定了特情处置的成败,确定特情信息的性质,需要飞行员经过较复杂的思考和判断,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做出识别和判断。通过这一心理活动飞行员将从无知到有知,使正确的信息得以确立,以便随后采取相应的处置手段。如果在特情信息“严重不足”情况下,飞行员只是依赖外部的环境和对条件的反射来实施附加动作,我们称之为尝试性工作。这时,飞行员的心理容易失去平衡,主观上产生“努力寻找特情源”的心理变化。如果飞行员心理素质差,处理各种信息时,思维就会处于混乱,对主要信息和危及安全的重要信息分辨不出来,操纵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仅延迟了识别特情的时间,而且还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大多数的人为事故都是这个原因所致。从多个事故案例分析中,我们总结出了在遇有特情时飞行员存在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不良情绪紧张过度、情绪失控会对飞行员判断发生特情的主要原因造成障碍,导致其分析和判断各种信息的综合能力下降,思维能力失常,造成决策失误或错误。这种现象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大脑短时空白,不能形成任何操作信号。 操纵动作反应失误特情发生后,飞行员的过度紧张和情绪不稳会造成操纵动作失去主动性和灵活性,操纵技术的准确性也随之下降,操纵动作不柔和,控制能力降低。严重时,可能造成盲目操纵和完全无能操纵,也就是说飞行员完全丢失了对飞行状态的控制能力。成功案例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下面的每个条目上选择“是”或“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即使在不熟悉的社交场合里我仍然感到轻松。是否 2、我尽量避免迫使我参加交际应酬的情形。是否 3、我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很容易放松。是否 4、我并不特别想去回避人们。是否 5、我通常发现社交场合令人心烦意乱。是否 6、在社交场合我通常感觉平静及舒适。是否 7、在同异性交谈时,我通常感觉放松。是否 8、我尽量避免与人家讲话,除非特别熟。是否 9、如果有同新人相会的机会,我会抓住的。是否 10、在非正式的聚会上如有异性参加,我通常觉得焦虑和紧张。是否 11、我通常与人们在一起时感到焦虑,除非与他们特别熟。是否 12、我与一群人在一起时通常感到放松。是否 13、我经常想离开人群。是否 14、在置身于不认识的人群中时,我通常感到不自在。是否 15、在初次遇见某些人时,我通常是放松的。是否 16、被介绍给别人使得我感到紧张和焦虑。是否 17、尽管满房间都是生人,我可能还是会进去的。是否 18、我会避免走上前去加入到一大群人中间。是否 19、当上司想同我谈话时,我很高兴与他谈话。是否 20、当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通常感觉忐忑不安。是否 21、我喜欢躲开人群。是否 22、在晚上或社交聚会上与人们交谈对我不成问题。是否 23、在一大群人中间,我极少能感到自在。是否 24、我经常想出一些借口以回避社交活动。是否 25、我有时充当为人们相互介绍的角色。是否 26、我尽量避开正式的社交场合。是否 27、我通常参加我所能参加的各种社会交往。不管是什么社交活 动,我一般是能去就去。是否28、我发现同他人在一起时放松很容易。是否 量表解释: 回避分量表的分数为: 常模+标准差=4.14+2.62 焦虑分量表的分数为:

社交焦虑量表(LSAS)

社交焦虑量表(LSAS)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判断与你的感受和行为符合的程度。根据题意,先在1-4的选项中,选出符合你实际感受的一项,然后在5-8的选项中,选出符合你的实际行为的一项。() 1.公众场合打电话 害怕/焦虑:1、无2、轻度3、重度4、严重 回避:5、从未(0%)6、偶尔(1~33%)7、时常(34~67%) 8、经常(68~100%) 2.参加小组活动 害怕/焦虑:1、无2、轻度3、重度4、严重 回避:5、从未(0%)6、偶尔(1~33%)7、时常(34~67%) 8、经常(68~100%) 3.公众场所吃东西 害怕/焦虑:1、无2、轻度3、重度4、严重 回避:5、从未(0%)6、偶尔(1~33%)7、时常(34~67%) 8、经常(68~100%) 4.公共场合与人共饮 害怕/焦虑:1、无2、轻度3、重度4、严重 回避:5、从未(0%)6、偶尔(1~33%)7、时常(34~67%) 8、经常(68~100%) 5.与重要人物谈话 害怕/焦虑:1、无2、轻度3、重度4、严重 回避:5、从未(0%)6、偶尔(1~33%)7、时常(34~67%) 8、经常(68~100%) 6.在听众前表演、演示或演讲 害怕/焦虑:1、无2、轻度3、重度4、严重 回避:5、从未(0%)6、偶尔(1~33%)7、时常(34~67%) 8、经常(68~100%) 7.参加聚会 害怕/焦虑:1、无2、轻度3、重度4、严重 回避:5、从未(0%)6、偶尔(1~33%)7、时常(34~67%) 8、经常(68~100%) 8.在有人注视下工作 害怕/焦虑:1、无2、轻度3、重度4、严重 回避:5、从未(0%)6、偶尔(1~33%)7、时常(34~67%) 8、经常(68~100%)

心得体会范文 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悟10篇

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悟10篇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重庆英雄机长刘传健及其英雄机组的真实事迹改变:去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失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英雄机组的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的奇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悟,欢迎各位前来阅读。 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悟【1】 看完《中国机长》,收获颇多,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机长精湛的飞行技术、专业的管理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机长,用苛刻二字一点不过分,通过层层选拔进入航校,之后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理论考试和高压训练模式,即使进入航空公司还仅仅是职业飞行生涯的开始。成为一名机长,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对于机长而言平均每三个月就会有一次大的技术考核,任何一次考核不通过都意味着机长资格的终止。责任的背后,是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我们飞行学员的标杆,是指路的明灯,新时代,在xx带领下,我们作为飞行学员要争做又红又专的高级技术人才,争取早日成为机长,挑起民航建设的大梁。 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悟【2】 观看完《中国机长》,我感慨颇深。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机长有着娴熟的飞行技术和对国家财产和乘客安全的强烈责任感。服从也同样重要,从里面所讲的几名飞行学院的教员,我看到了他们放弃开

大飞机梦想,扎根教育一线为中国民航培育飞行人才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深刻地体会到担当的真义。看到那些机长自豪的讲述自己如何处置特情后安全落地的壮举,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立志要向他们学习,钻研飞行技术,苦练基本功。飞行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理论,实践的考核,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要严于律己。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机长努力奋斗,为建设民航强国贡献力量! 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悟【3】 一架飞机的灵魂无疑是机长,机长队伍是中国民航事业的主要力量。作为一名踏入职场的新人飞行员,我深知自己离一名真正的机长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在飞行的路上,我会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飞行基础知识,扎实飞行技术,做一名既专业又有责任,又红又专的飞行员,努力向一名新时代下的优秀机长靠近。 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悟【4】 正如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确如此,在我们每一名飞行学员的心中其实一直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当上机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中国机长》这部片中,我深刻明白了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够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机长。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地为建设民航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悟【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老一辈机长们经历了从八一开航、试航拉萨,再到首次开辟国际航线、远航非洲、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大事件。老

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检查鉴定标准

附件: 《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检查鉴定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招收民用航空飞行学生的体格检查鉴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招收以培养航线运输驾驶员、飞机和旋翼机商用驾驶员为目标的民用航空飞行学生。 2 体格检查鉴定结论 体格检查鉴定结论分为: a. 合格; b. 不合格。 3 一般条件 3.1 应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不应有下列影响正常功能的疾病或功能障碍: a.心理品质不良; b.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异常; c.活动性、隐匿性、急性或慢性疾病; d.畸形、创伤、损伤或手术后遗症; e.长期使用某种物质而造成的身体不良影响或不良反应。 3.2 身高低于165 cm不合格。 腿长不足74cm不合格。 体重指数(BMI)大于等于24或小于18.5个别评定。 3.3 恶性肿瘤、可能影响功能的良性肿瘤不合格。 3.4 遗传性疾病或其家族史不合格。 3.5 辅助检查结果明显异常不合格。 4 神经、精神系统 4.1精神障碍及其病史和家族史不合格。 4.2人格障碍不合格。 4.3癔症、神经症不合格。 4.4 睡眠障碍不合格。 4.5 物质依赖、物质滥用不合格。 4.6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不合格。 4.7 癫痫及其病史和家族史不合格。

4.8 原因不明的、难以预防的意识障碍及其病史不合格。 4.9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损伤及其病史不合格。 4.10 经常性头痛不合格。 4.11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不合格。 4.12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不合格。 4.13 肌肉疾病不合格。 5 心理学 心理测试不及格不合格。 6呼吸系统 6.1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及功能障碍不合格。 6.2 肺结核不合格。 6.3 气胸及其病史不合格。 6.4 胸腔脏器手术史不合格。 7 循环系统 7.1 心血管系统疾病不合格。 7.2 血压: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高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持续低于60mmHg或高于等于90mmHg不合格。 7.3 脉搏每分钟高于40次、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低于120次,排除病理性疾病合格。 7.4 心电图明显异常不合格。 7.5 周围血管疾病不合格。 7.5.1轻度下肢静脉曲张合格。 7.5.2左侧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合格。 8 消化系统 8.1 消化系统疾病、功能障碍或手术后遗症不合格。 急性胃肠炎治愈后合格。 8.2 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明显异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直径大于3cm的肝囊肿不合格。 8.2.1二年前患过病毒性肝炎治愈后无复发合格。 8.2.2非病理性轻度肝脏肿大合格。 8.3 胆道系统结石不合格。 8.4胆囊息肉样变不合格。 8.4.1 直径小于等于5mm、不伴有胆囊壁增厚、非胆囊颈部的胆囊息肉样变合格。 8.5 直肠、肛门疾病及各种疝不合格。

交往焦虑量表评定

第一节交往焦虑量表评定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Leary 1983c) 一、简介 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 IAS )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 IAS含有15条自陈条目,这些条目按5级分制予以回答。(1: 一点儿也不符合我;5:非常符合我)。条目是根据下述两个标准选出的:(1):涉及主观焦虑(紧张和神经症)或其反面(放松、安静),但并不涉及具体的外在行为。(2):条 目大量涉及意外的社交场合。在这些场合中个体的反应取决于在场其它人的反应,或受其影响(与之相反的,例如公开演讲场合)。量表历经四阶段从最初的87条中选出了现在的 15条。其总评分从15 (社交焦虑程度最低)到75 (社交焦虑程度最高)。 在美国,在不同地区对大学生进行各种规模的测试时, IAS的均值及标准差是相当稳定的。来自三所不同大学的 1140名受检者的均值为38.9 (SD=9.7)(Denison大学Texas 大学及Wake林业大学)。

二、信效度 内部一致性:量表所有条目与其它条目的总数相关系数至少为0.45,Cronbach a系数超过0.87。八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0 IAS与其它测量社交焦虑及羞怯量表高度相关(r IW>0.60) (Jones, Briggs 及Smith,1986,Leary 与Koualski 1987)。 此外,IAS与在真实交往中的自陈焦虑相关良好。与低得分者相比,高得分者陈述在人际交往之前及之中都更加焦虑及缺乏信心,并关注在交往中别人怎样看待他们。在交谈中也更多的感到抑制。别人也认为他们表现的显得较为紧张及缺乏信心(Leary ;1983c,1986b)。高得分者还耽心别人如何评价其外表(Hart、Leary及Re jeski,1989)。得分与在面对面的交往时的心率增加有关。IAS评分与社交回避及抑制量表正相关(Leary,Atherton,Hill 及 Hur.1986 )。最后,在大学咨询中心时,前来咨询社交问题的大学生们的得分远高于没有寻求这种咨询的大学生。 IAS的评分与Marbowe-Crowne社交愿望量表相关系数为-0.26,由此给出了区分效果的某些证据。 三、应用与评价 正如简介所说,大多数社交焦虑量表都在两方面进行评价,即人们社交困难的情感方面和行为方法。但就不同的目 的来说,区分主观上的焦虑体验与外表上的行为表现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行为表现有迟疑、回避及表现困难。

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语言能力测试

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语言能力测试 考试大纲 (PEPEC) (第二版修订稿)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语言能力考试大纲 目录 一、PEPEC考试总则 1、考试背景 2、考试目的 3、考试性质 4、组织实施 5、考试对象 6、考试特点 二、PEPEC考试内容 1、考试结构 2、题型分解 3、命题范围 三、PEPEC考核的语言技能及要求 1、听力理解 2、语句复诵 3、模拟情景对话 4、故事复述 5、口语能力面试(OPI) 四、PEPEC考试评分准则 1、ICAO评分准则

2、PEPEC评分过程 3、PEPEC评分细则 五、PEPEC成绩发布 六、附录 附录一、ICAO语言能力评定标准附录二、ICAO考试范畴细目 附录三、PEPEC考试模拟题

一、PEPEC考试总则 1.考试背景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对多年来发生的航空事件、事故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航空英语的运用能力不强,即航空工作人员(驾驶员、管制员)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强是航空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ICAO要求所有从事国际航空运行的飞行员和管制员必须达到ICAO规定的语言等级4级(Level4)以上。根据ICAO公约附件的要求, 从2008年3月5日开始,从事国际航空运行和国内特殊航线运行的民航飞行员必须达到ICAO航空英语4级以上的语言等级标准才可以从事相关运行业务。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要求,设计出适合飞行人员的民航专门用途英语考试成为中国民航的当务之急。 为了满足ICAO针对飞行员设定的新的语言测试和最低语言技能要求,提高中国民航广大飞行人员的英语水平以满足航空运行要求,为了更加有效、更加专业地评价飞行人员民航语言运用能力,根据ICAO规定的国际标准,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开发了基于网络的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能力测试系统(Pilots’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of CAAC,即PEPEC)。 2.考试目的 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能力测试系统(以下简称PEPEC),是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在施行多年的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陆空通话测试和民航专业英语测试的经验基础上,并严格按照国际民航组织

社交恐惧量表

社交恐惧症自评量表 每个问题有4个答案可以选择,它们分别代表: 1、从不或很少如此; 2、有时如此; 3、经常如此; 4、总是如此。 1、我怕在重要人物面前讲话。答:(1 2 3 4 ) 2、在人面前脸红我很难受。答:(1 2 3 4 ) 3、聚会及一些社交活动让我害怕。答:(1 2 3 4 ) 4、我常回避和我不认识的人进行交谈。答:(1 2 3 4 ) 5、让别人议论是我不愿的事情。答:(1 2 3 4 ) 6、我回避任何以我为中心的事情。答:(1 2 3 4 ) 7、我害怕当众讲话。答:(1 2 3 4 ) 8、我不能在别人注目下做事。答:(1 2 3 4 ) 9、看见陌生人我就不由自主的发抖,心慌。答:(1 2 3 4 ) 10、我梦见和别人交谈时出丑的窘样。答:(1 2 3 4 ) 记分方法: 根据你的情况在上表中圈出相应的答案,此数字也是你每题所得的分数。将分数累加,便是你的最后得分了。 (1-9分)放心好了,你没患社交恐惧症。 (10-24分)你已经有了轻度症状,照此发展下去可能会不妙。 (25-35分)你已经处在社交恐惧症中度患者的边缘,如有时间一定要到医院求助精神科医生。 (36-40分)很不幸,你已经是名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了,快去求助精神科医生,他会帮你摆脱困境的。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1.即使在不熟悉的社交场合里我仍然感到放松。是否 2.我尽量避免迫使我参加交际应酬的情形。是否 3.我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很容易放松.是否 4.我并不特别想去回避人们.是否 5.我通常发现社交场合令人心烦意乱。是否 6.在社交场合我通常感觉平静及舒适。是否 7.在同异性交谈时,我通常感觉放松.是否 8.我尽量避免我与人家讲话,除非特别熟。是否 9.如果有同新人相会的机会,我会抓住的。是否 10.在非正式的聚会上如有异性参加,我通常觉得焦虚和紧张。是否 11.我通常与人们在一起时感到焦虑,除非与他们特别熟。是否 12.我与一群人在一起时通常感到放松.是否 13.我经常想离开人群。是否 14,在置身于不认识的人群中时,我通常感到不自在。是否 15.在初次遇见某些人时,我通常是放松的。是否 16.被介绍给别人使得我感到紧张和焦虑。是否 17.尽管满房间都是生人,我可能还是会进去的。是否 18.我会避免走上前去加人到一大群人中间。是否 19.当上司想同我谈话时,我很高兴与他谈话。、是否 20.当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通常感觉忐忑不安。是否 21.我喜欢躲开人群。是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