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与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投资与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投资与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投资与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极度膨胀的知识经济时代。而不论是科技的研发、信息的积累还是知识的管理运用无疑都需要人作为其主要源动力和推动力。宝洁公司前董事长曾说“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把我们的人留下,10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 可见人力资本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是促使经济持续增长的直接驱动力。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员工素质、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故其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研究和各类企业的普遍重视。

关于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国外相关思想理念涉及较早且较有影响力。自泰勒提出培训理论之后,学者们纷纷提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等方法以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至此对培训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训形式和方法的总结;二是培训效果的评价,核心是培训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三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研究。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进行培训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借鉴。 (张京洲,2010) 我国关于企业培训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如提倡引入先进信息手段E-learning提高培训有效性;提倡将地方高校与民营企业培训进行校企联姻以进行双赢战略;提倡多元培训模式等等思想理念。这些学者在国外先进理念的启发下,针对我国多数企业培训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大部分学者将培训效率低、效果差的原因归于企业对于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培训制度不规范、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等因素。

笔者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我国虽有不少学者关于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进行过研究,但都只是针对个别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部分问题进行剖析,很少有人会对各类问题进行全面而综合的研究。故关于企业培训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思路的研究仍需进行进一步整合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案例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影响企业培训有效性的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对策和建议。

1.2研究目的

本文希望通过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结合案例分析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拟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找出并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起到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2(结合案例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企业培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双重分析,找出影响培训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对实证研究部分起到铺垫和准备的作用。

3(通过资料收集的方法系统规整影响我国企业培训有效性的具体问题,在国内外企业培训案例分析的引导下,分析导致我们企业培训效率低下的本质。

4(为提高企业培训有效性策略的提出,在对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基于促进企业发展而提出的提高企业培训有效性的管理建议,以期据此提高企业竞争力,继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1.3研究意义

1.3.1 本文研究具有的理论意义

1.依据理论推动实践,关于企业培训的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能为企业培训活动的实际开展提供所需的指导和支持。理论上丰富其发展可使企业在培训活动中更加

准确地找出问题,更加科学地对症下药以有效提高培训对于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影响。

2.关于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研究可以弥补我国关于此类研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的遗憾,它对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1.3.2 本文研究具有的现实意义

1.目前企业培训广泛存在效果差、效率低、培训机制体系不全面、任务型培训未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等问题,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证案例的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各企业的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4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结合本文的研究思路拟运用文献综述与实证案例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文献综述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找出并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规整影响我国企业培训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和理论依据。

二、实证案例分析法。在理论依据完备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和失败的培训案例分析,不仅可以从实际案例中归纳出各问题的相关因素,推导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也可以在实证中发现理论研究中容易疏漏的具体问题。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

2.1企业培训的概念

关于企业培训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的综合和评述,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以期能够为企业培训的概念做出进一步完善。

Goldstein(1986)认为,企业培训是通过员工相互学习工作经验,而

导致员工行为改变的历程。

Tracey(1991)认为企业培训就是正式或非正式群体或个体学习那些经过设计,用来传授或改进员工的技能、知识和工作绩效的经验,其直接目的是获得新工作技能或改善竞争能力,培训应该发生在需要之时或之前。

姜英米(2005)则以系统论的视角给予定义,认为企业培训是以组织目标为导向,对各项培训活动的系统化组织与运作,是对培训的导入、实施、评估全过程进行的管理。该学者把企业培训纳入到一个组织整体当中,有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培训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和企业目标的有效实现而展开的一系列学习和沟通活动,以期提高员工的知识素养、技术能力和工作绩效;塑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在员工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宣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立学习型组织;并在监督和评估中反应企业存在的问题,完善企业培训体系,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另外,培训还应注重员工之间的差异性和各个岗位对培训的不同需求,建立一个双向的沟通平台,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2.2企业培训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当今信息膨胀、知识快速更新的社会环境中,不论是知识技能多高的员工,若不进行持续的学习都会面临落伍的威胁。一个企业想要在社会中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员工培训以解决这一问题。

企业培训通过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锻炼,提高员工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业绩绩效和生产效率,员工获得高一层次的技能也能使其满足未来岗位的需要,并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向员工传播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宣传良好的行为规范,能让员工潜移默化地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员工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更多的学习沟通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企

业凝聚力,从而建立学习型组织。这些企业特有的软实力都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企业培训能让员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企业对人员的栽培和重视,也能逐步形成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有潜力进行岗位提升的员工,可在培训过程中给予相应的能力锻炼,为日后的员工发展做准备,员工看到了提升的空间也就能产生工作的动力,从而促进企业的人才储备和良性发展。

第3章培训市场上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训文化

由于我国对培训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般员工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都还很不到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出于短期投资收益的考虑,只强调眼前的利益,却忽略培训所带来的长远价值。多数管理者认为培训是一项高成本支出却低收益回报的活动,且受到培训的人才很容易流失,因此更倾向于在劳动力市场上招聘所需的人才,而将培训视为一种可有可无、不必要的投资。即便有些管理者在先进管理思想的影响下逐渐重视培训活动的开展,多数管理者却只重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而忽视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未在培训过程中传承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励员工奋发向上,这就使得培训效能大大降低。长此以往,效能逐渐降低的培训也就使管理者仅仅将对培训的重视局限于口头,培训随意性很大,常常在企业面临重大问题时才采取突击性的培训,而其有效性之低便可想而知了。

管理层对培训的忽视,使得企业员工也只是对培训怀着应付了事的态度,根本不能从企业培训中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导致企业培训流于形式。

企业各阶层未能正确认识培训的重要意义,致使企业产生忽视培训的氛围,缺乏运用培训以促进人员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大大挫伤了企业培训的有效性。

3.2任务型培训、忽略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的特点

许多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只是将培训作为一项定期例行的任务制度,为了培训而培训,忽略在制定培训计划前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的开展没有按照企业的战略发展计划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没有根据企业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规划,也是其流于形式的一种体现。其次,盲目开展培训,却不根据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生产特点,建立起符合企业个体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也只能是事倍功半。至于培训的内容有没有针对工作岗位的要求来设立,员工的素质要求和员工能力水平能不能和培训课程相吻合,由于缺乏具体的需求分析,其针对性都相对较低,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学非所用的培训现状自然不能改善工作绩效,并从而达到企业培训目标。

在此我们不妨参考A大型制造业企业的失败案例: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针对各层级各部门规划了近50堂内训课,其中主要以生产类和管理类课程为主,并将这些课程打包给两家公司来做,结果不尽如人意,效果并不理想。不难发现,A公司的失败在于培训课程量太大、流于

表面,内训课程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忽略了企业的特点,因此价值不大。

3.3 缺乏激励机制、忽视员工积极性

企业的员工既是培训的客体,同时又是培训的主体。从培训过程来说,由培训师向员工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此时员工是培训的客体;然而,培训内容的接受与否,培训的效果如何,是否将培训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取决于员工自身,从这个角度看,员工又是培训的主体。因此要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不能忽视激励机制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员工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事不符的矛盾:员工的能力与岗位不符、能力与收入不符等问题,大大挫伤了企业员工学知识、学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企业缺乏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员工的收入水平与其工作绩效没有直接挂钩,也使得员工缺乏进取的积极性,不重视企业的技能

培训。模糊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激励制度的一种缺失。企业为未来发展进行一定的人才储备,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进行有方向的高一层次的岗位培训,不仅为日后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好了准备,也能让受训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的重视和期望,从而更加忠诚地为企业服务。然而当前很多企业忽视了这一激励机制的建立,未从根本上提升员工对培训的需要和期望,必然导致培训的有效性受限。

3.4 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

完善的培训体系建立的关键在于遵循基于企业战略的培训流程,即:确定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培训的宗旨企业培训的需求分析确定企业培训的策略选择培训的方式与方法培训效果的评价。无论是从培训计划到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估的纵向体系还是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在内的横向体系,每一环节之间都环环相扣,任一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整个培训过程的有效性。而很多企业由于并不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未设计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活动的执行缺少科学性和全面性从而导致随意性大,最终限制了企业培训的高效施行。可见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四种消费理论的对比总结.(优选)

四种消费理论的对比总结 消费理论主要有四种: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期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一.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居民现期的、绝对的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具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若假设为C=a+bY,其中a>0,0<b<1,C、Y 分别是当期消费和收入,b为边际消费倾向。但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Y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消费倾向C/Y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有递减趋势。 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该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来的。在指出凯恩斯的错误假设的基础上,杜森贝里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根据相对收入假设,杜森贝里认为:①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②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③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 三.生命期的消费理论 该理论由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i)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主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可以表示为:C=aWR+bYL ,c仍然为年消费额, a为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财富的比例,Wr为实际财产,b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工作收入的比例,YL为年劳动收入。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分布变量。。比如,社会中的年轻人与老年人所占比例大,则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较高、储蓄倾向就较低;中年人比例大,则社会的储蓄倾向较高、消费倾向较低。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也分析了其他一些影响消费与储蓄的因素,比如高遗产税率会促使人们减少欲留给后代的遗产从而增加消费,而低的遗产税率则对人们的储蓄产生激励、对消费产生抑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会使储蓄减少。 四.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该理论由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上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有联系也有区别。就区别而言,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就联系而言,不管二者强调重点有何差别,它们都体现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因而在如下几点上都是相同的:①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

弗里德曼的四种花钱方式

人世间花钱的四种方式 质检科美丹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弗里德曼写了本书,叫《自由选择》,书中他用一个矩阵,说明四种花钱和消费的形式:一,花自己的钱,为自己消费;二,花自己的钱,为别人消费;三,花别人的钱,为自己消费;四,花别人的钱,为别人消费。 弗先生认为花自己的钱自己消费是最有效的花钱方式。他认为,政府就是在花别人的钱,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征税,再将这些钱投入到公共服务当中去,如,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但由于不是花自己的钱,所以花钱的效果就不会好。他说得肯定有道理,要不然诺贝尔奖也不会给他。 先看第一种花钱和消费的方式。花自己的钱,为自己消费。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方式。因为是花自己的钱,我们会精打细算,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一定让花出的钱取得尽可能大的价值。在集贸市场,我们会和商贩不厌其烦地讨价还价,就是明证。 再看第二种花钱和消费的方式。花自己的钱,为别人消费。这可以是请客、送礼,也可以是捐赠。请客、送礼,很多是有一定的目的,实质上带有为自己消费的成分。捐赠,有些精明的商人是在借此做广告,当然,更多是在扶贫济困。但这种方式,不会是我们花钱和消费的常态。 第三种花钱和消费的方式。花别人的钱,为自己消费。有被请和收礼,更主要是花公款(不是自己的钱)消费。这种方式,我想各国

各地都存在,只不过,我们这里尤为普遍和常见。不是自己的钱,花起来,会怎样?傻子都知道,不算计,不心疼。只要看看那些盛宴,那些豪赌,那些富丽堂皇的办公楼,那些“出国考察”,那些专挑风景区召开的“会议”----这和道德无关。指望用道德解决,没门。只要是花别人的钱,且花起来没人管,一定会是随心所欲肆无忌惮。 第四种花钱和消费的方式。花别人的钱,为别人消费。主要是花公款,用于公共服务和救济某些人。弗先生对这样的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那些官僚在使用这样的钱时,会有施舍的感觉,而那些得到救济的人也会因此习惯于依赖,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的情况,我们再熟悉不过。遇到事,我们很习惯等着政府伸手,等着“上级”帮忙,一旦伸了手,帮了忙,我们就会千恩万谢,感谢这感谢那的。孰不知,那钱就是我们自己的,政府不会变出钱来。我得到救济,是因为有另外和我一样的人做了奉献。可惜,这样浅显的道理,我们一直不能说清楚。 按照弗先生的意思,最理想的花钱和消费的方式,就是第一种,花自己的钱,为自己消费。因为这是最有效的。但,这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只能想想,怎样让花别人的钱为自己消费和为别人消费也能更有效。方法也是有的,就是这“别人”,不应该是虚无的,不是理论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就是我们渐渐熟悉起来的一个名称——纳税人,是共和国的主人,全体人民。 简单说,就是,在花“别人”钱的时候,应该是“别人”说了算,最起码,要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影响及其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7502293.html,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影响及其对策 作者:杜亚丽,孟耀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02期 〔摘要〕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的讨论热点,两者相互制约又互为条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两者要相互促进。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出现了失调现象,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现象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投资;消费;比例失调;对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0)02-0044-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投资与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必须保持均衡,这是因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相互制约、互为条件。消费需求增长受到投资需求增长的制约,要以投资需求的相 应增长为保证;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只能在消费需求所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得到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仍然需要依靠消费的增长来实现,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增长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身,都不可能持续。然而近几年来,我国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缓慢,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对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协调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 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我国近年来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 根据世界银行钱纳里和塞尔奎因等经济学家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比例标准应该是在工业化初期(人均GDP达到140美元)达到15%∶85%,在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达到560美元)达到20%∶80%,在工业化末期(人均GDP达到2100美元)达到23%∶。而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我国自1988以来的投资和消费的比率却远远高于以上标准,甚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末期的水平。1999以后我国的消费率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至2007年已经到而投资率除1993—1995年有所波动外,基本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3年以后,都保持在40%以上。 (二)导致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由此可见,投资是国民经济增民经济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是经济增长动力之一,一方面经济增长又是扩大投资赖以存在的基础,对投资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投资经济增长 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含义。投资就是资本的使用和配置,它是一个变量运动和增值的过程。投资时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垫付货币和其他资源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为了强调投资与资本的联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对投资进行了定义:“对于经济学家而言,投资总是指实际资本的形成——增加存货的生产,或新工厂、房屋和工具的生产。”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也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经济学家对此也有着不同的解释,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关于“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产出(GNP)的增加”的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做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提供给居民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和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投资的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即投资需求效应和投资供给效应来实现的。在投资过程中和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运用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电力、水泥、钢材、电力等,从而导致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大量需求,引起国民经济中需求总量的增加,推动相应行业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投资的供给效应表现为投资项目建成后投入使用,会扩大社会的生产能力,从而给社会生产处更多的产品,导致国民经济供给总量的增加,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既会促进经济增长,又会诱发经济波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投资应服从和服务于消费,消费产生需求,投资产生供给,投资像细线能拉不能推。我们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既要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扩大投资:既要重视投资的需求效应,也要重视投资的供给效应。投资的项目或形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其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短期的需求效应,即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投资增长能够直接拉动总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总产出水平的增长。二是长期的供给效应,也就是从供给方面来说,投资可以形成新的后续生产能力,并且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投资不但创造了当年国民经济总需求而且增加了下一年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均表明,要想持续扩大社会再生产,必须增加固定资产、改善劳动手段和提高技术水平。我国的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通过近年来的投资率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表明:我国投资率80年代前期34.1%,后期增加到36.8%,90年代的平均水平为38.6%,2001年投资贡献率为46%左右,2002年提高到70%,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国经济增长已离不开投资的贡献。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另一方面只有经济增长才能给扩大投资提供坚实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投资就成了无源之水。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投资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现实中必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以及采取合理途径从而发挥投资的积极作用。首先,现阶段我国的众多小型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盈利投资的方式呈现出不科学性和盲目性导致经济的不正常发展,所以解决投资的盲目性从而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现阶段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的剧烈波

分析投资和消费若干比例关系

分析投资和消费若干比例关系 投资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既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也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投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曾经展开热烈的讨论,对于纠正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偏差,促进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新阶段,深入研究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特别是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在其中的比例关系,对于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现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完成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轨迹 (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态势趋于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两者波动幅度明显缩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间,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投资率逐步上升(由1952年的18%上升到20XX年的38%),最终消费率相应地逐步下降(同期由%下降到%)。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关系,20XX年为∶38,“九五”期间(1996~20XX年)这一比例平均为∶,其中1999年为∶,20XX年为∶;“八五”期间(1991~1995年)平均为∶,“七五”期间(1986~1990年)平均为∶,“六五”期间(1981~1985年)平均为∶(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项,最终消费由城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其占GDP之比为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存货增加,其占GDP之比为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消费率和投资率相加有时会大于100%,主要因为净出口为负,使GDP 总额减少,分母缩小)。尽管1999、20XX年最终消费率有所回升,投资率有所下降,但最终消费率仍然低于“七五”、更低于“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总的看,这种变化轨迹可能反映了工业化时期投资与消费的一般演变规律,表明两者的比例关系在按照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多次出现比较严重的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导致投资率和消费率大幅度偏离其趋势值。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变化轨迹渐趋平稳。 改革开放开始时,人们对以往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经济发

西方经济学界几种流行的消费理论

答:消费理论是经济学中,在研究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理论,即: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和产品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主要认为,在不考虑货币市场条件下,国民收入可以通过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来进行调节,并实现均衡。通常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常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来完成。而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考虑货币市场情况下,消费需求主要受国民收入影响。 1、西方经济学界几种流行的消费理论: 1)凯恩思的绝对收入理论,其主要理论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居民现期的、绝对的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且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 2)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其主要观点为:消费并非取决于现期的绝对收入,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其主要观点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主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以上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

是影响国民经济均衡的重要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收入具有多种形式,不同的收入形式对消费的影响有所侧重。 2、我国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采取合理的消费政策,为此,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者对消费理论。 1)依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可以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因为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函数关系,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由此,对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扩大贡献比高收入者更大。同理,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比较高,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现金购买能力。 2)依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应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新制度,树立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因为人们是依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消费与储蓄的比例,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则消费的比例会越高,从而刺激现期的消费,反之则减少,我国的国企改革、医疗改革和住房改革加剧了我国这几年的储蓄额增加,消费减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依据以上的理论,还可以采取鼓励性的消费政策,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增加消费品的品种,刺激消费;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模型的提出[1] 馬科維茨(Markowitz,1952)的分散投資與效率組合投資理論第一次以嚴謹的數理工具為手段向人們展示了一個風險厭惡的投資者在眾多風險資產中如何構建最優資產組合的方法。應該說,這一理論帶有很強的規範(normative)意味,告訴了投資者應該如何進行投資選擇。但問題是,在20世紀50年代,即便有了當時剛剛誕生的電腦的幫助,在實踐中應用馬科維茨的理論仍然是一項煩瑣、令人生厭的高難度工作;或者說,與投資的現實世界脫節得過於嚴重,進而很難完全被投資者採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鮑莫爾(william Baumol)在其1966年一篇探討馬科維茨一托賓體系的論文中就談到,按照馬科維茨的理論,即使以較簡化的模式出發,要從1500只證券中挑選出有效率的投資組合,當時每運行一次電腦需要耗費150~300美元,而如果要執行完整的馬科維茨運算,所需的成本至少是前述金額的50倍;而且所有這些還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分析師必須能夠持續且精確地估計標的證券的預期報酬、風險及相關係數,否則整個運算過程將變得毫無意義。 正是由於這一問題的存在,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以夏普(w.Sharpe,1964),林特納(J.Lintner,1965)和莫辛(J.Mossin,1966)為代表的一些經濟學家開始從實證的角度出發,探索證券投資的現實,即馬科維茨的理論在現實中的應用能否得到簡化?如果投資者都採用馬科維茨資產組合理論選擇最優 資產組合,那麼資產的均衡價格將如何在收益與風險的權衡中形成?或者說,在市場均衡狀態下,資產的價格如何依風險而確定? 這些學者的研究直接導致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的產生。作為基於風險資產期望收益均衡基礎上的預測模型之一,CAPM闡述了在投資者都採用馬科維茨的理論進行投資管理的條件下市場均衡狀態的形成,把資產的預期收益與預期風險之間的理論關係用一個簡單的線性關係表達出來了,即認為一個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衡量該資產風險的一個尺度β 值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應該說,作為一種闡述風險資產均衡價格決定的理論,單一指數模型,或以之為基礎的CAPM不僅大大簡化了投資組合選擇的運算過程,使馬科維茨的投資組合選擇理論朝現實世界的應用邁進了一大步,而且也使得證券理論從以往的定性分析轉入定量分析,從規範性轉入實證性,進而對證券投資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甚至整個金融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現代金融學的理論基礎。 當然,近幾十年,作為資本市場均衡理論模型關註的焦點,CAPM的形式已經遠遠超越了夏普、林特納和莫辛提出的傳統形式,有了很大的發展,如套利定價模型、跨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消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等,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系統的資本市場均衡理論體系。 [編輯]

经济周期视野下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优化

经济周期视野下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优化 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之一,当前各国都通过优化该比例来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增长。借助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把兼顾相对静态和相对动态的AMSZ准则进行了拓展,从经济周期的阶段进行了分析,解决了投资视角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如何联系时间性和参照物的问题。在相对静态分析中,由于主要考虑参照经济平均,因此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无法解释经济变动的现实,而在拓展了的AMSZ准则下进行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分析中,经济动态效率和经济稳定可持续要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进行逆周期的优化。因此,一个有为政府应该借助逆周期协调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比例关系。 标签:投资与消费比例;逆周期优化;AMSZ准则;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之一,保证二者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郭克莎,2009)。调整好投资、消费的结构,处理好两者比例关系,采取最优的方式来增投资、促消费,提高投资的效率和效益,保证扩大投资与消费的有效性,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就确定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而言,众多理论研究又可以区分为相对静态和相对动态两种主要观点。相对静态的观点认为,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值,或者是一定的区间。Chenery and Syrquin(1975)认为投资率和消费率在各国发展的每个阶段中趋于稳定。Franco M. and Richand B.(1953)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和Milton Friedman(1956)提出的跨时最优消费模型都倾向于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看作一个常数比例。从现有研究看,中国的经济学者也有类似观点(陈梦根,2014)。 在相对静态的观点之外,更多的观点是从相对动态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会受到时间变化而影响。Ramsey(1928)的消费—投资最优比例模型认为资本边际产量与时间偏好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现期消费或远期消费。Nakamura and Small(2007)在Hall(1978)的基础上,给出了消费决定的随机游走假说,认为投资与消费比例变化并非一成不变。Solow(2000)、林琼慧(2007)、龚志民,赵昆(2009)也认为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消费与投资可能呈现出相互推动、共同上扬的动态平衡局面。 从中国和世界经济情况来看,无论是相对静态,还是相对动态的观点都存在一定背离。一种既兼顾相对静态和相对动态的,从经济效率切入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分析的理论成为近三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学界主要在Phelps(1961;1965)提出的“经济增长黄金律”和三种评估经济动态效率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发展,构建了一系列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与经济增长率相关的理论关系,并试图运用前者对于后

14宏观经济学第十四单元消费和投资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第十四单元消费和投资理论 选择题 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 A.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总消费对收入的比率 B.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消费支出的变化 C.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当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比率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的个人储蓄可以明确表示为() A.家庭所有资产的总额 B.当期所得收入中不用于消费部分 C.当期所得收入中仅用于购买证券或存入银行的部分 D.家庭所持有的所有资产总额减去他们的负债总额 3.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为() A.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的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他们之和必定等于1 B.由于可支配收入必定划分为消费和储蓄,他们之和必然表示掀起收到的可支配收入的总额 C.他们之间的比例一定表示平均消费倾向 D.他们之和必等于0 4.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中是() A.储蓄而不是投资 B.投资而不是储蓄 C.既非储蓄又非投资 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 5.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国际学家视为投资?() A.购买新公司债券 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 C.购买公司债券 D.上述皆不对 6.如果税收变化,消费支出将在每一GDP水平上变化,因为() A.减少了所得税,将使平均消费倾向上升 B. 减少了所得税,将使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C.增加了所得税,将使平均消费倾向上升 D. 减少了所得税,将使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7.在本题图14.1中,实现CC是某些家庭的消费—收入线。

营销学四大经典理论:4P、4C、4R、4I

营销学四大经典理论:4P、4C、4R、4I 4P理论 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 由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1960年提出,“它的伟大在于它把营销简化并便于记忆和传播”。 产品包含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和延伸产品。广义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实体,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技术、知识或智慧等。 价格的制定手段很多,竞争比较法、成本加成法、目标利润法、市场空隙法,这些方法的目标是使产品成为可交换的商品。企业以盈利为目标,所以定价要具有兼顾销售效率和企业效益的双重考虑,打价格战是一种定价和竞争策略,但价格低并非总是凑效,曾经就有一个朋友,面临玉兰油的同一个产品在两个不同商家销售价格不同的购买选择,一家是按全价销售,另一个则是八折销售。结果却是选择了原价购买。信息不对称,使价格中蕴涵了太多的附加臆测信息,品质、期限、真伪、质量、效用,价格不仅与产品本身相关联,也与品牌的附加内涵和价值相关联,与市场的供求关系相关联,与所选择的购物场所的信誉相联系。 传统意义的促销是人员推广、广告、攻关活动和销售促进。这些方式在营销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渠道是产品从生产方到消费者终端所经历的销售路径。普通消费品会经过代理商、批发商、商场或零店的环节。B2C模式中也有电话直销、电视直销、网络直销、人员直销、专卖店直销等模式。直销模式大大缩减了从厂家到买家的中间环节,将中间利润让渡给消费者或作为新的营销模式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的补偿。B2B模式中也可能采取厂家对厂家的直接销售或选取代理商的中间销售模式。 4P’s之后,因为服务业在70年代迅速发展,有学者又增加了第5个“P”,即“人”(Peopl e);又因为包装在包装消费品营销中的重要意义,而使“包装”(Packaging)成为又一个“P”;7 0年代,“营销管理之父”科特勒在强调“大营销”的时候,又提出了两个“P”,即公共关系(Pub lications)和政治(Politics)。当营销战略计划受得重要的时候,科特勒又提出了战略计划中的4P过程,即研究(Probing)、划分(Partitioning)即细分(Segmentation)、优先(Prioritizing)、定位(Positioning),营销组合演变成了12P’s。但4P’s依然作为营销基础工具,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C理论

消费理论及其发展

消费理论及其发展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三)消费理论及其发展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决定消费数量的主要变量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2)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倾向有下降的趋势。 2、消费之迷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应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二战后政府的战时需求减少,并没有导致长期的经济萧条; (2)20世纪4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收入消费资料,提出了长期消费函数,证明在这期间收入虽然增长了7倍,但消费与收入始终保持固定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在0.84~0.89之间。(库兹涅茨长期消费函数)这两种情况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矛盾的,被称作“消费之迷”。 3、跨期选择理论(一个两时期模型) 考虑到有未来收入情况下,消费者(家庭)可以有多种不同选择的理论。 (1)跨时消费约束线:既定收入情况下,消费者在不同时期最大可能消费组合点的运动轨迹。 (2)跨时消费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在两个时期的各种不同消费组合,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点的运动轨迹。 (3)跨时期消费者的选择 为了使分析简单,我们考察一个生活在两个时期的消费者面临的决策,第一个时期代表消费者的青年时期,而第二个时期代表消费者的老年时期。在第一个时期 消费者赚到收入Y 1并消费C 1 ,而在第二个时期消费者赚到收入Y 2 并消费C 2 。由于 消费者有机会借贷与储蓄,所以,在任何一个时期的消费都可以大于或小于当期的收入。 考虑两个时期消费者的收入如何限制了这两个时期的消费。在第一个时期,储蓄 等于收入减消费,即:S=Y 1-C 1 在第二个时期,消费等于积累的储蓄,包括储蓄所赚到的利息加第二个时期的收入,这就是: C 2=(1+r)S+Y 2 在这里,r实际利率。另外,由于没有第三个时期,消费者在第二个时期并不储蓄。要注意的是,变量S代表储蓄或借贷,而且,这个式子在两种情况下都是成立的。如果第一时期消费小于第一时期的收入,消费者有储蓄,并且S大于零。如果第一时期的消费大于第一时期的收入,消费者有借贷,并且S小于零。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借贷的利率和储蓄的利率相同。 如把上述两个方程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导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即: C 2=(1+r)(Y 1 -C 1 )+Y 2 进而可得:(1+r)C 1+C 2 =(1+r)Y 1 +Y 2 或:C 1+C 2 /(1+r)=Y 1 +Y 2 /(1+r)

解读_消费资本化_(消费即投资理论)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总第98期) 解读“消费资本化” 欧翠珍 (广东商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510320) 摘 要:“消费资本化”理论从2005年初步提出,到2006年声名鹊起、广为人知并应用于实践,到 2007年在实践中碰壁,再到2008年在理论界引来强烈批评与质疑,前后走过了四个年头。在这个过 程中,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视角打量和透视这一理论,并给予了见仁见智的评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 好标准,这一理论的正误及其在实践中的价值似乎已能初见端倪。 关键词:消费资本化;消费行为;投资行为 中图分类号:B82;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06(2008)03-0021-05 一、“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应用路径 早在2005年,陈瑜教授即在《今日中国论坛》[1]、《理论前沿》[2]等刊物撰文介绍了其“消费资本化”理论①。2006年4月11日,其消费资本化理论专著———《消费者也能成为 “资本家”———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应用》[3]出版。紧接着,通过接受采访、投稿等多种途 径,陈瑜教授又在《中国企业报》[4]、《企业导报》[5]、《中国经济时报》[6]、《商务时报》[7]、 《新财经》[8]等报刊上宣讲其消费资本化理论。2007年初,该书的英文版出版。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2007年第12期的《新财经》刊载了《陈瑜大话“消费资本论”》一文。从其与记者的对话中,我们可了解到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 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思路与路径设想。笔者现将其分述如下: 1.理论前提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当今社会“消费者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人,消费已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由此,应“着眼于从生产和消费双向看问题,并形成消费者 的消费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投资行为的全新视角”,“消费资本导向、知识资本创新、货币 资本推动将是国家、地区和企业今后经济增长的基本方式”。 2.核心内容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延伸,具体来说,就是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 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此 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 生产的投资行为。因而实际上是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 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买卖双方 在这种条件下合二为一,成为一体。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 □收稿日期:2008-04-03 □作者简介:欧翠珍(1964-),女,湖南宁乡人,广东商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①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消费资本化”是不是一种理论尚且存疑,但为论述的方便,笔者暂且借用这一说法。 21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解释

报告出处: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朱瑞庭博士发布日期:2002-12-26 本篇报告已被阅读 156 次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个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通常可以进一步分解成若干小的决策行为,它们分别是产品(品牌)的选择、商店的选择、购买时间的选择、购买数量/金额以及购买频率的选择等等。在这些决策行为当中,对制造商而言具有重要影响的显然是消费者产品(品牌)的选择行为,而对零售商来说则关心消费者会在什么场所购买满足其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这两者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又通常和他的信息行为(有关产品、商店等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及储存)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中又包括对其媒体接触和消费行为的研究。另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还和购买的对象有关,这里需要就日常生活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加以研究。 西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自上个世纪上半叶开始就非常深入,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基于篇幅的原因,下面仅对其中最新的几个理论分别做一概括性的介绍。在具体的分析中将不会特别指出是属于消费者哪一类购买决策行为,论述本身则主要围绕零售商来进行。另外下面的分析主要是就私人消费者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行为而言,而且假定私人消费者本身和购买决策者的身份是一致的。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作为新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市场的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性突出表现在市场信息的失衡和不完整上。比如就消费者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而言,商家只能部分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愿望,而消费者往往无法完整掌握产品(质量、价格等)和商家的信息。信息的失衡对所有市场参与者都会带来影响,通常所有的参与者都会通过自身的信息行为,来努力打破这种失衡状态,在这一过程当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同时具备信息的搜集者和提供者两种角色。出于市场竞争和商业秘密的考虑,有的参与者(如商家)会有意隐瞒或发布信息,对消费者而言,他的信息行为的目的只是在于消除心中的不安全感。所以他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提出的要求就是,向其提供在购买决策过程中需要的真实的有关产品及商家的信息。 要消除消费者的这种不安全感,除了消费者自身积极的信息行为之外,制造商和零售商也具有广泛的营销工具和手段。就零售商而言,比如它就可以借助制造商的品牌策略来减轻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实证调查已经证实,消费者可以把对品牌的信任转化成对商家的信任,如果这一商家经营该品牌的话。当然商家绝对不能依赖于制造商的品牌策略,相反它自身也必须通过完整的营销组合来达到消除消费者不安全感的目的,特别是消费者对商家本身的不安全感。比如通过严格的质量保证、完善的售后服务、对消费者投诉的快速处理、定期不定期的减价促销、客观真实的广告宣传、亲切可信的现场咨询服务等等,都能够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不安全感。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行为科学解释 在行为科学当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被当成是一个决策过程来加以描述和解释。这一决策过程的部分内容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比如消费者的社会统计特征、消费者买或者不买的行为以及消费者购买的具体产品等等。但是消费者真正的购买决策是在消费者复杂的“内在思维”

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论文

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论文 投资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既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也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投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曾经展开热烈的讨论,对于纠正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偏差,促进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新阶段,深入研究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特别是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在其中的比例关系,对于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现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完成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轨迹 (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态势趋于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两者波动幅度明显缩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间,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投资率逐步上升(由1952年的18%上升到2001年的38%),最终消费率相应地逐步下降(同期由83.2%下降到59.8%)。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关系,2001年为59.8∶38,“九五”期间(1996~2000年)这一比例平均为59.5∶37.5,其中1999年为60.2∶37.1,2000年为61.1∶36.4;“八五”期间(1991~1995年)平均为58.7∶40.3,“七五”期间(1986~1990年)平均为63.4∶36.7,“六五”期间(1981~1985年)平均为66.1∶34.5(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项,最终消费由城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其占GDP之比为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存货增加,其占GDP之比为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消费率和投资率相加有时会大于100%,主要因为净出口为负,使GDP总额减少,分母缩小)。尽管1999、2000年最终消费率有所回升,投资率有所下降,但最终消费率仍然低于“七五”、更低于“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总的看,这种变化轨迹可能反映了工业化时期投资与消费的一般演变规律,表明两者的比例关系在按照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多次出现比较严重的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导致投资率和消费率大幅度偏离其趋势值。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

消费心理学理论概述(1)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理论概述 一、消费心理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消费心理学与广告心理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了解消费心理学的概念和其发展过程,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两者的关系。 (一)消费心理学的概念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 (二)消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消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知识积累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两次社会大分工一直到19世纪。在这漫长的社会历史进化历程中,消费心理科学基本完成了它的基本知识的积累使命。商品生产和贸易往来促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程度不同地开始关注与消费心理范畴有关的问题。伴随人类文明渐进的步履,人们对属于消费心理范畴的有关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展开逻辑思维并提炼出一系列理论范畴,例如消费需要问题、消费时间与消费习惯问题、消费阶层的划分问题、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问题和消费权益问题等。 2、体系建构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自19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是消费心理学在体系上开始建构的时代。导致这个时代的开始,除了一方面“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引发的经济危机之外,还有相关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等因素。 消费心理学科的诞生是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的生成有着“血缘关系”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 20世纪60年代前后,一些理论家为建构消费心理学体系付出了艰辛而卓越的劳动。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用心理学研究著作的大量问世。应用心理学的广泛研究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创立提供借鉴。这些研究的代表是:1900年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斯科特与盖尔遥相呼应,于1903 年出版以探索消费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广告论》,1980年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从而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

第三章_消费与投资理论

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 单项选择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又被称为()。 A.相对收入假说 B.永久收入假说 C.绝对收入假说 D.生命周期假说 2、对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准确表达是()。 A.随收人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而消费的增加又会促进收入的进一步增 加 B.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但收入的增长幅度总是大于消费的增 长幅度 C.消费额总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 D.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但收入的增长幅度总小于消费的增长 幅度 3、如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 A.递减;递减 B.递减;不变 C.不变;不变 D.不变;递减 4、如消费曲线为凸,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递减;递减 B.递减;不变 C.不变;不变 D.不变;递减 5、根据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可以推出平均消费倾向() A.递减

B.不变 C.递增 D.不确定 6、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那么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一定() A.递减;递减 B.递增;递增 C.不变;不变 D.不变;递减 7、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分析适用于()。 A.短期 B.长期 C.任何时期 D.不确定 8、()假说认为,人们的短期收入是经常变动的,但是人们的消费并不随着收 入的波动而波动,而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相对收入 B.生命周期 C.永久收入 D.绝对收入 9、永久收入假说是由哪位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 A.M. Friedman B. F. Modigliani C.J. S. Duesenberry D.M. Keynes 10、()假说认为,大多数人都不愿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人们会在更 长的时间范围内甚至在一生的时间范围内计划消费。 A.相对收入 B.生命周期 C.永久收入 D.绝对收入 11、()假说成功地被应用于解释经济问题,如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社会

消费品定价的四种策略

消费品定价的四种策略 生活消费品是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用品,这类产品一般有同类产品同质化强、消费者可选择性强、产品层次丰富、价格敏感性强的特点。因此对生活消费品的定价,是另生产厂家和商家极为头痛的一件事情。一旦价格定位不准确很可能导致产品滞销,哪怕是质量上乘的产品也会造成无路可销的局面。 目前对于产品定价的理论也很多,例如成本定价法、竞争定价法、边际利润定价法等等。但“专家”们对于各种定价法的阐释更多地侧重于理论高度,理由很充分但却不够实用,许多企业学习了这些定价法后还是无法确定该给产品定什么具体的价格才合适。笔者通过多年的营销实战和对市场的研究,发现一些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市场定价的捷径,在此给大家分享。并通过一些事例来说明这些定价方法其实已经深入到一些成功企业定价策略中。 一:顶天定价法 顶天定价法的意思就是产品定价时,把价格定在某一价格区间的最高价位。例如我们经常见到的以9、98、99等为最后两个数字的价格。这些定价已经达到某个价格区间的最高值,如果再加1、2元就变成的另一个价格区间的价格定位。这种定价基本上是在告诉消费者:我在这个价格区间的产品中是最好的,除非你要买更高档的同类产品。 笔者曾经对一款组合套装化妆品定价,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一款品质相当的竞争产品。那个产品价格是499元,这就给我们造成了很被动的局面。如果我们也定位499元,根据先入为主的原理,消费者选择我们的可能性一定不如竞争产品。如果我们定价低于竞争产品,又将造成我们的产品品质不如竞争产品的嫌疑,这一点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高于499,那明显我们两个产品不属于同一竞争区间的产品,这一点对于经销商来说又难以承受,担心价格过高在销售时会受到阻碍。这让我们左右为难,最后慎重考虑不得不改变产品策略。这种定价方式适合的产品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有一些共性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