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音乐教案设计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设计

【篇一:《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澳门及《七子之歌》创作背景。

2、理解歌曲表达情感,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及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用深情的歌声淋漓尽致的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

2.歌曲情绪,格调的把握。

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是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东方之珠》,你们学会了吗?

(好,我们来复习一下,老师给你们领个开头)

教师对同学们的演唱做简单的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新歌《七子之歌——澳门》

教学过程:

一.展示

1.《学习目标》

2.《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3. 聆听歌曲二.歌曲初步了解:

二.1.了解作者闻一多,作曲家李海鹰

2.歌曲创作背景

3.“七子”的来历(教师提问)

4. 澳门概况

5. 学习集体诵读《七子之歌——澳门》

三.学习歌曲:

1.第二遍放音乐

2.教师提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

(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心情? )

(深情、激昂……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急切心情,思念祖国妈妈等)

3.教师分析乐曲中的难点

*《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旋律比较平稳,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4.第三遍放音乐

*(提问:在歌曲中曾几次出现了呼唤母亲?每一次有什么意义? 在演唱中需要如何处理?

第一次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第二次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最后一次表达了盼望回归的急切心情。

*(歌曲的演唱中,采用了多种演唱方式,请你说说看?并说出有什么效果?)

(领唱——深情诉说。合唱——烘托情感)

四.课堂练习:

一组演唱第一乐段

二组演唱第二乐段。

高潮部分两组一起演唱

五.作业

请大家运用你手中的笔,在“七子之歌——澳门”的旋律上把表现深情思念、渴望回归的旋律画出来。

下课!

方永杰

宜阳思源实验学校

【篇二: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一、歌曲分析:

七子之歌是《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二、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组教学法,分组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表现歌曲内涵及情感。

教学难点:在分组活动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f 2/4《快快跑》德国

1 3 ︱5 0 ︱5 4 3

2 ︱1 0 ︱2 2 7 5 ︱5 5

3 1 ︱2 2 7 5 ︱5 5 3 1 ︱快快跑,马儿快快跑跳过岩石,越过山包不要累坏不要摔倒,1 2 3

4 ︱

5 0 ︱5 4 3 2 ︱1 —‖

快快跑,马儿快快跑。

说明:在教学中老师用两种演唱方式范唱。一种是扁、挤的声音,像幼儿园小孩似的。学生听了哈哈大笑;另一种空、松、高位置的声音。学生们通过对比,直观地明白了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正确的演唱。

(设计意图:此为我的音乐课常规环节。既是发声练习,也是组织教学。用钢琴伴奏练声,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在练习中开始美妙的音乐之旅。)

二、导入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

2、师:长这么大,是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母爱。现在让我们伴随这美妙的旋律回忆母亲给予我们的一点一滴。

3、师生同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4、师:生活在母亲的怀抱是幸福的,如果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你会怎样呢?

5、今天我们就通过《七子之歌—澳门》来听一听曾经被迫离开祖国母亲怀抱的七子之一——澳门当年的心声。

(设计意图:由耳熟能详的母爱歌曲引入新曲的学习,自然而不牵强。)

三、了解澳门及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

1、《七子之歌》作为背景音乐,介绍澳门及《七子之歌》相关资料

2、师:让我们一起走近澳门与《七子之歌》,然后根据大家的记忆进行一个小小抢答赛,请大家认真看大屏幕。

3、分组,进行小小抢答赛。

(设计意图: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有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而采取抢答形式巩固所学,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有效果)

四、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2、用 mu a音模唱旋律。(设计意图:学习歌曲之前,先要熟悉歌曲旋律,用音模唱的方式,使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

3、出示歌词,击打节奏练读歌词。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设计说明:在掌握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歌词。击打歌曲节奏来练读歌词,学生兴趣高涨,提高学习效率)

4、词曲结合,练唱歌曲。

(1)学生分组练唱。

(2)各小组跟琴唱。

5、完整演唱歌曲。

师:澳门已经在99年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终于结束了亲人分离的痛苦!(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聆听)。

师:充满渴望的一声声呼唤,感人肺腑,让我们用渴望的声音再来唱一遍歌曲。(学生演唱歌曲)

6、渲染“回归”的主题。

(1)看视频。(播放关于香港、澳门回归,大陆与港澳及台湾来往互助的视频。背景音乐《七子之歌》)

师:离开祖国怀抱的孩子已陆续回到了母亲身边,但是七子中的一

个--台湾没有回归,祖国在一如既往地关心它,台湾人民受灾后,祖

国人民热情帮助他们,希望台湾也能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祖国统一带来的和谐和幸福。引导

学生了解台湾)

(2)教师小结。

师:世上只有妈妈好,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母亲的温暖怀抱成长!

【篇三:七子之歌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聆听《七子之歌——澳门》和《东方之珠》,并能够简单哼唱两首歌曲。

2、与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协同教学,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背景。

3、在歌曲情感体验、表达过程中,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期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突出本单元“ 祖国” 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七子之歌—澳门》中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音准和声音的控制。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两首歌曲均选自新版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东方之珠》由台湾著名作曲家罗大佑写于1991年,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

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

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七子之歌--澳门》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

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

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之一,《澳门》是

组诗中为首的一章。全曲分为三部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知道,在咱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很多时间点

是值得我们铭记的。从近现代来说,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

正式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教师提出问题:1997年7月1日是什么日子?

香港回归祖国。

(2)问题: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为何有回归一说?学

生回答,教师总结。

(3)香港的历史: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教师展示ppt进行讲解)

香港是亚洲东部的重要交通中心和国际自由贸易港,也是世界著名

的金融中心之一。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侵占了香港岛。1860年和1898年,分两次强占了九龙半岛。为收复香港,我国政

府同英国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于1984年12月19日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

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正是因为香港的美丽、繁华,再加上对于祖国统一的美好期望,一

首描写香港的歌曲《东方之珠》就出现了,也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

首先去学习的歌曲。

2、新课讲授

市民来说不亚于1979年的台湾。由此开始,香港开始了长达数年的

移民风潮。《东方之珠》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1991年,台湾

著名作曲家创作了这首他的代表《东方之珠》并由本人首唱。

(2)教师介绍罗大佑。罗大佑,台湾省苗栗县的客家人,祖籍广东

省梅县,是台湾地区的创作歌手、音乐人,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代表作品:《童年》、《明天会更好》、《鹿港小镇》等等。

3、聆听《东方之珠》。

(1)师:注意边欣赏边体会,这首歌曲根据情感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意境?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

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之情,以及人们渴望归依祖国怀抱、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

(2)师:通过刚才的欣赏,再加上你以前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你认为这首歌曲最好听、最感人的是哪几句?你能不能试着唱唱?(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

(3)跟随音乐,小声哼唱。

这首歌曲倾吐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并且后来由很多明星歌手都翻唱过,成为了中国华语乐坛一首经典的作品。

4、其实在中国,除了香港以外,还有一个地方跟香港一样,也曾经被侵略者占领,后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澳门。

同学们知道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么?

1999年12月20日。

(1)教师讲解歌曲创作背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时,澳门回家也进入了倒计时。当时,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大型纪录片《澳门岁月》。作曲家李海鹰谱写了这首主题曲。并且由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琳用她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但充满童真的动人声音演唱了《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不仅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也同时感动着全世界华人的心,自此,这首歌曲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回到那一年,去欣赏聆听这首动人的歌曲。(2)欣赏歌曲。

(3)歌曲欣赏完了,相信同学们都能从歌词中体会到澳门同胞对祖国母亲的迫切思念和眷恋之情。

(4)问题: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述一下澳门的历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组成,面积约为十六万平方米。

澳门原来是渔港,在明代,海上运输时期,是南方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现代,成为了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地,但是由于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1887年签订了中葡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澳门从祖国怀抱中被分离出去。

到了20世纪初,中国诞生了这样一位爱国诗人(教师结合ppt介绍闻一多)。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独居异乡,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

辱。回国后,看到中国饱受凌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的爱国思乡之作。组诗供油管七首。

但这一切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宣告结束,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怀抱。(ppt展示讲解) 5、2009年,澳门回归10周年之际,曾今演唱过这首歌曲的澳门小女孩容韵琳再次演唱了这首经典,接下来,同学们跟随她的声音轻声哼唱。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演唱了两首歌曲。两首歌曲都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但是我们也知道,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发奋图强,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到那时,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怀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