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污扩容器设计计算及排污系统优化

锅炉排污扩容器设计计算及排污系统优化
锅炉排污扩容器设计计算及排污系统优化

锅炉排污扩容器设计计算及排污系统优化

?

10?热机技术

第3期

2006年8月

锅炉排污扩容器设计计算及排污系统优化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李威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锅炉排污系统经常出现定期排污扩容器超压及排汽带水现象,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设计标

准结合实例进行扩容器设计计算,并根据对电厂调研情况的分析,找出问题根本所在,最后对排污系统设计提出优化建

议,希望能为今后锅炉排污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锅炉排污系统扩容器

1锅炉排污系统简述

从锅炉蒸发段排出含盐分及杂质较多的炉

水,经扩容器和热交换器(或只经过扩容器)回收

部分工质和热量,最后排人下水道或其它出处的

管道系统称为锅炉排污系统.

排污可分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主

要用于自然循环和辅助循环的锅筒锅炉上.在

蒸发段出口设分离器的早期直流锅炉上也曾进

行排污,从分离器下部引出排污水.随着给水品

质提高,现代直流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已不再进行

排污.

图1锅筒锅炉排污系统图

2排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置排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锅炉排污

的需要,确保汽水品质,但排污就意味着工质和

热量的损失,因此尽可能的回收工质和热量也是排污系统主要的任务.为了降低排污水压力以

便更好的回收工质和热量,除在系统管路中设置截流孔板和减压阀以外还需在排污系统中设置排污扩容器.因此作为排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一排污扩容器,其选择设计就尤为重要.

曾有设计院对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300MW

和600MW机组燃煤电厂的锅炉排污系统进行过调研,发现存在与定期排污扩容器连接的管道法兰垫片经常"吹开",引起泄漏,定期排污扩容器

排汽带水等现象.由于排汽携带大量的湿蒸汽

和汽雾状的水滴被锅炉的一次风机和送风机吸风口吸人,对锅炉制粉系统的设备和管路等造成不良影响.有的电厂采用在排汽管上加装汽水

分离器的措施来解决,结果使得排汽不畅,定排

超压,严重时造成了汽水分离器"爆炸".

造成以上问题的发生,除了有一定的电厂实

际运行过程中不恰当操作的原因(如经常开启水冷壁下联箱或下降管上的锅炉放水门来保证锅炉炉水品质,造成大量汽水进人定期排污扩容器)以外,究其根本还是定期排污扩容器容量及

尺寸选择不当造成的.

第3期

2006年8月热机技术

3排污扩容器容量计算

对于国产引进型锅炉,由于采用引进技术制

造,排污系统设计均采用同一规范(美国依巴斯公司标准MNE--83,MNE--85),即连续排污扩容器容量按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的2,内部断面蒸汽流速按不大于1.22m/s设计;定期排污扩容器容量按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

3,内部断面蒸汽流速按不大于2.44m/s设计.

但实际按此标准计算选择的定期排污扩容器却普遍存在超压或排汽带水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以我院设计的扬州电厂四期工程(2×300MW机组)为例,按此标准对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进行选择计算.

3.1典型的通到定期排污扩容器的疏水有以下几种:

a.在投入商业性运行以前的煮炉和烘炉过

程中,从锅炉放水联箱来的周期性放水.

b.正常运行时,从连续排污扩容器来的排污水.

c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旁路管道来的临时

排污.

d.汽包锅炉的汽包紧急放水管道.

e.其它设备的疏放水,视系统的设计而定.

注:在正常运行时,不应开启锅炉放水联箱

的放水门,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炉水的循环,并伴随着损坏炉管的危险.

由于在定期排污扩容器中的扩容蒸汽是通

往大气的,所以只能允许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去的流体才可以引入扩容器.

3.2一般设计导则

a.定期排污扩容器中释放的扩容蒸汽量

释放的扩容蒸汽量可按下式求得:

mf=m而hL--hf

式中

Inf——排往大气的扩容蒸汽,t/h;

mIJ——从热水源来的排污水量,t/h;

h——对应于水源压力饱和水的焓值,/kg; ht——在定期排污扩容器中对应于在扩容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水的焓值,KJ/kg;

Hf——对应于扩容蒸汽压力下饱和蒸汽的

焓值,KJ/kg;

b.扩容蒸汽的上升速度V

在定期排污扩容器中,扩容蒸汽离开容器中

分离面(即容器中的汽水接触面)的最大允许上升速度为8英尺/秒(2.44m/s).

巳分离表面

在定期连续排污扩容器中,分离表面的最小

面积可按下式确定:

A一

其中

A——最小分离面积,m2;

m2——排往大气的扩容蒸汽,t/h;

扩容蒸汽的比容,m3/kg;

V——扩容蒸汽的最大容许上升速度,取

2.44m/s;

d.扩容器的结构参数

定排扩容器水平布置时,分离面积为:

A—D×L

式中

A——扩容器分离面的面积,m2;

扩容器的直径,m;

I一扩容器长度,m;

定排扩容器立式布置时,扩容器的内径按下

式计算:

D一√

其中

扩容器的内径,m;

A——扩容器的分离面积,m2;

e.扩容器的工作压力

应等于大气压力,排出管道中的流体静压头,

排汽管道中的阻力损失与出口动压头损失之和. 排汽管道的尺寸选则应使压力损失尽可能

地小.在设计工况下,通过排汽管道的总压力损失按接1.5磅/英寸(O.O11MPa)考虑是适当的.

f.扩容器的工作温度

取锅炉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

12?热机技术

第3期

2006年8月

3.3扬州电厂四期工程扩容器设计原始数据

该工程配备东方锅炉厂生产的1036t/h亚

临界参数自然循环汽包炉

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Q1—1036t/h

汽包运行压力:Pa一18.7Mpa.a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1. 题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 机械类工厂的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三台SZL4-1.25-P型炉 2. 目的: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核内容与方法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主要考核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方案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 设计具体任务 1)设计概述 2)设计原始资料 3)设计内容 3.1)热负荷计算 3.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 3.3)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3.4)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 3.5)引,送风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 3.6)运煤除灰渣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 3.7)锅炉房设备明细表 3.8)设计主要附图 5. 参考资料: 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作者:吴味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2.《锅炉原理》陈学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年版。 3.《工业锅炉》张永照,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4.《锅炉原理》范从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5.《锅炉房工艺与设备》,刘新旺,科学出版社,2002 6.《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刘艳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8.《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杜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9.《供热工程》,贺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集中供热设计手册》李善化,康慧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同济大学等院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1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主编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2014年12 月25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6、课程设计摘要(中文) 热能动力设备和系统是电力生产和热能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和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学生通过本专业的

锅炉课程设计计算表

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 (3)确定锅炉的基本结构 采用单锅筒∏型布置,上升烟道为燃烧室及凝渣管。水平烟道布置两级悬挂对流过热器。布置两级省煤器及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 整个炉膛全部布满水冷壁,炉膛出口凝渣管簇由锅炉后墙水冷壁延伸而成,在炉膛出口处采用由后墙水冷壁延伸构成的折焰角,以使烟气更好的充满炉膛。采用光管水冷壁。对流过热器分两级布置,由悬挂式蛇形管束组成,在两级之间有锅炉自制冷凝水 喷水减温装置,由进入锅炉的给水来冷却饱和蒸汽制成凝结水,回收凝结放热量后再进入省煤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采用两级配合布置,以节省受热面,减少钢材消耗量。 锅炉采用四根集中下降管,分别供水给12组水冷壁系统。 燃烧方式采用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 根据煤的特性选用中速磨煤机的负压直吹系统次风 序号 名称 漏风系数 符号 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符号 计算公式 1 制粉系统 0.1 △a ZF 2 炉膛 0.05 △a L a L ' ' 3 屏、凝渣管 0 △a PN a PN '' +' 'a L △a PN 5 低温过热器 0.025 △a DG a DG ' ' +' 'a GG △a DG 6 高温省煤器 0.02 △a SS a SS '' ?+''a D G a SS 7 高温空气预热 器 0.05 △a SK a SK ' ' +''a SS △a SK 8 低温省煤器 0.02 △a XS a XS ' ' +' 'a SK △a XS 9 低温预热器 0. 05 △ a XK a XK ' ' +' 'a XS △a XK

图1.1 锅炉本体结构简图 第一章、辅助计算 1、1锅炉的空气量计算 在负压下工作的锅炉机组,炉外的冷空气不断漏入炉膛和烟道内,致使炉膛和烟道各处的空气量、烟气量、温度和焓值相应的发生变化。 对于炉膛和烟道各处实际空气量的计算称为锅炉的空气平衡量、在锅炉热力计算中,常用过量空气系数来说明炉膛和烟道的实际空气量。 锅炉空气量平衡见表1 1、2燃料燃烧计算 1)燃烧计算: 需计算出理论空气量、理论氮容积、RO2容积、理论干烟气容积、理论水蒸汽容积等。计算结果见表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烟囱高度规定一览表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烟囱高度规定一览表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45.5MW(65t/h)沸腾、燃油、燃气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烧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 使用甘蔗渣、锯未、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GB 3095-1996

GB 5468-91 GB/T 1615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定义 3.1 标准状态 锅炉烟气在湿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的数值。 3.2 烟尘初始排放浓度 指自锅炉烟气出口处或进入净化装置前的烟尘排放浓度。 3.3 烟尘排放浓度 指锅炉烟气经净化装置后的烟尘排放浓度。未安装净化装置的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即是锅炉烟尘排放浓度,其数值也相同。

3.4 自然通风锅炉 自然通风是利用烟囱内、外湿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一种通风方式。这种不采用鼓、引风机机械通风的锅炉,称之为自然通风锅炉。 3.5 收到基灰分 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测定的灰分含量,曾称“应用基灰分”,用“Aar”表示。 3.6 过量空气系数 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用“α”表示。 4 技术内容 4.1 适用区域划分类别 本标准中的一类区和二、三类区系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区域。 本标准中的“两控区”系指《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中所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范围。

锅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某厂锅炉房工艺设计 二、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设计计算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锅炉房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设计原始资料: 1、热负荷资料 项目用汽量/(t/h) 用汽参数凝结水 回收率% 同时 使用系数最大平均压力/MPa 温度 采暖用汽 6.10 0.4 饱和65 1.0 生产用汽 4.80 2.5 0.5 饱和20 0.8 生活用汽0.60 0.15 0.3 饱和0 0.3 2、煤质资料: 元素分析成分:C ar(C y)=65.65%, H ar(H y)=2.64%, O ar(O y)=3.19%, N ar(N y)=0.99%, S ar(S y)=0.51% ,A ar(A y)=19.02%, M a r(W y)=8.00% . 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Vr)=7.85%, 接受基低位发热量Qnet,v,ar(Qydw)=24426KJ/Kg 查文献[1]表2-10,得该煤属Ⅲ类无烟煤(WⅢ)。 3、水源资料: 以自来水为水源,供水水温13℃,供水压力0.5MPa (1)总硬度:YD=5.2mmol /L (2)永久硬度:YD T=2.1mmol /L (3)暂时硬:YD T=3.1 mmol /L (4)总碱度:JD=2.1mmol /L (5)PH值:PH=7.4 (6)溶解氧:6.5~10.9mg/L (7)悬浮物:0 mg/L (8)溶解固形物:420 mg/L 四、设计内容与要求 1、热负荷计算 包括最大计算热负荷和年热负荷的计算。对于具有季节性负荷的锅炉房,应分别以采暖

连续排污扩容器的原理

3.5m3连续排污扩容器 一、用途 连续排污膨胀器的作用就在于将锅炉排污水扩容蒸发出蒸汽并将蒸汽与污水分离开来。分离出来的蒸汽可回收到热力系统中去(如将蒸汽引至除氧器等);未蒸发的排污水可送入排污冷却器,以加热软化水等。由此可见,连续排污膨胀器是保证有效地利用锅炉排污水所含热能的前级处理设备。 二、工作原理 来自锅炉的连续排污水为锅炉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度高、焓值大,若突然降低其压力,水的汽化点降低,使原来的饱和状态被破坏,一部份水放出过热热量成为新压力下的饱和水,一部分水吸收蒸发潜热而成为蒸汽。这种蒸发称为闪蒸蒸发。 连续排污膨胀器就是利用闪蒸蒸发的原理来获得二次蒸汽的,其有一定参数的锅炉排污水从管道突然被输入体积比管道大若干倍的膨胀器后,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从而闪蒸蒸发出蒸汽。 同时,连续排污膨胀器依靠离子分离,重力分离和分子摩擦力分离来将气、水分开,从而获得低含盐量的二次蒸汽,排污水从切向管进入膨胀器,使流体旋转,产生的蒸汽沿膨胀器上升,经过一段空间后再通过百叶窗汽水分离装置最后分离,从而完成汽与水的整个分离过程。 三、结构型式及主要规格 连续排污膨胀器由主体、管系及附件等组成。连续排污膨胀器的主体为一圆柱形壳体加内部装置组成。内部装置有隔板、百叶窗汽水分离器和用于控制调节阀的浮球等。为了便于检修,或采用法兰联接式壳体,或在壳体上装上人孔。连续排污膨胀器的型式分为立式和挂式两种:立式膨胀器的支座在底部可安放在地面上,挂式膨胀器的支座在腰间,可安放在平台上,此外,外部装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调节阀、液面计等附件。 连续排污膨胀器的主要规格: 设计压力:1.4MPa

烟囱设计规范

锅炉房烟囱设计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 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8.4.10-1规定执行。 表8.4.10-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 13271-2001)

表8.4.10-3燃煤锅炉砖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 表8.4.10-4燃油、燃气锅炉钢制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 6.当烟囱位于飞行航道或飞机场附近时,烟囱高度不得超过有关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烟囱上应装信号灯,并刷标志颜色。 7.自然通风的锅炉,烟囱高度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保证烟囱产生的抽力,能克服锅炉和烟道系统的总阻力。对于负压燃烧的炉膛,还应保证在炉膛出口处有20~40Pa的负压。每米烟囱高度产生的烟气抽力参见表8.4.10-5。 表8.4.10-5烟囱每米高度产生的抽力(Pa)

2.计算方法二:

烟囱的阻力计算: 1.烟囱的摩擦阻力Pycm(单位为Pa): 2.烟囱出口阻力Pycc(单位为Pa): 3.烟囱总阻力Pyc(单位为Pa):

砖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砖烟囱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50m。 2.烟囱下部应设清灰孔,清灰孔在锅炉运行期间应严密封好(可用黄泥砖密封)。 3.烟囱底部应设置比水平烟道入口低0.5~1.0m的积灰坑。 4.当烟囱和水平烟道有两个接入口时,两个接口一般应相对设置,并用与水平烟道成45o角的隔板分开,隔板高出水平烟道的部分,不得小于水平烟道高度的 1/2。 5.烟囱应设置维修爬梯和避雷针。 钢烟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烟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烟囱壁厚要考虑一定量的腐蚀裕度,当烟囱高度为20~40m,直径为0.2~1.0m时,无内衬的筒体壁厚取4~10mm,有内衬的 壁厚取8~18mm。 2.当烟囱高度和直径之比超过20时,必须设置可靠的牵引拉绳,拉绳沿圆周等 弧度布置3~4根。 3.烟囱与基础连接部分一般制作锥形,支撑板厚度一般为20~40mm。4.带内衬的钢烟囱,内衬可分段支承,每段长4~6m,内衬和筒体之间保持20~50mm的间隙,并应在顶部装防护环板将内衬盖住。 5.钢烟囱宜选用由专业厂加工制造的焊制不锈钢烟囱。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 锅炉课程设计--26题 学生姓名:刘泰秀42101020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班级:421010班

一、设计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是一次虚拟锅炉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完整的热力计算。 2.根据所提供参考图纸,绘制A0图纸2张,其目的是为掌握典型锅炉的基本机构及工作原理。 3.以《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为主要参考书,以《电站锅炉原理》、《锅炉设计手册》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设计计算。 二、题目要求 锅炉规范: 1.锅炉额定蒸发量670t/h 2.给水温度:222 ℃ 3.过热蒸汽温度:540 ℃、压力(表压)9.8MPa 4.制粉系统:中间仓储式 5.燃烧方式:四角切线圆燃烧 6.排渣方式:固态 7.环境温度:20 ℃ 8.蒸汽流程:指导书4页 三、锅炉结构简图 设计煤种名称Car Har Oar Nar Sar Aar Mar Qar 枣庄甘霖井56.90 3.64 2.25 0.88 0.31 28.31 7.71 22362

燃烧计算表 序 号 项目名称符号单位计算公式及数据结果 1 理论空气量V0 m3/kg 0.0889*(Car+0.375*Sar)+0.265*Har- 0.0333*Oar 5.9584 2 理论氮容积V0N2 m3/kg 0.8*Nar/100+0.79*V0 4.7142 3 RO2容积VRO2 m3/kg 1.866*Car/100+0.7*Sar/100 1.0639 4 理论干烟气 容积 V0gy m3/kg V0N2+VRO2 5.7781 5 理论水蒸气 容积 V0H2O m3/kg 11.1*Har/100+1.24*Mar/100+1.61*dk *V0 0.5956 6 飞灰含量αfh 查表2-4 0.9 烟气特性表 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公式结果 1 锅炉输入热量Q r kJ/kg Qr≈Qar,net22362 2 排烟温度θpy ℃先估后校140 3 排烟焓hpy kJ/kg 查焓温表1705.44 4 冷空气温度tlk ℃取用20 5 理论冷空气焓h0lk kJ/kg h0lk=(ct)kV0 157.81

锅炉房设计计算书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课程设计 设 计 计 算 书 设计课题;某游泳池油锅炉房设计 学院:建工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师:***** 日期:2013.12.29—2014.1.6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题目:某游泳池油锅炉房设计 二、设计概况:该锅炉房位于杭州市下沙镇高教大学园区某游泳池地下室(见附图,地面相对标高为-4.0m),为新建锅炉房,以满足游泳池冬季空调、地板辐射采暖、平时游泳池循环水和淋浴热水系统用热。 三、原始资料: 四、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型 1、热负荷计算 (1)空调用热负荷 民用及工业、企业辅助用建筑的房屋供暖耗热可用建筑平面热指标q来概算: Q=A0q Q——建筑物供暖设计耗热量,W A0——建筑面积,m2 (出自《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260) ①游泳池大厅: q值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261表6-29得q = 150W/ m2 A0=2160 m2 ∴Q = 2160×150 =324000 W = 278640 kcal/h ②辅助用房: q值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261表6-29得q=80W/ m2 A0=324m2 ∴Q = 324×80 = 25920 W = 22291 kcal/h (2)地板辐射采暖 属于局部地点辐射,采暖面积为650 m2。 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P63表3.4.13 人体所需的辐射照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的

关系表,当周围空气温度为16℃时, 所需的辐射照度为81W/m ∴ 地板辐射采暖的热负荷Q=650×81=52650W=45279 kcal/h (3)淋浴热水系统 查《现代建筑设备工程设计手册》P254 可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等设计用水量计算: ∑ =3600 0b n q Q h r 式中 Q r ——设计用水量, q h ——卫生器热水小时用水定额(L/h )(查《现代建筑设备工程设计手册》表6.2-2) n 0——同类型卫生器数, b ——卫生器同时使用百分数,公共浴室取100% 耗热量计算公式: Q = Q r c ( t r - t l ) 式中 Q ——设计小时耗热量,W 或kcal/h c ——水的比热容, t r ——热水温度,℃ t l ——冷水温度,℃ Q r ——设计用水量, 本系统计算中:q h =300 L/h n 0=50 b=100% t r =60℃ t l =5℃ ∴Q=(300×50×100%)×4.19×(60—5)/3600 =960×103 W=826×103 kcal/h (4)游泳池循环水加热 查《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室内给水排水P293 ①水面蒸发热损失: W 1= r (0.0178+0.0152V )(P b -P Z )F (kcal/h) 式中 r=581.9 kcal /kg V=0.5m/s P b =26.7mmHg P Z =15.2mmH 2O F=50×21=1050m 2 ∴W 1=581.9×(0.0178+0.0152×0.5)(26.7-15.2) ×1050=178471.64 kcal/h 1000w=860 kcal/h ②水面传导热损失: W 2=α F(t s -t q ) kcal/h =8×50×21×(27-26)=8400 kcal/h ③池壁和池底传导热损失 W 3=∑-)(t s p t t KF (kcal/h ) =1.0×(21×1.5×2+50×1.5×2+50×21)(27-26)= 1263 kcal/h ④管道设备传导热损失 管道和设备的传导热损失W 4可参照《现代建筑设备工程设计手册》第4章中热水循环管网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为了简化计算可采用以下估算方法: W 1+ W 2+ W 3+ W 4=1.15 W 1 ⑤补给水加热耗热量

锅炉课程设计.doc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题目:燃油锅炉房工艺设计 院(系)别土木电气工程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班级建环81301班 学号130054101 姓名白杰 指导教师刘义 二○一六年七月

目录 1.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4) 1.1.设计目的 (4) 1.2.设计任务 (4) 1.3.原始资料 (4) 1.4.设计内容和要求 (4) 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6) 2.1.热负荷计算 (6) 2.2.锅炉型号和台数选择 (6) 3.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8) 3.1.决定是否要除碱 (8) 3.2.确定水处理设备生产能力 (8) 3.3.软化设备选择计算 (9) 4.给水设备和主要管道的选择计算 (11) 4.1.决定给水系统 (11) 4.2.给水泵的选择 (11) 4.3.给水箱的选择 (11) 4.4.其他水泵的选型 (11) 4.5.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择 (12) 4.6.分气缸选择计算 (13) 4.7.换热器的选择 (13) 5.送引风系统设计 (14) 5.1.计算空气量和烟气量 (14) 5.2.决定烟、风管道截面尺寸 (14) 5.3.确定送引风系统及其布置 (15) 5.4.确定烟囱高度和断面尺寸 (15) 6.供油系统设计 (16) 6.1.供油系统的确定 (16)

6.2.贮油罐容量确定 (16) 6.3.贮油罐的计算 (16) 6.4.日用油箱的计算 (17) 6.5.油泵选择 (17) 6.6.油路设计 (17) 7.锅炉房工艺布置 (19) 7.1.锅炉房建筑 (19) 7.2.锅炉房设备布置 (19) 7.3.风烟管道和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19) 8.附锅炉房热力系统图、锅炉房平面图、锅炉房剖面图

压力容器(连排定排)技术规范

济源市国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5MW高炉煤气发电工程 压力容器 技术规范书 济源市国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阳光工程设计院 2010.11

1 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济源市国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5MW高炉煤气发电工程的压力容器设备,它提出了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买方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协议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于中国颁布的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卖方应执行本技术规范书所列标准。若所列标准与国家颁布的标准有矛盾时,按最高标准执行。卖方若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要求有不同的意见,必须在投标文件中以文字的形式作出偏离表加以说明。否则,将认为卖方已完全理解并服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 本技术规范书作为压力容器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规范书签订后,应互相按时交换资料,满足各方设计和制造进度的要求。 1.5 未尽事宜协商解决。 2设计和运行条件 2.1 概述 工程名称:济源市国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5MW高炉煤气发电工程 电厂位置:济源市国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动力厂区内 买方设计单位:山东阳光工程设计院 工程规模和性质:本工程为扩建工程,工程设计规模为一台30MW中温中压凝汽式汽轮机组;并配有一台额定蒸发量为150t/h的中温中压燃气锅炉。 2.2 工程主要原始资料 2.2.1 气象参数 地震烈度7度 2.3 安装位置 连续排污扩容器安装在主厂房内标高为15.50 m的除氧层,共1台。 定期排污扩容器布置在炉后,室外布置,。 3 设备规范

锅炉课程设计 焓值计算表格

烟气或空气温度RO2N2H2O hy0湿空气400771.88526.52626.163143.61028541.76 500994.35663.8794.853985.93835684.15 6001224.66804.12968.884850.57724829.74 7001461.88947.521148.845737.21036978.42 8001704.881093.61334.46643.047841129.12 9001952.281241.551526.047563.989431282.32 10002203.51391.71722.98500.24921437.3 11002458.391543.741925.119450.567391594.89 12002716.561697.162132.2810412.36041753.44 13002976.741852.762343.6411387.10041914.25 14003239.042008.722559.212367.81562076.2 15003503.121662779.0513357.96942238.9 16003768.82324.483001.7614356.08372402.88 17004036.312484.043229.3215363.1022567.34 18004304.72643.663458.3416372.07392731.86 19004574.062804.213690.3717387.44262898.83 20004844.229653925.618406.47223065.6 21005115.393127.534163.2519434.7493233.79 22005386.483289.224401.9820460.34983401.64

除氧器、连续排污扩容器技术协议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项目 旋膜除氧器、连续排污膨胀器、冷却水箱 制造技术协议 业主:XXXXXXXXXX 签名: 买方:XXXXXXXXXX 签名: 卖方: XXXXXXXXXX 签名: 签订地点:

2014年7月 XXXXXXXXXX(以下简称业主)、XXXXXXXXXXXXXXX(以下简称买方)与XXXXXXXXXXXXX(以下简称卖方),三方就XXXXXXXXXX装置安全隐患治理技术改造项目旋膜除氧器、连续排污膨胀器、冷却水箱的制造及检验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协商,并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本协议一式三份,作为合同附件与之同时生效,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未经三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泄露给第四方。 1.总则 1.1本协议仅提供有关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制造标准及其详细条文,协议条款或设计审查并不免除卖方的技术责任,卖方的产品应在保证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接口等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保证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1.2买方保留对卖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提出补充和修改的权利,卖方在此承诺予以配合。如卖方提出修改,应征得买方同意,或双方协商解决。 1.3买方从卖方获得的所有图纸等技术资料的技术所有权属于卖方,买方不得出售、转让或向第三方泄露,也不得用于制造本合同设备以外的其它目的。如发生泄密事件,买方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向卖方赔偿损失。 1.4卖方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发生违法、侵犯专利等行为,责任与买方无关,由卖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得影响买方的利益。 1.5本协议一式四份,并与所关联的商务合同同时生效。 2 基本技术参数 2.1.1旋膜除氧器参数 编号:209-D-803

锅炉毕业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锅炉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该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课程的后续主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 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识图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 识,提高综合运用《锅炉与锅炉房设备》以及其它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解决锅 炉房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 2.1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纺织厂(六安市)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 1.2.1 热负荷资料生产与生活为常年 性热负荷。三班制工作,年工作天数为 300天;采暖天数为124天;空调用热天 数为210天。 1.2.2燃料 (1)煤 (2 )工业分析 Wy=8.0% Ay=21.5%、Vr=31.91%、Cy=48.0%、Sy=0.5%; Qydw=21300kJkg 1.2.3水质资料 o =4.95毫克当量升 FT =2.4毫克当量升 T =2.5毫克当量升 o =2.5毫克当 量升 溶解固形物 6.2 毫克升 PH 值 7.0 1.2.4气象资料: (1) 平均风速: 冬季:2.8ms ,夏季:2.7ms ; (2) 大气压:冬 102230Pa,夏 100120 Pa ; (3)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8 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4.6 C ; (4)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6 C ; (5) 采暖用气天数:124天,空调用热天数:210天。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总硬度 H 永久硬度 H 暂时硬度 H 总碱度 A

扩容器的作用

疏水扩容器的作用 疏水扩容器的作用:降低进入疏水扩容器的疏水的压力;工质回收热量再利用。 扩容器共有三路汽水管路:中间,疏水进入管路;底部,降压后的水的排出管路;上部,降压后闪蒸出的蒸汽的排出管路。 高低压疏水经过扩容器扩容、喷水减温后,温度和压力均降低,扩容后蒸汽进入凝汽器上部汽空间,这样既能减少对凝汽器的冲击,也可降低凝汽器的热负荷;疏水进入热水井,对凝结水有加热作用,可以降低过冷度。 连续排污扩容器 连续排污扩容器工作原理 来自锅炉的连续排污水为锅炉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度高、焓值大,若突然降低其压力,水的汽化点降低,使原来的饱和状态被破坏,一部份水放出过热热量成为新压力下的饱和水,一部分水吸收蒸发潜热而成为蒸汽。这种蒸发称为闪蒸蒸发。连续排污扩容器就是利用闪蒸蒸发的原理来获得二次蒸汽的,其有一定参数的锅炉排污水从管道突然被输入体积比管道大若干倍的膨胀器后,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从而闪蒸蒸发出蒸汽。 同时,连续排污扩容器依靠离子分离,重力分离和分子摩擦力分离来将气、水分开,从而获得低含盐量的二次蒸汽,排污水从切向管进入膨胀器,使流体旋转,产生的蒸汽沿膨胀器上升,经过一段空间后再通过连续排污扩容器百叶窗汽水分离装置最后分离,从而完成汽与水的整个分离过程。 连续排污扩容器结构型式 连续排污扩容器由主体、管系及附件等组成。连续排污扩容器的主体为一圆柱形壳体加内部装置组成。内部装置有隔板、百叶窗汽水分离器和用于控制调节阀的浮球等。为了便于检修,或采用法兰联接式壳体,或在壳体上装上人孔。连续排污扩容器的型式分为立式和挂式两种:立式扩容器的支座在底部可安放在地面上,挂式扩容器的支座在腰间,可安放在平台上,此外,外部装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调节阀、液面计等附件。 定排扩容器 是将锅炉定期排污水或压力比定期排污扩容器更高的排除的废热水,经过减压、扩容分离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二次蒸汽排入大气或作为热源利用,废热水一般经排污降温池排入下水系统。锅炉排污水具有和锅炉相同的工作压力及其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在定期排污扩容器前设有节流阀降低压力,以便在定期排污膨胀器内扩容 降温、分离出二次蒸汽。

生物质直燃锅炉设计计算

生物质直燃锅炉设计计算 生物质直燃锅炉设计计算 3.1锅炉设计时主要的结构尺寸 1)炉膛净空尺寸:250×250×1400 2)炉排有效面积250×600,共做3块,炉排小孔4mm,开孔率40%,炉排下两侧装导轨,机械传动 3)前拱高200,长50; 4)后拱高180,长300 3)炉顶出口:天圆地方结构,出口60mm 4)点火炉门80×80,装在侧强 5)看火孔42mm 6)炉前装料斗 7)料层厚度60mm 6)炉顶装省煤器,管子18mm,前后各布置测点一个。 8)每隔300mm一个测点,测点预留孔14mm,烟囱上布置一个测点 9)支架高度800mm 10)炉膛内衬80mm厚,布置抓钉 11)整体用不锈钢外包装 12)支架高度800mm 13)整体外形长宽高:760×410×2200

3.2试验原料 本试验是采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玉米秸秆颗粒燃料),是由生物质燃料成型机压制而成的。其尺寸是圆柱形,直径是8mm,燃料颗粒自然堆积密度为554.7kg/m3,其颗粒密度为1200kg/m3。 实验前用氧弹式量热仪测定玉米颗粒燃料的收到基净发热量qnet,ar , qnet,ar=15132kJ/kg。 由燃料元素分析仪分别测定其收到基中C,H,N,S,O的含量,得到: Car=44.92%,Har=5.77%,Nar=0.98%,Sar=0.21%,Oar=31.26%。 用燃料工业分析仪分别测定其收到基水分含量(Mar),收到基挥发分含量(Var),收到基固定炭含量(Far),收到基灰分含量(Aar)。如下: Mar= 9.15%,Var= 75.58%,Far= 7.56%,Aar= 7.71%。 3.3直燃锅炉设计的相关参数 1)锅炉功率要求:10 kW; 2)温度:查阅暖通空调设计指南(P63)可以得到室内空气温度在16-24℃范围内[2],在试验期间实际测得当时温度为16℃,室外环境温度t0=10℃,排烟温度tpy低于烟气露点,150℃左右 [20],tpy =165℃; 3)热负荷:查相关锅炉设计手册得炉排单位面积热负荷经验值700~1050kW/m2 [3-8],由于低温及燃料易燃尽时取上限,所以取qF= 1050 kW/m2;炉膛单位容积热负荷经验值235~350kW/m3 [3-8],

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锅炉课程设计是学习《锅炉原理》的重要环节,怎样 锅炉课程设计的小结 篇一:锅炉课程设计小结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 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 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 也感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星期里, 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攻克一项项的难关,回头再看这 个过程,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蛮有成就感的。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把上学期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进一步掌握扎实。 在此我就总结课程设计,对改变燃料特性这发面发表点 个人看法。一般情况下锅炉最好使用设计煤种或与设计煤种 接近的煤种以确保燃烧稳定。由于煤炭供应日趋多元化,对 锅炉的稳定燃烧带来很大影响。这次我们小组的煤种是高灰 的一号煤种。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 且还要吸收热量。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 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尽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另外,飞灰浓度高,使锅炉受热面特 别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磨损加剧,除尘量增加,锅 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

炉的热效率。此外,高灰煤还会对锅炉的辅助设备造成影响。煤质较差时,锅炉点火和运行调节困难,难以燃烧,容易灭火,严重影响了锅炉出口温度达标。灰分大的煤燃烧后,不仅影响了除尘器和除尘效果,而且增加了除灰排灰系统的运行负荷。对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此情况下,如果对原有的结构不改变,很难稳定运行,因为一 方面炉内燃烧条件改变,可能不能稳定燃烧,另一方面,尾部受热面飞灰磨损和积灰也比较大,严重影响换热,使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下降。我提出个人的一点改进 措施: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 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 利于燃烧。具体方面:一,在制粉系统方面改进。由于煤种是高灰的无烟煤,燃烧难度大,可适当提高磨煤细度。二,在燃烧设备上改进。可以采用分级配分直流煤粉燃烧器,同时避免二次风过早地混入一次风气流中或采用旋流 燃烧器。三,采用热风送粉,适当增大煤粉空气混合物中 一次风量,还要提高热二次风的温度,这就要在空气预热 器的布置上采用多级布置,增大与烟气的温压,提高进入 炉膛的空气的温度。此外,为了炉内煤粉稳定燃烧,可适 当减少炉内水冷壁的面积,可铺设卫燃带来实现。这样减

锅炉课设热力计算电子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二、课程设计任务: 1.任务: 2.已知条件: 三、原始资料 1.锅炉结构及设计参数 锅炉型号为SHL10-1.3/350-WⅢ型,如图8-1所示,炉膛内前墙、后墙、炉顶及两侧墙均布置有水冷壁,炉膛后沿烟气流程布置有凝渣管、过热器、对流管束、鳍片式铸铁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锅炉设计给水温度105℃,给水压力1.4MPa,排污率5%,冷空气温度30℃,热空气温度150℃,排烟温度180℃,炉膛出口处负压20Pa。 设计煤种为山西阳泉无烟煤,煤质资料为:C ar=65.65%,H ar=2.64%,O ar=3.19%,N ar=0.99%,S ar=0.51%,M ar=8%,A ar=19.02%,V daf=7.85%,= Q24426kJ/kg。 ar, net 锅炉受热面的设计过量空气系数及漏风系数见表8-8。设计热力计算结果见表8-9。

kJ/kg 10781.5 735.2 2229.4 图8-1 SHL10-1.37/350-W Ⅲ型锅炉本体结构简图 1-炉膛;2-烟窗及凝渣管; 3-过热器;4-对流管束; 5-省煤器,6-烟道门;7-空气预热器;8-风室;9-炉排 四、热力计算步骤 (一)辅助计算

当net ar,ar fh A a 4190 Q ≤6时,飞灰焓fh h 可忽略不计;实际烟气焓值只需要计算设备所处温度环境对应的焓值,不必全部算。

(二)炉膛热力计算 炉膛结构如图8-2所示。 图8-2 炉膛结构 AB=3320mm;BC=2280mm;CD=3850mm;DE=1970mm; EF=3340mm;FG=980mm;GH=1470mm;HI=640mm 要求学生:在图8-2中标出与尺寸相关的结构名称,如炉膛宽度、深度等。 2.炉膛的传热计算

定期排污扩容器(1)

定期排污扩容器使用说明书 青岛平电锅炉辅机有限公司

定期排污扩容器使用说明书 一、设备概述 定期排污扩容器也称定期排污膨胀器。定期排污膨胀器是将锅炉定期排污水或压力比定期排污膨胀器更高的排出的废热水,经过减压、扩容分离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二次蒸汽排入大气或作为热源利用,废热水一般经排污降温池排入下水系统。 锅炉排污水具有和锅炉相同的工作压力及其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在定期排膨胀器前设有节流阀降低压力,以便在定期排污膨胀器内扩容、降温,分离出二次蒸汽。所以对二次蒸汽和废热水作为热源加以利用,可以回收部分锅炉排污损失的热量,提高锅炉效率。 二、工作过程 锅炉排污水均匀地排入排污扩容器,排污水在外壳中部的圆筒隔板中作切向运动,并且立即汽化成二次蒸汽,它经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后,再经定排顶部的出口引出,而留下的排污水则从底部排污口排放。 三、技术性能 定期排污扩容器主要是将锅炉的定期污水降压扩容,定期排污水在较低压力下发生二次沸腾,得到一部分二次蒸汽,同时使排污水降温;二次蒸汽与排污水在定期排污扩容器内进行分离,分离出的蒸汽从上部的出口排出,排污水从下部的污水口排入地沟。 四、运行注意事项 1、当锅炉需要大量排污时,应开通旁路阀加大排污。 2、顶部排汽阀的开度应调控,以保持定排内的工作压力。

五、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图纸及相关标准规定 要求:掌握图纸资料中的相关要求 1、设备开箱清点及验收 要求:对厂家所提供设备的本体、附件进行认真清点,资料齐全,尺寸与图纸相符,设备无明显缺陷。 六、设备就位及安装 1.设备基础复查 要求:(a)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允差±10mm。 (b)基础平面标高允差为±10mm。 (c)预埋铁尺寸位置正确,其外型尺寸允差为±5mm,中 心距允差为±10mm。 (d)基础上平面不平度为±5mm。 2. 设备就位 将连续排污扩容器置于基础平面上用斜垫铁及平垫铁找平,然后支腿、垫铁与基础件用螺栓紧固牢。 要求:(a)设备安装坐标允差为±10mm。 (b)垫铁每处最多3块。 (c)设备管口方位符合要求。 3. 仪表及阀门安装 将阀门按相应的规格、型号清点出来,按图纸要求装配与设备本体上,各法兰连接处应嵌石棉橡胶垫片,保证严密,防止漏水。要求:(a)阀门安装中心线与设备接口中心要一直。

锅炉课程设计

题目锅炉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 ( 系 )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2016年12月28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第二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5) 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 (7) 第四章锅炉热平衡计算 (9) 第五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10) 第六章前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5) 第七章后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0) 第八章温再热器设计和高热力计算 (24) 第九章第一悬吊管热力计算 (28) 第十章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30) 第十一章第二悬吊管热力计算 (33) 第十二章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35)

第十三章转向室热力计算 (39) 第十四章低温再热器水平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41) 第十五章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5) 第十六章分离器气温和前屏进口气温的校核 (48) 第十七章空气预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9) 第十八章锅炉整体热平衡校核 (56) 第十九章热力计算结果的汇总 (57)

前言 《锅炉原理》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锅炉原理知识设计一台锅炉,因此,它是《锅炉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说明书详细的记录了锅炉本体各受热面的结构特征和工作过程,内容包括锅炉受热面,锅炉炉膛的辐射传热及计算。对流受热面的传热及计算,锅炉受热面的布置原理和热力计算,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锅炉蒸汽参数的变化特性与调节空气动力计算等。 由于知识掌握程度有限以及三周的设计时间对于我们难免有些仓促,此次设计一定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引言 锅炉课程设计是巩固我们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使我们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我国的锅炉目前以煤为主要燃料。锅炉的结构设计和参数的设计与选择以及煤种的选择与应用等都将会对燃料效率、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影响。因为在锅炉设计中对锅炉的性能、

锅炉课程设计(范例).

《电厂锅炉原理》 课程设计指导书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目录 1

第一章锅炉设计的任务及热力计算的作用和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锅炉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设计计算的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辅助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炉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屏式受热面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烟道对流受热面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锅炉的校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符号与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 符号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2) 附录2 课程设计例题——2102t/h超临界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5) 第一部分热力计算书 (5) 第二部分结构计算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锅炉设计说明书示例 .. (53) 附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一、课题 2012 t/h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的设计布置与计算 二、目的和任务 目的: 1)运用原理课所学知识, 并加以巩固充实和提高;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