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一方面,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领域,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另一方面,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既有农民、城镇居民、职工、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者、学生,也有军队退役人员、原民办教师、老村干部、老知青等特定人群。二是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问题突出。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增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9.2万个,备案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近40万个。另一方面,政社不分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不足,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三是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全国发生安全事故33万起,造成7.2万人死亡。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恶性案件和极端事件有所增多,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信息网络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我国有5.64亿网民,4.2亿手机上网用户,是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外部势力千方百计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经济层面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大批人员需要下岗转岗,以多种形式创业就业;随着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增加;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组织形式需要作出

相应变动;工业用地、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容易产生大量矛盾;长期存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引发不少社会问题。二是从社会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变化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以“单位制”和城市街居、农村社队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单位、街居、社队联系群众、整合社会利益、调节社会矛盾。现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大部分已经剥离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三是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一方面,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四是从工作层面看,一些部门和地方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面对新情况,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

因此,《决定》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创新。

所谓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旨在形成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既要符合社会管理的一般规律,又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简单照抄外国的东西,更不能离开中国自己的土壤。

社会管理包括“管什么”、“谁来管”、“怎样管”三大内容。其中的“管什么”、“谁来管”、“怎样管”都与社会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从这三大方面入手。

创新“管什么”:形成国家与社会协调运转机制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理念:由指挥型政府向协调型政府转变,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由“划桨政府”向“掌舵政府”转变,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等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加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未来我国社会管理范畴的调整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管理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必须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向基层倾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另一方面,必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创新“谁来管”:健全多主体构成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应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四部分组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党委领导主要表现为统筹兼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总揽全局,全面筹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实行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过程中,政府应更加注重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的职能作用,负责具体的组织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实现社会协同,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公众参与既有利于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得到群众的支持,又能有效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依靠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是我们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依靠公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也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形式。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也是党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目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主攻方向是:在全局性社会管理和局域性社会管理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创新“怎样管”:建立优化社会利益博弈的互动机制

社会管理在于优化不同社会成员社会权益和利益的博弈。社会管理“怎么管”,关键在于建立和运用各种社会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这要遵循完整性、便捷性、有效性的原则。完整性,是指能够全面准确收集情况,即所谓兼听则明;便捷性,是指诉求渠道的便捷通畅、低成本;有效性,是指群众诉求能够到达相应的层面,并获得响应。在表达渠道的方式上可以多种多样,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成果和大众化的方式,在保留原有信访主渠道的同时,创新融合,综合与专项并存,开辟出多样化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约束和规范人们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行为,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利益目标,自觉调整利益需求,科学选择利益行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引导机制,让人们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三要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调整各利益集团或不同阶

层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四要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一要优化已有的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形成反应灵敏、运作有力、高效的工作链条。具体地讲,就是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利益诉求,要让群众有地方及时表达诉求,有关部门对合理的诉求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诉求要耐心解释,对不合理的诉求要进行疏导。对一些带倾向性和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发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二要着力推行领导干部接待制度,在完善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多发的形势,搭建多种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和加强工作网络建设,形成便捷通畅的诉求表达制度安排。三要建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有关地方和责任部门及单位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群众利益诉求问题,分析群众利益诉求情况,认真对待群众利益诉求问题。

第四,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一要积极开展源头治理,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二要完善各项制度,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工作机制;三要加大资源整合,全面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网络建设;四要围绕创新工作,全面提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水平。

第五,完善公民权益保障机制。其重点在于维护好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一是社会保障权,今后尤其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保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免除人民最迫切的后顾之忧。二是保障就业权,将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落到实处,特别要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三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权,未来尤其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四是保障受教育权,当前首先须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尽快促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应着力于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五是政治参与权,要保障公民拥有良好有效的政治参与权利,还须注意其在各领域的民主权利的发挥。比如发展民主协商,协调各方利益;加强民主监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规范公权力的运行范围和使用方向等。通过逐步丰富和完善民主的实现形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的落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在清华大学非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名委员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论述。这位多年从事社会治理研究的“老委员”,每年都会提出很多这方面的提案。在他今年的24个提案中,居然有16个与社会治理有关。对于社会治理创新,他有自己的理解——

促进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

今年2月,国家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是从法规层面构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的标志。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很快,但是,在各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群众符合救助的条件却没有申请,而另外一些群众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救助但实际上却不符合政策

条件。在救助实践中,为节约行政成本,政府救助多以最低生活救助为基础,各种单项救助普遍与最低生活保障进行捆绑,造成社会救助的“悬崖效应”。此外,政府救助难以覆盖到人的权利、精神和能力等方面,无法满足救助对象的多样化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议促进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充分意识到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多种合作方式,建立慈善事业与政府救助的衔接机制。积极探索直接外包、内部交易、购买者自由选择等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多种方式,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慈善事业与政府救助的衔接机制。

把属于社会的还给社会

社会体制改革包含三大改革,其目的是把属于社会的还给社会。一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启动,目标是“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也就是把“组织”还给社会,让更多的社会组织成长起来,激发活力,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二是以事业单位为核心的社会服务体制改革,要改革现行的事业单位体制,改变社会服务由政府垄断性供给的格局,建构主体多元、机制灵活、覆盖广泛、开放竞争的现代社会服务体制,说到底,是把“服务”还给社会。三是以人民团体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要改革现行的人民团体体制,建立基于法治、人民本位、社会主体、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也就是把“治理”还给社会。

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现在全国有50万家社会组织、130万家事业单位、700多万家人民团体。如果只有第一方面的改革,没有社会服务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即使社会组织成长起来,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上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无法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体制改革,就是要激活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让它们充满生机。要让事业单位真正成为社会服务主体,人民团体真正成为社会治理主体。

构建现代社会组织支持体系

这套支持体系首先指的是国家关于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扶植推动、优惠补贴等各种支持性政策和制度的总和,包括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制度、优先参与购买服务等扶植推动制度、优惠税收制度等。除了国家公权力之外,其他社会力量也会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各种关系,例如公民的志愿服务、企业和大型基金会的捐助与资助、社会力量创办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平台等。这些社会力量对社会组织的支持,也需要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之中,使得社会组织的支持体系能够规范而健康地运作。

在政府引导、社会协同之下,可以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之间,建立一种重叠强度低的组织生态位,这意味着会增强组织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因而有利于促进组织的设立与发展,即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广泛的合作关系,构建健康、开放的社会组织生态系统。

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

幸福不等于“被幸福”

有人分析二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的变化时得出结论认为,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好,但人们却并没有觉得更加幸福——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人均寿命、住房面积、汽车人均拥有量、每年旅行次数等都在提高,但体现人们内心感受的幸福指数却并没有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一直在下降。

中国的情况似乎也不例外。许多经济数据看起来都相当耀眼,但对许多人来说,内心的幸福与安宁却成了奢求。盖洛普公司公布的2010年全球幸福调查结果显示,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所期待的人们幸福感增加相反的是,只有12%的中国人感觉生活“美满”,71%的中国人感觉生活“艰难”,还有 17%的人觉得生活“困苦”。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

今年以来,“幸福”成为中国的流行语,“幸福指数”也正在步GDP后尘,被当做一项新的政绩指标。然而,不少地方虽然将“幸福指数”作为工作内容,却仍将“GDP翻番”作为“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很少提及居民收入翻番或增长。也有地方强调要通过改善民生来增加人民幸福,这种提法和思路固然不错,但政府“包办幸福”的色彩依然较为浓重。幸福不等于“被幸福”。要避免“被幸福”,就要彻底摒弃“替民做主”的思想,变“为民做主”为“让人民自己做主”。这就意味着要让人民感到幸福,至少要立足长远,建立一种让民众知情、表达、参与的制度平台。

幸福与需求的梯度满足

幸福是需求被开发和满足过程的心理体验。人类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提出了关于人类集体生活的种种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之上。经济学家有“理性经济人”的假说,政治学家有“人是政治动物”的命题,社会学家还有“社会人”或“文化人”的说法,这些假说、命题和说法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的某一方面的需求和特性。实际上,更多的理论倾向于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它不仅要求满足个体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求过一种体面的、有尊严的、自主的、文明的社会生活。

人的需求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而且是心理层面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最具影响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

根据马斯洛的分析,在人的五种需要中,人的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最优先的需求,它包括饥饿、干渴、栖身、性和其他身体需求,这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可以想见,一个人在吃饭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他对食物的兴趣将远远大于对艺术享受的兴趣。安全需要

指的是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心理伤害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工作的稳定性、劳动保护、保险、喜欢与熟人而不是陌生人交往等等,以保证自己免于危险、灾难。社会需要指超越个体安全的社会需求,包括爱的需要,归属的需求、被接纳和友谊的需求。毫无疑问,人要过集体生活,往往渴望获得温暖和友谊,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尊重需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外部尊重和内部尊重,外部尊重包括获得社会地位和名誉,受他人关注、推崇和认可,而内部尊重则主要指个体的自我尊重,如独立、自主和自由。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处于这一需求层次的人往往努力于追求个人能力的极限,包括成长、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高层次和低层次之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求,而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则属于高层次的需求;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依次排列的,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人首先追求的是低层次的需要,为了生存,人首先需要吃饭、穿衣、住所,需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需要保证人身安全不受威胁。而一旦解决了衣、食、住、行问题,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人就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需要与人交往,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希望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时,低层次的需要相对处于次要的地位,而高层次的需要则变成了主要的需求。

政治参与植根于人性的需要

如果把马斯洛关于个体需求的心理分析应用到社会政治理论当中,完全可以得出富有新意的结论。说到底,低层次的需求更带有个人性的特点,而高层次的需求则更具有公共性特征。换句话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主要依赖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国家强力的保护,而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更多地依赖于个人对于公共生活的参与和互动。如此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在个人需求和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及民主体系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如果说,生理需求的满足有赖于自由市场机制、安全需求的满足有赖于政府依法保护,那么,作为高层次需求的社会交往、社会尊重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则有赖于个人对于公共事务和集体生活的积极参与,通过公共交往和参与,体现个人尊严,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公民责任意识。而要实现公民参与,就要为每个个体成员提供开放的、拥有自由参与机会的社会组织体系,这个组织体系以自主、自决和自治为价值和原则,它的集中体现就是民主政治。

毫无疑问,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民主政治,它们在当今时代都演化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承载了多重价值和原则。但是,从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做出简化的理解:市场经济反映了个体的人面对社会资源和经济需求的矛盾时,要求自由公平地处理经济事务的态度;民主政治体现了个体的人在组织集体生活的时候,希望平等自主地参与集体决策和公共生活的诉求。市场经济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确保交换的公平竞争,促进财富产值的最大化,以保证人们经济上的独立自足。政治民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确保共同体成员不被排除在公共交往活动之外,保证公共资源和财富不为少数强势寡头所垄断,以促进福利分配的相对公平性。

换句话说,经济富裕和政治参与植根于人性的需求,是每个人的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则是现代社会实现人性的上述两种需求的基本保障。对于个体的人来说,过一种富裕的个人生活与过一种有归属感的集体生活,这是两种相互不可替代的诉求。“人不可能为了满足经济上的要求而彻底放弃对政治上的民主和自由的诉求,即使人们在现

实环境中没有提出要求政治上民主自由的主张,民主和自由的观念仍然无法从人的内心根除。同样,也不可能要求人们为了政治上的民主支付无限的成本以至于以牺牲经济的发展为代价,两者都是人类欲求达到的目标,只有两方面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人才会感到幸福”。

经济富裕不能替代民主诉求

当然,正如马斯洛所分析的那样,人们对经济富裕和政治参与的需求可能存在先后顺序。尽管不能非常严格地证明经济富裕程度与政治民主化之间的必然关系,也很难用准确数据确定市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才会出现民主化的转机。但是,从长期的经验观察的角度看,并不能否认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民主政治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既得到了理论的支持,也得到了事实的检验。20世纪80年代实现民主转变的国家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高速发展的权威主义体制在政治上实行集权高压,但在经济上发展出市场经济,从而一度形成了所谓“我关心我的政治,你们只管你们的商务”的局面。但是,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民主政治的诉求就被百姓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极端匮乏的经济条件下,生存需求的满足超过了政治参与的要求,因此,为生存而奔波的人们很少会提出民主的要求。但是,当经济和社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克服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的时候,人们将不再单纯满足于衣食住行条件的些微改善,而会要求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于是,人们的要求就会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形成对政治参与的强烈欲求。

上述分析说明,经济富裕不仅不能替代民主诉求,相反,它为民主诉求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催生了民主政治的种种要素,为民主的孕育提供了温床。市场机制条件下的经济富裕对于这些条件的形成都有重大贡献。我们之所以对民主不应有根本的怀疑,是因为,现代世界的人们更加珍视自由和民主,更加不愿意容忍自身权利遭到践踏,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经济发展只能激发人们对民主自由的需求,而不是相反。历史反复印证,单方面的GDP的增长并不能取代或抵消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即使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经济生活的改善,物质需求的满足,不仅不会抑制权利意识,反而会激发权利意识。如此看来,那种指望通过维持经济富裕来替代民主诉求的想法恐怕是不切实际的。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强化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挂牌督导,完善学校“三防”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保卫)干部和专职保安员,落实重点教育帮扶措施,探索“弹性离校”办法,做好中小学生放学后的看护工作,保障学校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二、工作措施 (一)构建新型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按照公安部、中央综治委、教育部《2014年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行动工作方案》《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通知》及闽委办〔2012〕71号、闽公综〔2013〕95号、安 公综〔2013〕95号、安公综〔2014〕55号等省市县“护校 安园”文件精神,强化校园治安管理,落实经费保障,不断推进立体化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加强人防建设。各小学、幼儿园按要求设立治安保卫机构,配齐配强治安保卫人员和保安员。按照省厅要求,200人以下的学校、幼儿园,专、兼职治安保卫人员分别不少于1名,200人以上的,每增加200人,专、兼职治安保卫人

员各增加1名;师生人数100人以下的,配备专业保安人员不少于1名;100-500人的,配备专业保安人员不少于2名;各校在县统一配备两名保安员的基础上,要积极筹集资金,逐步配齐配足安保力量。同时着力提高保卫干部、保安员待遇,落实相关经费,强化岗位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学校每年也要对保卫干部、保安员、特种岗位人员组织培训,确保培训“全覆盖”,切实落实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定期轮训的要求。同时加强校园安全日常管理,健全完善校园外来人员、车辆进出查验登记,内部人员、车辆出入证制度,以及小学生、幼儿园接送、看护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单位:安全办、保卫处、总务处,各小学、幼儿园) 2.加强技防建设。按照《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全技术防控网技术规范指导意见书》和《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指导意见》(GB/T29315-2012)(以下简称《国家标准》)等规定要求,强化网络监控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治安防控、安全管理、应急指挥等多位一体的综治安全工作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不断加大对视频监控系统的投入和改造,使视频监控系统具备与上级业务部门、公安机关等对接共享功能,音像信息保存时间应不少于30天,系统录像回放清晰度应不低于704×576像素。全县校园重要部位和场所要配备紧急报警设施,校园监控等技防系统要与当地公安派出所、教育部门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等系统平台联网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思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滨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济 南城市群的叠加地带,东与东营市接壤,南与博兴县、淄博市毗邻。西与惠民县、阳信县相连,北与沾化区交界,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环五海”规划区的核心区,鲁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全区版图面积696.99 平方公里,辖1 乡2 镇7 个街道,总人口49 万。滨城区区位优越,水利资源充足,黄河横贯境内38.5 公里,徒骇河穿境而过。石油、天然气等矿藏储量甚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 胜利油田的重要产区之一。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著名的家纺基地,拥有家纺服装、机械电子等六大主导产业。文化底蕴丰厚,秦皇台遗址历经2000 多年风霜依然矗立,明清望族“一门十二进士” 、“父子五翰林”的滨城杜家享誉天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抢抓“两区一圈”机遇,加快建设生态和谐富裕现代化新滨城。2014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9 亿元、地 方财政收入35.6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72 元。荣获全国‘六五'普 法中期先进县区”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协 会建设示范区” 、“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和“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 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都在基层。而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场所,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作用关键。为此,我们把社区建设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外部推力,激活社会内生动力,努力营造政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观点新要求新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一、充分认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意义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项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又一个新飞跃,实现了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等。这些要求突出了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了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牢固把握和高度自觉。 (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对社会建设内涵和要求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把握越来越准确、运用越来越科学,在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同时,经历了从加强社会管理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逐步深化过

创新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社会治理应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切实把准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融入转型改革的 大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深入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 治理、源头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 打造满意民生,全面建设平安____,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 福感。 一、致力改革创新建新制,增添治理动力。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提高社会治理的前瞻性。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极为复杂、 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县情出发,按照高标准推进、高 质量建设的要求,突出整体设计、科学布局,实行阶梯推进、分 类施策,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大力推动创新治理,确保社会运行健康良性。二是注重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性。深入推进安全 隐患排查防治、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公共安全保障、公共服务等 治理体系建设,以适应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经济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从“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转变的三大基本历史性转变,为推动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安康提 供更好的制度体系保障。三是注重机制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的规

范性。围绕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理、科学调理的治 理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诉求表达、矛盾 调处、群众利益保障等机制,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在推进社会治理 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连续性作用,着力推进社会治理 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根治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问题,确保社会治理的常态化和长效 化。 二、致力工作创新造氛围,凝聚治理合力。一是在宣传教育 中凝心聚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从加强社会管理 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新策。作为基层政府,必须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广泛宣传,掌握政策。把社会治理课题纳入县委中心 组学习的议程,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提高他们推进社会治理 的自觉性。结合禁毒宣传“三进”和“一村一警、三员联村”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熟悉新政、转变观念、跟上节奏,自觉投入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热潮中。二是在树立典型 中凝神聚气。按照典型示范带动、知名品牌促动的思路,抓好先 进典型、亮点品牌培植,塑造一批模范代表,打造一批响亮名片。深入开展社区(村)警之星、年度十佳社区(村)民警、年度十佳公务员等评选活动,为党员干部融入社会治理搭建平台,激发全县 创新治理的精气神。积极推进“4+x”社区管理、“一村一警、三 员联村”农村服务等模式的创新升级、推广施行。三是在组织创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文/李强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XueXi GuanChe SanZhong QuanHui JingShen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思想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就是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的概念,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沿用了这样的提法。此次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是对于多年来推进社会建设,处理我国转型期众多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经验与教训的吸取和总结,对于以往的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延续性,又有开拓性。在怎样进行治理和治理的方式、方法上,社会治理比较社会管理更具备现代化的特征。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一字之差,却是党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要的创新。 第一,社会治理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传统的管理体制将管理活动分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注重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约束或控制,管理是一种从上到下的控制,上层发出指令,下属必须服从。这样的管理方式造成的结果是控制一方掌握全面的权力,被管理的一方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显然不是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方式。而在社会治理的局面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既有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从事管理、服务、控制等多方面的工作,也有社会对于政府的监督、督促、批评等众多的活动;既有从上到下的指挥,也有从下到上的反馈、参与。这种“双向互动”体现了现代的、文明的、法治的社会治理的理念。 传统管理体制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社会的活力,单向的控制思维忽视了社会的能动性和能动力量。在我国,党和政府确实是最重要的领导力量,但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我们的社会建设就不可能实现。传统管理体制的一个缺点就是政府干预过度,什么事情都要靠政府管,其结果是社会失去了活力,而政府由于承担了过多责任而不胜其负。社会不去发挥作用,凡遇到事情都倚赖于政府。在今天局面下,政府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的身上。过多责任的结果是问题成山,积蓄社会矛盾,群众也不满意。所以,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是让社会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是走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通过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新形势下的和谐社会。 第二,社会治理更强调多元参与的特点。社会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或系统,尤其是中国社会,人口数量巨大、疆土辽阔广大、区域类型多、民族多,构成社会的阶级阶层、社会群体、职业群体更是多元复杂。中国社会的良性治理,一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在这种复杂体系的治理中,确实需要统帅,所以,党和政府处于领导和主导的位置上。但是,这绝不是说其他力量不重要。此次文件特别强调“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这是因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是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 在强调社会多种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决定》还特别指出了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决定》提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最近,笔者在某城市的基层社区做社会调查,结果发现,在基层社区层面,社会组织的发育状况还比较滞后,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调查的地区,被访者参加过社 14 ?2014/1前线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题目及答案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题目及答案 1.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1.0分) A.4个 B.7个 C.11个 D.29个 我的答案:D√答对 2.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0分) A.125个 B.135个 C.145个 D.155个 我的答案:D√答对 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1.0分) A.“依附-移植式” B.“创新-移植式” C.“半自创半融入型” D.“融入型” 我的答案:A√答对

4.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 我的答案:D√答对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1.0分)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我的答案:C√答对 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1.0分)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的答案:B×答错 7.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

A.10个 B.20个 C.30个 D.40个 我的答案:C√答对 8.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1.0分) A.4个 B.14个 C.24个 D.34个 我的答案:C√答对 9.()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1.0分) 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 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 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 我的答案:B√答对 10.“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 社会治理方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 本次全会提出的“治理”与过去所熟悉的“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却蕴含着重要的理念转变。治理更为强调主体的多元参与,此次全会提出的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等内容就是主体多元性的集中体现。全会的新提法与过去所强调的政府在国家管理中的一元主体地位有着很大的不同。多元参与改变了政府过去对社会事务强调控制的理念,将控制转变成了服务与协调,这将促使政府真正回归到服务型的轨道,使政府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 多元参与改变了过往政府习惯于应对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单打独斗的理念。社会治理的提出使政府开始更为关注其他社会主体对于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与功能,使政府开始意识到要将自己不应该管的和管不好的社会事务交给其它社会主体去处理,以便于社会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多元参与使政府在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民主理念得到增强。在社会治理体制下,政府在处理社会事务中要善于吸收、听取其他治理主体的意见,善于通过自身的主导作用,调动其它主体参与到治理活动中来,并赋予各主体相应的权力,以实现治理的有效性。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求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一是要加快构建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方式。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基础架构。党委领导就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与现实情况所决定的,治理体制中的其它主体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与到治理实践中来,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积极完成自身所承担的义务,主动学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 本次全会提出的“治理”和过去所熟悉的“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却蕴含着重要的理念转变。治理更为强调主体的多元参和,此次全会提出的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和等内容就是主体多元性的集中体现。全会的新提法和过去所强调的政府在国家管理中的一元主体地位有着很大的不同。 多元参和改变了政府过去对社会事务强调控制的理念,将控制转变成了服务和协调,这将促使政府真正回归到服务型的轨道,使政府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 多元参和改变了过往政府习惯于应对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单打独斗的理念。社会治理的提出使政府开始更为关注其他社会主体对于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和功能,使政府开始意识到要将自己不应该管的和管不好的社会事务交给其它社会主体去处理,以便于社会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多元参和使政府在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民主理念得到增强。在社会治理体制下,政府在处理社会事务中要善于吸收、听取其他治理主体的意见,善于通过自身的主导作用,调动其它主体参和到治理活动中来,并赋予各主体相应的权力,以实现治理的有效性。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求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一是要加快构建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和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方式。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和是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基础架构。党委领导就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现实情况所决定的,治理体制中的其它主体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和到治理实践中来,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积极完成自身所承担的义务,主动学习、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和各级党组织密切配合,切实保证社会治理活动的有效开展。 政府主导就是政府不再是治理体制中的唯一主体,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承担着凝聚、协调、调动和组织的作用。其他治理主体要在政府的凝聚和协调下进行社会治理实践,要及时弥补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政府要及时校正其他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调整不同社会治理主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功能和角色。 社会参和是指要充分调动党委、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参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支持和发

充分认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意义

充分认识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意义 丿L J 丿」v V/、L J J ZJy I I —1 I_I ?3Cztl 11」J H J 丿 V > —“i“ ”一— z" “ …—“??.一八…—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一一-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 义群众观点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一… 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 识的不断深化…—. . ..... . .... ...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对社会建设内涵和要求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把握越来越准确、运用越来越科学,在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同时,经历了从加强社会管理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创新社会管

理体制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逐步深化过程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和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求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继续坚持政府主导、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社会责任,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理念和主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科学论文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黄丽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给出了几条创新路径,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启动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回应了新时代社会组织发展新需要,并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本文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路径出发,结合当今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分析创新路径的具体内涵。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制;政社分开;社会组织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要求,这是我们党深入分析发展阶段性特征得出的新结论,也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新标志,回应了时代新课题和人民新期待,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有关如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五个方面要点,第一,加快实施政社分开;第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第三,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第四,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第五,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这五个方面全面概括了中央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对策,未来社会组织的发展要以此为指导思想。 一、加快实施政社分开 政社分开顾名思义就是让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到社会事务管理当中,政府不再包揽一切,能够转移给社会组织来承担的职能,都由社会组织来负责。从直观的感受来看,如果将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比喻为赛场上的运动员,那么政府在

其中就应该扮演一个严格执法的裁判身份。政府不能参与比赛,不能成为利益相关者,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从而使社会在一个公正的规则和秩序下,保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首先,从职能范围划分的角度来看,政社分开有利于公共事务的合理配置。从个人或家庭的层面来看,大部分的日常事务都能够由个人或家庭解决,在这个层面解决不了的事务再交由社区或社会组织来承担。最后,社区或社会组织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交由政府解决。个人或家庭、社区或社会组织、政府是三个不同层面,每个层面有各自负责的领域。因此,政府不应过度干预社会领域的事务,防止职能越位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公。 其次,从多元主体的角度来看,政社分开有利于形成多元合作机制。从历史层面来看,一元的单一机制不利于竞争与合作,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下,将使得单一主体停滞不前,缺乏前进的动力,也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单一主体缺乏相互之间的合作,不利于学习与进步,最终将导致整体社会效率的降低。因此政社分开符合多元合作机制,主张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社会事务,形成多元合作机制。 最后,从效率的角度来看,政社分开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效率。政府负责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对于少数人群的特殊需求,应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如果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包揽过多,将导致政府职能扩张,行政成本增加,有损社会效率,政府并不能触及到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因此政社分开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转移一部分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事务。 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政府购买服务的提出源于西方福利制度改革。西方福利国家在20世纪60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思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滨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城市群的叠加地带,东与东营市接壤,南与博兴县、市毗邻。西与惠民县、阳信县相连,北与沾化区交界,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环五海”规划区的核心区,鲁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全区版图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1乡2镇7个街道,总人口49万。滨城区区位优越,水利资源充足,黄河横贯境38.5公里,徒骇河穿境而过。石油、天然气等矿藏储量甚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重要产区之一。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著名的家纺基地,拥有家纺服装、机械电子等六大主导产业。文化底蕴丰厚,皇台遗址历经2000多年风霜依然矗立,明清望族“一门十二进士”、“父子五翰林”的滨城杜家享誉天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抢抓“两区一圈”机遇,加快建设生态和谐富裕现代化新滨城。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5.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72元。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城区”、“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示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区”和“省知识产权试点示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社会改革的重要容,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都在基层。而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社会治理

模式创新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场所,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作用关键。为此,我们把社区建设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容,强化政府外部推力,激活社会生动力,努力营造政府转职能、群众得实惠、基层创和谐的多赢局面,全力打造“美丽社区、幸福家园”。2014年,滨城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城区”,市西街道彩虹湖、北镇街道化工等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社区”。 一、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实现由管理到服务 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社会治理一切为了人民的工作理念,真正把为民服务抓在手上。制定了《滨城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公共服务为主体,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为两翼”“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完善。 (一)抓好公共服务。瞄准全省、全国一流标准,配套建立了一系列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各具特色的活动阵地。自去年以来,精心打造了建筑面积均在3000平米以上,化工、为民、彩虹湖、文汇、政通精品社区5处。在此基础上,实行人力、财力、物力、事务“四个下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公共服务进社区,各社区普遍设立了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一站式”为民公共服务窗口,实现公共服务项目的全覆盖。同时,找准社区公共服务的切入点,在社区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行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配餐服务、健康保健等服务。目前,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街道黄河社区、为民社区、大河社区,北镇街道春晓社区、市东街道政通社区相继成立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今年初,总建筑面积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自泰安市2010年被列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以来,岱岳区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理顺职责关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在不断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建立起衔接配套、整体联动、规范高效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 一、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一)深化体制改革。在深化区政府机构改革中,整合维稳力量,构建“调解大格局”。一是成立区社会管理创新委员会,16名县(副县)级领导分别担任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49个区直部门“一把手”为委员会成员,从全区抽调精干力量,集中时间、地点、人员、精力办公,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了《岱岳区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岱岳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项目分工》等重要文件,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单独设置“区信访事项复查办公室”,规范信访复查工作,健全防范、排查、化解、巩固四项机制。三是制定实施《关于健全完善四项机制切实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意见》,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二)优化机构设置。区法院设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受理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民事、行政案件;区检察院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成立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执行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

作;创新“诉调联动”工作模式,在区法院和6个乡镇设立“诉调联动办公室”,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联调联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效果日益显现,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同。 二、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 (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优势项目创新。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民生,突出岱岳特色,实现与社会管理创新有机结合,在全国首推“平安救助”工程,推行“平安救助基金制度”,即采取行政事业单位捐资、社会力量捐助等方式,筹措资金100万元,创新设立了平安救助基金,制定出台了《岱岳区平安救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平安救助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人民日报》对此予以报载。 (二)理顺职责关系,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着眼提升政府效能,进一步规范社会管理职能权限,理顺区、乡、村三级综治平台职责关系。一是整合公、检、法和区司法局的调解职能,建立起“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配合和衔接机制,实现大部门体制有机统一。实施“调解优先”工作机制以来,提高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调解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快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进程。二是实施“平安救助”、“青春护航”、“安居保障”、“关爱夕阳”、“回归新生”五大惠民工程,设立了社会矛盾化解、青少年服务管理、畅通民意渠道、基层基础建设、流动人口管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社区公共服务管理等17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二是

十八届三中全会工作报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工作报告:创新社会治理体 制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

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

全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书面材料。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全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汇报供大家参考选择。 全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汇报 去年8 月以来,作为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首批试点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一张网、五个统一” 工作要求,聚焦“做强基层党建、做优民生服务、做牢稳定根基、做精城市管理” 重点目标,坚持以思路理念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实践,以体制机制变革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着力探索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新体系,全市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成效逐步显现。 、工作进展 一年来,市委政法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市区整体联动,在推进网格化 社会治理上,重点抓了以下方面 (一)研究落实整体性规划。市级层面组建由全市X 个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建立以《X 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为主体,涵盖网格划分、平台建设、队伍管理等方面的“ 1+N ”制度体系,为工作开展提供遵循。在试点基础上,向各区下发任务书,明确目标要求。各区均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推开全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 (二)织严织密全要素网格。按照构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要求,与公安

部门“一标三实”相衔接,既坚持相对统一标准,又因地制宜实施,对社区网格进行划分。按照街道(镇)初划、区级审核、市级备案的程序,基本完成了网格划分工作。目前,全市共划分为X 个网格,其中综合网格X 个、专属网格X 个,切实做到了纵横覆盖、不交叉重叠,确保网格保持合理的管理服务密度。在此基础上,选择鼓楼区、建邺区等专属网格相对集中区域开展试点,细化工作清单,探索专属网格管理模式。 (三)研发推广一体化平台。按照省试点任务书的要求,研发全市统一的网格终端“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 ,将涉及社区治理服务的综治、公安、民政、人社等X 余个部门信息入口融为一体,涵盖“信息采集、网格巡查、重点监管、队伍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党建”六大类X 个业务模块,形成“发现采集、扫码定责、智能派单、处理反馈、考核评估”闭环处置流程。目前网格员共采集基础信息X 万条、核实X 万条,回馈部门数据X 万条。该平台已在全市X 个区推广应用,操作培训、用户授权、网格划分、地址关联等工作初步完成,X 等区已进行实质化应用。这个平台被省专班确定为全省标准化平台之一,并实现与省社会治理数据库的对接共享。 (四)建立建强专业化队伍。明确规定每个网格必须有一名专职网格员,通过将街道社区干部编入网格、现有社工转任兼任以及公开招录等方式予以配备,并积极推动发展兼职网格员。目前,全市共配备网格员X名,其中专职网格员X名(部分区一网多员,专职网格员多于综合网格数)。在全国首家成立网格学院,推动各区建立分院,全市统一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组建专家委员会和培训师资库,搭建网上学院和微信学习平台,目前已有X个区挂牌成立分院,市区网格学院共培训网格员X 人次。明确将专职网格员纳入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杨宜勇:怎样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管理包括“管什么”、“谁来管”、“怎样管”三大内容。其中的“管什么”、“谁来管”、“怎样管”都与社会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从这三大方面入手。 创新“管什么”:形成国家与社会协调运转机制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加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未来我国社会管理范畴的调整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管理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必须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向基层倾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另一方面,必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创新“谁来管”:健全多主体构成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应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四部分组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党委领导主要表现为统筹兼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总揽全局,全面筹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实行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过程中,政府应更加注重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的职能作用,负责具体的组织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实现社会协同,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公众参与既有利于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得到群众的支持,又能有效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依靠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是我们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依靠公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也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形式。 当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主攻方向是:在全局性社会管理和局域性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探索与启示

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探索与启示 2014年02月13日09:10 来源:湖南日报 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城市处湖南日报社理论部联合调研组 编者按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一个时代命题:它事关群众民生福祉,事关基层和谐稳定,事关政权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如何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探讨和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社科理论工作者必须关切的理论课题,更是广大实际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长沙市岳麓区坚持源头治理,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创造了社会治理“岳麓模式”。今天,省委政策研究室和本报联合推介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向广度、深度推进,促进全省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长沙市岳麓区在大力实施“实力岳麓、创新岳麓、宜居岳麓、法治岳麓、人文岳麓”的发展战略中,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方式和新措施,在全区范围内构建并实施“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一线法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带来了“最大限度服务基层基础,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增强发展活力”的明显成效。前不久,中宣部《党建》杂志负责同志到岳麓区考察时,充分肯定这里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为“岳麓模式”,表示要在全国推广。 探索: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一线法保障“四位一体” 岳麓区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根本做法就在于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一线法保障“四位一体”、同步推进。 网格化管理:网格定位,实现全域覆盖。首先,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要求,将区属166个社区(村)划分为580个网格—社会治理的最基础单元;其次,根据社会矛盾的多少、工作任务的轻重等因素,将所有网格进一步划分为重点网格(A 类)、次重网格(B类)、常态网格(C类)三个类别;再次,对所有社会管理对象,包括人地事物组织,运用编码技术,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建立数据库群,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分类管理。如此,通过网格划定与分类,使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实现了定格、定位、定性与定量管理。 社会化服务:资源整合,提供多元服务。网格是载体,服务是目的。社会治理强调主体的多元参与,尤其是激发社会的活力。为此,岳麓区在网格内建立“1+4+X”的工作模式:“1”指1名网格长,由全区561名科职干部担任;“4”指网格监督员、网格管理员、网格民情员、网格治安员“四大员”,分别由街道(镇)干部、社区(村)两委委员、街道(镇)

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一方面,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领域,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另一方面,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既有农民、城镇居民、职工、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者、学生,也有军队退役人员、原民办教师、老村干部、老知青等特定人群。二是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问题突出。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增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9.2万个,备案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近40万个。另一方面,政社不分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不足,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三是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全国发生安全事故33万起,造成7.2万人死亡。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恶性案件和极端事件有所增多,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信息网络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我国有5.64亿网民,4.2亿手机上网用户,是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外部势力千方百计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经济层面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大批人员需要下岗转岗,以多种形式创业就业;随着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增加;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组织形式需要作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