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马克思考试复习教学要点范围

合集下载

浙大马院考研提纲

浙大马院考研提纲

浙大马院考研提纲
一、主要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认识的本质,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价值及其特性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浙江省考研学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史重点解析

浙江省考研学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史重点解析

浙江省考研学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史重点解析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革命历程。

本文将着重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史的重点内容,为浙江省考研学生提供复习资料。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析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理论和社会运动,其核心思想是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和社会主义思想等基本概念。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实践中的辩证法和历史的发展规律。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理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学科之一。

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思想体系,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等核心内容。

三、中国革命史重点解析1. 中国革命史的三大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史可以分为鸦片战争前夕的近代化运动、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其创建和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组织建设过程。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了人民解放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四、总结与展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史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史的重点进行了解析,为考研学生的复习提供了参考资料。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深入学习,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分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分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分布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或者理论工作者,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更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这些原理,为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对考点进行一个详细的分布说明,以便大家更好地掌握考试要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世界观基础这一章重点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理和观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以及思维方式等。

具体包括: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1.2 认识论和唯物史观1.3 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与思维方式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基础这一章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包括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形态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生产关系、生产力等方面。

具体包括:2.1 社会发展理论2.2 社会形态分析2.3 阶级和阶级斗争2.4 生产关系2.5 生产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基础这一章重点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内容,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等。

具体包括:3.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3.2 剩余价值理论3.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基础这一章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和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和政权的本质、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主与集中等方面。

具体包括:4.1 国家和政权的本质4.2 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4.3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4.4 民主与集中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这一章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原理和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和文艺的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文化革命等方面。

具体包括:5.1 文化和文艺的唯物史观5.2 意识形态5.3 文化革命以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的考点分布进行的详细概括。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考点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学热门话题浙江省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

学热门话题浙江省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

学热门话题浙江省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于浙江省考研学生来说也是必须要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复习要点,帮助考生们高效备考。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事业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

它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主要代表,结合实际国情,形成了一系列的原理和观点。

复习时需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基础。

考生应理解这两个基本原理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同时注意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区别。

2.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原理阶级斗争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社会主义原理则是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制度。

考生应熟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等。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共产主义是远大理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整体目标,具有时代性、可行性和群众性。

考生需要理解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区别,同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宏伟目标。

二、重要观点的回顾与思考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考生还需要对一些重要观点进行回顾和思考,以加深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记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考生需反思这一观点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如如何理解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如何评价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2.统一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国情分析考生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三、重点知识点的梳理与串联在复习中,考生应着重梳理重点知识点,并将其进行合理的串联和组织,以便形成一整套有机的知识体系。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6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用专业: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参见往年试卷)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的根本规律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4、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2、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修订版四、样卷(无)。

马克思主义原著导读期末复习资料(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著导读期末复习资料(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简答】阐释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实质和途径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消弭时间上的距离差。

(1)文本解读法:其口号是“回到马克思”,它力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本人的文本的解读,达到对马克思思想做时代性意义的创新。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2)对话或比较法:把马克思放进哲学史之中加以考察。

(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80年代前:前马、同马、后马)对黑格尔哲学的态度:对理性的批判;科学主义:狂妄的理性→谦虚的理性人本主义:冷酷的理性→丰富的人性;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性→具体的理性(3)问题反思法:生产马克思思想的那个时代还没有过去,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存在,商品经济时代与我们当代还处于同一时代,马克思的思想就仍然呈现出当代性意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及其意义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这个论断告诉我们: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去形成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识,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归结为或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存在”范畴不等同于“物质”范畴,它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也包括“精神”的存在,即不仅指“意识外的存在”,也指“意识界的存在”。

“思维”不仅是指关于思维对象的“对象意识”,而且是指构成、把握、统摄和反省“对象意识”的“自我意识”;不仅仅归结为“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

而要把辩证法同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理解和解释辩证法理论。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谁为第一性问题)→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有无同一性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答】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没有前提的,它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复习重点 浙大

马克思复习重点 浙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要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即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四、实践的含义、特点以及基本形式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内涵及其表现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普遍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二、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一个过程三、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及其表现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及其辩证关系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二、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五、认识运动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及其意义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以及客观性的含义二、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三、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及其意义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五、价值的含义、特征、价值评价的特点、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及其意义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辩证关系及其意义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四、社会形态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用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及其意义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则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辩证思考四、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二、价值规律及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双重作用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一、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意义五、资本有机构成的原因、含义、结果及其意义六、个别资本的运动,即个别资本循环与周转及其条件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垄断的含义、原因以及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双重作用三、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原因以及双重影响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实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被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列宁对俄国如何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精辟论述)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一、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及其意义第三节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很不错的哈。

马克思复习重点

马克思复习重点

马克思复习重点
PS:红色字体为老师要求看的遍数,老实说这次考得会挺难的大家提前看一下哈
绪论
一、
1(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
2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 (三)。

2(四)。

四、
4(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

第一章
第一节
3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第二节
3 二、三、
第三节
1 二、
第二章
第一节
1 二、三、
第二节
3 二、三、
第三节
1二、三
第三章
第一节
4二、
2 三、
第二节
4一、(重点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
1二、三、四、五、
第四章
第一节
3 一、二、
第二节
1 一、三、
第五章
第一节
1三
第二节
1二、
第六章
第一节
1一、
第二节
1一、
第七章
第二节
1一、三、
这个是我们《马基》老师上课时唯一叫抄在书上的题,大家可以满炒一下哈~ 马克思主义科学与革命性的统一性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集中体现为它的创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批判精神。

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中的注意事项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内容复习、学习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内容复习1.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概念。

包括劳动、商品、价值等基本概念的内涵、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

2.系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基本原理。

3.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历史观点和实践观点。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熟悉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5.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思想。

能够批判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并进一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二、学习方法1.系统性学习,建立知识框架。

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经典著作,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体系。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多角度思考,形成独立见解。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思考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独立的理解和见解。

4.注重总结和归纳。

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所学的知识,形成概念的体系,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把握能力。

三、实践应用1.关注社会实践,了解时事动态。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理解。

2.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拓宽思路,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

综上所述,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全面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采取系统性学习方法,并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应用。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实际运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浙师大)第七章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现实前提1、历唯在“马哲”中的地位:国内外三种主要观点:一、推广应用说(斯大林体系);二、基础与核心说(大多数人赞同);[马克思生前的两大发现]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俞吾金)。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历唯建构的三个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人民性原则。

一、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把握社会的实践性原则)对社会本质的看法: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神学史观、人道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实践史观、群众史观。

2社会、人、实践活动三者的“同构性”关系,体现为以下三个命题:1、人与实践的同构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2、人与社会的同构性——“剧中人”、“剧作者”;3、社会与实践同构性—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对象性存在)总之,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发源地,它以浓缩的形式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

二、从人类主体地位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体性原则)什么是主体?人是怎样成为主体的?人是在实践活动中确立为主体的。

实践概念的结构分析:1、双重属性——物质性和精神性、形上和形下,肉与灵;2、双重维度——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3、双重旨趣——科学取向和价值取向、自在性和自由性;4、双向运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对象化、外化、物态化。

也即主体的目的、愿望通过实践活动物化、凝聚在产品当中。

客体主体化——人化、内在化,人态化。

也即人创造的产品通过占有消费重新成为人类自身的一部分。

结论:社会是人的社会[剧中人],人是社会中的人[剧作者]。

三、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性原则)实践性——主体性——人民性三者的一致性(抽象到具体)。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一、在历史观基本问题上的根本对立首先,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浙江省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复习资料科学社会主义概述

浙江省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复习资料科学社会主义概述

浙江省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复习资料科学社会主义概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浙江省考研的重要复习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旨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社会发展,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注重经济的公有制和公有制经济的计划调控,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2.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手段,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建设。

3. 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公有制经济,即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支持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控和计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4. 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科学社会主义倡导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管理,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1. 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发展阶段,提出了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对帝国主义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和实践。

2. 斯大林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在苏联领导下,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构筑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体制。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邓小平提出和开创的,旨在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注意原理 期末考试重点答案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注意原理 期末考试重点答案

绪论、教学要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义。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教学要点1.怎样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3.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特点?4.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答: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其形式也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哲学的基本问题(3)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木体论与认识论两方面。

本体论: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它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它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物质(103)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111)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4、规律(120)指物质本身固冇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意识(13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联系(143)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它们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7、发展(147)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一一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

8、矛盾(150)指事物内部两方面Z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Z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9、量变(159)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10、质变(159)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n、否定之否定(164)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2、客观真理(236)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3、人口(248)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索的综合范畴。

14、生产力(254)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15、精神生产(263)精神生产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基本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要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提高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

本章重点:〃物质世界的客观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目的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提高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

本章重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要求: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论,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本章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该章,要求运用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认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和变化的影响,掌握商品经济、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点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理论来源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
2、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形式
3、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
7、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8、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
1、认识的本质
2、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4、真理的客观性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6、真理的检验标准
7、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三章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它们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主要区别
7. 英雄史观的产生及其观点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2.剩余价值与利润以及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点
5. 资本主义工资及其本质
6.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以及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
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及它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9.产业资本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