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手部及设备卫生的微生物测定标准

合集下载

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

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

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
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对人
员手部微生物数量的限制要求。

在医疗、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人员手部微生物的数量对于防止交叉感染和保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和执行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应该基于科学依据和实际
情况。

这包括对于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操作流程、人员密集度等
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定合理的微生物数量限制标准。

同时,也需
要考虑到不同微生物对于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影响程度,以确保
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制定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
规和行业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卫生标准和规定,因
此要求标准必须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且可以与国际上通用的卫
生标准相一致,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

另外,执行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
和评估。

这包括对工作环境和人员手部微生物数量进行定期检测,
以确保标准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性。

同时,也需要对违反标准的情况
进行处理,并对违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

总之,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控制微生物数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各行业应该高度重视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要求标准,并不断完善和提高执行效果。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1、标准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平皿;●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2、检验方法2.1菌落总数2.1.1:涂抹法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锥形瓶。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2.1.4.1样品采集2.1.4.1.1将生理盐水以50ml分装入锥形瓶中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滤纸浸沾生理盐水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25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50ml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25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2.2 自然沉降法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2.4 操作2.2.4.1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后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2.2.4.2根据现场面积的大小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高出地面1.2m~1.5m),室内面积> 30㎡设3个以上采点,室内对角线交叉处的中点及与中点等距离的四角的各点取样(四角距离壁1m处),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取样(内外距离墙1m)。

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

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

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是指在实验室或临床环境中对手部进行微生物涂抹的一种标准化操作方法,旨在评估手部的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污染程度。

通过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操作,可以有效地定量评估手部对病原微生物的潜在感染风险,为控制感染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感染控制意识的提高,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操作逐渐成为临床医师、实验室工作者和环境卫生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正确的手部涂抹微生物标准操作不仅可以评估手部卫生状况,还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的传播。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前景,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手部涂抹微生物标准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样本采集、培养分析和数据处理。

首先,操作者应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和实验仪器,然后对手部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以避免外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接下来,操作者需按照标准操作流程采集手部样本,并将样本均匀涂抹于培养基表面,放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最后,操作者应根据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定量分析和统计处理,得出手部微生物菌群的分布特征和感染风险评估结果。

手部涂抹微生物标准操作规范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操作中的交叉污染和误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此外,操作者还需注意实验环境的洁净度和消毒程度,减少外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只有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准确的手部微生物菌群信息和感染风险评估结果。

手部涂抹微生物标准操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实验环境的洁净度和温湿度、培养基的选择和质量等。

操作者在进行手部涂抹微生物操作时,应具备一定的微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熟练掌握标准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和结果可靠。

此外,实验环境的洁净度和温湿度也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操作者需定期清洁消毒实验室环境,保持良好的操作环境和培养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洁净服微生物限度标准

洁净服微生物限度标准

洁净服微生物限度标准
摘要:
1.洁净室设备表面微生物限度标准
2.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标准
3.相关规定及标准来源
正文:
洁净室设备表面微生物限度标准:
洁净室设备表面微生物限度标准是指在洁净室环境中,设备表面允许存在的微生物数量的最高限度。

这一标准旨在确保洁净室设备表面不会对洁净室环境产生污染,从而保证洁净室环境的洁净度。

在洁净室设备表面微生物限度标准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几类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针对这些微生物,标准会规定它们在设备表面上的最大允许数量。

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标准:
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标准是指在洁净室环境中,人员手部允许存在的微生物数量的最高限度。

这一标准旨在确保洁净室人员手部不会对洁净室环境产生污染,从而保证洁净室环境的洁净度。

在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标准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几类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针对这些微生物,标准会规定它们在手部皮肤上的最大允许数量。

相关规定及标准来源:
洁净室设备表面微生物限度标准和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常由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机构或组织制定。

在我国,这些标准主要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制定。

具体而言,洁净室设备表面微生物限度标准主要参照《洁净室设备表面微生物限度》(GB/T 16292-2010)这一国家标准;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标准主要参照《洁净室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GB/T 16293-2010)这一国家标准。

综上所述,洁净室设备表面微生物限度标准和人员手部微生物限度标准是确保洁净室环境洁净度的重要措施。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1、标准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MPN /50cm2):阴性;●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MPN/50cm2):阴性;●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3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平皿;●包装卷膜、饼托、吸氧机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MPN /50cm2):阴性2、检验方法2.1菌落总数2.1.1:涂抹法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吸氧机等内包材;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试管。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2.1.4.1样品采集2.1.4.1.1将生理盐水以10ml分装入试管中连同包好的棉签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棉签浸沾生理盐水反复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100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10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100 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经过测量,其中成年人的手掌内侧和外测加起来大约刚好为100 c㎡,所以其中生产员手部也可以表示为:每只手表面的细菌总数(cfu/只手)=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2.2 自然沉降法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食堂行业手部细菌标准

食堂行业手部细菌标准

食堂行业手部细菌标准
在食品行业中,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手上可能携带的细菌数量和种类可能会影响食品的安全。

对于食堂行业,手部细菌的标准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卫生规定和标准进行规定。

一般来说,手部的细菌数量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食品的安全。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规定。

在某些地方,标准可能是每平方厘米不超过一定数量的菌落形成单位(CFU)。

在其他地方,可能会有其他标准。

对于食堂行业,一般会规定操作人员手的菌落总数应≤300CFU/只手。

这个标准可能根据食堂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规定进行调整。

此外,检测步骤可能包括对不同工种的操作人员进行随机选取一只手进行检测,按照SSOP进行手消毒后进行采样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的人手上携带的细菌数量和种类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手部细菌的数量也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等。

因此,除了遵守规定的标准外,还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条件,以确保食品安全。

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

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

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
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细菌菌落总数的合格标准。

普通手卫生的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²,而外科手消毒的细菌菌落数应≤5cfu/cm²。

这意味着在手卫生消毒后,每平方厘米的手部皮肤上,细菌的数量不应超过这些标准。

此外,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还应考虑不同环境下的手合格标准。

例如,在Ⅰ类和Ⅱ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²;在Ⅲ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²;在Ⅳ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应≤15cfu/cm²。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手部卫生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达到一定的卫生标准,从而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是确保手部清洁和卫生,减少细菌数量,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和公众都应遵循这些标准,并定期进行手部卫生检测,以确保手部的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洁净区操作人员微生物检测规程

洁净区操作人员微生物检测规程

洁净区操作人员微生物检测规程目的: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使操作人员确实执行清洁规范及个人卫生守则,以避免人为因素污染药品。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控制区操作人员手部和工作服的微生物检测。

3.职责:QA洁净度监测人员、QC微生物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程序:本检测规程采用直接接触法。

4.1. 器具及培养基;培养箱、培养皿、营养琼脂培养基。

4.2. 步骤:4.2.1. 取已灭菌并在50±5℃保温的液态营养琼脂培养基,在层流净化台上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

18-20ml/皿。

4.2.2. 打开培养皿上盖,以培养基表面接触测试面轻压2-3秒,盖上盖子。

4.2.3. 以75%酒精擦拭消毒测试面。

4.2.4. 将培养皿放置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 测试面之选择:4.3.1. 手部:以手掌内侧面为主要测试面。

4.3.2. 工作服:以袖口、肘部、腹部为主要测试面。

4.4. 测试频率与标准:(见下表)4.5. 异常情况处理:4.5.1. 异常情况:指测试结果超过规定标准,或出现病原菌的情况。

4.5.2. 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查找污染源,并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4.5.3. 对在此期间生产的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收回、C O60照射等)。

4.5.4. 对生产部门进行人员个人卫生及清洁规范的教育和培训。

4.5.5.一个月内再进行测试,直到合格或找出污染源并消除为止。

5. 附:洁净区操作人员微生物检测记录ZL0071 00。

容器设备微生物污染检测规程目的:建立生产用容器设备微生物污染检测的基本操作,防止容器设备对药品产生污染。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用容器设备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3. 责任:QA洁净度监测人员、QC微生物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 本检测规程采用擦拭取样法。

4.2. 实验材料及用具:电热恒温培养箱、药用棉棒、铝制小盒、试管、试管塞、培养皿、蒸汽灭菌锅。

车间员工手部和空气菌落总数限量

车间员工手部和空气菌落总数限量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培养基和检测用具的准备:无菌水稀释液培养基: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无菌棉签:医用棉签经121℃,30min杀菌后备用。

试子棒:约150mm长,一端缠吸水棉头,无菌包装。

用具:平皿(直径90mm),无菌取样袋,吸管(1ml、10ml).剪刀、洒精棉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1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卫生手消毒的微生物监测标准

卫生手消毒的微生物监测标准

卫生手消毒的微生物监测标准卫生手消毒是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对人员进行手部卫生处理,以减少和消除手上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为了确保卫生手消毒的效果,微生物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卫生手消毒的微生物监测标准。

微生物监测是指通过对卫生手消毒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来评估卫生手消毒的有效性。

常见的微生物监测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首先,细菌总数是微生物监测中的一个基本指标。

细菌总数反映了手上的细菌污染程度。

根据国际标准,手部表面的细菌总数应小于1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mL。

在监测细菌总数时,可以采用分别对手部内侧表面和指尖进行悬浮液培养,然后对培养液进行计数的方法。

其次,大肠菌群是卫生手消毒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大肠菌群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潜在致病菌。

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通过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如用大肠培养基(MacConkey培养基)筛选出大肠菌属的菌落,再通过进一步鉴定来确定是否为大肠菌群。

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卫生手消毒中需要监测的微生物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它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较大,常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可以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鉴定进行。

除了以上常见的微生物监测指标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需要进行其他指标的监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这些监测指标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卫生手消毒场景和风险评估来确定。

卫生手消毒的微生物监测标准包括了监测的目标微生物和监测方法等。

在监测目标微生物方面,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指标。

监测方法包括培养方法(如分别对手部内侧表面和指尖进行悬浮液培养)和鉴定方法(如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等)。

另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监测指标。

总之,卫生手消毒的微生物监测是确保卫生手消毒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目标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可以评估卫生手消毒的有效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保障卫生手消毒的质量和安全。

微生物检测表

微生物检测表

签收确认
广州华侬化妆品有限公司 员工手部、灌装间机器及工作台面微生物检测报告 版本:A/0
温度℃: 采样时间及日期: 员工姓名 工作内容
湿度%: 采样地点
细菌总数 (CFU/只手)
检验日期:
霉菌 (CFU/只手)
结果判定
企业: 员工手部细菌检测标准≤300cfu/只手, 霉菌不得检出。 机器设备内表面细菌 ≤10 cfu/100 cm2,霉菌不得检出。 工作台及机器表面细菌菌落数应≤20 cfu/ cm2,霉菌不得检出。 附则说明:采样方法、检验方法参照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检测人员: 检测报告日期: 生产副总 技术部 审核: 生产主管 审核日期: 灌装班长 灌装QC

生产车间人员手部卫生微生物检验报告

生产车间人员手部卫生微生物检验报告

生产车间人员手部卫生检验报告检验日期:取样点:L1 生产线样本分布:人员1,2,3,5,6为生产操作人员,4为现场质检员,7,8为包装返工人员验证目的:1.通过检测洗手前、洗手后及使用75%酒精净手器消毒后的细菌数量,得出不同清洁效果的细菌减少趋势,为设定清洁、消毒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通过检验不同岗位人员的手部细菌量,进行针对性的微生物控制。

验证局限性:此次验证只选取了一条生产线人员进行检测,只能反映数据变化趋势,对于科学制定消毒间隔时间来说,样本量偏少。

验证结果参考建议:1.普通洗手达不到控制细菌数的要求,需要使用75%酒精杀菌净手器进行手部消毒。

2.暂以2小时为间隔进行手部消毒,细菌超标风险能有效控制。

3.生产线操作人员接触过材料外包装、设备、工具等物品后,需要进行75%酒精消毒后才可进行产品返工等作业,未经消毒接触的产品不能放入合格品中。

验证方案及检测结果如下:验证方案:1.检验洗手前后及使用75%酒精净手器消毒后细菌数的变化趋势2.检验连续工作1~2小时后细菌的增加趋势3.检验75%酒精对连续工作2小时后手部细菌的灭菌能力检验结果1:洗手前的平均菌落数远超标准值,洗手后的平均菌落数低于标准值,但其样本峰值还是超标准值。

由此可见,光靠普通洗手不能有效控制菌落数,存在污染产品的风险。

使用75%酒精净手器消毒后的平均值及峰值远低于标准值,控制细菌效果明显、有效。

1)洗手前手部细菌数3)消毒后手部细菌数检验结果2:连续工作1小时后,菌落均值还是低于标准值。

工作2小时后菌落均值略超标准值,原因为峰值太高造成。

经对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峰值高的为生产主要操作人员,经常接触材料外包装或设备,手部污染更为严重。

而常规包装操作人员峰值未超标准值。

5)工作2h后手部细菌数检验结果3:通过使用75%酒精净手器消毒后,菌落值远低于标准值,能有效达到控制细菌的效果。

试验培养结果如图。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判断标准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判断标准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判断标准一、监测方法1.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应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2.监测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监测指标1.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革兰氏阴性菌数、革兰氏阳性菌数、大肠菌群数等。

2.化学指标:包括有效成分含量、pH值等。

3.消毒时间:手消毒剂作用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4.手消毒剂使用量: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使用适量的手消毒剂。

5.手部皮肤刺激性:手部皮肤应无刺激性反应。

三、监测频率1.日常监测: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手部微生物监测,以确保手部清洁消毒效果。

2.定期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手部微生物及化学指标的监测,以评估手消毒剂的效果及安全性。

3.针对性监测: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及重点人群的手部进行微生物监测。

四、监测记录1.每次监测均应详细记录手部微生物监测结果、手消毒剂使用量、作用时间、手部皮肤刺激性等信息。

2.监测记录应保存完好,以便于追踪溯源及改进措施的实施。

五、监测结果分析1.根据监测结果,对不合格的手部微生物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2.对手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以确保手消毒效果及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

3.根据监测结果,对现有的手部清洁消毒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手部清洁消毒效果。

六、监测结果报告1.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以便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向使用手消毒剂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反馈,提高手部清洁消毒意识和技能。

七、监测设备维护1.对用于手部微生物监测的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八、手消毒剂评估1.对使用的手消毒剂进行评估,确保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对手消毒剂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清洁和消毒手部。

46生产人员手部微生物方法

46生产人员手部微生物方法

黎明茶厂
生产人员手部微生物检测方法
编号:LM-46-2007 1、目的
为了加强茶叶食品安全,掌握生产人员手部微生物检测方法,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
适用于茶叶生产人员手部微生物检测方法操作。

3、操作要求
3.1部分生产人员手部直接接触食品,为防止因人员手部卫生而引起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因此要保持工人手部卫生,并经常进行人员手部卫生的微生物学检查,以便查明卫生情况,监督生产,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

3.2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试管、吸管。

3.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3.4操作
3.4.1样品采集
3.4.2将生理盐水以10 mL分装人试管中连同包好的棉签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4.4.3将灭菌棉签浸沾生理盐水反复在人员手部擦拭,面积约为100 cm,,然后将带菌棉签放人有10 mIJ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3.4.4测定:将原液吸取1 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人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人生化培养箱中(36士1)℃培养(48士2)h。

4.3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4报告
人员手部含菌量用N来表示,其中:N表示平板直接计数的菌落数。

大肠菌群同GB/T 4789.3方法。

75。

手卫生监测标准

手卫生监测标准

手卫生监测标准手卫生监测是确保医护人员手部清洁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监测方法和标准对于评估手卫生设施和措施的有效性,以及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手卫生监测的标准和方法:一、监测对象手卫生监测应针对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清洁工等。

这些人员都可能成为携带病原体的潜在传播者,因此需要对他们的手部进行定期监测。

二、监测时间手卫生监测应定期进行,通常在每月或季度进行一次。

在重大疫情或特殊情况下,应增加监测频率。

三、监测方法1.采样方法:采用棉拭子法或培养基法进行采样。

将采样棉拭子或培养基放在医护人员的手部表面,轻轻擦拭,然后进行细菌培养或微生物检测。

2.细菌培养: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或培养基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

根据培养结果,判断手部细菌种类和数量是否符合标准。

3.微生物检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或基因测序,对采样后的棉拭子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四、监测标准1.细菌数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医护人员手部细菌数量应不超过100cfu/cm²。

在疫情期间,对于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应降低监测标准至50cfu/cm²。

2.细菌种类:手部细菌种类应尽量减少,以减少潜在的病原体传播风险。

监测时应关注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否存在。

3.消毒剂残留:手部消毒剂残留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以避免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监测时可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法等,对消毒剂残留进行检测。

4.手部皮肤pH值:手部皮肤pH值应保持在适宜范围,以减少病原体生长和皮肤疾病的风险。

监测时可采用pH试纸或数字pH计进行测量。

5.手部皮肤干燥度:手部皮肤干燥度应适度,以减少病原体滋生和传播的风险。

监测时可采用皮肤水分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五、监测结果处理根据监测结果,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手卫生培训、改进手卫生设施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防止或减少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对清洗消毒后的人员手部、工器具、设备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其微生物限值可控。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与产品直接接触的人员手部、工器具、设备等。

3、职责:
化验员负责本标准的实施。

4、仪器设备及器具:
灭菌剪子、镊子。

灭菌具塞广口瓶。

灭菌生理盐水。

灭菌棉签,
灭菌的金属制规格板。

编号用的白板笔。

手提式高压蒸气灭菌锅。

电热恒温培养箱。

酒精灯。

75%的酒精棉球。

消毒橡皮手套。

其他微生物实验所需用样品。

5、采样方法:
设备表面、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与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

人员手部: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抹10次,然后剪去与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1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

采样注意事项:
擦拭时棉签要随时转动,保证擦拭的准确性。

6、细菌总数
. 样液稀释:
将放有棉签的试管充分振摇,此液位1:10稀释液,如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吸取1:10样液加入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

无菌操作
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行样,将已融化灭菌冷却至46℃的平板计数琼脂倾入平皿中,每个约15-20ml,充分混合。

冷却凝固后,将平皿翻转,放入培养箱36℃±1℃,培养48h±2h。

7、卫生指标
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20 CFU/cm2
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300CFU/只手
8、监测频率
每月检测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