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初探
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初探
二、 设 计 有 利 于 激 发 学 生 各 种 智 能 组 合 的 专 题 学 习
这种传 统 的 智力 测验 由于理 论与 测量方 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 、 挖掘 、 开发。
法的偏失而潜在地制造出更严重的问题,
忽略智 能的 多元发展 , 造成许 多具有 其它 方面 的 天赋 与 才能 的学 生受到 了贬抑 与 忽视 .同时也 合理化 了制式 的教育方式 , 来对 待所有 学生 。 而忽视了个别差异的重 要性。 不利 于学生 的教育与发展。
展上 取得 一定 的效 果 ; 反言 之 , 如 果学 生 组 合 ,而基 于计算 机及 网络 的专题 学 习 始终不被 接触开发 某种智能 的环境 , 那么 与此是相吻合 的。
一
多潜 在 智能 有待 于我们教 师和学 生 自己
去认识 、 挖掘 、 开发。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 学 中实施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如何在 教
能、 音乐 智能 、 人际智能 、 自我认识 智能及
析、 作 图绘画 、 编 曲欣 赏等 , 利 用网络 更是 现 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一系列的学 习
能实现各 种信息 的传递与交流 。因此 。 教 活 动 中 , 如提 出 问题 、 拟订 计 划 、 收 集信
自然观察 智能。 这八种智能的不 同组合及
获得 发展 。以多媒 体计算 趣研究同一专题 的不 同方面 , 这就有 了选 是 目前 中小 学信 息技术课 堂教 学所要 研 能被 激发 出来 ,
究新 的新课题 。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 聪明
的! 根据 霍华德? 加德纳 的多元智能理论 , 人至 少同 时具有八种智能 :语言智能 、 逻 辑一 数学 智能 、 空 间智能 、 肢体一 动觉 智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智能类型和学习风格,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元智能视角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多元智能是一个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理论,该理论从不同的智能类型来考虑人的智力表现。
智能类型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人际智能和自我-存在智能。
这些智能类型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学习风格,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言语-语言智能型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对于逻辑-数学智能型学生,教师可以透过解决问题和逻辑思考,教导他们如何使用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对于空间-视觉智能型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图像和视频来演示和阐述技术知识;对于音乐-节奏智能型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声音和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身体-运动智能型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角色扮演来加强学习效果;对于人际-人际智能型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交流;对于自我-存在智能型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来帮助他们深化对技术知识的理解。
同时,多元智能视角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智能类型的学习,促进各种智能类型的协同发展,增强自身综合能力。
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多元智能视角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例如,利用游戏、动画等视觉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提供适当的练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技能和知识。
探究小学信息技术如何实现多元智能教学
探究小学信息技术如何实现多元智能教学摘要:在当今国际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中,一种称之为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将之与实际教学正确、有效的结合,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在多方面均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如:活动平台搭建、学习资源库、学习工具和评价手段等。
教师应大胆尝试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做好长远、全面的辅助工作。
在下文中,对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模式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项智能,并且数量为八项以上,包括: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艺术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与自然观察智能。
以上八项智能在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中占比与表现均不相同,显形智能表现突出,与此相反的潜在智能则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去进行发掘和发展。
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的全面性、个性化、高效性的实现则需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大胆、创新、努力地研究和探索。
据大量研究实验得出,智能的基础是与生俱来的。
加德纳提出在智能发展中,遗传基因的作用可使之达到一个最高点,然而在成长中,一般却是难以达到这个最高点的。
因此在学生的智能发展中,学校和家长应尽力提供一个适宜智能发展的成长和学习的多元化环境,加大了潜在技能的被激发概率,使之得到高效的发展。
一、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信息技术的核心为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合理借助其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高效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如下功能: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和处理、艺术创作、编曲欣赏等,而各种信息在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库中得到了传递和交流。
对此,教师应当利用好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借助其设计有针对性的智能领域的学习任务。
与此同时,“智能公平”应当作为教育的核心之一,使学生的智能意识得到初步建立,智能发展齐驱并进。
加德纳的理论不同于传统的智能理论,具有宽泛性、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加德纳对智能的定义成了多种能力的组合,包括:面临实际问题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发现和处理新问题的能力、继承和发扬所属文化中的价值能力等。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1. 引言1.1 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将深入了解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国内外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实践经验,并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们还将重点介绍利用多媒体设备提升课堂效果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理论基础: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构建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特点包括: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制定教学计划;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结合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导向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提升。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的目标。
2.2 案例分析:国内外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实践经验国内外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实践经验可以作为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情况。
在国内,一些小学通过引入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实现了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学。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他们的学习速度和兴趣变化较快。
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向学生展示实际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实践操作,如编程、操作软件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信息技术项目,如设计一个小游戏、制作一个简单网站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成果。
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浅谈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强调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教学能力,要 求教师具备多元化 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适应不同智能特 点的学生。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的特点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强调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多元智能教学策 略在中小学信息 技术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育面临师资力量 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 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加德纳提出多 元智能理论
理论核心:人 类具有多种智 能,如语言、 逻辑、空间等
理论应用:在 教学中注重培 养学生的多种
智能
理论影响:对 教育理念和教 学方法产生深
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 能教学策略
汇报人:
目录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的背 景
01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的内 涵
02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在中 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03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的实 践案例
04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的反 思与展望
05
结语
06
多元智能教学策 略的背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 融合日益紧密
力
自然智能:理解和运 用自然环境的能力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的定义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是指在教育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不同智 能特点,采用不同 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多元智能教学策 略强调学生的个 体差异,注重培 养学生的多元智 能,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多元智能教学策 略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以适应 现代社会的发展 需求。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授学生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包括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文字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在内的多种智能。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
一、逻辑数学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是指处理数学和逻辑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编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
通过编程,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调试程序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数学智能。
还可以利用数学软件,让学生通过使用软件来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进一步锻炼他们的逻辑数学智能。
二、语言文字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是指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字处理软件和多媒体软件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
学生可以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写作文、做报告等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语言表达,制作课件、PPT等,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智能。
三、空间智能四、音乐智能五、人际智能人际智能是指理解和交流他人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和多媒体交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人际智能。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和多媒体交流工具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他们的人际智能。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了解他人的生活、思想和观点,从而拓宽他们的人际关系。
六、自我认知智能自我认知智能是指理解自己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系统和自我评价系统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
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系统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有效地教授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小学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打造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综合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利用投影仪、电脑、视频等设备,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实例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师还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展示各种信息技术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生动地呈现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信息技术实践项目。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站页面,然后再发挥各自的特长,合作完成整个网站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网页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项目制教学法四、游戏化教学法。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在多元智能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智能素养。
本文将从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体育智能和人际智能等方面,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实践。
对于语言智能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的表达和写作活动。
比如让学生撰写有关电脑操作技巧的说明书,或者设计一个信息技术主题的漫画,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加强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逻辑数学智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以利用编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学习使用Scratch等图形化编程软件,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或动画,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游戏的逻辑和功能,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够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空间智能也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网页或制作PPT等任务,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设计一个包含多媒体元素和交互功能的网页,或者制作一个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的PPT,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表达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掌握网页制作和PPT制作的基本技能。
体育智能也可以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
可以通过利用健身软件或运动追踪设备等工具,让学生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在健康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使用运动追踪设备记录自己的运动数据,并分析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状态,从而调整自己的运动计划,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人际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进行合作学习或小组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让学生分组制作一个小型网站或编写一个简单的手机应用程序,要求他们在项目中合理分工、互相协作,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运用多元化教学 实现创新式学习——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法初探
板、 网上 邻居 、 坛等 多种 形 式 , 用 网络 突破 时 空 的限 制 , 论 利
进行 互 助互 教互 学 。
学 生之 间 的协 作 学 习加 强 了学 习伙 伴之 间的合 作 共 处能
策 略 ,才 能实 现学生 创新式 学 习 。在 具体 教学 实践 中 ,笔 者
学生观察, 然后 出示 自 学要求 , 让学生 自学 , 同桌合作画出“ 三
8 8
21 第 7 ( 第 5 0 1年 期 总 5期 )
角形 ” ,根据 自学 的要 求 ,学生 一 步一 步操 作 ,最后 将 自己 的 作 品展 示 给其 他 同学看 ,“ 角形 ” 会 了 ,其 它 的五边 形 、 i 学
尽量 把抽 象 问题 形 象化 、具 体 化 ,拉近 与授 课对 象 的心理 距
离 ,吸 引他 们 的眼球 ,增强 学 生 的学 习热情 ;举 例 和任务 选 择要 有趣 并 贴近 学 生 的学 习生 活 , 以激 发学生 的求 知 欲 。 比如 在 教学 鼠标 基 本操 作 时 , 以让学 生玩 Wid ws中 可 no
资源 为信息 情境 ,注 重培 养学 生的兴 趣 ,发 挥学 生 的主动性
务 ,而且 教学 的结 果也 是“ 功倍 事 半” 如何实 现教 师教 得轻 。 松 , 生学 得 自然 、 动?经 过十 多年 的教学 实践 , 在 “ 学 主 并 信 息技术 对学 生创 新能 力培养 ” 的课题 研究 过程 中,笔者深 刻
上述 规律 ,才能 水 到渠 成 的实 现创新 教 学 ,具 体 而言 ,小 学
较 强创 新 意识 和实 践 能力 的新 时 代人 才打 下坚 实 的基础 。
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中的实践
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中的实践。
一、多元化教学策略理论基础多元化教学策略理论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技能水平和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而制定的,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多元化教学策略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活跃起来,增强学习的乐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使老师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多元化教学策略包括小组讨论、同伴互助学习、问题解决、项目学习、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并应用于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二、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实践1.采用“信息技术助手”软件信息技术助手软件是一款具有教育、娱乐功能的软件。
在这个软件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技术体验与游戏学习诸如网络安全和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这个软件可以得到实时的回馈,让学生更专心地学习。
此外,这个软件也具有多样化教学的优势,因此可以延伸到各种课程中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
2.采用多种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多用多种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观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视频,学生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进行视觉上的参与,从而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用于激励学生热爱技术课程的方法。
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技术概念,并受到同龄人的影响,从而更快地掌握相关课程内容。
老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一些在线平台,例如NeuroScienceForKids和EDUCALSTAN,鼓励他们参与行业联盟的议论。
4.以调查为基础的学习以调查为基础的学习是多元化教学的一种示范性方法。
学生可以从虚拟世界中的您优秀的工程师中观察和学习,这将激励他们对技术的加强兴趣,从而促进更多具有理科、工程等方面优势的学生参与。
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从而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例如,可以让学生以html编码作为基础,搜索出一些网站,介绍其特点、功能等以加深学生对html的理解。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个方面。
每个人在这些智能方面的发展程度都不同,因此教学也应该多元化,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能特点,以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
在多元智能视域下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不同智能的优势,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言语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逻辑数学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编程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算法等一系列逻辑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在空间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电脑绘图、视频编辑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以图形、影像等形式表达出来,并且有机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将其实现。
在身体运动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活动,比如通过体感游戏演示如何操作电脑,通过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能。
在音乐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音乐视频、音乐编辑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和声音的感知与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人际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和借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自我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浅析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慧教学策略
浅析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慧教学策略作者:徐刚来源:《启迪与智慧·下半月》2024年第01期摘要:以互联网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了课程本身的特点和优势,不仅让教学工具与手段实现了同教学内容的交互,而且为学生认知与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及条件,打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局面。
因此,文章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探讨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教学策略,包括创设智慧化教学环境、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展综合性教学评估等,力求实现多元化、智慧化教学。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今,人才的创造性思维与相关能力在社会竞争与发展中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将知识有效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变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了丰富与创新。
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信息技术不仅对中小学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与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不断学习与积累,能够为其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采用多元智慧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课程教学的意义,并挖掘当中的趣味因素,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不足1.1教师未能及时获取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
面对新课改的有效推进,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但现实情况是,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受客观条件影响,未能及时获取与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影响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与学生的未来发展。
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承载着更多教育理念时,教师需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以更加多元、智慧的方式对其进行运用,助力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
小学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策略当代很多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贡献,随着网络和媒体技术的发展,家长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变得更加重视。
从小学,就开始让学生好好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自身信息及技术的能力,进而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很多学校利用了小学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下文就小学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进行探讨。
一、当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当代小学的教学日益重视学生教学成绩的提升,在家长和教师的眼中学生的成绩才是关注的中心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信息技术的教学就变成了其他科目的自习课时间。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上面,教师按照课本上教学任务进行教学,任务完成后,其余时间就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学习,学生在下面各干各的事情,学其他科目的文化课知识,看课外书籍,很少有学生依然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没有形成良好的多元化教学氛围,导致学生渐渐对信息技术学习失去兴趣。
二、结合学生兴趣,多元化教学在平常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某一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理论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共同探究式的方式,学生与教师共同推理,一步步最后得出结果,得出该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这种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小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该操作方式的印象,更能在推理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方面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良好发展打基础。
例如:在课堂上,在教word的使用时,便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推导探究的方式。
在讲解改变字体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上面菜单页上找相关的按钮符号,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把几个相似的按钮归类告诉他们这些按钮的作用,然后引导其认识其他的按钮,并一一进行相应的操作,让学生见证每个按钮和符号的应用,在操作过程中穿插一些操作的技巧。
最后总结出每个按钮的用法,布置给学生相应的课下任务,让其加深这部分的操作技巧的应用。
探寻多元智能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探寻多元智题域下,J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新时代是智能化的时代,新时代发展属于正值新时期的学生,在充满挑战、充满科技感的新时代,小学生如何获得社会生存发展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而信息技术是一切智能设备创造研发的技术支撑,只有让学生掌握好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依据信息技术能力为未来社会发展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智能化设备。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任何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处于发展的最佳期,因此在多元智能化的视域下,注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多元智能内涵何谓多元智能?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智能是指人的智能是多元化发展的,每个人都拥有独立且众多的学习能力,在各种能力的相互协调促进下形成一种对知识的组织和应用能力,以此保障我们获得解决问题和创造某种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开发,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当学生在学习中的智力获得外界因素的刺激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全面发展。
在科技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对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教育强国,科技兴国的教育目标,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信息化教育,给学生提供和现代社会相符合的教育环境,能让学生获得各项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能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更多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做枯燥单一的技术练习,学生无法提高对学科探究的兴趣,教学效率较低。
多元智能的教学形式从理论上更加提倡树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更加广泛、多样的形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智力水平和独立的思考认知过程,多元智能教学运用更加多样、灵活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实施针对性教学辅助,帮助学生建立高效、智能的学习形式,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
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浅谈
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浅谈作者:桂团琼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39期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快速进步,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基础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与此同时,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正好与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
因此,文章当中从国家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多元智能教育理念,分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各个行业当中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计算机。
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教师作为中心,教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学习,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
学生在教学当中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下,无法真正地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创造力。
怎样良好的改善这样的情况,推进我国教育改革,教师们要深入进行思索。
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人才,就需要确定教学本质,在课堂教学当中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让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愿意学习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看,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教学当中进行尝试。
经过利用多元智能教学,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下文探究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十分必要。
[1]一、设定合适的主题教师要先选定合适的主题,切入主题当中,教师所提供的主题有关素材是能够跨越学科范围的,这就让信息资源开放,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来对相同主题的不同方向进行探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材料,充分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主题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提问、制定计划、搜索资料、整理信息、发表看法、积极讨论等过程,学生通过使用各种基础能力,配合各种智能,实现在“做中学”的目的,从而获得更深入钻研知识的能力。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1. 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人的智能类型存在差异,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种类型。
在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可以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针对语言智能类型的学生可以设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口语表达和写作任务,培养其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对于逻辑数学智能类型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学习编程和数据处理技能,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2. 结合课程实际,注重任务设计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因此,任务设计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性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时,可以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非标准化文本素材,运用Word软件进行排版和修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Scratch编程时,可以设计一个动画制作的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自己的作品。
3. 结合课程深度,注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级别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Word课程中,可以采用讲解与演示、教师引导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Word软件中排版、插入图片、制作表格等操作方法;而在Scratch编程课程中,可以使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4. 借助科技手段,注重多媒体教学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科技手段是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例如,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进行呈现,更生动地展示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借助网络资源和虚拟实验等工具,教师可以将课程推向虚拟领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智能类型,注重任务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借助科技手段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一、导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多元智能的培养,成为当前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展开讨论,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实践策略和方法。
1. 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智能构成的。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类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智能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2. 实践策略(1)语言智能针对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写作任务,比如写信息技术相关的文章、制作信息技术主题的PPT等。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的讨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逻辑数学智能对于逻辑数学智能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信息技术工具的原理和运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空间智能空间智能较强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图像处理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的图形设计作业、动画制作任务等,培养学生的图像处理能力和创造力。
(4)音乐智能对于音乐智能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音乐制作任务,比如让学生制作一段音乐视频、音乐软件的使用、声音的合成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运动智能针对运动智能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的体感操作任务,比如让学生通过操纵手势控制计算机,或者通过VR眼镜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初探
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陈溦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信息技术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聪明的!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
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
有的孩子的某种智能表现非常突出,呈显形状态,而大多数孩子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
这就为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如何在教学中扬学生所长、补学生所短,发展他们的各种智能?
一、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
研究表明,人类在出生之前就已具有各种智能发展的基础。
加德纳认为遗传基因对智能可达到的程度可能有一个最高值。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能要逼近这个极限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如果我们能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反言之,如果学生始终不被接触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那么其生理潜能无论多大,都不太可能被激发出来。
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
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能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作图绘画、编曲欣赏等,利用网络更是能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出能体现计算机及其网络优越性的学习任务,且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要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
二、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组合的专题学习
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
他把智能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多种智能的组合。
因此,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种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能的组合,而基于计算机及网络的专题学习与此是相吻合的。
一方面,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专题素材往往跨越学科界限,这意味着资源的开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这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也有了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
另一方面,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这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如提出问题、拟订计划、收集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整理信息、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
三、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或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
为促进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学生一般对动作的体验较深,教师在进行“复制”和“粘贴”的教学中,可以将较为抽象的“复制”和“粘贴”的过程与盖图章的过程联系起来,或者将此过程比喻成拍照和洗照片。
另外一个重要的做法是,教师应为孩子们提供发挥其特长的机会,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学习。
比如,在“画图”软件的“选定”和“移动”工具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内容的媒体素材,向他们提出不同的任务。
像可以让学生将音符选中,移动后组合成不同的节拍;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建筑、花草、人物等图案;或者让学生参与客厅地面瓷砖铺设,设计出各种既实用又美观的方案。
又如,同样是网页的浏览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收集资料。
总之,应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体验,运用各种模式参与学习,并进行各种交流活动。
这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模仿,学生至少会从一种模式中受益。
四、提供师生协同学习的机会
人际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协同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弱势群体,从而达到智能互补的效果。
为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一般我们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异质性分组。
当然,仅仅给学生分组并不能确保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必须有目的地给予引导。
人际智能的核心是留意自己和他人差别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特长的分析,自行分工、把握进展速度。
建立了合作小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此时的学习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一种责任感。
当然,一开始可以是3-4人小组内的合作,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后,我们可以尝试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
比如,在《设计佛山旅游计划方案》这一任务中,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有的组专门调查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更倾向于佛山几日游,统计分析数据,写出调查报告;有的组负责收集佛山八景的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制作一份精美的介绍佛山的多媒体作品;有的组负责设计旅游线路图,为不同需求的游客设计出比较适合的旅游方案;有的组则专门收集有关佛山特产的资料,设计出可供游客参考的佛山购物方案。
最后将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改进和汇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好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以便自然地发挥协同学习的作用。
通过这种有意义的合作,学生逐渐明白团体的成功有赖于团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在小组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五、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智能的培养
过去人们大多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部分智能测试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
作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作品的交流与评价显得越来越有效,它能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多元测评,比如可以从作品的文字、声音等媒体内容的合理性、创新性及技术的熟练程度、合作的有效性、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
作品的自我评价特别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
由于各智能之间的联系性,这种自我评价的过程同样非常有助于学生语言智力的培养。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足够的安全感进行自我评价。
作品评价,不应该只是在作品完成以后进行,而应该很自然地融合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
因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
教师可以在课始提供一些现成的学生作品,让大家评判什么样的作品是美的、合理的。
对学生范例的分析,不仅给出了一个较为形象直观的评价标准,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以启发。
一旦产生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演播来引导学生努力的方向。
比如《校园里的树》一课,通过画各种各样的树这一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画图”软件中几个常用工具的使用。
当树在几个孩子那儿被拟人化后,教师立即抓住机会展现给所有的学生。
生动有趣的画面将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于是有的学生给树扎上了小辫子,有的学生在树杆上开了一扇小门,说那是小动物的家……
加德纳认为:在一般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种发展与别人无关。
的确,我们是通过与别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的。
因此,除了自我评价外,他人的评价同样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对于年幼的学生,可能教师评价的权威性倾向较重,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学生之间的互评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同伴的肯定与认可有时会比教师的肯定更有效。
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绝不是权威,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
为让每个孩子都有自我评价的机会,我们可以采取“档案袋”的办法。
一个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自我分析一下,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反思,使他们在反思中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真正地将“学会学习”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