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地形
晋教版八级上册 地理 课件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

梯
梯
观察课本图2.1:
海拔在1000~ 2000米之间
说出每级阶梯上平均海拔高度
.
海拔多在500米 以下
第第 二三 第一级阶梯 级 级 阶阶 梯
32°N
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号称 “世界屋脊”
大陆架浅海,水 深多在100 ~200 米,宽约400 ~ 600千米
晋教版八级上册 地理 课件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 晋教版八级上册 地理 课件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
晋教版八级上册 地理 课件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
问题探究 3、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 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海拔(米)
4000 3000 2000 1000
0
刘家峡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
小浪底水电站 葛洲坝水电站
再读课标 你能完成这些要求吗?
知识点
内容标准
西高东低的 运用中国地形 地势 图,说出我国地 势的主要特征
明确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热 爱祖国的情感
(读图指导)
根据颜色 明显的区 域变化, 可以把中 国地势大 致分为几 部分?
第一级阶梯
第第 二三 级级 阶阶 梯梯
观察课本图2.1: 从该图可以获取哪些有用 的地理信息?
观察课本图2.1: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
第
第
二
三
级
级
阶
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我看课标
节名
知识点
2.1千姿百 态的地表形
态
西高东低的 地势
多种多样的 地形
内容标准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 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 形的主要特征
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共22张PPT)

三级 第一级阶梯A,第二级阶梯B、C、D, 第三级阶梯E。 (3)你能帮小宙选择修建水电站的地址吗,请你把它在图 中标出(至少两个地址),并说说你的理由。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原
地 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山脉
形
和
山区面积大的利与弊
地 势
三级阶梯的界线、海拔、主要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山脉走向
东西向
南北向
西北—东南向
东北—西南向
弧形
活动:了解我国主要山脉。
对照图把以下几组山脉名称写在相应位置并说出其 走向:
A: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C:横断山脉 贺兰山
D:阿尔泰山 祁连山
E:喜马拉雅山
思考 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
特征: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小兴安岭
天山山脉
大兴安岭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太行山脉 秦岭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脉
丘陵 (1)辽东丘陵 (2)山东丘陵 (泰山) (3)东南丘陵 (黄山、庐山、衡山等)
山东丘陵 江南丘陵
观察思考
地势西高东低
判断
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 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26%
丘陵 山地 盆地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崎岖的高原
山区
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开发利用的不利条件:
4.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课件[]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5e4620f18583d04964599e.png)
问题探究 3、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 什么影响?
一方面,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沟通了东西交通,利于沿 海与内地经济往来。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 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多种多样的地形
图上所得
主要山脉 北侧 天山 昆仑山 大兴安岭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东侧 东北平原 两侧的地形区 南侧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西侧 内蒙古高原
沟壑纵横 梁峁遍布
居高俯视黄土高原是千沟万壑的丘陵地貌
在丘陵中侧视黄土地貌是侵蚀剧烈的沟谷与坡丘
黄土塬
塬来就是平坦的盆地或平原,其上堆积黄土后形成较高的黄土平原,称 为黄土塬。 塬的表面非常平坦,是黄土高原主要农业区。但周边多已
被侵蚀为呈花瓣状的沟谷。较大的黄土塬有:董志塬、洛川塬等。
黄土梁
青藏高原 南至喜玛拉雅山、西至帕半 尔高原、北面为昆仑山、阿 尔金山 . 约 250 万 km2 , 是全国 面积最大、世界上最高的高 原,也是最年轻的高原。
青藏高原
雪 山 众 多 , 冰 川 广 布 。 , 宽
谷 和 湖 泊 镶 嵌 其 中
• 内蒙古高原:坦荡
如砥,起伏和缓。
• 云贵高原:崎岖不 平,岩溶地貌。 坝子
多在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大陆架
近海
水深不足200米
问题探究
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 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海洋湿润的气流自东向西深入内地,形成
降水;另一方面使得我国大部分河流滚滚向东流。
思考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海平面
西高东低: 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太行山
千姿百态的地形1

上海海滩
上海为什么一直在
“长大”?
4000年前海岸线 1200年前海岸线 400年前海岸线 五十年来的新围垦的土地
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江心洲
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只不过在不同的
江 地点、时间和水力条件下,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不同。 心 一般来说,河流的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 洲 河流的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
河流的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
流水的堆积作用
风的巨大力量 风蚀蘑菇怎么形成的?
风的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
风的侵蚀作用
风的堆积作用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形成的原因 是流水作用
视
黄土高原的主要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频生物的作用苔藓和地衣会分泌酸性液体 渐渐腐蚀石块
珊瑚虫分泌石灰质, 堆积成珊瑚礁
生物在改变地形, 人有没有在改变地形呢?
一、岩石的风化
气温变化使岩石热胀冷缩而发生崩裂
植物的根系在岩
石的裂缝中生长
使岩石破碎
岩石在气温变化、水、风和生物等作用 下出现破碎的现象叫岩石的风化
渗入岩缝的水结
冰体积增大使岩
石胀裂
流水的作用
你还见过其他的流水的威力吗?
滴水穿石
流水的侵蚀作用
被海浪侵蚀的礁石
海水的侵蚀作用
溶洞——喀斯特地貌
第六章 变化的地形
千姿百态的地形
第一课时
日本富士山 喜马拉雅山
夏威夷群岛 马里亚纳海沟
地形能够发生“沧地海震桑火田山”的会变导化致 地 形 的 剧 烈 这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和外变部化的以能外量,共地同形作还用的每结时果每。刻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晋教版

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河流、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河流、气候的影响。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可以结合此多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体现他们的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启发式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学生讨论、探究。
课堂小结
西高东低的地势
1、地势特征
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地势特点对河流、气候的影响
课后作业布置
1.导学第一课时基础自测、巩固训练 2.
教后反思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
我是通过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的数值差来说明我国地势呈“阶梯状”的。如果能用投影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出来,更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国的地势,自向逐级下降。
二、【合作探究】(这是最给力,也是最容易形成能力的环节,要开动脑筋哦!)
读图2.2以及P21图认识并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河流、气候的影响。
在认识我国地势的同时观察P21图示,我国大多数江河的流向为:最终注入海洋。而地势向海洋倾斜又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地,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的,同时,在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形成丰富的资源。
课 题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审核教师
授课时间
6.1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课 时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
2、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河流、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形容石林的词语

形容石林的词语有:
1.千姿百态:形容石林形态多样,姿态万千。
2.奇形怪状:形容石林的形状奇特、怪异。
3.鬼斧神工:形容石林的景观令人惊叹,如同鬼神所造就。
4.悬崖峭壁:形容石林所在的地形险峻,如同陡峭的悬崖。
5.层峦叠嶂:形容石林山峰起伏,连绵不断。
6.崇山峻岭:形容石林所在的山地险峻高耸。
7.云蒸霞蔚:形容石林的景色壮观,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8.飞瀑流泉:形容石林内有壮观的瀑布和流动的泉水。
9.古木参天:形容石林周围的树木高大挺拔,与石林相映成趣。
10.幽谷深涧:形容石林所在的山谷幽静深邃。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 晋教版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一、单选题1.读图,回答题.由图可知,我国()A. 西临太平洋B. 东西地势落差不足3000米C. 地势西高东低D. 冬季风带来湿润气流【答案】C【解析】解:从图中看出,我国东临太平洋,东西地势落差达4000米,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夏季风带来湿润气流.故选: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2.读图,回答题.这种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是()①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利于东西交通③各类自然灾害均集中发生在第二级阶梯④第三级阶梯水能丰富,便于航运.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答案】C【解析】解:从图中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故选: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3.青藏高原位于哪座山脉的西侧()A. 横断山脉B. 太行山脉C. 天山山脉D. 昆仑山脉【答案】A【解析】解:青藏高原位于横断山脉的西侧,该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故选:A.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牢记即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横断山脉是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B. 阴山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C. 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D. 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答案】C【解析】解:A、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B、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上,该山脉不是地形区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故符合题意;D、大兴安岭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该山脉不是省界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A、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B、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上,该山脉不是地形区的分界线;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D、大兴安岭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该山脉不是省界线.本题考查山脉的位置,结合相关地图解答简单有效.5.下面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解:太行山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该高原位于秦岭以北,祁连山以东.故选:C.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B图所示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C图所示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D图所示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位置,分析后解答即可.6.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A. ①四川盆地②巫山B. ①黄土高原②太行山C. ①塔里木盆地②雪峰山D. ①内蒙古高原②巫山【答案】A【解析】解:读图可得,①是四川盆地,②是巫山,该山脉也是湖北省与重庆市的分界线.故选:A.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7.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A. 太行山B. 南岭C. 长白山D. 台湾山脉【答案】B【解析】解:南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而太行山、长白山、台湾山脉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所以,与其它三列走向不同的是南岭.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平原、高原、山地、丘陵镶嵌其中.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本题考查了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记忆解答即可.8.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A. 安第斯山B. 喜马拉雅山C. 昆仑山D. 落基山【答案】B【解析】解: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大平原.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本题考查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要牢记解答.9.我国最大的丘陵是()A. 辽东丘陵B. 山东丘陵C. 东南丘陵D. 闽浙丘陵【答案】C【解析】解:我国的三大丘陵是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其中最大的是东南丘陵.故选: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比重最大的山地.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丘陵,牢记即可.10.下列地形区位于亚热带的是()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答案】D【解析】解:我国主要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一线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是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故选:D.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本题考查我国四大盆地与温度带、干湿地区的结合,属于基础性内容.11.关于图中山脉(图中粗实线表示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B. 乙图中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C. 丙图中的山脉既是省级区域单位的分界线,也是高原和盆地的分界线D. 丁图中的山脉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山脉和阶梯判别。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名师课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能力。 2.概括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记 住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3.初步树立自然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思想和因 地制宜的观念。
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地图中表示不同海 拔高度的颜色是否有明显 的地域变化? 西部深色,东部浅色。 2.根据颜色明显的区 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 大致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
黄土高原晋、陕、蒙三省接壤的三
角地区,煤炭资源特别丰富,总储
量达数千亿吨,且煤质优异,埋藏 极浅,河床、沟谷到处可见露头, 露天开采特别方便。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人民在黄土的陡壁
上掘洞而居--窑洞易于建造,无需木材等 建材,且冬暖夏凉,宽敞舒适。随着生活 的不断改善,窑洞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完 全的土窑洞已变成了砖石门脸,甚至是窑 洞“楼房”。
平原、松嫩平原3个部
分。是中国主要的粮食
基地之一。
华北平原
地势低平,但“地上河”,岗洼相间; 地貌单元之间多低洼地;旱涝碱灾害; 重要的小麦、棉花基地,石油、天然 气资源丰富
多在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大陆架
近海
水深不足200米
问题探究
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 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西深入内地,形成
降水;另一方面使得我国大部分河流滚滚向东流。
思考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海平面
西高东低: 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原来长梁状低山、丘陵,覆盖黄土后成为缓坡的长岗状黄土丘陵, 称为黄土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主要的地貌类型,分布广泛, 但多 已被垦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 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地势低平, 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自西 向东微斜。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由长江及其支流 冲积而成,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平原以地势低平、湖泊众多、 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东,海拔多在500
1000~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 米以下。这里主
局部低于500米。
要分布着平原和
丘陵。
呈阶梯状分布
大兴安岭
昆仑山脉 1 000~2 000米
祁连山脉 太行山脉
4 000米以上
巫山
横断山脉
500米以下
雪峰山
画一画
在地形图上画出三级阶梯的界线
思考
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
总结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区
东北平原
分布
特点
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 我国最大的平原;
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 地势坦荡,海拔在200米以下;
山所环绕,南临渤海
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
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 我国第二大平原;
山行以东,东临渤海、黄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地平
海
也叫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
水能: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阶梯交界处可以, 建设水电站。
交通:
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东西的交通,方便了 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是阶梯交界处的高大
山脉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 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 山地和盆地。地形复杂多样。
喀斯特地理风貌的奇特

喀斯特地理风貌的奇特喀斯特地貌,在地理学上是一种特殊的地形,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地质构造,成为了众多探险家和科学家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带领大家领略喀斯特地貌的奇特之处。
一、石林之谜在云南省的石林县,我们看到了喀斯特地貌最著名的景观之一——石林。
这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峰异石,千姿百态。
每一块石头都像是从大地中破壳而出的生灵,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巨象,有的像仙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它们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探索石林内部,我们看到了喀斯特地貌最显著的特征——溶洞。
溶洞内部被岩层和石灰岩填充得满满的,石柱、石笋、石钟乳等各种奇异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这里还常常出现地下河流,有些洞穴甚至深入地下数百米,成为了探险家和科学家们的乐园。
二、石灰岩地形除了石林外,石灰岩地形也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灰岩是一种可溶性岩石,在水的侵蚀下,可以形成各种奇特的形状和地貌。
在我国南方地区,石灰岩地形非常普遍,如桂林山水、黄龙景区等著名景点。
在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溶洞、峡谷、瀑布等各种自然景观。
溶洞内部有各种各样的石笋、石柱和石钟乳,它们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和美丽。
峡谷则呈现出一种壮观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瀑布则让人感受到了水流的强大力量和生命的活力。
三、喀斯特地形分布喀斯特地形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含量高的地区,如我国南方、欧洲的喀尔巴阡山地区、南美洲的圭亚那等。
在我国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地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探险,也成为了地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总的来说,喀斯特地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地质构造,成为了地球上最奇特的地形之一。
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提高,我们相信喀斯特地貌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景和惊喜。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晋教版

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导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和归纳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Βιβλιοθήκη 一、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P22自学提示1-4题。
二、课堂导学:
1.情境导入:
.设问引入:根据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有关地势和地形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地形区吗?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你知道哪些高原、平原、山脉、盆地、丘陵的名称?这样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景,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可以自制一个透明小水槽,用实验来说明阶梯交界处的水能资源。同时可以自制复合投影片,将长江、黄河、珠江上的主要水电站的位置和三级阶梯示意图复合在一起,来说明我们对这些水能资源的利用。
学校
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集体备课时间
千姿白态的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我国地势特征,并能在图上标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和气候的影响。
3.在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名称和位置。
2、过程和方法: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八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共18张ppt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问题探究 3、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 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海拔(米)
4000 3000 2000 1000
0
刘家峡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
小浪底水电站 葛洲坝水电站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我看课标
节名
知识点
2.1千姿百 态的地表形
态
西高东低的 地势
多种多样的 地形
内容标准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 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 形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阅读地图,理解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河 流以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梯
梯
观察课本图2.1:
海拔在1000~ 2000米之间
说出每级阶梯上平均海拔高度
.
海拔多在500米 以下
第第 二三 第一级阶梯 级 级 阶阶 梯梯
32°N
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号称 “世界屋脊”
大陆架浅海,水 深多在100 ~200 米,宽约400 ~ 600千米
大陆架浅海
大陆架
海上石油开采
下面表示我国地势阶梯的图中,哪一个图是正确的
作业布置:
观察课本 图2.1根据 颜色明显 的区域变 化,试着
画出中国 地势沿北 纬32°附近 的剖面图.
32°N
谢谢
就算你的朋友再多,人脉再广,其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你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心若有阳光,你便会看见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美好值得期待和向往。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未尝试过什么的人。 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喜欢花的人是会去摘花的,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多一点思考,少一份遗憾。——杨建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课件

读“中国地形”图,完成表格
地势特征:
西部 海拔 高
东部
低
山地、 平原、
地
高原、 丘陵
形
盆地为 为主
主
西高
东
低
新课学习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几级阶梯? 三 级
新课学习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 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 图B 为什么?
一、二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填一填
1.填出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 上。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黄土 高原
四川 巫 盆地 山
板书设计
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类型多样 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多山的国家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的海拔和地形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对气候、水能、河流流向和航运的影响
谢谢!
地势不但西高东低, 而且呈阶梯状分布
新课学习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读图,分析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
1000~2000米
高原、 盆地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500米 平原、 以下 丘陵
第三级阶梯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大陆架
新课学习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读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新课学习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反思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反思本课时我讲授的知识点主要是: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名称、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了自己,对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价值1、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难点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
通过我一步一步的教学引导,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投影仪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比学生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
2、围绕重要知识点多角度强化讲解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从四个角度分析:1、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2、示意图的判断;3、地形剖面图的验证;4、对应的选择题练习。
通过四次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就对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掌握牢固了。
3、讲究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本课导入,我以祖国的秀美山川图片的展示为切入点,引入课文,形式新颖。
例如,“地形剖面图”的阅读,我首先利用多媒体介绍了剖面图的绘制,其次教学生在分层设色图上绘制32°纬线,然后让学生对照分层设色图填上剖面图中括号里的地理事物名称,并判读海拔高度,最后才得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一结论。
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的学习,我先让学生分阶梯找出这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再让学生归纳主要地形类型;在找主要地形区时,又利用标字母的方式让学生一一对应着找。
这样,学生就很快找出来了,也就很容易归纳出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
4、细化知识点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我细化为2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概况”的学习,我细化为3个知识点: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
不足之处1、时间安排欠合理,在强化知识点这一块用得时间过长,导致本节课的总结呈现的不完美2、关注学困生,有点忽略了其他学生3、展示过程时间比较短。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第二课时)

青藏高原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 高原
云贵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黄土高原
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 岭以北、乌鞘岭以东,面积 44万km2 。黄土层深厚,最 厚410m。由于流水作用强烈, 地形破碎、沟壑纵横。
沟壑纵横 梁峁遍布
居高俯视黄土高原是千沟万壑的丘陵地貌
在丘陵中侧视黄土地貌是侵蚀剧烈的沟谷与坡丘
<500 平原、丘陵
多种多样的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分布 地形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多种多样的地形
图上所得
主要山脉
天山 昆仑山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东侧
西侧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黄土塬
塬来就是平坦的盆地或平原,其上堆积黄土后形成较高的黄土平原, 称为黄土塬。 塬的表面非常平坦,是黄土高原主要农业区。但周边 多已被侵蚀为呈花瓣状的沟谷。较大的黄土塬有:董志塬、洛川塬 等。
黄土梁
原来长梁状低山、丘陵,覆盖黄土后成为缓坡的长岗状黄土丘 陵,称为黄土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主要的地貌类型,分布广 泛, 但多已被垦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黄土高原晋、陕、蒙三省接 壤的三角地区,煤炭资源特 别丰富,总储量达数千亿吨, 且煤质优异,埋藏极浅,河 床、沟谷到处可见露头,露 天开采特别方便。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人民在黄土的 陡壁上掘洞而居--窑洞易于建造,无 需木材等建材,且冬暖夏凉,宽敞舒 适。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窑洞也发 生了很大变化,完全的土窑洞已变成 了砖石门脸,甚至是窑洞“楼房”。
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五种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地貌: 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 地貌、黄土地貌。
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 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 人们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 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 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
沙漠(亦作砂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的
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 无生命,有“荒沙”之称
你能说说青藏高原的地形 地貌有什么特征吗?
青藏高原中国最大的高原,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 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 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 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 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 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 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 面积最大的洲——亚洲 • 面积最小的洲——大洋洲 • 世界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 • 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亚马孙河 • 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 • 世界上领土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 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 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 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 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 形成的。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 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 别于山地。
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4000∼0米,有 “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 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
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 地,面积约相当于加拿大的1/3。 这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 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最高的高原 _ 青藏高原_ 最宽的瀑布_ 伊瓜苏瀑布_ 最深的海沟_马里亚纳海沟 _ 最大的沙漠_撒哈拉沙漠 _ 最长的峡谷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_ 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 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一看,想一想!
岩石的风化
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
迷人的溶洞
风的巨大力量
风的巨大力量
风的巨大力量
珊瑚
人和生物的作用
人和生物的作用
风化作用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人和生物的作用
岩 石 的 变 化 过 程
风 化 作 用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风的巨大力量
地 表 形 态 趋 于 平 坦
风化 流水
风力
生物
外 力 作 用
练一练
1.地形是( A )
A.不断变化的 B.始终处在剧烈变动中
C.基本稳定的
D.普遍处在缓慢变动中 C
2.下列现象中由风化作用直接形成的是 ( B)
A.风蚀蘑菇 C.岩石崩裂 B.沙尘暴 D.沙丘
等高线: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高度,然后把高度 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00m 100m
0m
等高线地形图: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 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
200 C 高度
绝对高度: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海拔”
某点到海平面的高度,有正负相对高度:某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也称“高差”
a比b高多少米,值为正
山地: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绵起伏
等高线特点(四)
200m 100m
0m
•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交叉
等高线地形图
① 每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等。 ② 每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一样。 ③ 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会相交。 ④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稀疏的 地方是缓坡。
等高线特点
⑤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 谷,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脊。
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具体含义
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具体含义
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具体含义
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具体含义
5、峭壁: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特点(一)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等.
等高线特点(二)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
等高线特点(三)
100m 100m
0m
200m
100m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一样(等高距不变)
高原:海拔高,地表起伏小
平原:海拔低,地表平坦
丘陵:相对高度不大,坡缓顶圆
盆地:四周高山环绕,中间地平
等高线地形图
序 号
1 2 3 4 5
地形类型
平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高原
地
形
特 点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表平坦 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 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绵起伏 相对高度不大,坡缓顶圆 海拔很高,一般在1000~2000 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
梯田
水库
迪拜“朱美拉棕榈岛”卫星俯视图
人类活动改变地形 都有哪些呢?
改变地形的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生物作用
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 量和外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两种作用同时不断进行,永不停息。
地形不断变化 永不停息
内 力 作 用
地壳 运动 火山 地震
地 表 变 得 高 低 不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