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系介绍
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履带式起重机是一种用于运输和吊装重物的机械设备,它具有强大的起升能力和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结构组成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起重机底盘和起重机臂组成。
1. 起重机底盘:起重机底盘由发动机、驾驶室、行走装置和操作装置组成。
发动机负责提供动力,驾驶室是驾驶员进行操作和控制的地方,行走装置包括履带、履带轨道和驱动系统,操作装置用于控制起重机的运行和吊装作业。
2. 起重机臂:起重机臂是起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用于吊装和抓取重物。
起重机臂分为起重臂、平衡臂和配重臂等部分。
起重臂可进行伸缩和折叠,以适应不同高度和距离的吊装任务。
平衡臂用于平衡起重机在吊装时的重心,保持其稳定性。
配重臂用于增加起重机的起重能力。
二、工作原理履带式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行走:首先由驾驶员操作起重机底盘的行走装置,通过控制履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来使起重机移动到工作地点。
2. 准备:到达工作地点后,驾驶员停止起重机行走,然后进行起重机的稳定性调整。
这包括调节起重机的护腿或支撑桅杆,保证其平稳和牢固。
3. 吊装:调整好稳定性后,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操作起重机的操作装置,通过控制起重臂的动作来完成吊装任务。
这包括起重臂的伸缩、折叠、上升、下降和旋转等动作,以便将重物吊起、移动和放下。
4. 完成:完成吊装任务后,起重机可以继续行走到下一个工作地点,或者返回起始地点。
三、应用领域履带式起重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复杂地形和狭窄工作空间。
它可以用于建筑工地上的建筑物吊装,港口码头上的货物装卸,工厂厂区内的设备安装等。
它的起升能力大、运动灵活,可以满足各种复杂工况的需求。
总结:履带式起重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它的结构复杂,工作原理精密。
了解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操作和维护起重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使用履带式起重机,可以提高吊装效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履带底盘的组成介绍及各参数的计算

式中 B – 轨链节高度; D – 销子套外径; - 轨链节最小厚度。
轨链节的主要破坏形式仍为踏面磨损。
履带板宽度b由设计规定的机械平均单位接地压力Pp确定
b Gt 2 LP p
应处理好参数b和履带接地长度L的关系。窄而长的履带, 滚动阻力小(因土壤变形阻力较小),牵引附着性能较好, 但转向阻力较大。b/L之值一般为:
设计履带架时,要妥善确定履带架摆动轴线、驱动轮 轴线、导向轮轴线间的距离。
图8-3为TY150推土机行走系布置图。其履带架铰接中 心线与驱动轮轴线重合。
右图8-4为D10推土 机行走系布置图,其履 带架铰接中心线与驱动 轮轴线不重合。
现代结 构的半刚性 悬架履带拖 拉机中,广 泛采用平衡 梁,如右图 8-5所示。
图8-6之结构对履带防尘未考虑,这是其不足之处。在 D80A推土机轨链节的凹槽中各放置了一个防尘圈,这样 以来对于防止灰尘砂砾的进入很有效,使履带销和销子 套间的磨损大为减小,如下图8-7所示。
另一种密封式履带其结 构见右图8-8所示。
由于履带密封技术在实 践中卓有成效,国内外又研 制成功另一种密封润滑履带, 其结构见右图8-9所示。
二、车架 型式:全梁式、半梁式两种。
全梁架式车架是一完整的框架,如东方红75拖拉机, Caterpillar后置发动机式装载机等采用这种全梁式车架。
半梁架式车架一部分是梁架,而另一部分则利用传动 系的壳体。这种车架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履带拖拉机中。
如图7-1为两根箱形纵梁和后桥桥体焊成一体,其前 部用横梁相连。
1、节销式啮合:驱动轮轮齿与履带板的节销进行啮合。
这种啮合方式履带销所在的圆周近似地等于驱动轮 的节圆,驱动轮轮齿作用在节销上的压力通过履带销的 中心,如图8-6和8-7所示。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系介绍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系介绍驱动轮的分类 A按齿圈结构分为整体式齿圈式齿块式 B按驱动轮轮毂与最终传动输出轴的联接方式分为锥形渐开线花键联接如红旗100锥形六平键联接如TY150螺栓联接如移山180 按驱动轮轮齿节距t 分为173203216mm三种齿圈结构以齿圈式比整体式为好而齿块式拼合轮圈图8-14使用更加方便驱动轮轮齿磨损超限即可在工地拆装更换不必解开履带更无需拉出驱动轮但在工艺上要保证安装精度一般认为车速小于15~20kmh驱动轮后置有利车速大于20kmh时驱动轮前置有利驱动轮的计算载荷与履带相同即驱动链轮所传递的最大驱动力P075Gt并假设扭矩只由一个齿传递计算驱动轮轮齿抗弯强度式中h –齿高假设力作用在齿顶[] –许用弯曲应力 [] 400-500MPa 计算驱动轮轮齿齿面抗挤压强度式中 b –轮齿宽度cm d –履带销套外径cm Gt –推土机重力KN [j] –许用挤压应力 [j] 500-1000MPa 六支重轮与托链轮作用支重轮用来支承车辆的重量并在履带的导轨链轨节面上移动此外它还用来夹持履带不使履带横向滑脱并在车辆转向时迫使履带在地面上滑动工作环境支重轮经常在泥水中工作且受到强烈冲击工作条件很差要求密封可靠轮圈耐磨一支重轮支重轮分类 1按支重轮轴的型式可分为中间凸肩式轴如TY150中间无凸肩式直轴如宣化T-120 2按轴承型式可分为双金属套如TY150尼龙轴套如移山180铜套如移山80非标准滚柱轴承如红旗100 3按密封型式可分为浮动油封式如TY150油封式如红旗100皮碗式如移山80 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履带式铲土运输机械中先后出现了近二十种支重轮单边支重轮和双边支重轮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右图8-15所示二托链轮作用用来托住履带的上方部分防止履带下垂过大以减少履带运动时的振跳现象并防止履带侧向滑落托链轮的个数一般是每边两个托轮与支重轮相比它受力较小工作时少受污物侵蚀工作条件较好故其结构较简单尺寸较小对材质的要求也低曾规定托链轮采用锥柱轴承及浮动油封如图8-16所示三支重轮及托链轮的设计为了使接地压力均匀支重轮数目最好等于履带支承区段的履带板数即支重轮间距t1履带节距td 支重轮太小滚动阻力增加如支重轮数目为履带支承区段履带板数的一半即t12td则将使支重轮下履带板的接地压力很不均匀导致在松软地面下陷深度增加运行阻力加大一般取td t1 2td通常t114~17 td支重轮直径D与履带节距td之比大致为Dtd1 ~125D 200mm而一侧支重轮数目一般为5 ~7个支重轮有双边支重轮和单边支重轮之分轮缘高度为20~25mm顶部厚度为6 ~10mm为减少支重轮轮面摩擦支重轮轮缘靠踏面一侧常做成倾斜的200~300 为减少支重轮轮面磨损支重轮与轨链节间的接触应力在许用范围内可按下式计算式中Gt –推土机总重kN b –支重轮轮面与轨链节的接触宽度mm r –支重轮半径mm n –支重轮总数 [j] –许用接触应力MPa [j] 230 MPa 当推土机越过突起的障碍物时整机重量有可能由每边各一个支重轮承受即一个支重轮上的最大径向载荷是推土机整机重量的一半当推土机在越过突起的障碍物转弯此支重轮还将受到最大的轴向力AGt2为履带沿地面横向滑动摩擦系数一般取07因此推土机支重轮轴应具有中间凸肩以承受此轴向力凸肩大小可根据此力之值予以确定按照上述最大径向载荷由轴的抗弯强度确定支重轮轴的尺寸支重轮轴承宜采用滑动轴承轴承载荷按经常载荷计算不应按偶而受到的最大载荷计算经常载荷是按压力中心偏移受力最大的一个支重轮进行计算按滑动轴承一般计算方法计算其单位压力P及发热pv值当履带接地长度L 2m时每侧用一个托链轮当L 2m时每侧用两个托链轮托链轮上侧应与引导轮及驱动轮上侧在一条直线上有的机械将托链轮适当抬高以减小履带振跳七张紧缓冲装置与引导轮作用使履带保持一定的张紧度从而可以减少履带在运动中的振跳现象振跳的危害引起冲击载荷和额外地消耗功率加快履带销和销套的磨损履带张紧后还可防止在工作过程中脱落太紧也不好也会加快履带销和销套的磨损所以要调整合适在一般的履带式拖拉机上由于驱动轮都在拖拉机的后部所以张紧轮都布置在前部导向轮直径一般较大以使履带的卷绕较为均匀减少冲击当今工程机械常见的张紧装置为润滑脂调整滑块式见图8-17 引导轮的结构和支承轮托轮一样也有多种结构轴承结构有滚柱轴承如红旗100双金属套如TY150等油封结构也有浮动油封TY150弹簧胶碗密封如红旗100等双金属套和浮动油封结构见右图8-18所示引导轮尺寸较大一般仅略小于驱动轮目的是为了减少履带卷绕时的功率损失其上方位置比驱动轮轮缘低30~80mm以使这一段履带运动时顺势前滑引导轮轮轴设计按机械倒档行驶履带上作用有最大轮周牵引力进行设计计算此值为附着条件所限即 P05G05G 近似取引导轮上下边履带平行则引导轮轴的计算载荷2PG引导轮的许用弯曲应力[]250~300MPa 当引导轮兼起支重轮作用时应计入地面反力动载荷的影响这时动载荷系数可取为2 中南大学杨忠炯第二篇工程机械行走系第八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系履带式行走系是在工程机械中仅次于轮胎式广泛采用的行走系常见的履带式工程机械有拖拉机推土机装载机铺管机单斗多斗挖掘机钻孔机凿岩台车等第一节铲土运输机械的履带式行走系一组成与特点如右图8-1所示履带式拖拉机的行走系由驱动轮1履带2支重轮3履带张紧装置和导向轮5托链轮7以及连接支重轮和机体的悬架等组成主要功能 1将由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扭矩变为拖拉机在地面上的行走移动扭矩变成驱动力转速变成车辆移动速度 2支承拖拉机的全部重量特点 1履带拖拉机的驱动轮只卷绕履带而不在地面上滚动机器全部重量经支重轮压在多片履带板上履带式机器的牵引附着性能要好得多 2与同马力的轮式机器相比由于履带支承面大接地压力小一般小于01MPa所以在松软土壤上的下陷深度小因而滚动阻力小有利于发挥较大的牵引力 3履带销子销套等运动副使用中要磨损要有张紧装置调节履带张紧度它兼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导向轮既是张紧装置的一部分也引导履带正确卷绕但不能引导机器转向 4履带式行走系重量大运动惯性大缓冲减振作用小结构中最好有某些弹性元件 5履带式行走系结构复杂金属消耗多磨损严重维修量大运动速度受到限制特点二车架型式全梁式半梁式两种全梁架式车架是一完整的框架如东方红75拖拉机Caterpillar后置发动机式装载机等采用这种全梁式车架半梁架式车架一部分是梁架而另一部分则利用传动系的壳体这种车架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履带拖拉机中如图7-1为两根箱形纵梁和后桥桥体焊成一体其前部用横梁相连由于铲土运输机械特别是履带式推土机的作业环境恶劣上述结构车架的纵梁容易变形因此国内外很重视加强此类机械车架的强度与刚度故多采用箱形断面的纵梁以增强其抗弯抗扭强度断面高度也适当增加三悬架悬架或悬挂在工程机械中机架车架与行走系之间的连接装置弹性悬架机架的全部重量经过弹性元件传递给履带架的悬架三种悬挂刚性悬架半刚性悬架和弹性悬架弹性元件可以是弹性橡胶块弹簧装置或油气悬架半刚性悬架机架的重量一部分经过弹性元件另一部分经过刚性元件传递给履带架的悬架如工业用履带拖拉机之悬架刚性悬架机架上的重量全部不经弹性元件传递到履带的悬架如单斗挖掘机其底架与履带架之间的悬架刚性悬架结构简单适合于行走速度低不经常行走的工程机械履带架的传统形式八字架式如下图8-2所示半刚性悬架较刚性悬架能更好地适应地面的高低不平在松软不平地面接地压力较均匀附着性能好半刚性悬架中的弹性元件能部分地缓和行驶时的冲击但其非弹性支承部分重量很大高速行驶时冲击大故其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15kmh 设计履带架时要妥善确定履带架摆动轴线驱动轮轴线导向轮轴线间的距离图8-3为TY150推土机行走系布置图其履带架铰接中心线与驱动轮轴线重合右图8-4为D10推土机行走系布置图其履带架铰接中心线与驱动轮轴线不重合现代结构的半刚性悬架履带拖拉机中广泛采用平衡梁如右图8-5所示半刚性悬架中的履带架图8。
履带式起重机概述及主要性能

履带式起重机编辑履带式起重机(crawler crane),是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的自行式起重机。
是一种利用履带行走的动臂旋转起重机。
履带接地面积大,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吊装作业。
可进行挖土、夯土、打桩等多种作业。
但因行走速度缓慢,转移工地需要其他车辆搬运。
目录1概述2组成3参数W1一50型W1一100型W1一200型4稳定性5构造组成6保养7故障装置操作1概述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crawler crane),是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的自行式起重机。
是一种利用履带行走的动臂旋转起重机。
履带接地面积大,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吊装作业。
可进行挖土、夯土、打桩等多种作业。
但因行走速度缓慢,转移工地需要其他车辆搬运。
[1]2组成履带式起重机由动力装置、工作机构以及动臂、转台、底盘等组成。
动臂为多节组装桁架结构,调整节数后可改变长度,其下端铰装于转台前部,顶端用变幅钢丝绳滑轮组悬挂支承,可改变其倾角。
也有在动臂顶端加装副臂的,副臂与动臂成一定夹角。
起升机构有主、副两卷扬系统,主卷扬系统用于动臂吊重,副卷扬系统用于副臂吊重。
转台通过回转支撑装在底盘上,可将转台上的全部重量传递给底盘,其上装有动力装置、传动系统、卷扬机、操纵机构、平衡重和机棚等。
动力装置通过回转机构可使转台作360°回转。
回转支承由上、下滚盘和其间的滚动件(滚球、滚柱)组成,可将转台上的全部重量传递给底盘,并保证转台的自由转动。
底盘包括行走机构和行走装置:前者使起重机作前后行走和左右转弯;后者由履带架、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链轮和履带轮等组成。
动力装置通过垂直轴、水平轴和链条传动使驱动轮旋转,从而带动导向轮和支重轮,使整机沿履带滚动而行走。
[1]3参数有起重量或起重力矩。
选用时主要取决于起重量、工作半径和起吊高度,常称“起重三要素”,起重三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技术性能的表达方式,通常采用起重性能曲线图或起重性能对应数字表。
第4章 行走机构

G —整机重量
α—坡角 ω1—运行阻力系数
②坡道阻力:
W2 G sin
㈡. 履带式行走装置牵引计算
1.各种阻力的计算
W1 1 G cos ①土壤变形阻力:
dpmax 0 d
L 2L ( cos )2 tg B 3B
2 ~ 4 一般近似认为: 0
pmax 2Q 2Q L 3b( L B ) 3bB ( 1) B
L与B不能太接近
L 一般取:
B
1.2 ~ 1.4,否则pmax太大
二. 行走装置的牵引力计算
四轮一带
是行走装置的重要零部件, 关系到挖掘机的工作性能和行走性能。
行走架 行走装置结构
行走装置的骨架 钢板、型材焊接
回转支承底座
安装四轮一带
通过回转支承与
行走架
平台连接
承受、传递工作 载荷到履带 X型底架 履带架
履 带
履 带
轨链节
履带板
长安大学
履 带
左轨链节
右轨链节
履带板
四. 履带节距和履带板宽度选 择
1. 履带节距 ——二个相邻履带销之间的距离。
2. 节距确定原则:
在满足行走装置结 构尺寸强度和刚度情况下, 选择选择较小的履带节距。
t
173 203 1~1.6 216 228.5 262 4~6
t mm
101
125
135
154
标 准 <0.1 0.1~0.25 斗容量
用于平台与底盘、
行走马达之间油 路连接。
上部平台转动时, 避免油管扭绞。
四. 履带节距和履带板宽度选 择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履带式起重机概况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履带式起重机按传动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动式三种。
其中,机械式又分为内燃机一机械驱动和电动一机械驱动两种。
目前,工程起重机通常采用以下复合驱动方式:内燃机一电力驱动内燃机一电力驱动与外接电源的电力驱动的主要区别是动力源不同,前者采用独立的内燃机作动力源,后者外接电网电源。
内燃机一电力驱动通常是由柴油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传送到工作机构的电动机上,再变为机械能带动工作机构运转。
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在现代工程起重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一是柴油发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后,实现液压传动有许多优越性,二是由于液压技术发展很快,使起重机液压传动技术日趋完美。
二、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 取物装置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2. 吊臂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
它直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
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
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3. 上车回转部分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4. 行走部分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
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5. 回转支承部分它是安装在下车底盘上用来支承上车回转部分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的全部回转、滚动和不动的零部件和用来固定回转支承装置的机架等(不包括四转小齿轮)。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

容
设计内容设计说明及计算过程备注
七.系统
原理图
图7-1
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2
感想
液压技术在应用中广泛,许多生活生产机械都离不开液压技术。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了解到液压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过程比较繁琐,需要注意较多方面,特别是对各元件的压力及流量计算,需要查阅手册和熟练运用公式。
设计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通过与同学探讨,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对液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做事的道理:一丝不苟,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在此还要衷心地感谢李春风老师在试验方面给予的指导和蔺老师给予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周世昌 .液压系统设计图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2] 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 王积伟·液压与气压传动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
[4] 林建亚·液压元件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忽略此处.......。
第二篇工程机械底盘设计第十一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

➢α=90°,纯剪切
➢ 弹簧变形(biàn x当ínαg=)6量0°,大弹,簧但的弹橡性胶(tánxìng)变形和承载能力都比较大,弹簧的压缩变形
能和剪切变形能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因此这时弹簧吸收的能量最大。
抗剪能力差,因此
吸收能量的能力较
第十页,共35页。
三 弹性 (tánxìng)悬架
机体重量完全经弹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悬架的减振、缓和路面 冲击能力强。能够(nénggòu)缓和机器高速行驶而带来的各种冲击 。
第十六页,共35页。
整体式履带(lǚdài) 履带(lǚdài)板 履带(lǚdài)销
第十七页,共35页。
组合式履带 (lǚdài)
履带(lǚdài) 板
链轨节
履带(lǚdài) 销
第十八页,共35页。
标准型(一般土质(tǔ zhì)地面)矮履齿型(松散(sōngsǎn)岩
石地面)
双履齿型(矿山
第四页,共35页。
第二节 履带式机械(jīxiè)的悬架
一、刚性(ɡānɡ x➢ìn机ɡ体)悬重量架完全经刚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无弹性元件和减振器,不能缓和冲击和振动
,但具有较好的作业稳定性。 ➢ 一般用于运动速度较低但要求(yāoqiú)稳定性良好的机械上。
第五页,共35页。
WY60型挖掘机 (无台车架设计)
六、台车架(chē jià)
功 用:传递作用力,保证车辆在转向时以及在横向坡道 上工作时,行走装置不发生横向偏歪。
设计要求(yāoqiú):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类 型:一般分为斜撑臂式和非斜撑臂式两种。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第五节 行走装置(zhuāngzhì)的液压驱动方式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来源: 本站发表日期:08-01-18 09:11 编辑: lxh一、履带式起重机概况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履带式起重机按传动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动式三种。
其中,机械式又分为内燃机一机械驱动和电动一机械驱动两种。
目前,工程起重机通常采用以下复合驱动方式:内燃机一电力驱动内燃机一电力驱动与外接电源的电力驱动的主要区别是动力源不同,前者采用独立的内燃机作动力源,后者外接电网电源。
内燃机一电力驱动通常是由柴油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传送到工作机构的电动机上,再变为机械能带动工作机构运转。
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在现代工程起重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一是柴油发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后,实现液压传动有许多优越性,二是由于液压技术发展很快,使起重机液压传动技术日趋完美。
二、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 取物装置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2. 吊臂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
它直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
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
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3. 上车回转部分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4. 行走部分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
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系统运动学分析

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系统运动学分析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系统运动学分析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履带式推土机已成为重要的土方机械之一。
而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系统是其能够高效工作的关键部分。
本文通过对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系统的运动学分析,探讨其运动特性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系统、运动学分析引言:履带式推土机是一种采用履带代替车轮的土方机械,其行驶系统是由动力源、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转向器、履带系统、制动器等部件组成的。
此外,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方式与汽车等传统车辆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其行驶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
运动学分析:1. 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特性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方式是通过履带系统驱动机器行进。
由于履带面积大,并且能够贴合地形,因此行驶稳定性强,通过性能好。
此外,由于两侧履带速度可以独立控制,因此履带式推土机可以做到在狭窄和复杂的场地中行驶转向。
2. 影响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的因素(1)履带系统的设计履带系统是支撑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的关键部件。
其中的制动器、离合器、差速器、变速器等部件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性能。
因此,需要在设计时采用合适的部件,并且合理配置履带的长宽比和轮距。
(2)动力输出动力输出是决定履带式推土机行驶速度和负载能力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动力输出将直接影响传动轴、差速器和履带的受力情况,从而影响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和转向。
(3)路面状况路面状况是影响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稳定性和通过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路面对推土机的行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路面的情况,以使履带式推土机能够顺利地行驶。
结论:通过运动学分析,可以看出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方式是通过履带系统驱动机器行进。
此外,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方式与汽车等传统车辆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其行驶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履带系统的设计、动力输出和路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以使履带式推土机具有较好的行驶和操作性。
进一步分析: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速度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工程机械底盘行驶系构造与检修—履带式机械行驶系构造与检修

3、支重轮设计
支重轮有单边和双边两种,单 边轮只是在两个轮缘的内侧或外侧 带有凸边;双边轮则在轮缘的内侧 和外侧都带有凸边,使之能更好地 夹持履带,但其滚动阻力较大,所 以每台推土机上双边支重轮的数目 不应超过单边。如果推土机上共有 12只支重轮,其中4只为双边,8只 为单边;两种支重轮的排列形式为, 从前向后数,每侧支重轮的1、3、 4、6为单边, 2、5为双边。
履带板的磨损 驱动轮的磨损 其他故障
机架
履带式推土机机架 履带式挖掘机机架
履带式推土机机架
A B
C D
E
1-后桥箱体;2-横梁支座;3-耳板;4-柴油机
后支承;5-左梁;6-平衡梁支承;7-右梁;8-
柴油机前支承;9-前横梁
履带式挖掘机机架
挖掘机的机架一般分为上机架和下机架。
上机架
驾驶室位
①导向轮轴的两端装在左右两个支承滑架内,并用镊形止动螺拴卡在 轴端部的半圆缺口内,以阻止轴的转动和轴向移动
②导向轮支承滑架由两个用弹簧压紧的导板安装在台车架上,故支 承滑架可以在台车架上部沿导向板前后移动。左右支承滑块外侧 面均固定着导板盖1。导板盖与支承滑架之间装有调整垫片,用于 调整导板盖与台车架之间的间隙,以保证导向轮和支重轮、托轮 滚道面在同一直线上。导板盖和支承滑架共同防止导向轮的侧向 倾斜。
3、组合式驱动链轮
组合式驱动链轮如图所示,由若干块齿圈节组成齿圈,当个别 轮齿损坏时,可个别更换,从而降低成本。也有将全部齿圈制成一 体,然后与轮毂3装配。
4、驱动链轮的安装位置
驱动链轮正常设计
驱动链轮高位设计
驱动链轮高位设计有几个好处: a、可以减少由于小颗粒的造成的磨损 b、为行走装置的布置提供更大的空间, 便于行走装置布置。 c、驱动链轮处于高位,更加便于散热, d、便于保养和维护。
第十三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系

插销座
托链轮
驱动轮
支重轮 底架 张紧装置 张紧弹簧
行走马达
行 走 减 速
引导轮
浮动油封
轴套
加油塞
弹性销
支重轮座
引导轮
连接叉
张紧缸
缓冲弹簧
驱动轮
太 阳 轮
圆柱齿轮减速
行走制动
行走马达 行 星 轮
齿圈
小齿轮 驱动轮
作业: 1 .履带式机械行走系的功用是什么?由 哪几部分构成? 2 .履带式机械车架、悬架有什么作用? 可分为哪几类? 3 .试叙述履带、驱动轮、支重轮的功用 和分类。 4.履带式行走系比之轮式行走系的有什 么特点?
链轨节套
链轨节
润滑油孔 链轨销
履带板
中刀片
驱动轮 齿块
一级被动 齿轮 二级输出 右刀角 齿轮 左刀角 引导轮
二级齿轮轴
终传动输入齿轮轴
转向离合器 输出接盘
对履带板(跑板)的要求: 较低的接地比压,足够的附着力,较高的 抗弯强度和耐磨性;搭接弧面二清洁孔通过驱动 轮卷绕自动清除链轨泥污。 7 驱动轮——用来卷绕履带,装在终传动从动轴 或从 动毂上。 分类:整体式、齿圈式、齿块式。 驱动轮(中碳钢)磨损后的堆焊(使用牙 形规与506焊条)。 8 支重轮——支承机重;夹持履带(使履带转弯 滑移、防脱轨)。 规定用中间头肩式、浮封双金属衬套。
2.履齿不易打滑,附着性能好,牵引力大; 3.结构复杂,重量大,运动惯性大,减振 功能差,零件易损坏,速度较低,机动性差。
引导轮 托带轮 驱动轮 台车架
支 重 轮
履带
驱动轮
跑板 托带轮 支架
引导轮
链轨 张紧弹簧 张紧油缸
平衡梁 引导轮 托架
工程机械底盘轮式与履带式对比

⼯程机械底盘轮式与履带式对⽐⼯程机械底盘轮式与履带式对⽐单位:⼯程s09-3班姓名:孙忠琦时间:2011.10.13摘要:⼯程机械是建筑施⼯和矿⼭采掘⼯作中的重要机械设备,⽤来完成各种⼟⽅和⽯⽅⼯程。
⼯程机械⾏业的服务范围⼴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较⼤,⽬前我国⼯程机械⾏业的⽣产,在规格、数量、质量和制造成本等⽅⾯,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程机械底盘包括传动系、⾏⾛系、转向系、制动系。
本⽂针对轮式底盘与履带式底盘进⾏了对⽐。
关键词:传动系、⾏驶系、转向系⼀、对⽐传动系统驱动桥(1)1、轮式驱动桥的主要结构有:主传动器、差速器、半轴轮边减速器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2、履带式驱动桥主要结构有:中央传动装置、转向制动装置、最终传动装置和桥壳等组成。
3、对⽐:发动机发出的转矩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箱、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给后车轮,所以后轮⼜称为驱动轮。
驱动轮得到转矩便给地⾯⼀个向后的作⽤⼒,并因此⽽使地⾯对驱动轮产⽣⼀个向前的反作⽤⼒,这个反作⽤⼒就是汽车的驱动⼒。
汽车的前轮与传动系⼀般没有动⼒上的直接联系,因此称为从动轮。
在结构上轮式与履带式有很⼤的不同。
轮式⼯程机械通常采⽤全桥驱动。
在转向时轮采⽤的是差速器来使两侧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避免车轮产⽣滑麼现象⽽履带式采⽤的是转向制动装置同过转向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类来实现转向的。
⼆、对⽐⾏驶系(2)1、轮式⾏驶系构造主要有:车架哦、车桥、悬架、及车轮等组成。
2、履带式⾏驶系构造主要有:机架、⾏⾛装置和悬架三⼤部分组成。
3、对⽐:轮式机械⾏驶系采⽤弹性较好的充⽓橡胶轮胎以及应⽤了悬架装置,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驶助⼒⼩,⾏驶速度⾼,机动性好。
履带式⾏驶系与轮式相⽐,具有坚固耐⽤、与地⾯附着⼒⼤、⽀承⾯⼤接地压⼒⼩、越障碍物能⼒强、容易维护保养等优点它⽐轮式的牵引性能和通过性能好三、对⽐转向系(2)1、轮式转向:(1)对于整体式车架,采⽤偏转车轮转向的⽅式(2)对于铰链式车架,采⽤偏转铰链相连接的前后车架的⽅式。
第二章 履带式机械行驶理论

r
M k M r1 Mk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如果将换算的摩擦力矩M r2设 想为某一作用在车辆上的等效外部阻力,将扣除了换算 的摩擦力矩后的驱动力矩看成为一等效的驱动力矩,而 地面对履带则作用着一等效的切线牵引力,那么就可以 认为履带行走机构中并不存在任何内部摩擦阻力。此时 作用在车辆上各力的平衡关系是等效的。
2)由履带的附加张紧力Ft所引起,这部分摩擦力矩M r1 近似地与驱动力矩成正比,并可方便地用一效率系数来 表示。
经以上分析可知,Mr可表示为:
M r M r1 M r2
代入前式可得:
F M r2 rk
Fk
M r2 rk
r M k
rk
Fk
M r2 rk
上式中η r为驱动段效率,表示由附加张紧力引起 的摩擦力矩M r1而导致的驱动力矩的损失。
式中:G为机械重力;f为滚动阻力系数。
不同支承地面的滚动阻力系数
3、履带式机械行驶的必要条件:
履带式机械的切线牵引力大于滚动阻力时 机械才能行驶,因此履带式机械行驶的必要
条件为:Fk≥Ff
4、有效切线牵引力Fkp:切线牵引力Fk与滚动阻
力Ff的差值。 Fkp= Fk-Ff
二、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
车辆行驶时,在驱动力矩作用下,驱动段内产生拉
力Ft,Ft的大小等于驱动力矩与驱动轮动力半径之比, 即:
Ft
Mk rk
对车辆来说,拉力Ft是内力,它力图把接地段从支重 轮下拉出,致使土壤对接地段的履带板产生水平反作用
力。这些反作用力的合力FK叫做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力, 其方向与行驶方向相同。履带式车辆就是在FK作用下行 驶的。
vT rk k
动力半径:动力半径是切线牵引力线到轮心的距离。
履带底盘的组成介绍及各参数的计算演示文稿

半刚性悬架中的履带架(图8-2)是行走系中一个很重要 的骨架,支重轮、张紧装置等都要安装在这个骨架上,它 本身的刚度对履带行走系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有很大影响。
刚度不足,作业时容易变形,引 起四轮(驱动轮、支重轮、导向轮、 托链轮)中心点不在同一垂直面内或 各轴线等 多种使用故障。
刚性悬架结构简单、适合于行走速度低,不经常行 走的工程机械。
履带架的传统形式:八字架式,如下图8-2所示。
半刚性悬架较刚性悬架能更好地适应地面的高低不平, 在松软不平地面接地压力较均匀,附着性能好。
半刚性悬架中的弹性元件能部分地缓和行驶时的冲击, 但其非弹性支承部分重量很大,高速行驶时冲击大,故其 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15km/h。
2、遇障碍以全部功率驱动一侧履带强行转弯时,计算摆 动轴的受力和不利断面的应力。
四、履带 作用:履带用来将工程机械的重力传给地面并保证机械发 出足够的驱动力。
工作环境:经常在泥水中、凹凸不平地面、石质土壤中工 作,条件恶劣、受力情况不良,极易磨损。
弹性悬架:机架的全部重量经过弹性元件传递给履带架的 悬架。
弹性元件可以是弹性橡胶块、弹簧装置或油气悬架。
半刚性悬架:机架的重量一部分经过弹性元件、另一部分 经过刚性元件传递给履带架的悬架。如工业用履带拖拉机 之悬架。 刚性悬架:机架上的重量全部不经弹性元件传递到履带的 悬架。如单斗挖掘机其底架与履带架之间的悬架。
二、车架 型式:全梁式、半梁式两种。
全梁架式车架是一完整的框架,如东方红75拖拉机, Caterpillar后置发动机式装载机等采用这种全梁式车架。
半梁架式车架一部分是梁架,而另一部分则利用传动 系的壳体。这种车架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履带拖拉机中。
如图7-1为两根箱形纵梁和后桥桥体焊成一体,其前 部用横梁相连。
履带工程机械行走机构损坏原因分析

7 一 2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 年第 1 期 06 2
 ̄ a c曲【 h 91 .m 地址:0 6 市 阳 壹 店街2号 韭 北 公 中 袁 奎 mi h 】0 n 2 ̄ l i i @ 6O : a 10 北京 朝 区 子 02 0农 舔 办 区 一 拳
维普资讯
支重轮掉边; 当两种倾斜 同时存 在时, 就会发 生 “ 八 轴度差 ,造成齿块 中心线与 台车架纵向中心线不垂 字形啃轨 ” 现象 。由此可见 , 引导轮 安装位置的正确 直 时, 就会 引起 “ 啃轨 ” 如 果半轴支架 或半轴轴 向 ; 与否, 对履带是否 “ 啃轨” 有很大的影响。 尺寸加工时超差 , 引起驱动轮 安装不到位时 , 就会 引
影响。在正常工作 时, 履带应在引导轮 中间卷绕 , 除
若坚硬物或碎石滚入链轨 内, 可使导轮 、 重轮 了在转 弯时有短暂侧移外 ,履 带一般不会侧滑 。但 支 不受链轨的控制 , 成履带出轨。此时, 造 若机手不是 是 , 如果引导轮安装位置不正确 , 引导轮就会 出现歪 松 开履带的张紧油缸而 是强迫履带入轨 ,履带就容 斜, 履带将受到一个朝向不歪斜方向的分力作用, 使 易断裂 。同时, 会加速履带与 “ 四轮 ”( 引导轮、 支重 其产生轴 向移动 , 从而 出现 “ 啃轨 ” 现象 。引导轮倾
进 、 退、 后 转向) 那么履带就要相对于地面和行走 等,
面做旋转运 动 。当放置履 带时被路面上高 出的部分
阻挡 了, 而发动机又在强行推动履带旋转, 此时履带
就会被拉伤 。
机构各构件之间产生不同的运动 ,将会导致履带与
地面、 履带销与销套之 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磨损。履 带 中销和销套 间的磨损是不可避 免的, 也是正常 的,
履带行走装置设计

工程钻机—履带行走部分设计摘要工程机械是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重要技术装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尤其是城市建设、民用建筑、水利建设、道路构筑、机场修建、矿山开采、码头建造、农田改良中,工程机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目前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推、挖、装、起重、铲土运输、筑路、农用机械等各种品种齐全并形成了系列化,各种工程机械虽然品种很多但基本上可划分为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和工作装置。
履带行走装置的挖掘机履带行驶系统包括车架。
行走装置和悬架三部分。
车架是整体骨架,用来安装所有的总成和部件。
行走装置用来支持机体,把动力装置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转矩和旋转运动变为车辆工作与行驶所需的驱动力和速度。
悬架是车架和行走装置之间互相传力的连接装置。
本文在详述履带行走装置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又对驱动轮、拖链轮、导向轮、支重轮结构进行了设计,对一些关键部分进行了设计校核计算。
对各个轮的加工工艺有粗略的描述。
本文还详述了减速系统的设计包括轴、齿轮的选择及校核。
关键词:整体设计;驱动轮;支重轮;减速系统AbstractConstruction Machinery is a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of techn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urban construction, civil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road building, airport construction, mining, pier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improvemen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China'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dustry has now entered a phase of rapid development, pushing, digging, loading, lifting, shoveling transport, roa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other species and formed a complete series, all kind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ut although many species can basically be classified into power plant, operating equipment and working equipment.Crawler excavator crawler traveling device system includes the frame. Walking devices and suspension of three parts. Overall skeleton frame is used to install all the 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Walking device used to support the body, the power plant came on the drive wheel torque and rotary movement into a vehicle required for work and driving the driving force and speed. Suspension is a walking fram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between the connected devices.In this paper, detailed walking track devices based on the overall design, butalso on the driving wheel, drag chain, guide wheel, supporting wheels structure design, for som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design verification calculation. For each round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a rough description. This article also details the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speed shaft, gear selection and verification.Keywords: the overall design, wheel, supporting wheels, slowing the Depart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前言 (1)1.1国内履带式液压驱动底盘的现状 (1)第二章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5)2.1履带式行走装置的特点 (5)2.2国内履带式液压驱动底盘的发展趋势 (5)2.3 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 (6)2.4总体设计依据 (7)2.5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功用与组成 (7)2.5.1驱动轮 (8)2.5.2支重轮 (8)2.5.3导向轮 (9)2.5.4缓冲装置 (9)2.5.5托链轮 (9)2.5.6履带 (10)2.6考虑到的若干方案的比较 (11)2.7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接地比压 (12)2.8运行阻力计算 (12)2.8.1履带支承长度L、轨距B和履带板宽度b (12)2.8.2履带的张紧度计算 (13)2.8.3节距 (13)2.8.4运行阻力计算 (13)2.9拟定和分析传动方案 (15)第三章传动方案的总体设计及各零部件的设计 (16)3.1选择液压马达 (16)3.2液压马达选取 (16)3.3液压泵的选取 (17)第四章驱动轮的设计 (18)4.1驱动轮的整体设计 (18)4.2 驱动轮的形状 (18)4.2.1 驱动轮的结构 (18)4.2.2 驱动轮齿数的设计计算 (18)4.3 驱动轮各部分结构尺寸 (19)4.4 轴的设计 (20)4.4.1 轴直径的确定 (20)4.4.2 心轴的强度校核 (21)4.5 轴承的计算 (22)4.6 驱动轮的加工工艺 (23)4.6.1 工艺方案 (23)4.6.2 工艺基准选择 (24)4.6.3 加工顺序的安排 (24)4.7 标准件的选择 (24)第五章支重轮和托链轮的设计及计算 (26)5.1 支重轮的直径 (26)F (26)5.1.1 支重轮的摩擦阻力"w5.1.2 支重轮的摩擦阻力 (26)5.1.3 支重轮轴强度的校核: (26)5.2 支重轮的加工工艺 (28)5.2.1选材及结构 (28)5.2.2 热处理 (29)5.2.3 表面喷丸 (30)5.2.4 压力机压铜套 (30)5.3托链轮轮及轴的强度校核 (31)5.3.1根据轴的结构图做出轴的计算简图 (31)5.3.2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32)5.3.3确定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和弯曲应力 (33)5.3.4 校核轴的剪切应力及弯曲强度 (33)第六章导向轮的整体设计 (35)6.1 导向轮的结构设计 (36)6.1.1导向轮的结构形状 (36)6.1.2轮轴的设计 (36)6.1.3轴径d的确定 (37)6.1.4 轴的强度校核 (38)6.3 导向轮外部尺寸 (39)6.3.1轮的尺寸 (39)6.4轴承的计算 (40)6.4.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P(单位./MPa) (40)6.4.2 验算轴承的pv (单位Mpa.m/s)值 (41)m s) (41)6.4.3 验算滑动速度v(单位/6.5 标准件的选择 (41)第七章履带的选择 (43)第八章履带张紧装置 (44)8.1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 (44)8.1.1结构形式 (44)8.1.2对张紧装置的设计要求是: (45)8.2 设计方法 (47)8.2.1履带的张紧度 (47)8.2.2缓冲弹簧的预紧力1H P 和最大弹性行程时的张力2H P 。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设计分析 (1)
二、系统工作原理图 (2)
三、系统性能分析 (3)
四、元件参数计算 (4)
五、元件选型 (7)
六、速度负载曲线 (8)
七、设计小结 (9)
八、实验报告 (10)
九、感想 (12)
十、参考文献 (13)
七、设计小结
在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中应用了液压的基础技术,其系统原理图的优劣决定着驱动系统性能的高低,在本次设计中,首先论述了驱动系统中
的主要原理,因为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行走系统大多应用在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中,除了要有较大的负载之外,在空载的情况下还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实现驱动轮的前进、快退等基本动作,还要实现它的单动,有助于机器调头转弯。
其次是设计中的系统原理图,最后对主要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液压系统中的回路分析,液压元件的结构设计和尺寸计算、强度校核、泵的计算等。
设计中还存在不足,还需要在老师还同学的帮助下进行改进。
........忽略此处.......
9。
履带式工程车辆液压驱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机电工程系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题目: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机制 0704 姓名:张冬学号: 0700010452 指导教师:蔺国民2010.6.1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主要任务与目标任务: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要求系统输出转速无级调速,可正,反向运转;具有刹车制动功能;双轮驱动,两个驱动轮可独立工作实现车辆转向;单轮最大驱动功率15KW。
自重5吨,最大载重8吨;管路总压力损失1Mp,执行元件机械效率与容积效率均为0.9。
目标:通过本题目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液压传动知识有全面的认识,熟悉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提高设计能力。
二、主要内容(1)熟悉设计任务,明确设计及目标。
(2)根据设计要求和已学过的设计流程,拟定系统工作原理图。
(3)计算各元件的参数并验算。
(4)元件选型。
(5)编制文件,绘制速度、负载图谱。
三、工作量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总字数3000~4000字。
四、时间要求本课程设计于2010-6-15前完成。
目录任务书----------------------------------------------- 1 目录------------------------------------------------- 2 设计思路--------------------------------------------- 3 设计说明计算----------------------------------------- 6 元件选择--------------------------------------------- 12 负载动力分析----------------------------------------- 16 工作手册--------------------------------------------- 17 设计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思路液压驱动行走系统的动力传递方式为分置式结构,即动力箱带动左、右变量泵,经左、右液压马达后传递至轮边减速装置,再经减速后驱动左、右履带使机器行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功能: 1、将由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扭矩变为拖拉机在 地面上的行走移动(扭矩变成驱动力,转速变成车辆移 动速度.)。
2、支承拖拉机的全部重量。 特点:
1、履带拖拉机的驱动轮只卷绕履带而不在地面上滚动,机器全部重量经支重轮压在多片 履带板上,履带式机器的牵引附着性能要好得多;
2、与同马力的轮式机器相比,由于履带支承面大,接地压力小(一般小于0.1MPa),所 以在松软土壤上的下陷深度小,因而滚动阻力小,有利于发挥较大的牵引力;
国外的履带式推土机很重视加强履带架的结构,使之坚固耐用,尤其注意加 强后托架(一般称作八字架的斜撑),增加其尺寸与壁厚并加以热处理,以承受 不良作业面引起的扭矩和振动。
(一)、悬架受力分析 与履带架有关的元件受力情况复杂,如半刚性悬架的履带架受以下力和力矩
作用:
1、机架经弹性元件作用到履带架上的重量G1,每一侧为0.5G1;
二、车架
型式:全梁式、半梁式两种。
全梁架式车架是一完整的框架,如东方红75拖拉机,Caterpillar后置发动机式装载 机等采用这种全梁式车架。
半梁架式车架一部分是梁架,而另一部分则利用传动系的壳体。这种车架广泛用于 工程机械履带拖拉机中。
如图7-1为两根箱形纵梁和后桥桥体焊成一体,其前部用横梁相连。
设计履带架时,要妥善确定履带架摆动轴线、驱动轮轴线、导向轮轴线间的距离。
图8-3为TY150推土机行走系布置图。其履带架铰接中心线与驱动轮轴线重合。
右图8-4为D10推土机行走系布置 图,其履带架铰接中心线与驱动轮轴 线不重合。
现代结构的 半刚性悬架履带拖 拉机中,广泛采用 平衡梁,如右图85所示。
履带架的纵梁在以下三种工况时受力最严重: 1、履带式机械倒档越过沟渠,其全部重量支承在最前或最后的一对支重轮上;
2、履带式机械倒档越过沟渠,其全部重量支承在引导轮和驱动轮上;
3、履带式机械倒档越过一突起的障碍物,其全部重量支承在两边各一个支重轮上,此支重 轮是重心附近的支重轮。
计算步骤:由这三种工况计算出各危险断面垂直面内的弯矩,再考虑在这些位置上同时又 在转弯,从而将水平面内的弯矩叠加进来。在分别计算应力值后,再计算其应力之和。
弹性悬架:机架的全部重量经过弹性元件传递给履带架的悬架。
弹性元件可以是弹性橡胶块、弹簧装置或油气悬架。
半刚性悬架:机架的重量一部分经过弹性元件、另一部分经过刚性元件传递给履带架的 悬架。如工业用履带拖拉机之悬架。 刚性悬架:机架上的重量全部不经弹性元件传递到履带的悬架。如单斗挖掘机其底架与履 带架之间的悬架。
2、遇障碍以全部功率驱动一侧履带强行转弯时,计算摆动轴的受力和不利断面的应力。
四、履带 作用:履带用来将工程机械的重力传给地面并保证机械发出足够的驱动力。
刚性悬架结构简单、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行走速度低,不经常行走的工程机械。
履带架的传统形式:八字架式,如下图8-2所示。
半刚性悬架较刚性悬架能更好地适应地面的高低不平,在松软不平地面接地压力较 均匀,附着性能好。
半刚性悬架中的弹性元件能部分地缓和行驶时的冲击,但其非弹性支承部分重量很 大,高速行驶时冲击大,故其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15km/h。
第二篇 工程机械行走系
第八章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系
履带式行走系是在工程机械中仅次于轮胎式广泛采用的行走系。
常见的履带式工程机械有:拖拉机、推土机、装载机、铺管机、单斗多斗挖掘机、钻孔机、 凿岩台车等。
第一节 铲土运输机械的履带式行走系
一、组成与特点
如右图8-1所示,履带式拖拉 机的行走系由驱动轮1、履带2、 支重轮3、履带张紧装置和导向轮 5、托链轮7以及连接支重轮和机 体的悬架等组成。
特点:
3、履带销子、销套等运动副使用中要磨损,要有张紧 装置调节履带张紧度,它兼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4、履带式行走系重量大,运动惯性大,缓冲减振作用小,结构中最好有某些弹性元件; 导向轮既是张紧装置的一部分,也引导履带正确卷绕,但不能引导机器转向;
5、履带式行走系结构复杂,金属消耗多,磨损严重,维修量大,运动速度受到限制。
由于铲土运输机械特别是履带式推土机的作业
环境恶劣,上述结构车架的纵梁容易变形,因此国 内外很重视加强此类机械车架的强度与刚度,故多 采用箱形断面的纵梁以增强其抗弯抗扭强度,断面 高度也适当增加。
三、悬架 悬架或悬挂:在工程机械中,机架(车架)与行走系之间的连接装置。 三种悬挂:刚性悬架、半刚性悬架和弹性悬架。
2、机架经铰接轴刚性作用到悬架上的重力G2,每一侧为0.5G2,显然机架以上的重量为 G=G1+G2;
3、地面的重力反力,它在各轮上的分配,随地面情况而变;
4、履带作用于引导轮的拉力,如设P为每边履带的张力,引导轮受力可视为2P,则
P ql3 8f
式中 q – 履带单位长度的重力; l – 引导轮和第一个托链轮间的履带长度; f – 引导轮和第一个托轮间履带的垂度。
另外由于履带式工程机械速度不高,计算考虑的是其最不利的情况,同时又忽略了 斜撑的加强作用,故强度计算只考虑了静载就可以了,但最好再校核其刚度。
(三)、平衡梁的计算 将平衡梁视为简支梁作强度计算。
平衡梁到驱动轮轴的纵向水平距离,一般为(0.65~0.72)L,L为引导轮轴到驱动轴 的水平距离。
(四)、履带架摆动轴的计算 1、遇障碍以最大牵引力推土时,计算摆动轴的受力和不利断面的应力;
在倒档行驶时,履带作用于引导轮的拉力最大,这时,一侧履带引导轮上作用的P力 为倒档时最大牵引力的一半。
5、转向时,地面对于履带机械作用有转向阻力矩Mz,一侧履带的转向阻力矩M为
式中L – 履带接地长度。
M 1 GL
2 4
(二)、履带架的计算
要求:履带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使不易损坏或因变形发生啃轨和脱轨。
半刚性悬架中的履带架(图8-2)是行走系中一个很重要的骨架,支重轮、张紧装置等都 要安装在这个骨架上,它本身的刚度对履带行走系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有很大影响。
刚度不足,作业时容易变形,引 起四轮(驱动轮、支重轮、导向轮、 托链轮)中心点不在同一垂直面内或 各轴线不能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的要 求等,最终导致跑偏、啃轨或脱轨等 多种使用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