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4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2024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2024/2/2
教材内容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重要课文,选自清 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教材定位
本文作为一部古典名著的节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风貌和人情世 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4
学情分析及预期目标
学情分析
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朴实、善良、机智。
贾母等人物形象
与刘姥姥形成鲜明对比的贵族阶层人物特点。
人物塑造手法
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10
情节发展与高潮部分剖析
2024/2/2
情节梳理
01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要情节。
高潮部分分析
02
深入剖析文中的高潮部分,如刘姥姥在宴会上的表现等。
14
修辞手法鉴赏及模仿创作
01
02
03
修辞手法
本课涉及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 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2024/2/2
鉴赏
通过对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体会 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巧妙 之处。
模仿创作
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 辞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22
05
练习题设计与解题策略分享
2024/2/2
23
针对性练习题类型选择
01
02
03
04
填空题
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短语 、句子等进行挖空,考查学生 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选择题
设计针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 、情节发展等方面的选择题, 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简答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设计及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设计及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设计及导学案(无答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初步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②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奢侈与腐朽,体会作者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同情。

学习重点:疏通文意,了解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学法指导:利用信息化技术希沃白板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自带一本《红楼梦》进入课堂。

有一部书,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几百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风靡,几代人为之赞叹,甚至专门成立了研究学会,这就是《红楼梦》。

书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通过作者的妙笔,她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家的荣辱兴衰,她就是刘姥姥。

今天,让我们随着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9/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设计及导学案(无答案)场怎样的好戏。

(二)助学资讯:借助希沃白板可以做名著解读的网页链接,这样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的不同层次的内容。

1.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

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2.作品介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描述,展示了贾府的奢华与腐败,以及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异。

课文以刘姥姥的视角,描绘了她在大观园中的所见所闻,使读者对贾府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学生对封建社会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异,体会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2.难点:对封建社会的理解,以及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文翻译和注释,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参考。

3.准备相关练习题,以便在巩固环节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贾府的大观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2)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2)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2.描写这些“笑”态有什么作用?
众人的笑各具情态,惟妙惟肖,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巧妙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特征和体质特点。描绘了一幅封建规范森严,长幼尊卑有序的封建社会的透视图,也从侧面表现了刘姥姥演技的高超。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2.作品介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蓼溆(liǎo xù)麈尾(zhǔ)戗金(qiàng)篾片(miè)银箸(zhù)
砒霜(pī)调停(tiáo)撮弄(cuō)发怔(zhèng)筵席(yán)
理解词语。
调停:安排,处理。
环节二




撮弄:戏弄。
发怔:发呆。
促狭:爱捉弄人。
三、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三、品析“笑”料
勾画出文中对刘姥姥的描写,分析刘姥姥在这场笑剧中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 2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 2

《刘姥姥进大观园》学历案【主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标要求】L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设计说明:本课学习目标的确定,基于课标要求,目标1在通过阅读过程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掌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从而进一步把握住人物的形象。

目标2通过结合课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语句描写,来分析出人物的具体形象。

锻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技巧和能力。

目标3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鉴赏能力,从而增加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1.《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选读课文。

本单元节选的是我国古典长篇名著的几个片段。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

出身乡村的刘姥姥来到了贾家,凤姐导演了一幕闹剧,塑造了一个貌似直爽、快直、艰辛、勤俭、穷酸的农民形象,而实际上刘姥姥是一个风趣幽默、善于逗乐的老妪,她有着机敏睿智的头脑,是一个阅历丰富、洞晓人生的智者, 是乐观进取、直面生活的老人。

她与高贵阔气的贾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封建官僚与穷苦百姓差距之大,讽刺了当时的封建社会。

2、传统小说的结构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期中人物形象的分 析主要是抓住人物外在形象特点(身份、职业、地位等)和人物内在性格特点(语 言、动作、神态等)两方面来完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精品教案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精品教案1

《刘姥姥进大观园》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文意,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2.分析、概括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清课文的结构内容。

4.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结构内容2.分析、概括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形象,视频导入多媒体显示:作者的图片生平及《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视频片段。

同学们通过课件我们对作者及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疏通字词快速朗读课文。

2.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3.讨论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凤姐、鸳鸯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第4~10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1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风姐、鸳鸯以实情相告。

三、跳读课文,重点探究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

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提示、明确刘姥姑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里的人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取笑。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胖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的;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四、赏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2)教师提示、明确这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姥姥对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就可想可知。

部编九年级上册24《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24《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附答案

24《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的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3.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

4.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学习重点】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学习难点】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视频。

视频里的这个老人就是刘姥姥,她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通过作者的妙笔,她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的出现使四大家族这样的富贵豪门和平民社会的现实背景相联系,而且她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戗.金(qiàng) 李纨.(wán) 蓼.溆(liǎo)银箸.(zhù) 撮.弄(cuō) 发怔.(zhèng)岔.气(chà) 促狭.(xiá) 筵.席(yán)2.作者链接。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一说曹兆页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3.背景链接。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曾三次进出荣国府,第一次是因为家里生活困难,进荣国府向凤姐讨要银钱以度日。

第二次是在一个丰收年后,给贾府送去一些土产品表达作为远方亲戚的心意。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括课文内容:为学生梳理课文的情节,讲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关系。
2.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刘姥姥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分析她的形象特点,以及她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
3.环境描写讲解:详细讲解大观园的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中的美景描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了曹雪芹先生精湛的写作技巧。本案例旨在通过对该课文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并结合实际生活,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体会作品背后的深刻寓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仅了解《红楼梦》这一文学巨著,还能深入体会刘姥姥这一角色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基本内容,了解《红楼梦》的背景知识,认识刘姥姥这一角色的形象特点。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情节安排,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掌握并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领略作者曹雪芹的写作风格。
4.能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对课文进行深入剖析,提炼出作品的主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展示图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之中,与刘姥姥一同经历她的奇遇。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优质课教学设计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1.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

一、导入新课《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这本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本篇《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红楼梦》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古语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起去探寻红楼梦的魅力!二、教学新课(一)解背景刘姥姥女婿姓王,小名狗儿,祖上曾做小小京官,与王夫人之父连宗。

近年因家业萧条,搬回原乡住。

刘姥姥只有一女,女婿王狗儿将刘姥姥接了来一起住,让刘姥姥帮忙带带孩子,也为了刘姥姥老来有所依靠。

刘姥姥看着女儿女婿过得紧巴“遂生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即去贾府找王夫人接济一下)。

(二)梳情节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何人何事何果)凤姐、鸳鸯设局取笑刘姥姥,刘姥姥表演“笑剧”。

(三)析人物1、微视频(引入“笑”和精彩段落第七段。

)2、齐读第七段圈画人物。

3、(1)合作探讨:结合人物动作,体会“笑”字背后人物的个性.湘云:豪爽黛玉:含蓄、矜持、有教养,身体弱贾母:慈祥贾宝玉:天真、恃宠、孩子气薛姨妈:粗俗凤姐、鸳鸯:含而不露、爱捉弄人、善于计谋(2)细读课文,分析刘姥姥形象观其行: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上。

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捡。

(淳朴风趣,憨态可掬)听其言: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

((大智若愚)析其性:大智若愚、淳朴节俭、率真自然、善于表演、懂得迎合、粗俗、风趣、憨态可掬、窘态十足、滑稽可笑(四)探主题刘姥姥的言行显然与大观园是格格不入的,作者写她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播放微课《刘姥姥小传》明确:1、是贾府命运从穷奢极欲到逐渐衰败见证者。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赛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赛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赛课教案_024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2.通过学习课文,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和内涵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四大名著之《红楼梦》。

邀请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来打开今天的课堂。

猜猜她是谁?积年老寡妇、膝下无儿女、家中极贫寒,薄田度时日,贾家远房亲。

——刘姥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曾有这样一段话。

刘姥姥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

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投奔了你老来。

”--求救济得了20两白银,支撑一家度过艰难时期。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走进大观园时又说道刘姥姥道:“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

这是头一茬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表感激意外受到贾老太太喜爱,得以游览大观园。

跟随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走进大观园,我们会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呢?二、活动一:走进大观园默读课文,请你用下面这个句式回答。

我看到一个_____的刘姥姥进入了一个_____的大观园。

【预设】寒酸阔气粗俗典雅贫穷奢华美轮美奂【我说】这样一个粗俗的刘姥姥,却点亮了端庄典雅的大观园,让这里笑声不断。

三、活动二:探讨“笑”全文总共多少“笑”字,看谁找得多?全文写了很多次笑,尤其是第七段,晓翠堂用餐,更是集中写了众人各具情态的笑。

1.晓翠堂用餐时,你能读懂他们的笑吗?(指令语)齐读第七段。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部编九年级上册24《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24《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24《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附答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编写人:24《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研究目标】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的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3.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

4.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研究重点】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研究难点】分析、概括XXX的性格特点,研究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视频。

视频里的这个老人就是XXX,她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通过作者的妙笔,她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的出现使四大家族这样的富贵豪门和平民社会的现实背景相联系,而且她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XXX的妙笔,看一看XXX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2、自立进修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XXX(qiàng)XXX(wán)蓼溆(liǎo)...银箸(zhù)撮弄(cuō)发怔(zhèng)...岔气(chà)促狭(xiá)筵席(yán)...2.作者链接。

XXX(约1715—约1763),名霑,XXX,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XXX之孙,XXX之子(一说XXX之子)。

XXX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XXX六年(1728),XXX因XXX获罪被抄家,XXX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3.背景链接。

在《红楼梦》中,XXX曾三次进出荣国府,第一次是因为家里生活困难,XXX向XXX讨要银钱以度日。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优质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优质课导学案_0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所选教材均为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峰,而《红楼梦》则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40回,主要写凤姐和鸳鸯为了取悦贾母,合谋让刘姥姥在吃饭时出洋相,导演了一场独具情态的“笑剧”。

虽是节选,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刘姥姥的形象鲜明,众人的笑也是各具情态,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性格特点,读来栩栩如生。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与名著阅读体验,大部分同学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词汇,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头名著的阅读;同时,对欣赏文学名著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与能力,能够结合工具书扫清基础知识障碍。

学生通过观看影视剧,对故事情节大多有所了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了解处于较为浅层的阶段,对《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深刻的思想内涵了解不够深入。

二、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重点难点1.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品味众人各具形态的笑。

2.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策略1.情景导入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视频《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有关《红楼梦》及曹雪芹的其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分析讨论法。

对课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先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进行、提示、点评、明确,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六、教学过程(一)预习结合“基础训练”的自主预习,搜集关于《红楼梦》及曹雪芹的相关资料。

(二)导入播放视频《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导入新课。

(三)检查1.简介作者曹雪芹及作品《红楼梦》。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刘姥姥的特点。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导学重点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导学难点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学法指导情境教学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白话小说白话小说是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

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白话小说经历了不断丰富和拓展的过程,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至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

发祥期:唐代。

当时,市人小说、寺院俗讲成为白话小说的两个发展源头。

黄金期:宋、元。

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

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具有一定的虚构性。

宋末及元代,在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全盛期:明、清。

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等。

如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

明代的拟话本小说“三言”“二拍”:“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凌濠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代的“双峰”:《儒林外史》《红楼梦》。

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白话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

《红楼梦》的语言《红楼梦》的语言最成熟,最优美。

其特点是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精彩,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小说中那些写景状物的语言,绘声绘色,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晴雯补裘、湘云醉卧等,全然是一幅幅精彩的图画,在这些画面里,人物的神态也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小说在突出人物情态的时候,往往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凝聚着重量,如第二十三回里宝玉被贾政叫去的一段描写: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预习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预习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预习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预习学案)24刘姥姥进大观园2.背景链接:“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的俗语。

凡读过《红楼梦》,没有不知道大观园的。

它“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真不愧“芳园应锡大观名”。

现存的曹雪芹写作的前八十回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基本上是以大观园作为背景的。

它是全书主要人物活跃的舞台,重要情节展开的场景,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在它的衬托下得到充分的表现。

如果说《红楼九年级语文导学案24课第页共8页梦》展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经历的兴衰,那么大观园本身就是个有力的见证,它是《红楼梦》整个艺术构思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曹雪芹所着意创造的一个焕发出特殊光彩的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形象。

我们今天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来考察,它也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3.《红楼梦》原名《》,该书以、和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4.给加点的字注音。

潇湘篾片发怔砒霜....蓼溆岔气促狭戗金....5.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

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九年级语文导学案24课第页共8页课后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蓼溆________麈尾________发怔________....岔气________促狭________筵席________...3.《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指的是,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弄权、逼死、破坏的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24课第页共8页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精品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精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精品教案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林黛玉笑但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3.“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这里只言片语写了迎春,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迎春怎样的特点?此处点到迎春,卻未描绘其情态,作者运用了“不写之写”的手法,“不写”她的笑,正是“写”了她那独特的性格─懦弱、麻木,感情不外露。

4.“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一句可以看出凤姐、鸳鸯有着怎样的特点?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5.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姥姥怎样的性格特点?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6.“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这句描写宝玉的“笑”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把握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叙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被凤姐和鸳鸯设局取笑一事,表现了刘姥姥幽默风趣、乡土味浓厚而又富有草根智慧的乡下人本色,侧面突出了贾府的奢华,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等级的森严。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精彩的细节描写。

课文主要描写了刘姥姥在席间被取笑的情景,重点刻画了人物各具情态的笑,如“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等。

这些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在贾府,刘姥姥是众人的开心果,文中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她的形象。

“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学案新人教版

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积累文学常识,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潇湘.( ) 篾.片( ) 发怔.( )麈.尾( ) 砒.霜( ) 蓼溆..( )岔.气( ) 促.狭( ) 戗.金( )秋爽斋.( )2.解释下列词语。

(1)清客:(2)调停:(3)撮弄:(4)不伏手:(5)操攮:(6)促狭鬼:3.填空。

曹雪芹,名,字,号、、,清代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绘了、、、、四大家族的兴衰。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4.根据记叙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根据课文情节,划分结构层次。

6.请找出刘姥姥观赏大观园的浏览路线。

三、文本探究,分析人物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凤姐儿听说,便回身同了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凑趣儿的,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清客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倒不理会;凤姐儿却听着是说刘姥姥,便笑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商议。

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大奶奶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有丫鬟挨人递了茶,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这边坐。

”众人听说,忙抬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了,只坐在一边吃茶。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优质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优质课导学案_1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目标】1、品读重点语句,分析刘姥姥的形象特点及众人各具情态的笑。

2、了解刘姥姥在整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3、感受刘姥姥的人格魅力,学习她坚守自己善良本质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重点语句,分析刘姥姥的形象特点及众人各具情态的笑。

难点:结合补充情节,分析刘姥姥在全书中所起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刘姥姥进大观园视频导入。

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电视剧87版《红楼梦》中的一个小片段。

剧中,那个满头被插满花,穿着打扮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老人家,叫刘姥姥。

她的一言一行都引得大家发笑。

在这之后,还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刘姥姥又会闹出怎样的笑剧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观园去看一看。

二、赏析“笑”的表象你认为文章那个地方最有趣、最精彩?试分析理由。

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理解与思考。

2、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认为的最精彩、最有趣的地方。

3、重点赏析:(1)“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毫不在意把自己比作成“猪”、“牛”这样粗野的动物,可以看出刘姥姥说话比较粗俗、风趣幽默,体现她农村人的朴实、直率。

(师范读,并指导朗读)(2)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

运用动作描写,“闹”、“撮”写出刘姥姥吃鸽子蛋时,想夹却夹不住的窘态。

“伸”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谨慎,“忙”、“亲自”更能体现出她的朴实,怯懦。

(指导朗读,动作词应重读,然后学生齐读)(3)分析众人的笑,根据学生的回答,挑取其中的一两个分析,尤其要注意丫鬟的笑,每个人的笑都笑出了各自的性格、身份、年龄、地位,同时也侧面反映出刘姥姥的风趣幽默以及她的宽容大度。

师适时归纳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三、思考“笑”的背后1、思考:王熙凤和鸳鸯为什么敢拿刘姥姥取笑?刘姥姥明知自己是被设计的,为何还要表演?2、(补充一进荣国府的情节,明确来贾府的原因以及收获)这里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目标: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二、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2、背景链接“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的俗语。

凡读过《红楼梦》,没有不知道大观园的。

它“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真不愧“芳园应锡大观名”。

现存的曹雪芹写作的前八十回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基本上是以大观园作为背景的。

它是全书主要人物活跃的舞台,重要情节展开的场景,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在它的衬托下得到充分的表现。

如果说《红楼梦》展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经历的兴衰,那么大观园本身就是个有力的见证,它是《红楼梦》整个艺术构思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曹雪芹所着意创造的一个焕发出特殊光彩的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形象。

我们今天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来考察,它也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字词积累1、重点字蓼溆(lio xù)戗金(qiàng)篾片(miè)银箸( zhù)调停( tiáo)发怔( zhèng)麈尾(zh) 岔气(chà)促狭( cù)筵席( yán)铁锨( xin )2、多音字强(jiàng)强嘴哄(hng)哄骗省( shng)省会夹(ji)夹住( qiáng)强壮(hng)哄动(xng)省捂(jiá)夹衣(qing)勉强(hòng)哄抢3、形近字篾(miè)篾片镶( xing)镶嵌蔑(miè)蔑视攘(rng)推攘4、重点词调停:劝说双方停止纠纷。

捉弄:戏弄。

发怔:发呆。

促狭:喜好捉弄人。

筵席:酒席;宴会。

也指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

四、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本文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五、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

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2.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3.这场笑剧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4.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1)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2)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3)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4)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5)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6)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5.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

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六、课堂小结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

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位来自农村的善良纯朴、言谈风趣、饱有见识,又趋炎附势、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刘姥姥的形象。

七、拓展延伸作者想通过刘姥姥这位形象,体现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这一普通的农村穷老婆子形象衬托了一些像宝玉、凤姐、妙玉等大人物。

她对于升华小说主题,拓展其思想内涵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刘姥姥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还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俗文化。

八、课文图解刘姥姥进大观园开端:贾母早餐,鴛鴦、凤姐寻篾片发展:安排酒宴,刘姥姥入席举金筷高潮:刘姥姥逗乐,众人笑态各相异结尾:凤姐赔礼,鸳鴦解释见真心九、主题归纳文章通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A.径直( jìn) 蓼溆(lio) 戗金( qiàng)B.篾片(mì) 银箸( zhù) 调停( tiáo)C.发怔( zhng) 砒霜(p)传岔气(chà)D.筵席(yán) 厚道(hòu) 廑尾( zh)解析:A 项“径”读“jìng”。

B项“篾”读“miè”。

C项“怔”读“zhè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 900万,避免约1 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解析:B.缺主语,去掉“由于”,改为“建成的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C.搭配不当,“加强”改为“提高”;D.否定不当,删掉“不”。

3.细节能突出人物的性格。

《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一说主要人物的笑各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1) 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写出了湘云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

(2) 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黛玉想笑又极力控制,反映了她含蓄、有教养又小心谨慎的性格。

(3) 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姆,叫揉一揉肠子。

惜春的笑反映出她的娇气、年龄小,还有很多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4)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宝玉钻到贾母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和孩子气浓的性格特点,也表明了他在贾家尊宠的地位。

4.根据《红楼梦》相关知识填空。

(1)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 《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指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的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3)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5.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

仔细老太太说。

”(语言描写)(2)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动作描写)(3)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神态、动作描写)(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外貌描写)6.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

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做简要分析。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于是黛玉告辞。

林黛玉简短的回话中包含了三层意思: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申述了自己尽快离去的正当、充分的理由;表示改日一定从命,请求对方谅解。

黛玉的回话显得十分委婉、得体,得到了主人(邢夫人)的理解和尊重。

阅读理解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

”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

”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

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便叫青儿给姑奶奶请安。

青儿只是笑,凤姐看了倒也十分喜欢,便叫小红招呼着。

刘姥姥道:“我们屯乡里的人不会病的,若一病了就要求神许愿,从不知道吃药的。

我想姑奶奶的病不要撞着什么了罢?”平儿听着那话不在理,便在背地里扯他。

刘姥姥会意,便不言语。

那里知道这句话倒合了凤姐的意,扎挣着说:“姥姥你是有年纪的人,说的不错。

你见过的赵姨娘也死了,你知道么?”刘姥姥诧异道:“阿弥陀佛!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死了?我记得他也有一个小哥儿,这便怎么样呢?”平儿道:“这怕什么,他还有老爷太太呢。

”刘姥姥道:“姑娘,你那里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

”这句话又招起凤姐的愁肠,呜呜咽咽的哭起来了。

众人都来劝解。

巧姐儿听见他母亲悲哭,便走到炕前用手拉着凤姐的手,也哭起来。

凤姐一面哭着道:“你见过了姥姥了没有?”巧姐儿道:“没有。

”凤姐道:“你的名字还是他起的呢,就和干娘一样,你给他请个安。

”巧姐儿便走到跟前,刘姥姥忙着拉着道:“阿弥陀佛,不要折杀我了!巧姑娘,我一年多不来,你还认得我么?”巧姐儿道:“怎么不认得。

那年在园里见的时候我还小,前年你来,我还合你要隔年的蝈蝈儿,你也没有给我,必是忘了。

”刘姥姥道:“好姑娘,我是老糊涂了。

若说蝈蝈儿,我们屯里多得很,只是不到我们那里去,若去了,要一车也容易。

”凤姐道:“不然你带了他去罢。

”刘姥姥笑道:“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他顽,拿什么给他吃呢?这倒不是坑杀我了么。

”说着,自己还笑,他说:“那么着,我给姑娘做个媒罢。

我们那里虽说是屯乡里,也有大财主人家,几千顷地,几百牲口,银子钱亦不少,只是不像这里有金的,有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