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港716事故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大连7.16爆炸着火事故
管目标
8
7月17日,火势已基本扑灭。当日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 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 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管目标
9
管目标
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后海面上大片的油污(7月17日摄)
10
管目标
2010年7月17日,海上清污作业。
11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应急能能力是否适应?
●供电系统是否稳定可靠?
否紧急关闭,消防系统电动阀门能否远程打开?
●是否所有操作均已制订操作规程?
管目标 ●关键设备、阀门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承包商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变更管理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有无海上溢油的应对能力,现有围油栏能否适用,所在港区有无溢油回
收装备及能力?
24
18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四)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臵能力。 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区和储罐区消防设施的检查,进一步改进管道、 储罐等设施的阀门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关闭;进一步加强应急管 理,加强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专项训练,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定 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确保 预案衔接、队伍联动、资源共享;加大投入,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应对 重特大、复杂事故的能力。 各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情况,建立 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监控和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系统,确保一 管目标 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处臵。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值守,完善 应急物资储备,扎扎实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水 平。
大连7.16事故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 (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 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
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 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
21
安监总局7月23日“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运行研讨会”有关内容
参会代表,广开言路,提出有关建议措施如下:
●各类化学品的采购,必须提供MSDS; ●加剂操作:必须对“剂”本身、剂对油品质量影响、运行安全等
进行安全评价,对加剂流程、加剂方案进行审查,要有完善的计量、 联锁措施; ●储罐根部阀门的定期开关,以保证灵活好用; ●消防泵:国外一般是一电一柴,双电源并不可靠,建议采用:电 动泵作为主泵,柴油泵作为备用; ●消防水量应考虑加大(此次事故消防水用量达7万立),沿海地 管目标 区应考虑海水作为消防应急水源; ●相邻油库的消防水管网联网,有利于事故状态时的消防水互供; ●海上溢油回收船的配备; ●关键阀门配备贮气罐; ●依地形采用“下沉式罐组”,防止事故扩大;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 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管目标 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
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 达公司生产。
13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管目标
8
7月17日,火势已基本扑灭。当日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 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 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大连火灾后的盛筵7·16大连爆炸事故的
大连火灾后的盛筵7·16 大连爆炸事故的大连:火灾后的盛筵;7·16;大连爆炸事故的善后和追责行将落幕000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 | 关闭大连:火灾后的盛筵 ;7·16;大连爆炸事故的善后和追责行将落幕2011-10-08 16:07:16|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大连:火灾后的盛筵 ;7·16;大连爆炸事故的善后和追责行将落幕。
根据中石油与大连市政府达成的意见,后续的赔偿工作将由大连市政府承担;中石油正式启动位于长兴岛的两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项目。
有迹象表明,两家承包商可能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这场事故的善后,按照;现实的逻辑;在推展。
追责不是目的,而是亡羊补牢。
5个月内,大连罐区连续三次失火,意味着不全面重建重化工行业的防范机制,安全隐患就不太可能彻底有效地清除。
从全国的角度看,;7·16;火灾的背后,是多年来重化工项目中存在的盲目布点与无序;城市化;现象交织之下骤增的工业风险。
面对渐现的;石化围城、遍地开花;态势,中国石化产业布局需要站在更高战略角度,对全国区域做出更加科学的规划。
区分并确定重点发展地区与严格保护禁止发展地区,俨然已成为事关整个石化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
博弈;7·16;善后在与大连市政府达成;投资抵赔偿;的默契后,中石油基本从;7·16;爆炸事故中抽身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张超岁末年终,新港油罐区2010年以来的第三场火灾,让大连再度惊出冷汗。
2010年12月15日晚6点,中石油大连新港储油灌区(下称新港油罐区)附近区域失火,3人在火灾中遇难。
火灾就发生在油罐区一路之隔的鑫湾宾馆。
这里距最近的油罐约30米,离发生;7·16;和;10.24;火灾的103号油罐约80米。
关于大连市环保局妥善应对“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泄漏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海洋污染事件情况的通报
关于大连市环保局妥善应对“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泄漏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引发海洋污染事件情况的通报环函[2012]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2010年7月16日18点02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以下简称“7.16”事故)。
在这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大连市环保局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沉着应对、措施得力,经过6 0多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环境监测、危废监管和岸壁清污工作,确保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决不让油污进入公海、进入渤海”和不发生二次污染的目标,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抢险救灾集体一等功”。
长期以来,大连市环保局严格履行了项目环评审批、验收、日常监管等职责,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7.16”事故发生后,因电缆被炸导致电闸门失灵无法关闭油罐及管道阀门等原因,致使大量原油通过爆炸点管道持续泄漏。
在爆炸起火现场部分泄漏原油随消防水经雨排系统通过泄洪沟排海口进入港池,海面上燃烧的原油烧毁了港池内设置的四道围油栏后扩散至港池外部海域,造成海洋污染,事故对周边7个海水浴场、2个海水养殖区和3个海洋保护区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未对渤海及其公海造成影响。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在大连市环保局党组的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奋战在一线,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竭尽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将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责令企业关闭排海闸门,防范发生次生环境事件。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次生环境事件,大连市环保局董伟局长第一时间做出部署:企业立即关闭入海闸门,防止消防水进入海域产生污染;相关人员立即通知大连港集团负责人依法关闭泄洪渠排海口闸门。
大连“7·16”事故海上清污工作的深度思考
的溢 油 分 布 范 围 信 息 , 制 作 溢 油 分 布 图 ( 图 并 见
2 )
2 1 —7下 旬 , 宁 海事 局 组织 开 展期 间评 估 , 0 00 辽
管永义 , : 等 大连 “ 7・1” 故 海 上 清 污 工 作 的深 度 思 考 6事
8 l
经 评 估 , 故 污 染 海 域 海 水 石 油 类 含 量 基 本 恢 复 正 事
关 键 词 : 路 运 输 ; 油 ;污 染 事 故 ; 急能 力 ; 治 ;控 制 水 溢 应 防
中 图分 类 号 : 5 X5 文献标志码 : B
一 一m № L ~ ~~~ 一一一 一一岍 ~~ 一一m 一 ~h 一 ~蔓 ~ 一 ~
一 ~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一 一
大连“ 7・1 ’ 故 海 上 清 污 工 作 的 深 度 思 考 ’ 6 事
管 永 义 , 王 彬 彬 n
( 宁 海 事 局 , 宁 大 连 , 1 0 1 辽 辽 1 60 )
摘
w s “ e h Ⅲ
D mp ~~∞ 三 一一 . ~的叫~一 Cm n ~ 邺 一一 h ~耋 一 _. c =n Oa ● m~ m 叫 一
油 污 的敏感 程度 进 行 合理 处 置 , 要 时 以 围油栏 防 必
护 。 对 已登 岸 的 油 污 , 尽 快 组 织 人 工 清 除 l 。 应 _ g ] 7 )终 止 海 上 清 污 作 业 需 要 通 过 现 场 指 挥 人 员 、
2 1~ 8中旬 , 0 00 辽宁 海 事 局组 织 开 展整 体 评估 。 经评 估 , 主要海 域清 污工 作可 以结 束 , 分海 域需 要 部
第 3 4卷 第 3期 21 0 1年 9月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
海洋污染影响水域100平方公里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孙本强昨日表示,对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的原因,辽宁省政府18日上午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始启动调查,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需要调查、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孙本强是在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的现场接受集体采访的。
他说,辽宁省政府成立的调查组已经开始向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调查,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
他说,此前媒体所说的爆炸原因只是根据表现形式所做的初步判断,要做技术上的分析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事故的责任到底是在油船方还是中石油,现在还不能判定。
事故现场罐体浓烟变淡基本安全大连新港爆炸事故现场的浓烟自昨日14时以后开始变淡,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宁民表示,经专家评估现场已基本安全。
大连市在17日 10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事故现场明火已基本扑灭,此后绝大部分时间现场浓烟不断冒出但未见明火。
不过在18日凌晨,有的地方出现了明火,在消防部队采取措施后被扑灭。
18日14时,消防部队调集80条水枪对仍在冒烟的罐体发动一次总攻,之后罐体冒出的浓烟明显变淡。
记者下午在事故现场看到,冒烟的罐体已经变形,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破损。
宁民和大连市消防局局长丛树印都表示,罐体内的原油应该没剩多少,同时原油流淌火已经消灭。
丛树印说,现在扑救工作进入尾声。
海洋污染影响范围达100平方公里辽宁海事局有关负责人称,目前,大连新港海域油污重点水域达10平方公里,污染水域达50平方公里,影响范围达100平方公里。
记者了解到,辽宁海事局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组织协调下,紧急从其他省市调运清污应急物资。
目前,从秦皇岛调来的2000米围油栏、2吨消油剂,已于17日晚抵达大连。
从青岛和北京调运的30吨消油剂预计在18日晚之前全部运抵大连。
同时,大连海事局又增派26名监督员,协调指挥清污船作业。
目前,海事部门已组织了20余艘清污船舶,在最大范围内对海上形成的50多平方公里的油污开展清除作业。
“7.16”事故影响调查报告
“7.16”事故影响调查报告摘要:现在睡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这也迫使了人们不得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即便如此,天公不作美,“7.16”事故有给了本来就脆弱的环境以重创。
关键词:大连新港、爆炸事故、环境问题、环境调查。
暑假期间,我就不久前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做了一番调查。
2010年7月26日晚间18时左右,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条输油管起火爆炸。
经过2000多名消防官兵彻夜奋斗,截至17日下午,火势已经基本扑灭。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环境遭到破坏,空气中有刺鼻的油味。
据了解,油管爆炸后,随着原油泄漏流淌,火舌以极快的速度蔓延扩大,火势曾一度直逼旁边存储易燃易爆、剧毒的二甲苯罐区。
在被烧的10万立方米油罐周围,还有20多个同样级别的储油罐,中间相聚不超过10米。
辽宁消防采用“先控制,后消灭”战术。
截至17日15时,事故现场除少量管线和一个油罐外,明火已基本扑灭。
在此事故之后,我分别对市场上的水产品质量和海水浴场进行了调查,结构还算令人满意。
问:截至目前,市海洋与渔业局对受污染海域及邻近海域检测的情况如何?答:事故放生后,市海洋与渔业局立即指派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对受污染海域及邻近海域开展监测。
在提高对常规海水水质指标检测频率基础上,重点对石油类、重金属类指标进行检测。
目前的检测结果表明,事故造成的污染程度呈下降趋势,邻近海域没有受到影响。
问:目前市场上的水产品是否安全?答:事故发生后,市海鲜与渔业局于7月18日下发了对海上油污影响的通知,提出应对措施,要求相关区市县做好防有准备。
目前,我市在受污染海域及附近海域设立了35个监测站位,对海水水质、海底沉积物和附近海域的水产品进行了监测。
检测结果表明,目前我市市场上的水产品是安全的,但是也要提醒市民,近期不要采集、食用大孤山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岩礁、滩涂上的野生的扇贝、牡蛎、螺类等水产品。
大连输油管爆炸
5.事故耗费掉大量的 5.事故耗费掉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 人力、物力、财力,造 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此次爆炸事件的相关图片
图1 消防人员正在用水枪奋力扑 灭大火.由于火势太猛, 灭大火.由于火势太猛,紧急 从外地调来了400吨泡沫. 400吨泡沫 从外地调来了400吨泡沫.
此次事件造 成的人员伤 亡及社会影 响: 1.外国专家称大连输 . 油管爆炸或致6 油管爆炸或致6万吨原 油入海. 油入海. 3.事故最终造成一 3.事故最终造成一 名清污战士不幸坠 海身亡. 海身亡. 2.事故造成海面污染水 2.事故造成海面污染水 域达50平方公里, 50平方公里 域达50平方公里,影响 范围达100平方公里. 100平方公里 范围达100平方公里. 4.事故造成海域、 4.事故造成海域、 事故造成海域 城市上空环境污染 严重. 严重.
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列表: 近40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列表 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列表
时间 事件经过 危害影响 造成11人失踪。该钻井平台4月 22日沉没,泄漏大量原油。目前 墨西哥湾浮油面积一天内扩大至 少两倍,原油泄漏的速度远超出 预期。
2010年4月20日(美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处 国当地时间) 海上钻井平台爆炸
2007年11月
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 “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 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 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 油139”号遇狂风解体沉没 重油泄漏,致出事海泄漏污染的海岸长达 400公里,随船体沉入 3600米深海底的约6万吨 燃油只能任其慢慢泄漏。 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 计数千公里海岸受污染, 数万只海鸟死亡。 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 400 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法国西海岸被300万加仑 石油污染,20多万只海鸟 死亡,当地渔业资源遭到 致命打击 14.7万吨原油泄漏,致死 超过2.5万只水鸟
交通运输部关于表彰大连“7·16”灭火清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交通运输部关于表彰大连“7·16”灭火清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0.12.21•【文号】交政法发[2010]761号•【施行日期】2010.1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表彰大连“7·16”灭火清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交政法发【2010】7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有关交通运输企业:2010年7月16日18时20分,大连新港中石油原油储备库管线发生爆炸起火事故,导致大量陆源原油泄漏入海。
交通运输各相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迅速组织人员全力投入消防灭火、围控油污和海上清污工作。
周边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发挥“全国交通运输一盘棋”的协作精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协助开展灭火清污工作。
特别是一线广大干部职工,弘扬交通精神,顽强拼搏,奋不顾身,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灭火清污第一线。
16个小时后,火灾被基本扑灭。
8月31日,海上油污清除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油污“不向渤海扩散,不向公海扩散”的目标,创造了建国以来海上清污量最大、清污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保护了人民财产的安全,保护了环境,保证了辽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树立了交通运输行业的良好形象。
交通运输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服务”的行业使命,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表彰先进,部决定授予大连港公安局等29个集体“大连‘7.16’灭火清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辽宁海事局局长侯景华等103位同志“大连‘7.16’灭火清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以“学树建创”活动为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建功立业。
大连新港事故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由于溢油量大,导致污染影响面积大,并有相当部分油污 随潮流扩散至较远的开阔水域,对我们的专业水上油污处 置能力提出了挑战。溢出的原油,经风化和乳化后,粘度 不断提高,最后演变成了类似沥青的高粘度污染物,也导 致了一些常规应急手段和设备效果不佳
4 .1政府部门组织重大应急行动效益显著
“谁污染,谁负责”是国际通行环境法则 在溢油这一类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中,不能完全照搬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开始阶段BP公司主导应急工作,奥巴马政府因 清污不力,反应迟缓而备受指责。 本次事故由于陆源污染引发海洋污染,海事部门并不需承担应急指挥和 处置责任。由于污染损害巨大,影响面广,大连市政府专门委托辽宁海 事局全权指挥组织海上应急清污工作。交通运输部短期内迅速调集长江 以北海事、航标、救捞等部门和各地专业清污公司的30多条应急清污船 舶和大量应急装备,赶赴大连,日夜作业
7月17日清晨新港海域
3、 海上清污行动
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多次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指导 清污工作,并调集交通运输系统救助与清污力量赶赴大连 参加清污工作。徐祖远副部长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等多个 相关部门的领导先后来到大连现场指导清污工作。
3、 海上清污行动
大连市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戴 玉林,副市长孙广田为组长,市长助理刘 岩为副组长的海岸联动清污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清污、环保、监测、物资保障等多个 工作组,明确辽宁海事局是海上清污工作 的指挥部门,要求市环保局、海洋渔业局、 港口局、大连港集团全力配合做好海上清 污工作。
大连新港7.16事故 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2010年11月
1、事故基本情况
7月16日18时许, 大连新港附近中 石油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起火,引 起103号储罐燃烧, 并导致大量原油 溢入海中,造成 海域大面积污染
大连新港石油事故课件
06
未来防范措施建议
加强安全监管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政府应加强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监 管,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管制度 ,确保企业严格遵守。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 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确保在事故 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强化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
加大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日常巡查力度 ,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整 改安全隐患。
01
02
03
04
输油管道爆炸起火
1000立方米油罐爆炸起火
附近10个10万立方米油罐受 威胁
大连市遭受严重污染
02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操作失误
在油罐注水过程中,操作员未能 准确执行操作规程,导致输油管 线破裂,大量原油泄漏。
设备故障
事故发生时,油罐区的自动控制 系统出现故障,未能及时报警或 采取紧急措施。
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 细致的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
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 设备、维护保养、更新安全设施等, 从源头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救援队伍、救援设备和救援程序。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的演练和评估,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 行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
03
事故后果及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污染
事故中泄漏的石油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污染,威胁海 洋生物的生存。
空气质量恶化
燃烧石油产生的烟雾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连石化716事故
大连石化716事故:安全警钟再次敲响事故经过:当天上午,大连石化公司一装置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可燃气体泄漏。
在遇到明火后,泄漏的可燃气体迅速引发火灾。
火势蔓延迅速,现场浓烟滚滚,情况十分危急。
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并紧急疏散周边群众。
经过消防官兵和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火灾最终被扑灭。
事故原因:1. 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燃气体泄漏。
2.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监管不力。
3. 预防措施不完善,未能有效隔离火源和可燃气体。
教训与反思: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2.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企业要加强对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监管,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3.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企业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 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企业要重视安全生产,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5. 强化隐患排查,杜绝事故发生。
企业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大连石化716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连石化716事故:从悲痛中汲取力量,筑牢安全防线事故的影响:火灾事故不仅给受伤员工及其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让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遭受重创。
周边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社会舆论对此广泛关注。
事故的发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事,更是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大事。
后续处理:事故发生后,政府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大连新港716事故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2010年11月
1、事故基本情况
7月16日18时许, 大连新港附近中 石油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起火,引 起103号储罐燃烧, 并导致大量原油 溢入海中,造成 海域大面积污染
烧毁的103号储罐
1、事故基本情况
溢油入海位置:大连新港工作船码头
7月17日航拍图片
重大溢油事故的应急行动中,专业船舶仍是必不可少的关 键装备
此类船舶造价和养护费用相对较高,完全依靠社会力量储 备尚无法应对我国日益攀升的溢油风险, 建议 “十二五”期间适当配置部分大中型溢油船舶,船舶 养护可通过海上石油开发服务或港口环保服务解决
4.6溢油应急技术研发继续加强
清污行动中一些新研发的装备效果较好。青岛光明公司研 发的系列产品和大连海事大学研制的新型收油机 部分国际品牌收油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适应近岸海 面垃圾较多,后续维修和备件服务不力等问题 我国长期支持溢油应急技术研发的政策措施在此次事故中 收到成效 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伪劣应急物资进入清污市场,一些 单位储备和厂商供应的围油栏、吸油毡、消油剂等物资质 量较差,难以起到相应清污效果,甚至影响了清污行动的 顺利开展
4.4建立溢油应急监视监测网络
烟台溢油技术中心提供了部分事故现场的卫星遥感图片
大连海事大学也利用其研发的红外航空遥感技术提供污染 形势分析
辽宁海事局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的研究结果,结合现场船舶 报告,每天向部和地方政府分析事态发展,汇报清污进展, 制定下一步清污方案,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也体现了监视 监测网络在应急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总结此次事故中应急监视监测的成功经验和当前存在 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能尽快启动覆盖全国水域的溢 油应急监视监测网络建设
“7·16”事故启示我国水域污染应急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中盘旋 良久 ,却 始 终 未像 往 常 那样 如 箭 般扑 向海 面 ,它
们 身下 的海 面 ,黑 色 的油 污遮 蔽 了 曾经 的碧 海 白浪 ……
这是 大 连新 港 中石油 原 油储 备 区输油 管 线 发 生爆 炸 后 的第 四 天。 爆 炸 中 ,一原 油 罐 被烧 塌 ,导致 大量 原油 沿 管 线流 往 大 海 ,一 场 保卫 碧海 的油 污 清 除 战斗 随 之 全
宝 石 ” 轮按 照 大 连 海 事 局 交 管 中 心 的指 令 迅 速 离开 泊
位 ,指挥 停 泊在 码 头 的 “ 荣 ̄ 5 ” 、 “ 鲁 ¥6 8 连油 1 0”、
“ 油6 、 “ 连 ” 港湾 1 1 “ ”、 中燃 5 ”、 “ 油5”等 2 1 华 轮迅 速 有序 撤 出 危 险 区 域 ,保 证 事 故 现 场 的船 舶 和 船 员全 部 安 然 无 恙 。 随 后 “ 海巡 0 0 2 2”轮 与 陆 续赶 到 的
油 2 2”、 “ 海2 5 5 滨 6 ”等 4艘 专业 清 污 船 以及 中石 油 “ 中油 应 急 1 ' '等 6艘专 业 清 污船 ,赶 赴污 染 海域 进 01
“ 巡0 8 、 “ 巡O 1 海 2” 海 2 ”等 海 事执 法 船 一 起 ,维持 现 场水 上 交通 秩序 ,并随 时监 测原 油 泄漏 入海 情 况。 中 国海 上 搜 救 中 心 总值 班 室 接 到 辽 宁海 事 局 报 告 后 ,立 即 向部 领 导报 告 。交 通运 输部 部 长李 盛霖 亲 临搜 救 中 心指 挥救 助 ,随 即连 夜赶 赴 大连 ,指挥 交通 系 统所
一
辽 宁 海 事 局 担 当起 海 上 清 污 的组 织 协 调 责 任 。部 海 事 局 常 务 副 局 长 陈 爱 平 强 调 ,要 科 学 决 策 ,合 理 调 配 资 源 ,对 旅 游 区等 敏 感 水 域 重 点 保 护 ,对 难 清 理 区域 重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百科名片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2010年7月16日晚间18时左右,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起火爆炸。
经过200 0多名消防官兵彻夜奋斗,截至17日上午,火势已基本扑灭。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
针对此次事故,辽宁省政府18日上午成立调查组,调查了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
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
事件概况事故追踪胡锦涛温家宝对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作批示官方通报近40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事故反思事件概况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时间: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左右地点:大连市大连新港事件: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泄油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
事故起因:货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发生操作不当引发的爆炸。
伤亡: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道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16日立即连夜赶赴大连,现场指挥海上油污应急处置工作。
2010年7月16日18时20分,大连新港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并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立即组织专家组连夜赶赴大连,现场指挥交通系统所属力量开展消防、清污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海上油污应急处置。
李盛霖17日10时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目前,“海巡021”“海巡028”“海巡0200”“海巡0202”等4艘海事执法船已赴现场,监控油污情况、布设围油栏;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的专业救助船“北海救113”“北海救198”及大连港14艘消防拖轮和1艘消防艇已在起火海域铺设围油栏、喷洒消防泡沫,以控制海上火势和油污染。
大连新港附近的海面上大面积的油污清晰可见到17日9时,事故附近海面仍有原油泄漏入海,辽宁海事局正在抓紧组织海上油污清除和消防工作。
交通运输部还协调河北、天津、山东海事局调集围油栏、消油剂、吸油毡等清污设备火速支援大连。
小组案例---大连7.16事故 精简修改版
事故树分析------结构重要度
结构重要度顺序为: I(20)=I(19)=I(21)=I(17)=I(13)=I(18)=I(16)=I(15)=I(14)>I(6) =I(7)>I(4)=I(5)>I(2)=I(1)=I(3)>I(8)=I(11)=I(12)=I(9)=I(10) 事件名称是: 人工应急设施失灵=一定氧气浓度下、碎片冲击力 =电力系统损坏=油管设计不好=HD剂密度大=压力达到限度 =绝热层=温度升高=HD剂停止流动>室外环境温度=保温层 >绝热=油停止注入>热、杂质20-100‘C =-0-0-断裂形成*OH自由基=热量来不及扩散>高硫油 =质量差=外部环境腐蚀=杂质=高温
3
基本情况
4
基本情况-------900mm管道爆炸
管目标
7月16日晚18时许,大连市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起火。到当晚23时30分记者发稿时,火势得到初步控制。
5
基本情况-----700mm管道爆炸
管目标
7月17日凌晨,大连市新港附近输油管道爆炸引发的另一条700毫米管道发 生大火。
19
危险源辨识——鱼刺图
南风,火势威胁 其它可燃物
“HD”剂分解加速
环境缺陷
危险源辨识
高压、混合气体爆炸
粉尘、烟雾 等无机物催 化‘HD’剂
剧烈爆炸 +光照刺激
‘ HD 生剂 成’ 氧爆 气炸 放 热 , 热量、氧气支持可燃物燃烧
可 燃 物 燃 烧 放 热
21
危险源辨识——鱼刺图
管目标
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后海面上大片的油污(7月17日摄)
11
大连“7.16”爆炸漏油事故
大连湾溢油事故调查报告
大连新港起火爆炸事故和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调查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温国平 2015085223062 2010年7月16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作业人员1人轻伤、1人失踪;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战士1人牺牲、1人重伤。
由于1000多吨原油泄漏流入大海,导致事故现场附近50多平方公里海域受到污染。
据统计,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
该起事故发生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所属企业又连续发生了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年“1024”火灾事故和大连石化分公司2011年“716”火灾事故、“829”爆炸火灾事故等3起责任事故。
【造成的危害与损失】虽然716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没有造成一个人伤亡,在各方努力下,事故的损失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感到庆幸。
毕竟,事故留给我们一片飘满油污的大海,不仅涉及物质财富损失,而且给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居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首先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油污染造成的物质财富的直接损失和减轻污染损害所花费的间接费用相当惊人,而政府当局为消除损害采取行动花费的费用更大。
大连市已经调集了150桶消油剂和350包吸油毡,并组织了500艘渔船进入污染海域,配合专业船舶展开拉网式海上清污。
二是破坏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海水油污染后使得海洋生物数量锐减,面临灭绝的危险,而且海水一旦污染很难恢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受到极大破坏,海里漂上来的海带都被染成了黑色。
三是对沿海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
在距离爆炸现场最近的海域,海边密密麻麻储油罐,海面上泛起了大片的油污,海边的岩石也被浸成了黑色,岩石缝隙里存满了泄漏出来的原油。
四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威胁。
海洋生物被油污染后,人再食用这些海洋生物,其中的有毒物质就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证了政府部门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组织重大应急行动的优 越性;也又一次体现出海事部门已经成为各地水上应急任务事实上的 “第一责任人”。在加强应急清污能力建设方面,政府在考虑承担法定 职责的同时,还应兼顾国家和社会需要,发挥水上指挥和水上作业的专 业优势,主动作为
4.2建立专业溢油应急队伍
海上清污作业专业性较强,设备物资操作使用需要经过培训,溢油应 急作业中经常出现设备操作问题,或是不能迅速安装,或是不能正确 使用,或是日常维养不佳,都影响了应急装备设施的有效运转。一些 较为先进的进口收油机一旦发生小型故障,操作人员也无法完成简单 的备件更换和维修。参与应急的广大渔民和志愿者更是缺乏相应的技 能训练,更不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2日早新加入:
岸线防控
现场指挥
3.3 清污效果
截至8月31日1800时,辽宁海事局累计协调 出动海上清污人员21685人次,清污船舶 1015艘次,渔船338条次,使用吸油毡114.6 吨;累计清污作业面积约1550平方公里,回 收含水污油23357吨,含污油量约2284吨, 回收含油垃圾7028.6立方米 大连市各方共回收13000余吨污油 海上大面积油污基本清除,实现溢油不进 入渤海、不进入公海的战略目标 8月31日,经过检查验收,全面胜利
7月19日 17:47 Radarsat-2卫星图片
2、事故应急行动
辽宁海事局、大连海事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对新港水域实施交通管制,迅速疏散附近船 舶
调动海事执法船在现场进行油污监控和协调 指挥
指挥控制海上火势和溢油蔓延,布设多道围 油拦,启动清污行动
应用先进的海上交管系统指挥疏散船舶
由于溢油量大,导致污染影响面积大,并有相当部分油污 随潮流扩散至较远的开阔水域,对我们的专业水上油污处 置能力提出了挑战。溢出的原油,经风化和乳化后,粘度 不断提高,最后演变成了类似沥青的高粘度污染物,也导 致了一些常规应急手段和设备效果不佳
4 .1政府部门组织重大应急行动效益显著
“谁污染,谁负责”是国际通行环境法则 在溢油这一类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中,不能完全照搬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开始阶段BP公司主导应急工作,奥巴马政府因 清污不力,反应迟缓而备受指责。 本次事故由于陆源污染引发海洋污染,海事部门并不需承担应急指挥和 处置责任。由于污染损害巨大,影响面广,大连市政府专门委托辽宁海 事局全权指挥组织海上应急清污工作。交通运输部短期内迅速调集长江 以北海事、航标、救捞等部门和各地专业清污公司的30多条应急清污船 舶和大量应急装备,赶赴大连,日夜作业
4.3加大溢油应急装备物资储备
事故规模前所未有,应急处理成效显著。陆源污染,污油集中在岸边, 有利于采取简易手段回收;事故发生后气象条件有利,持续南风使油 膜沿岸线积聚,而没有向外海扩散。降低了清污难度。事故泄漏时, 海面溢油燃烧超过15小时,大大减少了海面浮油 调集了长江以北几乎全部应急力量参加,共组织46艘专业清污船舶和 1300多艘渔船。国务院批准的水上安全规划提出在大连规划建设大型 溢油设备库,该工程相关应急设备并未采购到位,没能发挥作用 大量使用可能带来二次污染的消油剂,分散了油膜,并未将有毒物质 从水中清除,又加入了新的污染物质。势必对海域生态环境产生长久 不良影响,还需要开展长期的监测与评估工作 近10年我国进口原油增长近200%,2009年2.04亿吨,沿海进出港船舶 增长240%,2009年达到590万艘次。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17万吨级 好望角型散货船可装载燃油6000吨;全国沿海建成17处30万吨原油码 头。发生大规模溢油事故的风险正日益增加,溢油事故规模,事故概 率和高风险水域都有新变化 建议应急能力建设目标和设备库布局方案适时调整,加密站点,提升 标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也要进一步加大溢油应急装备物资 储备力度
随着国家沿海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建议能建立合适 规模的专业应急队伍,并同时加强对兼职队伍和志愿者的培训,才能 有效发挥专业装备物资的作用 救助打捞部门在此次清污行动中作用巨大。为确保完成“不入渤海、 不入公海”目标,北海救助局的3艘救助拖轮和打捞局的“德港”轮 不计成本,不讲条件,一直坚守在风浪较大的开阔海域作业。尤其是 在天气不利情况下,溢油进入老铁山水道,其他船舶都无法开展作业, 救捞船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建议可以通过配置应急装备,培训应急人员等措施,将救捞部门作为 我部所属的重要溢油应急专业队伍之一加以培养
建议国家继续支持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大溢油应急技术 研发力度,并研究制定相关产品准入认证制度
4 启示与建议
此次应急清污的成功,一方面受益于我国 近年来不断加强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的综合 成效,但另一方面仍凸显出当前溢油应急 能力与水域安全风险之间的仍存在严重的 不适应 尽快启动国家和地区级水上溢油能力建设 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分析当前我国海域 面临的溢油污染风险,科学确定应急能力 建设与储备的合理目标和实施方案
3.2 海上清污行动
核心区域回收污油 核心区域外围喷洒消油剂 外线防控 协调岸线防控与清理
核心区域回收污油
核心区域外围喷洒消油剂
外线防控
8月1日夜在西线连夜清污船舶:
9条:北海救112、海标11、海标25、海标052、 千和16、连汇拖1 14条:海巡0206、胜利503、宏浦236、海巡0202、 连汇清1、希浦6、安鑫9、胜利212、舜丰油1、 连油8、宏浦106
3、海上清污行动
3.1
海上溢油监测预测 3.2 海上清污行动
清污方案 清污行动
3.3
海上清污效果
3.1 海上溢油监测、预测
监测
卫星监测 航空 航海 红外、雷达 清污船与过路船报告 岸线巡测
预测
3.1 海上溢油监测、预测
卫星监测 中国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 定制 Radarsat-2卫星图片(共11幅)
7月17日清晨新港海域
3、 海上清污行动
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多次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指导 清污工作,并调集交通运输系统救助与清污力量赶赴大连 参加清污工作。徐祖远副部长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等多个 相关部门的领导先后来到大连现场指导清污工作。
3、 海上清污行动
大连市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戴 玉林,副市长孙广田为组长,市长助理刘 岩为副组长的海岸联动清污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清污、环保、监测、物资保障等多个 工作组,明确辽宁海事局是海上清污工作 的指挥部门,要求市环保局、海洋渔业局、 港口局、大连港集团全力配合做好海上清 污工作。
重大溢油事故的应急行动中,专业船舶仍是必不可少的关 键装备
此类船舶造价和养护费用相对较高,完全依靠社会力量储 备尚无法应对我国日益攀升的溢油风险, 建议 “十二五”期间适当配置部分大中型溢油船舶,船舶 养护可通过海上石油开发服务或港口环保服务解决
4.6溢油应急技术研发继续加强
清污行动中一些新研发的装备效果较好。青岛光明公司研 发的系列产品和大连海事大学研制的新型收油机 部分国际品牌收油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适应近岸海 面垃圾较多,后续维修和备件服务不力等问题 我国长期支持溢油应急技术研发的政策措施在此次事故中 收到成效 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伪劣应急物资进入清污市场,一些 单位储备和厂商供应的围油栏、吸油毡、消油剂等物资质 量较差,难以起到相应清污效果,甚至影响了清污行动的 顺利开展
大连海事大学 光学卫星图片
2010-07-19 17:47 Radasat-2卫星影像异常区域分布图
7月20日06:01 Radasat-2卫星影像异常区域分布图
7月25日06:55 Radasat-2卫星影像
8月8日06:47 Radarsat-2卫星影像
8月7日10时31分的光学卫星遥感数据
卫星跟踪浮标 海上巡视
岸线巡视
3.1 海上溢油监测、预测
溢油漂移预测
3.2 海上清污行动
合理制定方案 “围、追、堵、清” 指挥调度专业船清 污 现场指挥物资装卸 指挥协调渔船渔民 清污
3.2 海上清污行动
调集50余艘专业清污船 其中交通运输系统(海事、救捞)20余艘 1000余艘渔船,其中50余艘大马力渔船
4 启示与建议
三个特点:一是陆源排放,而非船舶溢油;二是溢油量大, 规模空前;三是溢油油种为高粘度原油
由于陆源排放,加上事故发生后的几天,附近海域以南风 为主,因此油污以大连新港为中心沿岸线扩展,影响海域 大部分为近岸海域,有利于组织各种力量采取简易手段清 除了大部分溢油,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大量油污上岸,对近 岸生态系统(潮间带)和滨海景观的影响较为突出
大连新港7.16事故 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2010年11月
1、事故基本情况
7月16日18时许, 大连新港附近中 石油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起火,引 起103号储罐燃烧, 并导致大量原油 溢入海中,造成 海域大面积污染
烧毁的103号储罐
1、事故基本情况
溢油入海位置:大连新港工作船码头
7月17日航拍图片
4.5专业应急清污船舶作用明显
航标、救捞部门都派出了经改造的清污船舶参加应急行动, 起到了较好作用
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青岛光明公司等企业则从东 营、天津等地调集了近10艘专业清污船舶,包括了从20米 左右的小型清污船到80米左右的大型清污船 专业船舶自身清除能力强,现场不需繁复的设备安装,操 作方便且具备储油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