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概况(1917年——20世纪末)

世界现代史概况(1917年——20世纪末)
原因:二战结束后,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 划
经济
基础: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

冷战遏制
政治
针锋相对

影响:一方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另一方面避免了世界大战 约
军事

两 极
两极格局 建立的基础
两极格局建立 两极格局 的演变
雅尔塔体系 两大阵营对峙
发 展 到
国际力 量的分 化与改 组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美国战后的经济发展如何?原因何在?
时间 特点 50-70年代 黄金时期 70年代 70-80年代 滞胀 80年代 低速增长 持续增长 90年代 原因
利用科技 开拓世界市场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第三条道路”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3、战争后期(1943年——1945年)
(1)欧洲战场
(2)太平洋战场 (3)北非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反法 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中国军民八 年抗战,45 年8月转入 1945年8月,苏联 大反攻 对日宣战,美国向 日本投掷原子弹, 1942年10月 日本在8月15日宣 阿拉曼战役, 布投降, 1942 年 6 月, 9 月 2 日签 成为北非战 美军取得中途 署投降书 场的转折点 岛战役胜利, 成为太平洋战 场的转折点
世界现代史概况(1917年——20世纪末) 世界现代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它是垄断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村,互相对 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构成世界的基本矛盾。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1949——至今)

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

成立:

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

(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

大跃进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

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标志:1966年,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1966----1976)结束标志:1976、10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

经济

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法制: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社会主义现代化政策:一国两制

建设新时期成功实现: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

(1978——)统一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86年:制订“863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科教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

50年代周恩来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成功)。

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高一历史知识点结构图解

高一历史知识点结构图解

高一历史知识点结构图解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人类社会

的发展轨迹。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文

科综合知识的一部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提供高一历史知识点的结构图解,帮助大家

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一、古代史知识点结构图解

1. 考古学与人类进化

- 考古学的定义与作用

- 人类进化的三个阶段:猿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2. 大河文明

- 黄河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长江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特点对比

3. 古代东方文明

- 古印度文明

- 古埃及文明

- 古希腊文明

- 古罗马文明

二、中世纪史知识点结构图解

1. 民族迁徙与文明交汇

- 北方民族的迁徙与汉地文明的融合

- 西方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

- 天主教会的统治与抗议宗教改革的起源 -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文明进步

- 伊斯兰教的起源与传播

- 伊斯兰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三、近代史知识点结构图解

1. 大航海时代与新大陆的发现

- 大航海时代的原因与影响

- 新大陆的发现与殖民地的建立2. 工业革命与现代工业社会

- 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与影响

-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改变

3.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

- 科学技术的突破与进步

- 启蒙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潮

- 近代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现代史知识点结构图解

1. 二战与冷战的背景与影响

- 二战的爆发与结果

- 冷战的起因与持续时间

2.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 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世界现代历史知识结构1

世界现代历史知识结构1

姓名: 班别:

1917年 列宁领导了十元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借鉴

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 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

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签订时间:1919年6月 (操纵国:英、法、美) 实质:帝国主义性质的分赃会议 影响:《凡尔赛和约》和其他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德国经济和政治实力受到极大削弱,过分的惩罚注定了德国必然走上军事扩张道路,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召开时间和地点:1921—1922年(操纵国:美、英、日)华盛顿——华盛顿会议

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中国重新变为

列强的半殖民地。根本的就是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中国是此会议的最大受害国。

影响: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确立的国际秩序。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危机(1924年——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

新政实施时间:1933年 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

近现代中外历史的知识结构重建

近现代中外历史的知识结构重建
扫除了一些障碍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 中国 民族 工 业 的发展 出现 了一个 “ 短暂” 的春 天 , 此后不久 , 列强卷土重来 , “ 春天” 很快过去。 抗 战爆发前夕 ,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些促进经 济发展 的政策和措施 ,民族工业又有了短暂 的发展 。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 官僚资本的野蛮 掠夺 、 战争 的巨大消耗 以及美国的经济侵略 , 使民族工业遭到巨大打击 , 大量 的工商企业 破产 倒 闭 。 2 . 现代 中国社会 经济的发展过程 。 ① 国民 经济的恢复和三大改造 : 新 中国成立后 , 经过 土地改革和恢复经济 , 到1 9 5 2 年底 , 国民经济 的恢复任务已经完成。 1 9 5 3 ~1 9 5 6 年, 党和政 府按 照过 渡 时期 的总路 线 , 对农 业 、 手工业 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 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初步建立了 社 会 主义 基本 制度 ,我 国进人 了社会 主义 初 级阶段 。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 2 0 世纪 五六十年代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 中, 既取得了重大成 就, 也有过 曲折和失误 , 《 论十大关系》 的发表 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 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 的开端 ;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成为这一探索过程 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 文化 大革命 ” 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破坏 , 使 中国丧失 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③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中共十一 届三 中全会 的召开 , 标 志 中国进入 了建设 中 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七现代世界(1945年以来) -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七现代世界(1945年以来) -3
(2)经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立,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 向发展;各国纷纷进行经济体制调整,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西 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等,资本主义经济在五六十年代发展迅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单元十七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1945年以来)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时期,也 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推动着整体世界 的迅速发展 (1)政治: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3)特点: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科学提供物化
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生产提供物化的具体过程,总之,三者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甚至互为因果,以致出现密不可分的趋势。 (4)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 (2)科技发展是曲折长期的,是科技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结晶。 (3)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4)科技在反封建和迷信的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背景: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经济上,社会生产发展

世界历史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世界历史的全部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对世界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古代文明

- 早期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等。

- 汉唐文明: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科技发展。

- 伊斯兰文明:产生的文明,对中东和欧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世纪及其后

- 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政治体制,封建领主和农奴的关系是其特点。

- 文艺复兴:欧洲文化和艺术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世纪到现代的过渡。

- 科学革命:17世纪欧洲的科学思想变革,推动了现代科学的

发展。

- 工业革命: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重大变革,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 列强竞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殖民地争夺和霸权争夺。

世界大战与冷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导致国际格局重大改变。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战争范围广泛,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建筑物损失。

- 冷战:二战后的全球政治和经济对立,特别是美国和苏联的

对峙。

当代世界

- 全球化: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全球经济、文化和政治一体化趋势。

- 科技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 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需要全球合作解决。

这些只是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概述,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探索这些历史事件和发展的细节。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定稿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定稿
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两个阶段(北京学生---上 海工人)---取得了初步胜利—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地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成立:1921年上海---意义: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 一新。(史实: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1、国民革命运动:黄埔军校---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北伐战争---目的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主要战场(两湖地区)----四一 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土地革命时期
2、人民军队的建立:1927年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
民党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开端。-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在井冈山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 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3、红军长征:原因: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第五 次反“围剿”的失利。经过:1934年10月江西瑞金长征开始——冲破 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到达遵义(1935年1月遵义 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过大凉山彝族区——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6年三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性质: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一、引言

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发展和变化,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它涉及到多个分支和学科领域,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学科结构。本文将围绕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展开介绍和探讨。

二、历史学的分类

1. 时间分类

历史学可以按照时间进行分类,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不同时间段的历史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特点,研究方法和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2. 区域分类

历史学也可以按照地域进行分类,如中国史、欧洲史、美洲史等。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研究方法和角度也会有所差异。

3. 主题分类

历史学还可以按照研究的主题进行分类,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等。每个主题都涉及到特定领域的历史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三、历史学的学科方法

1. 文献研究

历史学的基础是对各种史料和文献的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档案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和解读,可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2. 田野调查

历史学也需要借助田野调查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来获取第一手资料。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和真实的历史信息,丰富研究的内容。

3. 比较研究

历史学常常进行跨区域、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和事件,揭示其共性和差异,探讨普遍规律。

4. 事件分析

历史学也采用事件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解析,揭示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事件与整体历史发展的关系。

5. 统计分析

历史学在研究大规模历史现象时,也会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和趋势。

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人民公社化
1958年,提高公有 化程度和规模。
严重挫伤农民 生产积极性, 经济遭到破坏。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1978年开始,实行 包产到户。
极大调动农民积 极性,推动农业 大民展。
3.农业的发 展一靠党的 好政策,二 靠科技。
20世纪以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人物、伟大功绩及思想 理论。
中国人民醒过来 孙中山: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两 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 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思想:提出三民主义。
奉行积极灵活的 外交政策
重视国防现代 化建设
五、学习策略
对比分析:归纳同类 知识,探究发现问题。
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 物:认识先进人物对 历史的推动作用。 综合分析能力:利用 课本资源、网络资源 提高读图能力、史料 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以单元为单位整 合知识。
理清知识线索,做 到点、线、面的有 机统一。
对比分析
新旧 国防
新中国成立前后,创建 人民海军、空军、导弹部 队,国防力量大大加强, 走科技强军之路。
旧中国实力衰弱,外 交上不独立,落后挨打, 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 《南京条约》等;外交上 备受欺辱,如《凡尔赛和 约》侵犯中国主权。弱国 无外交。
新旧 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真正独 立自主了,国际地位大大提 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综 合国力大大提高,外交成就 举世瞩目。 现在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 外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而 进行的。本质上是在主权独立 的前提下,我国政府主动采取 的,其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 义经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

中国古代史简表

近代前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时期简表

近代后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时期简表

中国现代史(1949.10——今)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下半期)欧美代议制的确立

英国: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胜利(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实际掌握国家大权,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

美国: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胜利,1787年宪法颁布,实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三权分立

法国: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艰难的共和之路。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法国:70多年间进行了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1870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在国民议会中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

19世纪中期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制最终形成,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德国:1870三次王朝战争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德、法、俄、日向帝国主义过渡

世界现代史(1917-----今)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近现代史中的经济问题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近现代史中的经济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 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发生时间 18世纪60年代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 前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范围内确立 家推行社会福利制 提
历 史 条 件
劳 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 动 雇佣劳动力 力
资 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 本 来大量资本 技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 术 技术和科学知识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生产力: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 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2)经济结构: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重工业成 为主导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世界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国际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老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4)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私 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主要形式。
续一:三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比较: ②一国向多国扩展。 ③将资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பைடு நூலகம்
1)第一次工业革命:①主要在资……国家开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在几个国家同时开展。
②坚实的科技基础,规模广泛。 ③一些国家中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①科技推动生产力最大。 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③科技密切结合,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世界近现代史(下)第四单元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近现代史(下)第四单元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四单元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知识结构】

形成时间

过程

实质

和平方式

方式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

东欧剧变

历史原因

内部原因

原因苏联

外部原因

西方

时间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利内容:后果

过程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原因:内容:结果

历史原因

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

【重点难点】

1.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是这些国家内部原因和国际背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从内容上看,苏联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加之全力发展军事工业、民族政策中的偏差、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错误得不到纠正,造成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以至积重难返。因此,关键在于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他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最终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

东欧各国都照搬苏联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也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从而造成消极后果。经济方面,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唯一可以奉行的模式,虽然各国曾进行过改革,但大多数未能突破这种模式,以致收效不大,经济发展缓慢甚至滑坡,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

东欧各国党和政府失去群众的信任,其结果是反对派得到支持并通过大选等方式获取政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十七单元现代史部分微专题整合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十七单元现代史部分微专题整合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二、世界现代史

1.基层治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货币体系:二战后,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西方主要国家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实力一次又一次地飞跃,为纽约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战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击败英镑,成为货币霸主。

2.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分工的变化,国际合作加强。

3.人口迁徙、多元文化、战争与文化交锋:20世纪以来人口迁徙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徙。一战进一步激发了亚欧非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二战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主要外交成就。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结构图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结构图

世界近现代史(上)

单元一

基础知识:

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14、15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的推动

原因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

④精神动力:热衷传播天主教的推动

①客观条件: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的使用,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

条件②主观条件:封建王室的支持

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的开辟①向西:西班牙王室支持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向东:葡萄牙王室支持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7~1498年,达迦马到达印度

经过①导致了商业革命:各洲间贸易、交流扩大;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国际②导致了价格革命: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关系影响③西欧殖民者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

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世纪

特点:资本原始积累为目的,掠夺为方式

早期殖情况①葡萄牙:主要方向:亚洲、非洲

民扩张②西班牙:主要方向:美洲为主

①对殖民地:带来了灾难:屠杀、奴隶贸易、贫穷落后

影响②对殖民者:积累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

③对世界:推动了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时间:14-17世纪

①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因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

资原因③文化因素: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本④外来因素: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大批学者逃往意大利,带来大量古籍

主⑤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到欧洲,为文艺复兴创造了客观条件

义性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