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合集下载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附)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附)

民族关系跨入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社会②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主义社会社会③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①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族共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地区的农村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同繁民族经济荣③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发展很快,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外交事业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地削弱了环境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新的亚、非、拉美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格局中国人民革命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世界人民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另起炉灶”独立自主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基本方针“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就参加亚非会议(1954年)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20世纪60 美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年代外交环境恶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大国沙文主义使中苏关系恶化20世纪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中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70年代1971年10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外交发展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友好互助关系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十一届三中②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全会后外交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政策的调整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体系概说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体系概说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体系概说一、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l9世纪初)——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15世纪末16世纪初,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掠取了大量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本,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出现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出现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葡萄牙主要在非洲和亚洲扩张,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

17世纪初,英、法、荷也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及海外殖民和贸易,使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到,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思想文化环境,建立自己的政权。

14-16世纪,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是近代欧洲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文艺复兴冲破了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在文艺复兴影响下,从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的外衣下,发动了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宗教改革,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中解放出来。

在宗教改革期间,16世纪后半期,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为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北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梳理 - 副本

3、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梳理  - 副本

第三讲世界近代史一、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主题线索(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世界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家垄断)二、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一)内容总论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现代历史知识结构1

世界现代历史知识结构1

姓名: 班别:1917年 列宁领导了十元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借鉴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签订时间:1919年6月 (操纵国:英、法、美) 实质:帝国主义性质的分赃会议 影响:《凡尔赛和约》和其他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德国经济和政治实力受到极大削弱,过分的惩罚注定了德国必然走上军事扩张道路,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召开时间和地点:1921—1922年(操纵国:美、英、日)华盛顿——华盛顿会议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中国重新变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根本的就是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中国是此会议的最大受害国。

影响: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确立的国际秩序。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危机(1924年——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新政实施时间:1933年 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的地方)财政: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工业:实行产业复兴法,筹划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刺激消费和生产; 农业:缩减农业产量,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

对工业的调整。

制定《产业复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 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世界现代史串讲

世界现代史串讲

探究问题:人们对甘地的评价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他简直是 “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欺 世盗名的救世主”“矫揉造作的阴谋家”,甚至斥责他为“印 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 民主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英国当时驻印度的总督孟巴顿 则称甘地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有人指出,甘地及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被 印度各大党所接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甘地的做法不仅能发 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而很适 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需要。 甘地把“非暴力”看作最高原则,表示:“我最关心的乃 是手段和它的不断应用。我知道,只要我们看重手段,则目的 肯定能达到。”“如果通过暴力获得自治,不择手段屠杀英国 人可以解除压迫,那我宁可不要自治而继续受人压迫。” 请回答:
印度国父、最伟大的政治领袖 主要贡献:
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 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 雄”、“国父”称号。
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 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甘地一生反对 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 执,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提出了以真理与 非暴力学说为核心的甘地主义,并领导了 印度历史上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 主义意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改 的原则,尽管具有明显缺陷,但却沉重打 击了英国殖民侵略者,把印度反英斗争推 向了高峰,在印度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 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直至今日,都在印度 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战后初期的世界
(1914年——20世纪20年代)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世界近代史基本知识结构范文

世界近代史基本知识结构范文

世界近代史基本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考点提示1.主要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方向、特点、影响;文艺复兴的原因、指导思想、主要成就、影响;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影响;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文艺复兴的原因、指导思想、性质、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对哥伦布的评价;人文主义内容的理解和评价;如何理解马基雅维利主义。

高考回眸一、试题回放(一)选择题1.(2000年·春季高考题)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2.(2000·广东)文艺复兴时期宣传人用知识武装起来便有伟大力量的作品是A.《乌托邦》B.《巨人传》C.《哈姆雷特》D.《愚人颂》3.(2001·全国)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

”对这句台词有下列一些解释①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②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③反映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④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4.(2001·全国)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是 A.《金瓶梅》B.《红楼梦》C.《牡丹亭》D.《西厢记》5.(2003·广东)下列关于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正确的是A.殖民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B.主要目的是开拓海外商品市场C.实施《航海条例》 D.实行残暴的种族奴役政策6.(2003·全国)下列有关17世纪30-60年代英国宗教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起英国国教教会B.清教徒议员在议会中拒绝通过征税法案C.查理一世的宗教压迫导致了苏格兰人民起义D.克伦威尔厉行清教法规7.(2003·全国新课程)下列关于早期殖民帝国西班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进行殖民扩张的目的是占领市场和原料产地B.殖民地全部在美洲C.殖民扩张的主要方法是垄断商路,建立商站D.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二)、非选择题8.(02春季,39题)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否定了此前的地心说,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地球肯定不是行星轨道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世界现代史下册知识结构

世界现代史下册知识结构

二、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世界(1918年——1939年)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世界( 年 年 概况: 从一战结束到二战全面爆发前的20年里,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 两个发展阶段。前十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 相对稳定的发展。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西 方和亚太地区调整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赢得 20年的相对稳定和繁荣,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藏着各种 无法解决的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成为后10年的起点。经济 危机打击下,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摆脱危机 出路。德、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美、英、法通过罗斯福新政一 类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摆脱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伴随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它们 疯狂侵略扩张,并结成三国轴心集团。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 策,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或未有结 果或失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渐演变成世界大战。走向 新的世界大战是这十年的基本特点。
一、苏联(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苏联(俄国) 知识结构: (性 俄 质 国 十 月 革 命 义 革 命 渡 主 过 会 义 : 社 主 会 社 经济: 战时共 产主义 政策 (直接 过渡的 失败) 政治: 苏维埃 政权的 巩固 (三年 国内战 争的胜 利) 经济: 新经济 政策的 实施 (间接 过渡的 成功) 社 会 主 政治: 1922年 苏维埃 社会主 义共和 国联盟 建立 义
世界现代史下册 世界现代史概况(1917年——20世纪末) 世界现代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它是垄断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村,互相对 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构成世界的基本矛盾。 第二次世大战以后,逐渐形成了世界两极格局。发达资本主义 仪国家之间的斗争及其内部各种矛盾的运动,社会主义国家争取生 存与发展的斗争,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建 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交织一起。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政治呈现更为复杂的局面。和平与发 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世界近现代史(下)第四单元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近现代史(下)第四单元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四单元世界格局的变化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知识结构】形成时间过程实质和平方式方式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东欧剧变历史原因内部原因原因苏联外部原因西方时间戈尔巴乔夫改革失利内容:后果过程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原因:内容:结果历史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重点难点】1.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原因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是这些国家内部原因和国际背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从内容上看,苏联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加之全力发展军事工业、民族政策中的偏差、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错误得不到纠正,造成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以至积重难返。

因此,关键在于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他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最终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

东欧各国都照搬苏联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也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从而造成消极后果。

经济方面,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唯一可以奉行的模式,虽然各国曾进行过改革,但大多数未能突破这种模式,以致收效不大,经济发展缓慢甚至滑坡,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

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党和政府失去群众的信任,其结果是反对派得到支持并通过大选等方式获取政权。

(2)从外因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西方反苏、反共势力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采取各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诱压苏联和东欧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扶植、支持苏联和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势力,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原因(战争、战时政策、政治危机、目的);时间;会议;内容(农、工、流通、分配);实质;意义;局限;与战时政策比较
2、1922年成立苏联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工业化方针:时间;会议;方针;重点;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成就(1937欧一世二)
·农业集体化:时间;会议;方针;手段;作用;弊端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问题;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使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但存在的严重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30年代(1929—1939)
1、1929—33年的大危机
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过程(美—德—英日—法;金融—工业—农业)特点(猛广长大);影响(对资本主义各国影响;对世界格局影响);教训(居安思危;及时调整生产关系;协调国际经济关系)
2、美国—罗斯福新政
上台原因(原因;目的);内容(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手段;评价(理论来源;实质;作用;局限);成功的原因
3、德、日法西斯专政确立
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政治、经济];主观原因);概况(标志;方式;影响);内外政策(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外交);比较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方式、标志、本质、影响;德日与美英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历史、政治、经济)
特点:规模大时间长破坏性空前;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胜利原因:
影响:灾难;对国际政治力量、国际关系、经济、科技、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教训:
二战时期:世界大战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世界大战,最终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人民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九年级历史知识结构图[1]

九年级历史知识结构图[1]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4、16世纪——1917年)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思想基础促进资本主萌芽义的产生、新航路开辟:(哥伦布、麦哲伦)物质基础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权利法案》三个文献是资产确立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阶级反封建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人权宣言》《法典》的纲领、理论旗帜资本工业革命(英国)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车—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主三角贸易义殖民扩张给非洲、印度带来贫穷、落后社英克莱武殖民印度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会发展(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巩固:美南北战争奴隶制存废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统一巩固俄1861年改革农奴制阻碍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与扩大扩大结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60年代)日明治维新民族、幕府危机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电力、汽车飞机,卡尔·本次、莱特兄弟、爱迪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演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热爱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远离战争残酷性:凡尔登战役(战略转折)产生:工业革命时期登上历史舞台:英国宪章运动(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世界尝试建立政权:巴黎公社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22——1991)新纪元级发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1917展中国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史建立政党:1921年中共成立建立政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纪元独立自主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图(1917——至今)开端:十月革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世界历史新纪元。

探索:(苏俄)1、列宁:新经济计划—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苏联2、斯大林:实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国形成:1936年,《新宪法》,进入社会主义,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世界史大事年表结构

世界史大事年表结构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一、手工工场时期:14世纪—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时期)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处于手工工场时期14、15世纪,工商业发展,意大利首先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手工工场时期)新航路后:欧洲贸易中心西移、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圈地运动(16—19世纪中期),封衰资兴2.对外:新航路开辟,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16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16—18世纪,殖民扩张:掠夺、贸易、贩奴,世界市场拓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原始积累殖民战争:英西、英荷、英法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3.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发展14—16世纪文艺复兴16世纪宗教改革17—18世纪启蒙运动4.科技: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哥白尼、伽利略等)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胡克等)5.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民主代议制)逐步确立1581年荷兰独立(尼德兰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6.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达芬奇等)二、蒸汽时代: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 经济: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工厂工业城市2.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最终确立,并发展和完善)1)英: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席位更多2)俄:1861年改革3)美:1861—1865年内战两党政治格局最终形成4)德:1864—1871年统一帝国宪法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5)日:1868年明治维新6)法: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1)欧洲三次工运:30—40年代英法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2)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第一国际成立:1864年(斗争走向联合)4) 巴黎公社成立:1871年(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3. 思想:1)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2)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4. 对外:1)列强全球扩张:商品输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2)战争: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 1870年普法战争5.科技:1)工业革命发明机器:珍妮纺织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轮船2)进化论6.文学艺术:1)文学、美术:现实主义2)音乐:浪漫主义鼎盛时期三、电气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帝国主义过渡时期)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电讯、内燃机和新交通、石化,新兴工业出现。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整理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整理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整理
20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
调整(1917—1945)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和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
50年代后期—80年代末
90年代以来
政 治
1.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思想文化
1.科技: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技诞生极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文学艺术:(1)现代主义兴起,突出表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类精神空虚、迷茫,着力描绘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2)无产阶级新文学诞生(高尔基)
3.绘画:现代主义流派 毕加索(立体派)
1.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并深入发展,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991、1992、2001)
2美国克林顿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方针,出现了“新经济”
3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经济全球化:WTO的由来和发展及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2.随着西欧(欧共体)、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格局开始出现。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及其影响。
(美国一超多强、西欧从欧供体发展到欧盟,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俄罗斯走出低谷等)
经 济
1.苏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有失误
2.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滞涨的出现。(美、欧、日等情况)

中国近现代及世界近现代示意图

中国近现代及世界近现代示意图

A.背景
B. 过程
C.结果和影响
8.收回利权,兴办实业:实业救国
9.新文化运பைடு நூலகம்:民主和科学
A.背景
B.主要内容
C.结果和影响
中国近代知识结构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依旧占主导地位
2.近代经济产生和发展
(1)洋务近代企业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①产生和缓慢发展阶段(19C60年代-1894年)
②初步发展阶段(1895-1911)
A.原因
B.影响
③短暂的春天(1912-1919)
A.原因
B.特征
C.结果和影响
3.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代知识结构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四.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1.背景: 民族危机(统治危机);西方先进技术和民主思想传入;民资的发展 2.历程 (1)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2)改良维新思潮
3.影响 ①破坏性:逐步沦为两半社会;卷入资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带来灾难和落后
②建设性: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传播先进技术,有利中国近代经济的形
成和发展;传播近代民主和科学,对中国民主运动和思想启蒙创 造了一定的条件。
中国近代知识结构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反封建、求民主的斗争
1. “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欧为中心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和拓展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一、二战结束前的世界(20世纪初-1945)
1.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2)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②新经济政策(1921-1928) ③斯大林模式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一.三条基本线索:1.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西方)2.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东方)3.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三世界兴起(中间地带)二.世界两大主要矛盾:1.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西方与东方)2.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西方国家之间)三.阶段划分1917 1929 1945 1992西方:资本主义调整(战—————和—————战)‖两极格局(冷战时期)多极化东方:苏联革命主义革命的成功和建设的蓬勃发展苏联的兴衰苏联历史的阶段划分1、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渡1917.2 1917.112、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17___1921____1927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27 19374、备战和卫国战争时期193719455、经济恢复和两极对峙1946 19556、苏美争霸50末80末7、苏联解体、俄国时期1992 现在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2 1917.111、二月革命:性质:新民主义革命(对象、领导)2、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革命对象——反沙皇专制转变为反资产阶级(《四月提纲》类似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方法——和平方式转变成为武装起义(七月事件)3、十月革命:原因:进入帝国主义、矛盾尖锐、无产阶级成熟、一战。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措施:(完全正确)政治:改造旧的政治制度,初步建立苏维埃国家制度(巴黎公社的经验)。

经济:大工业国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土地农民私有;外交:《布雷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建立共产国际(特点:高度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意义:世界现代史开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17______1921 1927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核心是巩固政权)(1)、原因:背景:内忧外患,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形势严峻。

目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2)、内容:余粮收集制、大中企业工业国有化、实行实物配给制。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基础知识脉络梳理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基础知识脉络梳理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基础知识脉络梳理世界近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从 16 世纪到现代的漫长历程。

这段历史丰富多彩,充满了变革、冲突与进步。

以下是对世界近现代史基础知识脉络的梳理。

一、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是 14 世纪至 16 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它强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这一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则在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和殖民活动,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二、宗教改革16 世纪,宗教改革在欧洲兴起。

马丁·路德等人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和特权,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建立新的宗教组织。

宗教改革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 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美国独立战争18 世纪,北美 13 个殖民地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1776 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1783 年,美国赢得独立,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美国独立战争不仅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五、法国大革命18 世纪末,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人权宣言》的颁布,宣扬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引发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大总结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大总结

水晶宫——1851年英国伦敦,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

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地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外形为简单的阶梯型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拱顶。

没有多余装饰,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

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和建造的先河。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旨在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并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以及美国的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

奥地利“分离派”——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

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

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奥托·瓦格纳和霍夫曼等。

瓦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

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

世界现代史复习知识梳理

世界现代史复习知识梳理

世界现代史复习·知识梳理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人类开始步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期。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世界的基本矛盾。

30年代后,法西斯主义势力和反法西斯主义进步力量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对抗的两极格局。

其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及其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第三次世界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主要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交织在一起。

进入90年代,世界格局的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十分激烈,和平与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

世界现代史可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下策第一、二章);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第三章);第三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下册第四章);第四单元,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册第五章);第五单元,现代科学和文化(下册第六章)。

第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本单元包括自一战后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39年二战爆发约20多年的世界历史内容。

以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国际关系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3)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4)民族意识的蓬勃高涨。

第二阶段的基本特征:(1)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在全球的侵略;(3)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德国十一月革命战后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俄国十月革命→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建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埃及华夫脱运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1)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
14c----- 17c中--- 18c后期---14c----- 17c中 18c后期---经 济 思 想 政 治
19c后—20c初 19c后 20c初
资 本一章知识结构
14世纪——17世纪初期 世纪—— 生产力水平 资本主义经济兴起(手工) 经济 生产组织形式 简单协作 社会发展阶段 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思想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自然科学产生 政治 宗教改革
内涵: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经济体系——世界市场的形成 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殖民地 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形成过程:
三个 阶段 开始 形成
政治体系
工场手工业时期英, 法,美革命使资本 主义制度在欧美一 些国家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 革潮流兴起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 内基本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制度已牢 牢巩固,在世界上 占统治地位
初步 形成
最终 形成
14c 经 资本 济 思 政 治 社会
17c初 17c初
18c后期 18c后期
19c后—20c初 19c后 20c初
民族 国际
空想社 马克思主义 会主义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美国 亚革命风暴 拉美
第二国际 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 亚洲的觉醒 非,拉
14c----- 17c中--- 18c后期---14c----- 17c中 18c后期---经 济 思 想 政 治
14c 经 资本 济 思 政 治 社会 民族 国际
17c初 17c初
18c后期 18c后期
19c后—20c初 19c后 20c初
新航路开 西欧国 资本主义世 资本主义世界 辟和早期 家殖民 界体系初步 体系最终形成 界体系初步 体系最终形成 殖民扩张 扩张 形成 第一次大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范围。40年代末亚欧出现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50年代初,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东欧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不大。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社会主义阵营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加剧,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法西斯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争夺世界霸权,大肆侵略扩张,亚非欧一些首先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掀起了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西方民主国家害怕遭到法西斯进攻,对法西斯侵略扩展采取了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使局部性的地区战争逐步滑向世界大战
二战(1939—1945)
原因分析:根本原因;危机冲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内部矛盾的发展;西方的绥靖政策;苏联中立自保;法西斯的侵略
性质:
战争进程:爆发阶段(战争特点;大事[德国突袭波兰;波兰迅速灭亡原因;突袭北欧;突袭西欧;敦克而克撤退;法国灭亡原因不列颠之战]);扩大阶段(战争特点;大事[突袭苏联;苏联失利原因;莫斯科战役;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标志、影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过程、标志、意义;美国对法西斯政策的变化]);转折阶段(战争特点;大事[中途岛海战的时间、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意义;阿拉曼战役的时间、意义]);胜利阶段(战争特点;大事[北非战场的胜利与意大利投降;开罗会议的时间、国家、人物、内容、意义;德黑兰会议的时间、国家、人物、内容、意义;第二战场的开辟与意义;雅尔塔会议的背景、时间、国家、人物、内容、意义、局限;德国投降;波次坦会议的时间、国家、人物、内容;波次坦公告的时间、国家、内容;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原因])
·由于战后新秩序的确立,二十年代资本主义政局稳定,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各国经济政治发展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英法衰退、美日崛起、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围绕战后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保障问题,帝国主义战胜国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英美逐渐掌握了战后欧洲的主宰权,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使德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地位
·国际关系: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矛盾上升。美国对社会主义实行“冷战”。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50年代中期美苏争霸局面形成。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朝多极方向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上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联邦德国和日本最突出,但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滞涨”状态;经济格局上从70年代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2、法西斯结盟
原因与目的;过程(1936德意轴心;1937反共产国际协定[目的与实质]标志三国轴心形成);影响
3、西方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
含义(牺牲小国利益;祸水东引);原因(英法衰落;和平主义思潮;经济危机冲击;对苏联仇视;希特勒制造假象;根本是牺牲他国利益维护本国利益);表现(李顿调查团、对意大利的绥靖、对西班牙内战的不干涉与中立;慕尼黑阴谋[顶点、内容、危害]);实质;影响
30年代亚非人民的反法西斯大战
原因;概况(朝鲜、中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抗击对象、领导、性质);意义;成败原因;国际政治力量对西班牙内战的政策[英法不干涉、美国中立、苏联援助、国际纵队]及其原因、实质、影响
1、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目的;大事(日本全面侵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后果(局部战争逐步扩大为世界大战)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标志:1936苏维埃八大(背景;内容)
·体制的特点(政治、经济)
·积极作用与严重问题
1、德国赔款问题
由来;鲁尔危机(原因;各方态度;影响);道威斯计划(内容;影响);杨格计划;实质
2、欧洲安全保障问题
由来;洛加诺公约(内容;影响)
3、苏联与西方关系改善(略)
二十年代:稳定与繁荣
2、美国—罗斯福新政
上台原因(原因;目的);内容(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手段;评价(理论来源;实质;作用;局限);成功的原因
3、德、日法西斯专政确立
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政治、经济];主观原因);概况(标志;方式;影响);内外政策(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外交);比较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方式、标志、本质、影响;德日与美英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历史、政治、经济)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使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但存在的严重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30年代(1929—1939)
1、1929—33年的大危机
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过程(美—德—英日—法;金融—工业—农业)特点(猛广长大);影响(对资本主义各国影响;对世界格局影响);教训(居安思危;及时调整生产关系;协调国际经济关系)
·民族解放: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
50—80年代(1955—1991)
1、美国
·50—70年代:经济发展特征;原因
·1973—1975年:经济发展特征;原因
·1975—1980年:经济发展特征;原因
·波兰改革的原因;人物;结果
·匈牙利改革的原因;人物;内容;作用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
3、中国的改革开放
4、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目的;成败原因;教训
1、非洲的独立浪潮
2、拉美独立运动
3、第三世界的崛起
标志;含义;共同特征;意义
4、亚洲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的时间;表现;原因;不足
特点:规模大时间长破坏性空前;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胜利原因:
影响:灾难;对国际政治力量、国际关系、经济、科技、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教训:
二战时期:世界大战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世界大战,最终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人民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80年代:经济发展特征;原因
·90年代:经济发展特征;原因
2、西欧
·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特征;原因
·西德经济发展的特征;原因
·欧洲一体化进程:原因;过程;目标;性质;影响
3、日本
·50—70年代经济发展的特征;表现;原因
·80年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原因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图谋与前景
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联合国(时间;总部;操纵国;机构;宗旨;原则;评价);对德日法西斯处置(法庭;占领方式;评价);
2、1946—1955两极格局形成
原因;过程;评价
当代世界是社与资两种制度激烈竞争和和平共处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腐朽趋势共存,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发展中国家兴起和困扰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全球影响的深化和扩展的时期。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
国际关系
阶段特征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一战后初期(1917—1922)
1、经济: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处于恢复时期(略)
2、政治: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政局动荡(略)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7)
·历史条件:客观(物质基础;矛盾集合点;战争引起革命);主观(阶级基础;理论基础;组织基础;群众基础)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战后初期(1945—1955)
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恢复时期:原因
1、战后初期的苏联
经济恢复的表现;政治上存在的问题;外交政策变化
2、东欧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的原因;国家;建立方式;意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
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意义;解体的标志、原因
·泰国、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时间;原因;不足
·印度经济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原因;成就;问题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形成过程;原因;方式;本质;评价
6、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表现
7、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形成的过程、原因、表现、影响与动摇的原因、表现
1、苏联的改革
·苏共20大:背景;内容;影响
·赫鲁晓夫改革:内容;失败原因
·勃烈日涅夫改革:重点;作用;局限
2、东欧改革
·改革的原因
·南斯拉夫改革的人物;内容;作用;存在问题
·战后帝国主义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导致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经济恢复缓慢,人民革命高涨,为稳定统治秩序,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二十年代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年代(1923—1929)
20年代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英法
·英国经济发展特点(衰退)、原因;自治领分离运动(威斯敏斯特法、国名变化);外交(维持世界霸主地位、大陆均势政策)
凡尔塞华盛顿体系建立
1、凡尔塞体系
·巴黎和会:背景;时间;操纵国;法、英美、意、日等各国的瓜分目的;争夺的实质;会议性质
·内容:对德、奥、匈、保、土和约;对德凡尔塞条约的规定(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军备限制、赔款问题)
·维系工具:国联(时间、地点、操纵国、宗旨、实质、影响、美不参加原因)
·体系内部矛盾:战败与战胜;战胜国间;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
·过程:二月革命(成果、性质、两个政权并存);四月提纲(内容、意义);七月流血事件(影响);十月革命;
·建立政权:政治(建立苏维埃国家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签定布列斯特和约;组建红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